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北京医学杂志

北京医学

北京医学杂志

Beijing Medical Journal 북경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9713
  • 国内刊号: 11-227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7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卒中相关危险因素4 412例社区调查及干预分析

    作者:李芳;颜应琳;高素颖;于凯;王拥军;赵永娜

    目的 通过评价医生入社区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健康指导的效果,探索有效的脑卒中防控模式.方法 连续2年入社区,对任丘市4412例60~70岁常驻居民进行现场问卷、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发放体检报告给予健康指导,通过比较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改善情况,分析评价此脑卒中防控模式的效果.结果 4412例居民中存在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者4 289例(97.2%),干预后达标者228例(5.2%).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显示,干预有效性与性别、脑卒中/TIA史、吸烟、肥胖呈负相关,与外周血管病史、缺乏体力运动、收缩压(SBP)、血糖(GLU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针对老年人群每年一次入社区进行筛查和干预,对脑卒中危险因素控制有一定效果.为改善我市脑卒中防控现状提供了一条途径.

  • 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用于腰椎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

    作者:徐尚军;张利权;秦忠芳;杨光艳;林佳鹤;常向红;陈东升;周国庆

    目的 评价有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用于腰椎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n=30):A组采用地佐辛40 mg+托烷司琼8 mg,B组采用地佐辛50 mg+托烷司琼8mg,C组采用地佐辛40 mg+右美托咪啶200μg+托烷司琼8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0 ml,背景输注速率3 ml/h,自控给药剂量3 ml,锁定时间15 min.所有患者均于手术结束前静脉缓慢注射地佐辛5 mg,托烷司琼2 mg,术后行PCIA.于术后4h、8h、24h、48 h记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追加镇痛药例数、镇痛泵按压次数;于术后48 h行患者满意度评价;记录术后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C组术后4h、8h、24h的VAS评分和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同时点A组(P<0.05);A、C组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13%、7% vs.30%,P< 0.05),C组又明显低于A组(P<0.05);C组对术后镇痛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A、B组(93% vs.77%、73%,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用于腰椎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可减少地佐辛的用量,同时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总体满意度高.

  •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及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

    作者:项文平;王宝军;薛慧;安旭;张军;庞江霞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疼痛(以下简称肩痛)及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1例脑卒中后伴肩痛及上肢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rTMS结合康复组28例,采用rTMS和康复进行治疗;rTMS组26例,单纯应用rTMS治疗;康复组27例,单纯应用康复手法进行治疗.3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及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上肢Fugl-Meyer量表(FMA)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TMS结合康复组与rTMS组及康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组优于rTMS组(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康复治疗能促进脑卒中患者肩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

  • 血压变异性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唐晓梅;刘伟;冯浩;张燕辉;史冬梅;杨兴东;尹铁轮;冯研;周正宏

    目的 探讨血压变异性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64例,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CMBs组(78例)和非CMBs组(86例).患者完成24 h动态血压监测,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 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血压变异性(BPV)包括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和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BP-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BP-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BP-SD)、日间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CV)、日间舒张压变异系数(DDBP-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BP-CV).比较两组间动态血压相关参数.结果 CMBs组24 h SBP、DSBP、DSBP-CV、NDBP、NDBP-CV高于非CM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SBP-CV (OR=1.245,95%CI:1.032~1.504,P=0.022)、NDBP-CV (OR=1.323,95%CI:1.195~1.464,P=0.000)是脑深部CMBs的危险因素,NDBP-CV(OR=1.102,95%CI:1.022~1.189,P=0.012)是幕下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压变异性是CMBs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DSBP-CV、NDBP-CV是脑深部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NDBP-CV是幕下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

  • 颅底肿瘤及瘤样病变869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滕梁红;高巍;陈革;杨菲;卢德宏

    目的 探讨发生在颅底的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临床及病理诊断水平.方法收集 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颅底肿瘤及瘤样病变共869例,回顾性分析各类病变构成比、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分析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 869例中男女比例为1:1.04;发病年龄3~79岁,中位年龄49岁.其中瘤样病变93例,良性肿瘤542例,恶性及交界性肿瘤病变234例.良性/瘤样病变女性多发,恶性/交界性肿瘤男性多发,两者的性别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在颅底的病变前五位依次是垂体腺瘤(286例)、神经鞘瘤(99例)、恶性上皮源性肿瘤(98例)、脑膜瘤(92例)、囊肿性病变(62例).按照病变的来源,发生于颅底骨上方颅腔内的病变共601例(69.2%),颅骨本身病变78例(9.0%),颅底骨下方的肿瘤及瘤样病变145例(16.7%),另有45例病变(5.2%)术后也无法明确来源部位.结论颅底可以发生多种组织学类型的肿瘤和瘤样病变,多数病变具有明确的临床病理特点,但部分疑难病例需要结合病史、影像学表现、形态学特点以及免疫组化标记来帮助诊断.

    关键词: 颅底 肿瘤 瘤样病变
  • 慢性轴索性多发神经病的临床特点、病因及预后

    作者:陈亮;张在强

    目的 分析慢性轴索性多发神经病的临床特点、病因构成及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1例慢性轴索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病因诊断;以总体残疾评分总和(overall disability scale score,ODSS)评价疾病残疾程度,对部分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81例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平均年龄52岁,男∶女为49∶32.病因共10种:纯感觉性神经病34例,病因以中毒代谢为主;感觉运动性神经病46例,以免疫介导性多见(x2=19.35P=0.000);纯运动性l例;合并颅神经病变10例.共随访51例,预后良好40例,恶化10例,包括死亡5例.结论 慢性轴索性多发性神经病病因构成复杂,本组病例多见的是中毒代谢、免疫介导性、病因不明(chronic idiopathic axonal polyneuropathy,CLAP).80%经病因治疗临床预后较好,但部分病因可导致严重残障甚至死亡.

  • 超声测量颏舌骨肌长度对女性患者困难插管预测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广宇;薛纪秀;姚梦楠;阎雁宏

    目的 研究超声测量颏舌骨肌长度对女性困难插管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择期手术需行气管插管的女性患者30例,手术麻醉前使用超声测量患者颏舌骨肌长度.所有患者采用相同麻醉诱导方案及相同的插管流程.气管插管后,记录气管插管困难评分(intubation difficult scale,IDS).结果 30例患者中有3例IDS评分>5分,认为有插管困难.以颏舌骨肌长度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52,P=0.049.以约登指数大值3.88 cm为临界值,评估困难气管插管,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大于Mallampati分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下测量颏舌骨肌长度对女性患者困难插管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26例妊娠合并脑卒中临床分析

    作者:刘彤;张慧;孙立泳;吴洁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治及妊娠结局.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宣武医院住院的26例妊娠合并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我院2001年1月至2014年6月共分娩26494例,出现妊娠合并脑卒中26例,发病率为98.1/10万次分娩;其中出血性脑卒中10例,缺血性脑卒中16例.26例患者均有头痛、恶心症状,20例出现呕吐,9例有意识障碍,10例出现抽搐及视物模糊.预后良好11例,遗留功能障碍12例,放弃治疗自行出院1例,死亡2例.结论 妊娠合并脑卒中病情凶险,致死率及致残率高,当孕产妇出现神经症状及体征时,临床医师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尽早行CT、MRI、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多学科协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取得良好预后.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46例临床、影像及病理分析

    作者:夏德雨;郑奎宏;董秦雯;姚生;赵虎林;刘建国;戚晓昆

    目的 总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海军总医院2007-2013年经病理证实的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13~80岁,平均(55±20)岁,以中老年为主(35例),大部分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颅内压增高及认知障碍等.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头颅CT稍高密度影(30例),头颅增强MRI病灶强化(44例);多发病灶37例,累及幕上35例,累及中线结构33例.本组患者均经活检证实,其中立体定向活检44例,开颅活检2例.病理诊断: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45例,T细胞淋巴瘤1例;其中增殖指数Ki-67> 90%39例.部分病例术前诊断困难,其中初诊时误诊为脑梗死5例、脱髓鞘病5例、病毒性脑炎2例.术前使用激素可影响活检结果.结论 PCNSL临床表现复杂,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颅内压增高及认知障碍等;影像学主要表现为CT稍高密度影,增强MRI病灶强化;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多见;部分病例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术前使用激素可影响病理结果.

  • Dysferlinopathy患者临床表现与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张莹;李懋;张小兰;陈朝晖;凌丽;蒲传强;黄旭升

    目的 探讨dysferlinopathy患者基因突变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捕获第二代测序技术对25例临床诊断为肌营养不良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用Sanger法进行家系验证.通过肌肉活检酶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部分患者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10例患者存在19个不同位点的DYSF基因突变,其中10个为新位点,错义突变占53%.除1例患者为携带者外,9例诊断为dysferlinopathy,包括4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B型、4例Miyoshi远端型肌营养不良、1例小腿前部无力的远端前群肌病,其中8例为复合杂合突变.结论 通过本研究,丰富了中国人群中DYSF突变的基因型,进一步加深了对dysferlinopathy临床和遗传高度异质性的认识.

  •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6例临床分析

    作者:矫黎东;王宪玲;袁泉;武力勇;李存江;王向波

    目的 探讨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6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为男性,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均为阳性;6例均有脑膜炎表现,3例表现为脑膜脑炎,2例伴脊髓损害,4例伴听神经损害.5例应用米诺环素、利福平及头孢曲松3种药物联合治疗,1例应用多西环素、庆大霉素治疗,均预后良好.结论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脑膜炎型常见.来自布氏杆菌病流行区患者表现为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症状时,需考虑鉴别神经型布氏杆菌病.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38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佳宁;钟蕊;李侗曾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北京佑安医院2008年5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38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38例患者在发病前1~2周均出现不同程度乏力、不适症状,38例均有肝功能障碍,18例肝肾功能衰竭,死亡4例(10.5%),围产儿死亡3例(7.3%).结论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起病急、病情凶险,应早期诊断治疗、及时终止妊娠,AFLP患者发生产后出血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的比例较高,应严密监测及调节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浆置换治疗可有效降低母体病死率.

  •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电话功能量表的评价

    作者:张远锦;张俊;樊东升;王丽平;张华纲

    目的 设计一种电话随访量表,与现行临床常用的Appel肌萎缩侧索硬化量表(AALSS)进行比较分析,测定效度和信度.方法 选择年龄及性别匹配的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31例及正常对照3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国际神经病学联盟诊断标准.采用新设计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电话功能量表(PIALSS),共13个问题,分别测定延髓、颈段、胸段、腰段脊髓功能.所有分值相加范围30~181分,分值越高表明功能障碍程度越重,总分超过30分定义为运动功能障碍.结果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性别构成比、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ALSS和PIALS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次电话访问的重测信度和不同评定员之间的重测信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和0.984(P<0.01).对13个子项目进行内部信度一致性检验显示内在一致性良好(κ值=0.938).将所有项目和因素做相关分析,每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大于该因素与其他因素的相关系数.将PIALSS与AALSS总分做ROC曲线显示,AALSS对运动障碍的区分效度略优于PIALSS(P< 0.01).PIALSS与面访有较好的相关一致性.除延髓及胸段脊髓功能外,各部分功能评价的相关系数均>0.9.PIALSS还显示了较好的重测信度,其中时间重测信度和评定员重测信度都达到了实地应用要求.结论 PIALSS作为知情者量表,即便患者因功能丧失导致不能使用电话也不受到影响.因此,可以作为随访评判ALS患者病情及疗效的重要工具.

  • 硬膜外持续泵注盐水用于预防及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车向明;张文钰

    目的 观察硬膜外持续泵注生理盐水对预防及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疗效.方法 硬脊膜穿破者87例,分为两组.硬膜外填充组(A组,n=68)穿破硬脊膜后换另一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持续泵注盐水(6 ml/h),硬膜外持续填充4d,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可拔除硬膜外导管,症状严重者可延长至7d拔管.硬膜外未填充组(B组,n=19)术后保守治疗.所有患者术后观察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发生率及其持续时间.结果 A组硬脊膜穿破后头痛发生率为72.1%,B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A组PDPH持续时间≥3 d者占16.3%,B组占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硬膜外持续泵注生理盐水对预防及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有效.

  • 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ox-LDL、hs-CRP、Hcy、IMT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润秀;袁军;李攀;张艳梅;赵琰;冯银玲;郭小亮;韩冰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ACI患者146例,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 score)评分,将所有入组病例分为轻型组(NIHSS评分<7分,82例)、中型组(NIHSS评分7~15分,46例)、重型组(NIHSS评分>15分,18例).测定各组ox-LDL、hs-CRP、Hcy水平及IMT值,分析其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Ox-LDL水平重型组显著高于轻、中型组,中型组显著高于轻型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重型组显著高于轻、中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组与轻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重型组显著高于轻、中型组,中型组显著高于轻型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IMT值显著高于轻、中型组,中型组显著高于轻型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x-LDL、Hcy水平随ACI的严重程度加重而升高,提示ox-LDL、Hcy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Hs-CRP与ACI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脑梗死的风险预测因子.IMT值反映动脉血管壁形态变化,可作为AS监测指标.

  • 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一家系患者的临床、影像和基因分析

    作者:姚生;王志伟;韩晓琛;邱峰;郑奎宏;戚晓昆

    目的 探讨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dentatorubral-pallidoluysian atrophy,DRPLA)一家系患者的临床、影像及基因改变特点.方法 对1例早发成年型DRPLA患者的临床、影像及基因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家族成员行详细的病史询问.结果 先证者,男性,42岁,病程5年.首发症状为言语含糊,后续的主要症状为走路不稳、言语不清(吟诗样语言伴构音障碍)、全身不自主运动、认知功能下降及性功能障碍.头颅MRI(2009年)示双侧脑室旁、桥脑长T2信号,小脑轻度萎缩,外院初诊为“多发性硬化”,应用激素冲击治疗无明显疗效;4年后复查头颅MRI(2013年)示上述部位异常信号增多,脑干和小脑明显萎缩.外周血DNA检查发现ATN-1基因中CAG重复序列数异常增多.先证者之父,39岁发病,首发症状为走路不稳,逐渐出现言语欠流利及行走缓慢,病情进行性加重;70岁出现言语含糊不清、饮水呛咳伴吞咽困难;头颅MRI示“脑白质病”;后至不能进食后病故.结论 早发成年型DRPLA临床主要表现为痴呆、共济失调、舞蹈手足徐动;头颅MRI可见双侧弥漫性白质病变,脑干和小脑进行性萎缩;ATN-1基因中CAG重复序列数测定可明确诊断.

  • 环孢素A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王中魁;许胜杰;陈玉萍;魏东宁;王卫

    目的 评价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全身型MG患者接受CsA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时MG严重程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并通过监测患者服药1个月后血CsA浓度,分析CsA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接受CsA治疗1、3、6、12个月时的总有效率(临床相对评分≥25%)分别为78.4%、80.4%、84.3%、90.2%,且随服用CsA时间的延长,MG临床绝对评分进一步下降(P<0.05).临床显效及好转组患者血CsA浓度[(97.3±25.4) ng/ml,(85.3 ±-32.4) ng/ml]与无效组[(86.3±27.9)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A主要不良反应为肾功能损伤6例(11.8%),肝功能损伤3例(5.9%),胃肠道反应8例(15.7%).结论 CsA治疗全身型MG,起效快,临床疗效确切.

  • 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史哲;卫景沛;张茗;王拥军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方法,虽然静脉溶栓治疗已取得一定效果,但严格的时间窗仍是治疗的难点.况且医师与家属大的顾虑是发生脑出血,为了降低风险,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一般建议溶栓后24 h内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这就出现了溶栓后24 h内的用药盲区,但恢复组织血流灌注、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挽救缺血半暗带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1].

    关键词:
  • TCD检测对18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的血管评估

    作者:陈亚娟;刘福双;李越;欧阳取平

    溶栓是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治疗手段,治疗后血管再通、再闭塞、痉挛、高灌注等情况的评估,对调整治疗方案十分重要.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能够准确反映颅内外主要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可评估溶栓后患者转归,指导临床.本研究对ACI溶栓患者治疗前后行头TCD监测,予TIBI血流信号分型监测,对患者血管进行评估并指导临床,报告如下.

    关键词:
  • 不同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知信行和代谢指标控制的影响

    作者:林平;胡剑

    国际知名糖尿病教育家Jean-Philippe Assal教授指出:“高质量的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取决于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国际糖尿病联盟也将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控制和糖尿病教育作为其综合治疗的五大关键措施,由此可见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糖尿病患者需接受终身治疗,但患者绝大部分时间脱离医护人员的直接管理和监督,因此,自我管理能力的建立和提高是关键所在.本研究对本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实施社区综合干预,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 通心络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t-PA、PAI-1的影响

    作者:尹铁伦;陈新平;于逢春

    通心络胶囊以其特殊通络作用,具有降纤抗凝、增强纤溶系统活性作用,还能修复受损血管内皮,改善内皮功能.关于通心络对纤溶系统影响的研究少有报道.本研究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c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临床疗效,并结合其对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调节性B淋巴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春蕾;李鸿斌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但可以明确的是T细胞和B细胞与其发病相关[1,2].在SLE中存在B细胞过度活化,产生大量自身反应性抗体,与相应自身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各个组织、器官,并激活补体系统,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终导致广泛的组织、器官损伤.B细胞在SLE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B细胞可以产生抗体而被认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3],直到调节性B细胞(Bregs)的发现.有研究证实B细胞损耗过度可诱发过敏性疾病(哮喘、过敏性皮炎)和自身反应性疾病(EAE、炎性肠病、胆汁性肝硬化、关节炎和糖尿病),并且给予同源B细胞治疗后病情缓解[4],可见B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现就调节性B细胞的作用及其与SLE的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 38例肺结核手术标本结核菌代谢状态的研究

    作者:李强;沈靖;高孟秋

    结核病病程漫长、易复发,且目前抗痨治疗至少需要6个月,重要原因是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MTB)具有持留性.本研究选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肺结核的患者38例,将肺组织匀浆、改良罗氏(Lowen-stein-Jensen,L-J)培养及选择性7H9液体培养,并接种豚鼠,以探究病灶中MTB的代谢状态,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关键词:
  • 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2个家系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熊荣;黄光;赵涵;唐煜

    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是由第19号染色体上NOTCH3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脑动脉病[1,2].该病主要以伴有先兆的偏头痛、反复缺血性卒中、进行性或阶梯性进展的皮质下痴呆及运动和精神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3].现总结我科诊治的2个CADASIL家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大面积脑梗死眼球同向凝视的临床观察

    作者:高玉苹;贾国明;于泓;李云革;张贵云;高冬艳;李秀艳

    大面积脑梗死通常由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层支的完全性卒中所致,表现为病灶对侧完全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向病灶对侧的凝视麻痹.病程呈进行性加重,易出现明显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征象,甚至发生脑疝死亡u].早期发现大面积脑梗死的重要体征、及时治疗,可减少死亡率、致残率.眼球同向凝视是大脑半球受损的重要体征之一,是由皮质侧视中枢额中回后部破坏性病变引起两眼向受损半球侧同向凝视,凝视瘫痪肢体的对侧,其发生往往预示预后不良.本研究旨在探讨眼球同向凝视与意识、偏瘫程度,CT证实时间及预后的关系,报告如下.

    关键词:
  • 重视神经系统疾病中罕见病和少见病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李存江

    一年一期的《北京医学》临床神经病学研究又与读者见面了,本期所刊登的文章将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感谢支持本期出版并积极投稿的各医院及临床医生.本期收集10余篇北京地区和外省兄弟单位的文章,既反映了北京地区神经学科临床科研工作的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也展示了兄弟省级医院神经学科的临床与科研水平.

    关键词:
  • 神经病学教学实践中网络课程的建设与探索

    作者:许二赫;王玉平;朱庆双;樊洁;李存江;贾建平

    神经病学是一门建立在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之上的临床专门学科.由于在理论授课时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课时相对较少,但教学内容繁多且抽象、不易理解;在临床见习阶段,神经系统疾病病种多,临床病例复杂多变,医学生一时难以掌握逻辑性极强的定位定性临床诊断思维方式,对于医学生而言,往往会有内容太多、理不出头绪、不易理解等学习困惑,进而丧失对神经病学的学习热情.所以寻找和探索切实可行且有效的良好教学方法尤为重要.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教学即网络课程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 走出头晕与眩晕诊断的误区

    作者:戚晓昆;王志伟

    头晕和眩晕是临床常见症候,是门、急诊就诊多的疾患之一.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19.6%有头晕症候[1].美国和英国基于社区人群的调查显示,头晕发生率为21%~29%[2,3].另一项社区研究显示,35%的人头晕每天发作,51%的人每月有头晕发作[4].目前国内尚缺乏头晕相关的流调工作.实际上人的一生当中都会有头晕的感受,包括正常的生理性头晕.但众多临床医师对头晕和眩晕的概念和诊断却并不能准确把握,也很少更新有关头晕相关的临床新知,还沿用过去的概念与诊疗思路.这就是为什么常见到的头晕或眩晕症候多使用的诊断是“颈性头晕”或“颈性眩晕”、“脑供血不足”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梅尼埃病,连患者本人也会像大多数医生一样给自己冠以颈性头晕/眩晕(认为与颈椎病有关)或椎基底动脉脑供血不足(误以为动脉受压)的诊断.而这些诊断与国外的头晕、眩晕诊断相去甚远,且现在也不如此命名.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总结和国外的经验介绍头晕、眩晕的概念与诊断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 第九届国际神经病学争议大会纪要

    作者:张微微

    第九届“国际神经病学争议论坛(CONy)”于2015年3月26~29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隆重召开.会议采用辩论形式,每个议题由甲乙双方陈述各自的论点,之后由主席点评,终由与会代表举牌表决,得到票数多的一方为胜.此次会议对神经变性疾病、脑血管病、神经免疫疾病以及偏头痛、睡眠等问题进行多方面的争论探讨,有的问题能得到较一致的观点,也有不少问题仍旧在争论之中.本文就一些争议热点介绍如下.

    关键词:
北京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