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北京医学杂志

北京医学

北京医学杂志

Beijing Medical Journal 북경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9713
  • 国内刊号: 11-227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7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宫腔镜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较大Ⅱ型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金娟;成九梅;张颖;陈超

    目的 比较宫腔镜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较大黏膜下肌瘤的优缺点.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住院治疗的4~ 5cm的Ⅱ型黏膜下肌瘤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年龄25 ~ 45岁,平均(34.0±1.3)岁.采用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宫腔镜组和腹腔镜组.宫腔组采用超声监护下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平均住院天数,一次性手术完成的病例数、术中出现并发症的病例数.结果 宫腔镜组与腹腔镜组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162,92.6332;P<0.05);一次性手术成功率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宫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90,P<0.05);术中出现并发症者宫腔镜组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4.0944,P<0.05);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及平均住院天数,宫腔镜组少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68,3.4225;P<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较大Ⅱ型黏膜下肌瘤均有明确疗效.宫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与腹腔镜手术相比,其术中并发症较多,腹腔镜手术一次性手术成功率较高.

  • 老年髋部骨折类型、治疗方法与死亡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郭永智;徐宇航;王晓伟;刘智

    目的 研究老年髋部骨折类型、治疗方法与死亡率的关系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 1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差异、病死率的差异,总结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时机、伤前健康状态、并发症、麻醉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等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明确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获得1年随访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317例,男101例,女21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77例,股骨颈骨折140例,1年累计死亡5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股骨颈组(P=0.032),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待手术时间及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合并疾病数量、ASA评分、麻醉方式、术后并发症等因素在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充分认识老年转子间骨折、股骨颈骨折的不同临床特点,合理制定治疗方案,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麻醉方式,改善术前健康状态,有助于降低术后死亡率.

  • 妇科腹腔镜手术穿刺及穿刺孔罕见并发症分析

    作者:钱睿亚;卢丹;吴霞

    目的 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穿刺及穿刺孔罕见并发症的发生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北京妇产医院妇科5 325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镜手术穿刺及穿刺孔罕见并发症的发生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罕见并发症3例,1例穿刺孔肠疝,1例穿刺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此2例均发生在≥10 mm的标本取出的侧腹壁穿刺孔.另1例为脐周穿刺时损伤后腹膜血管.腹腔镜穿刺孔罕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056%.结论 腹腔镜穿刺孔并发症重在预防,术中注意穿刺孔的保护,杜绝标本污染穿刺孔.对腹壁薄弱的老年妇女缝合10 mm以上的穿刺孔部位腹膜可减少肠疝的发生.

  • 短重建钉治疗老年难复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兵;刘利民;高志华;王玮;武京伟

    目的 探讨老年难复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及内固定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4月至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老年难复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原因、就诊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 本组29例,男13例,平均年龄(72.6±11.7)岁,女16例,平均年龄(78.4±12.5)岁;均为闭合性骨折,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4±5.2)个月.难复型骨折占同期所有股骨粗隆间骨折(125例)的发生率23.2%.18例采用改良的手法复位获得成功,占难复型骨折的62.1%;11例采用微创切开复位的方法获得手术成功,占37.9%.所有病例骨折愈合良好,无术后内固定物失效和螺钉切出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对于老年难复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明确骨折的复杂性,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能够获得良好的预后.

  • 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疗效的对比研究

    作者:许猛子;刘洋;王东;周君琳

    目的 比较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8月至2016年8月的老年肱骨髁间骨折41例(年龄>65岁).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n=22)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组(n=19).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12个月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旋转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Broberg-Morrey评分.结果 41例均获得随访12个月.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个月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旋转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Broberg-Morrey评分方面,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中有异位骨化患者3例,1例术后出现尺神经损伤症状,术后予以对症处理,术后半年神经症状完全消失.尺骨鹰嘴截骨组中有异位骨化患者7例.结论 对于肱骨髁间骨折,应首先考虑选择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而对于粉碎程度高的C3型骨折,可选择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但应尽量选择张力带钢丝固定尺骨鹰嘴,减少内固定物对肘关节软组织的激惹.临床技术熟练的情况下仍优先选择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早期强化功能锻炼的对比研究

    作者:贺红梅;安帅;张新玉;刘利民

    目的 探讨早期强化家庭康复锻炼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在我科因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术后强化功能锻炼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术后早期行渐进性强化康复训练指导,包括住院期间医生指导下的渐进性强化康复训练,培训家属或患者护理人员出院后继续指导康复训练,发放康复指导手册.对照组出院后仅行常规自我康复.比较术后3个月、6个月2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干预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2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术后早期强化渐进性家庭康复锻炼能够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世飞;祝孟海;姚琦

    目的 分析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科老年髋部骨折后手术治疗患者169例(年龄> 60岁),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将患者分为无血栓组157例(男43例、女114例,平均年龄78岁)和血栓组12例(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76岁).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制动时间、手术时间、基础疾病,术前、术后1~5 d、术后6~ 10d的血浆D-D值及FIB值.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绘制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制动时间、术前和术后6~10d D-D和FIB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基础疾病、术后1~5dD-D和FIB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单独检测D-D和FIB时,术后1~5 d的D-D值和FIB曲线下大面积分别为0.801和0.746,位于ROC曲线左上角的值为截断值,血浆D-D>1 587μg/L和FIB>4.69g/L,D-D和FIB联合检测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联合检测时的敏感性和准确度较单独诊断时高.结论 根据ROC曲线,髋部骨折术后1~5d,D-D>1 587μg/L和FIB>4.69 g/L的患者发生DVT的风险较大,应尽早进行相关检查,积极预防和治疗.

  • 氯化钴诱导低氧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

    作者:黄江;周萌;刘利民;沈惠良

    目的 探讨氯化钴诱导低氧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用80只SD大鼠,制作左胫骨干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术后连续注射氯化钴(10 mg/kg、ip、qd)7d.骨折后7d、14d、28 d、42 d取材,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骨痂组织细胞低氧诱导因子(HIF-1 α)和成骨性标志物骨钙素(Osteocalcin,OC)的表达情况,分析氯化钴对骨折愈合的作用.结果 术后42dX线片显示实验组骨折基本愈合,对照组仍可见模糊的骨折线,14 d、28 d、42 d组的Lane-Sandhu X线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 0.05);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骨折后7d的HIF-1 α阳性细胞百分率高,后逐渐下降,但各时间组的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HIF-1α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其形成水平在骨折后第7天时高,并持续高表达至第14天,以后逐渐下降;OC表达趋势与之一致.结论 在大鼠骨折模型中,氯化钴能显著提高HIF-1α在骨痂组织的含量,同时增加OC的表达,促进骨折愈合.

  • 腰椎翻修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飞;文天林;关凯;单建林;张思萌;李放

    目的 探讨腰椎翻修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脑脊液漏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陆军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04例腰椎翻修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并发脑脊液漏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BMI、糖尿病史、减压节段数、减压低节段、椎板再切开(原节段/邻近节段)、椎间盘再切除与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204例患者中36例并发脑脊液漏,发生率为17.6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病例在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减压节段数、低手术节段、椎板再切开、椎间盘再切除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49,95%CI:1.010~1.090)、吸烟(OR=1.837,95%CI:1.024~3.323)及椎板再切开(OR=4.253,95%CI:1.038 ~ 12.846)是腰椎翻修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腰椎翻修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为17.65%,年龄、吸烟及椎板再切开影响腰椎翻修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作者:陈茜薇;罗加惠;刘千军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成为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研究表明,血脂异常等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血脂调节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得到肯定,并成为其治疗的基本药物[2].瑞舒伐他汀钙是应用于临床的他汀类药物,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关键词:
  •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凝血改变及血液保护措施

    作者:邹肖爽;纪宏文

    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从主动脉内膜的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导致AAD形成.外科手术是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其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1],其中术中和术后大量出血是常见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转归.因此准确掌握AAD患者围术期凝血改变的特点,有利于采取更准确的血液保护措施,减少围术期出血和输血,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 神经突起生长导向因子G配体家族研究进展

    作者:余雅婕;查运红

    神经突触细胞黏附分子(neuronal synapses cell adhesion molecules,NCAMs)在突触发育的不同阶段有重要调控作用,如轴-树突接触、早期突触形成、突触成熟、突触信号转导以及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改变等[1-2].近期研究已发现大量突触细胞黏附分子,如神经链接素蛋白(neuroligins)、突触细胞黏附分子(SynCAMs)、神经突起生长导向因子G配体(netrin-G ligand,NGL)、富亮氨酸重复序列跨膜蛋白(LRRTMs)及突触黏附样分子(SALMs)等[3-5].NGL是细胞黏附分子家族中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eucine-rich repeat,LRR)的一类蛋白[6],该类蛋白可以促进体外丘脑神经元生长,可以诱导与神经突触相关的突触蛋白Ⅰ聚集等,在轴突生长及突触形成中有着重要调控作用[7].本文对近年来有关NGL家族的结构、表达分布和功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 双膦酸盐相关的双侧股骨非典型骨折1例报告

    作者:张道俭;李军

    患者女,61岁,因“双侧大腿疼痛6个月,左侧外伤后疼痛加重伴活动受限1d”于2015年12月4日入院.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大腿疼痛,不伴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未做特殊处理.1周前,疼痛稍有加重,X线片和CT可见双侧股骨外侧、中上段皮质增厚(图1).

    关键词:
  • 牵引按抖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颜景涛;王现海;荣绍远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plasty,PVP)[1]和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经皮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 skyphoplasty,PKP)[2]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较好的治疗方法.但牵引按抖复位[3]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报道较少.我们于2009年3月至2014年6月采用牵引按抖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2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 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在胫腓骨远端Gustilo Ⅲ型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徐明亮;董长红;周立国;彭爱民

    胫腓骨远端Gustilo Ⅲ型骨折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不仅骨折处粉碎软组织损伤严重,还常累及踝关节面,易致伤处骨外露、骨髓炎、骨不连、踝关节功能障碍等后遗症,致残率高,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骨折断端处的处理及关节功能的恢复是临床上一道难题[1].我科从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Gustilo Ⅲ型骨折1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围术期死亡分析

    作者:王振威;艾笛;李洪川;于方;姚琦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疾病,手术治疗有助于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生存期[1-2].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的老龄化,高龄患者增多,且存在多个系统的合并症,对于这些高危患者,错误的手术决策有可能成为致命的一击.如何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一直是困扰骨科医生的一个难题.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11例60岁以上髋部骨折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围术期死亡的病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老年股骨远端骨折围术期隐性失血初步分析

    作者:韩大成;龙安华;葛双雷;窦越超;胡国东;张学东;王雪飞;张亚奎

    股骨远端骨折占所有股骨骨折的3%~6%[1].高能量损伤导致的股骨远端骨折经常发生于交通伤或年轻患者,相反低能量损伤导致的股骨远端骨折经常累及的人群为合并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2-4].股骨远端骨折通常较为复杂,常表现为经关节的关节周围骨折.因此,在治疗此类骨折时,通常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注意到,股骨远端骨折术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血,表明在围术期不但存在显性失血,还存在大量的隐性失血,严重威胁着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预后[5].为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诊治的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病例,对患者围术期的失血状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垂体瘤引起头痛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曹雪霞;陈革;王立;穆志静;孙丽娜;马雅辉

    垂体瘤是发生在鞍上区的肿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 15%[1].在临床工作中,有些患者以首发的头痛症状就诊,也有一些患者症状不典型,通过详细的临床问诊才能发现其头痛症状.目前垂体瘤患者的头痛患病率跨度很大,可能与个体的痛阈值差别有关.国外报道与垂体瘤相关的头痛比例为33% ~ 72%[2-3],而国内尚无明确的报道.有多种因素可能会影响垂体瘤患者头痛的发生,包括肿瘤的类别、大小、相关的瘤体功能、局部侵袭及蝶鞍内压改变等,但是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论,仍处于争论之中[4].本研究根据国际头痛疾患分类第3版(试用版)的继发性头痛标准[5],识别垂体瘤头痛患者,并分析垂体瘤大小、功能性与否、性别及年龄与垂体瘤头痛的相关性,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研究

    作者:孙凤坡;刘湘雪;刘军川;刘光年;纪泉;文良元

    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及转子间骨折)为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且发病率逐年升高[1].老年人髋部骨折接受手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仅次于呼吸系统并发症,住院期间发生率可达4.1%~ 14.1%,包括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等[1-2].

    关键词:
  • 手术治疗老年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Ⅲ~Ⅳ度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敬;李兴龙;王强;何保华;朱伟

    踝关节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其中以Lauge-Hansen分型中旋后外旋型骨折为多见,约占85%[1].因合并骨质疏松,故Ⅲ~Ⅳ度严重骨折尤为常见.由于骨折端常粉碎或伴骨质缺损,其内固定手术更加困难[2].我科2012-2015年对收治的46例60岁以上老年旋后外旋型Ⅲ~Ⅳ度骨折患者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随访恢复情况并分析其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 两种方法治疗成人肱骨远端骨折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作者:龙安华;韩大成;胡国东;葛双雷;窦越超;张学东;王雪飞;姚琦;张亚奎

    成人肱骨远端骨折包括肱骨髁上、髁间及单纯累及内外髁的骨折,临床上处理起来相对棘手[1].随着内固定技术的进步及患者对肘关节功能要求的提高,大多数的肱骨远端骨折需要手术治疗[2].切开复位内固定仍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主要方法,但随着近年来的治疗方法及治疗理念不断更新,可活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亦可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3].我科自2012年始应用可活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远端骨折,本研究对该方法及常规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关键词:
  • 160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患儿病例分析

    作者:孔晓慧;焦宏;陈曦;王国亮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是针对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颗粒内的一些抗原成分形成的自身抗体[1].以乙醇固定的中性粒细胞为基质,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可将ANCA分为以粒细胞胞浆颗粒性荧光为主而细胞核无荧光的胞浆型ANCA(cANCA)和以丝带状围绕核周的平滑的或细颗粒型荧光的核周型ANCA (pANCA)两种类型,cANCA的靶抗原主要是蛋白酶3(PR3),而pANCA的主要抗原是髓过氧化物酶(MPO)[2].系统性血管炎(systemic vasculitis)患者常表现为ANCA阳性,称为ANCA 相关性血管炎,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主要包括韦格纳肉芽肿病、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和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1,3].血清学检测ANCA抗体对系统性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近两年北京儿童医院检出的160例ANCA阳性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性别、年龄、首发症状和受累器官等方面,总结抗MPO抗体和抗PR3抗体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以期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关键词:
  •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缓冲液成分的探索

    作者:刘娟;董磊;姜涛;魏少平;王洪波;周菁;李翠莹

    目的 探索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反应体系缓冲液,为我国野战/灾害等紧急输血的血液筛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通过对LAMP体系不同组分的梯度分析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 扩增效率随着反应体系内Mg2+浓度的增高而降低;LAMP反应的扩增效率随着反应体系内Betain浓度的增高而增高.随着Calcein浓度的降低,LAMP反应体系内的绿色荧光逐渐减弱.结论 建立的反应体系具有较好的反应灵敏度及特异性,与成品化的试剂相似,可适用于临床血液病原体筛查.

  • 输血患者E抗体的产生

    作者:朱英哲;张可莹;赵金辉

    E抗原是Rh血型系统中50个抗原之一,其抗原强度在Rh血型系统中位于第2位.由抗原阴性率以及抗原免疫性强度推测在随机输血水平上E抗原阴性率为67.5%,刺激机体产生相应IgG抗体可能性大[1].近年来E抗原相合在输血安全受到了关注[2-3].在不规则抗体筛查中,免疫性抗-E抗体检出几率远远高于其他特殊抗体[4-6];由抗-E抗体所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也不断被发现和报道[7-10].为了确保输血安全,降低由输血产生的抗-E抗体及其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的发生率,对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所有输血产妇血样和献血者血样进行E抗原检测,并统计E(-)患者输入E抗原异型输血发生几率,为今后实施E抗原同型输注(特别是在孕产妇患者)提供统计学数据依据,报告如下.

    关键词:
  • 5008例住院患者意外抗体筛查分析

    作者:冯天华;刘娜;赵长霞;陈艳平;史欣蕾;施静

    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已经很少发生,但由意外抗体引起的迟发型输血反应还会时有发生[1].所以对受血者的血清进行意外抗体筛查实验,以发现有临床意义的意外抗体,特别对一些有过输血史、妊娠史或近期有反复输血的患者进行筛查,阳性的患者可进行意外抗体的鉴定,选择抗原阴性的红细胞成分进行输注,以保证临床的用血安全.现将航天总医院5 008例申请输血以及手术备血的住院患者意外抗体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老年髋部骨折全麻术后尿管拔除佳时间的探索

    作者:张朝阳;郭永明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减退、骨质疏松等问题,摔倒后极易导致髋部骨折的发生.老年骨折患者愈合速度慢,导致长期卧床,造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严重者导致死亡[1].泌尿系感染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增加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增加肺部感染几率[2];此外,老年人泌尿系感染常缺乏典型症状,容易漏诊及误诊,而留置尿管是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原因,目前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尿管留置时间尚没有明确研究[3].本研究对60例在全麻下行髋部内固定术后拔除尿管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尿管拔出的佳时间,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跗骨窦入路联合无头空心钉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护理

    作者:吕颖静;穆红

    跟骨骨折约占跗骨骨折的60%,60%~75%累及距下关节[1].目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移位跟骨骨折的金标准,其中外侧可延长“L”形切口是常使用的治疗方式,但这种方法容易出现软组织并发症.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采用跗骨窦入路联合无头空心螺钉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10例,手术方法为非传统的方法.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主动配合,参与疼痛评估,在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手术后并发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给予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术期管理

    作者:刘利民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深入,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已经成为骨科医师所必须面对且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骨质疏松性脆性骨折好发于老年人的脊椎、髋部、桡骨远端、肱骨近端等部位[1],虽然任何骨折均可对患者生活或生命造成影响,但老年髋部骨折的影响却与众不同.由于髋部骨折为下肢骨折,骨折后只能卧床,老年患者长期卧床的后果不仅仅是各种并发症,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所以多主张手术治疗,尽早活动.但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者多为年老体弱者,且多种基础疾病并存,所以致残率、致死率高[1].这不仅可使其围术期的手术风险增高,而且由于脆性骨折后内固定的稳定性差,可导致骨愈合过程迟缓,继而内植物的松动率增加.此种情况下,早期功能锻炼的强度、频度等会有所顾忌,因而如深静脉血栓形成之类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病率将增加.所以,综合老年脆性骨折的各种危险因素,不仅使手术操作本身的难度增加,同时围术期管理的风险系数亦明显加大.

    关键词:
  • 3D打印模型在髋关节翻修手术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曹光磊;黄江;刘利民;沈惠良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它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高分子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3D打印技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是基于材料累加概念和叠层制造方法,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终把计算机上的模型变成实物[2].由于3D打印模型具有较强的三维直观性,能快速、准确地转化实物原型,并且可以对实物进行实验评估,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在骨科领域中已经应用于骨肿瘤、复杂骨盆骨折、髋部发育异常及骨折、脊柱畸形及损伤、肢体畸形和假体制作等方面.

    关键词:
  •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联合解读

    作者:刘利民

    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2006年《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发表了诊疗指南(旧版),并于2011年进行修改(新版)(内科指南),而后,《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于2015年又发表了《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外科指南)》.也就是说,针对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不仅短期内即进行了再版,而且对并发症还单独发表指南,这种短期内分别发表诊疗指南的现象并不多见.如何理解?是理解为指南的重复,还是对于规范骨质疏松性疾病诊疗的高度重视?粗略阅读即可发现,虽然有2006年发表并于2011年修改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但其涉及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内容较少,而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也被俗称为人生中的“后一次骨折”(尤指髋部骨折).由此可见,此种骨折并非人们常说的骨折,骨质疏松骨折是在患有骨质疏松性疾病的基础上出现的骨折,也可以理解为骨骼的一种“病理性”骨折.既然认为是一种“病理性”骨折,在治疗时就不能只看到骨折本身,而必须兼顾改变其病理状态和对骨折本身的处理.即在患者仅为骨质疏松症阶段时,治疗的重点是抗骨质疏松、改善骨骼的“病理”状态及预防骨折的发生;当一旦骨折时,则必须两者兼而有之.那么,如何更好地理解两个指南,更好地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联合诊疗,是此联合解读的目的.

    关键词:
  • 桡骨远端骨折

    作者:王宝军;刘振宇

    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主要发生在桡骨远端3 cm范围内.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对重建功能要求的提高,其日益受到关注.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现有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克氏针固定、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近年来,内固定方式发展十分迅速,自从引进掌侧锁定钢板之后,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迅速流行,但目前其佳治疗方式仍存在争议.根据个体的特点,获得解剖复位、稳定固定、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并发症,仍是大多数学者强调的主要治疗目标.

    关键词:
  •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周君琳;王东

    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是全球性问题.我国从1999年进入老龄化,目前是全球老龄人口多的国家,占全球老龄人口的五分之一.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逐年增加[1-2].2014年,中国人口总数为13.68亿,60岁以上人口为2.12亿,占15.5%,65岁以上人口1.38亿,占10.1%[3].据统计学估计,年均老龄人口增长速度为3.28%,到2020年,8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067万[4].我国60 ~ 69岁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为50%~70%,而男性为30%.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逐渐增加[5-6].对于骨质疏松人群,轻微暴力即可造成骨折,而这种骨质疏松性骨折对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甚至危及生命[7].给家庭、社会、医疗都造成沉重负担,仅2012年美国在脊柱骨质疏松骨折的医疗费用就超过7亿美金.

    关键词:
  •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作者:郭永智;王洋;徐宇航;征华勇;刘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给老年人的健康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由于骨量减低及骨骼脆性增加,在轻微暴力作用下即可发生脆性骨折,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 compressed fracure,OVCF)是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患者发生持续的腰背疼痛,活动能力严重受限,严重时压迫脊髓造成瘫痪或运动感觉障碍.

    关键词:
  • 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

    作者:文良元;纪泉;孙凤坡;刘军川;刘光年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主要的并发症是骨折,又被称为脆性骨折.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结构的脆弱,力学强度下降密切有关.髋部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中严重的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及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多发生于60岁以上人群,90%发生于65岁以上老人.鉴于老年人身体状况的特点,老年髋部骨折后有较高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要求在进行治疗时,需要考虑全面,保证治疗有效和安全.

    关键词:
北京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