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陕西医学杂志

陕西医学

陕西医学杂志

Shaanxi Medical Journal 섬서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0-7377
  • 国内刊号: 61-110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40
  • 曾用名: 陕西新医药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陕西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杨世兴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骨科手术患者全麻术后雾化吸入干预效果临床观察

    作者:李子君;樊梅

    骨科患者的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为减轻其痛苦,方便手术,在麻醉方式上大多为全麻。全麻时为便于气道管理,通常使用气管插管。气管插管会使气管粘膜的清理功能遭到损伤,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少量滞留在呼吸道;气管插管时的物理刺激又会使患者咽部粘膜水肿感到咽痛不适,易诱发呼吸道感染。因此,减少骨科患者全麻术后呼吸道并发症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我们对40例骨科全麻术后患者采取雾化吸入进行干预,缓解上呼吸道不适、咽痛,及时有效排出痰液,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hsCRP、PCT 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应用

    作者:白翠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属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致残率高、致死率高,严重危害患者健康。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指出,C O PD与患者气道及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性增强有关,急性加重及其合并症会影响到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1]。我们对106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了hsCRP、PCT 动态检测,以探讨其对疾病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现报告如下。

  • 雾化吸入配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咽炎90例疗效观察

    作者:董春玲;冯洁;骞美芳

    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1],病程长,较难彻底治愈。常规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往往需要很长的治疗时间。笔者采用常规药物配合雾化吸入的方法治疗慢性咽炎9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来本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咽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90例,男52例,女38例,年龄5~70岁,平均48.9岁;对照组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13~88岁,平均51.6岁,病程为1周至2年。两组年龄、性别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关键词: 慢性咽炎 雾化吸入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作者:白桦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患病率与病死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时期短时间出现PaO 2显著下降和PaCO2升高,常规治疗时早期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胎儿卵圆孔较大28例超声显像分析

    作者:员小春;安晓玲;刘梅梅

    胎儿心脏胚胎发育时,房间隔由原发隔和继发隔融合而形成,继发隔在形成所留孔道,即卵圆孔。它在左、右房的血流调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9例

    作者:田阳涛;梅勇;凤利锋;刘爱军

    小儿腹股沟区疝斜疝传统治疗方法为疝囊颈高位结扎术,疗效确切,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伤口瘢痕形成等缺点也困扰医师及患儿。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美容效果明显,术后远期效果理想等优点[1]。我院普外科从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应用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9例,现报告如下。

  • 扁桃体切除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作者:蒋源;王玮;张仕林;陈进伟;孙继周;汪立

    分析我科及笔者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期间2000年至2014年1月所行扁桃体切除术737例,出现并发症22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的扁桃体切除术737例,男性381例,女性356例,年龄4~62岁。其中双侧慢性扁桃体炎448例,扁桃体生理性肥大伴夜间打鼾267例,扁桃体角化症6例,单侧扁桃体表面新生物13例,茎突截短术前扁桃体切除术3例。手术常规剥离法491例,全麻下等离子融切法246例。

  • 前置解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175例

    作者:党熙亮;张建;武东升;张劼

    目的:分析应用前置解剖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7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前置解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获得随访175例,随访时间8~14个月,175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0.2个月。腕关节功能采用改良M bride评分:优108例,良57例,可10例,优良率94.3%。结论:采用前置解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 肾病综合征合并支气管哮喘22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彩虹;龚莹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 S )合并支气管哮喘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肾病综合征(N S )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22例,观察其既往史、诱发因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并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采用β2受体激动剂或支气管扩张剂,结合中药进行治疗。结果:22例在治疗7~10 d哮喘缓解,肺部哮鸣音消失。结论:肾病综合征可能与支气管哮喘存在相似的发病机制,病理上大多为单纯型、激素敏感型,呼吸道感染可能是哮喘诱发因素,采用β2受体激动剂和(或)支气管扩张剂结合中药治疗可收到较好疗效。

  • 术中保温联合能量合剂对剖宫产患者术中寒战防治研究

    作者:白莉平;张瑛;宋爱玲;赵丽燕;徐仁燕;高明姬;程晓红

    目的:评价术中保温联合能量合剂对剖宫产术中患者硬腰联合麻醉后寒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II级,在硬腰联合麻醉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16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进入手术间前,提高手术室内的温度,使室温保持在24~26℃,且于手术前60min恒定室温;准备经电子加温仪加热到36.5~37℃的液体,其中包括静脉输注的液体及术中冲洗液;术前30min肌肉注射能量合剂。对照组患者进入常温手术间,使室温保持在22~24℃,使用室温保存下的液体,包括静脉输注的液体及术中冲洗液;术前30min肌肉注射2ml生理盐水。记录两组麻醉前及麻醉后15min、30min、60min 及术终肛温和寒战反应。结果:硬腰联合麻醉后15 min ,两组患者肛温升高0.5℃后逐渐降低,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肛温降低幅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寒战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保温联合能量合剂对剖宫产术中患者硬腰联合麻醉有效防止患者术中体温降低,同时减少术中寒战的发生率。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SP-A、SP-D和KL-6含量变化及意义

    作者:柴玲彦;赵红;刘连凤;刘彦霞;杨秀丽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蛋白A、D(SP‐A、SP‐D)和KL‐6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根据肺CT影像结果对32例单侧肺实变MPP患儿血清、患侧和健侧BALF中SP‐A、SP‐D与KL‐6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32例MPP患儿患侧BALF中SP‐A、SP‐D和KL‐6含量分别为243(90~468)、187(43~333)和148(47~426);健侧分别为104(37~257)、56(25~131)和35(12~147);血清中分别为35(25~69)、33(9~149)和24(15~62)。血清中KL‐6与患侧和健侧BALF中KL‐6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534和‐0.378。结论:CAP患儿血清中SP‐A、SP‐D和KL‐6水平变化与肺组织感染具相关性,血清中KL‐6可能比SP‐A、SP‐D更为敏感。

  •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 U100plus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张鹏;种铁;杨小杰;薛玉泉;李和程;李洪亮;秦博;王莉

    目的:探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U100plus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U100plus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120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单次碎石成功率,术后3月计算结石排净率。结果:单次碎石成功率88.3%,其中肾下盏结石单次碎石成功率66.7%,比其他部位单次碎石成功率低,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47.7±30.5min ,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7±1.5g/L ,11例患者出现发热,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3月复查,结石排净率94.7%。结论: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U100plus激光治疗直径<2cm的上尿路结石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在降低部分操作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维护、使用成本,节约了维修成本及时间,为初次开展及经费紧张医院开展输尿管软镜技术提供了方便。

  • 心脏导管介入术后中风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晓飞;王彩虹;栾荣华

    目的:评估分析心脏导管介入术相关的急性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0907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进行心脏导管介入手术治疗,通过单中心队列研究,评估分析术后相关急性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7例发生脑血管事件(CVEs),其中,43例为缺血性病变,3例发生脑出血,1例病因未知。CVEs发生概率0.15%,经皮冠脉介入(PCI)和诊断性的冠脉造影的所占比率分别为0.23%和0.09%。多变项回归分析总计有5项有意义的预测因子:中风前(OR=15.09,95% CI [8.11‐28.08]),发生冠状动脉栓塞(OR=2.79,95% CI [1.25‐6.22]),年龄>75岁(O R=3.33,95% C I [1.79‐6.19]),三支血管病变(O R=2.24,95%C I [1.20‐4.18]),干预绩效(O R=2.21,95% C I [1.12‐4.33])。结论:心脏导管相关的C V E比较罕见并且主要以缺血性病变为主,独立预测因子为介入的手术干预、老龄、三支血管病变及既往中风等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负担的因素。冠状动脉内血栓的存在,也提示CVEs较高的发生风险。

  • 胃固有肌层肿瘤内镜下切除术临床评估

    作者:贾丽萍;朱明艳;李锐

    目的:探讨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为基础的内镜下切除术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胃固有肌层肿瘤患者105例,65例接受了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40例接受了内镜全层切除术(EFR)。结果:ESE组62例完整切除,病灶完整切除率95.4%;3例有残留,追加二次内镜切除;术中穿孔6例,均以钛夹成功缝合;术中2例因严重出血转外科手术(病变已剥离);ESE、EFR术后迟发出血各2例,均通过内镜下处理及保守治疗恢复。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平滑肌瘤50例,间质瘤48例,异位胰腺5例,神经鞘瘤2例。101例患者术后均接受了至少36个月的随访,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对于胃固有肌层起源的肿瘤,以ESD为基础的内镜下切除技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瑛;陈炜;雷涛;朱利飞;高雁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多囊卵巢综合(PCOS)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分别行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结果:观察组患者卵巢面积增加、多囊性征象、髓质回声异常的检出率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平均卵巢面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卵巢小卵泡检出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影像学特征检出率,能够有效检测卵巢小卵泡,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 后路全脊椎截骨治疗胸腰椎后凸畸形36例

    作者:宋焕瑾;程斌;吴玮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经后路椎弓根椎间隙截骨脊柱短缩术的疗效。方法:收集胸腰段创伤继发后凸畸形36例,均采用椎板减压、截骨矫形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36例均随访8个月至3年,平均2.5年,疗效优23例(63.8%),良10例(27.8%),可3例(8.4%),优良率91.6%。脊柱后凸畸形患者Cobb’s角术前平均46°,术后平均5.3°,平均矫正率87.6%。术后8月X线片可见钉棒内固定系统坚强可靠,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矫正度数丢失等并发症;截骨平面均出现骨性融合。结论:经椎间隙椎弓根后路截骨钉棒内固定技术是目前治疗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

  • 应用 Trivex 透光旋切治疗大隐静脉曲张212例

    作者:邓一迪;崔玉辉;于明英;李鑫;赖大年

    目的:总结大隐静脉剥脱联合透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技术应用,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方法:对212例(232条患肢)大隐静脉曲张病人均采用大隐静脉剥脱联合透光旋切进行治疗,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平均住院时间(7.2±2.8)d ,术后204例(224条患肢)获得随访,随访率96%,随访时间6~15月。术后24例(32条患肢)小腿疼痛持续2~12周,发生率11%。复发2例,发生率0.9%。结论:大隐静脉剥脱联合透光旋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创伤小、切口美观、复发率低。部分操作不当对皮下组织损伤较大,术后出现小腿疼痛。

  • 支气管堵塞器在胸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关新江;马建中;张甜;孙小青;付永超

    目的:探讨支气管堵塞器在胸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胸科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支气管堵塞器组(A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B组),比较两组的插管定位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指标。结果:插管时间A组短于B组,一次插管成功率A组高于B组;插管后两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B组较A组升高明显;单肺通气前、后比较,A组气道压力(PAW)升高明显低于B组;单肺通气后30min、60 min和单肺通气结束时A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02)高于B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 O 2)低于B组;患者术后声音嘶哑、咽痛等并发症A组低于B组。结论:支气管堵塞器应用于胸科手术的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

  • 脑梗塞后并发脑出血44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利利;王祝娟

    目的:探讨脑梗塞后并发脑出血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脑梗塞后并发脑出血患者44例,回顾分析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C T 扫描、M RI检查影像学表现以及给予10%的甘果糖溶液100 m l+20%的甘露醇溶液150 m l静脉滴注,给予氟桂利嗪和尼莫地平、甲钴胺和复方维生素B等治疗。结果:从发生脑梗塞到发生脑出血时间24h至7d 26例,7~14 d 14例;临床表现为程度不同的神经功能障,意识障碍4例,伴偏瘫、眩晕和共济失调25例,头痛18例,呕吐13例;C T显示梗塞病灶呈现低密度,大片扇形、楔形或不规则形皮‐髓质受累,而出血灶呈现高密度,呈斑片状、斑点状、片状或脑回状;治疗结果显效27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8.6%。结论:脑梗塞后并发脑出血发病机理主要与脑梗塞后脑组织损伤、血管再通密切相关, M RI检查诊断敏感性高于C T扫描,立即停用溶栓药、抗凝药、扩血管药及扩容药,消除脑水肿,控制血压,营养脑神经等综合性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 虹吸管法圆窗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

    作者:李智;杨晓蓉;景阳;杨颖;贾艳萍

    目的:探讨使用虹吸管法圆窗给药途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在基础治疗上分别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A组以口服方式给药,B组通过鼓膜穿刺注射方式给药,C组以虹吸管法圆窗给以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C组治疗总有效率(93.8%),与A 组、B组的(75.0%)、(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C 组(6.3%)明显低于A组(21.9%)和B组(15.6%)。结论:虹吸管法圆窗方法给以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其疗效更好,且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 胫骨中上段骨折合并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48例

    作者:艾林

    目的:探讨胫骨中上段合并胫骨平台骨折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胫骨中上段合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8例,21例胫骨中上段骨折合并单纯外侧平台骨折患者,采取胫骨上段前外侧切口,2例合并单纯内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内侧切口,选择胫骨近端段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合并髁问棘骨折的加用钢丝同定。25例合并双髁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9例骨折偏中前部则采取正中直切口或Y形切口,16例平台骨折部位位于偏后部采取两侧切口,内固定选择胫骨外侧放置长L形支持钢板,内侧放置短T形支持钢板。结果:共随访47例,随访时间12~24月。根据H S 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优30例,良12例,可4例,差l例,优良率89.36%。结论:对于胫骨中上段合并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首先选择好手术治疗时机,其次要具备良好的复位、稳定的内固定。合并单纯外侧平台骨折患者内固定选择胫骨近端段解剖型钢板,合并双髁胫骨平台骨折应选择双钢板内固定,可收到较好疗效。

  •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57例病原学及抗生素使用分析

    作者:罗有才;史晓艳;刘鹏程

    目的:通过对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情况分析,为抗生素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开颅术后颅内感染57例,对其脑脊液行常规细菌培养及分离菌株,体外药敏试验,分离致病菌,分析药物敏感性。结果:引起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中,革蓝阳性细菌居多,占60.1%(101株);革蓝阴性细菌占39.9%(67株)。对革蓝阳性细菌敏感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革蓝阴性细菌敏感的抗生素为美罗培南和亚安培南。结论:开颅术后颅内感染以革蓝阳性细菌所占比例高,其次是革蓝阴性菌,抗生素的选择应以对革蓝染色阳性细菌为主,兼顾革蓝阴性细菌的联合用药。

  • 上消化道危险性异物69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颖;何小勤;易默;王帅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性异物(枣核)的临床特点。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胃镜下取出的69例枣核患者临床相关资料。结果:枣核在上消化道异物中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40~60岁中老年女性患者误食枣核多,占49.27%;食管第一狭窄处为枣核常见的崁顿部位(78.26%);端午节前后为误食枣核的高发季节(46.37%);常见的并发症为食管黏膜损伤,占78.29%,主动脉食管瘘为严重的并发症,占2.89%。结论:枣核为上消化道非常危险的异物,可致患者死亡,预防和尽早就医是关键。

  • 臀中肌综合征50例体外冲击波治疗临床观察

    作者:殷继超;王娟;郑洁;龚福太;王向阳;苏小强;祝志强;刘波;王有宇;张世峰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臀中肌综合征疗效。方法:使用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住院患者纳入病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传统的臀中肌弹拨法;治疗组50例,给予体外冲击波。连续治疗10 d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后,记录各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同时通过V A S评分来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4,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臀中肌综合症,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

  • 改良式一针一线两结缝合术在会阴伤口缝合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英洁;王剑鹰;张晓丽;张琳琳;白小丽

    目的:探讨改良式一针一线两结会阴伤口缝合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行会阴缝合术产妇200例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选用2‐0GD可吸收缝合线缝合会阴伤口。缝合过程中试验组采用一针一线两结分层连续缝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间断缝合术,产后治疗护理均相同。对两组产妇产后伤口缝合时间长短、住院伤口疼痛程度、产后42 d回访行走时阴道口摩擦不适感发生率、伤口排线反应发生数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产妇术后伤口缝合时间、伤口排线反应发生率等均明显少于或轻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一针一线两结会阴伤口缝合术相对于传统缝合术操作简单,减轻会阴伤口疼痛和不适感、减少伤口排线反应发生,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同时缩短助产士会阴伤口缝合时间,降低助产士劳动强度。

  • 胰腺中段切除治疗胰腺颈体部肿物11例

    作者:李胜;李涛

    目的:探讨胰腺中段切除在治疗胰腺颈部肿物的可行性。方法:对11例胰腺颈部肿物患者进行胰腺中断切除治疗,观察间断性胰腺切除手术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1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82min(168~32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65ml(100~450 ml),住院时间平均12.5d(9~27d);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胰胰囊腺瘤4例、胰腺囊肿2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例、胰岛细胞癌1例,肿瘤直径在平均2.1cm (1.5~3.5cm )。术后无围术期无死亡,出现A 级胰瘘3例,引流7~14d后痊愈出现B级胰瘘,1个月后复查胰腺上缘形成大小约5.0cm的液性包块,长期随访无症状。9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2~26个月),无肿瘤复发,1例出现血糖升高,需胰岛素辅助治疗,其余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胰腺中段切除术治疗胰腺颈部肿物安全可行,可较好地保存术后胰腺功能,减少术后糖尿病等相关并发症,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胰腺颈部良性肿瘤及低度恶性肿瘤可作理想术式供选择。

  • 生理浓度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探讨

    作者:张卓红

    目的:分析生理浓度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9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 PD )患者为观察组,99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钒盐氧化法分别测定两组血清胆红素的浓度。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 ),直接胆红素(DBIL )及间接胆红素(IBIL )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生理浓度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呈负相关。

  • 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作者:冯延琴

    目的:探析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2个月的佳矫正视力、眼内压、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没有发现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眼内压显著降低,而且对照组患者明显于观察组患者,佳矫正视力上,对照组术后较术前,并且相比观察组术后均明显增大,观察组术后较术前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具有疗效佳、安全性、可以有效降低眼内压,改善患者的视力。

  • 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患者服用脑血疏口服液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周小卫;左毅;陈尚军;李宝明;惠军;王辉;谢国强;张彬;吴东飞;马京库

    目的:观察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患者服用脑血疏口服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后患者170例,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87例术后常规治疗+脑血疏口服液口服,对照组83例术后仅常规治疗。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术后生活质量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对两组病例手术后21d内头颅动态C T复查脑水肿程度分级,以及神经功能恢复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脑水肿评定为A级~B级占94%,对照组A级~B级占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ESS分数增加较快,90d时治疗组ESS 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后服用脑血疏口服液,脑水肿程度轻、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

  • 非疫区布鲁氏菌病35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张鸿;李彧

    目的:了解非疫区综合性医院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结果:22例(62.9%)患者有羊接触史;发热及骨关节疼痛是突出症状;35例患者降钙素原水平均不高;布鲁氏菌血清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率为93.8%、血培养阳性率为56.0%;误诊率34.3%;6例(17.1%)患者治疗方案不规范。结论:羊等牲畜接触史可提示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临床表现多样化、误诊率较高;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不高,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率高于血培养阳性率;治疗仍存在不规范之处,应早期、足疗程、联合用药治疗。

  • 超声造影评价肝癌射频消融术69例疗效研究

    作者:赵琳辉;杨晓芸;谢晴;万贝贝;庄贵华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肝癌射频消融(RFA)后疗效的有效性,其与增强CT评价的一致性。方法:对69例肝癌患者共92个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术后即行超声造影(CEUS)。并在之后的1~3个月内随访并同期行超声造影(CEUS)及增强CT (CECT )扫描,比较分析两者在评价肿瘤完全消融率及残留率的一致性。结果:首次RFA后CEUS判断其中59例患者74个病灶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达80.4%(74/92),残留率19.6%(18/92)。对10例患者18个残留病灶又再次行RFA治疗后进行超声造影,18个病灶中13个病灶仍有局部残留。一个月后行超声造影(CEUS),同期进行增强CT(CECT)扫描,92个肝癌病灶中79个CEUS及CECT 判断一致为完全消融;有4个病灶判断不同:CEUS判断为残留而CECT 判断为完全消融。CEUS的完全消融率和残留率分别为85.8%(79/92)、14.2%(13/92);CECT 的完全消融率和残留率分别为90.2%(83/92)、9.8%(9/92)。92个病灶经RFA治疗术后,CEUS以及CECT 对肿瘤的总体消融率以及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CEUS)对肝癌病灶RFA术后完全消融率和残留率的诊断具有同CECT 相近的准确性。超声造影是评价 RFA 疗效的有效方法,能为肝癌RFA 治疗后的有效评估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 肌注胃复安后体位改变对胶囊内镜停留胃内时间影响研究

    作者:杨芸;肖一峰

    目的:研究肌注胃复安后不同体位对胶囊胃内停留时间的影响。方法:将行胶囊内镜检查,并且出现胶囊吞服后1h仍在胃内的94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三组患者均在吞服1h肌注胃复安10mg ,肌注后分别采用仰卧位、右侧卧位及坐立位三种不同体位进行检查,吞服后2.5h监控若仍在胃内就使用胃镜将胶囊送至十二指肠降段。统计各组患者在肌注胃复安后胶囊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小肠通过时间以及全小肠检查完成率等数据。结果:分别有31、31及32例入选仰卧位组、右侧卧位组及坐立位组,4例接受胃镜干预,84例完成全小肠检查,完成率89.3%。卧位组、右侧卧位组及坐立位组的平均肌注胃复安后胃内停留时间分别为(33.37±12.675)min、(33.97±14.368)min及(45.60±15.782)min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坐立位组与右侧卧位组、仰卧位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右侧卧位组与仰卧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卧位组、右侧卧位组及坐立位组的小肠通过时间分别为(266.93±76.526)min、(262.36±83.003)min及(249.15±74.186)min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吞服胶囊后1h仍在胃内的患者肌注胃复安10mg后立刻采用仰卧位及右侧卧位在肌注后胶囊在胃内停留的时间上比采用坐立位明显缩短。

  • 两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清除效果比较

    作者:梁新华;芝敏;张蕾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及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在清除小、中、大分子毒素方面存在的差异。方法:选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FHD 组)和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两组;对两组患者透析前后临床疗效及小分子、中分子及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比较,并计算尿素透析充分性指标。结果:HFHD组总有效率95.8%,HDF组总有效率92.9%,两者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HFHD组患者的血磷、甲状旁腺激素、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清除率高于 HDF组患者;HDF组患者的血β2微球蛋白清除率高于HFH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在清除血尿素、血肌酐、血尿酸及血钾等小分子毒素方面无明显性差异;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清除血磷、甲状旁腺激素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方面优于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滤过在清除β2‐微球蛋白方面优于高通量血液透析。

  • 铁元素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作者:邱洪涛;曹引丽;陈治兵;王波

    目的:评定中孕早期血清铁蛋白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孕中15~19周的孕妇18850例,检测血清铁蛋白及空腹血糖。于24~26周行75gOGTT试验,同时检测血清铁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用新标准(IADPSG标准)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比较妊娠期糖尿病组(GDM,n=1086),对照组(n=1086)组间各个期的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GDM组与对照组孕妇的年龄、身高、体重、BMI、平均筛查孕周及孕中期H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孕早期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GDM发生有关,SF水平每升高一个单位发生GDM的风险增加0.7%。结论:中孕早期SF水平与GDM发生有关,但中孕早期测定SF水平来预测GDM价值不大。

  • 经皮桡侧2枚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26例

    作者:田维华;侯凯

    目的:探讨经皮桡侧2枚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行经皮桡侧2枚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结果:随访时间5个月至2年,26例中优23例,良2例,可1例,均无神经损伤,骨化性肌炎及前臂筋膜间室综合征及Volkman挛缩的发生。结论:应用经皮桡侧2枚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满意。

  • 纳美芬预防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恶心呕吐作用临床研究

    作者:白延斌;王航辉;陈彬;胡彬

    目的:观察纳美芬对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00例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在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注射纳美芬0.1μg/kg ,并在术后镇痛泵药物舒芬太尼2μg/kg加用纳美芬0.5μg/kg ,B组在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术后镇痛泵中药物舒芬太尼2μg/kg ,不加用纳美芬。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8 h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舒芬太尼用量等。结果: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美芬能够有效降低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格娟;杨格强;狄政利;由凤秋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脑微出血阳性组和脑微出血阴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另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抗血小板治疗、白质疏松(3‐4级)及糖化血红蛋白(HbA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抗血小板治疗、白质疏松(3‐4级)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为23.45%,年龄、抗血小板治疗、白质疏松(3‐4级)与脑微出血发生相关。

  • 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预测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燕;袁鲁亮;张海松;刘宁;张刚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诊断和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糖尿病肾病(D N )患者80例(A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86例(B组)及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C组);分别检测各组CysC、Hcy、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结果:A组CysC、Hcy、Scr、BUN水平显著高于B组与C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B组、C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ysC、Hcy联合检测是糖尿病肾病早期敏感的指标,对早期的预测、诊断、治疗及预后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64例

    作者:张彦祥;陈静;郭雄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股骨颈骨折行经皮微创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平均随访4年。采用 Harris 评分评估股骨颈骨折术后临床功能疗效。采用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及并发症。结果: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结果显示优36例,良18例,可3例,差7例,优良率84.4%。随访64例股骨颈骨折中54例获得完全愈合,2例发生骨折不愈合,5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不同分型股骨颈骨折术后的优良率及不良反应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微创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优良率高及并发症低的优点。

  • 心电图结合脑钠肽检测对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预后临床观察

    作者:曹钏宏;方雪红;徐博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心电图联合脑钠肽(BNP)检测对急性左心衰患者(ALHF)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4例ALHF患者发作后1h、24h、72h的心电图、血浆BNP进行检测,根据治疗结果分成预后良好组(59例)、预后不良组(47例)和死亡组(28例),分析检测指标。结果:在ALHF患者发作后第1h、24h、72h ,三组患者的血浆BN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死亡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BNP较发作1h时均显著降低;第24h、72h心电图QRS波时限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第1h心电图QTc间期差异不显著,第24h、7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ALHF患者不同时间心电图、BNP进行检测,可以初步评估患者预后。

  • 乳腺区段切除术残端腺体改良缝合与传统术式对比研究

    作者:马小斌;惠文涛;林帅;代志军;康华峰;王西京

    目的:对比研究乳腺区段切除术术中残端腺体改良缝合与传统手术术中全层腺体缝合的区别。方法:收集乳腺良性疾病手术患者共21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18例乳腺区段切除术术中采用残端腺体改良部分缝合,对照组98例术中采用传统全腺体缝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区甲级愈合率、出血并发症及患者术后6月局部瘢痕满意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31.41min较对照组34.48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区甲级愈合率及出血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月随访试验组术区局部瘢痕满意率94.06%明显高于对照组84.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中残端腺体采用改良部分腺体缝合与传统全腺体缝合相比手术时间短、安全性良好,远期局部瘢痕优于传统手术。

  • 简化 OGTT 对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永勤;范艳梅;韩振华;宋安齐;高登峰;王蓉

    目的:应用简化OGT T 筛查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观察其对空腹血糖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方法:选择诊断为冠心病且空腹血糖<6.0mmol/L、无糖尿病病史的患者102例,采用简化OGT T 方法检测空腹及糖负荷后2h的血糖值,观察各组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结果: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正常血糖(NGT )、糖耐量异常(IGT )、糖尿病(DM )的检出率分别为45.24%、40.48%、14.29%;不稳定性心绞痛组NG T、IG T、DM 的检出率分别为42.42%、39.39%、18.18%;缺血性心肌病组NGT、IGT、DM 的检出率分别为48.15%、37.04%、14.82%;组间比较平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值、糖负荷后2h血糖值无显著性差异,NGT、IGT、DM 的检出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三组患者总计 NGT 的检出率为45.10%,IGT 的检出率为39.22%,DM 的检出率为15.69%。糖代谢异常包括IG T、DM 的总检出率高达54.91%。结论: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很高,且各型患者间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无差异。简化OGTT 测定简单易行,值得在心内科推广应用。

  • 不同内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和复发因素分析

    作者:张惠卿;郭星;李全福

    目的:探讨不同内镜联合保胆取石术(EM IC )治疗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再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胆囊结石患者96例,均应用腹腔镜、胆囊镜二镜联合行保胆取石术,随访1~3年,调查结石的复发率,总结其发病的高危因素。结果:96例患者中21例复发,总复发率为21.88%,糖尿病、肥胖、高脂饮食、结石家族史是胆囊结石术后复发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EM IC是目前一种安全高效、创伤小的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术,但要掌握好适应证,对伴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应慎用保胆取石术。

  • 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翔;农晰婷;赵琳晖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 )患者情况,探讨肥胖、合并糖尿病并发症、血糖控制不良、高血压、动脉硬化,血脂水平高等因素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主诉有认知障碍糖尿病患者,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调查员采用MoCA 量表对轻度认知功能异常进行快速筛查的评定,根据纳入标准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 )评分<26分33例入MCI组,(MoCA )评分≥25者34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病程、既往史、个人史、并发症情况;并于入院第2天检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检测,并行血管超声等检查了解是否合并动脉硬化。结果:两组间文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合并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比较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血脂,吸烟以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其他并发症等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MoCA量表评分与 HbA1c呈负相关,与文化程度成正相关。结论:2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受多重因素影响,与 HbA1c ,文化程度、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相关。

  •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1例影像学分析

    作者:梁晓燕;牛倩;黄颖;周理乾;康晓丽

    目的: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VNS影像学资料,其中16例行X线检查,4例行CT 平扫,13例行MRI平扫,2例行M RI增强扫描。结果:16例行X线检查者无异常发现4例,有异常发现12例;X线、C T 表现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或肿块,关节间隙变窄或正常,骨质破坏周围可见硬化。13例行M RI检查者表现为弥散型11例,局灶型2例。增生的滑膜组织于T1WI上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为主低高混杂信号,13例均可见多少不一的关节积液,9例可见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质破坏。结论:PVNS的MRI表现较CT、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在PVN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新型头颅定位仪临床应用30例分析

    作者:周军;席光明;李娟;杨伟

    目的:观察头颅定位仪下定位和直尺法定位在脑出血微创治疗中的差异性和精确度。方法:30例患者配带头颅定位仪行C T扫描,根据C T选取大病灶平面和靶心,确定目标穿刺点,利用头颅定位仪得出定位穿刺点。标记好体表配带点后取下头颅定位仪,通过阅片用直尺法画出耳眦线,用直尺法再次标出定位穿刺点。测量直尺法画出的耳眦线与目标耳眦线的夹角,再次按配带点配带头颅定位仪行CT扫描,测出两种方法获得的定位穿刺点与目标穿刺点偏移的数值。结果:直尺法与目标耳眦线平均误差角度10.43±5.610,头颅定位仪纵向误差0.00mm,横向误差0.57±0.37mm ;直尺法定位横向误差4.68±2.00mm ,纵向定位误差6.10±3.12mm ,两种方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颅定位仪在脑出血微创治疗中定位准确,操作快捷,简便易行,成功率高,在颅内血肿危重患者的救治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伴急性脑梗死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临床观察

    作者:马亚玲;吴海琴;张萌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Hcy )血症伴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方法:选取住院的患者和门诊体检者90例,分为高H cy血症合并急性脑梗死组30例、高 H cy血症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神经肌电诱发电位仪测定上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对患者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高 H cy血症合并急性脑梗死组、高 H cy血症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 H cy血症合并急性脑梗死者神经传导速度更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H cy血症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周围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可能与叶酸、维生素B12代谢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神经营养障碍有关。

  • 机械通气联合丙种球蛋白及免疫抑制剂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14例

    作者:武涛;何晓;贾颐;刘建军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机械通气联合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治疗14例(17例次)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临床相对评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7例次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痊愈4例次,基本痊愈9例次,显效3例次,好转1例次。结论:机械通气联合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是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有效措施。

  • 腹腔镜下复杂胆囊切除169例手术技巧探讨

    作者:张磊;刘超;李小宝;刘勇峰;梅乐园;刘斌;高峰;袁泉

    目的:探讨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技巧,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169例复杂胆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 C )的临床资料,对萎缩胆囊、急性胆囊炎、胆囊管结石嵌顿、解剖变异等复杂情况采取手术技巧对策。结果:166例顺利完成L C术,4例中转开腹(胆囊十二指肠内瘘1例,M irizzi综合征2例,出血1例)。结论:腹腔镜下顺、逆结合剥离胆囊,使用吸、刮、推、剥分离显露胆囊“三管一壶腹”是复杂胆囊切除手术的重要技巧。

  • 髌骨分层骨折手术治疗36例

    作者:刘世平;刘亚波

    目的:探讨髌骨分层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术后康复指导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横断型髌骨分层骨折36例,其中远端分层骨折34例,近端分层骨折2例。对于关节层骨折块较厚者,选择克氏针固定,张力带加强;关节层骨折块较薄,无法用克氏针固定者,采取PDS可吸收线与浅层缝合固定,再与不分层部分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术后屈膝30o固定4周,然后开始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34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0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6月,根据胥少汀等制定的疗效标准,优30例,良3例,中1例,总优良率97%。结论:髌骨横断型骨折中分层骨折应根据关节层骨块厚度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治疗方法,选择不同的康复措施,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 骨水泥型加长柄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

    作者:王国柱;孙鹏程;雷斌;全健

    目的:观察骨水泥型加长柄半髋置换术在不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骨水泥型加长柄半髋置换术,术中以恢复小粗隆的解剖位置,重建髋部解剖结构。结果:所有病例获随访术后髋关节功能按 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达87.5%。结论:骨水泥型加长柄半髋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可使患者早期离床下地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

  •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320例筛查护理干预

    作者:刘会玲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可导致儿童智能障碍。我院通过护理干预[1]筛查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获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至12月在我院分娩的62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320例新生儿为护理干预组。纳入条件:均为足月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在8分以上;住院5~7d;家属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愿意接受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安排。排除条件:产妇有妊娠合并症;有宫内感染征象;家属不愿意参加本次研究,不愿意接受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安排。常规护理组:300例中,男性144例,女性156例;胎龄37~41周,平均(38.97±0.71)周,体重2540~4100g ,平均(3212.12±232.75)g。护理干预组:320例,其中:男性148例,女性172例;胎龄37~41周,平均(38.77±0.75)周;体重2550~4300g ,平均(3248.12±234.76)g。两组家长的文化程度、城乡地域以及两组新生儿在性别构成,平均胎龄和平均出生体重方面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125 I粒子植入治疗浅表转移性恶性肿瘤护理干预26例

    作者:张婷;王华;权美丽

    本研究旨在对欲行125 I放射粒子组织间植入的伴有焦虑和抑郁的浅表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前进行术前心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在我科收治的浅表转移性恶性肿瘤拟行125 I粒子局部植入治疗患者,植入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进行评分,达到焦虑和抑郁标准的患者52例,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32~76岁,平均56岁;其中,原发病食管癌8例,肺癌24例,乳腺癌12例,其他肿瘤8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n=26)和对照组(n=26)两组。

  •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52例

    作者:李鸿儒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在及时有效治疗的前提下,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们收治的52例该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所收集5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诊断均符合冠心病以及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其中,其中男35例,女l7例,年龄,39~86岁,高血压病史4~21年,冠心病史,6~28年,均为初次脑出血患者。

  • 低血糖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辛颖;邢梅利

    低血糖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及交感神经兴奋,甚至可致患者昏迷,对其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我院对79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两种不同方法手部静脉穿刺对比分析

    作者:龚莹

    为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我们使用手消毒免洗凝胶和硝酸甘油外涂加热敷静脉两种方法对我院收住96例患者进行静脉穿刺,观察并分析其穿刺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 全球大气污染对人体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的影响

    作者:梁晓珍(综述);蔡同建(审校)

    随着人类现代化程度的不断进步,与之相伴的是全球大气污染程度的不断加剧。现在,世界上有大约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和郊区,且暴露在日趋严重的空气污染环境中。在过去十年的研究已证实,环境空气污染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生存质量和卫生保健系统的经济负担均有负面影响,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回顾当前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大气污染对人体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以期为医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阿仑磷酸钠与阿法骨化醇胶丸联合用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作者:屈强;蔺改雯;金晶

    目的:观察阿仑磷酸钠与阿法骨化醇胶丸联合用药治疗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12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妇女口服阿仑磷酸钠片加阿法骨化醇胶丸加钙尔奇D片联合用药口服。对照组65例,只口服阿法骨化醇胶丸加钙尔奇D片。并通过骨密度仪记录治疗前后骨密度及肾功能的变化、骨折事件发生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后患者腰椎(L2‐4)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疼痛较前明显缓解,肾功能无损害,联合用药组患者无1例腰椎骨折发生。结论:阿仑磷酸钠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安全有效,能够降低骨折的风险,其长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 致作者

    作者:陕西医学、陕西中医杂志社

    为了使本刊规范统一,凡投入本刊的论文作者跨越两个单位工作的,其单位署名办法为第一单位名称按常规方式署名;第二单位署名方式为在作者后加星上标,第二单位名称前加星号并将其单位进行脚注;作者单位名称为一个单位两个名称者,其第二名称署名方式同上述第二单位署名方式进行脚注。

  •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和芬太尼用于小儿静脉麻醉临床观察

    作者:王雄

    目的:对比丙泊酚、氯胺酮复合芬太尼和咪达唑仑、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小儿全身静脉麻醉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A S 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A组,n=80)和对照组(B组,n=80)。A组采用丙泊酚、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麻醉,B组采用咪达唑仑、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麻醉。两组患儿入室前均给予氯胺酮1~2mg/kg静注,安静入睡后入室。A组术中维持用丙泊酚0.16mg/(kg · min)持续输注,芬太尼1~2μg/kg、手术开始前1 min静注氯胺酮2mg/kg ,B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05~0.1mg/kg、芬太尼1~2μg/kg、氯胺酮1mg/kg全凭静脉麻醉。记录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A组麻醉前与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麻醉前与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且术中体动发生几率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氯胺酮复合芬太尼可在小儿全凭静脉麻醉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术后躁动少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司帕沙星、泮托拉唑、阿莫西林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178例观察

    作者:许永攀

    目的:观察司帕沙星、泮托拉唑、阿莫西林三联方案根除消化性溃疡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疗效。方法:将356例感染H P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178例口服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的方案根除,治疗组178例口服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司帕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的三联方案根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根除率96.01%,复发率2.96%,不良反应率6.18%;对照组根除率89.89%,复发率8.28%,不良反应率18.24%,两组各项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司帕沙星片、泮托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三联方案根除消化性溃疡感染HP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安全可靠。

  • 生长激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影响研究

    作者:范秀平;张春燕;赵清华;李晓辉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生长抑素及生长激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9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1.8±0.6)d、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2.8±0.7)d、撤离呼吸机时间(3.3±1.1)d均少于对照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3.7±0.5)d、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4.5±0.9)d、撤离呼吸机时间(5.2±1.3)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8(5.1±1.2)ng/L、hs‐CRP(41.8±8.2)mg/L、TNF‐α(50.7±9.6)ng/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IL‐8(7.5±1.7)ng/L、hs‐CRP(55.3±10.9)mg/L、TNF‐α(65.3±10.3)n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gG(8.63±1.94)g/L、IgA(2.17±0.39)g/L、IgM(2.41±0.43)g/L均高于对照组患者IgG(7.23±1.57)g/L、IgA(1.35±0.33)g/L、IgM (1.41±0.39)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长激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炎症水平,提高免疫抵抗能力。

  • 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李杰;刘铁

    目的:观察分析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方法:收集典型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29例采用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强的松为治疗组进行治疗,31例采用环磷酰胺联合足量激素为对照组进行治疗。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以及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有效20例(68.96%),对照组有效12例(4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个月后,治疗组有效22例(75.86%),对照组有效17例(54.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有效24例(82.75%),对照组有效20例(64.5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有11例发生不良反应,占35.48%;治疗组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占13.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短期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复方倍他米松封闭疗法治疗湿疹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高淑芹

    目的:探讨得宝松(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封闭疗法治疗湿疹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为湿疹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择85例湿疹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外擦曲安奈德、冰黄乐肤膏,口服维生素B1、B12及抗过敏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得宝松封闭治疗,两组治疗方法均以14d为一个疗程。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5.96±1.38)低于对照组(8.5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得宝松封闭治疗湿疹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轻,安全可靠。

  • 雷莫司琼预防脊髓麻醉期间寒战临床观察

    作者:惠勇;郑凌

    目的:研究雷莫司琼在预防脊髓麻醉期间寒战的疗效及脊髓麻醉阻滞区域与寒战的相关性。方法:择期椎管内脊髓麻醉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90例,ASA I‐II ,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和研究组(R组)各45例。均使用22‐G脊髓麻醉针,在L3~4间隙之间进行脊髓麻醉,注入蛛网膜下腔0.5%的布比卡因2~3ml。脊髓麻醉前5min ,S组静脉注射2ml 0.9%生理盐水,R组静脉注射0.3mg雷莫司琼。在蛛网膜下腔注射完成后测试椎管内阻滞平面和麻醉后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60min和120min对寒战进行评估。监测SP、DP、HR、SpO2。耳膜温度计测量核心体温从麻醉之前开始每5min记录一次。结果:S组寒战发生12例,R组寒战发生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脊髓麻醉后分别与麻醉前相比平均核心温度显著降低,两组之间的核心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莫司琼能有效防止脊髓麻醉过程中发生寒战。

  • 苦参素联合胸腺法新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44例疗效观察

    作者:高春燕;王立松;李悦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给予利尿、白蛋白、血浆及多烯磷脂酰胆碱等综合治疗基础上,观察组22例加用苦参素联合胸腺法新,对照组22例给予基础治疗。治疗24周,观察两组间治疗前后症状、生化指标、病毒定量、Child‐pugh计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改善率,分别为63.6%和36.3%,治疗组HCV‐RNA下降率40.9%,对照组18.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苦参素联合胸腺法新能改善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分级,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萝卜硫素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 NIS基因表达及摄碘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丽萍

    目的:研究萝卜硫素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N IS基因表达及摄碘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系K1及滤泡状甲状腺癌细胞系F T C133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萝卜硫素处理24h ,通过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钠/碘同向转运体(NIS) m RN A的表达;通过γ计数仪检测甲状腺癌细胞摄碘能力。结果: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结果表明,萝卜硫素可以上调NIS基因的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γ计数仪检测结果表明,萝卜硫素可以提高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摄碘能力。结论:萝卜硫素为放射性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提供了新的思路。

  • IGF-2、IG FBP-2与结肠癌侵袭能力相关性分析

    作者:韩永军;高强;车向明

    目的:探讨IGF‐2及IGFBP‐2与反映结肠癌侵袭能力的MMP‐2、TIMP‐2相关性。方法:选择结肠癌患者87例,A期18例、B期29例、C期27例、D期13例,对各期患者血清IG F‐2、IGFBP‐2、MMP‐2、TIMP‐2进行检测。结果:B期患者IGF‐2、IGFBP‐2较A级出现显著升高,C期患者IGF‐2、IGFBP‐2较A级、B期均出现显著升高,D期患者IGF‐2、IGFBP‐2较A级、B级、C期均出现显著升高。B期患者MMP‐2/TIMP‐2较A级显著升高,C期患者MMP‐2及TIMP‐2较A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2/TIMP‐2较 A 期、B期患者均出现显著升高,D 期患者MMP‐2及TIMP‐2及MMP‐2/TIMP‐2较A期、B期、C期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IGF‐2与TIMP‐2、MMP‐2/TIMP‐2呈显著相关,IGFBP‐2与 TIMP‐2、MMP‐2/TIMP‐2呈显著相关。结论:随着结肠癌分期的进展,IGF‐2及IGFBP‐2水平与结肠癌侵袭能力密切相关,是反映结肠癌侵袭能力的重要因子。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和意义

    作者:郭晓波;蔺京;杨乐;胡志萍;姚静;郑全庆

    目的:探讨PM L‐RA Rα融合基因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 PL )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0例APL患者血液标本(骨髓/外周血)中PML‐RARα融合基因含量,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50例A PL患者血液标本中PM L‐RA Rα融合基因含量阳性47例(94%;47/50),阴性3例(6%;3/50)。正常对照组均阴性,APL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0例治疗后血液学完全缓解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PM L‐RA Rα融合基因的检测,其中25例患者(25/30;83.3%)的PM L‐RA Rα融合基因拷贝数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16.7%(5/30)患者复发时PML‐RARα融合基因拷贝数明显增高,与初诊时无明显差异。结论:检测PM L‐RA Rα融合基因对A PL患者在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 卡巴胆碱在大鼠粘连性肠梗阻形成中对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及与肠粘连程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宋斌;张雪琳;刘栋;刘思达;龙延滨

    目的:探讨卡巴胆碱对大鼠粘连性肠梗阻形成中对炎症介质水平及肠粘连程度的影响。方法: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卡巴胆碱组各30只;三组分别于造模后第3、5及7天进行血浆炎症介质测定,并观察腹腔肠粘连情况。结果:卡巴胆碱组血清IL‐6、IL‐1及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高于正常组,模型组肠粘连程度明显升高,卡巴胆碱治疗组有轻度肠粘连但低于模型组,高于正常组。结论:卡巴胆碱肠道给药通过胆碱能抗炎通路,能够降低大鼠血清炎症介质IL‐6、IL‐1、TNF‐α的释放,减轻肠管损伤后浆膜粘连的程度。

  • 吴茱萸碱对大鼠下丘脑弓状核 NPY 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施京红;王萍;胥冰;张丽君;丁辉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Evo)对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肽Y(NPY)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5周龄Sprague‐Dawly大鼠36只,分为对照组、Evo 4mg/kg组、40 mg/kg组。Evo灌胃25d后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观察 Evo 对下丘脑弓状核中NPY免疫阳性产物的表达和NPY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吴茱萸碱40 mg/kg干预后,下丘脑弓状核NPY‐IR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同时NPY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Evo可显著降低大鼠下丘脑弓状核促食欲肽N PY蛋白水平,提示下丘脑可能是Evo调节摄食行为的重要中枢。

  • 艾拉莫德(T-614)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和IL-8趋化因子免疫调节作用实验研究

    作者:郑杰;王晓元;刘丹;杨良勤;陈庆平

    目的:检测艾拉莫德(T‐614)对类风湿关节炎(RA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 C )诱导凋亡作用及IL‐8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探讨T‐614对RA治疗的免疫机制。方法:收集风湿免疫科诊断明确的活动期RA患者,采集全血,处理收集PBM C。制备T‐614,使用不同剂量 T‐614,为高剂量组、中等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与PBM C共培养,孵育1h、3h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PBM C凋亡,并收集上清检测IL‐8水平。结果:T‐614与PBM C共孵育培养,T‐614高剂量、中剂量与空白对照组PB M C凋亡率为1 h :12.30±2.45%、8.23±2.29%和4.71±2.01%,3 h:25.47±4.19%、13.39±3.80%和7.88±2.71%,各组比较使用T‐614低剂量,中等剂量与PBM C共孵育培养24h收集上清,ELISA法检测IL‐8水平,T‐614中、低剂量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48.91±8.33μg/ml、125.31±20.02μg/ml和155.36±22.15μg/ml。结论:随着 T‐614浓度升高,对PBMC细胞凋亡成剂量依赖性趋势,同时降低细胞分泌因子IL‐8水平。免疫调控诱导 PBM C凋亡、降低趋化因子IL‐8水平可能是T‐614治疗RA的重要机制。

  • 大骨节病、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分泌IL-1β、TNF-α及透明质酸对其影响实验研究

    作者:高宗强;郭雄;陈君长;段琛;马玮娟;顾其胜

    目的:探讨在不同剂量透明质酸作用下,人大骨节病(KBD )软骨细胞和骨关节炎(O A )软骨细胞对IL‐1β、T N F‐α合成分泌的影响,为临床上透明质酸钠治疗O A及KB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KBD及O A 患者与从遭遇意外事故的病人作为正常对照,分离、体外培养三组患者关节软骨细胞,分别给予100μg/ml(H100组)、500μg /ml(H500组)不同剂量的透明质酸钠(HA )干预及阴性对照(0.00μg /ml ,H0组),通过放免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KBD和OA 组软骨细胞IL‐1β、TNF‐α明显增高;HA干预随其剂量增高抑制IL‐1β、TNF‐α合成增强,对TNF‐α的抑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关节炎和大骨节病患者软骨细胞合成分泌IL‐1β、T N F‐α明显增加;应用透明质酸后,可降低两种炎性因子的分泌。

  • HBV 在卵巢组织及卵细胞中复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金燕;邱婷;吕颐菲;闫春英;王雪;刘贵生

    目的:寻找寻找卵细胞感染HBV的直接证据及影响因素。方法:检测卵巢及卵细胞中HBcAg、HBV DNA 和HBV mRNA的分布情况。研究血清中HBeAg阳性和HBV DNA水平与HBV感染卵巢及卵细胞的关系。结果:在卵巢颗粒细胞和卵细胞内发现了 HBcAg、HBV DNA、HBV mRNA分布。血清HBeAg与否和 HBV DNA 水平高低与卵巢及卵细胞中 HBcAg、HBV DNA、HBV mRNA阳性率无关。结论:HBV可以在卵巢和卵细胞内复制,这意味着被感染的卵细胞一旦受精成功就很有可能将 HBV 带入胚胎发生垂直传播。血清 HBeAg 与否和 HBV DNA水平与卵巢及卵细胞感染HBV无关。

  • ERCC1、β-T ubulinⅢ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预后相关性研究

    作者:梁英平;刘娟妮;白国栋;廖和和;贺艳锋;杨学超

    目的:观察ERCC1、β‐T ubulinⅢ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 P二步法)检测手术切除的4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5例癌旁肺组织中ERCC1、β‐T ubulinⅢ的表达情况,并采用χ2检验和生存分析的方法分析ERCC1、β‐T ubulinⅢ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术后用铂类、紫杉醇辅助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1、β‐T ubulinⅢ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2.2%、71.1%, ERCC1表达在肺癌组和正常癌旁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T ubulinⅢ蛋白表达在以上两组间无差异。45例术后用含紫杉醇、铂类化疗方案患者中,ERCC1、β‐T ubulinⅢ蛋白表达阳性者的生存率较全阴性者低;肺癌中ERCC1、β‐T ubulinⅢ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均有关,同时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结论: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β‐T ubulinⅢ蛋白均升高,二者表达均阳性预示着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对紫杉醇、铂类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较差,术后预后较差。

  • HIF-2α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袁渊;常晓斌;姚安梅;周敏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HIF‐2α在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将 HIF‐2α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分析;采用siRNA技术干扰HIF‐2α在宫颈癌细胞 HeLa、SiHa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IF‐2α蛋白在宫颈癌细胞的表达;M T T试验检测HeLa、Si‐Ha细胞增殖情况。结果:HIF‐2α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并且HIF‐2α表达与宫颈癌的淋巴转移呈正相关,但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以及临床分期无显著性相关。低氧可诱导 HIF‐2α表达增加,并促进 HeLa、SiHa细胞增殖,而干扰 HIF‐2α表达后,则抑制HeLa、SiHa细胞增殖,经 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IF‐2α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升高,其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 丹参酮ⅡA 磺酸钠对乳腺癌细胞株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惠文涛;马小斌;昝瑛;马一楠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雌激素受体(E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不同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SKBR‐3、MDA‐MB‐231)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0.025~0.8μg/ml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磺酸钠处理MCF‐7、SKBR‐3、MDA‐MB‐231细胞,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三种乳腺癌细胞株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处理后,MCF‐7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凋亡指数升高,细胞周期分布改变,G0/G1期细胞数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数减少;SKBR‐3和MDA‐MB‐231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无明显改变。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ER阳性乳腺癌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凋亡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有关;丹参酮Ⅱ A 磺酸钠对ER阴性、HER‐2阳性和ER阴性、HER‐2阴性乳腺癌细胞无明显生长抑制作用。

  • PCR荧光法和 PCR-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比较研究

    作者:王海宁;剌梅;李欣;杨小青;杨小艺

    目的:研究PCR荧光法和PCR‐反向斑点杂交(PCR‐RDB)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71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样本,分别采用PCR荧光法和PCR‐RDB法进行HPV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另设立双阳组(两种方法检测8种高危型H PV均为阳性的患者)和对照组(其余患者),以病理检测为标准,比较两者阳性率之间的差别。结果:两种方法检测8种 H PV 亚型显示有82.66%(224/271)的样本,以检测结果一致,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宫颈组织病理活检中,双阳组患者病变率为42.11%(24/57),对照组为10.49%(15/14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R荧光法和 PCR‐RDB法用于H PV检测一致性较好,高危型H PV检测是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方法。

  •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法在青春期少儿活动性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孙艳;杜方雄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 T )在青春期少儿活动性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青春期活动性结核病患者52例,进行ELISPO T 检测,并与病理检测、结核PCR、痰涂片、结核抗体检查结果相对比。结果:结核病患者中ELISPO T 敏感性94.9%,而病理诊断、PC R、痰涂片、结核抗体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61.1%、12.1%、19.1%、12.0%,显著高于其它辅助检查方法。结论:ELISPOT检查灵敏、快速,适宜作为青春期少儿结核病诊断的重要辅助工具。

  • 西安地区男性献血员 HLA 抗体筛查分析

    作者:安群星;安宁;尹文

    目的:对西安地区部分男性献血员的HLA抗体进行检测并分析,为提高输血的安全性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随机收集西安地区男性无偿献血者标本224份,采用 ELISA 技术对HLA‐Ⅰ类、HLA‐Ⅱ类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有无输血史献血者HLA抗体产生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224例男性献血者中,52例献血者 HLA 抗体阳性(23%)。有输血史男性献血员HLA抗体阳性率(42%)明显高于无输血史男性献血员 HLA 抗体阳性率(6.0%),但是有无输血史对于HLA抗体产生类型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输血可以明显刺激机体产生HLA抗体。将来自于具有输血史献血员的血液制品用于临床时,会增加 TRALI发生的几率,导致患者病死率上升。因此对献血员进行HLA抗体检测对安全输血十分重要。

  • 饮酒与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作者:延华;张粉利;高艳琼;鲁晓岚;罗金燕

    目的:了解西北地区普通人群饮酒及酒精性肝病的现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对西北地区(陕西、甘肃、新疆)18岁以上的部分城市不同职业人群进行现况调查,内容包括填写问卷,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生化检查和肝脏B超检查。结果:①共2300人,习惯性饮酒1523人,人群总饮酒率66.2%,饮酒群体主要为男性,其饮酒率显著高于女性(77.9%vs31.2%)。检出酒精性肝病201例,患病率8.7%;轻症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患病率分别为4.2%、3.8%、0.5%、0.3%。②随着日均酒精摄入量、饮酒年限的增加,A LD的患病率亦在增加。③在饮酒者中,酒精性肝病组年龄、日均酒精摄入量以及腹型肥胖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西北地区饮酒率、酒精性肝病患病率较高。

  • 使用 TOT 对陕南地区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调查研究

    作者:牛倩;梁晓燕;李天来;潘建平

    目的:提高农村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短期内快速扩大学生接受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范畴,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培训者培训(TOT)方法,即课题组人员先对老师进行培训,再由培训后老师对学生进行预防AIDS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并对学生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学生健康教育前后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性提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培训者培训(TOT)方法能快速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短期内扩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范畴,是学校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TOT有效地解决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缺乏的问题,为完成教育部关于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目标提供了一种快捷方式。

陕西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