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陕西医学杂志

陕西医学

陕西医学杂志

Shaanxi Medical Journal 섬서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0-7377
  • 国内刊号: 61-110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40
  • 曾用名: 陕西新医药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陕西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杨世兴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刘晓凤;蒋小苹;解小永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传染性疾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通过飞沫传播,居住拥挤者、营养不良、年老体弱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都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精神分裂症起病隐匿,病因未明,其预后差,社会功能受损严重。我们国家不仅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近年有所上升,精神病人结核病的患病率也有所上升。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调抽样调查报告显示,精神分裂症病人肺结核的患病率为普通人群的3.6~6.4倍[1]。两者都是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慢性疾病,共病时治疗更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现对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对应处理措施。

  • 双核酸实时荧光PC R技术在分枝杆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尚武;梁亚萍;朱蕾;李蒙

    结核病被列为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其防治已被纳入十二五期间专项规划整体预案。实时荧光定量 PCR(FQ-PCR)和T aqM an探针技术,在3h内快速完成结核病筛查和结核分枝杆菌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别诊断,可为结核病临床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和应用指导。本研究旨在利用 FQ-PCR和TaqMan探针技术检测法区别 NTB与 NTM ,并与传统 PNB (对硝基苯甲酸)法进行对比,探讨其对分枝杆菌快速诊断的应用价值。

  • CVC和PICC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杨英;李凤娟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10月的住院结脑患者60例,根据患者所选的输液途径分为两组,接受中心静脉导管(C V C )途径输注者30例为对照组,接受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 )途径输注者30例为试验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 含醋酸泼尼松方案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效果观察

    作者:刘春燕;杜鹃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结核病,多发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处于高敏状态的胸膜腔引起的胸膜炎症[1]。结核性胸膜炎一般分为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依据主要有:病史、X线、B超、结素试验、胸腔积液常规检查、病原菌检查、生物化学检查、胸膜活检等。治疗通常为: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腔穿刺抽液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醋酸泼尼松),激素治疗可以减少积液渗出、防止胸膜黏连改善呼吸功能。现将2009年1~12月治疗的66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病例报告如下。

  • 多切口多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51例疗效分析

    作者:叶丹宁;程涛;曾玮;王卫宏

    近年来,我科采用多切口多钢板内固定,注重后柱塌陷的复位固定,取得良好疗效。笔者从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应用多块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51例,现报告如下。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88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麟;苏莉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合并症。文献报道[1]0.2%~2.2%的孕妇在妊娠期发生某一疾病需外科处理,妊娠期因消化系统外科急腹症而开腹手术的病例中,急性阑尾炎占2/3。孕妇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国外资料为0.1%~2.9%,国内资料为0.1%~2.95%,妊娠各期均可发生,但以妊娠期前6个月内居多,且易发生阑尾穿孔及腹膜炎,其发病率为非妊娠期的1.5~3.5倍,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手术对预后有重要影响。现将我院2010~2013年收治的88例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报道如下。

  • 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宝玉;邵长宝;史春和;李月梅;尹浩;沈娟

    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SHL )是指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d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以上[1]。目前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如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高压氧治疗、激素治疗等。我科在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药物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其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 改良式印模改善下颌全口义齿固位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亚利

    随着当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全牙列缺失的求医率逐渐增加,基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出发点,人们对于怎样才能提高全口义齿修复的稳定和固位,从未停止过创新和探讨[1]。本研究选取96例修复全口义齿患者,对改良性改良式印模改善下颌全口义齿固位的效果进行了临床探讨,现报告如下。

  • 达因-35与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无排卵性不孕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丽君;易丹妮;龙燕芬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育龄妇女的患病率约为5%~10%,约占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的75%左右[1]。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以血黄体生成素水平、血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比值升高为特征[2]。克罗米酚是 PCOS的一线促排卵药物,有价格低廉、应用方便的优点,但是约20%~25%的 PCOS 患者对克罗米酚有抵抗,且应用该药有多胎妊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风险[3]。来曲唑是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现被广泛应用于对克罗米酚有抵抗的患者治疗[4]。本研究通过对按照此原则治疗的47例 PC O S患者进行研究,以探讨达因-35与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无排卵性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

  • 腹腔镜手术联合红藤汤治疗盆腔脓肿58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红

    急性盆腔炎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有上升趋势,急性期炎性病变继续发展,脓液积聚可形成盆腔脓肿,包括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以及由盆腔腹膜炎、盆腔蜂窝织炎脓液积聚于盆腔腹膜外或盆底低处所形成的阔韧带内脓肿及子宫直肠窝脓肿[1]。传统的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和开腹治疗因其疗程长、并发症多达不到医患双方共同满意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在盆腔脓肿中的应用逐年增多并凸显优势。我院自2007年7月至20013年7月应用腹腔镜技术联合红藤汤治疗盆腔脓肿5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静息心率与颈动脉钙化相关性研究

    作者:徐永;程亮;郑东辉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5期(CDD5)患者静息心率与颈动脉钙化之间关系。方法:将118例慢性肾脏疾病5期患者按静息心率水平分为3组,RHR1组:RHR <70bpm ,RHR2组:70bpm≤RHR<80bpm ,RHR3组:RHR≥80bpm。分别检测3组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压。结果:3组患者的血脂、血尿酸、血压、空腹血糖、颈动脉内径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3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着RHR的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 T )逐渐增加,并且RHR 与CIM T 呈正相关( P<0.05)。结论:RHR可作为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血管钙化早期预测指标。

    关键词: 肾病 心率 动脉硬化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观察

    作者:薄智;韩彬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将近两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8例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9例,采用芬太尼麻醉,观察组49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节点血糖水平、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两组麻醉恢复时间及拔管后OAAS评分和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气腹后15min内(T1)观察组的SBP、DBP、HR、血糖水平同术前(T0)时无明显变化,但是对照组的SBP、DBP、HR、血糖水平较其T0相比较各数据明显升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后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有无并发症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而拔管后OSSA评分观察组在前15min内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30min后两者拔管后OAAS评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芬太尼是目前较为良好的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麻醉配合药剂,且对高龄患者无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治48例

    作者:郭玉琳;王冰

    目的:探讨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治。方法:收集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48例,临床表现性交出血26例,月经前后阴道出血23例;46例为继发性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前均有分娩史或流产史;经阴道镜检查诊断47例。36例采用超频电刀给予电熨治疗,12例采用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术后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42d。结果:阴道镜初步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7.9%(47/48)。随访半年,有效40例(83.33%),病灶部分消失3例,无效5例。超频电刀电熨和局部病灶切除术两种治疗方法有效率(分别为30/36、10/1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结合月经前阴道流血、不规则阴道流血、性交出血等临床表现与发病前有分娩史、流产史可做出初步诊断,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微创技术和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均可收到较好疗效。

  • 急诊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作者:赵丽芳;王建宏;李树钧;路伟

    目的:观察并探讨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入院24h内实施急诊内镜治疗。结果:本组3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成功止血例数为29例,治愈率为96.7%;余1例病人因消化性溃疡而未收到满意的止血效果遂由外科手术治疗。治疗后本组病人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如狭窄、穿孔等。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过程中,急诊内镜应用较为安全,临床实用价值较高,值得使用。

  • 结肠镜单人操作和双人操作检查质量对比分析

    作者:侯亚莉;孙水平;林斌;朱云清;刘贵生

    目的:探讨结肠镜单人操作和双人操作的检查过程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60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成结肠镜单人操作组与双人操作组各130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在插镜达回盲部的成功率、入回肠末端的到达率、插镜时间、达回盲部时的镜身长度、结肠小息肉的检出率、回肠末端病变的检出率、肛管及直肠远端病灶的检出率、患者的不适率、肠穿孔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有无差异。结果:单人操作组和双人操作组在插镜达回盲部的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外,回肠末端的到达率、插镜时间、达回盲部时的镜身长度、患者的不适率、结肠小息肉的检出率、回肠末端病变的检出率、肛管及直肠远端病灶的检出率、肠穿孔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等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结肠镜的单人操作法比双人操作法更舒适、更安全,可明显提高结肠小息肉、回肠末端和肛管疾病的检出率,减少腹痛和肠穿孔的发生率。

  • 检测尿I L-18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作者:马红琴;贺莉

    目的:观察和研究检测尿白细胞介素-18(IL-18)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60例P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的尿量和病情将入选病例分为正常尿量组、少尿组和AKI组,对3组患者的血压、血清肌酐、尿素氮、血脂、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尿IL-18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正常尿量组患者与少尿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KI组患者的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3组患者其它指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少尿组、正常尿量组和AKI 组的尿IL-18浓度分别为193.7±207.8μg /L、58.6±63.7μg /L、381.8±413.6μg /L。AKI组患者的尿IL-18水平显著高于少尿组(P<0.05),而少尿组患者的尿IL-18水平又显著高于正常尿量组(P<0.05)。结论:患者尿中IL-18水平可作预测PNS合并AKI的指标,其敏感性要优于血肌酐,临床医生应合理应用该指标作为早期诊断的提示,对 PNS 合并AKI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以获得较好的预后。

  • 糖皮质激素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康军英;赵静;李复红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综合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1月至2013年3月间渭南市中心医院呼吸科收治的62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患者的数据资料,其中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法治疗的31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外同时期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救治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及临床疗效,同时记录患者治疗中产生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 PaO2和PaO2/FiO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在呼吸缓解和胸闷缓解等方面所用时间上区别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组氧合改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要短(P <0.05),且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休克3例,真菌感染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高血糖3例;对照组分别为2、1、2、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总体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机械通气疗法。

  • 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检测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薛伟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LDL-C)联合检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作为实验组,以122例同样年龄段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血清胆红素和LDL-C水平,并分析其与老年冠心病病情发展和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老年冠心病组血清LDL-C浓度高于对照组,而总胆红素(TBIL )、直接胆红素(DBIL )、间接胆红素(IBIL )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着管状病变数量的增加,TBIL 水平逐渐降低(P <0.05),LDL-C水平逐渐升高(P <0.05)。随着病情的进展,TBIL水平逐渐降低(P <0.05),LDL-C水平逐渐升高(P <0.05)。结论:胆红素和LDL-C异常与老年冠心病关系密切,联合检测胆红素和LDL-C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 急性缺血性J波综合征50例临床分析

    作者:岳丽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J波综合征的发生、临床危害及治疗。方法:收集75例临床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急性心梗且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患者,其中50例心电图符合J波综合征标准,统计分析J波综合征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J波综合征中发生于急性缺血超急期19例,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26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38例,急性缺血性J波综合征在急性缺血超急期发生率高( P<0.05),右冠状动脉急性缺血时发生率高(P<0.05),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J波综合征多发于急性缺血超急期,好发于右冠状动脉急性缺血时,易致室性心律失常。

  • 多发伤中胰腺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作者:杜工亮;党星波;管来顺

    目的:探讨多发伤中胰腺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外科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存在胰腺损伤的多发伤患者18例,按胰腺损伤合并其他损伤部位不同,分为3组。组1:胸部损伤合并胰腺损伤5例;组2:脊柱骨折合并胰腺损伤2例;组3:腹部多脏器损伤合并胰腺损伤11例。分析其受伤机制、临床特点及救治的方法。结果:组1:胸部损伤合并胰腺损伤5例,死亡2例,死因: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 RDS );组2:脊柱骨折合并胰腺损伤2例,全部存活;组3:腹部多脏器损伤合并胰腺损伤11例,死亡2例,死因:创伤失血性休克1例,严重脓毒症1例。结论:多发伤中的胰腺损伤诊断困难,处理棘手,掌握其临床特点,做到尽早诊断,合理治疗,可望提高救治成功率。

  • 吲哚美辛栓直肠给药预防E RC 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宗伟;俞晨;崔建辉;刘贵生

    目的:探讨直肠应用吲哚美辛栓剂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ERCP手术的287例患者随机分为吲哚美辛术前组、吲哚美辛术后组以及对照组。观察术后血尿淀粉酶变化情况、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吲哚美辛术前组(6.3%)低于吲哚美辛术后组(12.6%)及对照组(13.4%),有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24h血清淀粉酶情况:吲哚美辛术前组121±107μ/L、低于吲哚美辛术后组187±139μ/L及对照组201±301μ/L ,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吲哚美辛术前组15.7%明显低于吲哚美辛术后组24.2%及对照组25.8%,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前30min吲哚美辛栓剂直肠给药可有效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

  •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南延荣;薛瑞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D-二聚体(D-Dimer)与C-反应蛋白(CRP)变化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0例为观察组,其中子痫前期轻度25例,子痫前期重度37例,子痫18例,同期随机选取正常妊娠妇女8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D-Dimer与CRP并做相关性分析。观察组组内比较显示子痫患者D-Dimer及CRP值较子痫前期轻、重度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D-Dimer及CRP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进行Pearson关联分析发现D-Dimer与CRP呈正相关。结论: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新生物学指标。

  • 高频超声引导下乳腺包块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建蕾;白爱芳;汪军虎;刘新羽;刘丽文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乳腺包块穿刺活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临床及超声诊断为乳腺包块的患者,进行常规的乳腺包块、锁骨上淋巴结区域和双侧腋窝部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活检,对穿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患者穿刺活检过程顺利,均无并发症的发生,穿刺成功率100%。200例患者中,包括浸润性癌和髓样癌在内的恶性病变共124例;疑似恶性者10例;非典型增生和叶状肿瘤分别为12例、2例;包括纤维腺瘤、增生症和炎症的良性病变者52例。获得明确诊断和倾向性诊断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95%(190/200)和5%(10/200)。穿刺病理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完全一致的病例占85%(170/200),其中恶性病变中的浸润性癌的诊断符合率高,达90.1%(118/131)。结论:高频超声引导下乳腺包块穿刺活检术安全、实用,取材成功率高,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高,可为良、恶性乳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 芬太尼-丙泊酚-芬太尼麻醉模式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寇莉;张亚红;段钊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的不同用药方式在无痛人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妊娠6~8周,孕囊直径1.5~3.5cm ,自愿终止妊娠的初次妊娠妇女280例,按照药物的不同用法将其分成芬太尼-丙泊酚组(A组)及芬太尼-丙泊酚-芬太尼组(B组),其中A组中丙泊酚根据给药次数分成单次注射组(A 1组)及分次注射组(A 2组),B组丙泊酚均为单次注射。对比不同处理组在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苏醒时间、术后腹痛、离院时间等环节的差异。结果:A1组丙泊酚用量少于A2组,P<0.05,但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无显著差异;B组术后腹痛发生率低,腹痛程度轻,无需处理。结论:芬太尼-丙泊酚-芬太尼麻醉模式安全可靠,在无痛人流术中效果肯定,值得推荐。

  • 四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爱芳;张建蕾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为四维超声应用在产前检查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且具备高危因素的1000例孕妇实施四维超声检查,以尽早发现畸形胎儿,并根据引产或胎儿出生后的随访结果评价其诊断率。结果:经过引产及生产,1000例孕妇中共发现胎儿畸形39例,其中超声检出率为94.87%,漏诊率为5.13%。结论:四维超声诊断具有安全无创、可重复性、准确率高等优点,在临床诊断胎儿畸形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DTI在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韩晓磊;杨全新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3.0TMRI对121例单侧脑梗死患者进行DTI扫描,观察患侧皮质脊髓束(CST)走行区FA指数(rFA)值及MD指数(rMD)值变化特点,分析rFA值、rMD值与CST 损伤程度、患肢运动功能缺损及恢复程度的关系。结果:患侧CST rFA值与发病时间及CST 受损分级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rs=-0.989,P<0.001;rs=-0.894, P<0.001),与发病时及治疗后3个月患肢肌力间均存在明显正相关(rs=0.935, P<0.001;rs=0.901,P<0.001);CS T 受损分级与发病时及治疗后3个月患肢肌力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rs=-0.851,P<0.001;rs=-0.872,P<0.001);rMD值与发病时间、CST受损分级及患肢肌力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DTI可通过观测CST 的rFA 值变化预测脑梗死后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rFA 值越小,下降出现越早,预后越差。从而为脑梗死患者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患肢运动功能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 红霉素对生物膜内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的影响

    作者:孙安志;温红侠;王晓辉

    目的:研究红霉素(E M )在体外抑制铜绿假单胞菌(P .a )形成生物被膜(B F )的同时,对BF内P .a抗生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①构建体外PA O1生物被膜模型;②倍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扫面电镜(SEM)观察载体表面BF形态;连续稀释法行活菌计数。K-B纸片扩散法行药敏实验。结果:建模3d、7d ,EM 组载体表面BF少于空白对照组,活菌计数少于空白对照组。EM 组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和氨曲南对早期BF内 P .a抑菌圈直径大于空白对照组( P<0.05)。EM 组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晚期BF内P .a抑菌圈直径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P<0.01),但是头孢他啶抑菌圈直径明显增大(P<0.05)。结论:EM 抑制PAO1生物膜的形成同时,随着EM 作用时间的延长,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对BF内P .a的敏感性降低。

  • H 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锋昌;刘建林;胡华;杨美荣;封红春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 IA )患者,H型高血压组和单纯高血压组患者各80例,对组内急性脑梗死患者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以及组间的同型半胱氨酸(Hcy)、三酰甘油( 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 LDL-C)、高密度脂蛋白( HDL-C)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单纯高血压组急性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H型高血压组(P<0.05),血脂水平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H型高血压组中急性脑梗死患者H cy水平显著高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而在单纯高血压组中相反( P<0.05),血脂水平差异都不显著(P>0.05);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显著相关。结论:对于降低 H型高血压梗死的发生率应该从降血压和降低 H cy水平两方面着手。

  • 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分析

    作者:郑莉莉;李筱婷

    目的:探讨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变化。方法:依据B超颈动脉检查结果,将急性脑梗死共102例患者分为无颈动脉斑块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比较两组动态血压各项参数的差异。结果:两组间24h收缩压、白昼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夜间平均动脉压、24h收缩压负荷值、24h舒张压负荷值均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收缩压升高以及夜间血压升高是产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重要影响因素,血压负荷值的升高可加剧对靶器官的损害程度。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狼疮性肾炎活动性探讨

    作者:石胜彬;杜娟丽;王汉民;孙世仁;张鹏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狼疮性肾炎(LN)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性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0例经临床确诊为L N患者进行病理分型,并对不同病理类型LN患者的ANCA 阳性率进行对比,结合肾脏病理活动性评分及SLEDAI2000评分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在220例LN患者中,Ⅳ型LN合并AN-CA阳性率高(32.1%),Ⅲ型LN合并ANCA阳性率次之(16.0%),Ⅳ型LN合并ANCA阳性率与Ⅰ、Ⅱ、Ⅲ和Ⅴ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肾脏病理AI评分中以Ⅳ型评分较高,并与其他各型之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Ⅲ、Ⅴ、Ⅵ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1);合并ANCA阳性患者在Ⅳ型LN患者中的AI评分与ANCA阴性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Ⅳ型在SLEDAI2000评分系统中评分较高(12~20分),与Ⅰ、Ⅱ型SLEDAI2000评分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合并ANCA阳性的LN患者在Ⅳ型中的SLEDAI2000评分高于ANCA阴性者约4~6分,提示LN患者合并ANCA 时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较重。结论:ANCA在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性和评估Ⅳ型LN肾脏病理活动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两种不同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作者:花东菊;王熙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已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组)和B组(吸入舒利迭治疗组),n=40。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相关指标(FEV1和PEF )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在临床症状控制和改善方面B组优于A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用于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较单纯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更好控制和改善哮喘临床症状。

  • 急性脊髓损伤早期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血糖变化的影响

    作者:李军;魏文智;同永刚

    目的:研究急性脊髓损伤早期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过程中患者空腹血糖和电解质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21例急性脊髓损伤的病人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治疗过程中空腹血糖和电解质水平的变化。结果:甲基强的松龙的首日冲击用量为1500±40mg ,疗程10d ,总剂量2450±23mg时,可引起下列变化:①激素治疗1d时患者空腹血糖比对照组升高约32.2%。②停用激素时复查空腹血糖,治疗组和对照组间仍有显著性差异,一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③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血钾、血钙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血钠较对照组增高( P<0.05)。一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观察到患者的血糖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停药一周后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②创伤条件下应用大剂量激素,应注意血糖的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32例肝胆B超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宋莹竹;高亚萍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超过1年)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肝胆B超检查的改变。方法:针对232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定期行肝胆B超检查、监测血糖、血脂及体重指数,并与373例健康人群比较。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B超检查阳性率与健康人群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01),肝胆B超阳性率与用药年限和年龄显著相关(P<0.05),与性别无关(P>0.05)。慢性精神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糖、血脂、体重指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发生脂肪肝、胆囊结石,定期行肝胆B超检查,监测血糖、血脂及体重指数可早期发现脂肪肝、胆囊结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勇;吉海明;王芳云;邵靓;朱火兰;王军奎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脂联素、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8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CS组286例(包括UAP组176例和AMI组11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SAP)组102例,检测各组血清脂联素、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相比,血清脂联素、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SAP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病变冠脉支数的增多,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下降,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逐渐升高。结论:血清脂联素、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与ACS的发生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对三者的联合检测,将有助于ACS的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断。

  • F renchay 活动量表评估老年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活动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作者:连海荣;姜丽英;罗建成;王波

    目的:探讨Frenchay活动量评估量表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后患者活动量评估的信度和效度,为TKR术后患者活动评估提供可靠工具。方法:选取TKR置换术后患者100例,由同一名评定者采用Frenchay 活动量表和计步器分别进行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和Kappa系数分别验证其信度和效度。结果:与计步器相比,IPA Q 的组内相关系数(ICC)的范围0.901-0.954,具有较高的可靠性(P<0.01);Kappa系数低活动组为0.664(P=0.024),中活动组为0.821(P=0.017),高活动组为0.265(P=0.069),结论:Frenchay 活动量表在全髋置换术后患者的活动量评估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是一种可靠的评估工具。

  • 瑞芬太尼在快通道心脏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朱雅萍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快通道心脏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风湿性心脏病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给予双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结果:两组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复跳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1时间点 HR与MAP都明显少于其他时间点(P<0.05),同时治疗组在T1~ T3时间点的 HR与MAP值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在快通道心脏麻醉中的应用能提供更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具有术后早拔管、缩短IC U停留时间、早期出院的优点,利于患者康复。

  • 研究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时机及方式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

    作者:曹崇玲

    目的:研究重度子痫前期病人分娩方式与时机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取我院收治的15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90例为剖宫产,60例为阴道引产;围产儿中54例为低于34孕周分娩,96例分娩期为34~37孕周之间。结果:与阴道引产组相比,剖宫产组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和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34孕周前终止妊娠的围产儿与34~37孕周间终止妊娠的围产儿相比,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生长发育迟缓、死亡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重度子痫前期病人而言,剖宫产是一种有效的终止妊娠方法,对围产儿预后较为有利;而适当延长孕周则有利于围产儿死亡率降低,使围产儿预后得到有效改善。

  • 保肝药在抗结核化疗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娟;刘青梅;平洁

    目的:探讨保肝治疗在预防抗结核治疗中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新城区结核病门诊就诊的2010及2011年活动性肺结核化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两年度活动性肺结核化疗中出现肝损害的相关资料。结果:2010年活动性肺结核239例,抗结核治疗同时未加保肝药物,患者发生肝损害36例(15.06%),20例合并乙肝病毒(HBV )感染者11例出现肝损害(55%)。2011年活动性肺结核294例,抗结核治疗同时加保肝药物,患者发生肝损害11例(3.74%),26例合并H B V感染者4例出现肝损害(15.38%)。结论:抗结核治疗同时加用保肝药物可以明显降低肝损害的发生率。

  • 后路减压、内固定与椎间融合器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45例

    作者:赵宇;赵江;赵养学;张健;马丁;刘勇军;佘江

    目的:探讨运用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临床疗效。方法:从2006年8月至2012年10月,对45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按M eyerding滑脱分类标准:其中Ⅰ度22例,Ⅱ度6例;L3-4滑脱5例,L4-5滑脱25例,L5-S1滑脱15例。本组45例均采用腰椎后路钉棒内固定及小关节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45例获得随访,术后平均随访15.3个月(10~22个月)。X线片显示:45例完全骨融合。临床效果评价:优32例,良9例,可6例。结论:后路减压、内固定与椎间融合器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效果良好,复位稳定。

  • 早期外科干预在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韩想利;张文;刘晖;许珉;张全安

    目的:探讨在新的病理研究基础上的各型中耳炎的治疗原则及早期外科干预的效果。方法:应用新的病理研究理论对276耳中耳炎按早中晚期进行分类并设计出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新的病理研究理论指导下的按早中晚期进行分类的方法能使各型中耳炎得到更适合的治疗,并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在新的病理研究基础下,对中耳炎进行了新的分类,能够从总体上反映患耳解剖结构、功能受损程度和状态以及各种并发症,从而给临床提供较明确的治疗思路。

  • 食道调搏终止各型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作者:高艳;罗晓红;方海博;曹晓东

    目的:对食道调搏不同起搏方式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进行评价,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将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共200例分组,分别用超速抑制起搏法,猝发脉冲法,程控期前刺激法进行终止,观察疗效,进行评价。结论:食道调搏可安全有效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总有效率97%,各型起搏方式疗效无明显差异( P>0.05);终止心房扑动总有效率为38%,猝发脉冲法疗效优于超速抑制起搏法和程控期前刺激法( P<0.05);终止室性心动过速总有效率为36%,超速抑制起搏法疗效优于猝发脉冲法和程控期前刺激法(P<0.05)。

  • 双极等离子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虹丽;李小宁;王蓓蓓

    目的:探讨双极等离子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因异常子宫出血行双极等离子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后的患者48例,术后第6、12、18个月随访。结果:4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子宫穿孔、过度水化综合征和盆腔脏器电损伤等并发症。术后6月总有效率达100%,术后12月有效率达97.9%;18月有效率达95.8%。结论:双极等离子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是治疗难治性功血的有效手段,且并发症少,年龄越大,治疗的效果越好。

  • MDM2和SPIN1mRNA 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伟军;任晓勇;许珉

    目的:研究喉癌组织中MDM2和SPIN1mRNA的表达,探讨其相关性及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eal-time PCR对32例喉癌及癌旁组织标本的MDM2、SPIN1在mR-N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MDM2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SPIN1在喉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0.05)。MDM2在喉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化呈负相关(P<0.01)。SPIN1的表达和肿瘤分化无关( P >0.05)。喉癌组织中MDM2和SPIN1表达无显著相关性( P >0.05)。结论:MDM2基因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而SPIN1基因在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不发挥主要作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喉肿瘤 癌基因 Mdm2 SPIN1
  • 双胎妊娠绒毛膜性质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

    作者:袁秀红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绒毛膜性质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双胎产妇102例,根据双胎绒毛膜性质分为观察组(单绒毛膜)和对照组(双绒毛膜),分析两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围生儿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单绒毛膜双胎妊娠比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对围生儿具有更高的危险,故在孕早期应及时对双胎妊娠孕妇的绒毛膜性质进行准确判断,提高对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孕妇和胎儿的整体监护水平。

  • Q-T 间期离散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华;周子涵;朱林惠;张永超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致心脏损害与Q-T间期离散度(Q-Td)之间相关性临床价值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风湿科收治的SLE患者91例,对照组为我院体检健康者100例,测量每份心电图十二导联的QT间期计算Q-Td。结果:通过对SLE患者与健康受检者Q-T间期离散度的比对,91例SLE患者Q-Td为58.23±12.26ms,100例健康者Q-Td为36.23±7.89ms,前者明显较后者延长(P<0.01)。结论:Q-Td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有显著的相关性。Q-Td是用来评价心室肌复极同步程度的一项新指标,Q-T间期离散度的增大常预示着心肌组织有明显的受累。因此,在SLE心脏损害的患者中,Q-Td无疑可提供更有临床价值的诊断意义。

  • 重组脑钠肽辅助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明亮

    目的:探讨重组脑利钠肽(rhBNP)辅助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80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两组常规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辅助治疗,治疗组采用重组脑利钠肽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8.9%,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上述值都明显下降,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射血分数(LV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脑利钠肽辅助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力衰竭能提高预后疗效,改善心功能,其作用的发挥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分析

    作者:曹秀荣;张改华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和普罗帕酮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于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6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所有接诊患者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患者(30例,盐酸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30例,三磷酸腺苷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转律时间和转律成功率分别为0.99±0.32min、9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磷酸腺苷(ATP)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具有十分重要的效果,其转律时间短,转律成功率高,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可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脉缺血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宋宜生;武卫党;徐晓辉

    通过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中短暂阻断冠脉血流建立急性冠脉缺血模型,,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 A )在急性冠脉缺血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60例研究对象选自2012年5~12月在西电医院心血管内科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其中40例为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PCI组),分别测定术前,术后0.5h ,6h ,12h的血清IMA、cTnI及CK-MB水平,同时以20例仅行诊断性冠脉造影的患者为对照组(CAG组),亦在相同时间点检测相应指标。结果:PCI组有34例患者的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术后0.5h较术前明显升高( P<0.05),术后6h开始下降,术后12h逐渐恢复至基线水平;PCI组患者肌钙蛋白在术前,术后0.5h和术后6h无明显变化,术后12h有20例患者升高,与其他时间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护<0.05);PCI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功酶在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相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而冠造组患者的缺血修饰白蛋白、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功酶在术前、术后均无明显变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I可使心肌发生短暂的缺血缺氧损伤,IM A在术后迅速升高,比cT nI 出现的时间要早,与传统的临床心脏生化指标相比,,IM A更适合作为早期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生化指标。

  • ω-3鱼油脂肪乳在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早期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王威;夏辉

    目的:观察在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早期治疗效果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急性胆管炎198例早期内镜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早期ω-3鱼油脂肪乳联合内镜治疗组95例,早期内镜治疗组103例,2组一般资料具备可比性。以2组间的治愈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胆道引流时间及住院周期为指标进行比较。结果:ω-3鱼油脂肪乳联合内镜治疗组与内镜治疗组治愈率分别为90.1%、81.3%,病死率分别为7.3%、10.3%,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30.1%( P<0.01),及胆道引流时间分别为5.3d、11.2d及住院周期13.6d、17.8d。结论:ω-3鱼油脂肪乳联合内镜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内镜治疗,在对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治疗中起到一定作用。

  • 老年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

    作者:吕晓云;王红娟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在同期年龄相仿的其他门诊或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各部位斑块检出率、斑块形状以及IM T 等指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30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180例,对照组120例。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比例高于对照组(χ2=44.60,P<0.01),而其余一般资料并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左右侧的CCA、BIF、ICA斑块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在所有斑块中观察组患者硬斑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1.72,P<0.01),而软斑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6.30,P<0.01);观察组患者的IM T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χ2=72.98,P<0.01)。结论:老年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有着密切的联系。

  • 癌抗原CA125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赵维群

    目的:探讨癌抗原C A 125在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肺结核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肺实质浸润不伴胸腔积液者(A组)、肺实质浸润伴胸腔积液(B组)、仅有胸腔积液(C组)和结核球组(D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125,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肺结核组CA125检测值及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均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结核的不同亚组中,肺实质浸润伴胸腔积液(B组)和仅有胸腔积液(C组)C A 125检测结果相似,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实质浸润伴胸腔积液组高,与其他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核球组低,与其他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125对于肺结核的临床诊治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为不同类型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胃癌组织中 miR-124a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作者:昝瑛;张寅斌;马宇光;梁亮;惠文涛;王西京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hsa-miR-124a甲基化与Rb和CDK6表达关系。方法:以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6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的hsa-miR-124a DNA甲基化状态;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b和CDK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癌组织hsa-miR-124a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其甲基化状态与胃癌患者的肿瘤病理学特征显著相关(P<0.05)。且hsa-miR-124a高甲基化状态与CDK6和Rb蛋白表达正相关(r=0.47,P<0.05;r=0.41, 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普遍存在hsa-miR-124a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高甲基化可通过上调CDK6及Rb蛋白的表达促进胃癌的发展。

    关键词: 胃肿瘤 hsa-miR-124a
  •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作者:冯家丰;杨成;崔伟;刘进

    目的: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以及其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入我院的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共121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根据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头颅CT 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 CD )血流检测以判断术后脑血管痉挛情况,并将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机、病情分级、动脉瘤是否破裂等情况,与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几率以及预后情况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患者的年龄≤50岁、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 H )3d内进行手术、改良Fisher分级>Ⅱ级以及术前SAH次数≥2次以及 Hunt-Hess>Ⅲ级的患者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几率较高(P<0.05),而性别以及术中动脉瘤是否破裂与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几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前应充分估计患者术前风险程度及术后合并症的危险因素,并加强围手术期的检测和护理,以更好的预防和减少动脉瘤夹闭手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60例术后治疗临床观察

    作者:张弢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开颅术后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重型颅脑损伤合并SAH开颅术后60例,予以抗炎、止血、降颅压、神经保护及补液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30例采用尼莫同40mg微泵,后改为口服尼莫同片,30例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进行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术后15d两组GCS评分分别明显高于术后第1d、5d,而两组间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个月腰大池引流组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尼莫同组;腰大池引流组术后6个月GOS预后评定情况明显优越于尼莫同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开颅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可收到较好疗效。

  • 冠心病合并房颤 PC I术后抗凝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军录;邓铁锁;程功;祁杰;王毅;曹欣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术后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A C S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PCI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华法林组57例在给予PCI术后标准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基础上,给予华法林(INR值维持在2.0~2.5之间),对照组63例给予PCI术后标准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观察PCI术后6月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体循环栓塞及出血风险。结果:两组均无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华法林组较对照组体循环栓塞风险无统计学差别(P>0.05),但出血风险明显升高(P>0.05)。结论: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治疗未明显降低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PCI术后体循环栓塞的风险,但却增加其出血的风险。

  •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急性脑出血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元晓;李斌;顾乃兵;张琳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发生后患者体内血清胆红素(BIL )水平的变化,以及胆红素水平与常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脑出血病例99例以及同期健康对照组80例,进行生化检测血清胆红素及总胆固醇(T C )、甘油三酯(T G )、低密度脂蛋白(LDL-C )、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浓度(FBS),记录患者入院时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既往一般病史,包括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房颤病史、既往脑血管病史以及吸烟史。结果:①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在未校正和校正年龄、性别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男女性别之间总胆红素有差异(P<0.05):男性高于女性;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脑出血量与年龄、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呈正性相关(P<0.05),与胆红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之间无相关性(P>0.05);③急性脑出血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血脂、血糖之间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无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后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其原因主要不是由于颅内血肿的分解与代谢所致,而是可能为脑出血急性发生后机体的急性应激反应导致了这种变化。

  • PC I术后严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后观察

    作者:孙卫宁

    目的:对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严重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严重出血患者的预后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559例经PCI术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严重出血发生24例,发生率4.9%。高龄、女性、有胃部疾病、使用大规格鞘管、多次进行球囊扩张、使用血管闭合器是严重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现严重出血的患者生存率低于无出血患者。结论:PCI术前充分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年龄、体重及患者自身病理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避免严重出血的发生。术后进行密切观察,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重点关注,对于病情的出现尽早采取措施以大程度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 IC H-Ⅱ评分量表对自发性脑出血急危重症预后的评价

    作者:王雪玲

    目的:探讨IC H-Ⅱ评分量表对自发性脑出血急危重症预后的评价作用。方法:选择急诊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危重症患者120例,采用IC H-Ⅱ评分量表进行评分都给予积极的对症处理,观察预后情况。结果:120例患者的IC H-Ⅱ评分为3.34±0.26分,预后死亡20例,病死率为16.7%。随着IC H-Ⅱ评分的增加,患者的病死率也在逐渐增加( P<0.05)。死亡组的IC H-Ⅱ评分与预测死亡风险率都明显高于存活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H-Ⅱ评分在自发性脑出血急危重症预后中的应用能预测预后,从而指导治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 胸部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闫炀;孙烨;王茜

    目的:探讨胸部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分别采用了常规及小切口进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的1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1例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变性质、心脏功能、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小切口手术组术后引流及术后输血量较常规开胸主动脉瓣手术显著减少,呼吸机辅助时间缩短,术后瘢痕由于切口原因明显缩小。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胸部小切口方法进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可有效减小胸部瘢痕,减少术后出血及输血,缩短了住院时间和相关并发症,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吉非替尼联合5-氟尿嘧啶对肺癌细胞株A549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崔洁;王敏聪;郭亚焕;宋丽萍

    目的:研究吉非替尼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肺癌细胞株A549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应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明确A549细胞是否存在K-Ras基因突变。应用MTT法检测吉非替尼、5-氟尿嘧啶及吉非替尼联合5-氟尿嘧啶对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采用Chou-Talalay方法判定2种药物的联合作用,计算CI指数。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吉非替尼联合5-氟尿嘧啶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吉非替尼对A549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吉非替尼联合5-氟尿嘧啶及对A549细胞EGFR/p-EGFR的影响。结果:A549细胞经基因测序验证为EGFR野生型,含有KRAS突变。吉非替尼和5-氟尿嘧啶联用作用A549细胞具有协同效应,CI值<1,随着药物浓度增高,CI值逐渐减小。联合吉非替尼和5-氟尿嘧啶使A549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吉非替尼作用后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多。结论:吉非替尼联合5-氟尿嘧啶作用于肺癌细胞株A549具有协同作用,机制与凋亡增加,吉非替尼导致S期细胞比例增多和下调p-EGFR表达水平有关。

  • 地佐辛在老年患者无痛E RC P的应用研究

    作者:郑凌;陈燕;张霞婧

    目的:通过两组不同麻醉药物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的比较,研究地佐辛在老年患者无痛ERCP的应用。方法:无痛ERCP的老年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60~70岁。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舒芬太尼组(A组,n=30);丙泊酚+地佐辛组(B组,n=30)分别于患者入室后(T0)、诱导后(T1)、进镜(T2)、术中10min(T3)、退镜(T4)、苏醒(T5),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两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术后镇痛评分、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 A 组与B组相比,在 T1时刻MAP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患者各时刻 HR 、SpO2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起效时间、术后镇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B组术后苏醒时间均较A组快(P<0.05)③A组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及低血压现象较B组多(P<0.05);A组术后嗜睡现象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佐辛应用于无痛ERCP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对呼吸循环抑制轻微,具有起效快、苏醒快、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良好的特点,安全性和可控性高。

  • 系统性硬化并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患者外周血中CD23+细胞和CD19+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西超;吕婷婷;郑朝晖;巴燕娜;吴振彪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SSc)伴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患者外周血CD23+细胞和CD19+细胞的表达及CD23+/CD19+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40例SSc及SSc合并AITD64例患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外周血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的水平;外周血中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23+细胞和CD19+细胞的表达,并观察CD19+细胞/CD23+细胞比值变化,以44例健康正常人外周血为对照。结果:SSc合并AITD患者TGAb和TMAb显著高于未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和健康人;而SSc合并AITD患者的外周血中CD23+细胞和CD19+细胞的比例,以及CD19+细胞/CD23+细胞均显著高于未合并其他疾病的SSc患者以及健康人(P<0.01)。结论:外周血中CD23+细胞、CD19+细胞及CD19+细胞/CD23+细胞的高表达,提示CD23+细胞和CD19+细胞可能在SSc合并AITD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 脑梗死出血转化34例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高军宪

    目的:探讨脑梗死出血转化(HT)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508例按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出血转化组34例及非出血转化组474例,对比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脑栓塞组出血转化发生率为40.7%;大面积脑梗死组出血转化发生率为33.3%;Rt-pa组出血转化发生率为10%;508例患者HT发生率为6.7%。结论: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是两个独立危险因素,心源性脑栓塞是发生HT的重要原因之一。Rt-pa溶栓治疗并未增加出血转化的风险。

  • 剖宫产术前预防用药对预防切口感染效果的研究

    作者:张劼;段鲜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前预防用药对预防切口感染效果。方法:选择400例需行剖宫产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采取术前预防用药,对照组采取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共出现感染12例(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1例(10.50%),P<0.05;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血CRP异常例数、白细胞数目高于正常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体温、发热、脓性渗出、红肿热痛临床症状出现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结论:剖宫产术前预防用药可减少感染发生,促进预后。

  • 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原因临床分析

    作者:李粉侠;武卫党

    目的:分析12h内就诊行急诊介入治疗的166例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24例患者的病死原因。方法:将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西安地区共48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中12h内就诊并接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66例STEMI患者,统计其住院期间发生死亡者24例并分析其死亡原因,并与北京地区进行比较。结果:引起死亡的原因有:①患者病情危重;②合并症因素;③介入相关因素。与北京地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一步降低STEMI患者的病死率,需要提高人群急救意识,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体系与院内绿色通道的衔接,缩短中转过程,协调多学科之间协作,加强术后及危重病人管理。

  • 阿米福汀不同给药途径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疗效对比

    作者:高亚梅;王秀艳;孙雪竹

    目的:探讨阿米福汀不同给药途径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晚期卵巢癌患者共计77例,阿米福汀静脉给药组37例,阿米福汀腹腔灌注组4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即卡铂联合紫杉醇。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入组患者的毒性反应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静脉给药组及腹腔灌注组治疗前后分别比较两组间血细胞、肝功能、肾功能变化情况,发现两组给药方案的化疗反应率、近期有效率、毒性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给药途径化疗后肝功能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米福汀能够明显降低化疗产生的毒副作用,并明显改善全身症状,不同途径给予对降低毒副作用无明显差别。

  • 炎症性肠病合并贫血71例临床分析

    作者:霍艳宁;杨爱雄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合并贫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炎症性肠病发生贫血71例,分析炎症性肠病的不同性质、合并贫血的不同程度和类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静脉滴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25 m g治疗。结果:71例中,克罗恩病34例,溃疡性结肠炎37例;合并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7例,正常色素性贫血29例,大细胞性贫血5例;轻度贫血33例,中度贫血30例,重度贫血8例;克罗恩病34例,L1型7例,L2型12例,L3型15例;临床表现为腹痛24例,腹泻19例,便血14例;溃疡性结肠炎37例,初发型9例,慢性持续型11例,慢性复发型15例,暴发型2例;累计部位分为溃疡性直肠炎14例,左半结肠炎15例,全结肠炎8例;临床表现为腹痛27例,血便14例。治疗8周对贫血及铁缺乏改善明显,对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影响小,不良反应小,未影响治疗。结论:炎症性肠病合并贫血以细胞低色素性和正常色素性贫血为主,多为轻中度贫血;静脉注射右旋糖酐铁注射液治疗可受到较好疗效。

  • ICGR15和EHBF在检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储备功能和手术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张煜;杜立学;王继欣;海军;张智勇;吴武军;李宗芳

    目的:观察ICGR15和EHBF在检测门静脉高压症(PHT )患者肝储备功能和手术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肝硬化P H T手术患者156例,术前应用脉搏色素浓度法(PDD )检测有效肝脏血流量(EHBF)和吲哚氰绿15min潴留率(ICGR15),并行Child-Pugh评分,观察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分析 ICGR15不同分组中术后肝功不全的发生率以及在不同肝功恢复组中ICGR15、EHBF与Child-Pugh评分比较。结果:术后肝功不全在ICGR153组中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恢复不同组间ICGR15、EHBF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hild-Pugh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CGR15、EHBF比传统Child-Pugh评分可以更准确的评估PHT 患者肝储备功能并协助确定手术方案。

  • 后腹腔镜结核肾切除术15例粘连分离分析

    作者:史马龙;刘玉刚;张石军;雷治平;刘龙;刘鹏;旷建刚;任涛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切除结核肾的技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用后腹腔镜技术切除结核肾15例,病变位于左侧11例,右侧4例。其中合并输尿管结核4例行患侧肾输尿管全切,合并单侧或双侧附睾结核4例同期行附睾切除。术后抗结核治疗6~12个月。结果:1例因肾静脉分支出血行开放手术,14例后腹腔镜手术成功,15例患者术后随访1~17个月,均治愈。结论:分离结核肾的粘连时,应在正确的平面进行分离;采用腹腔镜器械试探性钝性戳刺法,能够较好地寻找相对疏松点并分离出间隙,剩余的粘连紧密处再用超声刀离断。安全地分离粘连而后显露肾蒂血管是后腹腔镜下结核肾切除术的关键。

  • 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微创治疗93例临床观察

    作者:杜鹤宁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佳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93例,48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同期联合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45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同期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显示,两组治疗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MFR)及残余尿量(RU)均优越于治疗前;而治疗后气压弹道碎石术IPSS评分、QOL评分优越于钬激光碎石术。结论: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首选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同期联合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

  • 12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李智;李阳;贾艳萍;刘晖

    目的:比较改良乳突根治术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的治疗作用,探讨治疗CSOM的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耳科于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CSO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具体手术干预方式,将采用改良乳突根治术的49例患者作为乳突根治组,将采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71例患者作为鼓室成形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干耳时间;术前和术后6个月行纯音测听(PTA)等来比较。结果:鼓室成形的平均干耳时间为37.8±9.16d明显短于乳突根治组的48.3±12.47d(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PTA结果显著优于术前,术后AC、BC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鼓室成形组的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乳突根治组的77.6%(P<0.05);乳突根治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明显高于鼓室成型组的16.9%(P<0.05);随访6个月,鼓室成型组复发率为4.2%明显低于乳突根治组的14.3%(P<0.01)。结论:采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CSOM可以快速清除中耳病变,阻止其发展引发严重并发症,在明显提高患者听力的同时,降低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孔术后患者S100B的变化及其疗效的关系

    作者:贾卓鹏;郝璞珩;行治国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孔术后患者S100B的变化及其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钻孔术后患者81例,收集患者术前血浆及脑脊液中S100B蛋白浓度及入院时一般资料,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评估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4~5级),预后不良组(1~3级),并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院时 GCS 评分低(P<0.001)术前S100B浓度高( P<0.001)者脑出血后的预后不佳;生存组血浆或脑脊液S100B蛋白浓度显著低于非生存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05),非脑室积血组血浆或脑脊液S100B蛋白浓度显著低于脑室积血组,两组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05);入院时GCS评分与血浆或脑脊液S100B蛋白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入院时血肿量与血浆或脑脊液蛋白S100B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浆和脑脊液中S100B蛋白浓度与脑出血预后、脑室积血、GCS评分及血肿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为脑出血预后的早期预测提供实验室依据。

  •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作者:党珊;王瑞;史丽萍

    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胰腺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56例,随机收集同期非糖尿病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病因、合并症、治疗和转归。结果:糖尿病并急性胰腺炎病因以胆源性多见,各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在合并高血压、冠心病、DKA及Ranson评分≥3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平均住院日为17.00±11.73d ,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0.0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作为内科急症需要早期诊断,综合治疗,严格控制血糖、血脂等诱发因素,避免复发。

  • 腹腔镜前庭黏膜上提阴道成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

    作者:赵艳

    先天性无阴道是由于副中肾管未发育或中肾管末端发育停滞未向下延伸所致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缺陷。其发病率为1/4000-1/5000[1],目前阴道成形术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理想的方法,国内外现有的术式很多,其中包括传统的羊膜、腹膜、乙状结肠人工阴道成形术,而Vecchietti阴道成形术经临床观察是目前较理想的符合生理要求的术式。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对15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实施腹腔镜下Vecchietti阴道成形术,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护理干预在全身麻醉俯卧位手术患者眼部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贺艳霞;张丽

    对象与方法
      1对象我们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行全身麻醉俯卧位手术患者212例,其中女97例,男115例;年龄16~75岁,平均52.4岁;麻醉时间1.6~7h ,平均3.35h 。纳入标准:患者无眼部相关疾病和全身基础疾病史(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等);术前患者均无角膜受损或病变、眼睑缺损及眼部手术史;术后病情稳定者。

  • 化疗联合DC-CIK 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46例护理体会

    作者:何莉

    随着细胞制备技术的日益完善,DC-CIK生物免疫治疗作为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新近的研究显示:化疗后使用DC-CIK细胞免疫治疗能够有效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使肿瘤完全消失,且DC-CIK 生物免疫治疗,以其安全、高效、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模式中具优势、有前途的手段之一[1]。本文为我科46例行全身化疗联合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标准化护理路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关节镜下膝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康复护理

    作者:武晓瑛;缪星宇;张明辉;张卫华

    本组患者为2009年1月~2013年3月我科开展的关节镜下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72例,围手术期实行系统化康复护理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本组患者的系统化康复护理方法及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 儿童颌面部手术397例术前两种静脉穿刺方法对比

    作者:赵玲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改进组:210例,为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手术患儿,病种分别为唇裂、腭裂、面横裂、面部血管瘤、上腭穿通伤等。年龄3个月至4岁,平均1岁4个月。8例因穿刺困难手术延时0.5~2h ,1例延期手术,回病房养护,无相关医患冲突,因静脉穿刺迟滞手术占4.3%。对照组:187例,为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手术患儿,病种分别为唇裂、腭裂、面横裂、面部血管瘤、上腭穿通伤等。年龄3个月至5岁,平均1岁6个月。其中13例因穿刺困难手术延时0.5~2h ,2例取消手术,回病房护理,1例引起医患冲突,因静脉穿刺迟滞手术占8.0%。两组患儿在病种分布、年龄区间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抗抑郁药物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朱梅(综述);董涛;王亚萍(审校)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治疗症状消失后停药约有40%~50%复发[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其精神和经济都带来一定困扰和损失,同时带来医疗资源的浪费。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IB S是一种世界性常见病,普通人群患病率为6%~11%,占消化内科门诊量的16%~25%[2]。IBS发病机制可能与胃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精神心理因素、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肠道感染及遗传等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 IBS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特殊生理病理的心身疾病,精神心理因素在IB S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结合抗抑郁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取得更好疗效[3]。现就其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作如下综述。

  •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在临床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沈春梅

    目的:探讨使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T2DM )患者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204例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患者单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对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以及空腹血糖(FBG )、餐后2h 血糖(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1%(95/102),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6.4%(55/72), 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FBG、2h PBG、HbA1C水平都显著性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FBG、2h PBG、HbA1C水平都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均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在临床治疗中能有效改善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

    作者:沙小莹;赵英仁

    目的:观察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HBeAg阳性的男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 HBeAg水平高低分为两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率及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并对两组患者同时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观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24个月时,A组HBeAg血清转换率43.33%%,B组16.66%,P<0.01;A组 HBV DNA转阴率93.33%,B组HBVDNA转阴率73.33%,P<0.05;A组患者的CD4+/CD8+比值1.32±0.51, B组0.91±0.36,P<0.05;A 组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调节性 T 细胞表达率4.21±1.26%,B组6.78±1.83%,A、B两组Treg细胞表达率比较,P<0.05。结论:血清HBeAg水平的较低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好于HBeAg水平的较高组患者。机体更易清除 HBV ,取的抗病毒治疗的满意效果。

  • 左卡尼丁对扩张性心肌病血浆NT-ProBNP的影响

    作者:韦建侠;李月英

    目的:观察左卡尼丁注射液对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Ⅰ-Ⅲ级患者血浆中N末端B型利钠肽原(N T-ProBN P )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5例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II-III级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丁,疗程12d ,分别测定用药前后NT-ProBN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 T-ProBN P水平均有所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结论: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丁治疗,明显降低NT-ProBNP水平。

  • 蒙脱石散剂联合头孢塞肟钠治疗急性腹泻49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明丽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剂联合头孢塞肟钠治疗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腹泻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补液对症治疗,常规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蒙脱石散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蒙脱石散剂联合头孢塞肟钠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明显优于常规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脱水、腹泻及发热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蒙脱石散剂联合头孢塞肟钠能有效改善急性腹泻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 硒含量对大鼠心肌表观遗传因子的作用分析

    作者:杨光;朱延河;魏瑾;董新;朱参战;高登峰

    目的:探讨硒含量对大鼠心肌表观遗传因子的作用。方法:使用RT -PCR、Western blot分析等方式,研究硒含量对心肌细胞 TLR2、ICAM1、Gadd45α的表观遗传调控及基因表8达的调节机制。结果:随着硒含量增加,add45α表达、T L R2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T L R2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将逐渐升高。结论:硒处理能够抑制DNA 异常去甲基化和 TLR2、ICAM1的表达,从而保护大鼠心肌避免炎症损伤。

  • 急性血糖波动对胰岛素分泌功能及其敏感性影响

    作者:赵晟;杨智勇;王艳军;张薇;李艳

    目的:探讨急性血糖波动对胰岛素分泌及其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大鼠间断静脉输注25%葡萄糖注射液的方法建立急性血糖波动动物模型,记录高糖平台期的葡萄糖输注率(GIR),测定各时相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胰岛素(Ins)。结果:血清MDA逐渐升高,而SOD呈先升高后下降,MDA/SOD比值显著增加(P<0.05);血清Ins先升高后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持续下降(P<0.05);MDA/SOD比值与SI呈正相关,血清Ins与GIR呈正相关。结论:急性血糖波动导致机体分泌胰岛素下降及胰岛素抵抗,细胞摄取葡萄糖的能力下降,其机制与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增高相关。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模型研究

    作者:韩继明;杨玲;王璐;朱文侠;阮彩莲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对新鲜的羊膜进行处理,分离纯化 HUMSC后传代培养。取60只大鼠,手术处理成坐骨神经缺损套管模型鼠,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A组)、实验组(B组)、标准对照组(C组)。A组大鼠不采取其他措施,B组大鼠羊膜腔内注入HUMSC悬液,C组大鼠实施自体坐骨神经桥接术。观察记录大鼠一般的身体状态,12周后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和腓肠肌湿重称量。结果:术后大鼠术侧拖行,足趾合拢,术侧1~2d后发生红肿和溃疡;术后3~4周,B组和C组的大鼠红肿和溃疡症状渐渐消失,A组大鼠还存在红肿和溃疡;各组大鼠术后术侧腓肠肌都出现不同程度萎缩。B组和C组大鼠的术侧湿重/健侧湿重比值和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各神经电生理指标和C组比较,潜伏期长,传导速度慢,波幅小,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UMSC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有修复作用。

  • 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模型免疫功能与血清因子的变化分析

    作者:周芳;李东;王丹杨;郭娜;王琳;左艳萍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模型免疫功能与血清因子的变化,为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与发展机制提供参考。方法:S D清洁级大鼠60只平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左旋咪唑组各20只,模型组和左旋咪唑组都建立了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均给予正常饮食水,左旋咪唑组采用20mg/kg剂量灌胃,应用30d。结果:所有大鼠模型均出现口腔溃疡,正常对照组大鼠口腔未发现明显变化。左旋咪唑组大鼠发生溃疡的数目明显少于模型组,同时溃疡持续时间缩短、间隔时间延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大鼠外周血中的CD4+细胞比例明显降低,而左旋咪唑组的大鼠外周血中的CD4+细胞比例高于模型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旋咪唑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血清中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衡和血清相关因子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左旋咪唑可以有效的治疗大鼠复发性口腔溃疡,具体机制在于调节免疫功能与细胞因子的变化。

  • 草苁蓉多糖提取物诱导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军;张耀明;王正辉;汪立

    目的:探讨草苁蓉多糖提取物(BRP)对人喉癌 Hep2细胞的抗瘤作用。方法:采用高通量色谱仪分析多糖提取物成分,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蛋白,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变化。结果:高通量色谱分析仪发现BRP成分单一,BRP对细胞的抑制率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细胞周期分析发现BRP使细胞滞留于G0/G1期。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BRP(100~400μg/ml)明显诱导细胞的凋亡。 Western blot 结果发现 BRP 作用后,pro-caspase-3,pro-caspase-8和pro-caspase-9蛋白分裂增加,同时死亡受体DR5和Bax表达增加,而Bcl-2表达减少。结论:研究发现BRP主要通过使 Hep2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来抑制细胞的生长,其途径主要包括线粒体内部途径和死亡受体外部途径来完成。

  • 渭南地区2011-2013年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及治疗随访结果分析

    作者:王卫刚;王加朋

    目的:总结并分析2011~2013年渭南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 H )的筛查情况及治疗情况。方法:新生儿出生后72h采足跟血,制成干血滤纸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干血片中促甲状腺素(TSH)的水平,TSH>10μIU/ml为阳性,阳性病人召回采静脉血,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甲状腺功能五项(TSH、T3、T4、FT3、FT4)而确诊。结果:共筛查88364例,确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42例,发病率0.48‰,确诊病人立即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优甲乐)替代治疗。在随访的42例中,目前检测甲状腺功能正常、体格生长及智力测试与正常同龄儿童相仿。结论:新生儿筛查是预防CH患儿智力和体格发育落后的关键,新生儿筛查可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尽早得到治疗,改善预后。

陕西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