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陕西医学杂志

陕西医学

陕西医学杂志

Shaanxi Medical Journal 섬서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0-7377
  • 国内刊号: 61-110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40
  • 曾用名: 陕西新医药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陕西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杨世兴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率与QT离散度的变化

    作者:寇锋军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率和QT离散度的变化和意义.方法:检测276例急性脑出血、2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0例正常对照组的标准12导联心电图,观察心率和QT离散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显著增高,脑出血更显著,而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平均心室率显著增快,尤以急性脑出血为显著.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QT离散度较对照组显著延长.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率与QT离散度有显著变化.

  • 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的探讨

    作者:迟达超;吴涛;闫立昆;王建华;毛智军;龙延滨;陈熹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 方法:分析8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从甲状腺切除范围、颈部淋巴结清扫方式等方面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及住院期间死亡,短期低钙血症42例(47.2%),暂时性声音嘶哑12例(13.5%),乳糜漏2例(2.2%). 结论: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主张行甲状腺全切术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结合患者的肿瘤分期及颈淋巴结情况,行相应颈淋巴结清扫术.

  •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作者:张炜;张小兰;邢坤

    目的:观察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因心绞痛症状住院且左室射血分值≥50%的患者120例,接受冠脉造影检查后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并根据病变累及血管数目分为正常冠脉组,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及三支血管病变组.分别比较各组之间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浆NT-proBNP(139.6±48.4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79.8±31.5 pg/ml,P<0.01).正常冠脉组、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三支血管病变组血浆NT-proBNP分别为79.8±31.5、96.3±39.9、131.7±57.6、163.3±50.4 pg/ml.同前一组相比较,后一组血浆NT-proBNP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心功能正常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浆NT-proBNP升高,且升高的程度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 心脏猝死96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宋东兴

    目的:回顾性研究心脏猝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提高抢救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将96例心脏猝死患者,按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为11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心脏猝死患者中60岁以上老年人84例(87.5%),全组心脏猝死患者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77例(80.2%)(P<0.05).结论:老年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近40年来心脏猝死的突出危险因素.

    关键词: 猝死 心脏 危险因素
  • 静息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及冠脉造影分析

    作者:王妮;高燕;高秀芳;刘晓妮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静息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及冠脉病变特征,以减少对冠心病的漏诊率.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住院的静息心电图正常但确诊为冠心病的30例患者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及冠脉造影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30例静息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其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18例(60.0%), 可疑者2例(6.7%);该30例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单支血管病变16例(53.3%),双支血管病变10例(33.3%),三支血管病变4例(13.3%),有侧支循环形成者8例(26.7%).结论:冠脉明显狭窄者可表现为静息心电图正常,与冠脉病变程度轻、侧支循环建立及多支血管病变中与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有关;平板运动试验假阴性与冠脉单支病变、心肌缺血范围小、侧支循环建立良好、运动量不足等因素相关.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郝培荣;贺改如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QTd)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观察5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和52例老年健康者QTd,并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梗死部位与其QTd关系.结果: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均明显大于老年健康者;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与梗死部位无关.结论:动态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QTcd可以获得疾病的转归信息,对判断疾病预后有一定作用.

  •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管形态分析

    作者:皇甫春梅;吕学海;袁建新

    目的:探讨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观察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血管的形态变化,进一步为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观察对象为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性的92例患者,全部进行全脑血管 DSA检查,分析血管形态异常的类型、部位以及受累血管数目.结果:后循环TIA患者 92例,病变 137侧,其中前循环(颈动脉系统)病变l5侧(11% );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 122侧(89%),累及两条或两条以上血管3l例(34% ),以椎动脉合并其他血管狭窄为常见.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中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39侧(28%),大脑后动脉狭窄或闭塞 13侧(9%),后循环变异 59侧(43%).结论:后循环狭窄和变异可能是中老年人后循环TIA的主要原因.

  • 腹膜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43例临床分析

    作者:翁敏;白云凯;韩晓玲;扬荆

    目的: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残肾功能,腹膜透析的充分性和腹膜转运特性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 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43例,透析时间3.5~34个月,透析剂量6~8L/d.用腹膜平衡试验测定腹膜转运功能.以残肾GRF>2ml/min为有残余肾功能的界线.所有患者以尿素清除指数(kt/v)≥1.7和肌酐清除率(Ccr)≥50L/周·173m2为透析充分的低标准.结果: 没有残肾功能的患者血磷和钙磷乘积较有残肾功能者明显升高.结论:CAPD患者普遍存在钙磷代谢紊乱,以血磷和钙磷乘积升高较明显,残存肾功能对血磷的清除起着重要的作用.

  • 急性左心衰竭预后与血清肌钙蛋白I的关系探讨

    作者:郭宇红;杨林

    目的: 观察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10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发病时血清cTnI水平,观察1周内患者转归,分析不同病因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清cTnI水平.结果: 阳性者64例,阴性者38例,阳性者1周内死亡7例,阴性者无死亡,二者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因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清cTnI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清cTnI阳性者死亡明显高于血清cTnI阴性者.不同病因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血清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爱敏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比浊法监测108例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的动态变化,并与5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不同梗死面积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的CRP水平,并对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①血清CRP浓度:大、小梗死灶组显著高于腔隙性梗死组(P<0.01),大梗死灶组显著高于小梗死灶组 (P<0.05).②脑梗死患者依病情轻、中、重程度不同,血清CRP水平依次增高(P<0.01).③脑梗死组血清CRP水平在发病后24 h至14d明显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脑梗死组血清CRP水平在发病后5 d达峰,发病第28d仍维持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④发病后24h至28d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与NDS评分呈正相关;24~48h相关性显著(P<0.01),随病程延长相关性逐渐减弱(P<0.05).结论:脑梗死与CRP水平密切相关,血清CRP水平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血清CRP水平可作为脑梗患者的危险预测因子,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客观指标.

  • 冬泳锻炼对中老年人内分泌指标影响的关系探讨

    作者:王娜

    目的:探讨长期参加冬泳锻炼对中老人内分泌指标的影响,为中老年人冬泳健身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实验对象共80例,分为锻炼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血液测试选取内分泌指标血睾酮(T)和皮质醇(C).结果:冬泳锻炼组在安静状态,T浓度高于对照组,皮质醇C浓度低于对照组:T/C的比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冬泳锻炼能够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提高机体代谢的调节能力.

  •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作者:贺艳霞;葛卉林;张鹏辽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5年5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93例脑卒中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同时早期给予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治疗1个月后分别行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结果: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患者吞咽障碍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未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两组患者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功能恢复是有利的.

  •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功能改变32例分析

    作者:宋国杰;王晓燕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功能的改变.方法: 采用2.5MHz探头测量3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硬化组)和35例正常人(对照组)心功能各项指标.测量分别取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主动脉短轴切面.结果: 肝硬化组舒张功能中的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V)及EV与二尖瓣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V)的比值(EV/ AV)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三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TEV)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三尖瓣舒张晚期峰值速度(TAV)明显增加(P<0.01);TEV/TAV明显降低(P<0.01);右心功能中肺动脉瓣加速时间(ACT)明显缩短(P<0.01).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左心舒张功能受累,右心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受累.

  • 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姜晓宇;王有恒

    目的:通过研究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对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探讨其对阵发性房颤的抗心律失常效应及Pd对于预测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阵发性房颤患者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63例,卡维地洛+依那普利)和对照组(n=26例,常规治疗),另设正常人26例为正常组.在服药前、服药后3月分别测量Pmax及Pd,并观察治疗后阵发性房颤发作情况.结果: 阵发性房颤患者Pmax、Pd较正常人显著延长(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服药前、服药3个月后Pmax、Pd较用药前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用药前和后Pmax、Pd及房颤随后正常波Pmax、Pd改变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将阵发性房颤患者按治疗后有效和无效分为两部分,有效患者和无效患者用药前与用药后比Pmax、Pd测定值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P<0.05),但两部分之间用药前后Pmax、Pd无明显统计学差别.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Pmax、Pd较正常人增大,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明显缩短Pmax、Pd.Pd对于预测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无预测价值.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猝死危险因素150例回顾性分析

    作者:郭演平;刘平;刘昱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猝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西安市及周边8县有完整病史资料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50例,并进行3.1 ± 1.5年随访.对扩张型心肌病猝死危险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频发室性早搏(OR=11.617),短阵室性心动过速(OR=6.305),高血压(OR=5.689),EF(OR=0.977)共四项因素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猝死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血Na+水平在其它原因死亡组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LVDD在猝死组显著大于存活组(P<0.05),而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未显示出相关性.结论: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高血压、EF值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猝死的预测因素.

  • 无痛苦纤维支气管镜在空洞型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庞健健;曹思哲

    目的:探讨应用无痛苦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空洞型肺结核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空洞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局部麻醉,试验组在局部麻醉基础上加用异丙酚与芬太尼进行麻醉.监测两组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试验组检查过程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空洞型肺结核应用无痛苦纤维支气管镜安全有效.

  • 急性心肌梗死与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白介素-6关系探讨

    作者:杨爱华;薛会光;何宏;张花蕾;韩春华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尿酸(SUA)、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浓度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对1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8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采用尿酸酶法测定SUA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MI患者组血清UA、CRP、IL-6浓度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4.75%、68.64%、55.18%,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相关分析显示,CRP与IL-6显著相关(r=0.457,P<0.01).结论: SUA、CRP、IL-6可能是导致AMI的危险因素,提示可能与AMI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重要指标.

  • 急性心肌梗死并胰岛素抵抗患者HRV、HRT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艳辉;王希柱;宋巧凤;张茹;陈荣花;贾洪娟;姚艳敏;刘春荣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心率变异性(HRV)及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78例急性AMI病人按是否合并胰岛素抵抗分为两组,合并胰岛素抵抗组38例,无胰岛素抵抗组40例,另入选40例正常对照组.3组病人入院l周内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经心率变异性分析软件处理,获得时域指标-24h内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为分析指标,并计算窦性心率震荡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合并胰岛素抵抗组HRV及HR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MI合并胰岛素抵抗组和无胰岛素抵抗组心率变异性及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均减弱,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无胰岛素抵抗组比较,合并胰岛素抵抗组心率变异性及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减弱,存在统计学差异.AMI合并胰岛素抵抗组SDNN与Ts呈正相关(r=0.4492,P<0.005).结论:AMI病人HRV、HRT现象较非冠心病人群减弱,在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中减弱更加明显,且SDNN与Ts呈正相关.

  • 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比较

    作者:陈建龙;夏黎;吴立

    目的:探讨七氟醚和丙泊酚用于全麻诱导,比较两者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ASAⅠ级或Ⅱ级,年龄21~63岁,随机分为两组(n=20),七氟醚组(S组)吸入1MAC七氟醚麻醉诱导,丙泊酚TCI组(P组)靶控输注血浆靶浓度3ug/ml丙泊酚麻醉诱导.患者入室静卧5min后记录血压(BP)、心率(HR)作为基础值(T0).记录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min(T2)、3min(T3)、5min(T4)的BP、HR、血糖和患者意识消失的时间.结果:两组数据均与基础值(T0)作比较,T1、T2时两组SBP均下降(P<0.05),S组HR减慢(P<0.05);T3时P组SBP下降(P<0.05);T4时P组SBP下降(P<0.05);组间比较,T3、T4时P组SBP较S组下降明显(P<0.05).S组意识消失时间短于P组(P<0.01).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比丙泊酚静脉麻醉应激反应小,血流动力学变化小,更适合于全麻诱导.

  • 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常艳萍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期间,我院CCU病房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6例,年龄36~83岁,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同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Braunwald分级,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killip分级,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各级之间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生化指标之一.

  • 电视胸腔镜在胸部外伤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李俊海;鲁鸣;刘宏涛;白国栋;薛峰;梁英平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诊治胸部外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至2008年12月对230例胸部外伤患者施行VATS的临床资料,其中肺叶切除术4例,血胸清除肺修补术165例,连枷胸胸壁悬吊术30例,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结扎术23例,膈肌修补术38例,心包止血开窗引流8例,心室壁修补9例.结果:VATS早期诊断并治疗104例,通过VATS治疗126例,中转开胸8例(3.48%).无手术死亡.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胸部外伤具有:诊断准确,创伤小,恢复快,符合美容,并发症少的优点,有临床应用价值.

  • 高原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S-100蛋白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樊青俐;吴世政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血浆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S-100(S-100蛋白)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对35例高原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发病第1、2、3天血浆S-100蛋白含量进行动态监测,同时测定20例正常对照组的相应变化.将发病第1天血浆S-100蛋白的含量与脑损伤的程度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高原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发病第1、2天的血浆S-100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发病第3天的血浆S-100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高原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组发病第1天血浆S-100蛋白与脑损伤程度及临床预后呈显著正相关(P<0.05).③S-100蛋白的浓度超过1.0μg/L提示预后不良.结论:S-100蛋白可作为判断高原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程度、预测临床预后的指标.

  • 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钟巧芬;毛丽;王蜀;姜兰;乐晖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术后5~14d开始HBO治疗.盲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功能评分并分析.结果:治疗30d后,治疗组27例存活,3例死亡,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23例存活,7例死亡,有效率为6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水肿面积比较,HBO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BO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是安全有效,降低病死率,促进其神经功能康复确有疗效,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西宁地区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品发;佘海茹;高琴;边惠萍;张素琴;马晓峰;童有福;刘红莉;尚正录;王红;陈秋红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经冠状动脉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s)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临床疗效及特点. 方法:入选3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为BMSCs移植组(n=14)和对照组(n=19),所有患者均于AMI后14d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其中BMSCs移植组在术中将分离的BMSCs悬液经微导管中心腔内注入梗死动脉远端.于术前,术后6月、12月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SPECT心肌灌注显像以评价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 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随访,移植组与对照组两组组内比较术前与术后6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术后12月则与术前、术后6月比较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术后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F值,在移植组,由术前5.56±1.38,分别降至3.02±2.10、4.34±1.89;对照组,由术前5.33±1.97,分别降至4.25±1.73、4.49±2.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行,术后能改善心肌灌注.

  • 氟保护漆治疗牙本质过敏症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李怡;刘晓娟

    目的:观察氟保护漆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有牙本质过敏症状的156颗牙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氟化钠甘油糊剂进行治疗,实验组用氟保护漆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即刻、1周、1个月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与评价.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即刻、1周、1个月,分别为97.43%、93.58%、89.74%;对照组分别为71.79%、66.28%、51.2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保护漆用于牙本质过敏症的脱敏治疗,效果良好.

  • 美托洛尔用于神经外科麻醉诱导期的临床观察

    作者:阎维维

    目的:旨在观察长效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丙泊酚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期脑电双频普指数(BIS),颅内压(ICP)和血流动力学影响. 方法:随机选择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100例,ASAⅠ~Ⅱ级,平均分为美托洛尔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美托洛尔组,静注美托洛尔60μg/k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静注丙泊酚2mg/kg,芬太尼33μg/kg,OSS/A评分0级,静注罗库溴铵1mg/kg.围术期持续监测MAP, HR, ICP和BIS. 结果:气管内插管后1min,对照组BIS较插管前明显增高并延续至插管后5min(P<0.05或P<0.01).两组间比较也具有明显差异,并延续至插管后15min(P<0.01).插管后3min,5min对照组与美托洛尔组MAP和HR均较插管前明显上升,两者相比,后者血流动力学上升更为显著(P<0.01).其组间显著性差异延续至插管后30min(P<0.05或P<0.01).对照组ICP于插管后3min上升,与插管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插管后5min,15min,30min,对照组ICP明显高于美托洛尔组(P<0.05或P<0.01).并较插管前均有显著性上升(P<0.01). 结论:美托洛尔能减低丙泊酚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和ICP升高,抑制BIS反跳.

  • 冠心病患者白介素-8与P-选择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唐任光;黄照河;黄庆;李荣颜;王春芳;韦叶生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8(IL-8)和可溶性P-选择素(Ps)水平变化在监测冠心病的病情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方法: 14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三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5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AP)48例和对照组5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白介素-8和可溶性P-选择素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对冠心病患者的血清白介素-8变化及其与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 结果:AMI组、UAP组及SAP组的血清白介素-8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AMI组、UAP组白介素-8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和SAP组相比,其值增加明显;AMI组和UAP组结果相似;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白介素-8变化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和白介素-8可能是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 下肢曲张静脉组织ET-1和NO含量的变化

    作者:祁亚斌;聂会勇;高校奇;祁光裕

    目的:探讨ET-1和NO在下肢静脉曲张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和正常对照组,采集静脉组织测定ET-1和NO含量.结果:下肢静脉曲张组的静脉组织中ET-1和NO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缩血管活性物质和舒血管活性物质的失衡参与了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和发展.

  • 二尖瓣(机械瓣)置换病人抗凝期间栓塞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作者:张国报;乔刚;程兆云;权晓强;王峰;赵子牛

    目的:探讨机械瓣置换患者抗凝期间血栓相关事件的发生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对瓣膜置换手术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栓塞相关事件者均为二尖瓣置换病人,其中院内急性瓣膜血栓形成1例,院内TIA 6例,出院后脑栓塞2例.TIA病人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较非TIA病人明显增高.结论:抗凝开始时间、抗凝的理想水平应依据对栓塞危险分析而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容易促使病人发生TIA.应加强对高危患者尤其是华法令减量调整用药过程中的抗凝监测管理.

  • 1 260例冠脉造影的回顾性研究分析

    作者:廖菽丹;王昌育;辛渭川;常海霞;张涛

    目的: 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在不同类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 260例临床诊断和可疑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相关中的临床数据行统计学处理.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心肌梗死组、典型心绞痛组及不典型心绞痛组.结果: 有糖尿病的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生率为96%,吸烟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生率70%,高脂血症的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生率为68%,高血压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生率62%.心肌梗死组阳性率96%,典型心绞痛组82%,不典型心绞痛组阳性率60%.结论: 冠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可靠方法,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男性及老龄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 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1例

    作者:刘小红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 6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在地塞米松及能量合剂的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对照组仅用地塞米松及能量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瘙痒程度、肝功能指标、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瘙痒程度明显减轻.肝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妊娠结局好转,产后出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ICP能明显改善瘙痒症状、降低生化指标,改善妊娠结局,是治疗ICP 安全有效的方法.

  • 蛛网膜下腔注射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效应的比较

    作者:杨建刚;李东风

    目的:比较蛛网膜下腔注射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镇痛效应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孕足月的初产妇100例,ASA Ⅰ级或Ⅱ级,根据蛛网膜下腔注射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随机分为5组(n=20);A(1μg)、B(3μg)、C(5μg)、D(7μg)和E组(10μg).记录分娩期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结果:五组产妇年龄、身高、体重、妊娠时间、宫口扩张程度等一般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E组的镇痛起效时间缩短、首次PVA时间延长、高感觉阻滞平面较高(P<0.05或0.01).结论:蛛网膜下腔给予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技术用于分娩全程镇痛是安全有效的,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的剂量以3~5μg为宜.而0.1%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0.40μg/ml混合液为硬膜外病人自控分娩镇痛的有效配伍.

  •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49例

    作者:谭宏伟;李小娟;张恩娣;董晋;俞纯芝

    目的:评估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9例有症状且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症状改善、肌瘤复发及血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水平的变化.结果:本组所有患者症状均改善,无1例复发和手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LH、FSH、E2水平无明显变化,随访18个月均未见肌瘤复发.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估计失血量分别为68.2±32.5min和104.8±30.6ml.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剔除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肌瘤复发率低,且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

  • 心肌缺血阈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立青;万招飞;李芸

    目的:探讨无痛性心肌缺血发生机制及规律.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记录结合患者生活日志分析诊断.结果:①72%无痛性心肌缺血ST段下移发生于轻体力和脑力劳动时,发作高峰位于上午6:00~12:00时(P<0.01),90.7%ST段压低时心率加快(P<0.01),缺血发作的高心率与24h内高心率差距很小,与ST段压低相平行(P<0.01).②无痛性心肌缺血ST段弓背抬高幅度及阵次以夜间为著,发作高峰位于1:00~6:00(P<0.01),心率减慢时ST段弓背抬高(P<0.01),夜间心肌缺血阈变异性增高、心率变异性低频/高频比值降低、ST段下移和ST段抬高持续时间延长(P<0.01),缺血发作的低心率发生于夜间,与ST段弓背抬高相平行(P<0.01).结论:缺血阵次、ST段移位幅度、缺血持续时间、心肌缺血阈、心肌缺血阈变异性、心率变异性低频/高频比值可了解心肌缺血时耗氧水平、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冠状动脉张力的高低,是冠心病患者和各种治疗疗效的有价值的指标.交感神经兴奋致耗氧量增加为缺血发作的重要机制,主张给β受体阻滞剂.冠状动脉张力增加与副交感神经张力异常引起相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主张给钙离子拮抗剂和硝酸类药物.

  • 脑卒中患者的个性特征及心理问题分析

    作者:王化贤;吕建周;王东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个性特征及心理问题.方法:采用EPQ和SCL-90量表对60例患者进行评定,并与常模对照.结果:脑卒中患者P 、N分高,E分低,与常模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脑卒中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恐怖症状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脑卒中患者具有内向-情绪不稳定个性特点,存在着许多不良心理问题.

  • 不同麻醉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影响

    作者:赵洪祖;杜好瑞;崔二龙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丙泊酚诱导麻醉后对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7例需要MECT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诱导麻醉给予丙泊酚;依托咪酯组诱导麻醉换用依托咪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中输入电量指数、运动发作时间、抑制指数、抽搐能量指数、抽搐一致性指数;治疗前、后一次治疗后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其精神状况及记忆水平.结果: 治疗后依托咪酯组运动发作时间、抑制指数、抽搐能量指数、抽搐一致性指数、WMS评分、PANSS减分均高于丙泊酚组(P均<0.05),而输入电量指数显著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 依托咪酯和丙泊酚比较可提高MECT治疗运动发作时间、抑制指数、抽搐能量指数、抽搐一致性指数,降低输入电量指数,减少认知损害,但须注意谵妄、呕吐和血压问题.

  • 牙本质生物人工龋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艳君;吕昕

    目的:探讨生物人工牙本质龋模型建立的方法.方法:采用混合致龋菌、人工菌斑并用的方式,在模拟口腔获得性膜的基础上建立牙本质龋损标本,标本培养至45d和108d时进行偏光显微镜、落射光显微镜观察,并采用显微放射成像测量牙本质总脱矿量及脱矿深度.结果:该条件下模拟出的龋样损害在光镜下难以与真实龋相区别.结论:运用适宜菌种和实验方法可以在离体条件下建立牙本质人工龋模型.

  • 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临床观察

    作者:潘一一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对照组给药(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制剂、低分子肝素钙等)的基础上,于入院24h即加用阿托伐他汀钙10mg/d,然后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情况逐渐增至40mg/d,连用6月,监测血脂、心血管事件发生、肝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TC为4.65±0.91mmol/L,TCT为1.48±0.67mmol/L,LDL-C为2.18±0.85mmol/L,CRP为6.45±1.35mmol/L,FIB为2.92±1.02g/L;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0%,心绞痛发作为5.9±5.2次/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UA患者TC、TG、LDL-C、CRP、FZB,可作为老年UA患者治疗及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有效药物.

  • 成人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张毅;王双全;闫国诚

    胆总管囊状扩张症亦称胆总管囊肿,多见于婴幼儿,也有一些成人因胆道感染、结石形成、胆道梗阻、胰腺炎等并发而出现临床症状,症状多不典型,手术难度大.我科1998年1月至2006年5月手术治疗成人胆总管囊状扩张症13例,现报道如下.

  • 糖尿病性脑出血与非糖尿病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作者:汪振涛;李婷;张占华;王煜

    糖尿病合并脑出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现将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间收治的75例糖尿病脑出血患者(糖尿病组),以同期收治的120例非糖尿病性脑出血患者(非糖尿病组)作对照进行临床分析如下,见报道如下.

  •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44例治疗体会

    作者:郭开龙;杨延平;韩立萍

    急性化脓腹膜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若处理不当会危及生命.我院近年来综合治疗化脓性腹膜炎44例,疗效显著.现回顾分析如下.

  • 心脏外科术后应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作者:文毅;刘亚荣;柏本健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发于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尤其是心脏病外科术后,房颤发生率为25%~40%[1],房颤容易导致心功能不全,血栓形成,已成为心脏外科术后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要积极治疗心房颤动,尽量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国外有报道心脏术后病人对胺碘酮的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本文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脏外科术后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60例

    作者:张英英;侯新霞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血β-HCG的监测技术、超声技术的提高和广泛应用,使临床早期发现异位妊娠的几率增加,药物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院2004~2008年以来,对 60 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及围手术期防治

    作者:吴涛;黎耀东;李武军;周连锁

    我院2003~2009年腹部手术1 865例,其中发生切口裂开36例,发生率1.9%.现就腹部手术后,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及围手术期防治措施,报道分析如下.

  •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252例

    作者:魏翔泰;吕涛;张浩;陈铎

    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SAH)常见的病因,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随着影象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显微手术的开展,手术病死率已下降至5%~10%以下.现对我院近年来手术治疗的25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报道如下.

  • 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伤42例

    作者:李艳;姬亚梅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确诊率有所提高,但临床医生对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所致心肌损害的认识和重视则远远不够,为此,我们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住的42例MP肺炎伴心肌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54例

    作者:续梅

    亚低温技术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并能抑制损伤后某些损伤因子的生成及释放,有利于防止继发损害,能显著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近年来,该方法在降低颅内压和保护神经细胞免受进一步的损伤,改善病人预后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

  •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庆彦;张广东

    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结果证实: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是整体死亡的一个独立、显著阳性相关的因素,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一个独立的预警因子.有学者随访发现,尿酸水平处于高三分位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是尿酸水平处于低三分位者的2.7倍[1].为验证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本研究对80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血清尿酸测定,探讨其临床意义.

  • 老年脑出血术后并发多器官衰竭160例临床研究

    作者:杨兴奎;王军;王小峰

    2001年10月至2008年10月我科手术治疗老年脑出血患者1 200例,术后并发多器官衰竭(MOF)160例,发病率13.33%,现对老年脑出血术后并发MOF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分析报道如下.

    关键词: 脑出血 多器官衰竭
  • 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0例

    作者:赵波;刘喜荣;常培君

    我们对3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 血脂及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王援;白桦

    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致残率高的疾病.本文拟通过对120例初发脑梗死病人的血脂、脂联素(Adiponectin ,APN)与病人出院时的病残程度相关性分析,研究控制血脂、提高脂联素水平对减轻疾病病残程度的价值.

  • 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26例体会

    作者:万凤福;刘传垠;王雪樵

    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thrombosis,DVT)是一种常见的静脉阻塞性疾病,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形成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轻者可造成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长期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因栓子脱落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危及患者生命.

  •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35例

    作者:崔;李小力;康小岗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是以轻度腹泻,非喷射性呕吐伴无热惊厥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本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国内报道甚少,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的逐渐认识,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现将本院1999~2008年12月收治的35例临床表现及治疗报道如下.

  • 煤工尘肺并发肺部真菌感染110例诊治分析

    作者:明燕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我院于1990年10月至2009年3月收治中老年男性煤工尘肺患者110例,年龄大89岁,小42岁,平均67岁,Ⅰ期30例,Ⅱ期48例,Ⅲ期32例.尘肺并发COPD96例,占87.3%;并发肺结核30例,27.3%;并发呼吸衰竭40例,占36.4%.110例煤工尘肺均有不同程度肺部基础疾病.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92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同慧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可导致机体各脏器损害,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发病率我国9.4%[1].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39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经积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主动脉夹层影像学诊断

    作者:王洪英;穆迎民;安世斌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收集2000~2006年12例主动脉夹层(AD)病例及复查病例资料,均经CT,MRI和超声心动图诊断,其中2例经手术证实,男8例,女4例,年龄45~75岁,平均60岁,9例均有高血压病史,胸部剧痛6例,其中伴腹痛2例,头昏、胸闷2例,左下肢发凉伴无力2例,心前区疼痛伴呼吸困难1例,无症状查体发现左上纵隔增宽1例,闻及舒张期杂音4例.

  • 牙外伤完全脱位再植术32例

    作者:常群安

    由于现代交通、斗殴、跌打损伤等原因,外伤致牙脱落病例逐年增加,但大多数脱落的牙齿可以借助于再植术得以保留.我们对牙外伤完全脱位32例采用再植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倍美力软膏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萎缩性阴道炎58例

    作者:李晓琳;薛艳霞;钱延玲

    萎缩性阴道炎常见于自然绝经后及卵巢去势后妇女,也可见于产后闭经或药物假绝经治疗的妇女.影响女性生活质量,我院采用倍美力软膏联合沙棘籽油栓治疗萎缩性阴道炎58例,疗效甚好,现报道如下.

  • 辛伐他汀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90例

    作者:白焕英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病人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90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 每晚一次口服,疗程12周.结果:1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7.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西宁地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人在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可以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安全可靠.

  • 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疗效

    作者:黎红;栗显才;贾旭荣;韦诚;徐宗荣;黄燕清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182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20mg,2次/d;美托洛尔25mg,2次/d;辛伐他汀胶囊20~40 mg 睡前服;ACEI或ARB类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1次/d,2周为1疗程.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分别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肝肾功能及临床评估.结果: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后,hs-CRP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明显(P<0.05),临床评估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UA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临床评估较好与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内皮细胞有关.

  • 复脉灵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187例

    作者:黑卫可

    目的:探讨复脉灵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7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心绞痛组和心律失常组.均应用复脉灵胶囊治疗,每次4粒,3次/d口服,疗程6周.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复脉灵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率为80.39%,改善缺血型心电图有效率为75.84%;治疗房早、房颤、室早的有效率分别为67.39%、33.33%、74.67%.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复脉灵对降低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发生率,改善缺血型心电图具有显著疗效;在抗心律失常治疗中除心房纤维颤动外,对房性及室性早搏亦具有较好疗效,且长期服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氯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31例

    作者:张群力;杨俊武

    目的:观察氯沙坦单用和与氨氯地平合用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3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氯沙坦;观察组联合用药,观察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血压、血尿酸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血压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排尿酸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能达到降压、排尿酸的双重功效,耐受性好,疗效确切.

  • 膦甲酸钠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带状疱疹68例

    作者:仵宁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68例,膦甲酸钠注射液3.0g ,l次/d,连用5d,同时服用阿昔洛韦0.2g,5次/d,连用10d.维生素B120mg ,3次/d;甲钴胺0.5mg , 3次/d;对照组52例,服用阿昔洛韦0.2g,5次/d,连用10d.维生素B120mg , 3次/d,甲钴胺0.5mg , 3次/d;观察两组间水疱停止发生、疱疹干燥结痂、疼痛变化时间,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膦甲酸钠治疗组症状控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结论:膦甲酸钠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带状疱疹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35例

    作者:陈勇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以窄波UVB照射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予阿昔洛韦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6%,对照组为5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波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安全有效.

  • 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

    作者:沙小莹;王虹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分为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和单用阿德福韦酯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血清HBeAg转换率53.33%、HBVDNA转阴率70.0%、肝功能恢复正常率61.29%、较对照组差异显著.停药后随访6个月时,治疗组患者血清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肝功能恢复正常率均为50.0%、对照组均为16.67%,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冶疗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 腹腔大量放腹水加静滴白蛋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40例

    作者:崔淑萍

    目的:比较大量放腹水加静滴白蛋白用于单纯利尿剂加静滴白蛋白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肝硬化伴大量难治性腹水68例,大量放腹水加静滴白蛋白40例,每一到三日放腹水4 000~5 000ml,同时静滴白蛋白10~20g;利尿剂加白蛋白组28例,每日安体舒通100~400mg,速尿40~160mg,每周静滴白蛋白2~3次,每次10~20g,腹水消退后随访4~6周.结果:经大量放腹水3~8次,35例病人腹水全部消失,住院时间为14~30d,平均21d,所用白蛋白平均每例60g,利尿剂组腹水消退16例,该16例住院时间为20~38d,平均29d,所用白蛋白平均每例120g,两例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腔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与单纯利尿剂加静滴白蛋白相比,大量放腹水加静滴白蛋白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其平均费用明显降低.

  • 曲美他嗪治疗心肌桥26例

    作者:张安吉;卓鹏展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心肌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肌桥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3次/d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每周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及症状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胸闷、心悸及气短症状改善,能有效缓解胸痛症状(95.2%∶65.2% P<0.05).结论:传统药物辅以曲美他嗪是治疗心肌桥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能与改善心肌桥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异常及抗血小板有关.

  •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丙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62例

    作者:刘蔚玲;孟林

    目的:探讨丙酯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丙酯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62例,并设对照组62例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丙酯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智耀;刘兆英;高峰;马小川;常文雄;刘卫生;赵莉;万招飞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症状、心功能、心室重构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CHF患者72例随机分为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组(n=34)和卡维地洛治疗组(n=38), 后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剂量平均为12.5~37.5mg/次,2次/d,患者经治疗随访达6~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对患者症状、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分别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6min步行距离.测定健康对照组(n=35)和两组心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B形脑钠尿肽(BNT)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CHF患者在强心、利尿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基础上,用卡维地洛治疗6、12个月后,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心功能和心室重构,LVEDD、LVESD、LVEF和6min步行距离的改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P<0.05).心衰患者3种细胞因子血浆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1),卡维地洛治疗后细胞因子的下降明显优于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P<0.01).结论:卡维地洛可明显改善CHF患者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抑制左室重构,降低细胞因子TNF、BNT和IL-6的浓度.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作者:张林;刘亚荣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UA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常规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5 000IU,皮下注射,12h1次,连用7d,连续观察2周,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有3例出现皮下瘀斑,无需要处理出血的并发症.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对控制UA、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安全可靠,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舒血宁和神经节苷酯GM1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

    作者:陈岩;李志伟;杨谦

    目的:观察舒血宁和神经节苷酯GM1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舒血宁和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作为对照组,舒血宁和神经节苷酯GM1联合治疗为观察组,以MMSE评分、FAQ量表、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舒血宁和神经节苷酯GM1联合治疗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MMSE评分、FAQ量表、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的影响较对照组明显.结论:舒血宁和神经节苷酯GM1联合能更进一步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及其在预防脑梗死复发中作用

    作者:吴莉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以及其在预防脑梗死患者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将62例脑梗死患者分成阿司匹林治疗组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每晚1次.随访观察6~36个月,观察脑梗死复发情况,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8~12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的颈内动脉斑块和狭窄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根据随机分组,治疗前两组一般情况和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无差异(P>0.05),31例阿司匹林组患者在随访期复发6例(19.4%),而阿托伐他汀钙组仅有3例(9.7%)复发,两组在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在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狭窄程度及斑块的超声病理分型等方面的比较,均无差异,治疗后阿托伐他汀钙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狭窄程度以及软斑和溃疡斑块的发生率则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能明显降低脑梗死复发率,阿托伐他汀钙可能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而起到降低脑梗死复发的作用.

  • 小剂量苯那普利联合洛沙坦治疗非高血压糖尿病肾病63例

    作者:高雄;高鹰;丁雪飞

    目的:观察小剂量苯那普利和洛沙坦联合治疗非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正常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苯那普利 5mg/d+洛沙坦 50mg/d)、苯那普利组(苯那普利5mg/d)和洛沙坦组(50mg/d),观察期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压、血糖(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钾(SK+).结果:3组治疗前后血糖、血清钾、肾功能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各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尿蛋白排泄率下降更明显(P<0.05),单独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小剂量苯那普利和洛沙坦联合治疗合并非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安全合理.

  •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25例

    作者:罗晓华;胡慧华;马宇;于辉;张红娟;王亚娟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厄贝沙坦,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半个月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对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有良好的作用.

  • 苯妥英钠对大鼠下颌骨创伤愈合过程中BMPs和TGF-β1表达的影响

    作者:梁锦娟;王宝彦;康雅琳

    目的:探讨局部使用苯妥英钠对大鼠下颌骨创伤区愈合过程中BMPs和TGF-β1 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下颌骨创伤模型,于术后3、7、14、30d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采集与分析系统,测定创伤区BMPs和TGF-β1的表达并利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术后3、7、14d创伤区组织中BMPs与TGF-β1的表达:空白对照组与明胶海绵+苯妥英钠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明胶海绵与明胶海绵+苯妥英钠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空白对照组与明胶海绵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0d,创伤区域组织中BMPs与TGF-β1的表达3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苯妥英钠能增强骨组织局部的BMPs和TGF-β1的表达,推测苯妥英钠促进骨组织合成代谢是机制之一.

  • 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及鉴定的实验研究

    作者:宫晓洁;黎靖宇;孙莉;陈维平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增殖及分化,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分离孕13~15d的小鼠胚胎脑组织,在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B27无血清培养基中克隆培养,并用10%的胎牛血清诱导其贴壁分化, 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行巢蛋白(Nestin),β-微管蛋白(β-tubl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对神经干细胞(NSCs)及其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可形成典型的神经球,并传代.细胞表达神经巢蛋白,并可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能够在体外适宜的条件下大量增殖,并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 H2S对豚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电活动的影响※

    作者:陈立锋;赵兰平;范凌;马建伟;温晓竞;葛赋贵;陈彦静;张晓云;李建东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豚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用标准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观测硫化氢对左心室流出道自发慢反应电位的影响.观测指标:大舒张电位(MDP)、动作电位幅度(APA)、0相大去极速度(Vmax)、4相自动去极速度(VDD)、复极80%和90%时间(APD80and APD90)以及自发放电频率(RPF).结果:①50μmol/LNaHS灌流后,RPF和VDD减慢(P<0.05).②100μmol/LnaHS与对照组比较,除使RPF和VDD减慢(P<0.01)外,APA显著减小(P<0.01).③200μmol/L NaHS与对照组比较,除使RPF和VDD减慢(P<0.01)外,APA显著减小(P<0.01)、MDP的绝对值显著减小(P<0.05)、APA显著减小(P<0.01).200μmol/L与50μmol/LNaHS比较,RPF、VDD显著减慢(P<0.01)、APA显著减小(P<0.01)、MDP的绝对值显著减小(P<0.05).④400μmol/L NaHS与对照组比较,除使RPF和VDD减慢(P<0.01)外,APA显著减小(P<0.01)、MDP的绝对值显著减小(P<0.01)、APA显著减小(P<0.01).400μmol/L与50μmol/LNaHS比较,RPF、VDD显著减慢(P<0.01)、APA和MDP的绝对值显著减小(P<0.01).400μmol/L NaHS与100μmol/LNaHS比较,APA和MDP的绝对值显著减小(P<0.01).结论:H2S可降低左心室流出道组织的自律性.

  • 小檗碱对体外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梁静;李拥军;杨蓉;张辉;崔炜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体外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至8~10代,根据小檗碱作用时间不同分成24h、72h组,每一时间组据小檗碱浓度不同分为5组: 0μmol/L、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和200μmol/L组.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法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药物对VSMCs增殖的影响.用Boyden小室法检测穿膜细胞数,观察小檗碱对VSMCs迁移的影响.用TUNEL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小檗碱对VSMCs凋亡的影响.结果:台盼蓝活细胞计数显示小檗碱作用24h、72h后,随小檗碱浓度增加,活细胞数减少(P<0.05).MTT法检测显示小檗碱作用24h、72h后,随小檗碱浓度增加,生长抑制率增高,随小檗碱干预时间延长,细胞生长抑制率增加(P<0.01).Boyden小室法检测显示随小檗碱浓度增加,穿膜细胞数减少(P<0.05).TUNEL检测显示各组施加干预48h后,对照组和各实验组的凋亡阳性率分别为13.15%、12.04%、10.62%、9.73%和9.72%(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小檗碱作用48h后,对照组、50μmol/L和100μmol/L浓度小檗碱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4 %、18.7 %和17.2 %.结论:小檗碱对VSMCs的增殖和迁移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小檗碱对VSMCs的凋亡无促进作用.

  • 氨对体外培养大鼠神经细胞毒性的研究

    作者:李晓青;种莉

    目的:研究氨对不同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和存活率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混合神经细胞.取培养成熟的细胞分组,加入含不同浓度NH4Cl的无血清DMEM,培养24h观察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随着培养环境NH4Cl浓度升高,神经元水肿,胞浆出现黑色颗粒,细胞核不清,突起僵硬屈曲,回缩消失,可见黑色颗粒状膨大,直至大量死亡.神经胶质细胞分布密度减低,水肿,脱壁,坏死.混合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改变主要以细胞水肿为主.星形胶质细胞水肿脱壁,影响神经元生长.MTT细胞存活率测定结果说明,随着培养环境NH4Cl浓度升高,所研究神经细胞存活率均逐渐降低,且与NH4Cl终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氨对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影响以细胞水肿为主,神经细胞的存活率均与NH4Cl终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星形胶质细胞对氨毒性比神经元更为敏感.

  • 二苯乙烯苷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衰老指征的影响

    作者:宋士军;李欣;刘纪钊;李芳芳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对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的影响.方法:将174只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和二苯乙烯苷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D-半乳糖和D-半乳糖+二苯乙烯苷,六周后部分小鼠测定游泳时间,耐缺氧、耐寒和耐高温能力.另一部分小鼠测定不同组织脂褐素(LPF)、Na+/K+-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二苯乙烯苷对人红细胞膜的MDA的生成量的影响.结果:二苯乙烯苷明显延长游泳时间、耐缺氧和耐高温能力,二苯乙烯苷可降低小鼠脑组织LPF含量,升高心肌Na+/K+-ATP酶和肝脏SOD活性.二苯乙烯苷可减少邻苯三酚所致的人红细胞膜MDA的生成.结论:二苯乙烯苷具有抗衰老作用,其机制是通过多种途径而实现的.

  • 过氧化氢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与Caspase-3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立平;韦瑛;蔡捷;李小平;邝晓聪;何少键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对血管内皮细胞促凋亡作用及发生机制.方法:用0.1mmol/L、0.5 mmol/L与1.0mmol/L等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分别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内皮细胞,采用PI染色与Annexin V/PI染色后,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细胞的死亡率与凋亡率,并一步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Caspase-3的水平表达.结果:过氧化氢0.1mmol/L、0.5 mmol/L与1.0mmol/L组内皮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8.6%±5.8%、32.8%±6.2%与42.1%±10.1%,而PI阳性率则为10.9%±4.1%、26.6%±5.3%与28.3%±4.6%,而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则为10.2%±2.1%、16.3%±3.2%和16.9%±3.9%.结论:过氧化氢可引起细胞凋亡,其中0.5mmol/L是诱导适宜浓度,且凋亡发生机制与Caspase-3激活相关.

  • 抑郁及糖尿病对大鼠心室肌离子通道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进;黄德嘉

    目的:探讨抑郁及糖尿病对大鼠心室肌离子通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抑郁组、糖尿病组及抑郁合并糖尿病组.抑郁动物模型通过持续4周的慢性温和应激获得.糖尿病动物模型通过皮下注射四氧嘧啶获得.4周后,分别取各大鼠左室心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L型钙通道、钠钙交换体(NCX)、瞬时外向钾通道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抑郁组L型钙通道和NCX的表达增加,糖尿病组瞬时外向钾通道的表达减少,抑郁合并糖尿病组NCX的表达增加、瞬时外向钾通道的表达减少;抑郁合并糖尿病组瞬时外向钾通道的表达较抑郁组减少;抑郁合并糖尿病组NCX的表达较糖尿病组增加.结论:抑郁及糖尿病可引起大鼠心室肌离子通道表达的改变.抑郁与糖尿病对大鼠心室肌离子通道表达的影响有一定的累积作用.

  • 中等强度训练对大鼠摄食相关激素影响的调控作用

    作者:黄斌强;张阿妮;黄东博;魏珊珊;王绘宇

    目的:研究短期抗阻训练对控制食欲相关激素(胰岛素,瘦素,脂联素和ghrelin)与皮质酮的影响.方法:32只体质量为330±5g的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基础饲料.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进行为期5周的运动训练.结果:5周后训练组体质量下降6.4%,总摄食量减少了11%,训练可以降低胰岛素和ghrelin水平,增加皮质酮水平.结论:中等强度训练可以降低调节摄食的相关激素的水平,有效地控制体重.

  • 肝胆管囊腺瘤临床分析

    作者:蒙树勇;岳晚侠;许凡

    肝胆管囊腺瘤(Hepatobiliary cystadenoma,HC)临床罕见,占肝脏囊性病变的5%左右.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难以做出早期诊断及治疗.现收集1998年2月至2007年12月诊治的肝胆管囊腺瘤8例,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报道如下.

  • 子宫内膜活检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书燕;刘军政

    我院2007~2008年对临床诊断为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389例进行了子宫内膜活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389例患者年龄32~55岁,平均年龄43岁.其中32~42岁271例(69.66%),42~55岁118例(30.34%).临床表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169例(34.44%);月经紊乱不规则出血1月以上111例(28.53%);月经频发期间出血62例(15.93%);绝经后出血39例(10.02%);产后不规则出血8例(2.05%).389例中经B超检查诊断子宫肌瘤54例,肌腺瘤8例,卵巢包块7例.妇科检查子宫明显增大23例,宫内节育器48例,妇科内分泌治疗9例.

  • 老年急性胰腺炎62例护理体会

    作者:许巧贤;赵婉丽;李芳侠;惠才英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的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炎症[1],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等特点.10%~20%的病人临床表现危重,出现广泛的胰腺和胰周脂肪坏死,并有出血,病情凶险,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达50%以上[2].

    关键词: 胰腺炎 护理 老年人
  • 智能输液泵联合PICC持续化疗30例的护理体会

    作者:唐红霞;陈民肖

    自2007年5月至2008年2月我科对20例患者使用智能输液泵联合外周静脉导管植入术(PICC)持续化疗(5-FU静滴8h,持续5~10d)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196例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雪婷;刘侠;张佩君;刘艳梅

    介入治疗以其具有不开胸、创伤小、相对安全、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我院2004年8月至2006年1月,实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196例,均获成功,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蕾;王莉;吴世政

    随着科学发展,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allikrein-kinin system ,KKS)这一生理调节系统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其广泛存在于胰腺、唾液腺、心血管、肾脏和神经系统等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参与多器官功能调节和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如心血管、肾脏和神经系统的调节,平滑肌收缩、葡萄糖代谢、细胞增殖、炎症与疼痛及休克过程等[1~3 ].同时,近年来发现KKS在阿尔茨海默病、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神经保护方面的作用,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了新的途径,现综述如下.

  • 环氧合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研究进展

    作者:吴彩霞;孙超峰

    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种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则是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现已证实炎症在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炎症反应过程复杂涉及环氧合酶(COX)、细胞因子、氧化应激、抗氧化剂等多种途径的调节.目前认为,环氧合酶广泛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尤其是作为主要调节炎症反应的环氧合酶2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处表达明显增加,提示该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陕西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