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陕西医学杂志

陕西医学

陕西医学杂志

Shaanxi Medical Journal 섬서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0-7377
  • 国内刊号: 61-110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40
  • 曾用名: 陕西新医药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陕西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杨世兴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单一椎体骨折后不同固定方式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李建武;白国玺;陆斌;谢延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与跨伤椎固定治疗单一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单一椎体骨折患者,分别采用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对比术前、术后(3~7 d )、术后12个月、术后18个月时Cobb角及伤椎前后缘高度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7.6个月。术后两组患者矫正度均存在丢失现象,两组间Cobb角矫正度丢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跨伤椎固定组术后12、18个月时的Cobb角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伤椎固定组术后12、18个月时的Cobb角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百分比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固定,均能改善椎体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经伤椎固定能够更好地维持脊柱矫正度,是单一椎体骨折经后路治疗中较好的选择。

  • 喉罩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郑兰兰;王仿;吴献伟;张晗;王德智

    目的:观察喉罩全麻联合B超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SA评分Ⅱ~III级,下肢骨折手术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喉罩复合神经阻滞组(S组,40例)和单纯喉罩全麻组(D组,40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 0)、插喉罩时(T1)、切皮时(T2)、拔喉罩时(T3)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停药后苏醒时间,观察并记录苏醒时是否躁动,计算并记录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嗜睡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 T0)和插喉罩时( T1)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切皮时( T2)及拔喉罩时(T3),S组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低于D组(P<0.05);S组的停药后苏醒时间短于D组(P<0.05),苏醒时躁动及术后嗜睡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 VAS)低于D组(P<0.05),瑞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喉罩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安全有效,全麻用药量少,循环系统稳定,术后疼痛明显降低,苏醒质量高,不良反应小。

  • 盆底康复辅助治疗性沟通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丘媚妮;饶煌珍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辅助治疗性沟通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子宫全切术所致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00例,治疗前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和自行设计的性生活质量问卷进行入组测评。然后使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及辅助治疗性沟通干预。2个疗程后,再次采用上述问卷重复测评,比较患者生活质量与性生活的改善情况。结果:盆底康复辅助治疗性沟通干预后,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4个维度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前后的性生活质量比较,除性生活不适感中的“无变化”因子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项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1)。结论:盆底康复辅助治疗性沟通干预可有效干预子宫全切术后的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性生活质量。

  • 多层螺旋CT联合尿酸、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改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尿酸、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Gensini总分分为低分组40例和高分组40例;另选取40例健康个体为对照组。比较两组Gensini总分、UA、Hcy、cIMT斑块情况及再血管化。结果:对照组UA、Hcy、cIMT分别为(9.82±2.69)μmol/L、(112.26±20.45)μmol/L、(1.00±0.32)mm,观察组低分组Gensini总分、UA、Hcy、cIMT分别为(29.35±12.55)、(11.63±8.58)μmol/L、(325.72±68.35)μmol/L、(1.72±0.40)mm,而高分组Gensini总分、UA、Hcy、cIMT分别为(78.24±11.24)、(23.61±13.83)μmol/L、(390.33±76.56)μmol/L、(2.10±0.41)mm,观察组Gensini总分、UA、Hcy、cIMT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分组Gensini总分、UA、Hcy、cIMT明显高于低分组(P<0.05)。对照组无斑块,而观察组的低分组中无斑块、轻度斑块、重度斑块、严重斑块、再血管化分别为4例、24例、12例、0例、0例,而高分组分别为0例、0例、17例、16例、7例,观察组轻度斑块、重度斑块、严重斑块、再血管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分组重度斑块、严重斑块、再血管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尿酸、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冠心病具有重要的预测诊断意义。

  • 胎儿单纯持续性右脐静脉围产期结局分析

    作者:郭琳琼;刘星;吉婷

    目的:探讨胎儿单纯持续性右脐静脉的围产期结局,指导围产期胎儿健康监测。方法:选取产前诊断为胎儿单纯持续性右脐静脉孕妇92例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分娩的孕妇9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为单胎妊娠、活产、胎儿无结构异常。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年龄、孕次、产次、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比较,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及早产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及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持续性右脐静脉增加剖宫产率,胎儿的生长发育可能落后于正常胎儿,且早产的发生率高于正常胎儿,妊娠期及分娩时应加强监护。

  • SanderⅢ矫治器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疗效分析

    作者:李湘琳;崔强强;梁文慧;司新芹;李彤;侯玉霞;鲍庆红;王菲;陈晓雯

    目的:探讨SanderⅢ矫治器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方法:混合牙列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30例,配戴SanderⅢ矫治器12个月,用Steiner和Tweed分析法测量治疗前后患者的头颅定位侧位片。结果:SNA角、ANB角、UI‐LI角、面突角,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结果显示中度骨性Ⅲ患者的错牙合畸形纠正。结论:SanderⅢ矫治器矫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疗效肯定;对骨性反覆牙合深患者需配合牙合垫矫治器,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 心胸外科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瑜;王向东;杨林东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81例手术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近期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观察组(发生心血管事件)和对照组(未发生心血管事件)。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分析法对患者血糖、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血压情况以及年龄、有无吸烟史、有无焦虑症状等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LDL‐C、年龄、C反应蛋白、糖尿病、高血压、焦虑、吸烟史是心胸外科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血压、CRP、吸烟史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DL‐C、年龄、CRP、糖尿病、高血压、焦虑、吸烟史是心胸外科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应当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改善之。

  • 短波紫外线治疗仪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疗效观察

    作者:孙春红;王晓宁;姚建娜;郭彩利

    目的:探讨短波紫外线治疗仪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口腔粘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口腔粘膜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亚叶酸钙、维生素B12漱口液漱口、表面喷涂贝复剂、金喉健等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于治疗后第14天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的治疗效果。结果:移植后14 d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炎痊愈率93%,口腔溃疡痊愈患者溃疡痊愈所需的平均时间为(10.6±1.2) d ,应用短波紫外线治疗仪治疗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口腔黏膜炎治愈率为74%,口腔溃疡痊愈患者痊愈所需的中位时间为(12.4±2.4)d。结论:短波紫外线治疗仪可提高口腔黏膜炎的痊愈率,缩短口腔黏膜炎的痊愈时间,使用安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且无不良反应。

  • 微创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47例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赵海涛;王慧穆;祝冒善;时晓庆

    目的:探讨微创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点状剥脱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高位结扎分段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①观察组手术时间[(32.7±4.5)min与(54.9±5.7)min]、术中出血量[(37±13) ml与(91±27) ml]、术后疼痛 VAS 评分[(1.4±0.3)分与(3.1±0.5)分]、术后住院天数[(7.2±1.4) d与(13.9±2.0)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手术前静脉临床严重程度(VC‐S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后第2周末、术后第4周末(P<0.05),生活质量调查表(CIVIQ)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第2周末、术后第4周末(P<0.05);术后第2周末的VCS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后第4周末(P<0.05),CIVIQ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第4周末(P<0.05)。术后第2周末、术后第4周末,观察组VCSS评分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CIVI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6%、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均显著优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 纤维加强树脂粘接桥修复前磨牙松动伴缺失34例

    作者:邢飞鹏;郝楠;李昆;刘丽辉

    目的:探讨前磨牙松动伴缺失运用纤维加强树脂粘接桥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前磨牙松动伴缺失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结扎丝牙周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纤维加强树脂粘接桥修复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松动牙齿固定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固定前及固定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丧失度(AL)、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等牙周状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均无1例出现牙齿松动;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无1例出现牙齿松动,对照组牙齿松动率为5.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牙齿松动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牙齿松动率8.82%(P<0.05)。固定后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AL、PLI、PD指标均显著优于固定前(P<0.05);固定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PLI、PD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AL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结扎丝牙周夹板固定治疗比较,纤维加强树脂粘接桥修复治疗前磨牙松动伴缺失效果更佳,牙齿松动发生率更低,牙周组织更健康,值得应用及推广。

  • 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毋崇岭;陈文华

    目的:比较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2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组与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组,每组各56例。术后对患者进行基本情况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长节段固定融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040.33±102.19)ml明显多于短节段固定融合组(1235.49±65.35)ml(t=28.01,P<0.05)。短节段固定融合组侧凸及后凸Cobb角[侧凸(20.93±3.17),后凸(22.84±2.17)]大于长节段固定融合组[侧凸(16.94±3.76),后凸(14.67±2.88)],短节段固定融合组Cobb角矫正率[侧凸(58.25±6.10),后凸(42.25±7.24)]小于长节段固定融合组[侧凸(66.93±7.38),后凸(51.93±7.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对改善Cobb角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短节段固定融合术。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65例

    作者:张成辉;刘海梅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在治疗膀胱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采用经尿道肿瘤切除联合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65例,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治疗。术后随访3年,观察患者术后复发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率36.7%、不良反应发生率15.4%,且复发率随着膀胱肿瘤病理分级的增高而逐渐增高,相互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复发率16.7%、不良反应发生率33.8%,与对照组相比,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种不同灌注药物治疗患者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两者相得益彰,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膀胱肿瘤的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超声对辅助生殖技术助孕与自然受孕胎儿结构异常研究

    作者:杨敏良;孙文莉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对比分析辅助生殖技术(ART)及自然受孕胎儿结构异常状况,评价ART妊娠后胎儿结构异常的风险。方法:对比分析ART受孕3055例及自然受孕20619例胎儿超声检查结果。对20~26周的胎儿进行系统产前超声检查,其他孕周的胎儿进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结果:ART胎儿3055例共发现畸形159例,多胎768例,畸形率5.2%,多胎率25.1%。自然受孕胎儿20619例共发现畸形433例,畸形率2.1%,多胎率2.90%,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ART有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能提高多胎妊娠的几率,有必要对不孕患者ART的潜在风险进行告知,ART技术的应用应该慎重。

  • 椎动脉超选择造影对受检者血管痉挛、血浆内皮素-1、一氧化氮的影响

    作者:李志伟;刘洋;蒋锋;邸伟;程仙送;吕桦;刘军

    目的:观察椎动脉超选择造影对受检者血管痉挛、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112例进行脑血管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椎动脉超选择造影组56例和非超选择造影组56例,比较两组发生血管痉挛的例数,造影剂用量,手术时间,术前和术后血浆ET‐1、NO、尿素氮、肌酐水平。结果:椎动脉超选择造影组发生血管痉挛5例次,非超选择造影组未发生血管痉挛,超选择造影组造影剂用量少于非超选择组,手术时间长于非超选择组;术前和术后两组间ET‐1、NO、尿素氮、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所有患者ET‐1、NO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素氮、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超选择造影容易导致椎动脉痉挛,非超选择造影手术时间缩短,虽然造影剂用量增加,但不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及肾功,非超选择造影对受检者可能更安全。

  • TST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Ⅲ、IV度内痔及混合痔40例

    作者:常青;杨丽丽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Ⅲ、IV度内痔及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Ⅲ、IV度内痔和混合痔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TST+直肠黏膜下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1~2年治疗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5例(12.5%)复发,治疗组患者在术后伤口疼痛、出血、尿潴留、伤口水肿及住院天数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Ⅲ、IV度内痔及混合痔临床疗效良好,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缩短平均住院日,值得临床应用。

  • 子宫纵隔132例宫腔镜电切术后妊娠结局分析

    作者:公丕军;谢秀英;段钊;薛翔

    目的:探讨子宫纵隔畸形对女性生殖的影响及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后的生殖预后。方法:收集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手术治疗效果及妊娠情况。结果:①不良孕产史组94例患者计划内妊娠171次,自然流产157次(91.81%,157/171);早产、宫外孕、胎死宫内及足月分娩所占比例分别为2.92%(5/171),1.75%(3/171),0.58%(1/171),2.92%(5/171)。②不良孕产史组患者TCRS术后自然流产率由术前的91.81%降到了34.69%(P<0.01);足月妊娠率由术前的2.92%上升到45.92%(P<0.01);活产率由术前的70%升高至96%(P<0.01);早产率手术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不孕组患者TCRS术后妊娠率升至55.26%,足月妊娠率为39.47%,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子宫纵隔与自然流产、早产、不孕等密切相关;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安全、有效,能够提高患者妊娠率、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 脊髓内室管膜瘤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研究

    作者:崔晓;李连翔;呼虹宇;景治涛

    目的:探讨脊髓内室管膜瘤的影像学表现、诊断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脊髓内室管膜瘤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脊髓内室管膜瘤主要以慢性疼痛为首发症状,可伴有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MRI常表现为T1WI序列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序列呈高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常伴有特征性“帽征”。镜下肿瘤细胞呈特征性菊形团,GFAP染色常呈阳性。结论:脊髓内室管膜瘤与其他脊髓肿瘤相比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临床主要依靠病理学诊断。

  • 袢状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哲;郭凯;崔继君;张胜杰;樊巍;李兰涛;王立江

    目的:观察袢状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袢状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复位丢失量。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切口长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Constant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评分均明显升高,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复位丢失量比较发现,观察组复位丢失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袢状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稳定,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复位丢失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 眼底荧光造影及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巩膜扣带术后视物变形患者黄斑特征

    作者:刘蓓;李佩君;孙建华;朱忠桥;郑波

    目的:应用眼底荧光造影(FFA)及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成像(3D‐OCT )检查巩膜扣带术后视物变形患者黄斑特征,评价黄斑形态变化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扣带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仍主诉视物变形患者53例53只眼,利用FFA及3D‐OCT检查黄斑区,分析黄斑形态变化与视功能的关系。结果:术前与术后6月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术后6月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眼存在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92.5%),所有患眼均可见光感受器细胞的内节与外节(IS/OS)反射不连续,有中断现象。结论: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接受巩膜扣带术后视物变形的存在与IS/OS反射不连续有关,持续的黄斑区视网膜下液的存在对视功能也造成影响。FFA的结果与3D‐OCT的结果并不完全对应。

  • 小儿创伤性硬膜外血肿致伤原因及临床特点(附114例分析)

    作者:李瑞春;姜海涛;刘昊;鲍刚;祁磊;王茂德;郭世文

    目的:分析小儿创伤性硬膜外血肿(EDH)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小儿EDH的临床资料,根据其CT检查结果分为单纯型硬膜外血肿(SEDH)和复合型硬膜外血肿(CEDH),分析其在年龄、性别、受伤原因、手术和预后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结果:114例患者资料纳入研究,两组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岁多见SEDH,≥3岁多见CEDH。男女比例为1.5∶1,两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伤原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EDH组常见的是坠落伤,CEDH组以车祸伤和摔伤常见,受伤原因在年龄分层研究上也有不同的特点。入院时GCS评分SEDH组高于CEDH组,SEDH组有70.8%评分在12分以上。中间清醒期SEDH组4.2%,CEDH组7.6%。出院时NHISS评分和病死率SEDH组均好于CEDH组。结论:小儿EDH有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外科医师需要密切关注以避免漏诊和误诊。

  • 3DMAX补片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28例

    作者:张建民;邱玺鹏;王华;冉文斌

    目的:探讨3DMAX补片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效果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接受3DMAX补片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情况。结果:共有28例30例次手术,前15例手术时间90~190min(120.5±14.8)min,后13例70~120min(90.8±16.3)min;住院3~9d(5.9±0.8)d;术后随访4~45个月,术后腹股沟区血清肿2例(7.1%),其中1例行血清肿穿刺抽液2次治愈(每次约15ml,淡血性渗出液),1例2周后自行吸收。手术中精索静脉损伤出血1例,术中用明胶海绵填塞腹股沟管压迫止血效果满意,术后无血肿形成。无术后复发病例,无睾丸萎缩病例,无腹股沟区慢性疼痛或感觉异常病例,无粘连性肠梗阻病例。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96.4%。结论:巴德3DMAX补片简化了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操作,有助于预防术后腹股沟疝复发和慢性神经疼痛,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AptimaHPV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范莹莹;张健;徐冰

    目的:探讨AptimaHPV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在筛查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5~65岁有性生活史半年以上人群1506例作为研究对象,先进行TCT检查,ASC‐US及以上患者均进行Aptima HPVE6/E7mRNA、CobasHPVDNA、CINtec‐Plus及阴道镜检查;并在宫颈细胞学阴性者中随机抽取5%行Aptima HPVE6/E7mRNA、CobasHPVDNA、CINtec‐Plus检测。结果:AptimaHPVE6/E7mRNA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其阳性率也增加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52.135,P<0.05),阳性率变动范围高于Cobas HPVDNA及CINtec‐Plus,CIN2、CIN3、ICC三者的Aptima HPVE6/E7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或炎症及CIN1的阳性率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9.625,P<0.05),CIN2、CIN3、ICC三者的Aptima HPVE6/E7mRNA阳性率之间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χ2=1.998,P>0.05)。灵敏度以Cobas HPVDNA高,但其特异度仅45.45%为低,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Aptima HPVE6/E7mRNA高,Apti‐ma HPVE6/E7mRNA与Cobas HPVDNA的灵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ptima HPV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两点穿刺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效果观察

    作者:刘华;薛瑾虹;蒋红利;李大庆;史珂慧;何荃;王萌

    目的:探讨两点穿刺尿激酶局部溶栓对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AVG)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28例AVG血栓形成患者,行两点穿刺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选择临近AVG动、静脉吻合口两处作为穿刺点,针尖朝向吻合口,通过5000U/ml尿激酶间断、反复抽吸局部溶栓治疗,以达到AVG再通;比较治疗前、后患者AVG超声结果,血常规、凝血、生化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AVG血栓形成患者28例共溶栓30例次,26例次溶栓成功(86.7%),平均溶栓时间(4.74±2.31)h,平均尿激酶溶栓剂量(35.5±5.5)万U;溶栓后患者血常规、凝血、生化等指标中凝血酶原、部分凝血酶活化时间较溶栓前轻度升高(P<0.05);治疗成功率与患者血栓形成时间长短及静脉端流出道状态有关。结论:两点穿刺尿激酶间断、反复抽吸局部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减少临时置管与手术重建及其相关并发症,可作为AVG血栓形成溶栓处理的理想方法。

  • HC可视喉镜紧急气管插管对急诊科休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樊媛;潘龙飞;孙师元;冯辉;苏利娟;李敏敏;殷美静

    目的:探讨采用 HC可视喉镜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对急诊科休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诊科需要进行紧急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HC可视喉镜插管组(HC组)及传统光学喉镜插管组(N组),每组30例;比较每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心率血压二重乘积(RPP)变化,以及两组患者MAP、HR、RPP的差异。结果:N组患者插管后 HR较插管前上升,MAP较插管前下降,RPP在插管后即刻以及1 min时较插管前增加(P<0.05),与 HC组对比,插管后 HR升高、MAP降低、RPP(插管后即刻以及插管后1 min时)增加(P<0.05);HC组患者插管前后的MAP、HR、RP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HC可视喉镜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休克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对患者的MAP、HR、RPP没有明显影响,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没有显著影响。

  • 龈下残根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管丽敏;逯宜;鲍庆红;吉玲玲

    目的:探讨牙体缺损至龈下残根的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龈下牙折患者18例,共20颗患牙,断端低处距龈缘的距离为1.5~3.2mm。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方法,对患牙分别进行根管治疗术,正畸牵引术,桩核冠修复等治疗。平均疗程4~6个月。正畸治疗前、后摄X线片,测量残根断缘距牙槽嵴顶的距离,评估正畸牵引效果;牙冠修复后随访1年,评价综合治疗疗效。结果:20颗患牙固位稳定,牙龈健康,美观效果良好。龈下残根经正畸治疗后牙合向平均移动距离3.56mm,修复后患牙冠根比与对侧同名牙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伤及龈下的残根,只有通过正畸、修复等多学科的联合治疗,才可以满足人们对口腔健康美观日益增高的需求。

  • 纤维束成像结合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临床观察

    作者:董永军;宋飞霞;田德洲;朱强

    目的:探讨纤维束成像结合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纤维束成像结合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及病死率,并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肌力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肌力均显著增加,NIHS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6个月肌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束成像结合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治疗效果确切,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肌力恢复好,值得临床应用。

  • 心脏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宋韵;闫伟;任骞

    目的:观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之上,试验组接受3个月心脏康复运动治疗。观察两组试验前后6min步行试验(6M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人均心衰再住院次数,对两组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组内比较试验前后6MWT距离、LVEF、LVEDD、NT‐pro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LVEF、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MWT距离、NT‐proBNP、人均心衰再住院次数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运动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活动耐力,减少再住院率,是有益和安全的。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纵隔子宫妊娠65例

    作者:李斌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先天性纵隔子宫早、中、晚期妊娠及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妇产科证实(剖宫产、顺产、早产、引产、流产)的65例先天性纵隔子宫妊娠的声像图表现。结果:完全纵隔子宫13例,早孕11例(2例双侧妊娠),异位妊娠2例,中、晚期妊娠胎儿存活9例;不完全性纵隔子宫52例,早孕52例,中、晚期妊娠胎儿存活35例。早产5例,畸形1例,流产15例,漏诊3例,误诊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先天性纵隔子宫妊娠诊断的准确率高,可为妇产科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为产科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 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疗效观察

    作者:刘本刚;张建伟;王继云;李万刚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疗效。方法:104例肺部小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168.7±39.4)min、手术中出血量(59.9±39.7)ml和住院时间(6.9±1.5)d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73.4±48.9)min,(69.7±71.4)ml,(10.6±3.4)d](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铁蛋白(127.8±112.5)μg/L、NSE(7.2±6.5)ng/ml、CEA(2.3±2.3)ng/ml、CAl25(14.2±4.3)U/ml、CYFRA2l‐l(1.2±0.7)ng/m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8%)明显少于对照组(17.3%)(P<0.05)。结论:采用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

  • Schildhauer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在肱骨远端C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马殿忠

    目的:观察伸肌装置保护入路(Schildhauer入路)在肱骨远端C型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36例采用Schildhauer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行鹰嘴截骨入路手术的患者3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和骨性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应用DASH评分和Mayo评分评估肘关节功能,并比较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性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肘关节的屈伸度、内旋度、外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而肌力缺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优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不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Schildhauer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显著改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肘关节功能。

  • 单孔法、两孔法与三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刘熙元;豆亚伟;田伟;朱建飞;王宏涛

    目的:研究单孔法、两孔法以及三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肺大疱的临床疗效。方法:158例肺大疱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孔组52例、两孔组46例与三孔组60例),分别采用单孔、两孔及三孔法行VATS ;观察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总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6、12、24、48、72 h 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孔法术后胸管引流总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6、12、24、48、72 h 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显著低于三孔法(P<0.05);单孔法上述指标显著低于两孔法(P<0.05)及三孔法(P<0.05)。结论:与传统的三孔法VATS治疗肺大疱相比,两孔法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单孔法在两孔法的基础上减少了一个辅助操作孔,更加符合微创手术的发展趋势,其疗效和安全性优于传统的三孔法及两孔法。

  • 无创通气治疗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王利菊;胡晓慧;张萍;宋杰;孙丽丹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进行确诊并对部分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进一步探讨无创呼吸机对支气管哮喘合并OSAHS患者的疗效。方法:哮喘患者366例进行临床诊断及临床分级(ACT评分、肺通气功能检查),对入选患者进行睡眠监测(PSG)后,将76例哮喘合并OSAHS患者随机分为组1(38例)和组2(38)例,单纯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组3(38例)。三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组2同时给予夜间无创通气(CPAP)(经压力滴定后)治疗共12周,再对以上三组患者行ACT评分及肺功能测定。结果:哮喘合并OSAHS发病率高达56.01%,治疗前哮喘合并OSAHS患者的相关指标:BMI、ACT评分及PEF、FEV1/FVC%均较支气管哮喘患者重(P<0.05)。哮喘合并OSAHS患者在常规用药的同时进行CPAP治疗有效(P<0.05)。结论:哮喘合并OSAHS的重叠综合征在临床中的发病率高,且OSAHS是支气管哮喘控制不佳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支气管哮喘合并OSAHS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联合CPAP治疗能有效控制哮喘发作。

  • 三种角膜修复剂促角膜损伤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王小东;李宏松;程钰;鹿子康;赵俊宏

    目的:观察三种常用角膜修复剂治疗干眼症引起的角膜上皮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211只眼)具有角膜上皮损伤的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使用三种不同的角膜修复剂(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0.3%玻璃酸钠滴眼液)及安慰剂(0.1%玻璃酸钠)治疗1周。在治疗前后均使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观察记录角膜表层上皮细胞形态,并对图像进行分析、记录。结果:治疗前四组之间角膜表层上皮细胞密度、角膜表层上皮细胞面积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单位面积的角膜表层上皮细胞数明显增多,角膜表层上皮细胞面积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间,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组较其他两组单位面积的角膜表层上皮细胞数明显增多,角膜表层上皮细胞面积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角膜修复剂在治疗角膜损伤时均有明显效果,其中以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疗效优。

  • 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行腹腔镜治疗15例

    作者:李涛;李胜;张鑫;郝琪伟;张雄;乔培宇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术后残余胆囊患者15例,对其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14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1例因胆囊三角处解剖困难,行中转开腹残余胆囊部分切除、残余胆囊黏膜毁损。所有患者术后腹部痛症状消失,随诊均无不适。手术时间85~125 min ,平均102 min ,术中出血30~120 ml,平均65ml,术后第2天进食流食,4d左右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5~6d出院,术后无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残余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临床效果亦佳。

  •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前段结构的变化

    作者:许治国;刘静;吕伯昌;马波;杜善双

    目的:观察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术后明视、暗视下瞳孔直径的变化,前房深度的变化及ICL拱高的变化。方法:对30例(60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ICL植入术,对术前,术后1周、1月和3月随访观察,分别检查明视下瞳孔直径、暗视下瞳孔直径、前房深度、ICL拱高,观察术前术后这些眼前段结构的变化及相关性。结果:术后1周、1月、3月的明视及暗视下瞳孔直径均较术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1月、3月的平均前房深度均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1月、3月的ICL拱高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明视及暗视下瞳孔直径的变化与ICL拱高无相关性;前房深度的变化与ICL拱高有相关性。结论:ICL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术后1周、1月、3月的明视及暗视下瞳孔直径均较术前缩小,这种瞳孔直径的变化可能与ICL接触虹膜后表面引起的机械摩擦刺激有关。

  • 经会阴二维及三维超声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TVT-O手术前后盆底结构的观察

    作者:余珊珊;郑转梅;乞艳华;陈琦;姜珏;周琦

    目的:探讨二维及三维超声对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 TVT‐O 手术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SUI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行TVT‐O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行二维及三维盆底超声检查。结果:大Valsalva动作后膀胱颈向后、下移动度距离ΔX、ΔY ,术后较术前测值减小(P<0.05);大Valsalva动作后尿道旋转度Δβ术后较术前减小(P<0.05);大Valsalva动作后尿道长度L2术后较术前长(P<0.05);静息状态下尿道长度L1,静息状态膀胱颈距X轴及Y轴的距离X、Y ,静息状态下尿道倾斜角β及膀胱尿道后角α,大Valsalva状态下盆膈裂孔面积及耻骨直肠肌厚度等术后较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经会阴三维声像图上SUI术后吊带表现为低回声尿道下方的“V”字形高回声结构,清晰可辨。结论:经会阴二维及三维超声能够为 TVT‐O 术前及术后盆底结构提供有意义的测量参数,能够清晰显示术后吊带的位置与形态,为术后疗效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学支持。

  • 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1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徐瑜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表达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77例作为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MMP‐14和VEGF阳性表达率。结果:观察组患者MMP‐14和VEGF表达阳性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浸润肌层深度≥1/2肌层、有淋巴结转移、累及周围组织的MMP‐14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低分化患者的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中分化患者(P<0.05);MMP‐14和VEGF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r=0.505,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癌患者MMP‐14与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子宫肌瘤患者,且与肿瘤的病理特征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涛;王军伟;裴琦;宋伟;马涛;张育民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首次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02例(其中感染病例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病例组(22例)和对照组(380例),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前是否贫血,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糖尿病等因素等,对两组病例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年龄(≥70周岁)(OR4.58,95%CI1.65~12.66,P<0.05),性别(男性多发,OR2.65,95%CI1.07~2.15,P<0.05)、术前贫血(血红蛋白浓度≤110g/L,OR2.50,95%CI1.05~5.97,P<0.05)、术后超过24h时拔出引流管(OR4.31,95%CI1.08~10.31,P<0.05),是TKA发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是否患有糖尿病并非是TKA术后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70周岁)、男性患者TKA术后感染的概率更高;同时,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如患有贫血等因素也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后24h内未能及时拔管也会增大感染的风险。故在TKA应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详尽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治疗方案,尽量降低感染的发生。

  • 人工瓣膜功能负荷试验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人工瓣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

    作者:于晓勇

    目的:探讨人工瓣膜功能负荷试验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人工瓣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70例,术前均通过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血管造影明确诊断。按照数字统计双盲法,将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4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二维多普勒超声检查,试验组40例患者采取人工瓣膜功能负荷试验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峰值流速、跨瓣压差及有效瓣口面积的检出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检出峰值流速均值为(3.98±0.65)m/s、跨瓣压差检出值为(18.96±2.13)mmHg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瓣口面积检出值为(0.83±0.16) cm2,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人工瓣功能异常可通过应用人工瓣膜功能负荷试验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方式取得确切的诊断效果,其对人工瓣膜的评价较传统二维超声更加全面。

  •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剖宫产全麻诱导及维持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张平;龚辉;周丹丹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全身麻醉剖宫产手术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例,ASAI~II级,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A组)采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诱导及维持,对照组(B组)采用瑞芬太尼静脉注射诱导,恒速输注给药维持。比较两组患者患者麻醉前(T0)、诱导后(T1)、插管即刻(T2)、切皮时(T3)、胎儿娩出后(T4)几个时点的心率血压值,两组患者诱导开始至手术结束患者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值。结果:在T1和T2时点B组患者平均动脉压高于A组(P<0.05);在观察时期内,B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高于A组患者(P<0.05)。在T2、T3及T4时点,B组患者心率快于A组(P<0.05);观察期内B组患者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新生儿娩出后1min、3min及5min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两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恒速输注的给药方式相比,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剖宫产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患者循环系统更为稳定,而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剖宫产全麻诱导及维持方式。

  • 米非司酮两次疗法调节月经周期临床观察

    作者:李海英;邱建敏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两次疗法在调节月经周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有调整月经周期需求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月经周期第25天口服米非司酮(25mg,12h后再次口服米非司酮25 mg )。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1个月,观察患者用药前后两次月经(服用药物的周期不算)的周期、经期、经量、激素水平的变化。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00例患者中2例失访,90例有效,8例无效,有效率为91.84%。患者使用米非司酮前后2次月经的经量、月经周期以及经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用药前后两次月经周期第2天的P、E2、FSH、LH无统计学差异(P>0.05),98例随访患者中5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其中3例轻微恶心,2例轻度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5.10%。所有患者症状均自行消失,未经治疗。结论:米非司酮两次疗法能够有效的调节月经周期,且不影响后续患者月经情况以及激素水平,副作用轻微,安全性好。

    关键词: 米非司酮 月经周期
  •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观察

    作者:朱媛;杜善双;田芳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50眼)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25)和对照组( n=25),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佳矫正视力(BCVA )高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较对照组的12.00%明显降低( 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可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改善生活质量。

  • 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观察

    作者:范俊;张宗平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术后予索利那新片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相关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置管期痉挛次数及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排尿期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及OABSS 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每次排尿量、大尿流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可有效减少患者膀胱痉挛及过度活动、缓解尿频尿急等临床症状。

  • 复方左旋多巴制剂与帕金森病患者同型半胱氨水平及认知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何剑波;李会琪;翟洁敏;郭强;沙娟娟;姚力

    目的:探讨复方左旋多巴制剂与帕金森病(P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认知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50例单纯应用复方左旋多巴制剂治疗的PD患者,同时设25例健康对照组;观察PD患者继续坚持服用复方左旋多巴制剂1年后的血浆Hcy、叶酸水平及Mo‐C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患者基线治疗时及治疗1年后,Hcy水平高,叶酸水平低,MoCA评分低(P<0.05或P<0.01);与基线治疗时比较,复方左旋多巴制剂治疗1年后,Hcy水平进一步升高,叶酸水平进一步降低,MoCA评分更低(P<0.05);经相关性分析,美多芭等效用量与Hcy水平呈正相关(r=0.614,P<0.05),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736,P<0.05);与叶酸水平无相关性(r=0.237,P>0.05)。Hcy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889,P<0.01);叶酸与MoCA评分不相关(r=0.279,P>0.05;叶酸与Hcy水平负相关(r=-0.529,P<0.05)。结论:长期应用复方左旋多巴制剂治疗,可导致PD患者血浆Hcy水平的进一步增高,并加重患者的认知损害。

  • 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衰临床观察

    作者:丁鹏;李春娟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应用洋地黄、利尿剂和ACEI等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24周对比两组患者心率(HR)、基线水平的NYHA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量(ESV)、左室舒张末期容量(E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脑利钠肽(NT‐proBNP)、血浆hs‐CRP浓度及6 min步行距离(6MWT)。结果:治疗24周后,联合组的观察参数显著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0.05);联合组有效率93.6%高于对照组的71.2%(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血浆hs‐CRP水平,并有望提高LVEF、缩小LVEDD ,改善预后。

  • 沙棘油治疗口服中毒致上消化道烧伤疗效观察

    作者:吴小花;张慧仙;黄亚川;曹钏宏

    目的:探讨沙棘油治疗急性口服药物中毒致上消化道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患者经洗胃等措施救治后,对中毒药物烧伤所致的口唇、口咽喉及食道黏膜,观察组外涂及口服沙棘油治疗,对照组用普通消炎软膏外涂治疗,于住院第7天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疼痛程度及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比对照组的下降更明显( P<0.05);观察组患者胃部不适、胸骨后疼痛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口腔烧伤创面愈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4.21%( P<0.05)。结论:沙棘油治疗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所致的上消化道烧伤疗效显著,使用安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奥硝唑羧甲基壳聚糖配合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疗效的影响

    作者:李欣;王瓒

    目的:探讨奥硝唑羧甲基壳聚糖配合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基础治疗+奥硝唑羧甲基壳聚糖牙周袋内治疗,每7d复诊治疗1次,共4次。治疗28d后,采集患者各受检位点龈下菌斑,记录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探诊深度(PD)。并测定龈下菌斑胰蛋白酶样酶TLF水平量OD值及螺旋体数目(S%)。结果:治疗后除PD、AL外,观察组PLI、BI、TLF(OD值)、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8.2%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奥硝唑羧甲基壳聚糖联合基础治疗牙周炎,可有效抑制龈下细菌,临床疗效显著。

  • 孟鲁司特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作者:刘杰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联合应用孟鲁司特、山莨菪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卧床休息、去除过敏原、控制感染、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治疗,研究组采用孟鲁司特+山莨菪碱治疗。治疗后2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紫癜、便血、血尿、皮疹、关节肿痛、腹痛消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尿转铁蛋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 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70.6%( P<0.05)。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联合应用孟鲁司特、山莨菪碱疗效显著,在改善临床症状及尿生化指标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 姜黄素对H2O2诱导人黑素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预保护作用

    作者:董妍;曾维惠;李文彬

    目的:探讨姜黄素激活Nrf2对人黑素细胞免受H2O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的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H2O2(50、100、200μmol/L)处理人黑素细胞24h,MTT检测细胞活性,筛选H2O2体外诱导人黑素细胞氧化应激的适浓度;进一步使用10μmol/L的姜黄素预处理细胞2h后,使用适浓度H2O2刺激24h。MTT检测细胞活性,DCFH‐DA流式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Real‐timePCR测定Nrf2、Ho‐1、Sod1、Cat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Nrf2蛋白表达。结果:100μmol/L的H2O2处理人黑素细胞24h后细胞活性显著降低,10μmol/L的姜黄素预处理2h后,人黑素细胞活性显著增强,流式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内ROS含量显著降低,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Nrf2蛋白表达增加,Real‐timePCR结果提示Nrf2、Ho‐1、Sod1、Cat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强。结论:姜黄素保护人黑素细胞免受H2O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的过程中激活了Nrf2信号通路,提示Nrf2是白癜风氧化应激致病机制中的关键分子,为临床治疗白癜风提供了一种思路。

  • EG00229对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滕月;贺芳;张键;张燕

    目的:初步探讨EG00229对卵巢癌细胞侵袭、增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铺Matrigel基质胶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细胞计数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EG00229显著抑制SKOV3卵巢癌细胞的侵袭、增殖,EG00229发挥作用的机制是通过抑制VEGFR2磷酸化和抑制ERKMAPK信号通路而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结论:EG00229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卵巢癌治疗药物。

  • 阿帕替尼联合顺铂对食管癌ECA109细胞抑制作用及机制探讨

    作者:安改丽;李旭;黄尚科;冯璐;白俊;赵新汉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Apatinib)联合顺铂对食管癌细胞ECA109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单独或联合给药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blot观察VEGF、AKT的表达情况。结果:Apatinib及顺铂单药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且结果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Apatinib联合顺铂作用后有协同诱导凋亡作用,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对照组与Apatinib单药组,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比较,AKT及VEGF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而顺铂单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较,AKT及VEGF表达下调不显著。结论:Apa‐tinib和顺铂联合应用能够在体外协同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AKT、VEGF有关。

  • Wnt信号通路组件在胃癌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表达分析

    作者:闫媛;庄坤;张欣;左利平;韩坤;李宁;侯妮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癌旁组织、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Wnt2及β‐catenin的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Wnt2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表达;癌旁组织Wnt2表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表达。癌旁组织及慢性萎缩性胃炎β‐catenin均表达,胃癌组织β‐catenin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结论:Wnt2、β‐catenin在胃癌中均高表达,β‐catenin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表达明显,Wnt信号途径异常活化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 AK000953基因沉默联合达那唑对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作者:牛力春;李世梅;于赟;张颖;梁静;刘会玲

    目的:探讨AK000953基因沉默联合达那唑对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小干扰RNA(RNAi)技术合成AK000953siRNA,脂质体法转染子宫肌瘤细胞,分别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AK000953siRNA联合达那唑对子宫肌瘤细胞的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MTT法结果表明达那唑组对子宫肌瘤细胞的抑制率为(17±4.5)%,而AK000953siRNA+达那唑组对子宫肌瘤细胞的抑制率升高为(56±8.7)%(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AK000953siRNA+达那唑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3.2±2.3)%与(5±0.4)%,P<0.01]和达那唑组[(43.2±4.3)%与(16.0±2.1)%P<0.01]。结论:AK000953siRNA可显著增强达那唑对子宫肌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和促进细胞凋亡的效应。

  • survivin和bcl-2双基因敲减对人舌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作者:饶国洲;娄鸣;景娟;牛洁

    目的:探讨survivin和bcl‐2单基因与双基因敲减后对舌癌裸鼠移植瘤成瘤性的影响。方法:将筛选含有转染survivinsiRNA‐Tca8113;bcl‐2siRNA‐Tca8113;survivin/bcl‐2siRNA‐Tca8113;Negative‐siRNA‐Tca8113细胞及未转染的Tca8113细胞分组进行培养,细胞数调成1×107细胞/ml接种于裸鼠左后肢股部,以无菌生理盐水做阴性对照,隔日观察裸鼠肿瘤发生情况,并测量肿瘤大小、体积。接种5周后处死并测量肿瘤体积大小、比较抑制结果及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病理分析。结果:肿瘤形成率显示空白对照、Lipofectamine和Negative‐siRNA三组的裸鼠成瘤率100%,生长速度快、瘤体大;单基因敲减组(bcl‐2siRNA、survivinsiRNA)和双基因敲减组(sur‐vivin/bcl‐2siRNA)瘤体较空白对照组小,生长速度慢;双基因敲减组成瘤率低(66.6%),注射生理盐水的阴性对照组接种后未出现肿瘤。肿瘤生长曲线显示空白对照、Lipofectamine、Negative‐siR‐NA三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单基因敲减和双基因敲减组,而双基因敲减组不仅成瘤延长,而且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单基因敲减组。肿瘤抑制率显示双基因敲减(84.5%)明显高于单基因敲减(67.6%和69.8%,P<0.05);肿瘤组织HE染色镜下可见:空白对照、Lipofectamine、Negative‐siRNA组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有大片坏死区,survivin和bcl‐2基因敲减后的肿瘤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未见明显浸润现象,肿瘤组织坏死区较少。结论:survivin和bcl‐2基因敲减能有效抑制裸鼠移植瘤成瘤性,双基因敲减对裸鼠移植瘤抑制作用强于单基因敲减。

  • 淫羊藿苷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清S100B蛋白和NSE水平的影响

    作者:胡珍渊;方永军;徐泽彪;周锋;范小璇;张政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淫羊藿苷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的影响。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淫羊藿苷低剂量治疗组[30mg/(kg·d)]、中剂量治疗组[60mg/(kg·d)]、高剂量治疗组[120mg/(kg·d)]、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各组分别在造模后第1、3、7、14天取血,测定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以及各治疗组与模型组同期比较,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均降低(P<0.05);高剂量治疗组与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同期比较,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降低(P<0.05)。结论:淫羊藿苷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有脑保护作用,其作用与淫羊藿苷剂量呈正相关,其机制与抑制S100B蛋白和NSE表达有关。

  • 不同血管通路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透析中的应用

    作者:李倩;杨家丽

    目的:探讨经皮股静脉双腔导管术作为临时血管通路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患者行透析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接受透析治疗的20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00例采用经皮股静脉双腔导管术,对照组100例采用动静脉直接穿刺术。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穿刺成功率98%高于对照组的70%( P<0.05);试验组穿刺部位出血及皮下血肿、感染、低血压和管道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股静脉双腔导管术应用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紧急透析治疗,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 舒适护理在鼻内镜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胡慧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鼻内镜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10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为0级、1级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3,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χ2=4.89,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鼻内窥镜术后的患者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张恩科;郭剑;刘晓梅;李东辉;蒋宏伟

    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疾病与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脂蛋白酯酶(LPL)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MTHFR基因多态性C677T突变,C等位基因,T等位基因,TT/CC基因型的变异,引起MTHFR活性下降,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水平产生不良影响;MTHFRA1298C基因突变,可能使血浆Hcy浓度明显增高。MTHFR基因多态性rsl801133的T等位基因,rs1801131的T‐A单体型,rsl801133、rs854563基因多态性与在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成为各类心脑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LPL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HindⅢ、S447X和PvuⅡ位点变异。HindⅢ酶切位点缺失导致的多态性变异,对于TG和HDL‐C浓度影响不同;LPLS447X基因变异很可能是血管保护因素。PvuⅡ多态性SNP突变的不仅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同时,变异与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高血糖等有协同作用。MTHFR和LPL基因多态性不同的分型对于血脂的影响不同,不同区域的人群变异类型不同,新一代的测序技术将更广泛的应用于高血脂症等一系列危险因素的分析研究上,对疾病的机理研究及治疗、预防产生重要影响。

陕西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