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然舒适分娩减少骨盆底组织损伤

    作者:

    关键词: 舒适 分娩 骨盆底
  • 盆底功能重建对女性产后性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紫琪;廖碧珍;李明慧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FPFD)是指由于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所造成的疾病[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妊娠和分娩是FPFD 的独立危险因素,国际尿控协会( 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将其分为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粪失禁、慢性盆腔疼痛及性功能障碍[3]。女性盆底功能重建(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PFR)是在整体理论的指导下,施行对盆底支持结构的训练、加强及功能恢复[1],其对盆底软组织损伤、神经损伤、循环改善、性器官功能等方面的恢复具有明显效果。而近年来产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4],严重影响了女性产后性生活质量。

  • 不同产科因素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

    作者:马秀娟;郑颖

    目的 分析不同产科因素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健康产妇分别于产后0.5 a内行盆底结构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临床问卷调查.结果 阴道分娩组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症状的发生率是45.5%,选择性剖宫产组为12.2%;产后发生SUI症状的危险因素有分娩方式、孕期是否存在SUI、新生儿体重和孕前BMI.结论 阴道分娩可造成盆底组织的损伤,选择性剖宫产并不能完全避免产后早期PFD的发生.产科因素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致出口梗阻型便秘42例治疗分析

    作者:李志强

    目的:探讨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患者经直肠行耻骨直肠肌强力挂线联合内括约肌松解术.结果:42例患者中治愈3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95.2%,随访1 a无复发.结论:经直肠耻骨直肠肌强力挂线联合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盆底综合征引起的出口梗阻性便秘,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远期复发率低,疗效确切.

  • 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在盆底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25例分析

    作者:王冬梅

    目的:探讨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在盆底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阴道后壁采用"桥式"缝合方法.结果:单纯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手术时间为15~20 min,平均出血15 ml左右,23例手术无直肠损失、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作为一种新术式,手术安全、简便、微创、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盆底表皮样囊肿误诊1例

    作者:李煜;杨娟;解放军第

    1 病历摘要女,38岁,已婚.因体检发现盆腔肿块1 a余于2008-07-0g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无痛经等不适,末次月经2008-06-29.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式,阴道上端至右侧穹隆处、宫颈右后方可触及一约5 cm×5 cm×4 cm大小的包块,囊性感.活动一般,边界清无压痛.三合诊:包块位于直肠前方,并向腹腔延伸.

  • 女性肛提肌的解剖功能和影像学研究

    作者:朱兆领;应涛

    近年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该类疾病的发生与盆底支持结构的异常有直接联系.肛提肌是盆底支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及功能的异常在PF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肛提肌的解剖、功能及影像学研究做一综述.

  • MRI评估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研究进展

    作者:陈硕臻

    MRI软组织对比度和分辨率高,可无创、客观评估盆腔脏器位移情况.常用评估系统包括二维系统(耻骨尾骨线、耻骨-骶尾关节线、骨盆倾斜校正系统、耻骨联合中线、会阴线及HMO分度系统)及三维系统(三维骨盆倾斜校正系统等),但目前MRI如何选择参考线及评估标准尚未统一.本文对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常用MRI评估系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超声定量评估女性盆底器官脱垂

    作者:徐莲;刘菲菲;陶均佳;胡兵;应涛

    目的 分析超声评估女性盆底器官脱垂(POP)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评价系统(POP-Q)评价结果间的相关性,探讨超声定量评估女性POP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6例女性POP患者,其中46例为单腔脱垂,8例为2个腔室、2例为3个腔室的复合脱垂,共计33例存在前腔脱垂,23例有中腔脱垂,12例存在后腔脱垂.所有患者均接受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和POP-Q评分,均由1名医师独立完成评价.对超声测量结果与POP-Q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超声评估中腔脱垂与POP-Q的相关性好(r=0.86,P<0.01),其次是前腔(r=0.84,P<0.01),后腔较差(r=0.62,P<0.01).结论 经会阴二维超声能够提供有价值的盆底解剖信息,是一种能够定量评估POP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 经会阴二维超声观察未育女性前盆腔

    作者:徐繁华;王慧芳;陈华;郑静;李华峰

    目的 采用腔内探头经会阴二维超声观察年轻未育女性前盆腔.方法 对60例年轻未育女性,以耻骨联合下缘为参考点,分别在安静状态下、大Valsaval动作时观察尿道和膀胱的运动变化,测量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BSD)和膀胱尿道后角,计算膀胱颈下降度(BND),并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评估不同观察者间各数据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盆底正中矢状切面由腹侧至背侧依次显示耻骨联合、耻骨后间隙、尿道、膀胱颈、膀胱后壁.正常年轻未育女性在安静状态下BSD为(26.20±3.49)mm,膀胱尿道后角为(107.54±13.68)°;大Valsaval动作时BSD为(14.05±4.32)mm,膀胱尿道后角为(110.97±14.96)°;BND为(12.74±4.48)mm.不同观察者测量安静状态下和大Valsaval动作时BSD及计算BND的一致性非常好,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91和0.87.结论 应用腔内探头经会阴二维超声可动态观察女性前盆腔器官的运动变化,方法简单,重复性和可比性好,值得推广.

  • 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早期盆底改变的MRI研究

    作者:肖学红;周贝贝;汪泽燕

    目的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影响各异,本研究结合静、动态MRI,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早期盆底改变及恢复情况.资料与方法 72例初产妇分成顺产组(50例)和选择性剖宫产组(22例),分别于产后l、6周行MRI检查.比较两组产妇肛提肌损伤率;测量并比较两组产妇在Valsalva状态MRI图像上的耻骨直肠肌裂孔线(H线)、盆底肌下降距离(M线)、膀胱下缘到耻尾线的垂直距离(B-PCL)、子宫颈到耻尾线的垂直距离(U-PCL)和肛提肌裂孔面积(LHS);测量两组产妇产后6周的静息和Kegel状态MRI图像上的LHS、耻骨直肠肌厚度(PRT),比较其变化率(△LHS、△PRT).结果 产后l周顺产组肛提肌损伤率(64.0%)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4.5%)(P<0.05),产后6周两组肛提肌损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周、6周,两组H线、M线、B-PCL、U-PCL、LH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顺产组产后6周H线、M线值较产后1周减小(P<0.01),选择性剖宫产组产后6周U-PCL较产后1周减小(P<0.01).产后6周两组△LHS、△PR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可直接显示产后早期盆底损伤,可评价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早期盆底松弛度及肛提肌收缩功能.

  • 扩散张量成像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肌肉的评估

    作者:朱汇慈;刘剑羽;周延;王丰;韩劲松

    目的 采用扩散张量成像(DTI)评价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盆底肌肉的参数变化.资料与方法 收集50例POP Ⅲ度以上的患者作为研究组,5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横轴位DTI扫描,b=500 s/mm2,15个方向.将DTI原始图像导入后处理软件,分别形成相应的参数图,在b=0的原始图像上逐层勾画盆底各肌肉的边缘并计算出各DTI参数,测量会阴浅横肌、耻骨内脏肌、耻骨直肠肌、髂骨尾骨肌和闭孔内肌5种盆底双侧肌肉和肛门括约肌的DTI参数,包括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度(MD)、λ1、λ2、λ3、线性各向异性(CL)、平面各向异性(CP)和球面各向异性(CS).比较每种肌肉左右侧、研究组与对照组间DTI参数值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的5种盆底双侧肌肉中,仅闭孔内肌左、右侧肌肉的FA、λ3、CP、C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研究组仅闭孔内肌左、右侧肌肉的FA、λ3、CL、CP、C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会阴浅横肌FA值和CS值,左侧耻骨内脏肌CL值,右侧耻骨内脏肌FA、λ3、CL、CS、CP值和左侧髂尾肌λ1、λ3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DTI观察女性盆底肌肉技术上可行,可对POP患者的盆底肌肉损伤进行初步评估,并对揭示其发病机制有一定的作用.

  • 经会阴超声评估肌电刺激盆底治疗的疗效

    作者:胡婷;夏飞;徐红;王娟;顾欣贤

    目的采用经会阴超声评价肌电刺激盆底治疗的疗效,为产后盆底康复提供指导。资料与方法选择进行产后盆底康复的31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30例非妊娠年轻女性作为对照组,研究组进行盆底肌电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5次后及治疗10次后,采用经会阴超声于安静状态及压力状态下(Valsalva动作时)分别测量患者的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Dr、Ds)、膀胱颈角度(θr、θs)、膀胱颈旋转角度(θ),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研究组Dr及Ds均小于对照组(P<0.05),θr、θs及θ均大于对照组(P<0.05);②在肌电治疗前、治疗5次后及治疗10次后Dr、Ds依次增大(P<0.05),θr依次减小(P<0.05)。结论自然分娩会对盆底功能造成损伤,肌电刺激盆底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有较好的疗效,经会阴超声检查能够客观地评估肌电刺激盆底治疗的疗效。

  • 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正常女性盆底肌肉的应用

    作者:尚华;刘剑羽;周广金;周延

    目的探讨3.0T MR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正常女性盆底肌肉纤维束的三维显示及参数特点,为DTI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应用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50例未生育和经剖宫产分娩的女性,按年龄分为20~29岁(15例)、30~39岁(15例)、40~49岁(12例)、50~54岁(8例)。于3.0T MRI上首先行常规矢状位、横轴位、冠状位T2WI、横轴位T1WI检查;然后行动态正中矢状位Fiesta序列检查,排除盆腔器官脱垂;后采用二维扩散加权横断自旋平面回波(SE-EPI)脉冲序列行盆底DTI检查,对DTI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正常女性盆底肌肉纤维束图像,并测量对应肌肉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所有受检者盆底耻骨内脏肌、盆壁闭孔内肌均获得满意的三维肌肉纤维束图像及对应的ADC值、FA值;同一年龄组内左、右侧耻骨内脏肌及闭孔内肌ADC值、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耻骨内脏肌及闭孔内肌ADC值、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 MR DTI纤维束成像可以三维观察女性盆底复杂肌肉纤维束结构,并且获得其正常ADC值和FA值。

  • 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三维盆底超声表现

    作者:张美琴;杨帆;宋清芸;罗红

    目的 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初产后早期女性盆膈裂孔形态及下尿路膀胱颈移动度,分析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相关参数,以期产后早期筛查SUI,并为盆底康复提供客观指征.资料与方法 170例初产妇分为SUI组13例和无症状组157例,进行盆底超声检查,获得人体盆底正中矢状切面及盆膈裂孔重建图像,测量膀胱颈移动度及盆膈裂孔指标等相关参数.结果 产后6~8周时剖宫产后SUI发生率为4.55%,经阴道分娩后SUl发生率为9.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I组在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移动度Y为(1.83±0.54) cm、盆膈裂孔横径为(4.21±0.73) cm、纵径为(5.89±0.97) cm、面积为(20.38±6.30) cm2,均大于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息及缩肛时两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lsalva动作时尿道内口形态、膀胱颈下移度和盆膈裂孔参数是超声评估SUI的敏感指标,结合患者症状,有助于产后早期初筛SUI,并指导高危产妇尽早进行盆底康复.

  • 盆底超声测量角量参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

    作者:李昆萍;谢文杰;郭志伟;窦羡纳;钟素霞

    目的 探讨角量参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SUI提供客观依据.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经临床诊断为SUI的女性患者138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100例常规体检的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进行盆底超声检查,观察两组受检者尿道倾斜角、尿道旋转角及膀胱尿道后角情况,得到其在女性SUI的诊断标准,并前瞻性分析2017年1-2月30例SUI患者,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评估其在SUI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两组受检者年龄、体重指数、孕产次及静息状态膀胱尿道后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静息状态尿道倾斜角、Valsalva动作尿道倾斜角及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寻找诊断SU1的截断值:静息状态时尿道倾斜角<14.5°,Valsalva动作时尿道倾斜角>32.5°,尿道旋转角>49.5°,膀胱尿道后角>154.5°,其敏感度分别为62%、73%、67%、57%,特异度分别为61%、84%、82%、7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3、0.809、0.768、0.658.通过验证,当静息状态尿道倾斜角为14.5°时,诊断SUI的符合率为63%;Valsalva动作尿道倾斜角为32.5°时,诊断SUI的符合率为83%;尿道旋转角为49.5°时,诊断SUI的符合率为77%;Valsalva动作膀胱尿道后角为154.5°时,诊断SUI的符合率为60%.结论 盆底超声能清晰观察女性盆底角量参数,其超声诊断截断值的确定有助于临床对SUI患者的诊断及评估,Valsalva动作时尿道倾斜角与尿道旋转角在女性SUI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断SUI提供客观依据.

  • 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林莲恩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盆底支托组织的松弛或断裂是主要发病基础之一,妊娠及分娩是重要的高危因素,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盆底超声既能动态观察盆腔脏器脱垂及盆底肌肉受损情况,评估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又能确定植入材料的功能和位置,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评估治疗效果提供重要信息.

  • 产后瑜伽操对产妇后期体型及盆底肌张力恢复的影响

    作者:吴丽芳;王小玲;廖玲丽;钟小兰;熊莉芳;宋亦平

    目的 探讨产后瑜伽操对产妇体型和盆底肌肉恢复的效果.方法 对120例志愿做产后操的正常分娩产妇,于产后第2日开始行产褥操,每1-2d增加1节,至全部掌握.3周末,随机分为产后产褥操组和产后瑜伽操组,于产后6周末、12周末随访产妇的腰围、臀围、腹部皮皱、体质指数等指标和盆底肌肉张力恢复指标.结果 两组6周末体型客观状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末两组体型客观状态指标和盆底肌肉张力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瑜珈操能较好地恢复产妇体型和盆底肌肉张力.

  • 盆底肌功能训练预防产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杨俊玲;谢丽;张培莲

    目的 探讨Kegel盆底肌功能训练法对于预防产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将162例足月初产头住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进行10周以上的Kegel盆底肌功能训练,对照组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两组均于产后6个月随访,评价Kegel训练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76例产妇(84.4%)可坚持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其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产后Kegel盆底肌功能训练方法简单,产妇的依从性好,可以有效预防并治疗产后尿失禁.

  • 经会阴超声对自然分娩者产后盆底肌肉锻炼治疗的疗效评估

    作者:杨思;易爱娇;陈玉媛;杨娟;陈梅

    目的 采用经会阴超声检查评估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的疗效,为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6至2016年5月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30例接受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的产妇组与30例未进行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的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经会阴超声检查观察2组的盆底基本结构并分别于静息状态及压力状态下进行各参数的测量,可以得到膀胱颈位置(Dr、Ds)、膀胱尿道后角(βr、βs)、膀胱颈旋转角(γ),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年龄、Dr、Ds、pr、βs、γ比较采用t检验(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2组在产后6周与产后14周Dr、Ds、βr、βs、γ值比较采用t检验(配对设计的均数比较).结果 (1)第14周研究组与对照组的Dr、Ds参数比较,研究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2.14,P均<0.05);2组βr、ps、γ比较,研究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3.83、2.44,P均<0.05);第6周2组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l.30、0.40、0.52、0.87、1.21,P均>0.05).(2)研究组第6周与第14周Dr、Ds参数比较,第14周>第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3、10.00,P均<0.05);βr、ps、γ参数比较,第14周<第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3、4.84、4.26,P均<0.05);对照组第6周与第14周的βr、ps、γ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4、1.96、1.87,P均>0.05),而Dr、Ds参数比较,第14周>第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10.75,P均<0.05).结论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可逐渐改善经阴道分娩者产程中造成的盆底结构及功能的伤害,经会阴超声可客观的评估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早期发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和产后恢复提供重要的依据.

174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