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陕西医学杂志

陕西医学

陕西医学杂志

Shaanxi Medical Journal 섬서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0-7377
  • 国内刊号: 61-110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40
  • 曾用名: 陕西新医药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陕西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杨世兴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 PCI 术中足量阿托品预处理抑制再灌注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观察

    作者:许岭平;李尔清;雷兵;侯军龙;王璟;陈剑辉

    目的:观察足量阿托品预处理在急性下壁心梗急诊 PCI 术中预防再灌注、抑制迷走反射的效果。方法: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 PCI 术中造影证实右冠急性闭塞的患者分为两组,阿托品预处理组(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导丝通过后给予阿托品2mg 静脉推注(0.03mg/kg),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再灌注反应的阳性率(心动过缓、低血压、阿斯综合征、呕吐、室速室颤)以及病死率,评估阿托品预处理对提高急诊右冠 PCI 手术安全性的作用。结果:治疗组再灌注反应阳性率为2%,对照组再灌注反应阳性率为7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量阿托品充分阻滞乙酰胆碱,抑制急性右冠血栓性闭塞急诊 PCI 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再灌注反应,抑制迷走神经节丛缺血再灌注后乙酰胆碱量子式释放,显著提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 PCI术的安全性。

  • 血清抗衰老因子 Klotho 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

    作者:黄强;张勇;刘富强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群血清 Klotho 蛋白水平,探讨 Klotho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30例及冠状动脉正常30例采用SYNTAX 评分评估冠脉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 方法)测定血清 Klotho 的含量。结果:冠心病组血清 Klotho 水平明显降低[(48.7±6.6)pg/ml 与(24.9±6.2)pg /ml ,P <0.05];进一步相关分析表明:血清 Klotho 水平与冠脉 SYNTAX 评分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r =0.59,P=0.038)。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 Klotho 水平明显降低,有可能在将来成为冠心病早期识别更加方便、快捷的标记物。

  •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效果观察

    作者:陈轲;韩健;殷振华;张亚军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对于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0例掌关节周围部位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患者术后手部功能恢复的情况、感染率、致畸率等比较。结果:掌骨头颈部骨折患者中,优良率为83.3%,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患者中优良率为89.5%,植骨合并掌骨骨折患者中优良率为78.5%,掌骨基底骨折优良率为81.8%。各类型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分型患者的骨折痊愈时间及感染率、骨折畸形率等的临床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对不同类型掌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治疗均有很好的疗效。

  • 外固定器与保守法治疗成年人移位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郭华;郭雄

    目的:比较外固定器与保守法治疗成人移位性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急性移位>15mm 锁骨中段骨折患者中,25例进行保守法治疗(A 组,锁骨支撑架),25例进行外固定器治疗(B 组,Schanz 针)。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 Constant 肩关节评分,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愈合时间比较:A 组平均(23.45±1.40)周,B 组平均(9.36±1.49)周。肩关节评分比较:随访6个月后,A 组评分(78.28±6.45)分,B 组为(92.72±1.48)分。并发症比较:A组锁骨长度平均缩短19.36 mm ,B 组锁骨缩短仅3例(6,5,6 mm)。结论:外固定器治疗移位性锁骨中段骨折,操作简便而且刚性固定不易再次移位,同时具有止痛快,愈合时间短的优点。

  • 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比分析

    作者:王炜;李富航;闫相斌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成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采用 Harris 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活动范围、功能及疼痛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 Harris 评分比较显示:研究组患者得分为(96.3±3.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手术时长、术后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脑脊液置换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预后的影响

    作者:史航宇;苏建云;米伟阳;李楠;宋锦宁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5例小儿 SAH 患者据家属意愿选择脑脊液置换治疗(观察组)30例,未采用置换治疗(对照组)25例,对比两组预后指标。结果:两组预后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0~2级比重56.67%(17/30),对照组0~2级比重44.00%(11/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迟发出血1例,脑积水1例,癫痫1例;对照组迟发出血2例,脑血管痉挛2例,脑积水3例,癫痫1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昏迷患者清醒时间、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治疗 SA H ,并不能改善远期患儿预后,但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缩短昏迷的时间。

  •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作者:方堃;周文旭;魏挺;徐蕾;杨浩杰;卢媛媛;刘江;庄稼;张雅利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方式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饮食、运动治疗方式强化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强化治疗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糖尿病知晓率、生活方式、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药物联合饮食、运动强化治疗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 地佐辛在脑外伤局麻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朱富祖

    目的:探讨地佐辛在脑外伤局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44例在我院脑外科行脑外伤局麻手术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脑外伤局麻手术的基础上,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脑外伤局麻手术基础上静脉注射5mg 地佐辛;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30min 疼痛平均评分为(3.0±1.0)分,术中1h 疼痛平均评分为(3.1±2.1)分,术后1h 疼痛平均评分为(3.5±1.2)分。对照组患者术后30min疼痛平均评分为(4.6±1.1)分,术中1h 疼痛平均评分为(5.8±1.9)分,术后1h 疼痛平均评分为(6.3±2.0)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外伤患者的局麻手术中,相比于常规的局麻方式,地佐辛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与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0例近期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王藏慧

    目的:观察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与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将4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使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数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13例,治愈率为65.00%,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治愈8例,治愈率为40.00%,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的治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数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患者无组间差异(P >0.05)。结论: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好,创伤小,安全性高。

  • 胸腰段椎体骨折内固定术后尾端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符维广;许立新;李浩鹏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骨折内固定对尾端邻近椎间盘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对86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的骨折内固定术前、取出内固定术后 MR 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尾端邻近节段与非邻近节段腰椎间盘退变程度、退变率、椎间隙高度变化、椎体终板凹陷角度变化。结果:尾端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及退变率与非邻近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并未增加尾端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和退变率;在椎间隙高度变化及椎体终板凹陷角度变化方面,邻近节段与非邻近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也没有使尾端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降低及终板凹陷角度变大。结论:胸腰段椎体骨折内固定术后尾端邻近节段退变与内固定无明显关联。胸腰段椎体骨折内固定术后椎间盘退变在尾端邻近节段与非邻近节段无明显差异,内固定可能并未加速正常尾端邻近节段的退变,对已退变椎间盘可能有促进退变的作用。

  • 甲状腺术中纳米炭负性染色甲状旁腺应用研究

    作者:张博;马永逸;梁民;陈延会;彭喆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的手术过程中应用不同浓度和剂量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染色后效果。方法:将90例甲状腺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观察术中染色所需时间、总用药量、术后血钙浓度、PT H 指标、低血钙症状、病理结果等。结果:4组患者术后第1天检测血钙浓度、PT H 指标、术后48h 内发生低血钙症状的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 >0.05)。4组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未找到误切的甲状旁腺。第3、4组患者每点注射0.3ml 纳米炭混悬液的平均染色时间小于第1、2组每点注射0.1ml(P <0.01)。应用纳米炭原液每点注射0.3ml 的患者每例用药2支,较其他3组患者用药量增加。结论:①应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时,每点注射0.3ml ,能够达到加快示踪淋巴结的目的;②应用生理盐水按1∶1稀释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染色效果满足临床要求,控制了药品总用量,能够为患者节省费用。

  •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冀晋杰;郭瑜;麻瑞晨;牛江涛;赵建奎;孙绪德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过程中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62)与对照组(n=58)。研究组患者以 SVV 为目标导向进行液体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液体管理方法进行液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指标值并观察患者治疗安全性。结果:①研究组患者输血量、输液量、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②手术前,两组患者各指标值无明显差别(P>0.05),而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P <0.05);③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肾功能不全、脑水肿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中,安全、有效。

  •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组织再灌注的心电图 ST 段动态变化分析

    作者:李淑岩;崔丽杰;王丽杰;那君;姜仲卓;解小萌;宋亮;赵含章

    目的:探讨术前、术后即刻心电图表现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组织再灌注相关性。方法:对2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术前常规生化指标检测,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2h ,进行18导联心电图检测。结果:无复流者 ST 段抬高总和高于正常者(P<0.05);无复流者 C 型 ST 段抬高、再灌注心律失常均高于正常者(P<0.05);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再灌注心律失常者发病时间、ST 段抬高导联数目低于无再灌注心律失常者(P<0.05);术后24h CK‐MB 、cTnT 水平低于术前(P<0.05);术后即刻、术前 ST 段抬高导联数目(r =0.542、r =487,P<0.05)、抬高总和下降幅度(r =0.563、0.539,P<0.05),与 CK‐MB 、cTnT 术后24h 水平较术前下降幅度呈正相关;A 组、B 组、C 组、D组无复流率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 再灌注与术前心电图有关,术后即刻心电图较术前是否改善,可作为再灌注心律失常预测指标。

  • 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Hcy、hs-CRP及CysC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娟;郑小军;肖飞;李会仓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及胱抑素 C(Cys C)的相关性。方法:将青年脑梗死76例作为研究组,按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 T )分为内膜正常组16例、内膜增厚组27例及斑块形成组33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 Hcy 、hs‐CRP 及 Cys C 水平,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研究组IM T 值,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研究组 Hcy 、hs‐CRP 及 Cys C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斑块形成组显著高于内膜正常组和内膜增厚组(P <0.05),内膜增厚组显著高于内膜正常组(P <0.05)。内膜增厚组 IM T 和斑块形成组 IM T 均与 Hcy 、hs‐CRP 及 Cys C 水平呈正相关(P <0.05)。结论:Hcy 、hs‐CRP 及 Cys C 均与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是判断病情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也可用于判断青年脑梗死患者是否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筛选指标。

  •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超声检查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梅;曾艾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80例身体健康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观察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显示甲状腺肿大为3例(3.8%),甲状腺结节为28例(35.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20例(25%)和52例(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甲状腺回声异常19例(23.8%)与观察组28例(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甲状腺体积(13.78±3.12)mm3,明显小于观察组(18.65±4.52)mm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并发甲状腺疾病,对其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有重要临床价值。

  • 64层螺旋 CT 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研究

    作者:常燕;王冬伟;李渭征;张启华;唐帆

    目的:探讨64层螺旋 CT 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46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SAP)24例,利用 CT 值定性分析不同类型斑块的性质程度,计算斑块的数目和构成比例,计算血管的狭窄程度,分析与不同性质斑块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稳定型心绞痛组对比,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斑块检出率显著升高(P<0.05);根据相关标准计算出四支主要血管的狭窄程度,结构提示血管的狭窄性和斑块的类型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P >0.05)。结论:64层螺旋 CT 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判断血管的狭窄程度和斑块类型。

  • 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检查及其价值分析

    作者:曾莲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检查在诊断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均行 ECG 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根据是否合并典型心绞痛进行分组,以CAG 结果为“金标准”,计算 ECG 的诊断准确性。结果:ECG 对 CAHD 诊断的敏感性为83.53%,特异性为51.43%,与 CAG 检查无明显差异(P >0.05);ECG 对典型心绞痛诊断的敏感性为73.33%,特异性为41.67%,与 CAG 检查无明显差异(P>0.05);ECG 对非典型心绞痛诊断的敏感性为24.00%,特异性为45.45%,与 CAG 检查差异显著(P <0.05)。结论:ECG 检查可作为 CA HD诊断方法之一,但仅凭 ST‐T 改变不足以确诊,尤其是非典型心绞痛,需通过 CAG 检查并结合临床特征进行综合评判。

  • 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术后放疗同步应用替莫唑胺化疗临床研究

    作者:尚春迎

    目的:探讨脑间变性星型细胞瘤术后调强放疗并同步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5例术后经病理确诊的脑间变性星型细胞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调强放疗并同步整合加量技术,并同步口服替莫唑胺进行化疗,随访2年期总生存率,对影响脑间变性星型细胞瘤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41.8个月,所有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2.4个月,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7.9%、58.5%;未观察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血液学毒性主要表现血小板、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为头痛、呕吐恶心,I ~ II 度骨髓抑制率为84.00%,III 度骨髓抑制率为16.00%,未发现 IV 度骨髓抑制;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手术切除情况、肿瘤位置等对脑间变性星型细胞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WHO 分级、KPS 评分、术前化疗情况等因素对脑间变性星型细胞瘤术后患者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WHO 分级(P=0.002)、KPS 评分(P =0.036)是影响脑间变性星型细胞瘤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脑间变性星型细胞瘤术后调强放疗并同步替莫唑胺化疗临床效果确切,WHO 病理分级和术前 KPS 评分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

  • 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刘显阳;张小刚;刘飞;王姗;张娅妮

    目的:探讨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组,对照组按照精神分裂症治疗常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内观疗法,治疗6周。在入组时和出组时分别对患者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防御方式问卷(DSQ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结果:第6周研究组掩饰型因子分、消极应对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第6周掩饰型因子分、消极应对因子分值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05);研究组及对照组第6周PANSS 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内观疗法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应对方式及防御方式,改善心理状态。

  • 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E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43例临床观察

    作者:袁艳丽

    目的:探讨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将43例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患者给予脉冲 CO2点阵激光联合 E 光嫩肤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单纯 E 光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5),满意率达90%以上,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脉冲 CO2点阵激光联合 E 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 冠状动脉痉挛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

    作者:韩伟;关宏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痉挛(CAS)患者在双重特异性 A 型激酶锚定蛋白2功能多态性[AKAP10(A /G) I646V)]的基因型分布情况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组选择冠脉造影证实的 CAS 患者58例,对照组选择冠脉造影阴性患者58例,采用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评价自主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患者 AKAP10的基因分布情况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异同。结果:CAS 组患者平均心率高于对照组(P <0.05);CAS 组时域指标 SDNN 、SDANN 、RMSSD 、PNN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AS 组 AA 、AG 、GG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1.0%、39.7%、29.3%,对照组则为53.4%、32.8%、13.8%。 CAS 组 A 、G 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54%、46%,对照组 A 、G 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70%、30%,两组患者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AKAP10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自主神经的功能而成为影响 CAS 的发生。

  • 超声心动图对非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王爱珍;刘慧;张展;朱洪煊;方玲;岳瑾琢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非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提高临床对非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对120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并分析冠状动脉损害情况。结果:120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中,冠状动脉内径正常42例,占35%,管壁光滑;冠状动脉受累78例,占65%。其中29例冠状动脉未见明显扩张,占24%,内膜轻度增厚,回声模糊,不均匀;38例冠状动脉扩张,占31%;11例冠状动脉瘤,占9%。结论:超声心动图能为临床早期诊断非典型川崎病提供依据,使患儿得到及时治疗,早期治疗可减轻冠状动脉进一步损害。超声心动图能动态观察冠状动脉病变,对疾病的长期随访及预后判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以急性前葡萄膜炎为首发症状的强直性脊柱炎43例临床分析

    作者:郝晓娟;杜娟丽;张强;姜敏;张斐娜;朱林惠

    目的:探讨以急性前葡萄膜炎(AAU )为首发症状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关节外以 AAU 表现为主的 AS 的认识水平,减少误诊或漏诊率。方法:对43例临床确诊为 AS 并以 AAU 为首发症状的住院患者行 HLA‐B27、C 反应蛋白、血沉和骶髂关节 CT 、眼压、视力、裂隙灯等检查及 AS 疾病活动性评分(BASDAI 评分)、疾病功能性评分(BASFI)、葡萄膜炎严重程度(EIU)评价。结果:① AS 并发 AAU 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7.0±11.3)岁,病程为(6.34±5.17)年,所有患者均有骶髂关节炎改变。② AS 并发 AAU 患者 CRP 、ESR 升高,与未并发AAU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 并发 AAU 患者 HLA‐B27阳性率为84.6%,与未并发 AAU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 AS 并发 AAU 患者葡萄膜炎等级评分为(6.24±2.43)分,与 BASDAI 评分呈正相关(r =0.68,P<0.05)。结论:以 AAU 为首发表现的 AS 起病隐匿,多累及青年男性,病情易反复,AAU 严重程度与 AS 的病情活动有一定相关性。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因素与 GRACE 评分及心功能关系临床研究

    作者:郑志君;王晓蕊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 GRACE 评分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 ACS 患者380例,根据 GRACE 评分分为三个组,低危组(GRACE 评分≤126分)120例,中危组(GRACE 评分126~147分)132例,高危组(GRACE 评分>147分)128例。对三组进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探讨 ACS 患者不同 GRACE 评分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 GRACE 评分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ACS 患者 GRACE 评分越高,患者的男性比例、年龄、高血压、血清 Hcy 、CysC 、Fib 、ApoB 、ApoB/ApoA 水平越高,而血清 ApoA 水平和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越低(P<0.05),GRACE 评分和心功能水平明显呈负相关。结论:急性冠脉危重程度与男性比例、年龄、高血压、血清 Hcy 、CysC 、Fib 、ApoB 、ApoB/ApoA 、心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在ACS 患者中联合运用多种危险因素进行病情评估,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心功能损伤的预防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107例

    作者:白东昱;薛亮;赵程锦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HFR)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 )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7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 FHR组和 PFNA 组,FHR 组63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PFNA 组44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术后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7d 、6个月及12个月均通过 Har‐ris 评分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HFR 组手术时间较 PFNA组略长(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均随着康复时间延长逐渐改善,术后7d 时 HFR 组患者较 PFNA 组改善更明显(P<0.01),而在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R 组手术时间较 PFNA 组略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HFR 组可获得更快的髋关节功能改善,而在术后6~12个月时两组髋关节改善无差异。不同患者需要根据围手术期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TG/HDL-C与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小位;王养维;庞雅玲;刘玲娇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TG/HDL‐C)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 DM )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新诊断 T 2 DM 患者143例,另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1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检测值,采用 t 检验、Pearson 线性相关、多元逐步的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学细析。结果:① T2 DM 组 BMI 、HbA1c 、TG/HDL‐C 、HOMA‐IR 均较对照组升高(t =2.212~17.843,P <0.05),HDL‐C 则降低(t =-2.4,P <0.05);② T 2 DM 组 WC 、HbA1c 、TG/HDL‐C 等指标均与 HOM A‐IR 相关(r =0.168~0.35,P <0.05);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 WC 、TG /HDL‐C 是 HOMA‐IR 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G/HDL‐C 可能是新诊断 T2 DM 患者的 IR 状态的简便预测指标。

  • 激素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冀超玉;牟荣芳

    目的:探讨激素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非激素治疗组(45例)和激素治疗组(45例),将激素组分为退热组和非退热组,另选择支气管异物但未并发感染患儿35例作为对照组。非激素治疗组仅作对症治疗;激素治疗组采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激素治疗组和非激素治疗组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激素治疗组连用甲泼尼龙3d 后,所有患者行软式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观察肺泡灌洗液中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激素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非激素治疗组( P<0.05);治疗3d 后,激素治疗组有16例(35%)的患儿退热,体温基本恢复正常,而非激素治疗组无1例患儿退热;激素组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8%( P <0.05);治疗后,激素组和非激素组的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因子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退热组与非退热组比较,细胞因子 IFN‐γ、TNF‐α、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均有所降低,其中退热组的 IL‐2和 IL‐8明显低于非退热组( P <0.05)。结论:采用激素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可使患儿肺泡灌洗液 IL‐l 、L‐4、IL‐6、IL‐8、IL‐10降低,同时可在较短时间内使患儿退热。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余晓杰;蒙思锋;唐光伟;廖博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TED)技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58例拟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局麻下行 PTED 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分)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ODI)指数评定,并于术后3个月时进行改良 Macnab 临床疗效评级。记录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所有不良反应。结果:PTED 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VAS)由术前的6.9±1.8分下降为术后1周的2.8±0.6分(P<0.01),术后3月时无进一步改善(P=0.22)。 ODI 功能评价由术前的(71.3±10.2)%下降为术后1周的(18.0±5.6)%(P<0.01);且术后3个月时继续下降为(12.9±3.8)%。 Macnab 分级显示:术后1周时优良率为81.0%,术后3个月时优良率为89.7%(P=0.19)。术后1周2例患者仍有明显症状,行二次椎间孔镜治疗后好转。治疗过程中仅4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麻痹,给予神经营养等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PTED 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特点。

  • 不同标准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后心肌酶谱分析

    作者:韩娟

    目的:探讨采用传统病理性黄疸和小时胆红素诊断标准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和心肌酶检测结果。方法:对照组选择符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患儿,研究组选择采用小时胆红素概念诊断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观察两组患儿入院时和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TB),谷草转氨酶(AST )、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后 TB 、AST 、LDH 、CK 、CK‐MB 较入院时均降低(P 均<0.05)。入院时研究组 TB 较对照组低(t =19.48, P<0.05),AST 、LDH 、CK 、CK‐MB 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 TB 较对照组高(t =14.35, P <0.05),AST 、CK 及 LDH 两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 CK‐MB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时胆红素的概念对患儿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心肌酶值。

  • 超声检查对胆道下段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萍;杨建忠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胆道下段恶性肿瘤诊断价值,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对87例恶性肿瘤(胰头癌、壶腹癌、胆管癌)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对检查结果与临床和(或)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观察肿瘤位置、大小形态、包膜边界、内部结构、胆总管梗阻的程度与形态、胰管增宽情况及手术治疗方式。结果:87例恶性肿瘤中胰头癌39例,壶腹癌31例,胆管癌17例;手术治疗胰头癌29例(74.4%),壶腹癌23例(74.2%),胆管癌11例(64.7%)。胰头癌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9%;胆管癌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2.4%。结论:引起肝外胆管低位梗阻之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特征不同,超声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 非脱垂子宫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83例

    作者:孟晓瑜;刘继梅;刘聪荣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基层医院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62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83例非脱垂子宫,行改良阴式子宫全切术;对照组79例非脱垂子宫,行经腹子宫全切术。并对两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非脱垂子宫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总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脱垂子宫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损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 经半椎板切除术与经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脊髓肿瘤效果评价

    作者:索书涛;郭世文

    目的:评价经半椎板切除术与经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脊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脊髓肿瘤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32例经半椎板切除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28例经全椎板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半椎板切除术比经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脊髓肿瘤效果更好。

  • 软硬通道联合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

    作者:张亚飞;刘永建

    目的:探讨软硬通道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大量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大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软硬通道联合穿刺术,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月 GOS 评分:5分1例,4分4例,3分17例,2分2例;自动出院失访4例,死亡2例。结论:大量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及致残率高,软硬通道联合微创手术是一种有效、安全、快捷的手术方法。

  • 缺血性脑血管病96例侧支循环建立多因素分析

    作者:韩霞;闫小峰;王月琴;王丙聚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并分析影响侧支循环建立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6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行 DSA 检查,根据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分为侧支循环建立组(n=94)和侧支循环未完全建立组(n=66),比较两组患者 NIH‐SS 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的差异。同时收集临床病例资料,将可能影响侧支循环建立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心脑血管病史、糖尿病、平均动脉压、吸烟史、病变血管数量、狭窄程度及相关血液指标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非条件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侧支循环建立组患者 NIHSS和脑梗死体积明显低于侧支循环未完全建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吸烟史、平均动脉压、血管病变的支数、狭窄程度以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侧支循环建立有关。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平均动脉压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侧支循环建立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侧支循环的建立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使得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明显减轻。吸烟、平均动脉压升高以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密切相关。

  • 超声内镜诊治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180例临床观察

    作者: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曼;纪文静;阿古再·热合曼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180例上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进行超声内镜诊断,并根据内镜结果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进行治疗,术后定期内镜随访。并对所获得的终病理检查进行诊断率的分析,分析超声内镜的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病理总诊断准确率为70.35%;超声内镜诊断准确率67.68%。超声内镜图像测量的长径大于2cm 的病灶75例,诊断准确率(84.5%)高于小于2cm 的病灶123例(61%)(P<0.05),且起源层次也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并且在超声内镜指导下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麻醉中脑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马丁雷;刘苏;张锦荣;李萌萌;郝建华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外伤手术麻醉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150例急诊行重型颅脑外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75)和对照组(n=75)。右美托咪定组在常规麻醉诱导前10 min 内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kg ,之后以0.5μg/(kg ? h)静脉输注至术毕;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于术前(T1),术后1d(T2),3d(T3),5d(T4),以及7d(T5)记录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及脑氧摄取率(CERO2),并采用ELISA 的方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 S‐100β蛋白水平。结果:与T 1时间点相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 T2时间点 SjvO2明显升高,CERO2明显降低;两组 T 2、T 3、T 4、T 5时间点 S‐100β蛋白、NSE 水平升高(P<0.05);在 T2和 T3时间点,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SjvO2高于对照组,Da‐jvO2和 CERO2低于对照组(P<0.05);在 T2、T 3、T4、T5时间点,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血浆 NSE 和 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在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改善脑氧代谢,减少术中可能出现的脑缺血缺氧状态,一定程度上具有脑保护作用。

  • 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涛;贺中正;朱莽;杨彦平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急性期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 STBI 患者据入院顺序,结合家属意愿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未使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48例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血肿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采用改良盐酸羟胺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血尿酸(UA)水平,对比治疗前、90d 后神经缺损功能,评价疗效。结果:1周后,两组血肿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OD 、UA 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54.2%高于对照组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 STBI 疗效较好。

  • 小儿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曲慧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98例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患儿根据 GOS 预后评分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两组患儿性别、年龄、CSF 白细胞数等与其临床预后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依据 GOS 标准对198例急性 CNS 病毒感染患儿随访中发现:预后良好率为90.40%,预后不良率为9.60%。其中19例预后不良患儿疾病有严重后遗症。临床及生化资料显示:发热时间、CSF 白细胞数、EEG 、颅脑 CT /MRI 、脑膜刺激征、多次惊厥发作、早期意识障碍、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在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CSF 蛋白量、CRP 在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EEG 重度异常、颅脑 CT /MRI 异常、多次惊厥发作、早期意识障碍可增加急性 CNS 病毒感染患儿预后不良的可能性,是影响 SVE 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症病毒性脑炎(SVE)患儿预后多良好。 EEG 重度异常、颅脑 CT /MRI 异常、多次惊厥发作、早期意识障碍是影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病毒感染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静注艾司洛尔预防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不良反应临床研究

    作者:庞娜;石丽杰;张威;赵蕊;袁丽

    目的:探讨静注艾司洛尔预防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不良反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均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前顺次静脉推注阿托品0.5 mg ,丙泊酚1~1.5 mg /kg ,琥珀胆碱1~1.2 mg /kg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电刺激结束30 s 静脉推注艾司洛尔0.2 mg/kg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家属接受度。结果:观察组在头痛、心慌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714,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完全接受、总接受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368,P <0.05);观察组患者家属不接受度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138,P<0.05)。结论:静脉推注艾司洛尔明显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有效提高了患者家属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依从度。

  •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影响研究

    作者:陆千军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给予两组患者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普钠治疗,观察组加用多巴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肾功能的变化。结果: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 MAP 、PaO 2/FiO2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 PVP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EVLWI(血管外肺水指数)、CVP(中心静脉压)组间、多时间点比较差异明显(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 PVPI 、EVLWI 、CVP 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 PVPI 、EVLWI 、CVP 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肌酐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组间、多时间点比较差异明显(P<0.05),患者血清肌酐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头痛、2例低血压,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头痛,1例低血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心衰较单纯使用硝普钠进行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肾功能,且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 乌司他丁治疗颅脑外伤60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胡学安;胡世颉;吕超;罗鹏;张磊;李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 TI)治疗颅脑外伤(TBI)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 TBI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 TBI 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 U TI 静推。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观察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7、14天,两组患者血清 IL‐6、TNF‐α、CRP 、S‐100B 和 NSE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第7、14天 GCS评分均显著上升(P<0.05),而观察组上升更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8.33%与55.00%,P <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提高 TBI 患者治疗效果、缓解炎性反应、保护神经功能。

  • 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作者:焦洋;王君;曾文斌

    目的:探讨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丁苯酞与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均治疗14d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4d 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治疗组SSS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快速明显的改善神经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 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范晓英

    目的:探讨分析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50例拟行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 A 、B 、C 三组,每组50例。 A组患者手术后给予5μg/ml 芬太尼复合0.12%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B 组患者给予0.5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2%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C 组患者给予0.12%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三组患者均在术后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mg 以预防呕吐,手术过程中检测生命体征,并记录手术后1d 内各组患者的镇痛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状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镇痛效果。结果:B组患者在手术后1、3、5h 的活动及静息状态时的镇痛效果优于 A 组和 C 组(P<0.05);B 组患者手术后1d 内呕吐发生情况与 A 组和 C 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 组患者瘙痒发生率与 B 组和 C 组比较明显较高(P <0.05);嗜睡、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5μg/ml 舒芬太尼复合0.12%罗哌卡因能够有效的应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中,不良反应较少。

  • 乌司他丁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宗媛;王艳;张怡;李博玲;高麦仓

    目的:探讨术后注射乌司他丁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创伤性休克手术患者53例,根据术后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静注。分析和比较两组术后第1、2、3、5天的呼吸功能,白细胞计数和血清 C 反应蛋白水平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后第1、2、3、5天 PaO 2/FiO2比值、FIO 2及白细胞计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术后第5天动脉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天血清 C 反应蛋白水平为(5.7±0.6)μg /ml ,术后第2天血清 C反应蛋白水平为(14.3±1.1)μg/ml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机械辅助呼吸时间、ICU 滞留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术后早期注射乌司他丁有益于抑制术后全身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 他达拉非治疗男性结直肠癌术后勃起功能障碍88例

    作者:陆雄;葸根;郝福军

    目的:探讨男性结直肠癌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8例接受结直肠癌手术的男性肿瘤患者,术后服用他达拉非片。以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为评价指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由患者自行或者电话回访填写,对比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结肠癌患者治疗后评分为(18.82±1.13)分,直肠癌患者治疗后评分为(15.15±1.67)分,两者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肠癌术后勃起功能障碍治疗有效率为65.85%,直肠癌为53.19%,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结直肠癌术后服用他达拉非片临床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男性结直肠癌术后勃起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硝苯地平缓释片配伍氯沙坦钾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65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张红;李志開;张瑞瑞

    目的:观察比较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5例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均分为联合用药组、硝苯地平缓释片组及氯沙坦钾组,其中联合用药组口服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及氯沙坦钾片,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改善,联合用药组、硝苯地平缓释片组及氯沙坦钾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87.7%、86.2%,联合用药组对于舒张压和收缩压的降低程度和临床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单独用药的两个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血液透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用药。

  • 阿司匹林联合替罗非班预防冠心病 PCI 术后血栓形成100例分析

    作者:李伟玲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替罗非班预防冠心病 PCI 术后亚急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经 PCI 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按照术后用药方式不同分为二联用药组(n=42,常规给予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和三联用药组(n=58,在常规给药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发生率、用药后出血事件及血小板减少率。结果:①三联用药组治疗后亚急性支架血栓发生人数小于二联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三联用药组治疗后出血事件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高于二联用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经PCI 术后,预防性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替罗非班可有效减少亚急性支架血栓发生率,且无明显出血事件发生,但能一定程度增加血小板减少发生率。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对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娜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配伍治疗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心衰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利尿剂、洋地黄治疗;观察组配伍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采用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LHFQ )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衰患者在利尿剂、洋地黄治疗基础上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理想。

  • 长春西汀治疗突发性耳聋35例

    作者:陈琴香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上给予长春西汀20mg 加入500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血栓通针剂0.5g 注射液加入250ml 生理盐水中静滴,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治疗突发性性耳聋疗效显著,且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 康复新液、喜炎平配伍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5例

    作者:吴婷婷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5例予以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55例在此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和喜炎平进行治疗,治疗5d 后评估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为69.2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 <0.05),且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 PM 2.5对大鼠气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及自噬的影响

    作者:李东繁;杜旭升;刘安

    目的:探讨 PM2.5对 RTE 大鼠气管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及自噬的影响。方法:采集制备不同浓度的 PM2.5来处理 RTE 细胞,用 MTT 比色法测定细胞增值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类(ROS)自由基生成,Western Blot 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I 蛋白(LC3I)和 LC3II 表达。结果:PM2.5100 mg/L 和200 mg/L 处理后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PM2.5可升高胞内 ROS 水平及增加 LC3 II 蛋白表达,亦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PM2.5通过诱发氧化应激及自噬对气道上皮起到损害作用,其中氧化应激促进细胞过度自噬的发生。

  • 钙拮抗剂对大鼠脑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宋江莉;袁婕

    目的:探讨钙拮抗剂对大鼠脑缺血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CIR)大鼠模型150只,在大鼠缺血2h 后进行再灌注。将大鼠平均分为观察组(尼莫地平)与对照组(生理盐水),在6、12、24、48、72h 时间点分别进行再灌注,观察每个时间点 BBB 通透性损伤情况及梗死灶体积百分比。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CIR 后 BBB 通透性与梗死灶体积百分比出现逐步上升,且在12、48h 达到双高峰。观察组的 BBB 通透性及脑梗死灶体积百分比的上升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CIR 能够提升 BBB 的通透性,增加梗死灶体积百分比,而早期使用钙拮抗剂能够加重上述情况。

  • 成釉细胞株 ALC 体外培养观察

    作者:韩克实;杨旭;黄瑞哲

    目的:探索成釉细胞株 ALC 的体外培养方法,了解 ALC 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方法:对成釉细胞株 ALC 进行复苏、培养,运用免疫细胞化学 SABC 法检测角蛋白14和釉原蛋白的表达。结果:ALC 细胞呈现特征性的“铺路石”样生长,多边形,细胞间连接紧密,细胞核明显,有短的细胞突起,符合上皮样细胞生长特点。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角蛋白14和釉原蛋白染色阳性。结论:ALC 细胞生长良好,并具有成釉细胞特点,是一种适合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的成釉细胞株。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朱永明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清洁级 SD 大鼠分为3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与 rh‐GH 组,各10只。空白组不予处理,常规喂养;模型组、rh‐GH 组均采用阿霉素法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模型组建模后每日皮下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rh‐GH 组建模后每日皮下注射0.4 U /kg rh‐GH ,均连续注射1个月。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测定各组大鼠心脏功能的变化,记录 LVDD 、LVSD 、LVPWT 、IVS 、EF ,测定 LVSP 、CVP 、LVEDP ,取颈动脉血测定 NT‐proBNP 、TNF‐α、cTn Ⅰ水平,并处死大鼠,取心脏组织,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rh‐GH 组 LVDD 、LVSD 增加,LVPWT 、IVS 、EF 降低( P <0.05);与模型组比较,rh‐GH 组 LVDD 、LVSD 降低、LVPWT 、IVS 、EF 上升(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rh‐GH 组 LVSP 降低,CVP 、LVEDP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rh‐GH 组 LVSP 上升,CVP 、LVEDP 降低(P <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rh‐GH 组 LVSP 降低,cTn Ⅰ、NT‐pro BNP 、TNF‐α均上升(P <0.05);与模型组比较,rh‐GH 组 cTn Ⅰ、NT‐pro BNP 、TNF‐α均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rh‐GH 组心肌间质纤维指数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rh‐GH 组心肌间质纤维指数下降(P <0.05)。结论:rh‐GH 可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功能、心脏结构,减轻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雪妮;朱雪荣;许凤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 LC 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采取 CNP 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67%与76.67%,P<0.05),而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与20.00%,P <0.05)。结论:行 LC 术的老年患者实施 CNP 护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术后恢复。

  • 下肢腓肠肌血肿治疗及护理34例

    作者:张海侠;王璟;祁光裕;姚晚侠

    目的:探讨腓肠肌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和护理干预对腓肠肌血肿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34例腓肠肌血肿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均恢复良好,住院时间4~28d ,随访6~12月,均肿胀消退、疼痛消失,功能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个体化治疗配合护理指导可减少腓肠肌血肿的并发症,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

  • 卵巢癌40例化疗前后血清中CA125、TNF-a和SIL-2R检测及意义

    作者:南燕;张恩娣

    目的:探讨血清中糖类抗原125(CA12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卵巢癌患者化疗前后检测及意义。方法:观察组选取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卵巢癌患者40例,对照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妇女38例,应用放射免疫法与酶联法对观察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 CA125、TNF‐α及 SIL‐2R 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 CA125、SIL‐2R 及 TNF‐α的水平显著升高(P <0.05);与化疗前对比,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CA125、SIL‐2R 及 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未复发组对比,复发组患者的CA125、SIL‐2R 及 TNF‐α水平仍显著升高(P <0.05)。结论:CA125、TNF‐a 及 SIL‐2R 检测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发展的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CK-MB水平与患者Gensini评分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子宽;杨竞肖;白宝宝;金葵花;郭晓兰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 hs‐CRP 及 CK‐MB 水平与 Gensini 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将95例 AMI 患者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组(37例),双支组(31例)和三支组(27例),检测患者的血清 hs‐CRP 及 CK‐MB 水平,同时进行冠脉 Gensini 评分,分析 hs‐CRP 及CK‐MB 水平与 Gensini 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多,血清 hs‐CRP 水平、CK‐MB 活性及 Gensini 评分均不断升高,各组间差异显著(P <0.05);随着 Gensini 评分的上升,hs‐CRP 及CK‐MB 水平不断增加,各组间差异明显(P<0.0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AMI 患者血清 hs‐CRP及 CK‐MB 水平与 Gensini 评分均呈正相关(P <0.05)。结论:AMI 患者血清 hs‐CRP 及 CK‐MB水平与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冠脉病变程度的重要指标。

  • FeNO联合IgE检测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价值

    作者:卫丽;高颖;焦富勇;刘虹;王菊艳;穆志龙

    目的:观察 FeNO 联合 IgE 检测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慢性咳嗽患儿72例,其中确诊的 CVA 患儿36例,非 CVA 患儿36例,同时选择同年龄门诊健康查体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三组患儿 FeNO 及 IgE 检测水平,CVA 组激素规律治疗1月后 FeNO 和 IgE 检测水平与治疗前及正常对照组比较,以及 CVA 组 FeNO 检测水平与IgE 的相关性。结果:CVA 组 FeNO 和 IgE 水平均显著高于非 CVA 组和正常对照组(P <0.01);而非 CVA 组 FeNO 和 IgE 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CVA 组经激素规律治疗1月后,FeNO 和 IgE 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仍显著高于非 CVA 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 CVA 组 FeNO 检测水平与 IgE 呈正相关(P <0.01)。结论:FeNO 浓度水平联合IgE 检测对儿童 CVA 诊治与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 健康军人急进高原右心功能及肺功能变化调查分析

    作者:陈海威;张津津;李良;翟红霞;夏云峰

    目的:探讨采用阶梯习服急进高原健康军人的右心功能及肺功能变化特点。方法:选择50例海拔1000m 以下平原地区青年士兵,进行阶梯习服训练,分析士兵急进高原前、后右心功能及肺功能的指标变化。结果:①与平原相比较,进驻海拔3000m 高原(1d ,7d)及进驻海拔4000m高原(1d)Tei 指数、PVR 、mPAP 明显增高(P<0.05),而 E/A ratio 明显降低(P<0.05),但进驻海拔3000m 高原(1d ,7d)及进驻海拔4000m 高原(1d)士兵的 Tei 指数、PVR 、mPAP 、E/ Aratio 经 F 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②与平原相比较,进驻海拔3000m 高原(1d ,7d)及进驻海拔4000m 高原(1d)FVC 均明显降低(P <0.05),而 FEV1、FEV1/FVC 、PEF 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驻海拔3000m 高原(1d ,7d)及进驻海拔4000m 高原(1d)FVC 、FEV1、FEV1/FVC 、PEF 经 F 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进高原的青年士兵在急进初期表现为限制性肺功能下降,肺血管阻力明显升高,肺动脉压增高,进而使右室后负荷增加等一系列机体代偿性反应,但采用阶梯习服训练后,机体能够初步过渡到习服期,此方法可加快士兵的高原习服。

  • 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刘花利;高烨

    目的:探讨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对脑梗死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对220例中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年龄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170例,占77.3%;冠心病128例,占58.2%;高血脂22例,占11%;感染57例,占26.0%;糖尿病34例,15.46%;低钾26例,占11.8%。男性年龄50~70岁,平均65岁,女性年龄60~80岁,平均70岁。结论:脑梗死发病大多与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有关,约40%与感染、糖尿病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低钾成为脑梗死病加重的诱因。发病年龄女性大于男性,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 致作者

    作者:

    关键词:
  • 致作者

    作者:

    关键词:
  • 致作者

    作者:

    关键词:
  • 致作者

    作者:

    关键词:
  • 致作者

    作者:

    关键词:
  • Ezrin 的功能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研究

    作者:张宏;张淑群

    Ezrin 是 ERM (Ezrin‐Radxin‐Moesin)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细胞骨架和细胞膜之间的连接蛋白,几乎存在于任何细胞之中。 Ezrin 具有调控细胞的增殖、运动、黏附以及信号转导等多种功能。 Ezrin 在乳腺癌中表达水平升高并与其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是乳腺癌靶向治疗的重要的潜在靶点。现就 Ezrin 的功能特点及其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陕西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