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陕西医学杂志

陕西医学

陕西医学杂志

Shaanxi Medical Journal 섬서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0-7377
  • 国内刊号: 61-110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40
  • 曾用名: 陕西新医药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陕西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杨世兴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双镜联合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道结石术后疼痛及预后对照研究

    作者:冯爱芳;程亚丽;郑鑫;张萍丽;田博彦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微创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胆道结石疼痛及预后的差异.方法:选取110例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对照组51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59例采用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及疼痛持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道排气时间,术后24 h体温,术后24 h白细胞计数,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总有效率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双镜联合微创手术可使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 根管疗法联合聚合瓷嵌体修复治疗后牙体缺损62例疗效观察

    作者:纪建新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联合聚合瓷嵌体修复治疗后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158颗患牙)接受牙体治疗修复患者均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聚合树脂进行修复;观察组则选择聚合瓷嵌体修复.随访3年,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修复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修复体不完整比例大(6.49%),其次为修复体色泽不协调、继发龋及牙龈异常;观察组不良反应类型中为牙龈异常发生比率大(3.70%),观察组患者中不良反应率为8.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根管治疗后选择聚合瓷嵌体进行牙体缺损修复可有效降低牙体的不良反应率,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且外形美观.

  • 血栓通辅助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严展军;邢敏艳

    目的:探讨血栓通胶囊辅助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61眼)接受小梁切除手术的POAG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眼仅服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31眼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血栓通胶囊.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睫状后短动脉(SPCA)的血流参数〔血流阻力系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视力、眼压、视野缺损状况、总灰度值、F-VEP 波峰值,对比两组患者视力及视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EDV 及PSV水平均明显上升,眼压、视野损伤范围、F-VEP峰值及总灰度值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以上视功能指标及血流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视力及视野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可通过改善血流微循环,显著提高POAG患者视力,改善视野.

  • 不同气腹压对小儿腹腔镜手术PETCO2、MAP及心率的影响

    作者:廉伟;孙静林;刘彦涛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患儿术中不同二氧化碳(CO2)气腹压对血气、循环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CO2气腹压10.0 mmHg)、B组(CO2气腹压12.0 mmHg)、C组(CO2气腹压14.0 mmHg)各24例,监测并比较三组患儿气腹前、气腹时、气腹15 min的血气、循环指标.结果:气腹前,A、B、C三组的MAP、HR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时、气腹后15 min,A、B两组患儿的MAP、HR值均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前,A、B、C三组的SpO2、PETCO2、pH值、PaCO2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时、气腹后15 min,A、B两组患儿的PETCO2、PaCO2值均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时、气腹后15 min,A、B两组患儿的SpO2、pH值值均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患儿术中采用CO2气腹压12.0 mmHg气腹,既能保证术中视野需要,同时对患儿呼吸、循环影响较小.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与预后的评估研究

    作者:黄黎;宋梅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44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2 d内及入院治疗2周时行吞咽障碍评定,根据洼田式饮水试验方法分为吞咽困难组与无吞咽困难组,入院时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入院2周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程度,记录住院时间与肺炎发生率进行对比;根据影像学不同病变部位分组,记录分析吞咽障碍与脑卒中部位的关系.结果:①卒中后吞咽困难组洼田式饮水试验方法评分阳性率显著高于无吞咽困难组(P<0.05);②两周后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卒中后吞咽困难组显著高于无吞咽困难组(P<0.05),提示卒中后吞咽困难不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影响预后;③卒中后吞咽困难组较无吞咽困难组住院时间显著延长,肺炎发生的机率也明显增加;④不同部位发病在住院不同时期吞咽困难发生率不同,卒中患者各个部位受损均可出现吞咽困难,其中延髓和双侧大脑半球受损的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率较高, 常规卒中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吞咽困难.结论:不同病变部位的脑卒中患者均可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它不利于预后,应给予重视.

  • 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椎体结核近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李志刚;于海锋;全炳炫

    目的:探讨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椎体结核的手术效果及远期矫正效果.方法:将92例多节段胸腰椎椎体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所有患者均行病灶清除内固定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前路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地活动时间、腰背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的畸形矫正角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地活动时间、腰背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手术后,观察组的Frankel分级A级和B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χ2=5.84,P<0.01);观察组在手术后和术后1年的脊柱后凸角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椎体结核具有时间短、创伤小及并发症更低等优势,同时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对脊柱后凸畸形的改善效果更好.

  • 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4965例各亚型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赵宏喜;谢丽;朱少君;高萍

    目的:探讨并分析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与基因亚型分布,为该地区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4965例就诊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对HPV基因亚型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965例标本中检测出HPV阳性1499例,感染率为30.19%.30~60岁是HPV感染的高峰年龄段,达到1188例.在阳性标本中,HPV高危型感染率前3位依次是HPV-58(15.68%)、HPV-16(12.68%)和HPV-52(11.01%),低危型以HPV-CP8304为主(8.61%),单一感染与多重感染构成比分别为73.58%和26.42%.结论:西安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常见的亚型是58型,30~60岁是HPV感染高发人群,HPV基因各分型分布对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经伤椎与跨伤椎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症128例疗效对比

    作者:葛大明;王旭阳;廖博

    目的:对比椎弓根内固定术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12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均无神经症状)随机均分为经伤椎组和跨伤椎经皮椎组,手术完成后随访48~50周(平均49周).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1 d VAS评分、出院所需时间以及术后离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随访时的伤椎前缘压缩率、伤椎后缘压缩率以及矢状面Cobb 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经伤椎与跨伤椎经皮椎椎弓根内固定术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与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比较,跨伤椎经皮椎椎弓根内固定术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疼痛和恢复时间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 EV71病毒感染儿童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章玉丹;张惠芳;李华;邓慧玲

    目的:探讨EV71病毒感染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将122例EV71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分为重症组(53例)和轻症组(69例),根据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入院时,重症组和轻症组患儿在精神差、心率快、呼吸急促、高热、恶心呕吐、肢体颤抖、血糖和血白细胞等方面进行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差、心率快、高热、恶心呕吐及肢体颤抖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者出现精神差,病程中伴有高热、恶心呕吐、心率加快和肢体颤抖等症状,需高度警惕为EV71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及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有助于减少手足口病的病死率.

  • 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躯体活动受限人群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作者:邢娟丽;张婷;朱秀梅;李宏慧;李延;姚晚侠

    目的:探讨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躯体活动受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8例躯体活动受限BPPV患者根据受累半规管及躯体活动障碍部位采用个体化的Epley法、Barbecue 法进行手法复位,对11例因拒绝手法复位采取药物治疗+康复练习治疗,随访观察并收集临床资料,评估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法复位组18例全部治愈,有效率为100%;药物治疗+康复练习组有效率为9.0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眩晕发作例数,手法复位组2例(11.11%);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组9例(8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躯体活动受限人群虽不适宜常规的复位手法,但应用个体化Epley法,Barbecue法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性分析

    作者:方堃;周文旭;魏挺;周哲人;陈丽红;霍康;答嵘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水平的关系.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89例按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T2DM合并脑梗死组(45例)和单纯T2DM组(44例),另选择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群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并进行Hcy、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等相关指标检测,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IMT的相关性.结果:①T2DM合并脑梗死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和对照组,单纯T2DM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②T2DM并发脑梗死组TG水平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③T2DM并发脑梗死组和单纯T2DM组颈动脉超声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硬化表现,但T2DM并发脑梗死组的IMT、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单纯T2DM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Hcy是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Hcy与IMT、HbA1C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Hcy是T2DM患者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 中青年维持性血透与腹透患者血清iFGF23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舒英;杨波;殷俊;吴丹;金骊珠;龚蓉

    目的:探讨中青年维持性血透(MHD)与维持性腹透(MPD)患者血清全段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iFGF23)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将行透析治疗的84例中青年尿毒症患者分为MHD组及MPD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FGF23及相应临床参数,并对可能影响iFGF23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HD组iFGF23水平较MPD组显著升高(P<0.05);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iFGF23与血磷、钙、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透析龄及尿素氮(BUN)显著正相关(P<0.05),与Kt/V、尿量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显著负相关(P<0.05);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经多因素校正后,iFGF23与iPTH独立正相关(P<0.05).结论:中青年MHD患者血清iFGF23水平显著高于MPD患者,提示腹透比血透更利于FGF23的清除;FGF23水平受体内矿物质代谢、透析龄、透析充分性、尿量及NT-proBNP等多因素的影响,其中iPTH是影响FGF23水平的独立因素.

  • 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吴凤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两种不同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因良性病变子宫体积为14~24孕周大小需行子宫切除术的大子宫患者分为两组,腹腔镜组173例行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开腹组87例行常规开腹大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较开腹组相比术中出血量少(P<0.05);②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与开腹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切除方式患者的FSH水平与术前相比有差异,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重量、术后发病率、术后围绝经期综合征、性生活满意程度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进行大子宫切除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临床仍须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途径的子宫切除方式.

  • 热性惊厥186例脑电图检查分析

    作者:贾珊珊;汪东;席敏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临床资料与脑电图之间的联系,以及脑电图检查在热性惊厥患儿中的重要性.方法:对186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并总结分析其特点.结果:热性惊厥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与发作次数、发作时体温、首次发作年龄,以及是否具有家族史都具有较密切的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发作、发作时体温低于38.5℃、年龄小于3岁及具有家族史的热性惊厥患儿更易出现脑电图异常,脑电图检查结果对患儿预后评估具有临床价值.

  • 早期预防性应用益生菌对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影响研究

    作者:丁晓燕

    目的:研究早期预防性应用益生菌对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方法:将70例低出生体重儿分成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必要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益生菌,2次/d,对比两组临床特征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病死率、喂养耐受率、败血症和脑膜炎的发病率.结果:研究组可显著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P<0.05),减少喂养不耐受(P<0.05),而两组败血症和脑膜炎的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预防性应用益生菌对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着降低其发病率,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的优点,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预防措施.

  • 右旋美托咪定在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躁动中的效果研究

    作者:赵建奎;王高翔

    目的:探讨应用右旋美托咪定治疗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躁动的效果.方法: 将92例行七氟醚麻醉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给予右旋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分析两组患儿术后唤醒时间、麻醉维持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PAED得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在术后唤醒时间、麻醉维持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躁动发生率及刚回病房、回房5min的PAED得分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两组患儿回房10min后的躁动严重程度差异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运用右旋美托咪定对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发生严重程度均具有较好效果.

  • 中、重度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应用药物与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作者:侯薇;张铁英;李菁

    目的:探讨中、重度无息肉型慢性鼻-鼻窦炎(CRSsNP)患者应用药物治疗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CRSsNP患者按治疗前后均分为药物(52例)组与联合组(52例),药物组给予抗炎、全身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等药物综合治疗,联合组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FESS治疗.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对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比较患者的VAS症状评分、SNOT-20评分、治疗满意度以及疗效.结果:治后6个月,联合组VAS症状评分显著小于药物组(P<0.05);两组身体机能、心理健康以及SNOT-20总分,且联合组评分降低的更为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8.08%,药物组为86.0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与药物组的90.3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RSsNP通过药物治疗及其与FESS联合治疗均能获得有效控制,而药物治疗联合FESS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症状程度的改善更佳.

  • 颅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

    作者:李深誉;阳永东;严峻;韦开亮;黄蕃俊;陈前;罗朗昭;吴修富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16例,根据是否发生颅内进展性出血损伤分为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组(n=51)和非进展性出血损伤组(n=65),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颅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GCS评分、第一次CT时间、第二次CT血肿量、PT、INR、D-D、FPD及PLT水平是颅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GCS评分、第一次CT时间、D-D、PLT、FDP及INR水平确定为颅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进展性出血损伤组恢复良好率,低于非进展性出血损伤组(P<0.05);进展性出血损伤组残疾率、植物生存率及病死率,高于非进展性出血损伤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相对较多,应该根据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预防,改善患者治疗预后.

  • 软硬镜联合钬激光微创治疗复杂性肾结石40例

    作者:王加礼;刘建祥;徐祥;丁府臣;蒋海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微创经皮肾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40例,其中完全性铸型结石15例,多发及不完全性铸型结石25例,直径2.5~4.0 cm,一期顺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8例,二期逆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32例.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一期完成微创经皮肾碎石取石术,软硬镜联合碎石手术终结后后复查X线腹部平片了解残石情况,清石率达90%.未出现气胸、肠道损伤、大出血或尿源性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清石率高.

  • 急性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及心电图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马利莉;谷守维;苏丽娜;王金环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和心电图在急性脑出血至脑心综合征并发休克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的患者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分为A、B、C三组;同时根据两周内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所有分组患者的动态乳酸水平及心电图进行监测.结果: ①与存活组对比,死亡组动脉血乳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②在急性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休克的1周内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生异常阳性率高于持续1个月内心电图发生异常阳性率(P<0.05);③所有患者ECG改变主要以ST-T段改变为主;意识障碍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明显高于意识清醒患者(P<0.05).结论:动脉血乳酸水平和心电图变化在急性脑出血至脑心综合征并发休克的患者中往往反映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 胎儿唇腭裂的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王萍;梁琳;杨建忠;郑瑜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唇腭裂诊断价值,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降低出生缺陷率.方法:对38例临床引产或出生(修补)患儿进行超声检查,对比观察唇腭裂位置、大小形态与超声检查的差异.结果:单侧上唇裂27例,双侧上唇裂5例,其中并发腭裂8例;单纯腭裂5例,单纯下唇裂1例.32例患儿于产前超声检查中确诊为唇裂及腭裂,另有6例漏诊;临床引产34例,出生(修补)4例.结论:观察唇腭裂超声诊断特征不同,超声诊断对临床预后的判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 影响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早期诊断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屈继宁;苗武胜;李敏;吴永涛;姜海;汪兵;李云峰;党幼婷

    目的:探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发病现状并分析影响其早期诊断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150例,调查其社会学和临床病例特征,将可能影响患儿早期确诊的因素包括性别、出生地点、是否双侧发病、临床表现以及家长文化程度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50例中89例(59.3%)患儿做到早期诊断.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是否双侧发病,临床表现以及家长文化程度和患儿延迟诊断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家长文化程度是患儿早期确诊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起病隐匿,早期诊断率不高.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家长文化程度和儿童发育性髋关节早期诊断率密切相关.

  • 两种脑室颅内压监测探头在临床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作者:陈喆

    目的:探讨脑室型颅内压(ICP)检测探头和单纯型ICP检测探头在临床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探头监测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研究组使用脑室型ICP检测探头,对照组使用单纯型ICP检测探头.两组均进行降颅压、机械通气、控制体温、血糖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甘露醇使用天数、甘露醇使用量、脱水时间、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使用甘露醇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平均每位患者使用甘露醇总量比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脱水时间、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GOS预后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脑室型ICP检测探头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对控制颅内高压有积极作用,改善患者预后.

  • 经后外侧入路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三踝骨折疗效研究

    作者:陈军;席琳;伏鹏;张军;高明;黄河;王治伦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5例三踝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后外侧入路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方案组40例(A组)和经后路内侧手术入路显露后踝治疗方案组25例(B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按美国足踝矫形协会推荐标准评分(AOFAS)进行评价.结果:A组40例中优27例(67.5%),良8例(20%),中4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87.5%(35/40).B组25例:优13例(52.0%),良3例(12.0%),中6例,差3例,总优良率为64.0%(16/25),A组总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外侧入路先解剖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疗效好,符合患者预期治疗目的.

  •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60例肠道外损害分析

    作者:卫丽;白涛敏;高颖;白玉;韩伟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肠道外各系统损害发生情况以及心肌酶水平.方法:将轮状病毒感染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非轮状病毒感染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肠道外各系统损害发生情况以及心肌酶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心肌损害分别为34例(56.67%)和17例(28.33%);肝功损害分别为23例(38.33%)和12例(20.00%);小儿良性惊厥分别为7例和2例(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K、CK-MB、LDH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肠道外各系统损害以心肌损害发生率高,其心肌酶各项指标较非轮状病毒感染患儿水平明显增高,临床上应引起重视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期控制病情,以减少对患儿的身心损害.

  •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屈箫箫;邵娣;杨开洋

    目的:探讨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法与西药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组22例,西药盐酸氟桂利嗪组22例,通过以每月头痛发作天数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指标,比较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法与西药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和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均可以减少偏头痛患者的疼痛发作天数并降低疼痛强度(P<0.05),盐酸氟桂利嗪起效速度可能快于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但干预12周后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与盐酸氟桂利嗪疗效相当(P>0.05).结论: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用于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治疗,疗效较好,无明显副作用.

  • 支气管肺癌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4例临床研究

    作者:陈洋;倪高顺;全月英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癌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及肺功能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将124例支气管肺癌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组)和124例单纯肺癌(单纯组)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肺功能指标、疾病未进展时间、病理分型等进行对比;合并组患者糖皮质激素(ICS)是否规范吸入.结果:合并组患者男性比例、吸烟指数和有呼吸病史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单纯组(P<0.05);与单纯组相比,合并组患者FEV1及FEV1 /FVC明显下降,疾病未进展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在FEV1预计百分比小于70%患者病例数及CO弥散量(DLCO)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患者中以鳞癌分型为主,且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人数均明显多于单纯组(P<0.05);合并组患者中仅39例在接受治疗时按时规范性吸入糖皮质激素(ICS),与未规范吸入ICS者相比,该部分患者疾病未进展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肺癌并发慢阻肺多见于吸烟的男性患者,患者气流严重受阻,且以鳞癌分型为主,而规范性吸入ICS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传统开腹术与腹腔镜术治疗胃癌178例对比分析

    作者:韩树坤

    目的:探讨传统开腹术与腹腔镜术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例给予腹腔镜手术,对照组88例给予传统开腹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术前和术后4d CD4/CD8水平、NK水平及IgG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98.24±5.83) ml ,肛门排气时间为(1.58±0.79) d,下床活动时间为(3.35±0.57) d ,平均住院时间为(11.56±2.31) d ,均优于对照组的(179.65±15.67)ml、(3.63±1.27)d、(5.94±0.62)d、(18.67±2.85)d(P<0.05);但手术时间[(149.29±9.84) min] 明显长于对照组的(91.22±7.33) min(P<0.001).术后4 d,观察组与对照组CD4/CD8、NK及IgG分别为[(1.69±0.55)vs (1.52±0.57)]、[(16.48±3.03) vs (8.29±3.17)]、[(8.33±2.05)vs (13.77±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两组患者CD4/CD8较术前下降,NK、IgG较术前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发热、感染等不良反应共7例(7.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例(2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8,P=0.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术中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等均优于开腹治疗组,炎症反应较轻,安全性高.

  • 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胃电参数的影响

    作者:孙年丰

    目的: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胃电参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患者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30例患者进行Billroth Ⅰ式治疗,B组30例患者进行Roux-e-Y 式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手术前后的餐前及餐后胃电参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B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术后餐前及餐后胃电参数也好于A组(P<0.05),两组术后评估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oux-e-Y 式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相对更好,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胃电参数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 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再次骨折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罗琦;刘凯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再次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随访中患者是否再次骨折将接受椎体强化术治疗的245例胸腰段OVCF患者分为对照组(194例)和骨折组(51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术前(后)Cobb角、骨密度T值、术前伤椎数、手术椎数、骨水泥单侧注射、骨水泥平均用量、骨水泥渗漏、受伤椎体术前前缘高度及术后改变、术后VAS评分、术后佩戴支具时间及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时间、是否有激素类药物治疗史.结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低BMI及骨密度、术前伤椎数、骨水泥渗漏数是OVCF患者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骨水泥渗漏(OR=6.51)和低骨密度(OR=3.98)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骨水泥渗漏和低骨密度是造成OVCF患者再次骨折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在椎体强化术前做充足准备,术后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是预防再次骨折的关键.

  • BIS和AAI在小儿七氟烷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安政庄;杨宗林

    目的:通过观察小儿七氟烷麻醉过程中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及血流动力学随呼气末七氟烷浓度(ETSEV)改变时的变化情况,从而客观评价BIS和AAI在小儿七氟烷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年龄3~12岁拟择期在腹腔镜下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患儿40例.所有手术皆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通过调节七氟烷吸入浓度维持ETSEV于0.6低肺泡有效浓度(MAC)、1.0MAC和1.4MAC并记录在不同七氟烷浓度状态下的BIS、AAI、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与麻醉前相比,ETSEV为0.6 MAC时, BIS、AAI、MAP和HR显著降低(P<0.01);与0.6MAC时的BIS、AAI、MAP和HR相比,1.0MAC和1.4MAC时显著降低(P<0.01);1.0MAC与1.4MAC时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当ETSEV由0.6 MAC向1.4MAC逐渐升高的过程中,BIS、AAI和MAP呈下降趋势,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BIS和AAI可以作为小儿七氟烷麻醉深度监测的有效参考指标.

  •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乔媛;董春萍;李晓燕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亚临床甲减) 对妊娠和胎儿的影响.方法:观察组选取亚临床甲减孕妇125例,早期给予左甲状腺素 (LT-4) 干预治疗,对照组随机选取同期就诊的正常妊娠孕妇118例,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妊娠和胎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贫血、产后出血及胎儿宫内窘迫和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而两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肝内胆汁淤积、流产、低蛋白血症及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和胎儿畸形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对妊娠结局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应及时规范给予LT-4治疗改善甲状腺功能,进而减少不良妊娠结果.

  • 精神分裂症透明隔间腔的磁共振分析

    作者:陈叶林;陈亚明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健康人的透明隔间腔,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4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4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磁共振扫描,比较两组间透明隔间腔的出现率及长度.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透明隔间腔总出现率与大透明隔间腔出现率分别为60.42%、18.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5%、2.08%(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透明隔间腔长度为(4.52±8.49)mm,明显高于对照的(1.13±3.42)mm(P<0.01).结论:大透明隔间腔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的一种表现,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应多加重视.

  • 胃间质瘤64例CT检查影像学分析

    作者:马少君;刘延梅;梁晓燕;周理乾;樊国锋

    目的:探讨64例胃间质瘤的CT表现.方法:收集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证实为胃间质瘤患者64例进行CT检查,观察影像学表现,并依照病变位置、大小、形态、边缘、生长方式、静脉对比增强方式、增强强度、邻近器官的侵犯、溃疡、瘘管、钙化、肠系膜脂肪浸润、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的存在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特征性表现.结果:肿瘤病变位置多位于胃体(P =0.024);病变生长方式有统计学差异(P<0.05),较多表现为外生性生长(46%);多表现为中度增强(P<0.01),较少出现邻近器官的侵犯、钙化、肠系膜脂肪浸润、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 (P <0.001;肿瘤大小和生长方式,肿瘤大小和增强方式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胃间质瘤具有特征性的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特征,掌握其特征对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 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PaCO2、SpO2的影响

    作者:王建宇;付国强;任彬;王伯良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对COPD并发呼吸衰竭PaCO2、SpO2的影响.方法:将122例COPD并发II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61例采用吸氧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61例仅采用低流量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PaO2、PaCO2、SpO2、RR、HR,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PaCO2、SpO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R、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可有效改善COPD伴II型呼吸衰竭患者PaO2、PaCO2、SpO2指标,可迅速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不良反应少.

  • 单纯外侧锁定钢板固定与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64例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王立山

    目的:探讨单纯外侧锁定钢板固定和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患者64例均分为两组,A组行单纯外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B组行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治疗总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骨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膝关节锻练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及膝关节僵直、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和后倾角(PSA)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外侧锁定钢板固定和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方式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均有良好作用,单纯外侧锁定钢板固定方式治疗后患者骨愈合时间、负重时间、住院时间短,但切口感染及膝关节僵直、成角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高,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方式固定牢固,患者可行早期膝关节功能康复锻炼,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良好方式.

  • 新生儿低血糖并发脑损伤35例临床分析

    作者:路琰;李晓春;孔少云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方法:将35 例新生儿低血糖并发脑损伤患儿与87例低血糖无脑损伤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新生儿低血糖并发脑损伤常见临床表现为惊厥、嗜睡、呼吸异常、肌张力减低,头颅MRI 表现为顶枕部皮层受累.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5minApgar 评分、延迟喂养、血糖水平、低血糖持续时间,惊厥与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有关(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5 minApgar 评分(<5 分)、延迟喂养(生后24 h)、低血糖程度(≤1.5 mmol/L)、低血糖持续时间>12 h、新生儿惊厥与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有关(P <0.05).结论:新生儿惊厥、低血糖程度(≤1.5 mmol/L)、5minApgar 评分(<5 分)、低血糖持续时间>12 h、延迟喂养(生后24h),是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高危因素.新生儿低血糖需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以减少脑损伤发生.

  • 壁冠状动脉-心肌桥对患者冠脉硬化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靖

    目的:探讨壁冠状动脉-心肌桥(MCA-MB)对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影响.方法:选择通过冠脉CTA(64排螺旋CT)检查确诊为MCA-MB患者85例,分析MB的长度、厚度与收缩期、舒张期压迫程度的关系.根据有无AS分为AS组和非A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B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发生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全部85例MCA-MB患者中共有58例发生AS,发生率为68.2%.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MB的厚度与收缩期、舒张期压迫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MB的长度与收缩期、舒张期压迫程度均无明显相关(P>0.05).AS组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的发生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纵深型MB的比例、MB的厚度、收缩期与舒张期的压迫程度等显著高于非AS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非A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高血压、LDL-C、MB的厚度、舒张期压迫程度是患者发生A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CA-MB患者中AS的发生率为68.2%,年龄、高血压、LDL-C、MB的厚度、舒张期压迫程度是患者发生AS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将MB的厚度与舒张期压迫程度作为MCA-MB患者的常规测量指标.

  • 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神经毒性研究

    作者:李泳;李亚文;宋少良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用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剖宫产腰麻后神经毒性.方法:选取择期剖宫产术并发糖尿病产妇和非糖尿病产妇各120例,每组再分为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两组,对比两种局麻药对产妇腰麻后神经毒性的发生情况.结果:四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共出现14例下肢神经系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93%.其中短暂神经综合征13例,持续1周以上的下肢神经功能障碍1例.其中非妊娠期糖尿病组为4例(3.42 %),妊娠期糖尿病组10例(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比卡因组9例(7.63%),罗哌卡因组5例(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与非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剖宫产术后局麻药神经毒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相比术后神经毒性也有统计学差异,罗哌卡因造成的神经毒性较小.

  • 放射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作者:李晓丽;张辉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中晚期肝癌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研究组9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射频消融术治疗.采用生活质量评分表(QOL) 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末,研究组患者QOL评分为(38.2±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6±3.2)分.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3%(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

  • 腹腔镜下根治术对早期前列腺癌近期效果及尿流动力学远期影响

    作者:郑伟;薛超辉;雷毅;李永强;宫小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近期效果及对尿流动力学的远期预后影响.方法:将108例早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性前列腺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尿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手术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复发率及尿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尿管留置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DI发生率、BC、Qmax及PVR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Pdet atQmax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化复发率和尿控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3% (χ2=6.27,P<0.01).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术能降低早期前列腺癌的手术创伤,并发症低,且能促进尿流动力学恢复,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果酸活肤治疗痤疮40例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朱秀梅;金燕;范荣辉;张玉莲

    目的:探讨果酸活肤治疗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外用中药面膜治疗;观察组 40例患者应用不同浓度果酸活肤治疗,经过15周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果酸活肤治疗痤疮,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较好.

  • 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丁钙治疗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60例

    作者:姬文娜;薛亮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OP)应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并发O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选择阿仑膦酸钠治疗,研究组60例选择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腰背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糖尿病并发OP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

  • 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110例疗效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徐晓科;王治静;汪东;赵斯钰;张艳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20例小儿癫痫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10例患者使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对照组110例患者使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9%(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治疗安全有效.

  • 质子泵抑制剂对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影响

    作者:翟向伟;白玲;郭宁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对对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以及住院期间的消化道出血事件发生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小板聚集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两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次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3%(P<0.05),消化道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00%,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对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血小板聚集效应无明显影响,不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但能有效预防消化道出血事件的发生.

  • 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作者:孙秀全;杜丽霞;杨立斌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PR)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与强化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术后常规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晚,强化组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晚,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炎性细胞因子、sd-LDL与hs-CPR水平,以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炎性细胞因子、sd-LDL与hs-CPR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强化组TC、TG、LDL-C血脂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且HDL-C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强化组hs-CPR、TNF-α、IL-6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强化组sd-LDL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强化组的MACE发生率为5.5%,明显低于常规组MACE发生率16.4%(P<0.05).结论: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实施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以及降低sd-LDL及hs-CPR水平,减少MACE发生率.

  • 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97例疗效观察

    作者:周美兰;景蕊;赵丽娟;于艳;李洋平;王鹏波;何丽洁;许国双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99例在常规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口服;治疗组9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雷公藤多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常规和血常规等变化,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尿常规和血常规等指标改善均优于治疗前(P<0.05).其中24 h尿蛋白低于治疗前,而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24 h尿蛋白的降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能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尿蛋白水平,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安全有效.

  • 盐酸右美托咪啶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张倩;黄丽敏;马灵;金春女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啶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选择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使用舒芬太尼作为自控静脉镇痛药物;观察组选用盐酸右美托咪啶作为自控静脉镇痛药物,比较两组产妇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剖宫产术后0.5h后两组产妇采用不同方式镇痛后均取得镇痛和镇静之效,但观察组产妇效果更显著,BCS评分和Ramsay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中出现恶心、呕吐的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啶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同时能有效预防产妇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 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辅助化疗结直肠癌41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宝平;张海亮;王新团;陈军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使用在结直肠癌化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卡培他滨化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化疗,14 d为1个周期,两组均治疗3个周期.治疗后,通过观察患者肛门停止出血、体重变化、大便次数减少及骶尾部疼痛改善等情况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肿瘤控制率及该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化疗,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肿瘤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Ⅰ~Ⅱ级腹泻、呕吐、恶心、手足综合征及神经系统毒性和Ⅲ~Ⅳ级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Ⅰ~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及放射性皮炎这两项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 级 ,Ⅲ~Ⅳ级比较少.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以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的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肿瘤控制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曾广伟;秦超师;康晓军;陈江红;方东;何军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150例) 和对照组 (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螺内酯治疗,治疗持续24周后,对比分析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短轴缩短率 (FS) 等心功能指标以及血压和心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以及血压和心率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临床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左心室重构,提高疗效.

  • 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75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吉梅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8例给予奥美拉唑口服;研究组37例给予埃索美拉唑口服.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胃镜检查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9%,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好,症状改善明显,安全性高.

  •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00例疗效观察

    作者:高宏勇;卢群

    目的:探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瑞替普酶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将100例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瑞替普酶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瑞替普酶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心肌酶谱相关指标、心室功能、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室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肌酶谱相关指标均有所上升,但是研究组上升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STEMI患者采用原型谷胱甘肽、瑞替普酶联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优化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82例

    作者:高淑娟;高银虎;许君望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 pylori)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前2周行奥美拉唑四联疗法,第3~6周使用枸橼酸铋钾胶囊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前2周行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第3~6周使用枸橼酸铋钾胶囊联合埃索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H pylori根除情况、胃肠道症状改善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胃肠道症状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在腹痛及胃灼热发生率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腹胀及嗳气发生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H pylori根除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幽门螺杆菌(H pylori)相关性胃溃疡进行治疗时,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均有疗效,但以埃索美拉唑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效果更好,能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胃肠道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临床监测作用

    作者:肖华;陈清蓉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临床监测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只健康大白兔,将病人切除肝细胞肝癌组织块接种在大白兔的后腿肌肉中,建立大白兔肌肉肿瘤模型.在大白兔实施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前后,对大白兔实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观察肿瘤中心、整体、周边等动态变化,进行观察比较,同时对病理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前,肿瘤中心、肿瘤整体的ADC值与治疗后1、4、8、12 d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后的肿瘤整体、肿瘤中心、肿瘤周边的ADC值与治疗4、8、12 d后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d后的肿瘤中心、肿瘤整体的ADC值与治疗8 d后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周边治疗4 d后的ADC值与治疗8 d后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d后的肿瘤周边ADC值与治疗12 d后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血管靶向治疗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可以准确的反映出,给药后肿瘤组织的动态变化,在治疗效果的评价和监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并不能代替MRI平扫,可以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作为肿瘤血管靶向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 3D打印技术辅助精细化构建耳廓软骨组织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玉波;王建星;贾占伟;单春光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辅助精细化构建耳廓软骨组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死亡时间在48h之内的尸体,解剖完整的耳廓软骨,对标本进行组织学染色和生物力学测试;固定耳廓软骨标本,进行CT扫描,采用3D快速打印技术制备耳廓模具,依据模具制备支架;分离、培养、扩增耳廓软骨组织后,接种于3D打印技术制作出的支架上,体外培养3周,裸鼠皮下植入6周,分别进行相关检测.结果:于体外培养3周后的软骨支架复合物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性能与生理耳廓软骨比较差异很大,体内培养6周后的组织工程化软骨形态及组织学较人耳廓软骨差异不大,但生物力学性能优于生理状态的耳廓软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快速,准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其辅助精细化用于构建耳廓软骨组织.

  • 四氟化钛对变形链球菌生长及产酸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梁爽;汪鹏;高江红;阮建平

    目的:探讨四氟化钛(TiF4)对变形链球菌生长及产酸的影响,为应用TiF4防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含有相同F-浓度的氟化钠为参照,观察四氟化钛对变链菌抑菌圈的大小,测定其小抑菌浓度(MIC)及小杀菌浓度(MBC),绘制不同浓度四氟化钛下的细菌生长曲线,比较不同浓度四氟化钛与氟化钠分别作用下菌液培养前后pH值的变化.结果:四氟化钛抑菌圈直径大于氟化钠,其MIC及MBC均远低于氟化钠,菌液pH值变化小于氟化钠(P<0.05).结论:四氟化钛较氟化钠对变链菌的生长及产酸有更强的抑制作用,且其作用与浓度正相关.

  • MIF基因、CCL5基因及其受体CCR5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玉清;高孟秋;王玲;李秀萍;程国栋;韩晓茹

    目的:探讨MIF基因、CCL5基因及其受体CCR5基因多态性与青海地区不同人群肺结核易感性相关性.方法:病例组95例选择我院临床诊断和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对照组80例选择来我院健康体检人群,探讨MIF基因、CCL5基因及其受体CCR5基因多态性与青海地区不同区域不同人群肺结核易感性之间关系.结果:MIF基因、CCL5基因SNP位点的等位基因以及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CCL5-rs22800788的基因频率在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L5-rs22800788的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与青海地区结核病易感性可能存在相关性.

  • 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脑内炎症反应及NF-κB的影响

    作者:邢东;吴志新;董辉;范延红

    目的:探讨电针(EA)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炎症反应及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单纯电针(EA)组、缺血(MCAO)组及电针预处理(EA+MCAO)组.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再灌注48 h后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处死大鼠取脑后分别使用TTC染色、ELISA及Western Blot技术测定脑梗死容积、半暗带脑组织炎症因子水平、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NF-κB核转位情况.结果:MCAO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Sham组(P<0.05),脑梗死容积百分比增加,脑内促炎因子水平增高而抑炎因子降低,MPO活性升高,NF-κB发生核转位(P<0.05);与MCAO组相比,EA+MCAO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改善,脑梗死容积降低,脑内促炎因子水平降低而抑炎因子增高,MPO活性降低,同时NF-κB核转位被抑制(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通过抑制NF-κB核转位使脑内炎症反应减轻,可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功能缺陷.

  • 恶性胸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综合护理

    作者:周淑如;李凤娟;刘春红;霍彩芳;丁朵;李姗姗;郑璐璐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闭式引流术后综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58例恶性胸腔积液性闭式引流术的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28例)和综合护理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综合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8.5%(P<0.05),综合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5%(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性闭式引流患者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了患者总满意度.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郝楠;张昊;潘建平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7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满意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1.43%(P<0.05).结论:经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进行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高.

  • 胱抑素C、血脂及血糖联合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晓平;罗文强;南方;杨飞飞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血脂及血糖联合诊断在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74例AS患者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A组[轻度病变(≤3分)] 53例、B组[中度病变(3.01~32.67分)] 82例、C组[重度病变(32.68~180.00分)] 39例,分别统计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SBP、DBP、吸烟、饮酒等一般资料,同时检测三组患者的各项血脂和血糖指标,比较三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AS病情程度相关性.结果:C组患者血清Cys C、TC、TG、FPG及2h PBG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同时B组明显高于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 C、TC、TG、FPG及2h PBG是AS病情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4.183、3.785、2.967、3.108、3.474).结论:AS患者的血清Cysc、血脂及血糖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联合检测能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高指导,具有重要的价值.

  • 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对梅毒的检测效果比较

    作者:杨军兰;行宁;张雷;谢云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金标法)的临床适用性评.方法:采用ELISA法(ELISA法1、ELISA法2)及金标法对637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术前及输血前血清样本进行初步筛检,初检阳性或弱阳性样本采用TPPA法行确证试验.结果:6373例血清样本中,ELISA法1、ELISA法2及金标法阳性检出分别是68例(1.07%)、66例(1.05%)、58例(0.91%),金标法的阳性检出率与ELISA法1、ELISA法2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经TPPA确证阳性血清样本共68例,其中ELISA法1、ELISA法2阳性检出62例,金标法58例;ELISA法1的6例阳性样本和ELISA法2的4例阳性样本分别经TPPA法确证阳性为4例、2例,金标法灵敏度是85.29%(58/68),显著低于ELISA法1、ELISA法2的97.06%(66/68)、94.12%(6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法的具有特异性、灵敏度、阳性确诊率较高,实现自动化分析的优势,适用于术前和输血前血清样本的筛查.金标法的灵敏度较低,但具有特异性高、检出迅速等优点,对健康体检患者大量血清样本及急诊术前初筛实验适用性强.为避免误诊及医疗纠纷,ELISA法和金标法检测阳性样本还须应用TPPA法进行确诊.

  • 肾衰竭患者血清sFlt-1、血肌酐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周承朋;柳书芬;唐小勇;江华

    目的:观察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sFlt-1、血肌酐水平,分析其与患者心功能、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成年人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清sFlt-1、血肌酐、心功能和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sFlt-1、血肌酐与心功能指标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sFl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AD、RAD、LVESD和LVEDD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而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18、IL-6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sFlt-1水平与LAD、RAD、LVESD、LVEDD、IL-18、IL-6和hs-CRP水平负相关,与LVEF水平正相关,血肌酐水平与LAD、RAD、LVESD、LVEDD、IL-18、IL-6和hs-CRP水平正相关,与LVEF水平负相关.结论:肾衰患者血清sFlt-1水平较低,肌酐水平较高,且与心功能、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 血清胱抑素C、尿kim-1、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

    作者:刘晓霞;李苏童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尿kim-1、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方法:观察组选择糖尿病患者115例,对照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检测两组的血清Cys-C 、尿kim-1及mALB水平, 比较两组之间Cys-C 、kim-1、mALB水平的差别;分析评价Cys-C 、kim-1、mALB单个及联合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 Cys-C、kim-1、mALB 水平明显升高(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单mALB测定(P<0.05) .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Cys-C、kim-1、mALB 水平明显升高,血清胱抑素 C、尿kim-1及尿微量白蛋白的联合检测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明显优于尿微量白蛋白等单一指标.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艾滋病并发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春梦;张红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在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患者中结核(TB)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HIV阳性无活动性结核组92例、HIV阳性并发活动性结核42例、HIV阴性结核阳性18例,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试剂A.TB、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试剂 QFT和结核菌素试验TST对所有患者进行结核感染检测,分析三种方法在HIV并发结核感染患者中结核检测的优劣.结果:A.TB阳性87例(57.2%),QFT阳性78例(51.3%),TST阳性59例(38.3%).在HIV+组中,A.TB阳性率46.7%,QFT阳性率41.3%,TST阳性率32.6%.在HIV+/TB+组中A.TB阳性率为69.0%,QFT阳性率为61.9%,TST阳性率为38.1%;在HIV-/TB+组中,A.TB阳性率为83.3%,QFT阳性率为77.8%,TST阳性率为72.2%.这两种IGRA检测试剂有很强的相关性为81.1%,但是QFT的检测结果受到低CD4+细胞数量的影响,而A.TB不受CD4+细胞数量的影响.结论:A.TB的检测结果在HIV患者中不受低CD4+细胞数量的影响,A.TB将是HIV感染者进行结核检测的一个有效手段.

  • CTCs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复发的应用价值

    作者:丁宁;宋永波;葛宁;宋瑞;叶剑强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复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43例,分别检测并比较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及CTCs的含量水平和阳性检出率,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随访2年,比较术后复发/转移患者与未复发/转移患者血清中肿瘤标记物及CTCs检出阳性率.结果:中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及CTCs的含量水平、检出阳性率著高于早期患者(P<0.05),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肿瘤标记物的含量水平及CTCs的检出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所有患者随访两年期间有18例患者发生复发或转移,术后复发/转移患者血清中CEA、CA199及CTCs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患者(P<0.05);CTCs评估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高于肿瘤标记物单独的评估效能,CTCs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肿瘤标记物的联合评估效能.结论:CTCs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预测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的评估效能显著优于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验效能,为临床发现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复发或转移提供线索.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Hcy、SF和PTH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晓华;孙赞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铁蛋白(SF)和甲状旁腺素(PTH)联合检测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肾衰组选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0例,仅给予患者透析及其他基础治疗;对照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检测对照组和肾衰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1、2、3个月后的血清Hcy、SF和PTH水平.结果:肾衰组血清Hcy、SF和PT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肾衰组患者治疗后1、2、3个月血清Hcy、SF和PTH水平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Hcy、SF和PTH联合检测对了解慢性肾衰病情发展及评估预后有重大意义.

  • 妇科肿瘤患者血清人G蛋白胆汁酸受体1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

    作者:龚卫锋;张养民;张砚敏

    目的:探讨研究妇科肿瘤患者血清G蛋白胆汁酸受体1(GPBAR1)水平与妇科肿瘤的相关性.方法:对68例未经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92例妇科良性肿瘤早期患者、77例妇科良性肿瘤晚期患者、195例非肿瘤患者,228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血清GPBAR1水平测定.结果:妇科肿瘤组血清GPBAR1水平明显高于非肿瘤(P<0.05),而非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肿瘤组血清GPBAR1水平与良性肿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良性肿瘤组晚期病例无统计学差异,但与良性肿瘤早期病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血清G蛋白胆汁酸受体1含量代偿性增高.检测血清G蛋白胆汁酸受体1含量对于判断妇科良恶性肿瘤及其转归有重要意义.

  • Livin蛋白及PTEN蛋白在支气管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柴春艳;霍树芬;焦文文;徐邦强;赵媛;李雅莉

    目的:探讨在支气管肺癌组织中Livin蛋白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在支气管肺癌组织和癌旁5cm以上正常肺组织中Livin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Livin蛋白在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PTEN蛋白在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肺癌组中Livin蛋白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吸烟指数显著相关(P<0.05);③肺癌患者的年龄及肺癌组织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对Livin蛋白和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Livin蛋白与PTE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组织中Livin蛋白高表达,PTEN蛋白低表达,两者表达呈负相关.

陕西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