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중국골여관절손상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265/R
  • 国内刊号: 张东涛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gygjsszzbjb175@263.net
  • 曾用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出版地区: 福建
  • 主编: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两种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作者:孙志峰;何斌;蒋建新

    目的 比较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方法 对40例脊髓型颈椎病分别采用ACDF(24例)和ACCF(16例)治疗.结果 本组获随访13~34个月,两组术后、末次随访时JOA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CCF组末次随访椎间高度丢失较ACDF组明显(P<0.05),ACDF组颈椎曲度维持优于ACCF组(P<0.05).结论 两种手术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相对于ACCF,ACDF对椎间高度、颈椎曲度的维持更有优势.

  •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脱位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作者:侯永洋;庞施义;徐亚斌;庄志杰;崔吉钢;薛伟美;刘家林

    目的 分析锁骨钩钢板(CHP)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脱位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应用CHP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脱位32例.结果 本组获随访5~31个月,末次随访时疗效评定按Karlsson标准:优良率93.8%,CHP取出后肩痛和关节功能改善.并发症:钢板折断1例,螺钉松动2例,骨溶解4例,肩痛6例.结论 CHP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脱位疗效满意,但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选择合适CHP、规范操作、正确地功能锻炼以及适时取出内固定是防治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 锁定螺钉取出困难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作者:王华溢;杨重飞;朱庆生;朱锦宇

    目的 分析和讨论锁定螺钉取出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锁定螺钉取出困难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获随访3~17个月.除1例因多枚螺钉锁死,强行取出极易发生再骨折而放弃,其余均安全取出所有螺钉钢板,无再骨折发生.结论 锁定钢板较传统钢板具有角度稳定、减少血运破坏等优势,因而骨折愈合成功率高.但取出时应注意规范操作,尽量减少骨量丢失,避免术中术后再骨折.

  • 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

    作者:王华松;黄继锋;蔡贤华;向杰

    目的 探讨采用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采用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的28例腕舟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获随访5~18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术后腕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优21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2.9%.结论 采用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闭合复位改良经皮交叉钢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作者:杜传宝;黄丹;王明千

    目的 介绍一种闭合复位后改良经皮交叉钢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闭合手法复位后,采用改良纵针与斜针交叉固定骨折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 563例.结果 本组1 058例获随访0.5~15年,骨折固定后骨折端稳定,34周拔除钢针,骨折愈合良好,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改良经皮交叉钢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等特点.

  • 膨胀式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

    作者:陈衍尧;王卫刚;朱秋贤;李锦塘

    目的 评价膨胀式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肱骨干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例肱骨干骨折采用膨胀式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获随访6~12个月,所有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固定钉稳固、达到骨性愈合、伤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膨胀式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手术简便、适应性强、安全可靠、骨折愈合快、伤肢功能恢复早.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75%以上骨折

    作者:何朝洪

    目的 探讨利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75%以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例新鲜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75%以上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结果 本组获随访1~2年.VAS评分由术前的(8.35±1.25)分下降到术后的(2.12±0.63)分,脊柱后凸角由术前的(21.53±6.23)°恢复到术后的(8.25±3.65)°,术后伤椎引起的疼痛显著缓解,患者能早期恢复日常活动.结论 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中的应用

    作者:魏桂财;陈长宝;金志辉;郭兵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后路USS内固定结合经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术.结果 31例获得18~24个月的随访,1例失访.随访患者术后椎体高度恢复良好,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中应用能有效防止椎体高度二期丢失及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

  •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国强;李任增;张永飞;王军;呼艳立

    目的 研究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上述方法治疗脊柱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20例.结果 20例术后进行疼痛VAS评分,治疗成功率为95.11%,随访发现无伤椎再发疼痛和骨折,无神经症状出现.结论 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是一种治疗彻底、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 运用掌侧锁定钢板联合背侧钛网内固定治疗Barton氏骨折的对比研究

    作者:周江军;赵敏;吕仁发;朱治宇

    目的 对比研究应用掌侧锁定钢板与掌侧锁定钢板联合背侧钛网内固定治疗Barton氏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7例(65侧)Barton氏骨折,包括31例(35侧)单纯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固定(对照组);26例(30侧)行掌侧锁定钢板联合背侧钛网内固定(钛网组).结果 57例获随访6 ~24个月.术后X线片各数据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与参考值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功能评分,对照组:优7侧,良22侧,可4侧,差2侧,优良率82.8%;钛网组,优16侧,良11侧,可2侧,差1侧,优良率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37,P=0.011).结论 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Barton氏骨折对术后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单纯锁定钢板内固定.

  • AO螺钉在远位指间关节融合中的应用

    作者:刘燕;桑秋凌;刘浩宇;刘飙

    目的 探讨采用AO螺钉进行手指远位指间关节(DIP)融合的手术技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AO螺钉内固定进行DIP融合手术.结果 本组获随访3个月~1年,15例(23指)DIP病变患者融合术后的DIP关节4周获骨性愈合14指,6周愈合4指,8周愈合1指,12周愈合3指,1例(1指)因末节指骨骨吸收,术后3个月融合关节未获骨性愈合,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结论 应用AO螺钉进行手指DIP融合术具有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早期功能训练的优点.

  • 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镜微创术疗效分析

    作者:唐献忠;梁朝革;王嘉;匡垓下;蔡振宇;吴宗明;于荣华

    目的 探讨采用椎间盘镜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与椎间盘突出类型和突出节段的相关性.方法 对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采用椎间盘镜微创术治疗.结果 末次随访时85.4% (35/41)重新返回工作岗位,14.6%(6/41)带药出院.VAS评分平均减少4.7分.结论 采用椎间盘镜治疗青壮年症状性椎间盘突出,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应用于L5S1间盘突出时疗效更好.

  • 老年外伤性脊髓损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于铁强;冯世庆;左玉明;王月光

    目的 探讨老年外伤性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60岁以上外伤性脊髓损伤1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例老年脊髓损伤平均67岁,男女性别比3.759,由跌倒引起的78例(56.5%)、交通事故引起的31例(22.5%),颈脊髓损伤121例(87.7%),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33例(23.9%).结论 跌倒是老年外伤性脊髓损伤的主要损伤原因,颈脊髓损伤比例大.

  • PHILOS治疗同侧肱骨干骨折合并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体会

    作者:张斌;李昌坤;杨先武

    目的 探讨采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治疗同侧肱骨干骨折合并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HILOS治疗同侧肱骨干骨折合并肱骨近端骨折骨折15例.结果 15例获得随访13~3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侧肩关节上举角度为130~170°,平均156°;以Constant-Murley评分百分比为评分标准:优10例,良3例,满意2例,优良率86.7%.结论 采用PHILOS治疗同侧肱骨干骨折合并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损伤小、术后更早功能锻炼,骨愈合率高等优点.

  • 两种外侧入路结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姜锋;王晓;张明辉;李国军

    目的 分析比较两种外侧入路结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6例采用传统外侧入路(传统组),30例采用改良外侧入路(改良组),均采用张力带钢丝固定.结果 本组获随访6~18个月,改良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和传统组Flynn肘关节功能评定满意率分别为90.0%、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 改良外侧入路相比传统入路具有显露充分、穿针固定容易、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 帕瑞昔布在腰椎退行性疾病围手术期镇痛中的应用

    作者:吴祥;徐委;章飞;周跃峰;席波;张连俊;于研;胡笑;王建杰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中多模式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对40例行腰后路手术的退行性疾病分为2组,麻醉前观察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术后予以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结果 两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观察组在术毕(T1)、术后第1天晨(T2)、术后第2天晨(B)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T1、T2时间点两组皮质醇含量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T1、T2时间点皮质醇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芬太尼用量及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对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多模式镇痛方法.

  • 加压钢板前置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作者:岳勇;阿德力·阿布都热西提;帕尔哈提·热西提;王强;伊力夏提·阿力甫;居来提;徐晓雄

    目的 探讨锁骨前侧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2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采用前侧放置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22例获随访7~22个月,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6.5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优15例,良7例.结论 采用前侧放置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战斗机飞行员颈椎退行性变调查与致病因素分析

    作者:孙景泰;何劼;宋明芳;荣坤

    目的 探讨高载荷对三代机飞行员颈椎和椎间盘组织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对二、三代机飞行员各50例和空军地勤人员30例的颈椎CT、X线检查的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三代机飞行员颈椎病发病率(48%)比二代机(36%)及地勤人员(20%)高(P<0.05).飞行总时间和飞行员年龄与颈椎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三代机飞行员颈椎弧弦距小于7mm的有26例,占总体的52%.二代机飞行员颈椎弧弦距小于7mm的有19例,占总体的38%.结论 增长较快、持续时间较长的高过载对于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颈椎病的发生影响是非常突出的.

  • Quadrant微创可扩张工作通道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赵春明;杨惠林;张文捷;张亮;黄爱兵

    目的 探讨应用Quadrant微创可扩张工作通道下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结果 本组获得随访6~15个月,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临床效果评定:优12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88.5%.结论 采用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卧床时间短、疗效高、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保留旋前方肌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体会

    作者:樊建新;毛成鹏;许景红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保留旋前方肌内固定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分析82例桡骨远端骨折采取掌侧入路保留旋前方肌行复位内固定的情况.结果 本组获随访4~12个月,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优56例,良17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89.02%.术后出现创伤性关节炎,严重的腕痛症及内固定失效11例.结论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恢复腕关节的解剖关系,保留旋前方肌符合微创的治疗理念.

  •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储旭东;蔡福金;朱建平;刘晓晖;周敏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6例.结果 本组获随访10~28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9~14周,随访期间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肱骨头坏死;肩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优32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97.2%.结论 正确使用LPHP,可靠的固定、良好的血运保护、早期康复训练及术后抗骨质疏松可获得满意疗效.

  • 解剖锁定钢板在锁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辉;祖罡;毕大卫;韩雷;胡钢锋

    目的 探讨应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28例.结果 本组获随访4~20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优21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6.4%.结论 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特点,是目前较理想的内固定物.

  •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

    作者:秦卫;司卫兵;焦健

    目的 比较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实验组)与常规椎弓根钉内固定(常规组)治疗青壮年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2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治疗青壮年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20例.结果 两组均复位满意,手术时间、术后1周和3个月Cobb角变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实验组明显少于常规组(P <O.05).结论 对于单节段单纯椎体压缩骨折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胸长神经卡压致翼状肩胛的临床治疗

    作者:焦利斌;程栋;张高孟;杨胜相;代正祥

    目的 探讨胸长神经卡压致翼状肩胛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例胸长神经卡压致翼状肩胛采用锁骨上部胸长神经探查松解术.结果 术后1年随访患者颈肩不适及翼状肩胛消失,患肩外展上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手术行胸长神经松解术是治疗翼状肩胛的有效方法.

  • 前侧入路前内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

    作者:罗世兴;董桂甫;陆春;兰天露;陶甄

    目的 总结前侧入路前内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侧入路前内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43例.结果 本组获随访13~3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32周,无延迟愈合及骨不连.8例桡神经损伤者在术后12~28周功能完全恢复.结论 采用前侧入路前内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不需显露桡神经,可直视显露肱骨干,降低桡神经损伤率;钢板一般不需塑形;可获较好肩肘功能.

  • 应用锚钉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鹏飞;魏星;庄岩;李忠;张堃

    目的 探讨应用锚钉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Arthrex锚钉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9例.结果 本组获随访1~2年,患者肩锁关节脱位均获矫正,术后疗效评定结果:优15例,良4例.结论 应用锚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复位良好、固定可靠且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无需取出等优点.

  • 前后联合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

    作者:蓝旭;许建中;罗飞;刘雪梅;葛宝丰

    目的 探讨采用前后联合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效果.方法 对2-5结核15例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本组随访1~2年,无结核复发或内固定障碍等,椎间隙植骨均获骨性愈合,内固定位置正常.结论 一期前路清除腰椎结核病灶彻底,椎管减压效果显著,植骨融合内固定可有效重建腰椎稳定性.

  • 腰椎骨折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内固定的微创治疗

    作者:陈扬;杨欣建;赵忠玮;郭伟壮

    目的 探讨采用微创切口下腰椎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骨折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腰椎骨折9例均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均行小切口开窗法治疗.结果 21例获得平均1.5年的随访,根据JOA评分标准:优19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5.2%.结论 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微创切口下腰椎内固定手术对治疗腰椎骨折及腰椎间盘突出均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

  •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肱骨骨折并骨质疏松症

    作者:张云峰;刘卫华;宋修军;郭传友

    目的 介绍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肱骨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经验.方法 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9例肱骨陈旧性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结果 本组获4~52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1个月.6例肩关节及上肢功能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无腋神经及桡神经损伤情况.结论 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是治疗陈旧性肱骨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

  • 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锋侦;陈雷;宋良松;刘志刚

    目的 观察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例腕舟骨骨折(改良Herbert分型A2型4例,B2型2例),采用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 6例获随访6~1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9周.腕关节屈伸活动度160°,尺桡偏55°,疗效按Krimmer等评分标准评定:优5例,良1例.结论 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舟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有效、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的特点.

  • 腕部环形绞挫伤

    作者:孙晓斌;赵国权;焦延杰

    目的 讨论腕部环形绞挫伤的特殊性和诊治方法.方法 腕部环形绞挫伤12例,受伤至治疗时间24h内8例,48 h以上4例,后期4例就诊时出现手功能障碍,均行血管探查吻合术,后期4例行神经探查松解,血管吻合,侧腱束切断矫形术.结果 24 h内就诊处置的8例术后获3~6个月的随访,患手大部分功能恢复良好.后期4例因就诊较晚,均存在手内在肌挛缩畸形,手功能不全.结论 治疗腕部环形绞挫伤时应重视尺、桡动脉损伤,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手在内肌供血不足致后期出现肌缺血挛缩.

  • 肱骨滑车关节面剪切骨折的诊治体会

    作者:郑晓晖;庄庆仁;陈贞庚;涂致远;庄荣煌;高杨

    目的 探讨单纯肱骨滑车关节面剪切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例陈旧性肱骨滑车关节面剪切骨折采取经前内侧肌间隙入路行骨块固定,从前向后置入3枚Herbert螺钉.结果 骨折获解剖复位,术后随访13个月,患者右肘无疼痛,力量与受伤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上肢能胜任各项日常工作.查体:右肘关节活动度为140°~15°~0°,前臂旋转活动正常,无肘关节侧向不稳.CT及X线片提示:骨折愈合,右肘内侧关节缘轻度退变.结论 采取前内侧肌间隙入路治疗单纯肱骨滑车关节面剪切骨折是安全、有效的.

  • 复方南星止痛膏联合口服NSAID加腰背肌锻炼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对照试验

    作者:张建党;马华松;谭荣;汪东;袁伟;迟成

    目的 探讨复方南星止痛膏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中的作用.方法 将腰背肌筋膜炎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口服NSAID加腰背肌锻炼结合外敷复方南星止痛膏,对照组采用口服NSAID配合腰背肌锻炼.结果 治疗后3周患者的腰背沉重感评分、疼痛及压痛评分、条索状改变等指标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中外敷复方南星止痛膏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 成人掌指骨微型钢板治疗儿童尺桡骨不稳定骨折

    作者:严锋合;赵鹏;李启旺;李怀玮

    目的 探讨成人掌指骨微型钢板治疗儿童尺桡骨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例儿童尺桡骨不稳定骨折,不能满意复位或复位后不能维持其稳定再移位者,采用切开复位成人掌指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获随访6~12个月,早期X线复查见骨折达解剖对位;后期无再移位、骨折,无钢板螺钉松动及断裂,无延期愈合、畸形愈合及骨桥形成,术后平均6个月骨折获骨性愈合,18例功能恢复正常,2例前臂旋转功能5~10°受限.结论 应用成人掌指骨微型钢板治疗儿童尺桡骨不稳定骨折效果良好,钢板服贴,与儿童的尺桡骨相匹配,固定牢靠,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 弹性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的对比研究

    作者:方文来;陈峰;胡炜;余贤斌;孙辽军;冯永增;黄义星;郭晓山

    目的 比较弹性钉与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33例儿童肱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包括弹性钉组14例,钢板螺钉组19例.结果 弹性钉组平均随访12.6个月,钢板组平均随访13.6个月.弹性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创口疼痛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上有优势,并发症少且轻微,对线不良将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得到矫正.结论 儿童肱骨干骨折有手术指征时,弹性钉内固定为首选内固定方式.

  • 改良臭氧组合射频热凝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王哲;刘锋;曹义锋

    目的 探讨臭氧与射频热凝组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使用方法.方法 对1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穿刺臭氧组合射频热凝治疗.结果 本组获随访2~18个月,术后疗效评定:优147例,良31例,差4例,优良率97.8%.结论 经皮穿刺髓核内先注射臭氧再进行射频热凝髓核消融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可靠等优点.

  • 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何福刚;黄崇新;张翅;王昕

    目的 探讨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A组)、短节段椎弓根钉结合伤椎植骨(B组)以及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C组)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对53例胸腰椎骨折分别采用以上3种方式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包括A组15例,B组27例,C组11例.结果 患者获随访18~26个月,取内固定3个月后B组伤椎矢状面Cobb角、伤椎前后缘高度的恢复、椎管狭窄率的改善较A、C组有明显差异,B组术后松动、断钉、顽固性腰背痛及继发性张力性脊髓损伤、伤椎再塌陷及后凸畸形发生率较A、C组明显减少.结论 B组较A、C组具有更加牢固的固定效果,术后松动、断钉、顽固性腰背痛及继发性张力性脊髓损伤、伤椎再塌陷及后凸畸形发生率小,疗效满意.

  • 腕部X线侧位片上泪滴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作者:蒋剑锋;尹善青;干科品

    目的 分析测量正常成人腕部X线侧位片上泪滴角的正常值,为帮助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18~58岁双腕骨骺已闭合且无骨折及畸形的成人志愿者160例,320个腕关节进行研究,其中每个年龄组各4例,男女各2例,共40个年龄组.按不同的年龄段分A(18~28岁)、B(29~38岁)、C(39~48岁),D(49~58岁)4个组,每组40例80个腕关节.所有志愿者均摄标准侧位X线片,在受试者中每组随机选择10例,男、女各5例,取泪滴的中轴与桡骨干纵轴的的夹角为泪滴角.结果 正常成年人侧位泪滴角平均为(68.72±4.39)°,不同性别及不同侧别泪滴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泪滴角与年龄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测量所得X线侧位片泪滴角可用于腕部疾病,特别是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诊断参考指标.

  • 锁定与普通重建钢板治疗移位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付备刚;王秀会;陆耀刚;夏胜利;蔡攀

    目的 比较锁定重建钢板与普通重建钢板治疗移位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采用锁定或普通重建钢板治疗且获得随访的136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4例采用直形锁定重建钢板固定(锁定钢板组),82例采用普通重建钢板固定(普通钢板组).比较两组在内固定物失效和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 锁定钢板组获6~18个月,平均14个月的随访,普通钢板组获8~20个月,平均16个月的随访.影像学显示锁定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5个月(3~6个月),普通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8个月(4~8个月).锁定钢板组有6例(11.1%)发生锁钉拔出松动、钢板断裂及骨延迟愈合,普通钢板组有2例(2.4%)发生钢板断裂及骨折延迟愈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23,P=0.035).两组术后1年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738,P=0.462).结论 锁骨中段骨折采用普通重建钢板治疗效果满意,不推荐常规应用直形锁定重建钢板固定,尤其是简单骨折.

  • 钛网融合器与自体髂骨植骨在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比较研究

    作者:于铁淼;苗会玲;靳宪辉;张庆胜;崔胜杰

    目的 比较研究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应用钛网融合器与自体髂骨植骨后临床与影像学长期结果,比较二者椎间隙高度变化与程度并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对56例分别采用钛网融合器植骨和自体髂骨植骨的患者进行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6个月,根据伸屈位X线片有无活动及骨性连接判断是否骨性融合,同时测量椎间隙高度的变化并根据患者主诉及查体判断神经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的56例均获得了骨性融合,融合率100%,融合时间6~14个月,平均9个月,应用钛网椎间植骨的26例中21例出现椎间隙塌陷,发生率80.8%,椎间隙高度变化在(3.9±1.8)mm,髂骨椎间植骨的30例中25例出现椎间隙塌陷,发生率83.3%,椎间隙高度变化在(3.8±1.9)mm.获骨性融合时椎间隙高度再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神经功能情况按Frankel分级均有、级以上的改善.结论 应用钛网融合器与取自体髂骨植骨在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治疗效果上无显著差异.

  • 显微镜辅助下后路责任间隙有限减压治疗高龄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

    作者:冯立卫;芦健民;杨圣;廉皓屹;付大鹏

    目的 对高龄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行显微镜辅助下行后路责任间隙有限减压治疗,并对该方法及其疗效进行评估分析.方法 从2010年6月~2012年3月,在手术显微镜辅助下,对50例心脑肺功能不全高龄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行后路责任间隙有限减压治疗,并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和腰椎JOA评分系统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改善状况.结果 本组46例神经症状完全缓解;4例好转.VAS评分从术前的(9.12±0.71)分降为术后6个月的(2.37±1.40)分,JOA评分从术前的(12.1±1.40)分增加为术后6个月的(24.6±1.43)分,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12±0.6)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无加重和复发.结论 脊柱显微镜辅助下行“后路责任间隙有限减压”治疗高龄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分次灌注骨水泥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耿家金;赵平;牛和明;张永强;张强;解平锋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采用分次灌注骨水泥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自2009年3月~2011年3月对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随机分为一次灌注骨水泥技术组(A组)30例和分次灌注骨水泥技术组(B组)30例.结果 本组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VAS评分及ODI评分:术后3d及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与术后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A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操作简单、安全,能有效地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近期疗效满意,但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术中采用分次灌注骨水泥技术能有效地减少骨水泥渗漏率.

  • Isobar TTL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饶敏杰;钟招明;曾纪焕;江建明;王吉兴;蒋晖;鲁凯伍;袁凯;陈建庭

    目的 评估Isobar TTL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1月~2010年12月应用Isobar TTL内固定系统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8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获随访15~52个月,平均35个月.ODI术前评分为(24.00±10.52)分,末次随访时为(6.94±5.53)分(P <0.001);VAS评分术前为(7.89±0.90)分,末次随访时为(1.11±1.08)分(P <0.001);JOA评分术前为(7.33±5.18)分,末次随访时为(23.17±3.15)分(P <0.001).动态固定节段椎间隙高度术前为(11.48±130)mm,末次随访时为(10.85±1.32)mm(P>0.05);椎间孔高度术前为(20.95±3.12)mm,末次随访时为(21.86±2.23) mm(P >0.05);ROM术前为(3.71±2.24)°,末次随访时为(2.72±1.90)°(P>0.05).结论 应用Isobar TTL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疗效满意,融合节段均顺利获得融合,动态固定节段得到有效保护.

  •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郭团茂;徐永军;行艳丽;刘强;陈文恒;郭霆;晁军伟;程超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7年1月~2009年6月临床资料完整的54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采用微创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先射频针行纤维环多靶点射频热凝,再臭氧脉冲式注入髓核和神经根周围,采用VAS、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23~53 min,平均27 min.无神经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54例均获随访2年,术前VAS评分(7.25±0.83)分显著高于术后1周(4.37±0.24)分(q =29.052,P<0.05)、术后6个月(3.49±1.02)分(q=37.929,P<0.05)、术后1年(2.96±0.72)分(q=43.275,P<0.05)、术后2年(3.14±0.59)分(q=41.459,P<0.05);术前ODI评分(34.55±4.71)分显著高于术后1周(23.27±7.39)分(q =17.431,P<0.05)、术后6个月(19.75±4.16)分(q=22.870,P<0.05)、术后1年(18.03±2.48)分(q=25.528,P<0.05)、术后2年(18.12±3.58)分(q =25.389,P<0.05).术后2年MacNab评分有效率75.9%(41/54).结论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比较理想的微创方法.

  • 漏斗技术结合徒手椎弓根探针技术在椎弓根置钉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学文;李艳超;郑海龙

    目的 探讨利用漏斗技术结合徒手椎弓根探针技术置入椎弓根钉的安全性及准确性.方法 术前测量目标椎的e角、f角及椎弓根直径,选择准确的进针点:骶椎以下关节突左7点右5点为进针点,腰椎以人字嵴顶点作为进针点,胸椎按Kim推荐的入点进针.在椎弓根入口去皮质后据e、f角徒手推进椎弓根探针至椎体前缘,测量所需螺钉长度,再沿钉道扩孔、攻丝及置入相应直径与长度的螺钉;术后CT片按照椎弓根内侧壁穿透<2mm,外侧壁穿透<4mm作为安全评价标准.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6月-2012年1月利用该技术在184例中置入736枚椎弓根钉的情况.结果 所有螺钉椎弓根内侧壁穿透<2mm,外侧壁穿透<4mm,总合格率100%;无一例出现神经根或脊髓损伤加重的表现,无一例出现脑脊液漏.结论 利用合理的进针点,在个体化置钉的基础上,利用漏斗技术结合徒手椎弓根探针技术能成功置入胸腰椎椎弓根钉.

  • 胸腰段脊柱骨折不同节段固定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作者:张纯;姚聪;贺西京;李浩鹏;王国毓;臧全金

    目的 比较后路椎弓根钉不同节段固定对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78例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短节段固定50例,经伤椎短节段固定10例,长节段固定18例,随访时评价椎体前后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变化,并统计3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Oswestry评分.结果 多节段固定在预防脱位防止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及后凸角度丢失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经伤椎短节段固定在伤椎复位方面有很好的疗效.结论 后路长节段固定在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能达到良好的复位和减压目的.经伤椎短节段固定尤其在合并严重脱位方面更具优势.

  • 颈脊髓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变化及其与死亡率的关系

    作者:陈晓斌;刘智;孙天胜;郑龙龙;王晓伟

    目的 研究颈脊髓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对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颈脊髓损伤依治疗结果分为非死亡组和死亡组.记录两组一般信息和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比较两组血清蛋白水平动态变化,分析其与死亡的关系.结果 入院早期,血清总蛋白水平在死亡组降低;3~5 d后,3种蛋白水平在死亡组均低于非死亡组(P<0.05),死亡组下降幅度较大;患者较低的血清蛋白水平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颈脊髓损伤患者伤后低蛋白血症在死亡患者中更为明显;低蛋白血症是此类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 外伤性拇指缺损的重建

    作者:施海峰;芮永军;张全荣;许亚军;糜菁熠;陆征峰;寿奎水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外伤性拇指缺损的佳重建方法.方法 根据Serafin的三度分类法,对自2003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89例不同程度外伤性拇指缺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建:Ⅰ型,对63例指骨在末节或IP关节平面的缺损,采用携带部分或全部末节趾骨的拇甲瓣再造拇指.Ⅱ型,对指骨在近节或MP关节平面的缺损,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重建:①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指,若再造指皮肤不够,可携带拇趾腓侧皮瓣或足背皮瓣(92例);②用髂骨植骨,再用皮瓣覆盖(16例).Ⅲ型,对指骨在掌骨或CMC关节平面的缺损,同样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重建:①示指拇化再造拇指,皮瓣修复虎口(5例);②拇甲瓣联合第2足趾骨、关节和肌腱组织再造拇指,1块岛状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虎口(13例).结果 189例中155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均获得了满意的外形和功能.其中握力并不明显低于健侧,但捏力和两点辨别觉明显低于健侧.再造拇指的功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改善,供足的功能不受影响.结论 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是个良好的术式,对于重度拇指缺损,选择示指拇化或联合足趾组织移植需根据患者的意愿.

  • 改良手术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

    作者:高秋明;厉孟;樊晓海;刘景堂;薛云;高明暄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手术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自2005年2月~2011年8月采用改良手术入路钢板治疗的38例肱骨干中下段骨折,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获随访6~36个月,36例骨折达到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骨折不愈合2例.无一例出现手术导致的桡神经损伤.术后肘关节功能:优23例,良8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81.6%.结论 采用改良手术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疗效良好,可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 罕见肩锁关节脱位合并锁骨中段骨折一例

    作者:杨家赵;方诗元;王叙进;孙建皖;徐磊;夏睿

    笔者于2011年10月收治左侧肩锁关节脱位伴锁骨中段骨折1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43岁,因骑摩托车摔倒致左肩部疼痛伴活动受限6h后从外院转入.追问病史系摔倒时左肩部着地所致,人院时诉左肩部、胸部疼痛、胸闷;查体:左胸部压痛阳性,左上肺呼吸音弱,左肩部皮下淤血、肿胀,肩峰处皮肤擦伤,锁骨中段隆起包块明显,触痛阳性,在包块处可及骨折断端异常活动和骨摩擦感,左侧肩锁关节处明显压痛,按压锁骨远端有浮沉感,左侧肩关节上抬和外展活动明显受限.左侧肩关节正位X线片示(外院):左锁骨中段骨质连续性中断,骨折端移位、垂直成角,有第三骨块存在,肩锁关节分离,锁骨远端呈蛇头状翘起;左侧多发肋骨骨折伴气胸(图1a).

    关键词:
  • 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复合材料载药研究进展

    作者:胡龙驹

    在骨科领域,由于严重创伤、骨肿瘤、骨髓炎等多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十分常见,良好的骨修复材料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常用的骨修复材料包括自体骨、人工骨及金属假体.自体骨是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但增加了患者的创伤和痛苦,且有限的来源难以满足大段骨移植的要求;金属假体亦存在松动、断裂、组织相容性差、不可降解等诸多问题.因此,研制理想的人工骨替代材料移植修复骨缺损成为医学和生物材料学领域的研究重点.羟基磷灰石(HAP)是一类多孔的无机材料,因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与蛋白质分子的高亲和性被广泛用于蛋白缓释药物载体,但其质地脆、韧性差、强度低、抗弯曲度和断裂韧性指标均低于人体密质骨,与其他生物材料相比,并不是高强度的材料[1,2].

    关键词:
  • 体外冲击波治疗应力性骨折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力

    应力性骨折(SF),又称疲劳性骨折或积累性劳损,是一种常见的训练伤,在部队、运动员及舞蹈演员中的发病率较高,各种文献报道不一,国外报道为31%,国内报道为16.9%,是由低于骨骼承受极限的应力长期、反复的作用于人体正常骨骼,使骨小梁不断发生断裂、重塑,是一种慢性骨损伤.应力性骨折的特征是骨折与修复过程同时进行,这也是与其他一般性骨折显著的区别.此类骨折多发生于身体承重部位,如股骨颈、髌骨、胫骨前侧、内踝、距骨、跗舟和第5跖骨[1].笔者就目前应力性骨折的相关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 颈椎侧块与颈椎弓根内固定后初始稳定性评价及实验研究

    作者:袁欣华;庞清江;许柯;张宗凯;祝惠敏;叶奕;赵卫东

    目的 评价钉棒系统分别行颈椎侧块及椎弓根固定后的初始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8具新鲜冷冻人体颈椎标本,切断C4,5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双侧关节囊,制成C4,5后柱不稳损伤模型,每个标本分别行正常标本、双侧C4,5侧块及椎弓根固定标本三维运动范围测定.结果 两种内固定组的三维运动范围均明显小于正常组,椎弓根固定组三维运动组小于侧块螺钉固定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颈椎后柱损伤模型中,用钉棒系统分别行侧块及椎弓根固定后均能明显提高脊柱三维稳定性,椎弓根内固定稳定性优于侧块钉棒系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