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중국골여관절손상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265/R
  • 国内刊号: 张东涛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gygjsszzbjb175@263.net
  • 曾用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出版地区: 福建
  • 主编: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隐匿骨折线累及肱骨近端的肱骨干骨折的回顾性诊治分析

    作者:唐付林;蒲超;王胜涛;庄家林;李斌

    目的 探讨隐匿骨折线累及肱骨近端的肱骨干骨折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诊治的隐匿骨折线累及肱骨近端的肱骨干骨折22例采用切开复位、长肱骨干加压钢板或长PHLIOS钢板内固定,6例术中等待二次准备钢板,时间约lh.结果 22例获得随访10~18个月.末次随访时18例肩、肘关节伸屈功能完全恢复;2例肩关节上举150°,肘关节功能恢复;2例伸肘差约20°(伸肘20°-中立位0°-屈肘130°).结论 隐匿骨折线累及肱骨近端的肱骨干骨折早期明确诊断尤为重要,否则可能造成非手术治疗时再移位,容易导致纠纷;术中需要等待二次准备钢板,增加手术时间及出血;勉强使用短钢板导致固定效果不佳;隐匿骨折线累及肱骨近端的肱骨干骨折,早期明确诊断,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 切开复位无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结合腕骨间韧带修复治疗新鲜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

    作者:贾晶;赵玲珑;石宇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无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结合腕骨间韧带修复治疗新鲜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无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结合腕骨间韧带修复治疗新鲜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9例.结果 经平均18个月随访发现9例腕关节平均屈曲70°,背伸50°,Mayo腕关节评分平均为80分:优4例,良3例,可1例,差1例.X线片检查舟骨完全愈合,腕关节轴线恢复好.结论 切开复位无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结合腕骨间韧带修复治疗新鲜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能达到舟骨解剖复位、恢复腕关节轴线,术后功能恢复较好,是治疗新鲜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良好方法.

  • 有限切开撬拨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在陈旧性肩关节前脱位中的应用

    作者:张才德;黄帅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撬拨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9-2013-07诊治的陈旧性肩关节前脱位,采用有限切开撬拨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的患者15例.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切口全部一期愈合,外固定架无松动及断裂,未发生再次肩关节脱位,无肱骨头坏死,术后按张玉明等参考文献评定标准,优良率93.3%.结论 采用有限切开撬拨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能有效治疗陈旧性肩关节前脱位,术后固定状态维持稳定,能促进肩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再次脱位复发率低,远期效果佳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肘关节内侧入路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

    作者:陈辉东;马军;谢飞彬;叶桂峰;崔岩;杨镔

    目的 探讨肘关节内侧入路及辛迪思(AO)3.0 mm无头埋头空心(Herbert)螺钉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方法、疗效及优势.方法 对自2009-01-2013-06诊治的尺骨冠状突骨折应用Herbert钉治疗16例,同时修复受损的尺侧副韧带前束,并采用MEPSP评分,随访术后疼痛、屈伸运动范围、关节稳定性及日常生活功能4方面情况.结果 随访的14例中,肘关节功能:优10例,良4例.结论 当尺骨冠状突骨折超过原高度的1/2且合并尺侧副韧带前束损伤时,从内侧入路,应用Herbert钉固定后修复尺侧副韧带前束;3.0 mm空心螺钉内的直径小,双加压,可埋头,中空的设计使螺钉能通过克氏针的引导,能更精准地固定;内侧副韧带的修复应用铆钉固定,疗效更可靠.

  • 扩髓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神经损伤的原因分析

    作者:李诗;耿玲;张洪涛;林景波;陈志刚;何土东

    目的 探讨扩髓型肱骨髓内钉内固定肱骨骨折术中损伤神经的原因,寻找避免神经损伤的方法.方法 对42例肱骨干骨折13例行闭合复位顺行扩髓型肱骨髓内钉固定,29例行钢板内固定和非扩髓型髓内钉内固定.结果 顺行扩髓型肱骨髓内钉内固定肱骨干骨折13例患者,3例出现医源性神经损伤,损伤率23.1%,术后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结论 闭合复位顺行扩髓型肱骨髓内钉内固定肱骨干骨折,术中易损伤神经,手术风险较大.

  • 直视下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肿瘤的临床效果

    作者:胡巍;肖增明;唐建东

    目的 探讨直视下椎体成形术联合脊柱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3-01诊治的胸腰椎肿瘤40例,按手术方法分为直视下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联合脊柱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组及侧前路胸腰椎肿瘤切除钛板内固定术组.结果 2组VAS评分术后较同组术前明显降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脊柱后凸角度(Cobb角)较同组术前减少;2组伤椎上下椎体之间的高度较同组术前增大.结论 直视下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转移瘤,能较快缓解疼痛症状,并且止痛效果维持时间久等优点,并可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及矫正后凸畸形的作用.

  • 椎体强化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隐匿骨折

    作者:王洪根;马峥;杨博宇;蔡加兴;林艺靖;马一功

    目的 探讨椎体强化在脊柱骨质疏松性隐匿骨折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自2010-06-2013-12诊治18例(18椎)X线阴性椎体骨折,MRI显示椎体骨折,10椎接受PVP术,另外8椎复查X线发现椎体高度压缩后行PKP术,对所有患者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18例获得3~36个月,平均20个月的随访,患者术后疼痛均缓解,VAS评分:X线阴性组术前(8.5±1.6)分,术后(2.3±0.5)分(f =3.1,P<0.01),压缩组术前(9.0±1.5)分,术后(2.4±0.6)分(t=3.5,P<0.01),随访PVP组椎体高度均无压缩.结论 PVP和PKP均能有效缓解疼痛,椎体强化不但能缓解X线阴性骨折患者的疼痛,还可有效保护椎体高度.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椰枫;王鸥;章恺;张麒云;郑为成;许伟凡;胡晓音

    目的 探讨国产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系统(LPHP)内固定治疗成人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LPHP内固定治疗的21例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12.2个月(7~24个月)的随访,均获骨性愈合,无感染、神经和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76.2分,优良率为71.2%;平均DASH问卷调查评分为18.4分(15~26分).患肩活动度:外展平均140°,前屈平均135°.结论 采用国产LPHP内固定治疗成人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可取得满意疗效.

  • 肩峰端解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内侧端骨折25例

    作者:陈伟富;朱忠;王斌;林列;陈海啸

    目的 探讨采用肩峰端锁定接骨板治疗锁骨内侧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经过影像学证实(X线片及三维CT)并接受手术治疗的锁骨内侧端骨折25例采用肩峰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获随访12~20个月,平均15.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6周.根据肩关节DASH功能障碍指数判定疗效:优15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96.0%.本组1例可的患者存在严重骨质疏松,术后三角巾悬吊时间过长,造成肩胛带活动部分受限,DASH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为66.7分,后经锻炼、活动受限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肩峰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内侧端骨折疗效满意.

  • Rocker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马泽仁;刘晓平;徐小生;黄科棣;张文琮

    目的 探讨Rocker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理、适应证和初步疗效.方法 采用髓核摘除+Rocker系统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与对照组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髓核摘除+Rocker系统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2周、1、3个月ODI功能障碍评分及VAS疼痛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cker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椎体爆裂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成平;高贵营;马超;董雁南;宋爱国;朱国强

    目的 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椎体爆裂骨折24例.结果 24例获得12~36个月的随访,术后疼痛缓解,无椎弓根钉脱出、切割椎管、再塌陷.结论 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老年椎体爆裂骨折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空心钉髓内固定治疗CraigA型锁骨骨折

    作者:孙军战;高升;吴成如

    目的 探讨空心钉治疗锁骨CraigA型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锁骨骨折(Craig A型)采用空心钉髓内固定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空心钉组Neer评分平均分为96.6分.X线片证实全部骨折愈合,骨平均愈合时间(13.8±6.5)周,无感染、局部皮肤坏死、骨折不愈合.有退钉(6例),骨折移位(1例)情况发生,予以保护性控制活动后,骨折顺利愈合.与钢板组对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有明显差异,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无差异.结论 采用空心钉治疗CraigA型锁骨骨折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快、功能恢复满意.

  • 弹性钉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Judet Ⅲ型桡骨颈骨折

    作者:尹海磊;尹海霞;卢廷胜;范凤;吕则文;林鹏;黄睿;蓝朝晖

    目的 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弹性钉(TEN)和克氏针(KN)治疗儿童JudetⅢ型桡骨颈骨折的优缺点,探讨TEN较KN固定的优势.方法 将自1999-05-2014-05诊治的33例儿童JudetⅢ型桡骨颈骨折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13例应用TEN固定,20例采用KN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获随访6~18个月.TEN及KN组各项指标比较:术前倾斜角度分别为(48.7±5.8)o、(50.2±9.1)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为(38.4±2.1)、(94.2±3.5)min;术中出血量为(32.5±14.9)、(107.2±24.9)ml;透视次数为(12.4±3.1)、(3.5±2.3)次,住院天数(6.8±2.1)、(12.3±3.1)d;术后倾斜角度分别为(14.2±3.7)o、(3.4±2.1)°;KN组有1例发生桡神经损伤.Metaizeau评分,TEN组:优10例,良2例,可1例;KN组:优14例,良3例,中2例,差1例.后面6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管TEN需要更多的透视,而KN固定能获得更好的复位;但是应用TEN治疗儿童JudetⅢ型桡骨颈骨折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减少神经损伤以及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有明显优势,术后Metaizeau评定也优于KN组.

  • 2.4 mm系列解剖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

    作者:尹成国;贾宁;高广辉;王业本;赵风林;吴德富;王统立

    目的 探讨采用2.4 mm系列解剖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01-2011-07应用2.4 mm解剖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并且获得随访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38例获得平均19.5个月的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9~13周(平均11.6周).腕关节功能根据Cooney评分标准:优30例,良5例,差3例,优良率92.1%.结论 应用2.4 mm系列解剖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对骨折块支撑有效、固定可靠,矫正关节面塌陷效果好,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经三角肌前外侧微创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3D打印技术的应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岳勇;王强;伊力夏提·阿力甫;刘智;帕尔哈提·热西提;徐小雄;康鹏德

    目的 探讨经三角肌前外侧微创入路手术结合3D打印技术的应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三角肌前外侧微创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3D打印技术的应用治疗15例肱骨近端骨折.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55±13)min,术中出血量(60±15)ml,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随访9.5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7周.肩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优7例,良6例,可2例.结论 该入路手术对患者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简单、手术时间短,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快的优点,特别是对于老年人以及粉碎性骨折;快速成形技术使得医生在术前掌握骨折的三维图像,包括粉碎、移位程度,通过术前标本的模拟操作训练,提高技能,进一步保障手术的安全、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使得患者恢复良好.

  • 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舒剑臣;邱志杰;史可测;王良恩;彭福强;朱宇

    目的 比较分析传统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与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相邻2个地级市医疗中心诊治的胸腰椎骨折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胸腰椎骨折40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与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评估比较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内固定失败率.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12~36个月,平均18.5个月.比较分析2组间末次随访的矢状面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VAS评分、内固定失败率分别为(10.4±6.7)%比(20.8±8.3)%;(97.6±1.8)%比(82.5±5.4)%,(1.74±0.8)%比(3.12±0.7)%,0%比12.5%,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能更好地复位胸腰椎骨折,提供更坚强的内固定系统,并利于远期保持矫正后凸畸形和维持矫正效果,且可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方法.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及临床体会

    作者:崔为良;王萍;廖忠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 对205例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其中203例顺利完成手术,共189例获得随访.术前VAS评分为(6.18±0.97)分,术后3个月为(1.82±1.0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9.13,P<0.01).术后3个月疗效按改良MacNab标准:优76例,良95例,可15例,差3例,优良率90.5%.结论 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但该技术学习曲线陡峭,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及禁忌证.

  • 40例慢性骨髓炎发病诱因及菌群特点研究

    作者:乔林;张双江;张树明;徐鹏武;黄雷

    目的 分析40例慢性骨髓炎发病诱因及菌群特点以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骨髓炎.方法 将慢性骨髓炎发病诱因划分为闭合骨折行手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及无明显诱因3类;慢性骨髓炎患者术中取坏死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 发病诱因中闭合骨折行手术治疗导致骨髓炎22例,开放性骨折导致骨髓炎15例,无明显诱因3例;培养出病原菌17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4.55%,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31.60%,阴沟肠杆菌9.09%.结论 对于慢性骨髓炎的防治,预防手术相关感染是关键;细菌谱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较多,应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分析及防治

    作者:鞠文;蒋富贵;钱学峰;朱晓东;徐能;唐坚

    目的 分析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方法 自2008-06-2012-06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70例和肩锁关节脱位47例,记录所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内固定取出前后的Constant评分.结果 113例获得随访11 ~27个月,平均13.1个月,内固定取出前Constant平均评分为82分,内固定取出后3个月Constant平均评分为89分.其中肩部疼痛30例,应力相关性并发症发生92例次(肩峰下骨溶解91例、锁骨近端骨折6例、内固定松动断裂6例),16例存在肩锁关节半脱位(反向脱位或过度复位),2例骨不连.结论 锁骨钩钢板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与钢板的设计特点有关,有些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术中规范操作、钢板正确塑形及术后宣教等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骨折脱位愈合后应尽早取出内固定物.

  • Solis融合器与自体髂骨块植骨联合钛板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肖文德;郭东明;王立;钟润泉;钟波夫;鞠洪斌;温世锋

    目的 比较Solis融合器与自体髂骨块植骨联合钛板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并探讨Solis融合器的适应证选择和应用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2-06行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39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其中使用Solis融合器植骨融合者为A组(n=19),使用自体髂骨块植骨联合钛板内固定者为B组(n=20);2组性别比、年龄、病程、术前JOA评分及手术节段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JOA评分及JOA改善率、椎间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22~45个月,平均32个月.术后症状改善率和融合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例发生融合器下沉,B组1例术后取骨区血肿形成、2例术后1年发生取骨处疼痛、2例术后发生吞咽困难,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Solis融合器和与自体髂骨块植骨联合钛板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Solis融合器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对于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不宜单独使用Solis融合器.

  • 前外侧入路与前侧入路前内侧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陈长青;戴锦章;郭林新;毛思;王耀生;周影

    目的 比较前外侧入路与前侧入路前内侧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3-10诊治的56例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Ⅰ组30例采用前外侧入路内固定,Ⅱ组26例采用前侧入路前内侧固定.结果 Ⅰ组获得随访12~22(15.63±2.62)个月,Ⅱ组获得随访12~22(16.22±2.88)个月.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骨折愈合时间10~18(14.87±2.32)周,肘关节大屈曲范围134°~146°(138.60±3.27)°,肘关节大伸直范围0°~8°(4.87±1.91)°,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分)70~100(88.04±7.72)分,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75~100(89.13±4.32)分.Ⅱ组骨折愈合时间10~19(15.06±2.22)周,肘关节大屈曲范围130°~145°(137.95±4.15)°,肘关节大伸直范围0°~9°(5.15±2.33)°,MEPS评分70~100(85.15±7.66)分,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75~100(88.54±2.30)分.2组在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大屈伸范围及MEPS、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前外侧入路与前侧入路前内侧固定均能有效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但后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较短,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前后位X线影像在下颈椎前路椎弓根置钉中的指导意义

    作者:杨小伟;袁峰;王林;欧阳晓;郭开今;陈宏亮

    目的 通过标本置钉探讨术中C型臂X线机前后位透视指导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LCATPS)置入技术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 取9具成人尸体颈椎标本(排除畸形、骨折、脱位、肿瘤等病变),剔除其周围软组织至清楚显露椎体前壁.按照测量结果,直视下置入导针,轴位透视位置满意.随后前后位透视导针在椎弓根中间和入口的位置,后沿导针置入空心钉,术后行CT扫描评价置钉效果.结果 共置入螺钉90个,术后CT扫描grade 1级72个(80.00%),grade 2级15个(16.67%),grade 3级3个(3.33%),位置可接受的(grade 1~2级)共87个(96.67%).穿破椎弓根壁者(grade 2~3级)18个全部为外侧壁,左侧12个,右侧6个;其中C3 3个,C5 12个,C73个.在椎弓根入口处所有90枚导针全部位于椎弓根入口投影弧边缘;在椎弓根中间有72个(80.00%)位于钩突关节外侧斜坡中间,6个(6.67%)位于钩突关节外侧斜坡内侧,12个(13.33%)位于钩突关节外侧斜坡外侧(灵敏性0.828,特异性1.00),且与grade分级具有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0.515,P<0.001).结论 前后位X线影像上导针在椎弓根入口应位于椎弓根投影弧边缘,在椎弓根中间应位于钩突外侧斜坡投影中间,初步认为前后位X线影像可以指导LCATPS的置入.

  • PKP与椎体强化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比较研究

    作者:崔冠宇;田伟;刘波;袁强;张贵林;何达;孙宇庆;胡临;李志宇

    目的 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椎体强化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06-2013-08应用PKP治疗的3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A组)与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强化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2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B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显著低于B组(P<0.05).B组节段性后凸角的矫正及矫正的维持、椎体高度的恢复及椎体高度恢复的维持均优于A组(P<0.05).2组术前椎管内占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B组椎管内占位显著低于A组(P<0.05),2组末次随访时椎管内占位都有进一步降低,但仍为B组显著低于A组(P<0.05).2组术前、术后7d的JOA、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B组的JOA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末次随访时B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2组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和移位,A组1例出现相邻椎体再骨折再次接受PKP手术治疗.结论 和PKP相比,应用PMMA骨水泥强化椎体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获得更好的后凸矫正效果以及缓解疼痛、改善脊柱功能的疗效.

  • 缝合打包跨供区加压法植皮修复皮瓣移植供区创面

    作者:张文龙;赵刚;马爱国;侍朋举;张铁山;徐华;李亮;朱鹏飞

    目的 探讨缝合打包跨供区加压法植皮修复皮瓣移植供区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缝合打包跨供区加压改良植皮方法修复皮瓣转移供区皮肤缺损48例,其中手指岛状皮瓣移植供区创面17例,手背皮瓣移植供区7例,前臂皮瓣移植供区10例,足部皮瓣移植供区创面6例,小腿皮瓣移植供区创面8例.供区创面1.5 cm×1.0 cm~18.0 cm×15.0 cm.急诊手术26例,均为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行皮瓣转移术供区创面;择期手术22例,肿物切除创面行皮瓣转移修复术供区8例,瘢痕切除创面行皮瓣转移术供区10例,肢(指)体坏死解脱后创面行皮瓣修复术供区4例.结果 48例植皮及皮瓣全部成活,45例获得6~29个月的随访,供区植皮质地柔软,外观饱满,无色素沉着及摩擦溃疡瘢痕,两点辨别觉达8~13 mm,平均10.8 mm,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缝合打包跨供区加压法植皮修复皮瓣转移供区创面,手术简便、安全,植皮成活率高,术后外形满意,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 椎弓根钉联合钢缆固定植骨术治疗多节段腰椎峡部裂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兴祥;沙卫平;严飞;赵理平;吴耀刚;曹泽;朱磊;赵科平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联合钢缆固定植骨术治疗多节段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统计本院自2008-05-2013-08诊治的13例多节段腰椎峡部裂的相关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椎弓根钉联合钢缆固定峡部裂植骨术,观察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及术后影像学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1~24个月,疗效优10例、良3例.在评分结果方面,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结果为(2.3±0.8)分,Oswestry障碍指数为(28.7±6.6)分,JOA评分为(26.9±3.0)分,与术前评分结果比较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随访影像学结果也显示11例双侧峡部裂均愈合,2例因术后时间较短仅一侧峡部裂愈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断钉、钢缆脱落或断裂,未见假关节形成.结论 采用椎弓根钉联合钢缆固定植骨术治疗多节段腰椎峡部裂,创伤小、对恢复脊柱节段稳定性、缓解腰痛具有满意的疗效,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 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朱彦昭;蒋丽娜;黄雷;张峰;申成春;徐荣明

    目的 探讨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10-03-2012-03诊治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35例,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 除1例失访外,其余患者获得平均30.2个月(24~48个月)的随访.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1例骨缺损严重及5例骨质疏松患者,术中植入人工骨.患者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疗效按Cooney腕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19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8.2%.结论 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可以提供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恢复正常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远端长度,腕关节Cooney评分满意.

  • 2.7 mm掌侧双柱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

    作者:刘磊;蒋建农;王勇;莫渊;周鸣;司刚

    目的 探讨采用2.7 mm掌侧双柱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13-01-2014-04采用2.7 mm掌侧双柱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48例.结果 本组42例获得随访6~18个月,平均9个月.腕关节平均掌屈46.8°,背伸58.4°,桡偏20.6°,尺偏30.3°,旋前78.1°,旋后62.0°.7例腕关节至少一个方向主动活动范围不能达到功能要求.根据Gartland and Werley评分,优良率为88.1%.放射学检查:平均掌倾角7.7°,尺偏角23.6°,桡骨高度增加2.7 mm.根据Batra放射学评分法:优良率为90.5%.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3个月,无术后感染、内固定松动、正中神经刺激症状发生.结论 采用2,7 mm掌侧双柱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能获得满意复位、牢靠固定,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较好方法.

  • 外固定架治疗锁骨中远端骨折脱位的疗效分析

    作者:任俊涛;胡勇;廖辉;付红军;李鹏

    目的 探讨应用外固定架治疗锁骨中远端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自2012-06-2014-01对74例锁骨骨折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其中锁骨中段横形骨折35例,长斜形不稳定骨折8例,开放性骨折2例,骨不连3例,肩锁关节脱位20例,锁骨远端骨折6例.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8~12个月,平均10.5个月的随访,外固定架保留时间为8~10周,平均9.3周.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优良好,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所有患者对其肩关节外观和治疗结果均表示满意,但在随防中发现有3例长斜形不稳定骨折发生了移位.结论 外固定架在治疗锁骨中段远端横形骨折、开放性骨折、骨不连、肩锁关节脱位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在治疗长斜形锁骨骨折时应慎用.

  • 肩胛骨外侧缘直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颈部、体部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勇;尤炯鸣;李峰;余作取;于志华;戴寿旺

    目的 探讨肩胛骨外侧缘直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颈、体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06-2012-05诊治肩胛骨颈、体部骨折21例,均采用肩胛骨外侧缘直切口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术.记录术中情况,通过与健侧肩关节对比并采用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18例获得随访12~26(平均18.6)个月,所有骨折均在术后8周内初步愈合,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肩关节畸形等并发症.切口长度(6.70±0.86)cm,手术时间(57.50±7.43)min,术中出血量(95.67±5.82)ml.术后1年Constant Murley功能总评分为(85.61±10.76)分、健侧为(88.50±9.84)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肩胛骨外侧缘直切口入路适用于治疗肩胛骨颈、体部骨折;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及术后功能恢复好,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较好入路.

  • T形掌骨板内固定治疗Mason 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帅垒;王上增

    目的 探讨T形掌骨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技术要点,以及术后对肘关节稳定的影响和疗效.方法 自2011-03-2013-09诊治53例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分为T形掌骨板内固定组(A组)26例,克氏针内固定组(B组)27例,2组术后进行随访,并选取术后1、3、12个月随访时采集的疼痛指标和肘关节功能指标进行比较,观察T形掌骨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是否存在优越性.结果 随访时间13~26个月,2组术后l、3个月时疼痛指标A组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疼痛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28).术后1、3、12个月A组优良率均高于B组,且优良率进行X2检验,术后1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9),术后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9),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结论 与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相比,T形掌骨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可以牢固固定,利于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患者可以早期活动,肘关节的功能恢复良好.

  • 颈椎多节段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临床观察与分析

    作者:李帅;杨操;郜勇;刘伟;王琨;宋雨;杨述华

    目的 探讨颈椎多节段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自2006-01-2013-12行颈椎多节段减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颈椎多节段减压包括:颈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术、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并后路融合术、颈椎椎板切除融合术、椎板成形术,排除减压节段不含C5、术前三角肌肌力异常、臂部感觉异常患者后,共132例.对比不同术式、疾病类型、性别及减压节段数目的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明确统计学差异.结果 132例平均随访22.8个月(10~105个月).共有13例出现术后C5神经根麻痹(9.8%),颈椎椎板切除融合术5/36例(13.9%),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并后路融合术2/17例(11.8%),椎板成形术3/26例(11.5%),颈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术3/53例(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颈椎外伤组1/9例(11.1%),颈椎不稳组1/10例(10%),OPLL组4/17例(23.5%),颈椎管狭窄组3/32例(9.4%),颈椎病组4/64例(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为1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未发生C5神经根麻痹患者平均55.8/58.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结论 颈椎多节段减压术后可发生C5神经根麻痹,在不同术式间发生率存在差别.OPLL及男性为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 锁定钢板与髓内钉2种微创方法内固定治疗肱骨干复杂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罗旭耀;严力生;钱海平;钮心刚;宫峰;梁志民;陈红梅

    目的 回顾性研究比较锁定加压钢板与交锁髓内钉2种微创方法内固定治疗肱骨干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1-01-2014-06采用交锁髓内钉经皮穿钉闭合复位(MINO)治疗肱骨干复杂骨折(AO分型B型及C型)25例,自2007-01-2014-06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经皮微创固定(MIPO)治疗同型骨折21例.结果 MINO组术后3例,MIPO组术后1例出现桡神经一过性损伤,随访3周~4个月后均完全恢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MINO组(25.08±10.70)周,MIPO组(22.76±5.77)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UCLA评分:MINO组(31.44±2.18)分,MIPO组(33.05±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肘关节Mayo评分:MINO组(98.96±1.27)分,MIPO组(98.81±1.5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MIPO和MINO 2种微创方法内固定治疗肱骨干复杂骨折均可获得良好愈合,MIPO技术内固定术后肩关节功能相对较好.

  • CT矢状位图像在评估肘关节僵硬中异常骨性结构的作用

    作者:周建东;许亚军;芮永军;糜菁熠;田建

    目的 探讨CT矢状位图像在评估肘关节僵硬中异常骨性结构的价值.方法 自2010-12-2013-12诊治30例肘关节僵硬患者,X线片提示肘关节周围存在异常骨性结构,创伤性肘关节僵硬18例,退变性肘关节僵硬12例;术前测量肘关节的实际屈伸活动度,并给予CT三维重建,选择能够全面反映异常骨性结构的CT矢状位图像,测量肘关节的活动度.对矢状位图像测量的肘关节活动度与临床实际测量的肘关节活动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组矢状位图像测量的活动度为(50.7±14.8)°,实际屈伸活动度为(31.2±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退变性肘关节僵硬组矢状位图像测量活动度为(42.2±11.2)°,实际测量屈伸活动度(40.6±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矢状位图像在评估肘关节周围的异常骨性结构起重要作用,在创伤性肘关节僵硬中软组织挛缩可能要比异常骨性阻挡更影响肘关节的活动;而在退变性肘关节僵硬中主要还是与异常的骨性阻挡有关.

  • 僵硬性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截骨方式的选择

    作者:朱松青;陈燕;邓强;普拉提;荀传辉;徐韬;盛伟斌;孟祥玉

    目的 探讨僵硬性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的影像学特征及截骨方式选择.方法 收集自2011-01-2014-09诊治的45例僵硬性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行长节段固定截骨矫形的完整病例资料,按照截骨方式分为2组.SPO组28例,PSO组17例,根据术前全脊柱X线片、Bending像及CT三维重建判断脊柱僵硬性及僵硬来源,选择截骨方式,SPO或PSO,分析2组术前及末次随访的脊柱影像学指标及疗效结果.结果 45例获得随访6~45个月,平均22.4个月.2组术前及末次随访的ODI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组Cobb角改善率为69.33%,PSO组Cobb角改善率为76.14%,2组重新获得了脊柱冠矢状面平衡,2种截骨方式均取得良好的疗效.SPO组,手术时间155~290 min,平均213 min,出血量700~1 550 ml,平均1 253 ml,脑脊液漏5例,感染1例,内固定松动1例;PSO组,手术时间160~320min,平均264 min,出血量900~2 200 ml,平均1 756ml,脑脊液漏4例,感染1例,无内固定松动.结论 成人僵硬性脊柱退变性侧凸的截骨方式应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进行选择,主要因素有局部角状侧后凸畸形、腰椎后凸、椎间隙骨化、关节突融合及矢状面失衡情况;尽量使用SPO解决脊柱退变性侧凸的矫形问题,但严重脊柱畸形需要使用PSO进行矫形;2种截骨方式都取得良好的临床和影像学疗效.

  • 间隔微型钢板固定在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徐震;李方财

    目的 研究间隔应用微型钢板行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有效性.方法 自2011-01-2012-12采用间隔微型钢板行C3~7单开门椎板成形术21例,回顾性研究21例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评价包括CT横断面测量开门距离与开门角度,神经功能评价采用JOA评分.比较各节段术后、椎板骨性愈合时开门距离与开门角度变化,并计算末次随访时JOA恢复率.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36个月,平均12.9个月的随访.术后3个月,铰链侧椎板骨性愈合率93.3%(固定椎板93.7%,非固定椎板92.9%),术后6个月骨性愈合率100%.开门距离中,术后各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76,P =0.852),椎板骨性愈合时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F =0.514,P=0.897),各节段术后、骨性愈合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开门角度中,各节段术后、骨性愈合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显著恢复,末次随访JOA恢复率为(72.6±9.1)%.结论 间隔应用微型钢板行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可提高固定椎板与非固定椎板的骨性愈合率、有效防止椎板再关门,从而保证神经功能的有效恢复.

  • 胸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近端骨折

    作者:李大伟;王俊义;刘忠文;谢晖;蒋忠;应平;金天明

    锁骨近端骨折及胸锁关节脱位发生少见;锁骨近端骨折不足锁骨骨折的5%.胸锁关节脱位后因关节盘破裂、卷曲、同时伴有胸锁韧带、肋锁韧带断裂、复位后维持复位困难[1];锁骨近端骨折,近折端太短,也容易固定失效;临床上多采取非手术治疗,但效果欠佳;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材料的发展以及患者的需求,手术治疗逐渐增加;但目前尚无公认有效的手术方法.笔者自2009-04-2014-06对10例胸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近端骨折行切开复位胸锁钩钢板固定,少数患者行关节囊韧带修复术,报道如下.

  • 电击伤致双肩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病例分析及相关文献回顾

    作者:戴繁林;张鹏;黄晓华;胡立新;李刚

    肩关节脱位占全身关节脱位的40%以上,其中30%~40%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1].笔者回顾性分析于2014-07诊治的1例双肩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其为电击伤导致的双侧肩关节前脱位并双侧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临床较为少见,患者无继发性跌倒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而且医生首先考虑的是有无心脏等重要脏器的损伤,以上综合因素对终的诊断造成了干扰.

  • 改良Akin截骨治疗双足拇趾趾间关节外翻1例

    作者:甘洪全;冯林杰;刘志权

    笔者于2012-05诊治1例双足拇趾趾间关节外翻患者,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24岁,因双足拇趾疼痛2年、外侧疼痛加重2个月入院.查体: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双足拇趾末节明显外翻畸形,与同侧第2趾交叠,拇趾外侧有痛性鸡眼.人院行X线片显示第1、2跖骨间角正常,跖趾角15°,趾间角30°.1.2手术方法 行踝阻滞麻醉满意后,常规碘酒、酒精消毒,铺无菌巾单,取拇趾的跖趾关节内侧直切口,长约1.5 cm,显露近节趾骨,在拇跖关节间5~7 mm处平行于跖趾关节面,用摆锯截骨,然后行基底上内侧约3 mm楔形截骨,注意保持外侧皮质和骨膜完整,然后在截骨远近内侧各钻2个平行滑孔,穿线缝合关节楔形开口,自远节向近节趾骨置入1枚1.0 mm克氏针联合固定(图1).术后穿前足免负重鞋,4周后摄X线片显示骨愈合良好,去除克氏针,经过1年随访,患者对疗效满意.

    关键词:
  • 急性创伤性臀小肌撕裂1例

    作者:张梅刃;蒋际钊;全华山

    笔者于2013-11诊治1例急性创伤性臀小肌完全撕裂,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12岁,患者在2013-11-22参加学校校运会中百米跑步比赛时不慎拉伤,导致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由120车接回.入院时查体:车床入院,左臀后方局部肿胀,左髂前上棘及股骨大粗隆周围局部压痛明显,左髋关节活动痛性受限,尤其髋关节内屈曲/旋、外旋时疼痛剧烈,左髋关节不敢屈曲,左下肢肢端感觉血运运动未见异常.第一印象初步诊断为髂前上棘撕脱骨折,但X线片未见骨质异常(图1),下午行髋关节MRI提示臀小肌完全撕裂(图2),并住院治疗,建议行手术治疗,患者家属拒绝,给予非手术治疗后出院.

    关键词:
  •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弯研究进展

    作者:黄小金

    脊柱侧弯历史上曾被简单地定义为脊柱的一种异常的横向曲度.然而近年来,通过更好的生物力学、脊柱解剖学和成像技术的研究,人们已经认识到脊柱侧弯是一种复杂的三维旋转畸形,影响脊柱的冠状面、矢状面和轴向平面,治疗脊柱侧弯应该解决这3个平面的问题.成人脊柱侧弯有可能是婴幼儿或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代偿性脊柱侧弯,或通过退行性改变发展而来,特别是表现在腰椎上.后一种情况被称为成人新发性脊柱侧弯或退行性脊柱侧弯(adult de novo scoliosis or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是本综述的主题.

    关键词:
  •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结果的评价

    作者:陈豪杰

    临床治疗结果的比较评价、临床试验的规划等都需要建立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的现代方法.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也有许多方法用于评价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治疗结果,同时这些方法也与时俱进,不断出现更新的版本.治疗结果的评价标准多种多样、并未完全统一也是影响文献间比较的一大障碍,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复习,对常见的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结果的评价作如下综述.

    关键词:
  •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大鼠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作者:柳维;陶周善;贺行文;周贤挺;黄正亮;屠凯凯;杨雷

    目的 探索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大鼠股骨干骺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 30只3个月龄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①实验组,唑来膦酸注射组;②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注射组.将2组先去卵巢建立OVX(卵巢切除)模型,2组大鼠OVX模型饲养满3个月后,骨质疏松模型成功建立,随后再建立大鼠双侧股骨干骺端2.5 mm贯通性骨缺损模型.实验组于缺损手术后行尾静脉注射唑来膦酸1次(0.1 m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分别于缺损术后6、12周进行X线观察,骨密度检测,HE骨组织切片观察,TRAP破骨细胞活性等检测.结果 缺损术后6、12周,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对比发现:实验组的大鼠模型体重增加减慢,股骨骨密度增加变快;缺损区X线扫描较空白对照组有明显的新生骨生成,HE骨组织切片可见缺损区有分布密集的骨小梁和较多核深染的骨细胞.TRAP染色显示:实验组的破骨细胞活性降低,数量减少.结论 唑来膦酸可较好地促进骨质疏松性大鼠股骨干骺端骨缺损的修复.

  • 去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兔巨大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罗福昌;邱华文;王一民;黄醒中

    目的 评价去细胞真皮基质对兔巨大肩袖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 将42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巨大肩袖损伤常规手术组(对照组,n =18),去细胞真皮基质治疗组(实验组,n=18),正常组(正常组,n=6),对照组和实验组于术后4、8、12周分批随机取出各组12侧肩袖标本行生物力学测试;正常组于12周取出12侧肩袖标本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生物力学测试显示: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实验组腱骨界面的断裂载荷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12周二者腱骨界面的断裂载荷仍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细胞真皮基质修补巨大肩袖损伤可增强其腱骨界面的抗拉载荷,有利于巨大肩袖损伤的愈合.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