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중국골여관절손상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265/R
  • 国内刊号: 张东涛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gygjsszzbjb175@263.net
  • 曾用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出版地区: 福建
  • 主编: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锁定钢板结合人工骨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刘效志;孙淑建;王金华;张健;洪敬轶;何仿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结合人工骨治疗伤前不伴有膝关节疼痛的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9例伤前不伴有伤膝关节疼痛的老年胫骨平台骨折采用锁定钢板结合人工骨(纳艾康)治疗.结果 切口一期愈合,无软组织坏死及感染发生.术后45例随访0.9~2.0年,平均1.2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0~6.5个月.末次随访时参照美国特种外科(HSS)膝关节外科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34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91.1%.结论 对于老年胫骨平台骨折,采用锁定钢板结合人工骨治疗效果良好,但费用较高.

  • 外固定架与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的比较

    作者:刘建伟;王朝晖;郝崇伟;熊波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与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11-2012-10收治的31例高能量损伤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外固定组(14例)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17例).结果 2组AOFAS评分、踝关节活动范围、并发症发生率及创伤性骨关节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固定架与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临床疗效相当.

  • 3种不同形态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黄诸侯;李俊;杜景文;张建新

    目的 比较3种不同形态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63足)跟骨骨折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显露,骨折复位后分别采用Ⅰ (A组,21足)、Ⅱ(B组,19足)、Ⅲ(C组,23足)型跟骨钛板内固定.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长度、宽度、高度,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Marylands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结果 跟骨Bohler角、Gissasne角、高度、宽度、长度比较:A、B、C3组术后1周及3个月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而术后3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3组间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并发症少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6).A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1).结论 无论采用何种钢板内固定,只要恢复跟骨的解剖形态均能获得有效固定,终达到骨折愈合的目的,但Ⅰ型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足部功能恢复疗效更好.

  • AO克氏针张力带和金属骨针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冯青;景孟军;吴明义;杨成杰;徐水军

    目的 比较采用AO克氏针张力带和金属骨针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58例髌骨骨折分别采用AO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克氏针组,26例)和金属骨针内固定(金属骨针组,32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结果 58例均随访至术后2年.末次随访时,克氏针组疗效优良率(84.6%)明显低于金属骨针组(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1,P<0.01).克氏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2%)明显高于金属骨针组(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P<0.001).结论 金属骨针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InterTan和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军;武永刚;陈炜

    目的 通过对InterTan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2种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01-2012-01分别采用PFNA和InterTan内固定治疗的6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放射学评分和髋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结果 66例均获得随访6~8个月,平均30.6个月.InterTa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放射学评分略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Tan和PFNA内固定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各有优缺点,术者可根据熟悉程度选择使用.

  • 头钉切口内复位技术结合膨胀式髓内钉治疗难以复位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的临床体会

    作者:岳立群;哈斯巴特尔;张斌锋;杨帆;宋爱国;朱国强

    目的 探讨应用头钉切口内复位技术结合PF型膨胀式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难以复位的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08-2010-12收治34例难以复位(5次闭合手法复位未成功)的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均采用头钉切口内复位技术结合膨胀式髓内钉固定治疗,于头钉切口处切开5.0 cm,利用骨膜剥离器、骨撬撬压,点状复位钳或持骨器复位,必要时结合克氏针临时固定,再常规置入PF型膨胀式髓内钉固定.结果 术中平均出血88.2 ml,术中X线透视时间平均37 s,术后2~3 d患者可扶助行器离床活动.34例均获随访18~29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90.8分,优良率94.1%.结论 头钉切口内复位技术结合PF型膨胀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难以复位的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放射线暴露时间,创伤小,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

  • 中老年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的治疗

    作者:陈志文;郭林新;翟文亮;丁真奇;林斌;康两期;练克俭

    目的 比较后外侧入路髋臼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后股骨头骨折非手术治疗以及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 16例中老年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中8例采用后外侧入路髋臼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股骨头骨折非手术治疗(A组),8例采用后外侧入路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结果 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A组优1例,良2例,可3例,差2例;B组优6例,良2例;B组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臼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简单易行,可避免股骨头坏死及骨折不愈合.

  • 有限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逆粗隆间骨折

    作者:王明辉;陆耀刚;夏胜利;王秀会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逆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10-01-2013-06共收治股骨逆粗隆间骨折25例,均采用有限切开复位PFNA内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患者的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5例术后均获随访8~12个月,平均9个月.1例骨不连,术后1年内固定断裂,再次手术时更换加长型PFNA内固定术后6个月骨性愈合.其余24例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5.2个月.3例轻度髋内翻.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优16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4.0%.结论 有限切开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逆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 关节镜辅助下空心钉微创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26例疗效分析

    作者:汪志芳;李丹勇;郭健行;史晓鹏;施海伟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空心钉微创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Ⅰ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行膝关节镜下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治疗.关节镜监视下胫骨骨皮质开窗,解剖复位塌陷的关节面,镜下探针探查关节软骨面平整.自体髂骨或人工骨充分填充塌陷关节面下方,经皮用空心钉固定骨折块.结果 术后4~5个月骨性愈合,关节面平整,下肢力线正常.膝关节功能被动活动时伸0°、屈110°~135°,主动活动时伸0o、屈100°~120°.未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复位空心钉微创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Ⅰ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关节面可达到解剖复位、疗效满意.

  • 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简单股骨粗隆下骨折

    作者:王爱军;苏立新;郑秋涛;曹晓强;陶建峰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长斜形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3-05应用小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56例,均采用扩髓型顺行静态锁定髓内钉固定系统,通过外侧有限切开使用钳夹辅助复位,必要时采用钢丝环扎骨折端.结果 56例均获随访4~12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端均二期愈合,未出现畸形愈合,有连续性骨痂跨过骨折段时间为3~6个月,平均4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41例,良10例,可5例.结论 有限切开钳夹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长斜形股骨粗隆下骨折具有损伤小、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等优点,骨折愈合快,可早期活动,功能恢复满意,减少了骨折复位不良所造成的并发症.

  • Ⅲ型标准伽玛(γ)型髓内钉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林峰;沈冰;李玮;王树方

    目的 观察Ⅲ型标准伽玛(γ)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12-02-2013-04采用Ⅲ型标准伽玛(γ)型髓内钉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1例(A组),应用DHS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28例(B组).观察分析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至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3~20个月,平均12个月.A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至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Harris评分方面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Ⅲ型标准伽玛(γ)型髓内钉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影响骨科带内置物的Ⅰ类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

    作者:徐生根;刘炳胜;朱慧华;毛兆光

    目的 分析骨科带内置物的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自2010-08-2013-07行带内置物的Ⅰ类切口手术2 559例,将其分为2组,未应用抗菌药物组:自2012-02-2013-07行带内置物的Ⅰ类切口手术1 329例,其中465例未使用抗生素;应用抗菌药物组:自2010-08-2012-01行带内置物的Ⅰ类切口手术1 230例,均使用抗生素.结果 未应用抗菌药物组4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0.86%),采用扩创、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和应用抗生素等治疗后治愈.应用抗菌药物组中10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0.81%),其中9例经过清创引流联合抗生素应用治愈;1例左踝关节骨折伴脱位发生皮肤坏死慢性感染,经皮瓣转移等治疗后治愈.2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骨科带内置物Ⅰ类手术切口感染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防治,抗菌药物只能起一定辅助作用.

  • MIPO技术联合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

    作者:高伟;史柏娜;赵敏;熊斌;杨俊

    目的 总结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MIPO)联合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10-04-2011-06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6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A组采用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B组采用MIPO技术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C组采用MIPO技术联合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术前均先取自体髂骨备用.结果 60例均获随访至术后12个月.A组术后平均12.8 d拆线,骨折线消失时间平均3.9个月;B组术后平均10.2 d拆线,骨折线消失时间平均3.1个月;C组术后平均10.4 d拆线,骨折线消失时间平均2.6个月.结论 采用MIPO技术联合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具有切口愈合快、骨折愈合快等优点,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 全关节镜下4入路手术治疗膝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

    作者:吴昭克;朱勇;李艺彬;徐新强;张前进

    目的 探讨全关节镜下经4入路手术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02-2013-02对41例新鲜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采用前内、前外侧及后内侧高、低位4入路进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采用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1例均获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术后3个月时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术后3个月时Lysholm评分:优33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5.1%.结论 采用全关节镜下4入路手术治疗膝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锚钉修复在治疗C型踝关节骨折脱位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作者:阮建伟;郑鑫;孔劲松;陈滔;宫小康

    目的 探讨AO分型中C型踝关节骨折脱位中韧带损伤评估、锚钉应用方法及术后疗效.方法 对自2008-01-2013-02收治的27例C型踝关节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并对踝关节明确损伤的韧带用锚钉固定修复.结果 本组27例获得平均15.3(12~35)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3(10~15)周,未出现骨不连.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71~96分,平均86.3分;其中优18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85.2%.结论 C型踝关节骨折脱位需重视韧带损伤的评估,同时采用锚钉修复韧带损伤对提高踝关节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 跟骨骨囊肿刮除后自体髂骨结合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宝;赵海燕;王永刚;王红;党跃修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价跟骨骨囊肿刮除后自体髂骨结合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骨囊肿的疗效.方法 骨囊肿刮除后以自体髂骨结合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1:3)治疗9例跟骨骨囊肿,采用临床指标和放射学指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本组随访0.5~2年,平均1.2年.9例术后2周内均有不同程度切口疼痛,经治疗后好转.术后6个月除1例轻微疼痛外,其余疼痛消失.临床治愈时间3~5个月,平均3.3个月.结论 自体髂骨及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在骨囊肿刮除术后骨质缺损区可通过爬行替代作用成骨,此方法治疗跟骨骨囊肿疗效较好.

  • 变生物固定为抗生素骨水泥固定一期翻修术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感染

    作者:王上增;孙永强

    目的 探讨变生物固定为抗生素骨水泥固定一期翻修术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3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采用清创、假体取出后一期变生物固定为抗生素骨水泥固定行翻修治疗.结果 30例均获随访24~30个月,平均28个月.感染均未复发,血沉、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检查正常,局部软组织无肿胀和压痛,关节功能得到恢复.患者均不需要扶拐行走,能上下楼梯,生活自理.术后24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70~94分,平均86.2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1,P=0.006).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感染一旦明确诊断,采用彻底清创、变生物固定为抗生素骨水泥固定的一期翻修术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避免了二次翻修手术.

  • LISS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孙俊刚;肖伟;殷剑;袁宏

    目的 比较LISS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06-2012-06治疗的46例资料较完整的胫骨平台骨折,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LISS组(19例)和解剖钢板组(27例).观察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至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结果 LISS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解剖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住院时间、术后至开始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LISS组优良率84.2%,解剖钢板组优良率77.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SS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相当,但采用LISS技术后术中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更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

  • 普通皮质螺钉与可吸收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疗效比较

    作者:黄三明;曹鲁军;吴琼

    目的 比较普通皮质螺钉与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 对30例下胫腓联合分离分别采用普通皮质螺钉(15例)或可吸收螺钉(15例)内固定治疗.结果 30例均获随访3~12个月,平均7个月.可吸收螺钉组术后疗效(优良率86.7%)优于普通皮质螺钉组(优良率73.3%).结论 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可避免3个月后取出下胫腓联合螺钉,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较好方法.

  • 2种手术方式治疗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吾路汗·马汗;邹世东;唐亚辉;谢增如

    目的 比较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结合锁定钢板(LCP)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72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采用MIPPO技术结合LCP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MIPPO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2例(切开复位组).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结果 72例均获得随访6~14个月,平均10.9个月.MIPPO组手术时间及术中X线暴露时间大于切开复位组,但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方面优于切开复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PPO较传统术式有着明显的临床优势,术后患者康复快,手术创面小而美观,术中出血量少,减少了对骨折端血运的破坏及术后并发症.

  • 重建股骨距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陈焕诗;许峰;张中兴

    目的 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股骨距重建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均为股骨距缺损的不稳定骨折.采用骨折块重建股骨距25例,骨水泥填充塑形重建股骨距5例.保留髋动力,插入骨水泥柄固定.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平均(75±1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00±100)ml.1例92岁患者术后5h死于心功能衰竭.29例获得随访10~30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按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3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3.1%.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有效术式,术中应重建股骨距,恢复主要承重结构.

  •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于健;俞立新;郭松华

    目的 总结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自2011-01-2013-07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4例.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平均45 min,出血量平均70 ml,住院时间平均15 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6个月.54例术后获得随访2~25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5~95分,平均91分.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尤其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更适用,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 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外踝撕脱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易远历;杨茂伟;孙广宏;施鹏旭;刘俊华

    目的 探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外踝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06-2012-08,采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外踝撕脱骨折18例,于近端骨折面内置入1或2枚锚钉,保持踝关节轻度外翻位,将锚钉尾线穿过外侧韧带复位并固定微小骨折块.结果 18例术后均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4.8个月.术后12周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AOFAS评分82~100分,平均92.9分;优11例,良7例.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基本恢复.结论 采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外踝撕脱骨折有助于恢复踝关节的功能及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飞;隋凤;于跃芹;王江辉;陶洪宙;聂建宾

    目的 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自2012-03-2013-04,笔者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6例,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估其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6例均获得随访6~13个月,平均10.5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内固定系统松动、断裂现象.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情况良好,6例均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末次随访时按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5例,良1例.结论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又一种可靠的内固定方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特别适合高龄及伴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选择

    作者:林国叶;刘航涛;黄玉栋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的佳手术时机选择.方法 自2008-05-2012-06收治的55例Pilon骨折按手术时机分为2组,A组27例于伤后3~7 d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B组28例延期于伤后7~21 d待软组织肿胀消退后再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2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踝关节功能.结果 A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8.7±3.1)周,并发症发生率29.6%;B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5.4±2.4)周,并发症发生率7.1%;B组骨折愈合时间少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74.1%,B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89.3%,B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lon骨折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手术效果具有关键的影响,分步延期手术可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愈合效果,促进踝关节功能的进一步康复.

  • 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

    作者:王炤;杨永竑;汪冉;钱金黔

    目的 评估微创经髂骨的椎弓根钉系统替代骶髂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自2009-01-2012-12对17例骨盆骨折后环骨折采用经皮髂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本组手术时间平均14 min,术中透视时间平均15.2 s.无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末次随访时骨盆结果评分:优秀10例,良好4例,中等2例,差1例.结论 微创经髂骨椎弓根钉系统可能是骶髂螺钉固定的一个较好替代方法,因为该技术安全、快捷、稳定,并可取得良好的功能结果.

  • 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在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李俊明;彭高峰;宛磊;黄贺军;李道选;代彭威;张晓光;李鹏

    目的 探讨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进行骨折端植骨在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例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C型臂X线机透视下用2或3枚空心钉内固定,在骨折近远端凿取5.0 cm×2.5 cm×1.5 cm骨槽,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于骨槽内后用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 1例术后3个月骨折还未达到骨性愈合,负重下床行走,逐渐出现髋部疼痛,1年后复诊骨折已骨性愈合,髋关节间隙变窄,仍在观察随访中.其余患者经过1~3年随访,股骨颈骨折均得到了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未发现股骨头囊性变及股骨头塌陷.结论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血供充足,血管解剖恒定,切取较容易,且血管蒂长,转移方便,采用其作骨折端植骨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降低股骨头坏死发生概率,是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 膝关节腔内臭氧介入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小勇;何维新;余前顺;肖育志;陈立刚

    目的 分析关节腔内臭氧介入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2012-01-2012-12收治的99例KOA,随机分为臭氧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臭氧组膝关节腔内注射臭氧+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膝关节腔内单纯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结果 FPS-R评分:2组治疗后2周、3个月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2周臭氧组与对照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臭氧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KSS评分:2组治疗后2周、3个月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36量表评分:治疗后3个月,臭氧组中只有RP、BP、MH、RE、VT、S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膝关节腔内联合注射臭氧+玻璃酸钠治疗KOA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且远期疗效优于单纯注射玻璃酸钠.

  • 改良Laprade法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角的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李欢;高桂英;严伟洪;丁文鸽;王柯杰;徐鹏

    目的 探讨一种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重建的改良方法.方法 自2010-02-2013-02对13例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均采用改良Laprade法取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后外侧结构,6例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一期重建.结果 术后13例均获随访4~18个月,平均12个月.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及骨筋膜室综合征.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平均96分.结论 采用改良Laprade法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可以减少材料及费用,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患膝功能恢复良好.

  • 经皮微创F形置入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早期疗效观察

    作者:姚运峰;吕浩;张积森;詹俊峰;荆珏华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F形置入3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采用经皮微创F形置入3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新鲜股骨颈骨折,无移位骨折12例,移位骨折23例.在牵引下复位骨折端,3枚空心钉呈F形交叉内固定,术后3个月开始部分负重.结果 35例均获随访12~25个月,平均12.7个月.12例无移位骨折中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25例移位骨折中2例出现骨折不愈合,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16例,良14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5.7%.结论 经皮微创F形置入3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疗早期疗效理想,固定牢靠、并发症少,但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 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作者:杨克强;黄长明;谷孝将;李柱林;徐厚君;谢晓荣;杨牧;安琳;张鑫

    目的 对应用自体半腱肌腱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自体半腱肌腱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12例,术后将踝关节固定于中立略外翻位6周,第7周开始去石膏行踝关节功能锻炼.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评分对疼痛、功能、外形进行评价.结果 疼痛评分:术前0~30分,平均(20.83±7.93)分;术后30~40分,平均(32.50±4.52)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00,P<0.001).功能评分:术前14~39分,平均(28.08±9.19)分;术后40~50分,平均(48.17±3.41)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413,P<0.001).外形无明显变化,手术前后评分均为10分.总分:术前26~79分,平均(58.08±16.76)分;术后80~100分,平均(90.67±6.48)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75,P<0.001).结论采用自体半腱肌腱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可靠方法.

  • 海鸥形锁定钢板在踝关节融合术中的应用

    作者:余爱玉;张焕堂;郭林新;练克俭;黄尊贤;章鹏

    目的 探讨海鸥形锁定钢板在踝关节融合术中的应用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1-12-2013-02采用海鸥形锁定钢板行前路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19例,采用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除去踝关节活动度10分)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4周踝关节酸痛等不适基本消除.19例均获得随访10~22个月,平均(13.0±3.6)个月.踝关节融合时间8~37周,平均(13.2±3.3)周.末次随访时Mazur评分:优11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2%.1例因过早下地负重行走造成钢板断裂,再次行海鸥形锁定钢板治疗融合良好.结论 海鸥形锁定钢板用于创伤性踝关节炎踝关节融合固定时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融合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臭氧与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的比较

    作者:王兵;董桂芝;鞠衍馨;燕春山

    目的 比较臭氧、玻璃酸钠以及二者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43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48例)、B组(48例)和C组(47例),分别以玻璃酸钠20 mg、30 μg/ml浓度的医用臭氧30 ml和同剂量臭氧+同剂量玻璃酸钠作患膝关节腔注射,每周1次,5次为一疗程.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3d、30 d、60d、90d膝关节VAS疼痛评分和膝关节功能Lysaholm评分.治疗后90 d,比较膝关节Leguesne评分有效率.结果 VAS评分:A组治疗后30、60、90d较术前明显改善,B、C组治疗后3、30、60、90 d均较术前明显改善;B组治疗后3、30 d改善程度较A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60、90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3、30、60、90d均较A、B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A、C组治疗后30、60、90d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治疗后30、60d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但治疗后90 d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90 d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C组治疗后30、60、90d均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Leguesne疗效评分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Leguesne疗效评分有效率明显较A、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减轻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而单用玻璃酸钠则疗效起效慢,但较单用臭氧稳定;二者联用不仅起效快、效果好,而且疗效稳定.

  • C反应蛋白增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罗福昌;邱华文;王一民;黄醒中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增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自2005-02-2012-01符合纳入标准的23例C反应蛋白增高且需行THA的患者进行常规THA手术,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12~48个月,平均26.4个月.1例出现感染,但无假体松动,予行保留假体的关节清理术后症状消失.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91.3分,其中优13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1.3%.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指征,C反应蛋白增高患者行THA术后的临床效果满意.

  • 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系统评价

    作者:高福强;孙伟;郭万首;李子荣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局部应用氨甲环酸(TXA)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r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局部应用TXA减少TKA术后出血量的随机对照研究(RCT).采用RevMan 5.0.2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TXA组与对照组总失血量、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值、D-二聚体和术后KSS功能评分采用加权均数差评价,输血率采用优势比评价.结果 终共纳入8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局部应用TXA能够减少TKA术后总出血量[WMD=-302.05,95%CI(-345.05,-259.05),P<0.001]及引流量[WMD=-253.70,95%CI(-293.75,-213.65),P<0.001],血红蛋白下降较少[WMD=-0.64,95% CI(-0.85,-0.43),P<0.001],降低输血率[OR=0.29,95%CI(0.17,0.48),P<0.001].结论 局部应用TXA可以减少TKA术后失血量及引流量,降低输血率.

  • 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

    作者:凌晶;章军辉;狄正林;何志勇;曾智敏;陶崑

    目的 评估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10-2013-01使用Oxford PhaseⅢ移动平台单髁系统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47例(50膝),观察术后下肢力线、膝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采用Oxford及AKS评分对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47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6~21)个月.未发生假体周围感染、假体周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2例出现内衬脱位,行翻修术,无感染.术后测量下肢力线平均内翻1.2°.Oxford评分:术前平均(24.6±1.9)分,术后平均(41.3±3.5)分.AKS疼痛评分:术前平均(50.5±3.9)分,术后平均(86.9±4.9)分.AKS功能评分:术前平均(47.0±6.6)分,术后平均(86.4±9.4)分.术后Oxford、AK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伸直受限,大屈曲度平均(121.0±6.7)°.结论 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短期效果良好,但中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

  • 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MIPO)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叶超;洪建军;郑亦静;程涛;赖红燕;楼宇梁

    目的 比较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MI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9-01-2012-12对收治的88例成人踝关节骨折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及钢板内固定(MIPO组,38例)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组,5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AOFAS评分.结果 MIPO组在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OR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8例均获得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结论 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及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

  • 可消毒止血带在股骨干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永伟;孙振中;殷渠东;顾三军

    目的 探讨可消毒止血带在股骨干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一手术组使用(试验组,45例)和不使用(对照组,45例)可消毒止血带行股骨干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资料.结果 2组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和感染发生.患者均获随访12~32个月,平均16.7个月.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断裂、再骨折和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2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试验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14例、良31例,对照组优13例、良32例,2组HSS评分优良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和实际总失血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可消毒止血带行股骨干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无影响,但可以有效减少出血和输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 老年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振恒;郭亭;赵建宁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住院日的影响因素.方法 自2010-02-2012-02,纳入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年龄≥70岁的髋部骨折共91例.分析的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伤侧、骨折类型、受伤至入院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前合并症、入院血清白蛋白含量、入院淋巴细胞计数、入院血红蛋白含量、入院白细胞计数.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至手术时间、入院血红蛋白及骨折类型对患者住院时间有明显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至手术时间延长和入院血红蛋白减少均显著增加了患者住院日(P =0.002和P =0.01).结论 入院至手术时间延长以及贫血会增加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住院日.

  • 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

    作者:许玮;张旭鸣;施爱平;柯铁;何武兵;庄颖峰

    目的 评价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价值.方法 自2009-03-2012-06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23例,处理外踝骨折时钢板放置于腓骨后侧或外侧,对后踝骨折行钢板或螺钉固定.观察术后切口及骨折愈合情况,术后3、12个月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3个月23例均获得随访,术后12个月2例失访.术后7d2例外侧和内侧切口周围同时出现张力性水泡,2例外侧切口周围出现张力性水泡,未出现切口感染.1例出现足背外侧麻木,术后3个月复诊时症状消失.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23例骨折线均模糊,AOFAS评分:优12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6.96%.术后12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线均消失,AOFAS评分:优17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0.48%.结论 采用后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可以一次性复位固定外踝和后踝骨折,联合内侧切口可以一个体位下完成三踝骨折的治疗,对软组织破坏少,骨折可获得解剖复位,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佳、并发症少.

  • 改良Stoppa入路死亡冠血管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王朝晖;刘华武;何波涌;刘小龙;熊波

    目的 研究改良Stoppa入路髂外和腹壁下血管与闭孔血管在耻骨上支区的吻合支(死亡冠)解剖学特点,为提高骨盆髋臼前路手术操作安全性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模拟改良Stoppa入路对12具国人成人尸体标本共24侧半骨盆进行解剖学研究,观测死亡冠血管的出现率、直径大小、长度及其至耻骨联合和髂耻隆起的距离.结果 87.5%(21侧)耻骨上支表面存在死亡冠血管,其中62.5%(15侧)为静脉型,8.3%(2侧)为动脉型,16.7%(4侧)为混合动静脉型.死亡冠血管的长度平均32.1 (24.1~40.6)mm,直径平均2.5 (2.0~3.7) mm.死亡冠血管至耻骨联合距离平均54.9 (47.8~63.8)mm,至髂耻隆起距离平均20.3 (6.2~35.0)mm.死亡冠血管紧贴耻骨上支,移动度小.结论 死亡冠血管出现率高,变异度大,以静脉型为主.移位骨盆前环髋臼骨折及前入路手术时易损伤死亡冠血管,应注意其存在并妥善处理,推荐骨膜下剥离.

  • 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分型与手术治疗策略

    作者:翟利锋;陈亿民;毕大卫;朱元

    目的 讨论股骨粗隆下骨折的诊断分型和手术治疗策略,评价采用加长型伽马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12-2012-12采用加长型伽马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33例,骨折按AO分型,针对不同骨折类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辅助复位,复位满意后按伽马钉操作常规置入髓内钉.术后1年采用创伤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3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术后1年按创伤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优28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3.9%.结论 股骨粗隆下骨折的AO分型简单实用,可有效指导临床治疗.采用多功能骨科牵引床牵引结合股骨粗隆下小切口辅助复位、加长伽马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 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系统辅助复位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卢启贵;王平;黄东红;孙克民;李政;郑英慧;朱二山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使用自体骨软骨移植系统(OATS)辅助复位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的优势及疗效.方法 对自2005-07-2011-12收治的46例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在关节镜监视下采用OATS辅助塌陷处骨折复位及骨缺损处植骨.结果 46例中38例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6年,平均2.3年.末次随访时按照Neer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32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 关节镜下使用OATS辅助复位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骨折塌陷部定位准确、复位完全、植骨充分及开窗后胫骨骨窗闭合完全等优点.

  •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风险评分系统的研究

    作者:郭小微;李开南

    目的 建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风险评分系统,并验证其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01-2010-12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623例,根据患者术前辅助检查、手术种类、出血量、手术次数等因素作为风险因子,进行单因素对比分析,对筛选出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确立风险因子,分别赋予分值,建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风险评分系统(KNXW).应用KNXW手术风险评分系统对9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手术风险评估,验证其效能.结果 年龄、血压、心功能、心电图、肺功能(COPD程度)、肺部感染、肝功能(白蛋白)、电解质、肾功能(肌酐)、血糖、白细胞、血红蛋白、免疫损害、Glasgow昏迷评分、股骨粗隆间骨折稳定程度、骨质疏松程度、估计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感染、手术大小、1个月内手术次数、手术时机、医生熟练程度、吸烟史这24项风险因子是老年人术后并发症主要相关的危险因素,也是KNXW手术风险评分系统的主要评价指标.通过KNXW手术风险评分系统预测,93例中平稳组符合率80.0%,相对平稳组符合率75.0%,风险组符合率83.3%,高风险组符合率85.7%,极高风险组符合率80.0%,总符合率81.5%.结论 采取自行设计的KNXW手术风险评分系统能够较准确地预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累及股骨颈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李晓林;司卫兵;秦卫;焦健;胡丹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累及股骨颈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累及股骨颈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骨折组)及12例单纯股骨粗隆间骨折(单纯骨折组)均采用PFNA内固定.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12周骨折愈合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多发骨折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开复位例数明显多于单纯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骨折组术后12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较单纯骨折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3).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术后未出现感染、皮肤坏死、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但多发骨折组1例于术后4周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头.结论 对于累及股骨颈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需要更高超的复位及固定技术.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使用方法对围手术期失血量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段国庆;任春凤

    目的 探讨不同止血带使用方法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对围手术期失血量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行单侧TKA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分成全程组(手术开始至假体安装完成使用止血带)和短时组(术中截骨完成后至假体安装完成使用止血带),记录2组手术时间、使用止血带时间、肢体肿胀程度、围手术期总失血量、输血率、术后是否能主动直腿抬高、有无大腿疼痛,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 2组间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短时组输血率明显低于全程组(P<0.001);短时组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全程组明显降低(P<0.001).结论 TKA术中短时应用止血带并未增加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可降低输血率以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 应用MIPO技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

    作者:胡训久;李传和;沈锐;杨美中;胡承玉;刘四林

    笔者自2011-02-2013-05应用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MIPO)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6例胫骨粉碎性骨折,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16~56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6例,高处坠落伤8例,重物压伤2例.闭合性骨折20例,开放性骨折6例.1.2手术方法采用全身或腰硬联合麻醉,取仰卧位,消毒铺巾.首先对合并腓骨骨折者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固定.

  • 节段性肿瘤假体置换治疗股骨干转移癌合并病理性骨折1例

    作者:杜路宽;顾德毅;徐蔚蔚;荆鑫

    笔者于2013-11-03应用国产定制型节段性肿瘤假体置换治疗股骨干转移癌合并病理性骨折1例,近期疗效满意.1病例报告患者,男,87岁,因“左大腿活动时疼痛1个月余”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大腿活动时疼痛,疼痛逐渐加重,不能站立行走.5年前因前列腺癌行前列腺切除术.查体:左大腿无红肿,无窦道渗出,皮温不高,患肢末梢血运可,感觉运动正常.入院查X线片显示:左股骨近中段溶骨性骨质破坏,结合前列腺癌病史,考虑为转移性骨肿瘤.查全身骨显像显示:左股骨近中段浓聚与缺损区并存,结合病史,考虑骨转移癌可能.入院诊断:左股骨转移癌,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程中,患者自行下地后突然感觉左大腿疼痛加重,查X线片显示左股骨病理性骨折.通过X线及骨扫描检查确定肿瘤范围、截骨长度、两端残余骨长度及髓腔直径,根据以上数据定制人工假体.

    关键词:
  • DHS内固定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股骨颈骨折1例

    作者:林得志;康两期;沈保磊

    笔者于2014-02采用折弯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股骨颈骨折1例,达到较好的固定效果,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23岁,因患小儿麻痹后遗症,左髋、左膝屈曲挛缩畸形,X线片显示左股骨呈上段内翻、下段外翻畸形.在外院行“左髂胫束、左半腱肌腱、左股骨二头肌腱松解术”,术后行髋关节功能锻炼时,出现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X线片示左股骨颈骨折.转入本院治疗,行左胫骨结节骨牵引,因左髋屈曲挛缩,牵引护理困难,患者需保持半卧位,行股骨颈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术.采用半侧卧位,左髋关节前外侧入路,充分显露股骨颈后进行复位,因原有髋内翻畸形,故将DHS钢板部分折弯以适合其股骨形状,采用4孔长的DHS进行固定,辅以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防旋.术后X线片显示左股骨颈骨折已复位,对位对线良好,左髋关节活动度恢复至骨折前,关节功能锻炼的无明显疼痛.

    关键词:
  • 股骨头骨折的治疗

    作者:朱绍瑜;蔡乐益;周贤挺

    股骨头骨折常与髋关节脱位同时发生,后脱位中股骨头骨折的发生率为4%~17%[1],前脱位中的发生率为10%[2],也有罕见的无髋关节脱位的股骨头骨折[3].1957年,Pipkin将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分为4个亚型,称之为Pipkin骨折.由于其发生率较低,缺乏足够的病例数量、放射学资料和长期随访结果等,且各类文献中治疗方法不一致,因此该骨折在复位时机、手术时机、手术入路、手术方式等方面争论较多.

    关键词: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