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중국골여관절손상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265/R
  • 国内刊号: 张东涛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gygjsszzbjb175@263.net
  • 曾用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出版地区: 福建
  • 主编: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游离植皮联合VSD治疗足底负重区皮肤缺损疗效分析

    作者:杜晓健;张玲;曲家富;曹立海;赵国志

    目的 探讨治疗足底负重区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根据伤足足底残留软组织的厚度采用自体皮片游离植皮联合VSD治疗足底负重区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 本组37例应用全厚或中厚自体皮片游离植皮联合VSD方法 治疗足底负重区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获得良好的疗效.结论 选择性游离植皮联合VSD方法 是治疗足底负重区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 经皮穿刺抽吸加固化治疗青少年单纯性骨囊肿

    作者:姚一民;檀臻炜;陈施展;娄延举;张聪

    目的 总结采用经皮穿刺抽吸加固化治疗青少年单纯性骨囊肿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抽吸囊液加瘤体内无水酒精灌洗结合瘤体内激素注射固化治疗骨囊肿25例.结果 获随访14~38个月,平均22个月.依照Chgira的骨囊肿X线愈合评价标准,术后6个月治愈1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术后12个月治愈23例,有效2例.术后3~6个月,囊腔大部分消失,病变直径缩小,骨皮质增厚;术后6~12个月可见骨修复,位于髓腔的骨灰度开始接近邻近髓腔灰度.结论 经皮穿刺抽吸加固化治疗是治疗骨囊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踝关节融合术

    作者:陈鸿;赵道洪;张俊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的微创技术特点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关节镜辅助下行踝关节融合术32例.结果 29例获得随访3~37个月,术后3个月螺旋CT均显示连续骨小梁通过融和界面,半年以上随访检查关节全部融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不仅创伤小,且并发症极少,融合率高,康复时间短,值得推广.

  • 后路环形减压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劳克诚;张斌;卢廷胜;吕则文;杨超;宫岩虎;林鹏;孙永波;蓝朝晖

    目的 探讨后路环形减压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56例采取椎管环形减压伤椎植骨内固定术.结果 随访12~32个月,平均20.5个月,无椎弓根钉失败患者.术后12个月Cobb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椎管狭窄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经后路环形减压伤椎植骨内固定既可重建脊柱稳定性,又可有效防止内固定失败和矫正高度丢失,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效果良好.

  • 胸腰椎骨折术后卧床时间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牛宁奎;王自立;施建党;金卫东;王学伟

    目的 通过对胸腰椎骨折术后卧床时间及相关因素的分析,以更好地进行医患沟通,指导早期下地从而早日康复.方法 回顾73例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资料,对损伤类型及程度、手术和术后卧床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3~14个月,15例术后出现腰部酸胀及疼痛,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的长短不仅取决于损伤及手术等情况,更取决于医生的指导及患者的依从性,加强医患沟通不仅能减少术后卧床时间,更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 应用经皮髓核摘除与射频臭氧选择性组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李魁章;孙柏田;王鑫;武震;吕键飞;夏百新

    目的 探讨经皮髓核摘除与射频臭氧组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和程度的不同,有选择的组合应用经皮髓核摘除术、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臭氧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8例.结果 随访3~10个月,优良率88.1%,未出现感染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组合应用经皮髓核摘除术、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臭氧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选择性的个体化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可靠等优点,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头中心体表定位方法的研究

    作者:王智渊;李皓桓

    目的 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股骨头中心(FHC)体表定位的方法.方法 通过体表标志定位FHC.沿股动脉的搏动由上至下确定股动脉的走行;股动脉走行线路与耻骨结节同髂前上棘连线的交点外侧水平1.5 cm处即为FHC.结果 通过这种方法 所确定的FHC与解剖学上实际的FHC误差在15mm以内的为83.75%,误差在24 mm的为98.75%,转化为下肢机械轴力线角度误差分别在2°和3°.结论 TKA术中可利用此法简便、有效地定位FHC的近似位置,满足手术需要.

  • 应用缝合锚钉治疗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

    作者:陈农;李智;董健;潘福根;封沙

    目的 探讨应用缝合锚钉治疗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手术治疗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21例,均在三角韧带距骨止点处拧入缝合锚钉,同时修复和重建三角韧带深层,浅层直接缝合.结果 随访6~24个月.术后踝关节内侧间隙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采用改良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优良率为85.7%.结论 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采用缝合锚钉修补三角韧带,既修复了韧带的连续性,又重建了三角韧带,此方法 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的特点.

  •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切开和闭合复位的比较

    作者:沈决心;谭晚明;陈金生;肖文宇;施保华

    目的 比较胫骨干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时切开复位和闭合复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8例胫骨干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获随访6个月~3年,骨折愈合平均时间切开组略长于闭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按Iowa胫骨评分标准,切开组和闭合组优良率相似.结论 平衡稳定与血供、力学与生物力学的关系,强求解剖复位而破坏骨折愈合的生物环境或过分依赖软组织血供而忽略骨折稳定都是不可取的.

  • Ⅲ型Pilon骨折的治疗策略

    作者:陆庆文;蒋卫平;周竖平

    目的 探讨Ⅲ型Pilon骨折的治疗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Ⅲ型Pilon骨折22例采用分步延期开放复位内固定方法 治疗.结果 本组19例获8~22个月的随访,骨折平均12周获临床愈合.术后功能评分结果,优良率78.95%.结论 采用分步延期ORIF(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方法,是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正确而有效的方法.

  • 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峡部以远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

    作者:孔祥如;朱裕成;郑红兵;杨太明;许兴柏;马军;杨春

    目的 总结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峡部以远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合并钢板断裂的临床经验.方法 应用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12例峡部以远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合并钢板断裂.结果 切口全部一期愈合,随访12~2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等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3%.结论 应用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峡部以远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可加快启动其成骨机制促进骨愈合,其内固定稳定可靠,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良好内固定选择.

  • 解剖型胫骨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伟;王伟;林忠勤;陈庆玉;程少文;寇冬权;彭磊

    目的 分析比较解剖型胫骨髓内钉(ETN)、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及差异.方法 将胫骨骨折不愈合51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ETN、LCP固定,比较两者相关的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患者获得随访3~12个月.ETN组与LCP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30±0.5)周和(36±0.6)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评分疗效ETN组明显优于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TN比LCP在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方面有着更多的优势.

  • 关节镜下有限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合植骨微创治疗胫骨干骨折

    作者:汤长华;周崇勇;周晓宇;张晓慧;张杰;赵曙;朱冬承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有限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植骨微创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采用关节镜下有限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微切口植骨治疗20例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结果 经6个月~2年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锁钉及髓内钉松动、断裂,髋、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 关节镜下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植骨微创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射线接触少、固定坚强、能早期活动关节及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微创内固定方法.

  • 经后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髁劈裂骨折

    作者:苏琦;陈芒;帅军;宋晓斌;张良花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后髁劈裂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取膝关节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采用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髁劈裂骨折12例.结果 患者获得10~25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综合评分:优9例,良2例,可1例.结论 经膝关节后内侧或后外侧人路,采用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具有疗效确切、经济、创伤小、操作简单的特点.

  • 多钢板延期内固定治疗C3型Pilon骨折

    作者:王建生;苏立新;霍永鑫;王爱军

    目的 探讨多钢板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AO分型C3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4例Pilon骨折采用胫骨前内侧标准入路切开复位预弯多钢板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4~37个月,平均17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按Mazur评分系统进行评估:优5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85.7%.结论 多钢板延期固定治疗C3型Pilon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治疗个体化等优点.在骨折愈合、早期活动及功能恢复方面取得满意疗效.

  • 妊娠期四肢骨折的处理

    作者:郑佳鹏;丁真奇;林也容;李昌

    目的 探讨妊娠期四肢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妊娠期四肢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4例,孕妇死亡1例,死胎1例,流产(弓产)2例,1胎儿出院后流产.结论 妊娠期四肢骨折的治疗原则与常规患者类似,但必须充分了解患者妊娠期的生理变化,首要的救护努力应聚焦在孕妇身上,必须坚持多科室协作,共同参与救治.

    关键词: 妊娠 四肢骨折
  • 撬拨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作者:韦文武;梁伟国;李鼎斌;田纲;梁真南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复位技术及内固定方法.方法 对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关节内骨折48例(52足)采用切开克氏针撬拨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获得6~30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Bohler角得到良好恢复,根据Fernandez评分标准,优良率87%.结论 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的特点,能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良好方法.

  • 高能量小腿损伤后期骨不连伴软组织缺损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郭永继;徐亚非;李瑞山;刘永明

    目的 探讨高能量小腿损伤后期骨不连伴软组织缺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收治的高能量小腿损伤232例,后期骨不连伴软组织缺损2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骨折类型、治疗方法 、手术时机等与后期骨不连伴软组织缺损具有相关性(P<0.05),而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早期伤情判断及正确处理有助于减少骨坏死伴软组织缺损的发生.

  • PCL单束等长点术中检测初探

    作者:周密;傅捷;张树明;郝岩;王晗;宋迪煜;张巍;王琪;刘春生

    目的 研究术中寻找后交叉韧带(PCL)单束重建等长点的方法 及术后效果.方法 以4股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镜下重建PCL10例,术中以解剖定位和检测修正的方法 确定等长点,误差控制在2mm以内.记录股骨侧选点次数及变点方向.以Lysolm评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PCL股骨侧等长点位于止点区域中上部,本组5例1次选点成功,另有3例选点上移,2例下移.终末随访时术侧膝关节无明显后向不稳,Lysolm评分平均86.5分.结论 股骨隧道初步选点后行等长检查,对PCL重建手术有较重要意义.

  • 32例踝关节疾病的关节镜应用分析

    作者:李百川;石展英;胡居正

    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2例(35足)踝关节均施行踝关节镜手术,在镜下对异常增生的滑膜及软组织进行清理,对关节内软骨损伤面清创、搔刮及钻孔.结果 随访3~36个月,根据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优10例,良19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 踝关节镜下手术切口小、创伤轻,具有广阔清晰的视野、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可以早期康复训练.

  • 儿童开放性跟腱断裂伴皮肤缺损的治疗体会

    作者:李海峰;顾三军;寿奎水;吴永伟;陆尧;孔友谊

    目的 探讨儿童开放性跟腱断裂伴皮肤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了15例儿童开放性跟腱断裂伴皮肤缺损的资料,本组均行一期清创术,跟腱断裂根据不同部位而选择肌腱缝合线直接缝合,锚钉固定术,骑缝钉固定术,或延长术等方法.创面二期行植皮或皮瓣修复术.结果 本组随访6个月~5年,平均18个月.伤口愈合良好.采用Amer-Lindholm评定法:优11例,良2例,差2例.结论 儿童开放性跟腱断裂伴皮肤缺损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彻底的清创术,和二期正确的皮瓣修复术.

  • 后外侧人路在三踝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贾斌;张勇;曹国庆;刘彦勋;马雪峰;郑杰;高迪

    目的 介绍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 在12例三踝骨折中,应用后外侧入路对外、后踝进行显露及固定,并观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获随访10~3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疗效评定:优8例,良2例,可2例.结论 后外侧人路可以为外、后踝骨折提供良好的显露,确保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取得满意的疗效.

  • 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瞻性分析

    作者:刘宝平;何强;范先东;白一冰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优势.方法 前瞻性分析确诊为单、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31个椎间盘)行侧后路经皮THESSYS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减压手术.结果 术前VAS评分为(6.54±0.65)分,术后1 d VAS评分为(0.80 ±0.87)分,术后3 d VAS评分为(1.30±0.95)分,术后1周为(0.85±0.90)分、术后1、3、6个月的腰腿痛VAS评分均为0~2分,术后不同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疗效按MacNab标准评定:优2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2.85%.结论 采用PTE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短期内效果可靠,其应用前景广阔.

  • 双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植骨块改良固定法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祖国;胡跃

    目的 介绍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植骨块改良固定法.方法 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中以丝线交叉编织的方式固定植骨块34例.结果 30例(88.2%)术后效果优良.结论 在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中,以丝线交叉编织的方式整体固定植骨块与椎板,即时效果可靠,生物相容性好,方法 经济实用.

  • 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疗效分析

    作者:郝思春;蒋建农;王勇;张盘军;王纪峰

    目的 探讨采用后稳定型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的疗效及其技术特点.方法 采用后稳定型假体对47例(48膝)关节进行置换.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9~56个月,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为110.2°(80~130°),比术前提高了28°;膝关节功能KSS评分平均82.6分(72~95分),比术前提高了53分.结论 采用后稳定型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小腿骨折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分析

    作者:汪建国;程鹏;王坚;何俊薇;李鹏;王开江;吴小鹏;任丽梅

    目的 探讨小腿骨折术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成因、鉴别特征、早期误诊原因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小腿骨折术后骨筋膜室综合征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获6~12个月的随访,3例发生小腿前外侧间室肌肉坏死者出现足下垂,其余均因缺血性肌挛缩致足趾和(或)踝关节背伸无力.结论 通过严格把握手术时机、术中彻底止血、术后及时识别患肢功能障碍、充分引流等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治小腿骨折术后骨筋膜室综合征,减少伤残率.

  • 钢丝捆扎带在下胫腓联合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翁东;徐国健

    目的 探讨采用钢丝捆扎带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 通过钢丝捆扎带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7例,应用改良的Baird和Jackson评分系统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本组获随访平均7.3个月,疗效评定结果:优6例,良1例.结论 采用钢丝捆扎带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

  • 经皮穿刺射频靶点热凝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580例临床观察

    作者:杨维权;孙荣华;刘宇龙;汤朝晖;植致敏;朱礼传;刘大雄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射频靶点热凝技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58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射频靶点热凝手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其疗效.结果 本组术中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本组获随访6个月,术前和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86.6%.结论 经皮穿刺射频靶点热凝技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但不能替代传统手术.

  • 不取钉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

    作者:巫伟东;江正康;马树强;李中檀;王一民

    目的 探讨和总结不取钉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采用不取钉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15例.结果 随访6~15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 不取钉的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良好选择,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的优点.

  •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疗效

    作者:薛文;刘林;管晓鹂

    目的 探讨脊柱化脓性骨髓炎(PDVO)前路还是联合入路,一期还是二期手术治疗方法 的选择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前路、联合入路,一、二期手术治疗PDVO 17例.结果 本组随访6个月~7年随访,植骨融合率88.2%,患者均无断钉及内固定脱落.随访期内4例因其他内科疾病而死亡,但无感染复发患者.结论 对PDVO选择前路还是联合入路,一期还是二期手术治疗应基于患者病变、术者的经验以及患者的一般状况来选择,彻底清创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

    作者:朱新辉;刘巍;严建军

    目的 评估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的方法 与疗效.方法 对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骨折采用关节镜下Ethibon缝线固定12例,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骨折采用后内侧小切口行空心钉固定9例.结果 随访3~15个月,平均6.5个月,术后骨折复位满意,骨折愈合良好,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0.1±5.1)分.结论 用微创的方法 对ACL胫骨止点骨折采用关节镜下缝线固定,PCL胫骨止点骨折采用后内侧小切口行螺钉固定方法 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

  • 神经肽Y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疼痛关系分析

    作者:朱六龙;王磊;王坤正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膝关节液中神经肽Y(NPY)的水平与KOA关节疼痛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检测KOA 100例和健康志愿者20例的关节液标本中NPY的含量.结果 KOA的关节液标本按疼痛标准分组关节液中NPY含量,随着疼痛的加剧,NPY呈现上升趋势.KOA的关节液标本按膝关节病变X线表现分组关节液中NPY含量,随着病变的加剧,NPY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 NPY在KOA疼痛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椎间隙加压冲洗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广辉;王洪伟;阮美树;孙连星;王尚忠;赵湘军

    目的 评价椎间隙加压冲洗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采用椎间隙冲洗90例(A组),未冲洗组60例(B组).结果 所有患者得到随访3个月~7年,平均2年.术后遗留腰腿痛者10例,5例复发者行二次手术治疗.根据Macnab改良评分标准评定疗效,A组优良率93%,B组优良率90%.结论 椎间隙加压冲洗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椎间盘再突出及预防感染的发生,值得提倡.

  • 扩髓骨屑与异体骨复合植骨及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并骨缺损

    作者:曹培锋;李青;洪勇平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并骨缺损行髓内钉内固定时应用扩髓的骨屑和同种异体骨复合植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扩髓骨屑与同种异体骨复合植骨治疗的65例股骨干骨折并骨缺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本组得到随访10~24个月.63例骨折愈合,2例未愈合再次植骨后愈合.结论 采用扩髓的骨屑与同种异体骨复合植骨,避免了取骨的损伤,临床效果满意,是治疗股骨干骨折并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 对全髋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LMWH应用时机的初步研究

    作者:尹文化;陈沐吉;刘国强;雷英

    目的 探讨全髋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深静脉血栓(DVT)的时机.方法 158例全髋与全膝关节置换者中髋关节置换(THA)81例、全膝关节置换(TKA)77例.观察术后不同时机使用LMWH对术后引流量、DVT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THA术后开始使用LMWH组引流量与术后72 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TKA术后组与术后72 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2).在THA和TKA中,术后组与术后72 h组DVT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THA术后LMWH的佳应用时机是术后72 h,但术后即应用LMWH则是TKA术后预防DVT的佳时机.

  •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检测

    作者:王玮;尹庆水;张余

    目的 制备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壳聚糖纳米微球,并检测其粒径、形态、降解及药理特性,以评估壳聚糖纳米微球作为rhBMP-2缓释载体的可行性.方法 以壳聚糖为原料、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负载rhBMP-2壳聚糖纳米微球,应用透视电镜观察微球的形态、激光粒径,分析其粒径分布、溶菌酶降解,了解降解特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rhBMP-2壳聚糖微球的载药率、包封率和释药规律.结果 离子交联法制备的壳聚糖纳米微球,平均粒径大小为230nm,成球性较好,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66.867±4.575)%、(33.437±2.290)μg/mg;体外释药试验rhBMP-2可以从壳聚糖纳米微球中缓慢释放,释放行为符合双向动力学规律,整个释放过程可达30 d.结论 离子交联法可成功制备壳聚糖纳米微球并具有缓释rhBMP-2的能力,为进一步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部位与疼痛部位关系的研究

    作者:龙厚清;陈应东;李广盛;刘少喻;李浩淼;魏富鑫;黄阳亮;李佛保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部位与疼痛部位之间的一致性关系.方法 分析1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T8~L4)的临床和X线资料.记录外伤史、骨折部位,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初诊时疼痛程度,Kuorinka法标注疼痛部位,Kappa系数检验骨折部位与疼痛部位的一致性.结果 各组在性别、年龄、外伤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椎骨折VAS评分较腰椎骨折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8例胸椎骨折仅15例主诉上背痛,骨折部位与疼痛部位之间一致性较差(Kappa值=0.031,P=0.290);47例中45例腰椎骨折主诉下背部痛,骨折部位与疼痛部位之间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70,P<0.001).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疼痛部位与骨折部位不一致性较高,对疑似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老年腰背部疼痛患者,应行包括胸、腰椎的X线检查,以免误诊或漏诊.

  •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作者:黄迅;马金忠

    目的 研究后交叉韧带保留(PCR)型和后稳定(PS)型全膝关节置换(TKA)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不同假体置换术的临床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自2000年2月~2009年8月收治的36例(39膝)初次行TKA的资料,比较PCR和PS型假体的临床疗效,结合文献分析两者的优缺点及相关技术问题.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5年6个月,PCR型组和PS型组术后膝关节评分、疼痛评分、功能评分、髌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都明显改善了患膝的症状和功能.膝关节活动度PCR型组平均为106.6°,PS型组平均为107.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交叉韧带结构完整者可采用PCR型假体,但应松解PCL,原则上宁松勿紧;对于PS型假体,手术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容易掌握,临床适用范围更广.

  •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人路PKP治疗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对比研究

    作者:易小波;高迪

    目的 比较单、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38例(47椎)应用PKP治疗,包括单球囊单侧椎弓根入路组(21例26椎)和单球囊双侧椎弓根入路组(17例21椎).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16个月,平均13.6个月.患者疼痛缓解明显,两组VAS评分、椎体Cobb角度、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侧及双侧人路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人路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及骨水泥用量均显著大于单侧人路组(P<0.05).结论 单侧及双侧人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相似,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放射暴露少、骨水泥用量小等优点.

  •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纵行骨折12例

    作者:金辉;籍建飞;陆建强

    笔者自2008年11月~2010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2例髌骨纵行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7~36岁,平均25.6岁.中间纵行骨折4例,外1/3纵行骨折8例.均为髌骨单纯性纵行骨折,有侧方分离移位,无复合伤.手术距受伤时间3~12 h,平均6.2 h.

  • Pipkin骨折16例临床治疗报道

    作者:刘志强;李延明;董军政;吴艳刚

    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Pipkin骨折)的发生率随高能量损伤增加而增多.笔者于2004年2月~2008年9月共收治了97例髋关节后脱位,其中16例伴有股骨头骨折(16.5%),有14例Pipkin骨折给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效果满意.

  • 关节镜下清理术加持续灌洗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晚期感染

    作者:冯常智;李永焕;高巍;青祖宏

    笔者自1992年2月~2006年9月收治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晚期感染患者,5例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加敏感抗生素灌洗方法治疗.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3例,女3例;年龄20~68岁,平均54岁.均为膝关节置换术后2年以上出现患侧膝关节疼痛、肿胀、皮肤破溃等感染患者.老年骨性关节炎5例,骨肿瘤铰链式关节置换术后1例.膝关节置换术后不明原因关节肿痛伴低热者3例,入院时发现感染性窦道,非手术治疗后复发者3例.3例可疑感染者中2例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随后在置换侧出现膝关节红肿,疼痛,关节腔积液,1例有泌尿系感染症状.患者均行患侧关节抽液或窦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3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细菌培养阴性.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

    作者:郭前进;甄相周;王亮;杨彦亭;陈宏峰

    严重Pilon骨折易出现软组织坏死、感染、骨不连、畸形愈合、创伤后关节炎等并发症.笔者自2007年1月~2009年6月,应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18例Ⅲ型Pilon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24~56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7例,交通事故1例.闭合性骨折17例,开放性骨折1例,右侧9例,左侧7例,双侧骨折2例.1例合并高血压病.根据Rüedi-Allgower分型 [1]均为Ⅲ型.3例伤后6 h内急诊手术,15例伤后6~12 d手术.

  • 关节镜下囊肿内引流结合抽吸术治疗腘胭窝囊肿

    作者:应锦河;郑荣宗;吴伟东;吴凌峰

    笔者自2008年3月~2010年4月,对12例胭窝囊肿在关节镜下进行关节内病损清理,关节镜后内侧入路囊肿内引流结合抽吸术治疗,近远期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43~75岁,平均60.5岁.左膝5例,右膝7例.病程6~18个月.术前均行MRI检查,结果查示: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8例,外侧半月板后角损伤3例,关节退变1例.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的分级方法[1],术前的分级结果为:Ⅰ级1例,Ⅱ级10例,Ⅲ级1例.

  • 胸腰椎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防治

    作者:卜保献;孙彦鹏;吕振超;陈海龙;马虎升;张俊;赵庆安

    笔者自2007年9月~2010年9月收治胸腰椎疾患1820例,术中、术后并发脑脊液漏91例,经过积极处理,均未发生严重后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1例,男60例,女31例;年龄24~70岁,平均39.1岁.胸腰椎椎管内肿瘤9例;椎间盘突出27例,其中椎间盘突出复发13例,钙化9例,硬膜囊钙化1例;胸、腰椎椎管狭窄12例,其中黄韧带钙化4例,硬膜囊钙化1例;腰椎滑脱症8例;胸腰椎骨折脱位32例;脊髓栓系综合征3例.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

    作者:明立德;张全金;明朝戈;常超杰

    胫腓骨骨折临床较为常见,笔者自2005年10月~2010年1月应用胫骨解剖钢板经皮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3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女11例,男25例;年龄21~64岁,平均34岁.受伤原因:骑车摔伤11例,车祸事故伤16例,高处摔伤5例,扭伤2例,打架伤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合并周围软组织挫伤12例,合并腓骨骨折8例,受伤至就诊时间1.5 h~6 d,平均32 h.

  •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一例

    作者:李杰平;李昌松;李砚雄

    笔者于2010年5月收治1例血友病性骨关节病,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患儿,男,9岁,4年前家长发现小孩有自发或轻微外伤即见渗血不止的征象.近几个月来病情加重,遂来本院就诊.查体:皮肤多处瘀斑,双膝关节肿胀明显,下肢肌肉萎缩且不对称.实验室检查:CT、KPTT值明显延长,凝血活酶生成与纠正试验提示凝血因子Ⅷ缺乏.膝关节X线片示:关节面欠光整,关节构成骨骨小梁结构模糊,关节间隙变窄,股骨现血肿,负重关节如髁间窝增宽,关节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图1).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后并发右股骨病理生骨折一例

    作者:徐静芳;卢一生;潘兵;符楚迪;康宏厚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病理基础较为复杂,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极易误诊、漏诊.笔者于2010年1月14日收治1例PHPT,治疗原发病后出现病理性骨折,现报告如下.

  • 丙型副伤寒性髋关节感染一例

    作者:祁全;杨鑫

    笔者于2010年5月收治1例丙型副伤寒性髋关节感染,现总结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59岁.8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浮肿,少尿症状,当地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以激素治疗,症状消失后出院,继续口服激素类药物.5个月前,患者出现左髋疼痛,在当地医院确诊为股骨头坏死,并行钻孔减压术,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而来本院求诊.

  • 儿童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伴关节交锁误诊误治一例

    作者:王克;李向民

    儿童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很常见,但出现关节交锁的概率很低,笔者于2010年12月收治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误诊为肱骨滑车骨折1例.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 特发性膝关节骨坏死临床研究

    作者:秦江辉

    膝关节骨坏死(ON)存在以下几种形式:①特发性膝关节骨坏死(SONK),典型表现为发生于老年患者的膝关节单侧单处病变,一般无明显诱因;②继发性ON,常见于使用皮质激素的年轻患者,多为双侧膝关节病变,可累及多个关节,表现为股骨远端或胫骨近端的多点病变,亦可继发于创伤、辐射或其他损伤;③关节镜术后ON,表现为发生于关节镜术后的术侧膝关节股骨髁病变 [1].笔者现从病因学、诊断、治疗三方面对SONK目前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正常人股骨近端生物力学性能的区域性分析

    作者:樊向利;郭征;宫赫;石磊;李小康;王攀;张涌泉;袁超凡;王军

    目的 分析股骨近端不同区域松质骨的显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差异性,为合理设计金属置人物提供力学参考.方法 取7个新鲜正常人体股骨近端标本,进行Micro-CT扫描,分别对股骨头、股骨颈、粗隆间的骨小梁的结构参数进行分析,并结合大型有限元三维有限元对比分析各区域在主要受力方向上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 股骨头部的骨密度、骨矿含量、骨小梁密度、骨小梁数目明显高于股骨颈及粗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与粗隆间相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近端不同区域的松质骨的显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存在差异性,提示现有股骨近端金属置人物可能存在生物力学上的缺陷.

  • 活血通络凝胶对兔膝骨性关节炎IL-1β的影响

    作者:林晓生;王海燕;王健;刘汉娇;黄又新

    目的 观察活血通络凝胶对兔膝骨性关节炎IL-1β的影响.方法 40只75日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及对照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0只家兔均采用改良的Hulth法造模.于造模后1周开始进行治疗,采用1兔1笼喂养.治疗组给予活血通络凝胶局部涂抹,0.1 g/次,覆盖患膝为度,1次/日,4周为1疗程,共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检测兔患膝软骨及滑膜中IL-1βmRNA表达与IL-1β含量.结果 治疗组IL-1βmRNA表达及IL~1β免疫组化灰度值表达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活血通络凝胶可能通过降低软骨中IL-1βmRNA表达、降低关节局部IL-1β含量,阻止软骨组织进一步损伤,延缓病变发展.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