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중국골여관절손상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265/R
  • 国内刊号: 张东涛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gygjsszzbjb175@263.net
  • 曾用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出版地区: 福建
  • 主编: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饶明亮;杨爱勇;林传松;关钦强;黄烁;尤文华

    目的 探讨DHS联合拉力螺钉、PFN、空心拉力螺钉三种不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其中DHS联合拉力螺钉42例,PFN16例,空心拉力螺钉18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 随访7~34个月,空心拉力螺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PFN治疗下地时间明显早于其他两组(P<0.05),DHS联合拉力螺钉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稳定型、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选择DHS治疗.粉碎性、不稳定或反股骨粗隆、粗隆下骨折选择PFN治疗.高龄、体质弱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选用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作者:郭延皖;姜南春;罗振东;葛新;周瑞康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自2001年1月~2007年6月,采用骨折撬拨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和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41例(45足).其中空心钉内固定12足,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33足.结果 本组骨折均愈合.按MarylandFootScore评分标准:优15足,良24足,中4足,差2足,优良享为86.7%.结论 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但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付青松;李超;周洪翔;周宇;赵刚

    目的 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经改良股外侧切口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并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 随访时间4~15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按Meded'Aubigne-Postel评分:优16例,良8例,中1饲,差1例,优良率92.3%.结论 改良股外侧切口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便易行,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固定稳定可靠,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特别适合老年合并骨质疏松患者.

  • DHS、DCS和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

    作者:张学东;张亚奎;于振山;张春晖;吕振刚;胡国东

    目的 比较DHS、DCS、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术后情况及疗效.方法 106例老年股骨粗隆同骨折,DHS治疗42例,DCS治疗25例,PFN治疗39例.结果 DHS组1例出现钢板松动,1例固定螺钉断裂,1例髋内翻.DCS组1例髋内翻.PFN组1例髋螺钉内移切出.按Parker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DHS、DCS、PFN优良率分别为85.70%、84.0%、96.48%,统计学显示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上PFN组均优于DHS和DCS组(P<0.05),DHS和DCS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性.结论 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优于DHS及DCS,其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缩短术后愈合时间.

  •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全髋置换术治疗

    作者:尹承慧;符臣学;叶永平;徐皓

    目的 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THA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28例(32髋).遵照Hartofilakidis分类法对患髋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使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患者的置换后髋关节进行功能评估.结果 患者平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的30.5分提高到术后的84分,优良率为82.1%.Trendelenburg征阳性患者从术前的28例下降到术后的8例.结论 THA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段,但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需要考虑外展肌的平衡、软组织的松解、髋臼骨缺损的处理及假体的选择、肢体短缩畸形的矫正以及术后的功能康复.

  •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固定在断指再植术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宗军;肖春凌

    目的 比较微型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交叉固定在断指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治疗手指离断病人47例(59指),其中26例(31指)断指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钢板组),21例(28指)采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克氏针组),术后均辅以功能锻炼及正确的康复指导.结果 47例(59指)断指均全部成活,伤口-期愈合.钢板组无骨折不愈合及关节僵硬,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6指,良12指,差3指,优良率90.2%.克氏针组6指发生骨折不愈合,21指不同程度关节僵硬,疗效:优6指,良10指,差12指,优良率57.14%.两组间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在断指再植术中,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比较,具有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方法.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附97例报告)

    作者:孔凡奇;王志烈;徐继宏;王军海;谢辉;何其平;雷春

    目的 探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97例不同类型髋臼骨折采用不同的手术途径和固定方式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58个月,平均28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及临床标准评定法进行评定:解剖复位45例,满意复位39例,不满意复位13例;疗效:优39例,良45例,可10例,差3例,优良率达86.6%.结论 根据骨折特点正确分析骨折类型,适当的手术时机,合理的手术入路,良好的整复工具和复位效果以及恰当的功能锻炼是提高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 椎体环形结核的外科治疗

    作者:甄平;刘兴炎;李旭升;樊晓海;高明暄

    目的 探讨椎体环形结核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18例椎体环形结核患者采用一期病变椎体彻底病灶清除、大块髂骨支撑植骨、前路或后路器械内固定手术,分析手术适应证、疗效及外科治疗特点.结果 患者结核病灶均清除彻底,结核治愈无复发,4例合并脊髓神经功能受损的病例中,D级2例均恢复至E级,C级2例中1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脊柱后凸成角术后平均矫正度数为18.5°,植骨界面骨性平均愈合时间5.5个月.结论 椎体环形结核可造成椎体广泛的骨质破坏,一期彻底的病灶清除与植骨内固定具有减压彻底、脊柱重建稳定及复发率低的特点.

  • 早期减压闭合复位中空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作者:马树强;李丽;彭建强;王坤正;王伟;张明宇

    目的 分析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早期减压闭合复位中空拉力螺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8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采用早期减压闭合复位中空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85ml,骨折不愈合者4例,9例发生不同程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按Harris评分标准评价:优良率83.8%.结论 早期减压闭合复位中空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效果良好,是治疗的有效手段.

  • 长节段及短节段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比较

    作者:杨永宏;郑杰;张冬生;楼肃亮;邹庆;钱金黔

    目的 对长节段固定及短节段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DS)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笔者采用侧弯长节段(A组)及短节段(B组)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DS75例,其中A组18例,B组57例,对两组手术方法从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费用、腰腿痛Oswestry评分、侧弯冠状位Cobb角、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腰椎活动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费用、术后1年腰椎活动度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在腰腿痛Oswestry评分、侧弯冠状位Cobb角、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侧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配合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DS以较小的创伤和代价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DS的手术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术式参考.

  • 股骨颈保留型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峰;吴华;黄飞;李锐;赵东明;杨勇;徐西强

    目的 评价股骨颈保留型人工髋关节在髋关节置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2例髋关节疾患(52髋)行股骨颈保留型人工髋关节置换.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住院天数、Harris由评分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2~61个月,平均39个月.手术时间30~65min,平均45min;术中出血80~200ml,平均120ml;术后第5天扶助行器下地活动.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术后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大腿痛,异位骨化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92~97分,平均95.5分.结论 股骨颈保留型人工髋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假体稳定、假体磨损小的特点,可以成为传统股骨柄的替代方向.

  • 复杂髋臼骨折并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作者:卢东辉;罗柏清;撒柯狄;刘亚业

    目的 探讨复杂髋臼骨折并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并发症的防治及功能康复.方法 对21例复杂髋臼骨折并髋关节脱位进行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治疗,观察骨折复位情况、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等.结果 按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的髋关节评定标准:优8例,良5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61.9%.结论 复杂髋臼骨折并髋关节脱位需尽早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人路、骨折解剖复位、积极预防并发症、适时康复锻炼可获得相对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脱位 手术
  • 股骨大粗隆外侧皮质骨折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固定的影响

    作者:薛文

    目的 探讨股骨大粗隆外侧皮质骨折对动力髋螺钉固定的影响.方法 对21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技术固定,其中37例技术上失败.进行回顾性分析,AO/OTAMuller分型系统对骨折进行分类,并对股骨大、小粗隆位置及大粗隆外侧皮质进行评估;singh分级评定骨的质量;髋螺钉在股骨头颈部的位置,进行了尖顶距值(TAD)测量.结果 固定成功和技术失败患者在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01).本组A1和A2型骨折197例,其中Al和A2.1型骨折108例,股骨大粗隆外侧皮质骨折6例;A2.2和A2.3型骨折89例,股骨粗隆外侧皮质骨折3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37例由于技术失败在6个月内二次手术,其中股骨大粗隆外侧皮质骨折59年,二次手术28例占47.5%;股骨大粗隆外侧皮质完整157例,二次手术9例占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类应该关注股骨大粗隆外侧皮质完整与否,外侧皮质术前有骨折或手术有潜在骨折的风险,动力髋螺钉固定是不恰当的,应该选择其他方法.

  • 人工髋关节置换与不同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叶永杰;康小平;王爱民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的选择在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意义.方法 对63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DHS、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PFN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 经术后4~30个月随访,其中DHS优良率为72.73%.股骨近端解剖钢板为83.33%,PFN为81.25%,人工髋关节置换优良率为91.67%.结论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应根据全身情况、骨质疏松程度、骨折类型等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达较好的临床疗效.

  • 分叉克氏针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

    作者:黄令坚;潘永太;郑鹏飞;肖奕增;黄春福;尤瑞金;郑文忠;张力

    目的 探索和改进肩锁关节脱位、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用自行改制的分叉克氏针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23例,并与克氏针张力带及锁骨钩钢板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获随访2~60个月,平均19.3个月.疗效比较:分叉克氏针与克氏针张力带比较,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叉克氏针与锁骨钩钢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叉克氏针低于克氏针张力带(P<0.05),但与锁骨钩钢板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叉克氏针固定牢靠、创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少,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较好的固定方法之一.

  •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郑劲锋;陈亮清

    目的 探讨应用闭合复位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4年12月~2007年1月对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PFN治疗,对其骨折类型、合并症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随访6~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髋关节功能优25例,占89.3%.结论 闭合复位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选择,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 老年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和手术策略

    作者:贺仕雄;姚国荣;韩教;蔡力;吴大鹏;田宏宇;刘源

    目的 评估、分析老年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和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68例腰椎退变性疾病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根据手术时的年龄分为两组,A组年龄≥70岁,28例;B组年龄<70岁,4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影像学资料.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评分、术后改善率以及影像学资料无明显差异,A组全身并发症、椎间塌陷融合、延迟融合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未发现不融合.结论 不同年龄组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疗效无明显差异.老年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采用恰当的手术策略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围手术期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刘晓宇;马胡晶;张君哲

    目的 讨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围手术期处理、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方法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16例,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97例,平均随访6.5个月,骨折均愈合.功能恢复评估方法采用李强等报道的分项百分制髋关节评分方法(改良Harris法),优良率84.54%.结论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具有损伤小、生物力学优点突出等特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 缝匠肌及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治疗中青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作者:陈日江;吴福春;卢照应

    目的 探讨带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植骨治疗中青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7例中青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行钛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带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植骨.结果 17例获随访1-5年,术后5个月骨折均愈合,4例合并术前股骨头坏死者有明显改善,余未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 带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移植在中青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治疗中有较好临床疗效.

  • Shanz针间接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干粉碎性骨折

    作者:关鹏飞;陈长河;李冀;张立峰;邓华民;张雪柏

    目的 探讨胫骨干粉碎骨折的经皮穿板技术,同时介绍一种实用的复位方法.方法 对2005年11月~2007年10月,对36例胫骨干粉碎性骨折选择经皮穿板技术内固定.术中复位时用shanz针间接复位,临时外固定架固定.结果 本组按Johner-Wruh胫骨骨折评分标准:优31例,良5例.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等评分标准:优24例,良9例,可3例.结论 经皮穿板微创治疗胫骨干粉碎性骨折效果良好,Shanz针间接复位可以使该技术变得简单.

  • 交锁髓内钉和微创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对比研究

    作者:黄加张;陈文钧;汤超亮;王旭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解剖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 2003年2月~2007年1月,收治胫骨远端骨折45例.髓内钉治疗25例.微创解剖钢板20例,评估术后感染、不愈合、延迟愈合、畸形愈合,踝关节功能.结果 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4个月.大于5°畸形髓内钉8例,微创解剖钢板2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不愈合、延迟愈合及踝关节功能评分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解剖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技术都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较好的方法,在闭合性或Ⅰ度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行微创解剖钢板固定比髓内钉更能维持远端对线.

  • 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合并症与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乐国平;张明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合并症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自1999年1月~2006年12月,行50例≥80岁(高龄组)和71例<80岁(非高龄组)髋关节置换术,对两组病人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高龄组术前合并症(心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肝肾功能)耐受能力和非高龄组有统计学差异.非高龄组术后并发症中肺部感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术后贫血和非高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和心律失常是高龄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术前的ASA分级有相关性.

  • 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股外侧肌骨瓣转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作者:黄擘;何博;盛文辉;陈继峰;曾安军;刘春新

    目的 探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55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股外侧肌骨瓣转位术治疗,根据AO分型:B1型19侧,B2型25侧,B3型11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3年,依据创伤髋关节Sanders评分:优45例,良8例,差2例.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股外侧肌骨瓣转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捷、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复杂髋臼骨折69例的手术治疗

    作者:安志刚;李力更;邓玉平

    目的 探讨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69例,分别用髋关节后侧切口31例,髂腹股沟切口12例,联合切口25例,髂股延长切口1例,用骨盆重建钢板及螺丝钉内固定.结果 获随访66例,时间36-60个月,按Matta评定法:优34例,良26例,尚可3例,差3例,优良率90.9%.结论 详细的影像学检查,选择准确的手术入路,无创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手术
  • 脊柱结核637例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吾米提·史拜都拉;艾尔西丁·阿布来提;杨广忠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91年7月~2008年2月收治的637例脊柱结核(腰椎为主)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结果 术后复发率占7%,无死亡病例,发生脊柱后凸畸形者11例,平均治疗时间6~18个月.根据改良PROLO功能评分,术后疗效优良率93%.VAS评分显示,术前平均7.8分,术后平均2.9分,术后比术前有显著降低.结论 早期诊断、手术与规律性全程抗结核是脊柱结核的治疗原则,延误诊断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并影响愈后.

    关键词: 脊柱 结核 诊断 治疗
  • 骨质疏松分级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选择的关系

    作者:陈述祥;陈彦东;康乐;司徒坚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分级与老年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的关系.方法 对150例接受内固定手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总结患者术后内固定的失败率,分析骨质疏松分级和内固定失败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术后内固定失败23例,包括:钢板断裂松动,螺钉拔出松动,骨皮质劈裂,股骨干劈裂骨折等,失败率为15.3%.Singh分级越高,失败率越高.结论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的选择应与Singh骨质疏松分级相结合,在确保手术创伤小,功能恢复快的前提下选择合适、有效的内固定,必要时植骨,填充骨水泥,可降低内固定失败率.

  • 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与DHS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穹;朱建非;刘建秦;丁杰;陶伟伟

    目的 通过分析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DHS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前瞻性评价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5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DHS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58例得到平均1.5年的随访.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25

  • 肿瘤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杨博贵;赵明;张伟

    目的 探讨肿瘤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用肿瘤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3min,术后3d下地8例,7d下床9例,14d下床3例.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5例.随访5-24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达85.0%,无人工关节脱位、松动及假体下沉.结论 用肿瘤柄人工双极股骨头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袁加斌;魏丹;卢冰;唐孝明;张斌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和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及骶髂钢板或重建钢板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28例骨盆外形恢复良好,患者均恢复行走功能.随访5~42个月,骨折均愈合.按刘利民等评定标准优良率90.6%.结论 外固定架、重建钢板和骶髂钢板能有效固定不稳定骨盆骨折,矫正畸形,重建骨盆环,允许患者早期活动,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对策

    作者:邓少林;潘显明;屈波;权毅;马泽辉;蒋凯;邱小波;梁锋

    目的 探讨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3年1月~2007年11月收治的13例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分型Ⅰ、Ⅱ、Ⅲ、Ⅳ型)采取髋后外侧改良Moore切口人路DHS手术治疗,术后采用X线片检查及临床功能评定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复查X线片示骨折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对位.13例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均愈合;髋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优良率达84.6%.结论 改良Moore切口入路DHS内固定术是股骨粗隆间陈旧性骨折的理想选择.

  • 计算机导航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作者:张耀;赵德伟;芦健民

    目的 探讨计算机导航技术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12例股骨颈骨折首先牵引床牵引,用C型臂X线机透视复位良好后,摄正侧位图像保存于计算机中,然后利用计算机导航系统在指引器引导下完成内固定.结果 所有病例全部在计算机导航下完成空心钉内固定,内固定位置理想.手术平均时间为22min,平均透视时间为13s.经6~18个月随访,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个月.结论 计算机导航技术用于空心钉内固定手术,使手术过程更简便、直观,提高了手术的精度和成功率,同时显著减少了术中射线的辐射.

  • 两步法翻修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

    作者:张经纬;蒋矗;张先龙;Ian Harris;王琦;沈灏;邵俊杰;狄正林;曾炳芳

    目的 探讨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深部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自2002年2月~2006年9月收治的12例TKA术后感染患者采用两步法进行翻修,术后记录不同时期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11.2个月(6~6个月).参照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就诊时、第1次术后及第2次术后平均HSS评分分别为(47.50±17.62)分(28~77分)、(68.42±16.95)分(41~90分)及(81.75±12.97)分(56~97分),(p<0.05).结论 两步法纯骨水泥压模假体技术可以增加关节内的抗生素浓度,有效控制感染;能保持膝关节活动度,是有效的治疗TKA术后感染的方法.

  • 胫骨高位截骨联合膝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及清理术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张建兵;陈百成;王飞;赵宝辉

    目的 回顾性研究探讨胫骨高位截骨联合膝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及清理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85膝)膝关节疾患分成A组和B组(n=34),A组施行胫骨高位截骨联合膝关节镜下清理术:B组施行胫骨高位截骨联合膝关节镜下清理及外侧支持带松解术.然后对A组和B组进行比较及B组术前和术后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测的数据均为随访15个月以上测得,髌骨中心的外侧位移A组为(6.1±2.3)mm,B组(1.2±0.8)mm髌股适合角(CA)A组术后(12.3±7.2)°,B组术后(4.2±2.5).髌骨倾斜角(PTA)A组术后(11.4±3.6)°,B组术后(3.3±2.1)°HSS膝关节评分A组术前(42±6.0)分,术后(73±12.3)分,B组术前(40±4.5)分,术后(85±9.0)分,结果术后A组和B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B组术前和术后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胫骨高位截骨联合膝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及清理外术明显优于胫骨高位截骨联合膝关节镜下清理术式,它不仅解决了胫股关节的问题同时解决了髌股关节的问题,消除了髌股关节由于胫骨高位截骨而随之产生力线异常,对提高近期及远期疗效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微创小切口与传统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系统评价

    作者:杨广忠;武玉福;杨晶;尹作祯;康辉;陈江涛

    目的 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小切口是否优于传统长切口.方法 收集所有关于微创小切口与传统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协作网标准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篇RCT,包括339例患者.3个研究显示微创小切口组在术中失血量、总失血量、手术用时方面少于传统长切口,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而对于术后镇痛药物用量、患肢功能恢复、术后影像学评价及远期手术效果由于各试验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不能进行合并分析.结论 微创小切口和传统长切口都可以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微创小切口在术中失血量、总失血量、手术用时方面少于传统长切口.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种切口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纳入的研究数量少,缺乏足够的证据,尚需更多设计严格的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 髋臼后柱安全置钉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作者:王愉思;何畔;王家让;陈宏文;肖晟;刘宏哲

    目的 探讨髋臼后柱的解剖结构,以寻求-安全的置钉途径.方法 取15具骨盆标本(共30髋),确定髋臼缘上点为A点,下点为B点,取其A、B中点为C点.取坐骨大切迹顶点为A'点,坐骨棘顶点为B'点,取A'、B'中点为C'点.连接C、C'两点.经过C、C'线且与后柱表面垂直的平面为起始平面(髋臼中部平面).平行于起始平面,在起始平面上下各作2个横断面,段面间隔为10mm.共获得包括髋臼前柱、后柱在内的5个断面.在每一断面上测量髋臼宽、后柱宽并测量距髋臼缘10、20mm处置入螺钉的安全角度和长度.测量结果用(x±s)表示.结果 ①髋臼中部平面髋臼宽为:(20.7±1.5)mm.但该断面后柱窄为:(33.9±2.5)mm.②距髋臼后缘10mm的各断面进钉的小角度为(52.3±5.5)°,小进钉长度为(28,9±2,7)mm.距髋臼后缘20mm的各断面进钉的小角度为(81.4±5.0)°,小进钉长度为(35.9±4.1)mm.结论 在髋臼后柱距臼缘10、20mm处角度分别不大于50°、80°,深度分别不大于28、35mm可以安全的放置螺钉.

    关键词: 髋臼 后柱 解剖
  • 股骨粗隆间骨折滑动加压外固定器的设计及步态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作者:苗旭漫;南军;崔海峰;徐莘香

    目的 在单侧成角度外固定器和动力髋螺钉(DHS)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股骨粗隆间骨折滑动加压外固定器,并对其生物力学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取5对成人新鲜股骨标本,造成AO分型A1.1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模型.实验组用滑动加压外固定器固定,对照组用单侧成角度外固定器固定.实验在电子万能实验机上进行加载,YD-15型动态电阻应变仪记录结果,载荷范围设为0~800N.结果 对照组1个步态周期内出现1个峰值,而实验组出现3个应变峰值和2个小值,这种应变峰值和小值的反复出现使骨折两端产生轴向微动,终发生嵌插,骨折断端相对稳定.实验组大应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对照组应力集中在股骨距处而实验组应力以滑动螺钉为中心分布,这有利于骨折愈合.结论 滑动加压外固定器具有滑动、加压双重功能,它可以在步态周期的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生物力学支持,具有固定可靠、能避免或减少髋内翻等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等优点.

  • 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的选择与疗效比较

    作者:郑小飞;黄华扬;张余;尹庆水;丁焕文

    目的 比较分析膝关节镜下自体和异体骨-髌腱-骨、自体半腱肌腱、异体胫前肌肌腱、LAPS人工韧带五种重建前交叉韧带方法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12例膝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移植、23例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87例异体骨-髌腱-骨移植、126例异体胫前肌肌腱、28例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IKDC分级和KT-1000评价疗效.结果 前四组中期关节稳定性及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PS人工韧带近期效果与其他移植物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自体骨-髌腱-骨组膝前痛发生率高,异体骨-髌腱-骨排斥反应发生率高于异体胫前肌肌腱.结论 关节镜下前四种前交叉韧带替代物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大致相同,但LARS人工韧带近期效果优于其他移植物.

  • 正常和战士损伤半月板的低场MRI研究

    作者:陈兴灿;潘永清;许文根

    目的 认识正常膝关节半月板低场MRI表现,以提高对损伤半月板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20例正常膝关节按年龄分成五组,观察半月板及关节软骨的信号并测量其厚度.根据正常半月板及关节软骨的低场MBI征像,结合102例战士损伤半月板MBI和关节镜检查的对照研究,参照Stoller半月板退变和损伤的MRl分级标准,拟订了损伤半月板低场MRI诊断标准,即半月板退变、半月板单纯撕裂和复杂撕裂,统计学采用t检验.结果 低场MRI显示正常半月板内线条状高信号,不延伸至关节面或游离缘,半月板和关节软骨的厚度随年龄不同而变化.低场MRI对损伤半月板诊断的正确率为93.14%(95/102).结论 拟订的半月板损伤低场MBI诊断标准具有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MRI 半月板 正常 损伤
  •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初步分析

    作者:田平;王珺琛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发生在股骨颈与股骨干移行部位的骨折.随着治疗理念的改变及手术技术的提高,切开复位内固定已成为标准的治疗方法.但是,随着手术的广泛开展,与内固定相关的并发症逐渐增多,其后期处理也较棘手.笔者从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26例,通过分析其失败原因,找出相应对策.报告如下.

  •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粉碎性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圹

    作者:何忠;王飞龙;李永斌;黄永森

    自1999年5月~2007年12月,笔者共收治股骨头粉碎性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16例,全部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相关问题探讨

    作者:帅克宁;张向阳

    髋臼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伤情复杂,治疗困难.尤其是手术治疗,因其位置深、出血多、创伤大、解剖复位难、固定要求高,术后并发症多,疗效差别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待探讨.笔者于1988年6月~2007年7月共收治髋臼骨折并手术治疗69例.现报为如下.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手术 治疗
  • AO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作者:卢朝黎;涂万荣

    自2006年1月~2008年1月,笔者采用AO锁定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3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 股骨髋臼撞击-年轻人髋痛诱因

    作者:张磊;曹云

    发育不良的髋关节发生髋关节炎的原因主要是关节接触面积的减少导致了在关节面前上区域离心超负荷.但对于骨骼结构、关节囊内压力正常的年轻人的进展性髋关节炎,已被广泛接受的轴向超负荷的理论无法解释[1].

  • 计算机数字化三维骨模导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

    作者:喻忠;王黎明

    目前全膝关节置换(TKA)作为治疗晚期膝关节病变的成熟可靠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假体的松动、失稳以及随之而来的翻修.如何提高假体置人的几何精度,重建生物学意义上的膝关节,一直是临床关注的核心问题,近年来以数字化三维骨模重建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技术的临床应用为改善假体定位和力线重建,取得韧带软组织平衡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 磁共振延迟增强软骨成像在实验性关节软骨退变定量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陆志华;姚伟武;瞿楠;胡曙光;杨世勋

    目的 探讨磁共振延迟增强软骨成像在检测关节软骨退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甲、乙、丙、丁四组.甲组左膝关节行常规磁共振成像,扫描结束后即刻处死,取股骨髁软骨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阿利辛兰染色(AlcianBlue,AB)及蛋白多糖含量测定.乙、丙、丁各组每只兔左膝关节内注射0.2ml(10U)木瓜蛋白酶.乙、丙、丁各组于注射木瓜蛋白酶前及注射后分别于24、48、72h先行相同常规磁共振成像,后行磁共振延迟增强软骨成像(dGEMRIC),测定关节软骨T1驰豫时间值并取平均值.扫描结束后处死动物,取左膝股骨髁部软骨行大体观察、HE、AB染色及蛋白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注射木瓜蛋白酶后24、48h,蛋白多糖含量与甲组比较,统计学均有差异(P=0.048和0.045,P<0.05),注射后72h,统计学没有差异(P=0.455,P>0.05).T1map图像软骨色阶由注射前的粉红色转为注射后的蓝色,注射木瓜蛋白酶后24、48、72h的T1弛豫率分别降低了316.09ms、244.01ms和143.98ms.经t检验,注射后24、48h与注射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7和0.045,P<0.05).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dGEM-RIC成像技术能够通过定量检测T1弛豫时间值反映软骨退变早期软骨内的生化改变.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