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중국골여관절손상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265/R
  • 国内刊号: 张东涛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gygjsszzbjb175@263.net
  • 曾用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出版地区: 福建
  • 主编: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锁定加压钢板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

    作者:陆铁;周君琳;刘清和;徐子彧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18例,包括胫骨近端骨折7例,胫骨干骨折6例,胫骨远端骨折5例.结果 18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24个月.根据JoherWruhs评分标准:优15例,良3例.结论 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对骨折处血运破坏少、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对于胫骨经关节面骨折,胫骨干粉碎性骨折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首选方法.

  • 髌骨-胫骨结节钢丝固定髌韧带旷置术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高勇;饶放萍;饶义康

    目的 探讨应用跨髌骨-胫骨结节钢丝8字固定髌韧带旷置术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跨髌骨-胫骨结节钢丝8字固定髌韧带旷置术治疗髌骨下极骨折19例,术后逐步开展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5~24个月,平均19个月.未发现钢丝断裂及钢丝切割骨折病例.结论 采用跨髌骨-胫骨结节钢丝8字固定髌韧带旷置术治疗能有效地复位固定骨折并早期开展膝关节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僵硬和创伤性关节炎,是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有效方法.

  • PFNA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裴晓东;何立民;李锐;韩刚;薛瑞衡;王忠文;郝信

    目的 探讨PFNA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PFNA微创治疗35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 骨折全部愈合,无髋内翻及内固定物切出、螺钉穿出.1例出现退钉,因过早完全负重,导致骨折端短缩,未做任何处理,骨折于8周愈合.结论 PFNA具有微创、设计合理、内固定可靠,允许患者早期下地活动.PFNA系统是理想的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案.

  • 加压空心钉内固定结合带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

    作者:张立新;陈福民;郝明;杜斐;刘义辉;刘治

    目的 探讨青、中年新鲜股骨颈GardenⅢ、Ⅳ型骨折的治疗方法、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与骨折复位情况及负重时间的关系.方法 对青、中年新鲜股骨颈骨折36例均采取加压空心钉内固定、带股方肌蒂骨瓣植骨治疗.结果 36例中33例获得随访,时间17~68个月.其中1例因内固定失败导致骨折不愈合,其余平均愈合时间4.3个月.发生股骨头坏死5例,晚期塌陷2例.结论 高质量的骨折复位、合理的处理骨缺损、提供良好的血供支持及坚持早期合理活动晚负重,有利于降低青、中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

  • 急诊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手术对策(附39例报告)

    作者:吴荣博;尹望平;朱梁豫

    目的 探讨急诊手术治疗成人开放性胫腓骨骨干骨折的内固定选择、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诊手术治疗的39例胫腓骨骨干骨折,均为Ⅱ度开放性骨折.胫骨带锁髓内钉组20例,钢板螺钉组19例.结果 随访1.5~3年,髓内钉组伤口均一期愈合,钢板螺钉组伤口发生坏死、感染3例.结论 彻底清创是防止伤口感染的关键,Ⅱ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急诊可以采用内固定,闭合或微创髓内钉技术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等优点,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

  • 同侧腓骨长肌及胫骨后肌联合应用关节镜下重建膝前交叉韧带

    作者:梁贵成;董洪光;王庆鹏;孙松盛

    目的 探讨自体腓骨长肌及胫骨后肌联合应用关节镜下重建膝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在关节镜下采用同侧腓骨长肌及胫骨后肌联合重建ACL.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时间3~21个月,平均8个月,按照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9例,良2例,可1例.结论 应用自体腓骨长肌及胫骨后肌联合重建ACL,不仅减少了取自体髌韧带常引起的并发症,并大大缩短了移植物的演变过程,患者可尽早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手术时机的研究

    作者:张元平;崔继秀;郭飞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不同手术时机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先行患肢骨牵引并治疗内科疾病,分别于1、3周时行内固定手术,将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在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患肢短缩率、颈干角丢失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佳手术时机是伤后3周,不仅能明显降低手术风险、减轻损伤,而且术后并发症少.

  • 踝关节镜技术的临床应用和体会

    作者:刘武;米琨;王斌;俸志斌;欧伦;刘鹏飞;伏春华

    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在踝关节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踝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损伤30例,其中非特异性滑膜炎3例,软组织与骨性撞击综合征9例,距下关节炎3例,剥脱性骨软骨炎5例,踝部骨折6例,其他4例.分别行滑膜切除、关节清理、软骨成形术、距下关节融合术等处理.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疗效优25例,良3例,可2例.无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踝关节镜技术适应证广,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髌骨鹰嘴化固定在治疗膝后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吕游;邢斌;刘沂;刘崇志;李瑞

    目的 探讨髌骨鹰嘴化固定在治疗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型后交叉韧带损伤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对3例膝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髌骨鹰嘴化固定,斯氏针固定6周,维持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良好,膝关节后抽屉试验阴性,膝关节活动范围与术前无差别.结论 髌骨鹰嘴化固定治疗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型后交叉韧带损伤,操作简单、创伤微小、术后对膝关节活动度没有影响.

  • 劳氏正骨手法结合微创小切口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

    作者:詹开喜;华全科;王大斌;钱伟均

    目的 探讨应用劳氏正骨手法结合微创小切口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3例47足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采用劳氏正骨手法结合微创小切口治疗.结果 本组随访3~15个月,术后均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优39足,良6足,可2足,优良率95.7%.结论 劳氏正骨手法结合微创小切口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能较好的复位跟骨体部及跟骨结节,恢复跟骨的整体外形和长、宽、高度,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 PFNA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蒋海平;刘磊;张雷炎;谈俊;王勇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0例.结果 31例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4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6.8%.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微创、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固定牢靠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 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忠;王展;张堃;同志超;薛汉忠

    目的 回顾性分析对比应用锁定钢板(LISS)及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5年2月~2008年12月,应用LISS 46例(LISS组)和PFN 53例(PFN组)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结果 两组出现骨不连3例(LISS组2例,PFN组1例),畸形愈合5例(LISS组1例,PFN组4例),其余均按期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1.7周(12~42)周,其中畸形愈合5例(LISS组1例,PFN组4例)LISS组出现钢板螺钉松动、移位,复位丢失2例,部分螺钉断裂1例,髋关节活动受限3例.PFN组出现股骨头切割、髋内翻、复位丢失5例,髋关节活动受限5例.随访期内未见股骨头坏死.结论 采用LISS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时间均优于PFN组,但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患肢功能恢复与PFN组无明显差异.

  • 踝关节骨折并距骨骨软骨损伤的关节镜治疗

    作者:姜晓华;齐保闯;徐永清

    目的 探讨关节镜技术在踝关节骨折并距骨骨软骨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23例踝关节骨折合并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患者,在切开复位骨折内固定的同时行关节镜下取出软骨碎片、关节面修整及钻孔.结果 本组随访6~25个月,平均13.5个月.笔者按Must和Teipner评分标准:优18例,良3例,可1例,差1例.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骨折并距骨骨软骨损伤,手术创伤小,显著减少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是一种疗效明显的手术方法.

  •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早期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田纪青;焦利斌;洪勇;蒋州;万胜;刘学明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早期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和对策,以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对113例124足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早期并发症的预防进行疗效分析及总结.结果 113例124足术后皮瓣拐角部边缘坏死3足,发生切口裂开1足,无腓肠神经损伤.本组随访6~36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结论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皮肤坏死是导致手术难以开展的一个原因,许多医院首选非手术治疗,笔者采取各种措施大大降低了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 LISS治疗膝周骨折致医源性并发症分析及预防

    作者:祁小松;刘双会;胡向军;安志军

    目的 探讨LISS治疗膝周骨折致医源性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自2004年3月~2008年9月,对采用LISS治疗膝周骨折45例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随访12~18个月,平均随访15.6个月.骨折均愈合,无一例发生脱钉、断钉、断板及内固定失效.发生复位不良4例,钢板近端再骨折1例.取钉困难8例,浅层脂肪液化3例.结论 LISS治疗膝部骨折符合生物固定原则.其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熟练程度有关.

    关键词: 膝周骨折 LISS 并发症
  • Hardinge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骨关节病分析(附86例报告)

    作者:祁宝昌;孙大辉

    目的 对髋关节骨关节病行Hardinge入路全髋关节置换(THR)进行评价.方法 对86例(98髋)髋关节骨关节病行Hardinge 入路THR治疗.结果 本组79例(88髋)得到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为55.65分,提高至术后平均87.57分.本组未出现神经副损伤,术后感染、脱位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Hardinge入路具有创伤小、暴露好、安全性高、术中失血少、手术时间短、不破坏外旋肌功能、术后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无需特殊体位、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低等优点..

  • 应用自体骨板移植加钢板固定治疗非感染性胫骨骨不连骨缺损

    作者:吴新江;张元生;刘云龙

    目的 应用自体骨板移植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骨缺损,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将髂骨内外板纵形劈开,修剪成长方形固定于胫骨断端内侧,钢板固定于外侧,碎骨粒充填缺损空隙.结果 本组随访1~3年,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6个月.无一例发生钢板断裂.结论 对胫骨骨不连、骨缺损应用自体骨板移植加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借助导向标示针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冯世波;王礼跃;张力;常乐;李涛;郑斌

    目的 探讨导向标示针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作用.方法 对8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DHS治疗,其中39例行常规手术治疗(常规组),44例借助导向标示针治疗(标示针组).结果 本组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常规组与标示针组在术中穿针次数、术中曝光次数、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向标示针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可以减少穿针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手术失血量以及降低患者X线辐射.

  •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皮缘坏死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王瑞良;张媛;李森;丁洪伟

    目的 通过分析影响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皮肤愈合的因素,查找皮缘坏死原因,以降低皮缘坏死发生率.方法 对22例(25足)跟骨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 5例(5足)发生局部皮缘坏死.结论 对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正确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手术入路,规范手术操作及良好的术后管理是预防皮缘坏死的关键.

  • 双钢板支撑治疗Schatzker Ⅴ及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作者:王永宏;戴守达;董小雄;吕锋;张洪思;刘洪业;陈刚

    目的 观察双钢板支撑治疗SchatzkerⅤ及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7例高能量损伤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双钢板固定同时一期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47例随访15~60个月,平均30个月.疗效按Sanders等关节评分法评估:优26例,良12例,可8例,差1例,优良率80.85%.结论 双钢板支撑治疗SchatzkerⅤ及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能够获得稳定的力学结构,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 高龄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者:赵宏;李纯志;方煜;解放军第

    目的 探讨高龄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收治116例80岁以上髋部骨折,采用手术治疗79例(手术组),非手术治疗37例(非手术组).结果 手术组在住院期间死亡13例,其余66例随访1年,26例基本恢复伤前日常生活状态;20例生活可自理,但髋关节有疼痛,功能不佳;13例未恢复行走功能,7例于随访期内因各种原因死亡.非手术组随访1年,其中17例于伤后3个月内死于并发症,10例于伤后1年内死亡,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逐步恢复日常生活,但髋部畸形愈合,2例股骨颈骨折未愈合.结论 高龄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病情复杂,合并症多,处理困难,手术可降低死亡率,是治疗的首选.

  • 关节镜监视下微创治疗膝关节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许斌;骆宇春;王诗波

    目的 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微创治疗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2例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结果 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6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6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6%.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可同时处理关节腔内合并损伤等优势,值得推广.

  • 小腿胫前筋膜骨膜瓣在胫骨干骨折早期应用的临床分析

    作者:陆春;董桂甫;纪德朋

    目的 探讨小腿胫前筋膜骨膜瓣在胫骨干骨折早期应用的机制和效果.方法 早期手术中应用小腿胫前筋膜骨膜瓣治疗胫骨干骨折255例.结果 术后随访24个月,疗效优249例,良3例,差3例.结论 小腿胫前筋膜骨膜瓣治疗胫骨干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切取方便、不牺牲主要的知名动脉、对肿胀的小腿起到减压作用、保护骨折部骨膜的血运、有利于骨折的愈合,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符合小腿的解剖及生物学原理.

  • 内侧支持带紧缩术与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治疗RDP的临床观察

    作者:洪汉刚;孙海威;王荣;秦维龙;卢勇

    目的 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RDP)的治疗方法.方法 收治RDP 36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18例,采用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术;Ⅱ组18例,采用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术.结果 36例获3~15个月随访,无一例复发,倾斜试验及恐惧试验阴性.膝部弥漫性疼痛均消失,上下楼梯时前膝痛消失或缓解,膝关节伸屈功能正常.Lysholm评分:术前Ⅰ组平均(62.3±5.1)分,Ⅱ组平均(58.9±3.5)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Ⅰ组平均(88.7±2.1)分,Ⅱ组平均(94.5±3.4)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两种方法均有确切疗效,手术应根据不稳定程度、不同病理因素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 经皮轴位多重交叉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关节内骨折

    作者:苏寅;李荣;李杰;黄聪;邢海清;黄锦

    目的 评价多位点撬拨复位经皮轴位多重交叉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位点撬拨复位经皮轴位多重交叉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6例(44足).结果 本组获6~30个月随访.SandersⅡ、Ⅲ型优良率分别为83.3%和81.8%;Ⅳ型未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优良率为62.5%.结论 多位点撬拨复位经皮轴位多重交叉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适用于大部分SandersⅢ、Ⅳ型,特别是后距下关节面复位稳定者.笔者对SandersⅣ型的患者不主张切开复位内固定,认为经皮轴位多重交叉固定法可维持骨折复位的稳定性,早期功能锻炼可预防和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 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入路的选择

    作者:王华丽;谭振华

    目的 探讨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入路,观察前入路在后踝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前入路内固定治疗合并后踝骨折的复杂踝关节脱位60例.结果 解剖复位54例,近解剖复位5例,功能对位1例.均于3个月内达骨性愈合,无一例出现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结论 前入路治疗后踝骨折具有创伤小、显露清楚、手术时间短、复位效果好、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 改良Brostrom术式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21例疗效分析

    作者:徐琦;张立新

    目的 评价改良Brostrom修复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Brostrom术式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21例,术后行踝关节MRI检查、活动度检查并按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表(AOFAS)进行功能评分.结果 本组随访11个月~5年,所有患者恢复了关节稳定性.采用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优13例,良6例,一般2例.结论 改良Brostrom术式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能够有效恢复躁关节稳定性,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一种有效方法.

  • 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的早期诊治

    作者:方俊英;梁萍

    目的 探讨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诊断与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自2000年7月~2007年1月共收治4例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3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例行石膏托外固定术.结果 平均随访18.6个月.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后踝评分系统:优3例,良1例.结论 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临床少见,容易漏诊,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距骨骨折 诊断 治疗
  • 后内外侧联合入路在陈旧性三踝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作者:罗显德;王景超;欧兆强

    目的 探讨后内、后外侧联合入路治疗陈旧性三踝骨折的方法.方法 应用后外、后内联合入路治疗陈旧性三踝骨折18例,手术采用后内、后外双侧弧形切口,先复位固定后踝,然后外踝,后内踝.结果 18例随访18~54个月,平均30个月.根据Olerud 评定标准:优10例,良6例,可2例.结论 后外、后内联合入路治疗陈旧性三踝骨折,直视下复位固定后踝骨折块,可以获得良好的复位和临床疗效.

  • 闭合复位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王全兵;冯宗权;谢祥仁;罗璇;陈坚锋

    目的 探讨术中闭合复位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326例,术中采用外伸牵引、旋转整复、缩嵌内收等复位手法,部分加用佛山中医院的陈氏正骨整骨14法,复位满意后置入PFNA.结果 术中复位容易214例,复位困难112例,其中复位困难改切开复位或采用器械辅助复位52例.术后X线片显示82%的骨折接近解剖复位,内固定物平均尖顶距19.8mm(8~36 mm).术后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的功能评分优良率83.8%.结论 外伸牵引、旋转整复、缩嵌内收能满意复位大部分股骨粗隆间骨折,减少照机次数.对部分难复性骨折应改进复位方法和提高手术技巧.

  •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短期疗效分析

    作者:吴采荣;丁亮华;胡新宇;梁春红;凌为其;王昆;何双华

    目的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9月~2008年9月.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结果 15例均获7~15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0例,良4例,中1例.结论 PFNA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理想手术方法.

  • Pilon骨折四种固定方法疗效比较

    作者:罗亮成;刘青华;彭力新;阳伟书

    目的 对四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117例Pilon骨折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将117例Pilon骨折按不同固定方法分为四组:螺钉及克氏针等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28例(A组),螺钉及克氏针等有限内固定结合超关节"T"形外固定架治疗30例(B组),解剖型钢板固定30例(C组),有限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29例(D组).结果 经8个月~4年随访发现四种固定方法在疗效及并发症上有显著差异,以D组疗效佳(优良率89.7%),并发症少(10.3%).结论 LCP固定能较好地恢复踝关节功能,显著减少切口并发症及骨不连、延迟愈合等,可作为治疗Pilon骨折的首选方法.

  • 物理查体体征阴性的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治分析

    作者:林建宁;孙笑非;阮狄克

    目的 探讨物理查体体征阴性的陈旧性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特点.方法 分析11例关节镜下证实为陈旧性ACL损伤而术前物理查体阴性患者的诊治结果.结果 7例有关节不稳症状,麻醉后均发现体证阳性.无不稳症状的4例及2例不稳症状轻的行清理或结合射频紧缩术,5例不稳症状重者行ACL重建术.结论 物理查体体征阴性的陈旧性ACL损伤引起不稳症状较轻或无不稳症状时无需ACL重建,不稳症状重时ACL重建是治疗的佳方式.

  • 后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

    作者:张成亮;陈德权;谭诗平;郑加波;黄林海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的手术入路及固定方法.方法 对8例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采用后内侧或(和)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8例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6.4个月)随访,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18周,平均15周,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优5例,良2例,可1例.结论 膝关节的后内侧和后外侧入路为骨折的直视复位和植骨内固定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空间,结合钢板支撑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唐鑫;李书振;陈跃平;李明灿;曹凯;曹仁辉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别.方法 自2005年3月~2006年10月,笔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6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9例(关节置换组),锁定钢板39例(锁定钢板组).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内科并发症、深静脉血栓、伤口感染),病死率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关节置换组与锁定钢板组术前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术后并发症、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髋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及远期病死率锁定钢板组明显较少.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闻骨折可获得与人工股骨头置换一致的疗效,但风险性较小.

  • 髋关节镜手术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

    作者:孙钢;陈卫衡;赵铁军;刘道兵;尹天;张洪美

    目的 对髋关节镜手术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其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135例(164髋)髋关节疾病行髋关节镜检查与治疗,对其资料进行研究,记录出现的并发症、处理措施和转归,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有8例8髋(4.9%)出现轻微并发症,均在4周内恢复,经41~97个月的随访,没有后遗症发生.其余127例(156髋)获得2年以上随访,均未发现远期并发症.结论 髋关节镜手术会发生轻微的并发症,随着操作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改进,发生率会明显降低.

  • 关节镜下解剖中心点定位技术结合六股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

    作者:孙鲁宁;赵金忠;袁滨;沈计荣;杜斌;蒋小伟;段星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解剖中心点定位技术结合6股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ACL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利用解剖中心点定位技术结合6股自体腘绳肌腱进行重建,移植物使用悬吊式固定.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价表和Tegner下肢运动能力评价表进行评估,并了解膝关节的稳定性、活动度.结果 随访16~44个月(平均29个月),术前和后随访时Lysholm评分分别为(48.23±11.27)分和(93.12±5.10)分(P<0.05),Tegner评分分别为(1.10±0.39)分和(4.20±0.22)分(P<0.05).后随访时Lachman试验阴性18例,Ⅰ度阳性3例;轴移试验阴性14例,Ⅰ度阳性7例,所有患膝运动能力均较术前有所改善.结论 关节镜下利用解剖中心点定位技术结合6股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ACL是一种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的可靠方法.

  • DHS和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卢志军;胡军;赵伟林;吴杰;李学东

    目的 分析比较DHS和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接受DHS内固定或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5例,两组患者均获1年以上的随访.其中DHS内固定39例(DHS组),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26例(解剖钢板组);病例选择时排除病理性骨折及严重多发伤.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内固定物并发症、术后随访关节功能状况等方面的指标.结果 解剖钢板组与DHS组相比较,显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卧床时间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物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剖型锁定钢板和DHS内固定术均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 关节镜下钢丝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作者:卢华定;史德海;董云旭;王昆;曾春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钢丝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3年1月~2009年6月采用关节镜下复位钢丝内固定治疗13例移位的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术后可调式支具保护,积极康复训练.采用Lysholm评分对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术后定期复查膝关节X线片.结果 13例获6~32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无关节感染、意外损伤、关节僵硬、伸直受限、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X线片示骨折愈合,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正常.Lachman试验和前抽屉试验阴性.术前Lysholm评分(39.4±9.98)分,术后6个月提高至(95.2±2.94)分,术前术后比较t=24.00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镜下复位钢丝内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方法简便、适用范围广、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此类骨折较理想的选择.

  • 两种关节周围局部注射配方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

    作者:黄保华;高兴华;余存泰;覃健;林宇进;贾旭琴;侯之启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关节周围软组织局部注射配方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由同一组医师主刀完成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骨性关节炎(OA)66例(66膝),根据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镇痛药配方不同,随机分成两组,各33例(33膝).传统组注射布比卡因、甲基强的松龙、肾上腺素、吗啡和生理盐水混合液;改良组注射罗哌卡因、酮咯酸、肾上腺素、吗啡和生理盐水混合液,比较术后两种镇痛配方在运动、静止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镇痛药的使用量、切口并发症和患者恶心、呕吐及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的24 h运动和静止VAS、术后镇痛药使用量和切口并发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但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一例出现心脏毒性反应.结论 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改良组混合局麻药优于传统组,更有利于TKA术后的镇痛,减少了术后止痛药使用量和术后切口并发症,使用更安全.

  • 数字化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研制及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作者:林山;尹庆水;张余;赵华福;周烨;陈旭琼

    目的 研究数字化珊瑚羟基磷灰石(CHA)人工骨材料的制备方法,并评价其细胞毒性.方法 将珊瑚羟基磷灰石微粒与左旋-聚乳酸通过不同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后,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的工艺,制备数字化CHA人工骨材料.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观察其浸提液对L-929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MTS法检测对L-929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以评价其细胞毒性.结果 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型的方法可以制备出不同质量比的数字化CHA人工骨,其浸提液对体外培养的L-929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对细胞生长和增殖无抑制作用,其细胞毒性均为0级.结论 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型的工艺可以制备出不同质量比的数字化CHA 人工骨,且该材料没有细胞毒性,具有作为可吸收人工骨材料的应用潜力.

  • 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

    作者:张根福;陈红卫

    目的 探讨经皮重建钢板和经皮骶髂螺钉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2年1月~2008年10月,对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70例分别采用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36例,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34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Majeed功能评价、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v36个月,平均23.9个月.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暴露次数、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根据Majeed功能评价,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组的优良率为86.1%,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组为8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无术中血管损伤,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无骨不愈合,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57,P=0.151).结论 两种方法均具有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 双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作者:曹立海;彭义;曲家富;杜晓健

    笔者自2003年3月~2007年10月收治双跟骨骨折40例,采用开放复位钛质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39例,女1例:年龄16~48岁,平均34.6岁.受伤原因均为坠落伤;坠落高度为2~10 m,平均3.8 m;均为闭合性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17足,Ⅲ型24足,Ⅳ型39足.合并腰椎骨折4例,单足筋膜室综合征3例,右Pilon骨折1例,单足距骨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2d,平均4.8d.术前常规行双侧足正位、跟骨侧位、跟骨轴位的X线片检查,双侧跟骨行冠状位、轴向位CT扫描,必要时行跟骨三维CT重建.

  • 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作者:张振;尹峰;李增春;黄宇峰

    笔者自2007年6月~2009年3月,应用胫骨远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3~76岁,平均4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重物砸伤10例,扭伤5例.按AO分型:A型5例,B型14例,C型8例.

  • 单极可调式稳定型持骨钳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王栋;赵海英;徐萍;窦钟军;徐东伟;于德富

    临床中使用的普通持骨钳的咬合面是平行固定的,当安装钢板后,持骨钳的咬合面无法与钢板充分接触,成为线性接触,导致把持力度不够.在复位过程中,复位效果易丢失,需重新复位,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创伤和痛苦.笔者医院设计一种单极可调式稳定型持骨钳,其阻力臂的咬合面由固定改为方向可调式(左右或前后),压力臂的咬合面仍为固定的.其咬合面的角度可以随着骨骼的形状改变,使其咬合面与钢板表面充分接触,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把持力,增加持骨的稳定性.笔者自2008年6月~2010年4月,对股骨远端骨折33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现报告如下.

  • 跟骨外侧壁切除距下关节融合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

    作者:刘国强;臧建成

    跟骨骨折早期处理不当常会造成畸形愈合,主要表现为跟骨增宽,并由此产生足外侧疼痛、跟腓撞击、肌腱神经卡压等及距下关节炎、后足畸形导致步态改变,临床治疗困难.自2005年3月~2009年10月,笔者采用跟骨外侧壁切除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手术治疗此类患者7例(9足),其中6例(8足)获得随访,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8足),男5例,女1例;年龄21~68岁,平均42.5岁.病程8~21个月,平均12.5个月.8足均以跟骨外侧疼痛为主,疼痛点封闭试验阳性,伴有不同程度跛行.跟骨轴位X线片显示跟骨骨折畸形愈合,跟骨增宽,CT显示后关节面不平整.跟骨骨折畸形愈合Sanders分型[1]:Ⅱ型4例6足,Ⅲ型2例2足.6例均无系统疾病.

  • 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

    作者:时宏富;金捷;周雪松;方红育;王度;范明宇;湖海清;贺翎;颜欣心

    跟骨骨折临床较多见,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对波及距下关节的严重粉碎性骨折采用绷带包扎早期功能锻炼.随着医疗技术及器械的发展,现多主张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1].笔者自2005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跟、距骨穿针内固定治疗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42例(48足),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48足),男38例(42足),女4例(6足);年龄18~56岁,平均37岁.均为高处坠落伤致闭合性跟骨骨折.按Essex-Lopresti分型法:C型30例(34足),D型8例(10足),E型4例(4足).

  • 经内外踝低位截骨入路治疗复杂距骨骨折脱位

    作者:刘鸿程;邹玉莲;赖优良

    自2003年3月~2008年2月,笔者采用通过内外踝截骨入路治疗35例复杂距骨骨折脱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26~58岁,平均(32±3.6)岁.受伤原因:车祸伤22例,高处坠落伤8例,其他5例.左侧19例,右侧16例.以距骨颈骨折为主的21例,按照Hawkins分型:Ⅱ型11例,Ⅲ型7例,Ⅳ型3例.以距骨体骨折为主的14例,按照Sneppen分型:Ⅲ型10例,Ⅳ型4例.伴踝关节骨折5例,均为新鲜骨折病例.纳入标准: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距骨体骨折;内外踝低位截骨入路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入选对象均在伤后1周左右及患侧踝关节肿胀消退后进行手术.

  • VSD治疗会阴部撕裂伤合并臀部严重感染七例

    作者:张敬东;项良碧;田竞

    笔者自2009年1月~10月,应用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会阴部撕裂伤合并臀部严重感染7例,获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例,均为男性;年龄26~42岁,平均36岁;均为车祸伤.受伤至应用VSD治疗时间为4~7 d,平均5 d.会阴撕裂及肛门损伤分级(美国创伤外科协会):7例均为Ⅳ度.1.2 治疗方法全身麻醉,俯卧位,于臀大肌中部沿臀大肌走行方向切开,上至骶骨外缘,下至股骨大粗隆后缘.彻底切除感染坏死的臀大肌及深筋膜,向深层清创外旋肌群表面坏死组织,术中注意保护坐骨神经.彻底清创会阴部撕裂创口,若肛门无法保留,则行肛门残端荷包缝合,闭合肛门.之后按创面大小和形状修剪VSD膜,将其边缘和创面周围正常皮肤缝合固定.用聚胺甲酸乙酯薄膜将VSD硅胶引流管(用系膜法)和周围正常皮肤一起覆盖密封.术后硅胶引流管连接负压瓶,负压瓶连接中心负压(40 kPa),持续负压吸引并保持引流通畅.7~10 d后去掉VSD膜,再次清创并行VSD负压吸引,5~10 d后去掉VSD 膜,若臀部及会阴部潜在腔隙已闭合,局部皮肤无红肿,创面基底红润,肉芽较新鲜,行游离植皮或局部转移皮瓣消灭创面.

  • 股骨逆行髓内钉术后髌韧带骨化一例

    作者:高乐才;吴新涛;王涛

    笔者自2008年2月收治股骨逆行髓内钉术后髌韧带骨化1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9岁.交通事故致右侧股骨颈骨折,右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入院,股骨颈骨折无明显移位.急诊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右股骨颈骨折行闭合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行膝前正中纵形切口,长约4 cm,纵行劈开髌韧带,股骨髁间窝开口,髓腔锉依次扩髓,置入逆行交锁髓内钉,术中彻底冲洗伤口,后放置引流管,24 h后拔除.术后第3天开始膝关节主动屈伸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复查,可见髌韧带骨化形成,股骨干骨折不愈合,行植骨术.植骨术后6个月股骨干骨折愈合,术后2年复查患肢膝关节功能屈膝90°、伸直0°,屈伸活动时可以感觉膝关节内有摩擦感,行走时轻度跛行,无关节交锁现象,膝关节无明显疼痛.因髌韧带骨化,未取出内固定物.

  • 哈萨克医药马脂治疗SD大鼠踝关节僵硬的效果

    作者:尹作祯;江阿古丽·艾山;海拉提·阿力地阿尔汗;加莎热特·杰力勒;杨广忠;江安努尔·这依肯

    目的 研究马脂对创伤后制动继发踝关节僵硬后踝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7 d、14 d、21 d三组,每组10只,各组分为用药组与功能锻炼组,每组各5只,用药后用量角器分别测定其踝关节活动度.结果 7 d组用药大鼠关节活动度与功能锻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 d用药组活动度与功能锻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 d用药组活动度与功能锻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脂经皮渗透治疗大鼠创伤后制动继发踝关节僵硬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 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铁良

    近十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无论成人还是青少年,踝关节骨折的发生率均较过去明显上升.多篇文献统计表明[1-3]:在未遭受过损伤的情况下,骨性关节炎发生率膝∶踝≈5∶1,而在踝与膝关节遭受过损伤之后(包括接受过手术治疗),骨性关节炎发生率踝∶膝≈5∶1.这种明显的反差表明,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观念及方法需要重新审视.为了减少踝关节治疗后高发的骨关节炎发生率,需要将恢复距骨在踝穴内原有的生理运动轨道作为治疗的主要目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