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중국골여관절손상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265/R
  • 国内刊号: 张东涛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gygjsszzbjb175@263.net
  • 曾用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出版地区: 福建
  • 主编: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髋臼内壁内移截骨全髋置换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有限元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振刚;刘建国;齐欣

    目的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分析,找寻髋臼内壁截骨的合适内移范围,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SolidWorks 2005软件,建立髋臼发育不良骨盆的三维模型,模拟髋臼内壁内移截骨术式,使髋臼内壁骨从未完全陷入盆腔内保持2 mm骨性接触处开始,逐渐内移至完全陷入盆腔内7 mm处,每隔1 mm为1个实验组,分成10个实验组.每组髋臼人为划成4个象限,分别对各组假体臼-骨界面间进行计算机模拟对比力学实验分析,测量出髋臼假体-骨界面间的Mises应力及剪切应力值,找寻出应力分布较为均匀的实验组.结果 Mises应力及剪切应力均有1个象限内的值较大,通过2次统计学分析计算,得出实验结果.结论 当髋臼内壁内移至未完全陷入盆腔内1 mm处到完全陷入盆腔内1 mm处的范围内,髋臼假体-骨界面间的应力分布均匀,佳位置在完全陷入盆腔内1 mm处.

  • 关节镜下解剖等长重建技术在LARS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中的应用

    作者:黄长明;沈瑞群;范华强;胡喜春;卢海燕;付仰攀;董辉详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CL)解剖等长重建技术在关节镜下LARS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用LARS人工韧带对8例前交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采用前交叉韧带解剖等长重建技术钻胫骨、股骨骨道,将LARS韧带拉入骨道,韧带游离部分位于关节腔内,拉紧后2枚界面螺钉固定韧带.结果 手术时间30~80 min,平均56 min.术后无滑膜炎、韧带断裂、活动明显受限等并发症.8例均随访2~6个月,平均4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评分为22~65分(40.25±17.07)分;术后评分为80~93分(88.75±4.06)分(t=8.083,P<0.01).结论 前交叉韧带解剖等长重建技术在关节镜下LARS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步态分析

    作者:周欣;蒋垚;王琦

    目的 研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步态特征.方法 通过VICON步态分析仪对2005年3月~2006年4月期间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22例患者术前、术后步态进行分析.结果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步态参数及关节屈曲角度在6个月以内明显改善,术后1年患者步态仍未达到正常人群的水准.结论 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步态分析能够准确地描述患者真实的步态.

  • 髌骨骨折的分型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王鹏建;李超;张超;李海峰;丁宇;阮狄克

    目的 探讨髌骨骨折的分型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在以往髌骨骨折诊断治疗的基础上,根据髌骨骨折后的移位情况、骨折部位和骨折块的数量及大小,结合临床各种治疗方法,将髌骨骨折分为Ⅰ~Ⅲ型3种类型.根据分型标准对56例髌骨骨折进行分型,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6~60个月,按贺建新等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37例,良1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4.6%.结论 髌骨骨折的分型标准具有简单实用的优点,对髌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退行性腰椎滑脱后路手术临床分析

    作者:梁承伟;朱炯

    目的 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后路手术治疗,比较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并后外侧植骨及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37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内固定(A组21例)和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内固定(B组16例)手术,对两组术后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和JOA评分评价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 平均随访42个月.A组骨融合率为86%,B组为94%,两组无显著性差异.A组JOA评分优良率为90%,B组为94%,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后路后外侧植骨内固定和椎间联合后外侧植骨内固定术均是有效的手术方法,但椎间联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的骨融合率较高.

  • 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朱文骏;杨志礼;朱亚平

    目的 以计算机数字化方法测量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术后髋臼的磨损,并探讨磨损程度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对8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病例进行随访.利用计算机测量股骨头中心相对于髋臼中心的矢量位移,进行临床检查、磨损计量和放射学检查.结果 本组随访1~6年,平均3.8年.常见的问题是髋臼臼底机械磨损引起的疼痛.根据Merled'Aubigé评分法,优或良21例,中25例,差58例.平均线性磨损为4.03 mm,磨损率为1.06 mm/年.结论 在进行临床随访、放射学观察的同时,磨损情况也是全面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临床结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关节置换以选择全髋关节置换为宜.

  • 三维钉板系统的研制及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作者:魏波;李光灿;李康华

    目的 观察自行研制的三维钉板系统(static three dimensional screw plate system,STDSP),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时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采用配对分组的方法,体外利用股骨粗隆间骨折模型,将自行研制的三维钉板系统与DHS及角钢板作对比研究,分析三者在抗轴压及抗扭转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 抗压时股骨头下降的位移STDSP组小于DHS组和AP组,P<0.01和P<0.05.骨折线张开位移STDSP组与DHS组无明显差异,P>0.05;AP组骨折线张开位移明显大于STDSP组,P<0.001.在扭转载荷下,相同扭转角STDSP组扭矩明显大于DHS组和AP组,P<0.01.结论 STDSP为多钉与侧方钢板联合结构,可在三维空间上进行固定,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时具有较优良的抗轴压、抗扭转等性能.

  • 小切口治疗伸膝装置粘连性膝关节挛缩

    作者:王鸿雁;赵金忠;李凤新

    目的 探讨小切口在伸膝装置粘连挛缩松解手术中应用的优点.方法 对13例伸膝装置粘连在髌骨外上缘近侧2 cm处向近侧做2~4 cm纵行切口,手术和手法交替松解伸膝装置,必要时行股四头肌成形术,术后辅以CPM、镇痛泵康复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1个月~5年3个月,平均25.3个月,术前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27°,股四头肌肌力4~5级,术后恢复至平均105°,按Judet标准,本组优良率为92.3%.结论 小切口在治疗伸膝装置粘连挛缩松解,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大限度地保留了伸膝功能,解除了膝关节内外的病因,满足了术后早期大范围的功能锻炼的要求.

  • 膝关节磁共振成像的类骨坏死68例分析

    作者:岳德波;李子荣

    目的 回顾性研究不同疾病类型膝关节磁共振成像(MRI)的软骨下骨的信号改变特点,以进一步细化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2003~2006年间68膝成人膝关节MRI图像,并将较易诊断的剥脱性骨软骨炎排除,MRI有类骨坏死信号,T1为低信号,T2为中或低信号,在股骨端坏死灶的近侧或胫骨坏死灶的远侧如有一条低密度的线状影即为含线状影,若无即为无线状影.将坏死灶的分布,大小,T1和T2信号特点,有无合并骨髓水肿,有无合并表面软骨缺损,进行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有隔离线的坏死灶面积大且伴有骨髓水肿急性病程,多为有不全骨折的骨坏死;有软骨缺损无隔离线的类坏死信号改变多为亚急性病程,多数为骨关节炎.结论 对膝关节的MRI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类骨坏死信号的特点,有无隔离线及骨髓水肿的程度,以及关节软骨的特点可区分骨坏死及骨关节炎,作出诊断.

  •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作者:杨广忠;欧阳夏辉;陈江涛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42例,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加压空心螺纹钉组24例,动力型加压髋螺钉组173例,动力型加压髁螺钉组45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7年,平均37个月.加压空心螺纹钉组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其他手术组(P<0.05),其余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术前应正确地评估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和分析骨折类型,合理选择内固定方式和正确的康复锻炼计划,合理地制定治疗策略.

  • 计算机体层成像多平面重建在评价椎间融合中的作用

    作者:徐峰;周跃;初同伟;王建;滕海军;郝勇

    目的 探讨计算机体层成像多平面重建(CTMPR)在评价椎间融合中的作用,寻找定量评价椎间融合的新方法.方法 13例行腰椎间融合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行CTMPR,行椎间融合器(Cage)内植骨CT值定量测量.结果 术后1周Cage内植骨CT值为(619.52±26.97)Hu,术后3个月为(628.69±42.60)Hu,术后6个月为(657.77±37.43)Hu.术后1周与术后3个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术后6个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T值的测量在椎间融合的判断中具有高准确性.

  • 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

    作者:徐礼森;张晨;夏侃;熊伟

    目的 评价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6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治疗作回顾性总结分析.所有病例均通过闭合复位完成手术,年龄40~91岁,平均66.5岁.骨折按AO分型,31-A1型31例、31-A2型42例、31-A3型23例.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时间为35~90 min,平均为50 min;术中失血量为50~200 ml,平均为80ml,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本组病例均进行了6~24个月的随访,平均8.5个月.本组病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无髋内翻及头钉切割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特别是不稳定型转子周围骨折,PFN具有微创操作,固定坚强,术后并发症少,系此类骨折内固定物的首选.

  • 同种异体骨-钢板一体化治疗颈椎病

    作者:王洪伟;叶军;苏训同;孙连兴;赵湘军

    目的 评价同种异体骨-钢板复合体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及优点.方法 笔者采用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或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并测量减压窗的长、宽、高,修整同种异体骨块,与合适钢板在体外固定为一体后一次置入固定,共60例.其中,颈椎间盘突出症25例,脊髓型颈椎病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15例.按JOA评分及Nurick分级评定手术效果,并依据X线平片判断椎间稳定性和融合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90 min;出血量50~150 ml,平均100 ml.本组无术中并发症,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JOA评分为11~18分,平均(15.6±1.2)分.X线检查证实无骨块移位、脱落、下沉,内固定无松动,后随访融合率为94%.结论 同种异体骨-钢板一体化治疗颈椎病,既可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及颈椎前凸,重建颈椎稳定性,又使手术操作简单化,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术中并发症及供骨区并发症.

  • 快速锁定装置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李强;胡勇;梁翼;陈君蓉

    目的 探讨采用可吸收快速锁定缝合装置(Rapidloc-PDS)在关节镜下缝合治疗膝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30例33侧半月板损伤在关节镜下应用Rapidloc-PDS可吸收缝合装置缝合撕裂的半月板.术后由专科治疗师指导康复训练.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7.4个月(3~12个月).2例在缝合部有轻度疼痛,1例膝关节屈曲活动受限,1例伸直活动受限;其余患者症状消失,无关节弹响,功能良好.Lysholm评分术前(58.0±13.0)分,术后末次(93.0±7.0)分(t=2.628,P<0.01);IKDC2000评分术前(49.0±11.5)分,术后末次(90.0±8.6)分(t=1.375,P<0.05).结论 Rapidloc-PDS可吸收缝合装置关节镜下缝合半月板,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等优点.它采用all-inside技术,不需辅助切口,避免了血管、神经的损伤,特别适合于半月板后角及体部与后角交界区的损伤处理.

  •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评价

    作者:廖海浪;杨文彬;王成日;韦庆

    肋骨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折,以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疗效不佳,风险大.自2000年12月~2006年8月,笔者行切开复位、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3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钢板结合异体骨板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作者:路迪生;陈长青;丁真奇;郭林新

    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多波及膝关节面和伸膝装置,临床治疗困难,预后较差.自2002年3月~2006年10月,笔者采用钢板结合异体骨板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11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取出困难之对策

    作者:王书军;黄淦堂;彭旭光;朱洪飞;谢平;肖裕春

    自2000年1月~2006年6月,笔者对遇到的螺钉取出困难16例进行了分类,并将处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 膝关节三联损伤35例治疗体会

    作者:谷守滨;郝晨光;郭铁芳

    膝关节三联损伤是膝关节内外结构的严重损伤,若治疗不当,会导致严重的膝关节不稳,继发创伤性关节炎.自1998年6月~2006年7月,笔者开展关节内外韧带修复重建治疗膝关节三联损伤35例,取得良好效果.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杨声波;陈文帅;李永裕

    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笔者对5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 感染性胫骨骨折不愈合的外固定架治疗

    作者:陈文红;史振满;陈建常;张春浩

    感染并骨折不愈合是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自1997年3月~2006年2月,笔者对18例感染性胫骨骨折不愈合采取病灶清除、伤口灌洗、创面修复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并距骨骨软骨损伤17例

    作者:徐向峰;谢瑞卿;张绍安;魏新军;牛腾峰

    近年来研究发现创伤造成的距骨骨软骨损伤,已成为踝关节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已有踝部骨折伴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文献报道[1,2].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笔者共手术治疗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357例,发现有17例合并有距骨骨软骨损伤.报告如下.

  • 经皮钳夹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陈旧性斜形骨折

    作者:李铭雄;吴玉贤;张广智

    胫骨斜形骨折由于其不稳定性,常在基层医院治疗后出现骨折端对位欠佳后方就诊,而此时骨折端由于时日已久,很难再通过手法复位或牵引治疗来达到复位目的.笔者针对这种现象,自2003年1月~2005年6月采用河南正骨医院研制的经皮钳微创复位后配合穿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胫骨陈旧性斜形骨折1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 膝关节骨关节炎43例的核素骨显像分析

    作者:韩涛;常宝印

    膝关节骨关节炎(OA)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往对此病主要依靠X线诊断.自2005年1月~2006年6月,笔者共收治43例,发现核素骨显像对其诊断有其独特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 导向器导引下的跟骨螺钉固定术

    作者:冯云华;王景彦;谭光毅;文明

    对于关节塌陷的跟骨骨折绝大多数须行复位内固定,而有限的暴露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好方法[1].自2003年4月~2006年4月,笔者采用一侧暴露为主或双侧小切口导向器导引下螺钉固定,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清创一期植骨治疗跟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13例

    作者:李斌;陆维举;赵建宁;时宁文;陈勇;钱红波

    自2000年9月~2005年6月,笔者采用彻底清创一期植入自体髂骨方法治疗跟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13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 严重Pilon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分析

    作者:颜斌;闫飞;吴锦隆;施向春;梁家龙;王忠远;田晋

    自2001年3月~2005年5月,笔者对21例严重Pilon骨折行切开复位异型接骨板内固定术,现将在对该病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报告如下.

  • 椎板可回植式切除椎管扩大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王忠远;闫飞;胡晓峰;梁家龙;颜斌

    腰椎管狭窄症治疗术式的改进已有一些报道,如:椎板切除自体棘突造盖术[1],椎板后移回植椎管扩大术[2],保留完整脊柱后部结构的椎管重建术[3].自2003年以来,笔者应用椎板可回植式切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1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 锁骨内固定术后节段性骨缺损一例

    作者:程斌;郭林新;颜鸿池;解放军第

    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5%~10%[1],然而很少发生骨不连,尤其是较大段的骨缺损则更为少见.

  • 膝关节滑膜血管瘤误诊为滑膜炎一例

    作者:程千;狄东华;赵建忠;解江峰

    滑膜血管瘤是一种发生在关节滑囊和肌腱滑膜的血管病变,属于组织结构异常,非真性肿瘤,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常发生于膝关节,以单膝关节发病多见,很容易造成误诊,增加患儿痛苦,文献报道病例不多[1,2].笔者现报告1例误诊病例,供参考.

  • 第二楔骨骨折脱位合并足骨筋膜室综合征一例

    作者:李军;郭宝锋;刘浩宇;魏壮

    足部第2楔骨脱位,其基本病变是由直接暴力所致,多见于跖侧脱位,背侧脱位比较少见,常合并有足部其他部位的损伤[1].笔者收治1例双足挤压伤,其中左足皮肤软组织挫裂伤、右足骨筋膜室综合征、第2楔骨脱位、跟骨粉碎性骨折经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膝关节内腱鞘巨细胞瘤一例报告

    作者:赵晔;李书奎;王力国;李民;程才;高书明

    1 病例报告患者,男,19岁,右膝屈曲时偶发关节交锁2个月余.自诉无明显外伤史,2个月前出现下蹲时右膝关节突然活动不灵,呈交锁感,自行推按髌骨缓慢伸膝后症状缓解,期间该症状多次出现.

  • 胸椎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作者:于彬;倪春鸿;吴德升;赵定麟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颅内,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较为少见,笔者收治胸椎椎体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如下.

  • 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53例

    作者:胡春林;李俊光;黄淮

    目的 探讨不损伤伸肘装置的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对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53例病例进行手术过程分析和疗效观察.结果 49例获得6~37个月的随访,骨折复位固定良好,无需外固定,肘关节功能早期恢复良好.肘后无硬性瘢痕,皮肤滑移和肱三头肌滑动良好,优良率89.8%.结论 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不仅能保护伸肘装置,利于肘关节功能早期良好恢复,而且能理想地满足各种肱骨髁间骨折的复位固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入路.

  • 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涂意辉;薛华明;蔡珉巍;杨安礼

    目的 探讨小切口进行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笔者应用小切口和常规切口对44例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结果 常规组18例,平均年龄73.1岁,切口长13.3 cm.髋关节置换平均手术时间68.1 min,平均术中失血361.5 ml,术后输血329.4 ml,平均住院35 d.小切口组26例,平均年龄73.9岁,切口长8.6 cm,髋关节置换平均手术时间66.8 min,平均术中失血160.8 ml,术后输血104 ml,平均住院25 d.随访3~12个月,复查髋关节X线片未见人工关节松脱,患者可负重行走.结论 小切口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损伤组织少、住院时间短、人工关节稳定性强等优势.

  • 扩髓更换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术后肥大型骨不连

    作者:卫剑锋;贺增良;薛金山;杨团民;杨重飞

    目的 分析扩髓后更换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术后肥大型骨不连的效果.方法 对于35例肥大型股骨干骨不连患者行扩髓后更换交锁髓内钉治疗,术中无需植骨,不暴露骨折断端,术后不行外固定,早期活动关节.结果 术后随访7~24个月,平均13个月.35例术后均无伤口感染,主钉及锁钉均无断裂或折弯.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4~30周(平均20周),未出现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 扩髓后更换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术后骨不连操作简便,效果确切.

  • 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翻修的方法和对策

    作者:刘永辉;曹斌;邓念;王俊国;王颖

    目的 介绍和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翻修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因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18个月~11年出现髋关节疼痛而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例,其中常见的问题是髋臼臼底机械性磨损引起的疼痛.根据Bradford和Paprosky分类方法将髋臼的磨损分为三度,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异体颗粒骨,以及结构性植骨进行骨性髋臼重建.其中非骨水泥型假体30例,骨水泥型假体2例.结果 经2~8年(平均4.2年)随访,根据Harris评分方法,术前评分平均(40.5±2.1)分,术后增加到(82.4±3.6)分.X线片显示髋臼和股骨柄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和感染征象.结论 髋臼磨损的分类便于术中确定是否需要行广泛软组织松解、大转子截骨或髋臼重建等.此外,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关节置换以选择全髋关节置换为宜.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分析及处理

    作者:陈立科;徐秋香;徐海涛;孟国成;李强;吴波;赵小雄;刘喜娇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246例(255髋),其中股骨颈骨折10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8例,骨关节病45例,强直性脊柱炎5例,股骨上段肿瘤9例.结果 其中7例已死亡,失访8例,其余231例(235髋)随访2~9年,平均5.5年.发现术后并发症46例,髋关节脱位6例,伤口感染4例,假体松动下沉6例,下肢静脉栓塞3例,股骨骨折1例,疼痛26例.结论 选择合适的人工假体,术中严格操作,术后加强护理,可降低人工假体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急诊应用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作者:高中玉;滕东辉;姜文学;马信龙;王沛

    目的 探讨急诊应用骨盆外固定架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及早期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例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患者急诊应用外固定架固定,X线辅助下于髂嵴两层皮质骨板之间穿针,闭合复位固定骨盆环,视情况不追求一期复位效果.结果 2例因多发损伤死亡,另外14例复苏后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波动,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减轻.10例外固定持续至骨折愈合拆除,其中3例于术后3~10 d予以二期复位及外固定架调整;4例进一步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结论 外固定架可以作为早期复苏措施的一部分,快速有效地稳定骨盆环,便于合并伤的诊查处理,急诊应用价值明显.

  • 三维超声对膝关节闭合性韧带损伤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王惠;刘兰芬;董磊;张彦;王惠芳;张素阁;管一帆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在膝关节闭合性韧带损伤中的f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6例临床高度怀疑膝关节闭合性韧带损伤患者分别进行常规二维高频超声和三维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56例63个膝关节,常规二维超声总体诊断准确率为70.4%,三维超声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1.4%.结论 三维超声对膝关节闭合性韧带损伤较常规二维高频超声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 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作者:赵志彩;别明波;马全玉;关雪刚;王剑;梁明苏

    目的 总结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 笔者应用LISS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7例,采用间接复位技术(关节内骨折除外),并微创入路插入LISS接骨板,经皮单皮质锁定螺钉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10~25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评分标准评定,优5例,良1例,可1例.所有病例无感染发生,无钢板及螺钉松动及断裂.结论 LISS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的微创内固定方法,具有创伤小、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等优点.

  • 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可良;赵成礼;杨少春;龚青

    目的 评价应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笔者应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35例,Garden Ⅱ型3例,Garden Ⅲ型29例,Garden Ⅳ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120 d,平均13 d,术后随访36~144个月,平均114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但后期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例、占25.7%.术后8~12个月伤口出现胶冻样坏死物2例,经换药,维持至取出内固定后痊愈.结论 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是一项较好的治疗措施,即使伤后超过3周,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缺损

    作者:刘晓军;苏利国;刘勇;段家波;张晓军;樊利军;张会勇

    目的 探讨采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治疗12例足跟部皮肤缺损患者,术后根据皮瓣成活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12例术后随访1个月~5年,皮瓣完全成活11例,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结论 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缺损,具有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不牺牲主干血管,以及可满足足跟部皮肤缺损修复需要.

  •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朱炜;杭忱;丁永佰;宁锋;陈满华;黄国忠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有效内固定,并辅以正确功能锻炼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93例,术中采用适当切口,整复骨折及平台关节面,有效内固定、植骨、修复保留半月板和韧带,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骨性愈合时间4~13个月,平均8个月.参照Lysholm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分,优69例,良15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为90.3%.结论 把握手术时机及手术适应证,尽可能恢复关节的外形轮廓、轴向对线、稳定关节,早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将明显改善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减少并发症.

  • 开放性浮膝损伤的手术治疗

    作者:戴晓明;曾海滨;王金星;周清碧;陈勇忠;张忠

    目的 探讨开放性浮膝损伤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1例开放性浮膝损伤,对骨折和开放性损伤类型、软组织修复和骨折固定方式两大治疗难点、并发症及功能疗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 截肢8例,其余33例随访1~3年,平均21.5个月.7例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6例轻度畸形愈合,5例伸膝位僵硬.骨愈合时间:胫骨为3~18.5个月,平均为6.5个月;股骨为3~15个月,平均为5.0个月.疗效按Karlstrom和Olerud标准,优9例,良16例,可7例,差1例.结论 早期彻底清创、妥善固定骨折、个性化的修复软组织损伤,以及及早锻炼,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带锁髓内针加骨块刻槽钢丝固定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

    作者:黄令坚;黄春福;王鸿泰;潘永太;刘爱刚;尤瑞金;郑文忠

    目的 介绍带锁髓内针加骨块刻槽钢丝固定的改良方法,并探讨其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用带锁髓内针加骨块刻槽钢丝固定碎骨块的方法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50例.结果 随访6~36个月,平均随访18.2个月.带锁髓内针加骨块刻槽钢丝固定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能明显提高骨折端及碎骨片的稳定性,为患者早期下床负重提供了条件.结论 带锁髓内针加骨块刻槽钢丝固定的方法符合AO坚强内固定的原则,是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 微创法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作者:朱新辉;杨建;严建军;赵建宏;时欣;刘巍

    目的 探讨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微创法撬拨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23例25足,4例合并脊柱骨折.根据Essex-Lopresti分型:Ⅰ型4足,舌型Ⅰ度4足,舌型Ⅱ~Ⅲ度10足,塌陷型Ⅰ度4足,塌陷型Ⅱ度3足.结果 按Maryland足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评分为72~100分,平均为89.6分,优10足,良12足,可3足,优良率88%.结论 采用微创法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可靠的固定,是一种经济有效、易于推广的微创治疗方法,但要注意适应证选择.

  • 膝关节后内侧稳定结构的研究

    作者:俞芳;陈游

    膝关节是人体关节中关节面大,构造复杂,且以稳定性为主兼具灵活性的屈戊关节.因此,膝关节无论在其基本结构或辅助结构上都有着其特殊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性.这些特性一旦遭到损害,便可造成膝关节复杂的结构和功能间的不适应,从而产生各种功能障碍.

  • 睾酮对兔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作者:管中宁;郭峰;张金喜;汪卫忠;朱建龙

    目的 研究雄性激素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制作雄性兔股骨骨折模型54只,内固定后随机分为3组,A组手术切除性腺,B组肌注丙酸睾丸酮,每周2次;C组作空白对照.于15、30、45 d分别随机取样6只进行雄性激素、血钙、血磷、X线摄片及骨折标本的光镜观察,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与C组比较在X线片的检查中15、30、45 d时骨痂明显少于C组(P<0.05);检验:雄性激素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血钙、血磷无显著性差异;光镜观察:A较C组更晚地出现骨折愈合的组织学改变,A组有骨质疏松征象.B与C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雄性激素对骨折愈合有重要作用,缺乏会阻碍骨折愈合,有骨质疏松倾向.丙酸睾丸酮对雄性激素正常兔骨折愈合无明显促进作用.

  • 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中老年胸腰椎骨折44例

    作者:赵椰枫;杨志强;王鸥;楼国祥

    自2004年6月~2006年5月,笔者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44例中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并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