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중국골여관절손상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265/R
  • 国内刊号: 张东涛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gygjsszzbjb175@263.net
  • 曾用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出版地区: 福建
  • 主编: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大头人工髋关节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发生率的临床意义

    作者:方文;唐昭惠;靳兆印;史舅生;景伟;戴飞

    目的 研究大头人工髋关节降低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脱位发生率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102医院和解放军第16医院自2009-08-2014-05进行的528例THA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单数月手术的患者采用大头人工髋关节假体(直径36 mm,大头组),双数月手术的患者采用标准头人工髋关节假体(直径28 mm,标准组).大头组231例,标准组297例,均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结果 大头组初次置换223例,翻修8例;标准组初次置换280例,翻修手术17例.THA术后1年随访发现,大头组有3例(1.299%)发生脱位,标准组有16例(5.387%)发生脱位,大头组假体脱位发生率低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6,P <0.05).大头组初次置换的223例中3例(1.345%)发生脱位,标准组初次置换280例中15例(5.357%)发生脱位,大头组假体脱位发生率低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2,P<0.05).结论 采用大头人工髋关节能明显降低THA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

  • 改良微创入路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作者:刘根就;滕范文;赵云芳;王淑和;周植森

    目的 探讨改良微创入路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06-2014-08诊治的68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资料,采用传统膝后S形或正中纵形切口入路34例(传统组),采用改良微创入路34例(改良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结果 64例均获得随访4-15个月,平均11.5个月.改良组与传统组比较,手术时间更少、切口长度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组疗效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5,P=0.001).结论 改良微创腘窝内侧纵形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切口小,但视野较开阔,在直视下即能完成骨折复位及固定,且不必分离腘窝的血管神经束.

  • DHS、LPFP和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夏春明;胡阿威;何正华;汪平;徐明;刘胜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LPFP)、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1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DHS、LPFP、PFNA内固定,每组40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面优于DHS、LPFP组,LPFP组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骨折分型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PFNA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是优先的治疗选择.

  • 单束等长重建和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短期疗效比较

    作者:高鹏;蔡琰;戚超;姜宁;肖国帅;刘金钊

    目的 比较并评价关节镜辅助下单束等长重建和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2-2012-08诊治的复发性髌骨脱位29例,关节镜辅助下单束等长重建MPF12例(单束组),双束解剖重建MPFL17例(双束组).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检查髌骨恐惧实验阳性率,测量髌骨Congruence角和Sulcus角,进行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结果 29例均获得14个月以上随访,无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再脱位和严重关节屈曲受限.2组术后髌骨恐惧试验均阴性,无髌骨不稳.末次随访时2组间Congruence角、Sulcus角及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复发性髌骨脱位,单、双束重建MPFL均可明显恢复髌骨稳定性,提高膝关节功能,短期疗效满意.

  • 经皮锁定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后环不稳定

    作者:余建;梁文清;谢明华

    目的 探讨经皮锁定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后环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03-2012-07采用经皮锁定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后环不稳21例,分别依据Matta标准和Majeed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21例均获得平均15.3(11~24)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X线片按照Matta标准评定:优10例,良好8例,可3例,优良率85.7%.骨盆功能依据Majeed评分评定:优7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 经皮锁定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后环不稳定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结合磷酸钙人工骨治疗跟骨骨折

    作者:肖峰;郭筱秋;肖宏;尹泽龙;赖中

    目的 总结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结合磷酸钙人工骨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9-03-2013-04,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结合磷酸钙人工骨治疗跟骨骨折23例.结果 本组21例切口一期愈合;2例切口出现皮肤边缘坏死,经换药后二期愈合.本组均获得平均14(12~1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4.8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Bohler角为20°~40°,平均29.6°.磷酸钙人工骨术后6个月完全降解.末次随访时,按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标准进行临床功能评分:优12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91.3%.结论 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结合磷酸钙人工骨治疗跟骨骨折可以更好地进行关节面复位并维持高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 术中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对TKA失血量的影响

    作者:尹建石;刘欣伟;赵东风;王俊生;胡闯;马岩;阎寒

    目的 观察术中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TXA)对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2-12的71例TKA,其中26例术中关节腔内注射TXA(观察组),45例未注射TXA(对照组).观察记录2组输血量、失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12个月随访.观察组中2例合并糖尿病者切口延迟愈合,3周后均顺利愈合;对照组中1例合并糖尿病者切口延迟愈合,3周后愈合.2组均未出现双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TKA术中关节腔内注射TXA可以减少失血量及输血量,并且未增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危险.

  • 漂浮体位下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合并胫骨髁间嵴后区骨折

    作者:杜晓龙;廖永华;熊咏民;王新民;余斌;樊靖峤

    目的 探讨采用漂浮体位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合并胫骨髁间嵴后区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自2011-04-2013-10采用漂浮体位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合并胫骨髁间嵴骨折5例,首先取面部朝上斜侧卧位及膝关节前方正中纵形切口固定髌骨骨折,然后取面部朝下斜侧卧位及膝关节后方S形或者弧形切口处理胫骨髁间嵴后区骨折.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6个月.患者对治疗结果均较为满意.除1例在家中活动时再次摔伤导致髌骨再次骨折、膝关节活动度较差外,其他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良好.结论 采用漂浮体位,1次消毒铺巾便可进行2处骨折固定,手术较为方便,节省了时间.

  • 单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日江;童艳;吴福春;廖发科;李瑛

    目的 探讨单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胫骨平台内侧柱及后侧柱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03-2013-06诊治的62例累及胫骨平台内侧柱及后侧柱骨折的资料,采用单切口单钢板固定28例,采用单切口双钢板固定34例.结果 62例术后随访7~96个月,平均19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HSS膝关节功能评分64~91分,平均81分;其中优38例,良21例,可3例,优良率95.2%.单切口单钢板组HSS评分(77.99±7.03)分,单切口双钢板组HSS评分(83.82±5.73)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7,P=0.01).结论 对累及胫骨平台内侧柱、后侧柱骨折进行解剖复位、满意内固定及术后积极正确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且双钢板固定优于单钢板固定.

  • 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RorabeckⅡ型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任士海;熊安;周清;赵伟

    目的 探讨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移位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8-03-2014-01对11例RorabeckⅡ型骨折采用双侧钢板内固定,股骨外侧采用8~14孔LISS钢板固定,采用MIPPO技术置入解剖型重建钢板支撑固定股骨远端内侧壁.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平均10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75ml.11例均获得随访7~23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初步愈合时间1.5~3.0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KSS评分:优7例,良2例,可2例.结论 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TKA术后RorabeckⅡ型骨折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对膝关节功能影响小.

  •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技巧

    作者:王自友;万红娟;韦云芳;张家启;宝龙华;方芳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手术技巧.方法 自2010-04-2014-01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结果 本组32例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摄标准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复位和固定满意.1例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术后由于过早负重行走,出现局部疼痛,复查X线片显示螺旋刀片松动,经卧床休养及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后骨折延迟愈合.31例骨折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疗效按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定:优28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防旋转、防切割、允许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锻炼、有效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的优点,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长期卧床治疗的老年患者.

  • 胫骨远端内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Pilon骨折

    作者:张盛成;卜猷东

    目的 观察胫骨远端内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踩关节腔内和肌间隙注入透明质酸钠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9-01-2014-01对29例Pilon骨折采用胫骨远端内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复位固定满意后在踝关节腔内和肌间隙注入透明质酸钠治疗.结果 术后关节复位质量按Burwed-Charnley标准评定:良好27例,一般2例.29例平均随访18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平均4.2个月.末次随访时按照Mazur评分系统评估疗效:优22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1%.结论 胫骨远端内侧解剖锁定钢板联合踝关节腔内和肌间隙注入透明质酸钠治疗Pilon骨折创伤小,对骨折血供影响小,有利于关节软骨的修复和预防创伤性关节炎和肌腱粘连.

  • 侧方支持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LetenneurⅢ型Hoffa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颜端国;何至;黄峰

    目的 观察侧方支持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LetenneurⅢ型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1-01-2013-12诊治25例(28髁)闭合性LetenneurⅢ型Hoffa骨折,在膝关节前后方向置入2枚空心钉,并采用侧方支持钢板固定.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Letenneur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25例术后均获随访6~12(14.23±4.53)个月.28髁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21(15.71±2.12)周.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移位及股骨髁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发生.25例均于术后9~16(12.34±4.27)个月取出内固定物.末次随访时采用Letenneur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15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89.29%.结论 侧方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LetenneurⅢ型Hoffa骨折操作简便,附加2枚空心钉可增强内固定的稳定性,骨折愈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大龄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联合手术治疗方法及体会

    作者:范韶光;付兴茂;王浩;王剑利

    目的 探讨大龄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自2008-01-2013-12采取股骨头切开复位+股骨近端内翻缩短去旋转截骨+带缝匠肌瓣的髂骨骨块植骨增大髋臼包容、并使股骨头骨骺发育佳的位置作为负重点治疗大龄儿童DDH 9例(10髋).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10个月~5年.末次随访时根据Mckay标准评定临床疗效:优4例,良3例(4髋),可1例,差1例.X线片检查:髋臼指数术后下降至16°~28°,平均24°;颈干角110°~145°,平均132°;股骨颈前倾角15°~45°,平均28°.经过长5年的随访,髋关节屈曲<90°者4髋,其中<45° 1髋;无股骨头全脱位者,半脱位3髋;股骨头坏死1髋,占10%.结论根据大龄儿童DDH的特点,选择本术式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推迟骨关节炎的发生,改善患几的生存质量.

  • 术中彩超引导取出四肢金属异物的应用研究

    作者:康加祥;康两期;林文祥;严康宁;徐伟华;吴市春

    目的 通过术中彩超引导与术中X线透视定位取出四肢金属异物的比较,探讨术中彩超引导取出四肢金属异物的优势.方法 自2009-02-2014-03,术中彩超引导取出四肢金属异物42例(彩超组),术中X线透视取出四肢金属异物44例(X线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在颗粒状及针状金属异物取出术中,彩超组较X线组手术时间短、切口长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彩超引导取出四肢金属异物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取出快速,且能避免术者及患者X线辐射损害.

  • 高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合并头颈吸收短缩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作者:甄平;李旭升;田琦;周胜虎;任民

    目的 探讨对高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合并头颈吸收短缩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 自2009-10-2012-10对高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合并头颈吸收短缩23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在预定平面截断股骨颈,松解关节囊后进行假体置入.本组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均选择生物型假体,其中初次置换生物柄17例,圆锥形生物翻修柄6例.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估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23例术后均获得平均29.5(14~50)个月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从术前(36.35±2.11)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9.58±4.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08,P<0.05).术后X线片均显示股骨柄生物填充固定良好,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均获骨性固定.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应根据髓腔形态、股骨距完整性及骨质疏松情况选择适配的股骨假体柄类型.采用髋关节复位后梯次松解法可安全、有效地对髋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挛缩进行分层松解.

  • 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关节镜技术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

    作者:俞航;董启榕;储辉;徐希斌;黄洪;谢健梅;李虎;蔡安平

    目的 观察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10-02-2013-04诊治高能量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22例,利用CT三维重建骨折的形态及关节面情况,术中采用关节镜辅助观察胫距关节面并协助复位,然后用多轴锁定钢板固定胫骨远端碎骨折块.通过分析末次随访的踝关节影像学形态测量结果和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评定术后疗效.结果 22例均获得随访10~24个月,平均13.3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7~19周,平均11.4周.1例出现皮肤坏死,行转移皮瓣修复,其余无深部感染、骨折不愈合、钢板外露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均行踝关节CT检查,仅1例CT显示胫骨远端关节面欠平整,但暂无骨性关节炎表现.疗效根据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评定:优(>92分)15例,良(87~92分)4例,可(65~86分)3例.结论 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关节镜技术治疗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 切开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铁山;赵刚;陈杰;张文龙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3-01诊治的移位股骨颈骨折51例,32例采用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闭合复位组),19例采用切开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切开复位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发症情况(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结果 51例均获得随访12~90个月,平均39个月.闭合复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术中透视时间、骨折不愈合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于闭合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闭合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移位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低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旭;张星火;刘亮;赵峰;成文浩;张亚奎;郭艾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以及如何合理搭配使用,以实现多模式、个体化镇痛.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且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的120例TKA,随机分为A、B、C、D4组.A、B组术后使用自控静脉镇痛(PCIA),C、D组不使用PCIA;A、C组术后6h口服西乐葆400 mg,此后每12h口服西乐葆200 mg至术后2周或VAS评分<3分;B、D组术后6h肌注帕瑞昔布40 mg,此后每12 h肌注帕瑞昔布40 mg,连续3d后改为每12h口服西乐葆200 mg;如镇痛不足追加吗啡注射.记录48 h内镇痛药物的总用量,每日记录患者VAS评分、术后引流量及膝关节活动度、睡眠满意度,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B组术后6 h VAS评分明显低于C、D组(P<0.05);术后12 h,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D组(P<0.05);无论是在静息状态下还是活动状态下,术后3d内B、D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C组(P<0.05).4组均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使用PCIA的A、B组恶心呕吐、尿潴留、便秘并发症显著增加(P<0.01).4组术后引流量、睡眠满意度及术后第2、3、7d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TKA术后患者应用超前镇痛联合多模式镇痛可取得满意临床镇痛效果,帕瑞昔布结合PCIA镇痛效果更为明显.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不增加失血风险.

  •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付备刚;王秀会;蔡攀;夏胜利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8-01-2013-01,对采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且获得随访的110例股骨干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0例采用闭合复位,50例采用切开复位.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闭合复位组获得平均14(6~20)个月随访,切开复位组获得平均16(8~22)个月随访.闭合复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SS评分分别为(84.170±15.228)min、(149.250±33.659)ml、(5.290±1.113)个月、(86.980±6.736)分,切开复位组分别为(84.940±15.745)min、(441.800±76.277)ml、(8.170±2.123)个月、(82.100±9.351)分;闭合复位组与切开复位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更少,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组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较切开复位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组术后2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3例出现股骨外旋畸形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8.333%.切开复位组术后6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2例骨不连,1例浅表感染,1例深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0%.闭合复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时,闭合复位疗效优于开放复位.

  • 股骨颈合并同侧粗隆下骨折3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李仁斌;林焱斌;庄研;熊国胜;熊圣仁;张怡元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锁定板(PFLP)、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股骨颈合并同侧粗隆下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将18根成年防腐人尸体股骨标本编号后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6根.制作成股骨颈完全无移位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下内侧皮质缺损5 cm的骨折模型.依据标准技术分别予以PFLP、加长型PFNA、加长型PFN固定.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先后进行轴向压缩试验、扭转试验和轴向压缩破坏试验.结果 加长型PFNA组轴向抗压刚度高,为(130.61±5.51)N/mm;加长型PFN组其次,为(56.25±4.07) N/mm;PFLP组低,为(3.59±2.52)N/mm;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 337.77,P<0.001).PFLP组扭转刚度高,为(1.30±0.23)Nm/°;加长型PFNA组其次,为(0.86±0.28)Nm/°;加长型PFN组低,为(0.38±0.07)Nm/°;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05,P <0.001).加长型PFNA组破坏载荷大,为(3 072.72±216.81)N;加长型PFN组其次,为(2 726.94±182.78)N;PFLP组小,为(1 877.61±284.87)N;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31,P<0.001).结论 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颈合并同侧粗隆下骨折时,加长型PFNA较PFLP、PFN具有生物力学优势.

  • 微创三平面复位在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中的应用

    作者:张绍华;岳晓东;刘长宾;郝晓伟;孟亚强;李德广

    目的 探讨微创三平面复位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3-12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通过手法及牵引复位后不能达到解剖复位,采用器械辅助微创三平面复位.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45~85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量35~140 ml,平均75 ml.术中无血管及神经损伤.切口及穿刺针眼均愈合良好,无感染.复位情况按照Baumgaertner等的标准评定:优23例,可5例.结论 器械辅助微创三平面复位能够使股骨粗隆间骨折达到良好的闭合解剖复位.

  • Gamma 3型髓内钉与DH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程波;易兴彪;陈维义

    目的 比较Gamma 3型髓内钉内固定与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1-04-2013-06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采用Gamma 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40例(Gamma钉组),采用DHS内固定治疗40例(DHS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40例(锁定钢板组).观察3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Gamma钉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DHS组(t=6.861,P<0.001)和锁定钢板组(t=23.330,P<0.001),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DHS组(f=8.359,P<0.001)和锁定钢板组(f=14.85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mma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DHS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锁定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Gamm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x2=4.501,P=0.032)和锁定钢板组(x2=2.988,P=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1.867,P=0.598).3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1.305,P=0.772).结论 Gamma 3型髓内钉与DH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但是Gamma 3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早期并发症较少,效果优于其他2种术式.

  • 股骨LISS钢板外固定治疗胫骨近侧干骺端骨折

    作者:张经纬;李明;何贤峰;俞怡辉;朱李梅

    目的 探讨股骨LISS钢板外固定技术应用于胫骨近侧干骺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11-07-2012-09诊治45例胫骨近侧干骺端骨折,闭合性骨折33例,开放性骨折12例.采用股骨LISS钢板进行外固定,将钢板放置于胫骨前内侧面.观察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邻近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平均42(30~60) min.45例均获得平均15.6(12~19)个月随访,无切口感染、深部感染、骨折不愈合、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发生.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0~20周,平均13.8周.3例分别在术后3周、2个月、4个月时出现局部1或2枚外固定螺钉钉道持续渗出,2例接受每天3次、为期1周的酒精清洗后渗液消失,另1例经过1周酒精清洗后仍有渗液,拆除局部螺钉后钉道愈合.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38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93.3%;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优39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5.6%.结论 胫骨近侧干骺端骨折应用股骨LISS钢板外因定治疗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该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钢板拆除简便等优点.

  • 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计忠伟;包倪荣;赵建宁;倪建法

    目的 探讨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 、Embase、CNKI、CBM、万方数据库有关TKA术中应用TXA行关节腔注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同时手工检索图书馆馆藏期刊.依照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后,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 5.2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个RCT和1个qRCT,合计8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有效性:与对照组相比,关节腔注射TXA可以减少TKA术后血红蛋白(Hb)的丢失量[SMD=-0.63,95%CI(-0.81,-0.45),P<0.000 01]及降低术后输血率[RR=0.28,95%CI(0.20,0.38),P <0.000 01];②安全性:与对照组相比,关节腔注射TXA不增加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RR =0.66,95%CI(0.24,1.84),P=0.43].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TKA术中关节腔注射TXA能有效减少术后失血量,且不增加术后发生DVT的风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Gamma 3型髓内钉固定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江伟;刘跃洪;杨灵;徐巍;刘树平;张德盛;陈曦;汪红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Gamma 3型髓内钉在固定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选择内固定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5对防腐股骨标本,每对标本配对随机分为A组和B组,所有股骨标本制成31-A2.2型骨折模型,A组使用Gamma 3型髓内钉固定,B组使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在力学测试机上进行轴向压缩、扭转、破坏试验.结果 在1 200N载荷时,A组轴向刚度为(306.52±11.32)N/mm,B组为(258.38±14.63)N/mm,A组的轴向刚度较B组高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74,P=0.03).A、B组在扭转角为0.5°、1.0°、1.5°、2.0°、2.5°时的扭矩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扭转刚度为(1.35±0.06)N·mm/deg,B组为(1.48±0.09)N·mm/deg,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5.00,P=0.13).A组大屈服载荷为(3 101.33±174.83)N,B组大屈服载荷为(2 396.68±142.07)N,A组大屈服载荷值较B组高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2,P<0.001).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在内固定治疗以31-A2.2型骨折为例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其轴向负重力学性能不如Gamma 3型髓内钉,不宜作为首选内固定.

  • MR对膝关节半月板撕裂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作者:张蕾;董宝明;孔延亮;强永乾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MR对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诊断价值及高低场强MR设备对诊断价值的影响.方法 检索Medline、Web of Science、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筛选有关MR对膝关节半月板撕裂诊断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均由建库至2013-01.采用Metadisc 1.4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合并敏感度(SE)、特异度(SP)、诊断比值比(DOR)、阳性似然比(LR)、阴性LR及95%CI;异质性采用I2检验分析,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Review Manager 5软件绘制漏斗图评价纳入文献的发表性偏倚.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合计1 05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MR对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撕裂诊断的合并SE为0.87,SP为0.92,DOR为89.57,阳性LR为10.78,阴性LR为0.14,AUC为0.959 0;MR对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撕裂诊断的合并SE为0.79,SP为0.93,DOR为50.17,阳性LR为10.18,阴性LR为0.23,AUC为0.958 9.对于低场强(<1 T)的MR,内侧半月板MR诊断的AUC为0.973 5,外侧半月板MR诊断的AUC为0.947 4;对于高场强(≥1 T)的MR,内侧半月板MR诊断的AUC为0.956 2,外侧半月板MR诊断的AUC为0.975 4.结论 MR对于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高场强和低场强的MR对半月板撕裂的诊断准确性无明显差别.

  • 髌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导向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作者:熊中伟;赵文;申庆民

    目的 自行研制一种髌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导向器并验证其临床应用的效能.方法 髌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导向器(专利号:201020575985.8)主体结构由1个带滑动杆的固定爪和1个滑动爪组成.自2010-10-2013-10共52例髌骨骨折符合纳入标准,随机分为试验组(使用髌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导向器,29例)及对照组(徒手置入克氏针,23例).记录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克氏针穿针次数;置针标准性通过下列指标判断比较:CT片测量克氏针与髌骨纵轴的锐角角度α,与髌骨冠状面中轴的锐角角度B,克氏针通过横轴时分别与横轴线上2个3等分点的距离和(a+b),克氏针离关节面的小距离与5 mm的差值之和(c+d).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穿针次数、置针准确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髌骨骨折克氏针导向器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提高克氏针置针准确性,增强张力带滑动加压性能,充分发挥改良张力带固定髌骨骨折的优点.

  • 激素性和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组织形态学的对比分析

    作者:李明明;李海永;杨寿涛;王志晓

    目的 比较分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和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组织形态学特点.方法 选取自2012-12-2013-12诊治的股骨头坏死26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14例(激素组),酒精性股骨头坏死12例(酒精组),将同期行THA的6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正常)作为对照组.将26例坏死股骨头及6例正常股骨头制备成病理切片标本进行HE染色、改良Masson染色,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组织形态学定量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激素组和酒精组同源软骨细胞数减少、骨小梁面积减小,而空骨陷窝率、骨陷窝面积及长径、软骨成骨指数、脂肪细胞长径、血管形成量及新生骨小梁面积等均高于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空骨陷窝率、骨小梁面积、新生骨小梁面积及脂肪细胞长径等均低于酒精组,而软骨成骨指数高于酒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骨陷窝面积及长径、有效血管及无效血管数、同源软骨细胞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在组织形态学表现上更为复杂,坏死程度更加严重,在修复过程中也不同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的预防

    作者:陈义藩;郑宁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软尺测量双下肢的长度及术中测量患肢长度结合髓关节松紧度的方法来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下肢不等长的有效性.方法 自2010-01-2012-12诊治老年单侧股骨颈骨折124例,62例术前应用软尺测量双下肢长度及术中测量患肢长度结合髋关节松紧度预防THA术后下肢不等长(试验组),62例进行传统THA手术操作(对照组).结果 124例均获得随访1~12个月.2组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无髋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深部感染发生.试验组25例下肢延长平均4.0(1~10)mm,下肢延长患者没有出现步态异常.对照组30例下肢延长平均5.3(1~10)mm,没有出现步态异常;15例下肢延长平均12.7(11~20)mm;1例下肢延长30 mm,出现跛行、髋关节疼痛及下肢痛.对照组46例下肢延长平均7.6(1~30)mm.试验组术后肢体延长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P <0.05).结论 术前采用软尺测量双下肢长度及术中测量患肢长度结合髋关节松紧度可有效地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THA术后下肢不等长.

  • 3种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魏伟明;张育斌

    目的 比较95°髁动力加压钢板(DC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以及第4代髓内钉(InterTan)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1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随机采用DCS、PFNA、InterTan内固定,每组37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结果 3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1.530,P<0.001),且PFNA组较DCS组和InterTan组短,InterTan组较DCS组短.3组术中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44.890,P<0.001);且PFNA组较DCS组和InterTan组少,InterTan组较DCS组少.3组手术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31,P=0.442).3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765,P<0.001);PFNA组与InterTan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DCS组(P<0.05).3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691,P=0.028);PFNA组与InterTan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DCS组(P<0.05).DCS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PFNA组及InterTan组.结论 对于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虽然DCS内固定手术质量较髓内钉固定好,但是在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方面较PFNA和InterTan内固定差.PFNA内固定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InterTan内固定抗旋转能力强,退钉率较低.

  • 微创Cable-Pin系统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宋绍军;唐忠志;冷红林;毛宁方

    目的 比较微创Cable-Pin系统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闭合性髌骨横形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微创Cable-Pin系统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30例(微创组),采用切开复位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30例(张力带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VAS评分、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功能Bostman评分、并发症.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54.3±9.8)min,较张力带组(48.5±6.1) min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0,P=0.100).微创组骨折愈合时间(6.8±2.7)周,较张力带组(11.5±1.2)周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350,P=0.001).微创组术后前3个月的VAS评分明显高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1、2、3、6、12、18个月膝关节功能屈曲度都大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18个月微创组膝关节功能Bostman评分明显优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Cable-Pin系统治疗髌骨骨折在术后疼痛、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方面要优于切开复位改良张力带内固定.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王亮;陈祁青;童培建;肖鲁伟;金红婷

    目的 通过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起病时和起病2年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发现KOA早期诊断的方法及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对300例KO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起病时及起病2年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分析其中37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资料.术前均行膝关节1.5 T MRI常规扫描及3.0 T MRIUTE成像检查,按分级标准分别对KOA进行分级,以关节镜下诊断为标准,对比分析2种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300例KOA中,245例首发症状为膝关节冷痛,阳性率81.7%;231例关节弹响,阳性率77.0%; 82例晨僵,阳性率27.3%.在膝关节体格检查中,挺髌试验阳性者143例,阳性率47.7%;髌股研磨试验阳性者125例,阳性率41.7%;膝内翻者74例,阳性率24.7%.行膝关节手术的37例关节镜分级:0级5例,Ⅰ级20例,Ⅱ级12例.以关节镜下诊断为标准,3.0 T MRIUTE成像检查与关节镜的Ⅰ级(x2=4.497,P=0.034)、Ⅱ级(x2=5.196,P=0.014)诊断符合率均高于1.5 TMRI常规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KOA多数以膝关节冷痛为首发症状,关节弹响及晨僵也是确诊KOA的重要线索;体格检查中主要以挺髌试验及髌股研磨试验为主,同时应检查膝内翻情况;辅助检查主要依靠膝关节MRI,且运用3.0 T MRI UTE序列关节软骨成像可提高对KOA的早期确诊率.

  • Tri-Lock骨保留股骨柄在中青年THA术中的应用

    作者:徐杰;郭立成

    目的 观察Tri-Lock骨保留股骨柄(Tri-Lock BPS柄)在中青年全髋关节置换(THA)术中应用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1-03-2013-08,采用Tri-Lock BPS柄进行THA 19例(19髋).取后外侧股骨大粗隆后缘切口,50°截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修整股骨颈,使用髓腔锉股骨远端扩髓.扩臼至能完全容纳下臼杯,待彻底止血后置入人工臼杯.置入Tri-Lock标准头颈,应用C型臂X线机透视确定标准头颈试模位置、松紧度、活动度以及稳定性,取出试模后,安装陶瓷颈后复位.结果 本组切口长度(9.3±1.5)cm,术中出血量(300.0±141.0)ml.19例均获得随访3~31(19.5±8.0)个月,术后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脱位、异位骨化、假体松动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疼痛均解除,双下肢等长,无跛行,髋关节屈曲度70°~110°.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58.4±18.6)分,末次随访时提高到(97.3±3.9)分,各分项及总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双侧股骨偏心距差值为(4.9±2.9)mm,术后为(2.0±1.7)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76,P<0.01).结论 Tri-Lock BPS柄在中青年THA术中应用的短期临床效果满意.

  • 小腿内侧逆行皮支皮瓣交腿应用的体会

    作者:王鲁云;郭林

    目的 探讨小腿内侧逆行穿支皮瓣在临床上交腿应用的修复效果及经验.方法 自2009-01-2013-12,4例小腿远端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断端、胫前肌腱和内固定物缺少皮肤软组织覆盖,一期行交腿皮瓣修复;10例行骨折固定手术或清创术后出现皮肤软组织坏死,再次清创后创面内骨、肌腱、内固定物外露,二期交腿皮瓣修复;3例小腿、足踝部外伤在非手术治疗过程出现皮肤坏死,清创后骨、肌腱外露,后采用交腿皮瓣修复治疗.结果 本组17例均获得平均8.2(6~12)个月随访.16例皮瓣断蒂后成活良好.1例皮瓣断蒂后缝合创面蒂部皮瓣封闭创面,3d后皮瓣出现红肿,将封闭创面敞开引流,之后皮瓣红肿消退,逐渐愈合.14例皮瓣愈合后外观良好,3例为改善皮瓣臃肿外观后期行皮瓣修整术.结论 小腿内侧逆行穿支皮瓣在交腿应用时,皮瓣切取操作更简单,供区损伤更小,临床修复效果良好,适用于修复小腿、足踝部皮肤缺损.

  • 干骺端加压锁定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林;赵友明;王新华;郭伟军

    目的 探讨干骺端加压锁定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08-2011-08采用切开复位干骺端加压锁定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新鲜、单侧闭合性股骨粗隆下骨折18例.直视下复位成功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选用大小合适的干骺端加压锁定钢板根据股骨近端角度预弯,将钢板贴伏于股骨外侧,在近端钢板孔内用1或2枚空心钉导针置入股骨颈长轴方向,依次固定钢板螺钉,并经导针置入空心钉.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45~80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量60~150ml,平均70 ml.手术切口6~10 cm,平均7 cm.18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14周,平均8周.均无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深部感染、髋内翻、旋转畸形及髋、膝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出现双下肢不等长(长度差10 mm),经延长26个月的随访观察,双下肢恢复等长.末次随访时按髋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评定疗效:优15例,良3例.结论 大龄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切开复位干骺端加压锁定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手术治疗方法.

  • 钛网和线捆扎包裹嵌压松质骨植骨修复长骨干节段骨缺损的效果比较

    作者:殷渠东;顾三军;孙振中;刘军;马运宏

    目的 比较采用钛网和线捆扎包裹嵌压松质骨植骨修复长骨干节段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7-01-2013-01采用钛网(6例)和线捆扎(13例)包裹嵌压松质骨植骨修复长骨干骨折后节段骨缺损19例.骨缺损长度5.4~7.5 cm.在双侧髂后部、髂前部或胫骨近端髓内钉进钉处切取骨缺损体积2倍以上松质骨,嵌压植于骨缺损处,用钛网或多束线捆扎包裹.线捆扎组术后用石膏托固定6周.结果 19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骨缺损处均骨性愈合.钛网组骨缺损临床愈合时间3.5~6.0个月,平均4.9个月;线捆扎组骨缺损临床愈合时间4.0~8.0个月,平均5.7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7,P=0.333).但在胫骨干部位,钛网组骨缺损临床愈合时间少于线捆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000,P=0.001).至末次随访,2组修复方法治疗后其邻近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钛网和线捆扎包裹嵌压松质骨植骨修复长骨节段骨缺损的效果相似,但钛网植骨量多,术后患者可更早进行康复活动,骨愈合更快.

  • AO 31-A1.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徐执扬;任龙喜

    AO分型中31-A1.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为简单骨折,但骨折的移位情况特殊,部分类似于股骨粗隆下骨折[1-2],手术复位操作上也有独特的方法.本院自2008-01-2011-01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8例31-A1.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报告如下.

  • 手术治疗腓深神经出口卡压综合征1例

    作者:王波;杨良军;王咏梅;王道德

    笔者于2014-05手术治疗腓深神经出口卡压综合征1例,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因“反复右足第1趾蹼区麻木1年,加重2周”入院.1年前无诱因下出现右足第1趾蹼区麻木,足在跖屈位、行走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好转,夜间偶有电击样感觉.近2周上述症状加重.入院时专科查体:腓深神经出口处Tinel征(+),第1、2趾趾蹼及第1、2跖骨间皮肤浅感觉减退,趾短肌肌力减弱.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辅助检查:肌电图示腓深神经出口处节段性传导减慢,足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手术探查发现腓深神经出口卡压,彻底解压后症状缓解.

    关键词:
  • 左坐、耻骨巨大软骨肉瘤1例

    作者:李宁;夏磊;王丹;刘鸣;李鹏

    笔者于2012-04诊治左坐、耻骨巨大软骨肉瘤1例,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65岁,因“发现左腹股沟肿块18年余”入院,患者诉左腹股沟区胀痛,于坐位时明显,行走时活动受限,伴左小腿麻木.入院查体:全身一般情况可,左侧腹股沟处可扪及一14 cm×15 cm×14 cm包块,质硬,无活动度,多结节,边界欠规整,呈分叶状,无明显压痛,左下肢感觉稍减退,血运、运动可.

    关键词:
  • 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主钉断裂1例

    作者:刘光大;林海

    笔者于2014-02诊治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主钉断裂1例,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女,83岁.因“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髋部畸形、疼痛”入院.8个月前,患者因外伤致右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在外院行切开复位PFNA内固定术.术后卧床3个月,并扶拐下地,逐渐出现髋部畸形、疼痛.入院时查体:右髋关节外侧切口愈合,局部肿胀、畸形,皮温正常,右下肢短缩约1.5 cm,右下肢纵向叩痛(+).X线片显示骨折未愈合,PFNA主钉断裂,骨折断端明显移位(图1).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

    关键词:
  • 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的研究现况及临床应用

    作者:周朝玺

    创伤、感染、肿瘤、先天性畸形和人工关节翻修等造成的骨缺损,均需要骨及其替代材料修复.异体骨及异种骨来源有限、价格昂贵,且有抗原消除不彻底及传播艾滋病等传染病的缺点;自体骨移植有增加手术创伤及供骨区疼痛、感染的弊端.骨替代材料避免了生物源性修复材料的缺点,且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用于填充缺损部位,起到支撑及引导细胞、血管及骨组织长入并生长的作用,或诱导骨前体细胞分化形成新骨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骨科医生的青睐.

    关键词:
  • 股骨大粗隆外展肌复合体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亮

    髋部是下肢大的负重关节,是连接躯体与下肢及上下力传递的支点.髋部与股部肌肉结构与功能比较清楚并受到重视,但二者在股骨粗隆部连接处结构和作用尚未得到重视.本文旨在探讨股骨大粗隆外展肌复合体(FTAMC)的大体结构、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