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修复与重建

    作者:翟文亮;丁真奇

    修复与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目的,就是恢复前交叉韧带的连续性和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止这种病理过程的发生与发展[1,2].下面就近年来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1 前交叉韧带修复的方法1.1 前交叉韧带的单纯修复单纯修复前交叉韧带,因其在短期内可以提供膝关节的功能稳定[3],国外在50年代较为流行,国内报道较少.林阳等[4]人通过9例膝前交叉韧带的重建认为,早期行前交叉韧带修补术,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优于重建的病人.但回顾性与前瞻性研究[3]均表明,单纯进行前交叉韧带的修补,膝关节功能在5年内有近40%~50%归于失败,且时间越长,其不稳定率也越高[5].Daidy等[6]提出,唯一适宜立即修复的是胫骨棘撕脱,在精确复位和固定后,有较好的效果,而对于急症修复撕脱坏死的前交叉韧带难以成功.

  • 踝关节骨折脱位28例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郑华庆

    目的 探讨踝部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不稳定及手法整复失败的踝部骨折脱位2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6个月至3.5年,优17例,良9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2.9%.结论 有移位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法整复迭不到复位要求者,应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重视骨折脱位的精准复位、可靠固定的同时,重视韧带损伤的存在并予以合理修复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 分阶段策略治疗踝关节旋前外旋型Ⅲ度、Ⅳ度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顾翔;陈优民;陈林;赵乐

    踝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解剖结构复杂,其骨折脱位是创伤骨科常见的骨折脱位之一。踝关节骨折脱位临床上多采用Lange-HanSen分型(以下简称L-H分型),其主要作用是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为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以及便于病例的统计和结果的比较[1]。对于踝关节L-H分型中的旋前-外旋型(以下简称PE型)Ⅲ度、Ⅳ度骨折,闭合复位困难,后遗症发生率高,常须行手术治疗,其手术治疗目的在于达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及韧带修复,建立稳定性以此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2]。因踝关节骨折波及关节面,通常软组织损伤重,局部肿胀明显,处理的难度大,预后不佳,是临床治疗的难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采取分阶段策略治疗软组织肿胀明显的43例踝关节L-H,PE型Ⅲ度、Ⅳ度骨折,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切开复位无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结合腕骨间韧带修复治疗新鲜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

    作者:贾晶;赵玲珑;石宇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无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结合腕骨间韧带修复治疗新鲜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无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结合腕骨间韧带修复治疗新鲜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9例.结果 经平均18个月随访发现9例腕关节平均屈曲70°,背伸50°,Mayo腕关节评分平均为80分:优4例,良3例,可1例,差1例.X线片检查舟骨完全愈合,腕关节轴线恢复好.结论 切开复位无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结合腕骨间韧带修复治疗新鲜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能达到舟骨解剖复位、恢复腕关节轴线,术后功能恢复较好,是治疗新鲜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良好方法.

  • 胸锁关节功能重建的临床病例分析

    作者:谢志云;王小勇;朱祖巍;徐志旺

    目的 探讨临床上重建胸锁关节功能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锁骨近端骨折及急性胸锁关节前脱位12例均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联合韧带修复治疗.结果 12例获随访6~18个月,疗效评定结果均为优,术后Rockwood评分为(14.00±0.50)分.结论 使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联合韧带修复重建胸锁关节功能具有以下优点:动态牢固固定,符合胸锁关节生物力学;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软组织剥离少,手术创伤小;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

  • 切开复位韧带修复与正中神经减压治疗急性月骨周围脱位

    作者:鞠金勇;肖海军;喻都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韧带修复和正中神经减压治疗急性月骨周围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4-12诊治的9例急性月骨周围脱位,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背侧入路或掌背侧联合入路,伴有正中神经卡压症状者复位前行正中神经减压术,加压螺钉固定骨折舟状骨,克氏针固定不稳定腕骨,修复腕骨背侧韧带.结果 9例均获得随访18~26个月,平均22个月.舟骨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6~20周,平均17周.腕关节背伸(49.11±5.75)°,掌屈(39.89±7.70)°,握力为健侧的(76.11±5.44)%.末次随访时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平均78分,优1例,良3例,可4例,差1例.结论 急性月骨周围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韧带修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好,伴有正中神经卡压症状者复位前行正中神经减压,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

  • 距骨侧锚钉联合内踝部金属垫片修复踝关节骨折合并的三角韧带深层断裂

    作者:梁伟;邹光翼;王飞;苗旭东

    目的 探讨采用距骨侧锚钉联合内踝部金属垫片修复踝关节骨折合并的三角韧带深层断裂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5-08诊治的27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深层断裂.三角韧带断裂部位:距骨止点处断裂18例,体部断裂5例,内踝止点处断裂4例.对三角韧带深层断裂者用锚钉在距骨侧置钉,进行重建或修补,并于内踝内侧放置垫片以防止切割及松脱.末次随访时采用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25例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2(8~23)个月.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及感染,切口及骨折愈合良好.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平均92.4(88~96)分,未出现踝关节内侧不稳定.结论 采用距骨侧锚钉联合内踝部金属垫片修复踝关节骨折合并的三角韧带深层断裂的效果满意,操作相对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

    作者:白晓东;杨传铎;邢更彦;姜川;王振宇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对踝关节的影响,比较分析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方法.方法自1997年7月~2002年7月共收治下胫腓分离87例,合并踝部骨折69例.手术方法有:①单纯下胫腓联合复位,松质骨钉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37例);②腓骨骨折钢板螺丝钉固定,经钢板松质骨钉固定下胫腓联合(34例);③下胫腓联合分离复位,取部分腓骨长肌腱修复下胫腓联合韧带,松质骨钉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16例).结果本组87例获2年以上的随访,优55例(63%),良18例(21%),可14例(16%),差0例(0%).结论下胫腓联合对维持踝穴的完整及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需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采用腓骨长肌腱修复下胫腓韧带术治疗是非常有效的.

  • 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和喙锁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对比

    作者:刘惠军;李前;陈绍军

    目的 探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和喙锁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38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随机分为2组,A组17例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B组21例用喙锁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2组皆对喙锁韧带进行修补.结果 2种方法在手术操作难易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肩关节再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喙锁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疗效确切的有效方法.

  • 带骨性止点的同种异体跟腱肌腱移植术1例报道

    作者:苗旭东;师永祥;吴永平

    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修复比较困难,尤其对于缺损大于5 cm的MyersonⅣ处理起来更加困难,常用自体或人工韧带修复可以获得比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对于一些拒绝自体肌腱移植患者,有时同种异体跟腱移植也是一个选择[1-3]。近我们对一位男性老年患者,采用带骨性止点同种异体跟腱肌腱移植术进行治疗,获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

  • 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伴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

    作者:胡晓川;向明;陈杭;杨国勇;李一平

    目的 探讨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伴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7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且获完整随访的9例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伴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20~62岁,平均41岁.致伤原因:跌伤3例,自行车伤1例,电动自行车伤3例,交通事故伤2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4~12 d,平均7.2 d.均为O'Driscoll分型2型,其中1亚型1例, 2亚型5例,3亚型3例.其中肘关节外侧副韧带肱骨外髁止点撕脱骨折4例,其余5例术中证实肘关节外侧副韧带肱骨外髁止点撕脱.伴有尺骨鹰嘴骨折或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未纳入本组.经肘关节前侧或内侧入路复位,以支撑钢板、缝合锚、螺钉固定冠状突骨折及修复前侧关节囊.经后外侧入路,以缝合锚修复外侧副韧带.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随访时间12~48 个月,平均25.6个月,X 线片示骨折均愈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失效、肘关节不稳定、创伤后骨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患肘关节活动范围:伸肘0~10°,平均1.1°;屈肘110~135°,平均128.9°;前臂旋前40~70°,平均61.1°;旋后80~90°,平均88.9°.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2~100分,平均95分;优6例,良3例,优良率100%.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0~2分,平均0.7分.结论 重视和识别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伴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对于存在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者,根据冠状突骨折块的大小、部位及形态,经肘关节前侧或内侧入路复位,以支撑钢板、缝合锚及螺钉固定,修复前侧关节囊,经肘关节后外侧入路,以缝合锚修复外侧副韧带,术后早期活动锻炼,可获得满意疗效.

  •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治疗:成组病例报告

    作者:樊军;罗意;隆晓涛;万革;王蕾

    目的:观察手术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重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病例,采用Herber 钉、钉板系统或螺钉、克氏针等内固定伴锚钉或单纯韧带修复术治疗,术后活动支具保护下行早期功能锻炼,观察患者骨愈合、肘关节活动及 Mayo 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情况。结果经过6~12个月随访,16例患者在末次随访时骨折均获得良好愈合。伸肘角度范围为-20°~10°,平均(-2.19±10.16)°,屈肘角度范围为65°~135°,平均(102.19±16.02)°,旋前角度范围为25°~60°,平均(47.19±10.48)°,旋后角度范围为35°~70°,平均(50.63±11.53)°。MEPS 评分为51~95分,平均(84.9±10.4)分,其中优6例、良8例、差2例。结论对肘关节骨与软组织稳定结构的固定、修补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能够获得满意效果。

  • 改良Karlsson术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伴慢性踝关节不稳症疗效分析

    作者:孙健;蔡郑东;朱裕昌;孙业青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对36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利用改良Karlsson术结合踝关节镜下清理,用MINI-G2铆钉直接缝合加固,解剖修复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1个月,平均(16.4±5)个月,踝关节无明显水肿,行走无疼痛,关节主动与被动活动良好,患足前抽屉试验及距骨倾斜试验阴性.术后距骨倾斜角较术前减少为平均(3.8±0.5)°(P<0.01),距骨前移较术前减少为平均(3.3±1.5)mm(P<0.05).AOFAS评分术后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优10例、良13例、一般11例、差2例,优良率达63.9%.患者对踝关节功能活动满意.结论:踝关节镜探查并解剖修复外侧副韧带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合理而又有效的方法.

  • 创伤性髌骨脱位36例临床诊疗观察

    目的观察创伤引起的髌骨脱位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佳的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36例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者意愿分为手术治疗的阳性组(23例患者)采用在关节镜下进行重建或者修补患者内侧的髌骨韧带,达到固定脱位的髌骨韧带。13例患者采用常规固定治疗的非手术治疗的阴性组。对患者治疗后髌骨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在患者术前,术后进行 Kujala、Lysholm和 Tegner 评分。结果治疗前后膝关节评分比较,P 均小于0.05,说明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手术治疗髌骨脱落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结论早期创伤性髌骨发生脱位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疗效更好,髌骨复位较稳定,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康复护理

    作者:陈碧玉

    指间关节是中、近节指骨头和远、中节指骨底构成的滑囊关节,只能做屈伸活动.关节两侧有桡侧副韧带和尺侧副韧带加强关节囊[1].侧副韧带损伤多由于手指受侧方应力所致,桡侧多于尺侧.非手术治疗效果并不肯定,结果常造成松弛的侧副韧带及不稳定的关节,因此一旦损伤后出现关节的侧方不稳定,即有手术修复的指征.本科近3年来对53例侧副韧带修复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断裂的手术治疗

    作者:石颖会;陈东栋;张可

    目的:评价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断裂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4例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断裂的患者,采用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并同时修复三角韧带的方法治疗,观察术后踝关节功能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3.8周;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协会足踝评分系统评价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优7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5.7%。结论: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修复三角韧带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断裂,可获得良好疗效。

  • 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作者:刘林;陈青青;陈雅

    目的 探讨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 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插入式锁骨钩钢板(AO/ASIF)PDSⅡ缝线治疗T0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共计21例.结果 随访8~24个月,所有患者无脱钩、取出内固定物后无再脱位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此方法 操作方便,固定可靠,疗效确切,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良好方法 .

  • 切开复位和韧带修复治疗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分析

    作者:鞠金勇;肖海军;石伟哲;喻都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和韧带修复治疗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骨科就诊的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43例。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外踝用锁定钢板固定,后踝用2~3枚螺钉固定,内踝用1~2枚螺钉固定,固定三踝稳定踝关节,检查并修复损伤的三角韧带、下胫腓联合后韧带等。术毕外旋应力位透视,43例患者下胫腓联合间隙均<5 mm,提示下胫腓联合稳定,故均未固定下胫腓联合。距骨前后平移试验阴性,提示踝关节稳定。定期随访,按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对踝功能进行评价。结果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8~24(16?.0±0.5)个月,切口愈合时间8~15(12.3±1.4)d,全部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6(4.7±0.5)个月;Baird-Jackson踝功能评分84~98(96.4±5.6)分,其中优34例(79.1%),良5例(11.6%),可4例(9.3%),优良率达90.7%。结论切开复位及修复损伤韧带治疗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能够稳定踝关节和下胫腓联合,疗效显著。

  • 喙锁间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马泉;杨宏光;刘瑞荣

    目的:探讨喙锁间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新鲜的肩锁关节脱位采用钢丝固定锁骨与喙突使肩锁关节复位,同时修复喙锁韧带、肩锁韧带和关节囊.结果:本组8例中的7例患者,随访6~12个月,X线片检查未见肩锁关节脱位,优6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喙锁间钢丝固定韧带修复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可靠方法.

  • 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8例临床体会

    作者:贾向农;李宏

    目的:对28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临床手术评价,总结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8例肩锁关节脱位行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关节囊韧带修复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肩关节活动自如24例,3例肩关节旋转活动时局部酸痛不适,1例肩关节活动范围稍受限.结论: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使关节稳定性得到维持,为修复的关节囊、韧带早期活动提供基础,疗效满意.

69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