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联合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研究

    作者:王枰稀;庾明;黄波;张廷玖

    目的:研究对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联合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9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0月到2018年11月,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腘绳肌腱,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自体腓骨长肌腱,记录并对比两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Tegner与Lysholm评分差异性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KDC、Tegner及Lysholm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了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联合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其膝关节功能有了明显改善,值得大力推广.

  • 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疗效分析

    作者:海拉提;刘晓峰

    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可行性,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切取腓骨长肌对踝关节的影响.

  • 部分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下胫腓联合分离解剖学基础

    作者:黄建新;谢汉国;黄晓冬

    目的:为部分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下胫腓联合分离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侧成人下肢标本,对腓骨长肌腱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在踝关节平面上1 cm处,腓骨长肌腱上长(16.0±1.6)cm,下长(13.4±2.7)cm,腓骨前后径为(2.1±0.5)cm,胫骨前后径为(3.4±0.4)cm,胫腓骨前缘之间距离为(2.8±0.4)cm,腓骨长肌腱距腓骨外缘(1.4±0.3)cm,胫骨内缘距离腓骨内缘(5.3±0.4)cm.结论:部分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下胫腓联合分离具有可行性.

  • 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腓骨长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

    作者:蒙延雄;米琨;俸志斌;王斌;刘鹏飞;李玉文;王洪涛;吴舟;伏春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腓骨长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采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28例,患者平均年龄36.7岁.术前Lysholm评分为(28.7±9.8)分,IKDC评分为(32.6±7.2)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血管并发症发生.随诊时间 平均28.3个月.术后患者胫骨后沉试验、后抽屉试验、后向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膝关节不稳定症状消失.膝关节活动平均134.6°.术后Lysholm评分为(88.2±3.9)分,IKDC评分为(86.6±4.1)分,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腓骨长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取腱容易、安全,临床疗效满意,无明显并发症.

  • 足及踝部腓骨长肌腱的超声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颖;鄂占森;柳展梅;吕海霞;陈峥;王重阳

    目的 探讨腓骨长肌腱的高频超声检查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0名健康成年人(共120只足)足及踝部腓骨长肌腱,应用8种腓骨长肌腱全程检查方法进行超声检查,同时测量外踝水平腓骨长肌腱横截面积.结果 获得腓骨长肌腱各个切面的超声声像图.27名男性健康成年人(54只足)外踝水平腓骨长肌腱横截面积为(11.14±1.67) mm2,高于33名女性健康成年人(66只足)的(9.72±1.71) mm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5);60只左足外踝水平腓骨长肌腱横截面积为(10.42±1.85)mm2,与60只右足的(10.30±1.83)m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P>0.05);21名体力劳动者或运动爱好者(42只足)外踝水平腓骨长肌腱横截面积为(11.83±1.80)mm2,高于39名非体力劳动者或非运动爱好者(78只足)的(9.57±1.27)mm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P<0.05).结论 高频超声是检查足及踝部腓骨长肌腱的理想方法.

  • 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

    作者:白晓东;杨传铎;邢更彦;姜川;王振宇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对踝关节的影响,比较分析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方法.方法自1997年7月~2002年7月共收治下胫腓分离87例,合并踝部骨折69例.手术方法有:①单纯下胫腓联合复位,松质骨钉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37例);②腓骨骨折钢板螺丝钉固定,经钢板松质骨钉固定下胫腓联合(34例);③下胫腓联合分离复位,取部分腓骨长肌腱修复下胫腓联合韧带,松质骨钉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16例).结果本组87例获2年以上的随访,优55例(63%),良18例(21%),可14例(16%),差0例(0%).结论下胫腓联合对维持踝穴的完整及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需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采用腓骨长肌腱修复下胫腓韧带术治疗是非常有效的.

  • 腓骨长肌腱移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16例体会

    作者:罗石红;谭述军;李志敏

    跟腱断裂在小腿和足部肌腱损伤中较常见,陈旧性跟腱断裂手术修复较困难.笔者于2001年2月~2007年7月,利用腓骨长肌腱移位重建跟腱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16例,取得满意效果.

  • 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与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比较分析

    作者:柳学武;潘风雨;冯尚祥;徐宁;罗毅;马壮

    目的:对比采用自体腓骨长肌腱与胭绳肌腱在全膝关节镜下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解放军第一零七医院关节外科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进行,固定采用Rigidfix系统,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腓骨长肌腱组)40例、对照组(胭绳肌腱组)42例.分别对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及血红蛋白变化值、IKDC2000评分、Tegner评分、轴移试验进行记录和对比,对重建术后的患者按不同的阶段采取相同的恢复训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均随访12 ~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观察组在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第1天的VAS评分及血红蛋白变化值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KDC2000评分、Tegner评分、轴移试验中,2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腓骨长肌腱与胭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确切,其中腓骨长肌腱取腱方便、操作时间短、出血量较少、术后疼痛较轻,无明显并发症.

  • 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与腓骨长肌转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比较

    作者:崔益华;卢弘栩;戴永平;刘元兵

    背景:多数学者认为陈旧性跟腱断裂应行手术治疗.目前,手术修复缺损的方法多种多样.目的:比较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与腓骨长肌转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9年12月收治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29例,均为单侧陈旧性跟腱完全性断裂.应用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修复16例(A组),应用腓骨长肌转位修复13例(B组).术后两组均常规使用抗生素,并行功能锻炼,采用Arner-Lindholm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39个月.按照Arner-Lindhohm评定标准判定,A组:优15例,良1例,临床优良率达100%.B组:优9例,良3例,差Ⅰ例,临床优良率达92.3%.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与腓骨长肌转位术均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有效方法,但前者优于后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结合一期锚钉修复严重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早期疗效

    作者:史福东;左金增;刘仕杰;张勇;刘田虹;武强;马海洋;王雪臣;李长江

    目的:探讨腓骨长肌腱重建(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结合一期锚钉修复严重(medial collateralligament,MCL)损伤的早期疗效。方法2008年12月至2012年10月,关节镜下自体同侧腓骨长肌腱和同种异体半腱肌腱重建急性 ACL 断裂合并 III 度 MCL 损伤38例。其中 ACL 用自体同侧腓骨长肌腱重建18例( A组),同种异体半腱肌腱重建20例( B组),MCL均用带线锚钉固定。术后伸直位支具制动后1周开始练习膝关节屈伸,屈曲角度由小到大,至术后6周至少达到120度。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6个月、术后1年客观指标检查,包括膝关节稳定性( KT-1000测量,134 N前向拉力),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大腿周径差别,膝关节磁共振检查;并应用 Tegner 评分表,Lysholm 评分表和 IKDC 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主观评估。术前和术后分别进行足部16排CT扫描重建,测量足部横弓的宽度以及内、外纵弓的高度和顶角。将以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前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 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Lachman试验检查A组16例(88.89%)阴性,2例(11.11%) I度阳性,无II度以上阳性;B组17例(85.00%)阴性,3例(15.00%) I度阳性,无II度以上阳性。A组有1例轴移试验阳性,其余均为阴性;B组有1例轴移试验阳性,其余均为阴性。KT-1000在134 N前向拉力下测量的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异,A组:<2 mm者15例(83.33%),~5 mm者3例(16.67%),无>5 mm者(0.00%);B组:<2 mm者16例(80.00%),~5 mm者3例(15.00%),>5 mm者1例(5.00%)。双下肢周径差别A组为(1.06±0.86) cm,B组为(1.04±0.92) cm。Tegner评分A组为(6.00±0.46)分,B组为(6.00±0.57)分。Lysholm 评分 A 组为(94.00±6.02)分,B 组为(95.00±2.35)分。IKDC 膝关节功能评分 A 组为(89.45±2.89)分,B组为(90.12±4.56)分。两组患者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年Lachman试验检查A组15例(83.33%)阴性,3例(16.67%) I度阳性,无II度以上阳性;B组16例(80.00%)阴性,1例(5.00%) I度阳性,2例(10.00%) II度阳性。A组有2例轴移试验阳性,其余患者均为阴性;B组有2例轴移试验阳性,其余患者均为阴性。KT-1000在134 N 前向拉力下测量的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异,A组:<2 mm者14例(77.78%),~5 mm者4例(22.22%),无>5 mm者(0.00%);B组:<2 mm者16例(80.00%),~5 mm者3例(15.00%),>5 mm者1例(5.00%) mm。双下肢周径差别A组为(1.01±0.21) cm,B组为(1.03±0.12) cm。Tegner评分A组为(5.00±0.96)分,B组为(6.00±0.03)分。Lysholm评分A组为(94.00±6.67)分,B组为(95.00±3.55)分。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A组为(90.48±2.36)分,B组为(90.17±4.32)分。两组患者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经过平均18个月的随访,16排CT测量结果显示手术前后足部横弓的宽度以及内、外纵弓的高度和顶角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ACL断裂合并III度MCL损伤时,应用自体同侧腓骨长肌腱和同种异体半腱肌腱重建ACL结合一期锚钉修复III度MCL损伤,均能取得优良的早期疗效,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体同侧腓骨长肌腱是合并III度MCL损伤时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可选择的良好移植物,同时行一期带线锚钉修复MCL损伤的早期疗效可靠。

  • 自体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发展现状

    作者:杜天舒;张春礼

    如何选择合适的前交叉韧带( ACL)移植材料充满挑战与争论。目前临床上陆续出现不同移植物,但逐渐被证实存在不足。为了选择到理想材料,学者们正尝试利用自体腓骨长肌腱( PLT)移植重建ACL,并取得一些进展。虽然目前利用PLT重建尚有争议,但普遍认为PLT无论在解剖学形态和力学特性上均能满足ACL重建需求,关节镜下利用PLT移植重建ACL是一种损伤小、简便可行、效果良好的手术方法,并丰富了韧带重建的移植物来源。

  • 自体腓骨长肌腱前半部重建喙锁韧带治疗Neer 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26例分析

    作者:杨广友;李朋;宋群山;刘光明;杜传林

    目的 探讨采用白体腓骨长肌腱前半部(AHPLT)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骨科2012年6月-2015年5月利用自体AHPLT重建喙锁韧带的26例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0例;平均年龄38.7(19~56)岁;左侧18例,右侧8例.术后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及肩关节、踝-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26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血管损伤、腓神经损伤、医源性骨折发生.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4.6周.1例患者随访过程中发现骨折复位部分丢失,予以延长患肢制动时间,终获得愈合;1例患者术后取腱区局部感觉障碍,但是症状较轻,对日常生活及运动无明显影响,术后6个月症状消失.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为92~100分,平均97.8分,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均为优.结论 采用AHPLT重建喙锁韧带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安全有效,且不影响踝-足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作者:

    关键词:
  • 运动员腓骨长肌腱撕裂1例报道

    作者:王茂林;陈世益;华英汇

    腓骨长肌腱撕裂是一种极为少见的运动损伤.国外文献报道38例腓骨肌腱损伤中只有2例腓骨长肌腱部分断裂和2例完全断裂[1],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由于本病发病率低,临床医生往往对其认识不足,故漏诊率较高.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病例报道如下:

  • 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半腱肌腱联合部分腓骨长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作者:郑殿宾;王延芳;李典;白伦浩

    目的 比较先进韧带加强系统(LARS)与自体半腱肌腱联合部分腓骨长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采用LARS人工韧带(LARS组,30例)及白体半腱肌腱联合部分腓骨长肌腱(自体肌腱组,28例)行单纯PCL重建术58例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采用KT-1000检查、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IKDC)评分、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 58例均获得随访,术后两组KT-1000检查、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除术后LARS组KT-1000优于自体肌腱组(P<0.01),其它各项评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RS人工韧带及自体半腱肌腱联合部分腓骨长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均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LARS人工韧带可提供更佳的膝关节稳定性.

  • Abraham法联合腓骨长肌移位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作者:尹明杰;刘玉玲

    目的 回顾性分析Abraham法联合腓骨长肌移位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12例陈旧性跟腱断的患者施行Abraham法联合腓骨长肌移位的手术.结果 根据Arner-Lindholm评定标准,优10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 Abraham法联合腓骨长肌移位术是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有效方法.

  • 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作者:邵鸿;戴刚;李玉吉;唐兆鹏;吴锦秋;袁凌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骨长肌腱在关节镜下治疗26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其中男21例,女5例;年龄17~53岁,平均37.9岁;左膝9例,右膝17例.术前胫骨后沉试验、后抽屉试验和后向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胫骨后移>10 mm.Ⅰ期手术24例,Ⅱ期手术2例.术前Lysholm评分为(17.15±1.29)分,IKDC2000评分为(31.04±1.46)分,Tegner运动能力评分为(1.85±1.01)分.合并半月板损伤5例,前交叉韧带断裂10例,侧副韧带断裂4例,其中合并腓总神经损伤4例.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7.8个月.术后12个月,胫骨后沉试验、后抽屉试验和后向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Lysholm评分为(83.38±3.73)分,IKDC2000评分为(85.70±1.41)分,Tegner运动能力评分为(5.88±0.9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长肌腱在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小,取腱安全容易,腱性部分长,临床疗效满意,是重建PCL的理想供体.

  • 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勇;史福东;王雪臣;崔泽军;赵少平;李长江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及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3年6月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自体腓骨长肌腱组(31例)和异体肌腱组(29例),比较2组基本资料、手术情况、中立位前抽屉试验(ADT)和国际膝关节评分(IKDC)、Lysholm及Tegner评分。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部位以及治疗前的ADT试验阳性率、Lachman试验阳性率、浮髌试验阳性率、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y.05)。异体肌腱组手术时间为(91.3±12.5)min,短于自体腓骨长肌腱组的(66.1±13.5)min( t =5.225, P =0.000);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胫骨前移距离等指标均改善( P <0.01),但2组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1年,2组患者的IKDC评分等级、Lysholm评分等级及ADT试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近期疗效较为满意,与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相似。

  • 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术治疗老年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疗效研究

    作者:左金增;史福东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术治疗老年急性前交叉韧带(ACL)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重建术的老年急性ACL断裂患者82例,均为闭合性损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2例),关节镜下行自体腓骨长肌腱双股单束移植重建术;对照组(40例),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四股单束移植重建术.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6、12个月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随访12个月后的膝关节活动度和前抽屉试验结果.结果 组别与时间在IKDC评分、Lysholm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别与时间均在IKDC评分、Lysholm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术后6、12个月治疗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2个月,治疗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116.3°±21.5°)与(102.7°±22.1°),P<0.05〕;两组前抽屉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248,P=0.041).结论 老年急性ACL断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术,能更好地恢复膝关节功能及膝关节活动度,且近期效果较好.

  • 改良腓骨长肌内移术治疗马蹄外翻足

    作者:迟秉胜;王淑华

    我院1988~1998年施行改良腓骨长肌内移术治疗马蹄外翻足53例。经随访初步效果良好。1 资料分析 53例中,男26例,女27例。14岁以下2例,14~25岁49例,25岁以上2例。随访半年~1年者24例,1年以上者29例。术前胫前,后肌瘫痪(肌力均为0级),足尖及足内侧缘着地,全足不能放平。术后除2例外,均可全足放平。术前第一跖骨头处有胼胝者49例,术后46例消失。术前足背伸时外翻者39例、严重者14例;行走时外翻者42例、严重者11例。术后随访足背伸及行走时无外翻者24例(45.3%);行走时无外翻,仅足背伸时轻度外翻者27例(51.0%);足背伸和行走时均有外翻、第一跖骨头处胼胝未完全消失者2例(3.7%)。2 手术方法 手术在腰麻下进行。切口有四:(1)小腿下1/3外踝和跟腱间作6~8cm弧形切口;(2)第五跖骨基底和外踝尖连线中点作2~3cm纵切口;(3)踝关节前方正中作2cm纵切口;(4)第一跖骨背侧作4cm纵切口。延长跟腱,于踝关节背屈90°缝合固定,且纵形取下一条长约5cm备用。由切口(1)切断腓骨长肌腱,将其从切口(2)抽出,穿胫腓骨间膜至切口(3),续接备用跟腱,沿皮下隧道穿至切口(4)。在第一跖骨头下处作一横形骨隧道。将腱穿过隧道,拉紧至有一定张力,再将腱端回缝固定于续接的跟腱上。行小腿石膏托于踝关节背伸90°固定6周。去除石膏后练习踝关节活动。3 讨论 手术方法的体会:内移肌腱固定点必须在第一跖骨头下,且须固定牢固,有一定张力。这样移植肌腱才强而有力,可充分纠正外翻。本文疗效差的2例,复查发现肌腱均固定在第一楔骨上。27例缝接较松弛者,外翻纠正也不完全。内移肌腱采取腱端横穿骨性隧道后回缝腱上的方法固定,既可拉紧肌腱,也较钢丝固定法简便。腓骨长肌转移若不够长,可续接一段跟踺(53例无1例坏死),以达到固定在第一跖骨上的要求。腓骨长肌腱不穿过皮下隧道,而穿过骨间膜,可保证肌腱直线走行。

5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