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旬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该杂志是以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中国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成果和全科医疗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实现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宗旨的学术平台。核心收录情况:1.2014年版(即第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2015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为1.057。3.2015年-201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国际数据库收录情况: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EMCare数据库;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Ulrich。
1、基金项目:论文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首页左下角,例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
2、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的复印件。
3、 临床试验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排印在摘要结束处。以“临床试验注册”(Trial registration)为标题(字体、字号与摘要的其他小标题相同),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
4、 稿件撰写要求:请登录本刊官网(http://www.chinagp.net)“杂志专区”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参照《中国全科医学》稿约。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发文量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的复合影响因子:1.988,综合影响因子:1.601。
中国全科医学审稿周期1-3个月。
中文核心期刊,投稿难度偏高。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背景 研究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日趋增长,其有进一步恶化成肝细胞癌的风险.然而目前针对NAFLD发病及进展的研究多集中在生物学的病因,针对其社会学病因的研究较少.目的 研究淮安地区离退休人员社会经济地位(SES)与NAFLD的关系,以期为在社会层面干预NAFLD的发病寻找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5—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糖尿病预防项目》(ChiCTR-TRC-14005029)体检人群1277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终纳入930例研究对象.根据肝脏脂肪含量(LFC),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LFC<9.15%,197例)、低肝脏脂肪含量组(LLFC组,9.15%≤LFC≤20.00%,532例)、高肝脏脂肪含量组(HLFC组,LFC>20.00%,201例).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一般生化指标.结果 男性NAFLD发生率低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段研究对象NAFL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LFC组年龄、血清肌酐(Scr)低于正常对照组,规律运动率、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LFC组年龄、Scr低于正常对照组,睡眠障碍发生率、BMI、空腹血糖(FP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SUA)、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LFC组男性率、BMI、ALT、AST、TG、SUA高于LLFC组,规律运动率、HDL-C低于LLFC组(P<0.05).不同经济收入研究对象规律运动率、睡眠障碍发生率、NAFL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经济收入与年龄、钠盐摄入率、规律运动率、TC、TG、SUA、LFC呈正相关,与ALT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收入是NAFLD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淮安地区离退休人员SES与NAFLD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收入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经济收入越高,SES越高,NAFLD的发生风险越大.但如不改善国民的受教育水平及提高其健康意识,单纯提高经济收入,反而会增加NAFLD的发生率.
背景 2017年我国是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多的国家,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了1.14亿,及早识别糖尿病高危人群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能够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目的 探讨随机森林算法在体检人群糖尿病患病风险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3月,利用乌鲁木齐市石油新村街道和卡子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74岁全民健康体检的数据进行研究,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终纳入6727例体检者数据(包含调查问卷、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3部分内容),其中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体格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等,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血液、血糖、血生化等.将数据集按3:1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训练集中分别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随机森林算法建立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用测试集进行模型验证,通过预测一致率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在本次体检的6727例体检者中,既往糖尿病患者和新检测出糖尿病患者717例,糖尿病患病率为10.7%.糖尿病患者中65岁及以上者占37.1%(266/717),女性占51.0%(366/717),汉族占94.0%(674/717),初中学历者占35.3%(253/717),超重者占48.0%(344/717),从不吸烟者占72.8%(522/717),从不饮酒者占77.0%(552/717).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训练集建立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对测试集进行预测,其灵敏度为0.202,特异度为0.950,预测一致率为0.696,约登指数为0.151,AUC为0.685;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在训练集建立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对测试集进行预测,其灵敏度为0.608,特异度为0.953,预测一致率为0.864,约登指数为0.561,AUC为0.702.结论 随机森林算法对体检人群的糖尿病患病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但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糖尿病影响因素有直观的解释.建议在实际应用中结合两个模型的优点,使其在疾病风险预测中发挥大的价值.
背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易发生肝纤维化.目的 探讨FIB-4指数、肝脏硬度值(LSM)对NAFLD合并T2DM患者出现显著肝纤维化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诊断为NAFLD合并T2DM的患者26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小板计数、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清蛋白、LSM,计算BMI、FIB-4指数、肝纤维化评分(NFS).本研究以NFS>0.676分作为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比较不同FIB-4指数、LSM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发生率;绘制FIB-4指数、LSM预测NAFLD合并T2DM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Youden指数.结果FIB-4指数>3.25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发生率大于FIB-4指数≤3.25患者(P<0.05);LSM≥9.9 kPa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发生率大于LSM<9.9 kPa患者(P<0.05).根据既往研究结果,将FIB-4指数>3.25、LSM≥9.9 kPa作为预测显著肝纤维化的临界值.FIB-4指数预测NAFLD合并T2DM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的AUC为0.866〔95%CI(0.804,0.928)〕,灵敏度为44.4%,特异度为97.5%,阳性预测值为66.7%,阳性似然比为17.8%,Youden指数为0.419;LSM预测NAFLD合并T2DM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的AUC为0.901〔95%CI(0.850,0.952)〕,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Youden指数分别为74.1%、90.7%、45.5%、8.00%、0.648.结论 FIB-4指数与LSM均可用于预测NAFLD合并T2DM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LSM简便、易检测,应作为首选,而对于无条件地区,可选择FIB-4指数.
背景 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严重,直接导致心力衰竭患者日益增多,远期预后形势严峻,加强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监测对延缓病情发展、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讨心率减速力(DC)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发生DC危险评价体系中、高危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功能科确诊为心力衰竭的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离院前1周行24 h长程动态心电图记录、超声心动图检查和纽约心脏病学会(NYHN)分级测评,并采集血样测定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别绘制DC和NYHN分级预测预后不良事件(心力衰竭不良事件和心源性死亡)的ROC曲线,建立DC危险评价体系,分为DC危险评价体系低危组(53例)、DC危险评价体系中危组(39例)、DC危险评价体系高危组(30例).同时依据NYHN分级将患者分为NYHN低危组(38例)、NYHN中危组(44例)、NYHN高危组(40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生DC危险评价体系中、高危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22例心力衰竭患者中预后良好62例,预后不良60例.心力衰竭预后不良率为49.2%.DC、NYHN分级预测心力衰竭不良事件及心源性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6与0.690、0.936与0.611.依据DC预测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力衰竭不良事件及心源性死亡的临界值构建DC危险评价体系.DC危险评价体系、NYHN中、高危组患者心力衰竭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DC危险评价体系、NYHN低危组(P<0.05).DC危险评价体系低、中危组患者心源性死亡发生率低于DC危险评价体系高危组(P<0.05).不同NYHN危险程度患者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史、NYHN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贫血是心力衰竭患者发生DC危险评价体系中、高危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DC危险评价体系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不良事件及心源性死亡的预测效能优于NYHN分级.糖尿病病史、NYHN分级、LVEF<45%、贫血是心力衰竭患者发生DC危险评价体系中、高危预后的影响因素.
背景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加之庞大的人口基数及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趋势,预计未来糖尿病将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年龄≥40岁是成人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有必要重视高危人群的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目的 调查北京市40~79岁居民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的流行病学现状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北京市40~79岁的常住居民(过去1年内在北京市累计居住6个月以上),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北京市16个区作为调查点,共抽取36个乡镇/街道、180个社区中的19815例常住居民.采用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常住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3部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行为因素、个人疾病史;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质量和血压;实验室检测包括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40~79岁居民11889例,糖尿病患病率为12.11%,标化患病率为13.56%,男性糖尿病标化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χ2趋势=317.38,P<0.01),男性、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χ2趋势=78.05,P<0.01;女性:χ2趋势=292.86,P<0.01).城区糖尿病标化患病率高于郊区(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居住地、饮酒、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5.22%,标化患病率为5.82%,男性空腹血糖受损标化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χ2趋势=75.84,P<0.01);男性、女性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χ2趋势=16.53,P<0.01;女性:χ2趋势=70.18,P<0.01).城区和郊区空腹血糖受损标化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7,P=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饮酒、BMI、高血压、血脂异常是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北京市40~79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区高于郊区,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也呈类似趋势,但居住地差异不明显,高龄、男性、超重和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均是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危险因素.
背景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慢性感染性肝脏疾病与胰岛素抵抗(IR)存在一定联系,但胎球蛋白A(fetuin-A)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发生IR的研究却鲜见报道.目的 探究CHC患者fetuin-A变化及其与IR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9年6月—2011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CHC患者315例,作为CHC组;并依据BMI将CHC组患者分为BMI正常亚组(BMI:18~25 kg/m2,n=78)和BMI升高亚组(BMI>25 kg/m2,n=237).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CHC组及健康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γ-谷氨酰转肽酶(GGTP)、HCV-RNA、总胆红素、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清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B细胞功能指数(HBCI)、空腹B细胞功能指数(FBCI)、胰岛素敏感指数(IAI)、fetuin-A、AST/ALT(AAR)、AST/血小板计数(APRI).结果 CHC组ALT、AST、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HOMA-IR、fetuin-A、AAR、APRI高于健康对照组,HDL-C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BMI正常亚组空腹胰岛素、HOMA-IR、HBCI、FBCI、fetuin-A低于BMI升高亚组(P<0.05).CHC患者fetuin-A与BMI(r=0.210,P=0.031)、HOMA-IR(r=0.389,P=0.023)呈正相关,与ALT、AST、GGTP、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HDL-C、空腹血糖、HBCI、FBCI、AAR、APRI无线性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102、0.184、0.276、0.162、0.151、0.123、0.179、0.015、0.049、0.017、-0.038,P值分别为0.335、0.181、0.104、0.124、0.154、0.337、0.327、0.883、0.645、0.923、0.830).结论 CHC患者体内存在IR和部分血脂代谢紊乱,fetuin-A升高,且fetuin-A与IR关系密切.
背景 分级诊疗作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形式,其意义已得到充分认可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探索工作.江苏省自2015年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目的 通过调查江苏省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知晓情况、就医意愿,探讨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评价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引导患者就医流向、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提供循证决策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抽样方法选择江苏省6个城市,采用典型抽样法在每个城市选择4家医疗卫生机构,2017年11—12月采用偶遇抽样法对上述4家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门诊患者分级诊疗制度的知晓情况、基层首诊意愿及对双向转诊制度的评价进行调查.结果 有42.5%(738/1738)门诊患者知晓分级诊疗制度,39.9%(694/1738)门诊患者知晓基层首诊制度.不同文化程度、工作状态、职业类型、医疗保险类型、平均月收入、居住地、地区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医疗保险类型、地区是影响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知晓情况的因素(P<0.05).48.6%(845/1738)门诊患者首诊愿意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1.4%(893/1738)门诊患者首诊愿意选综合医院.知晓基层首诊制度的门诊患者与不知晓基层首诊制度的门诊患者对首诊机构的选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江苏省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知晓率较低、基层首诊意愿低,双向转诊中转上不转下问题突出.卫生行政部门需要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规范双向转诊制度流程、完善分级诊疗支撑保障制度的建设,逐步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
背景 儿童普通感冒的首诊工作应当交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然而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关于该病的不规范治疗以及过度治疗相当普遍.目的 调查西安市社区全科医生针对儿童普通感冒提供的诊疗预防服务现状,分析并讨论相关诊疗不规范问题.方法 2017年2—3月选取在西安市城六区的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全科医疗工作(服务对象包含儿童)的全科医生121名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以及目前社区全科医生针对儿童普通感冒提供的诊疗预防服务情况.结果 共发放问卷121份,回收有效问卷118份,有效回收率为97.5%.62.7%(74/118)的全科医生认为儿童普通感冒虽然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充分对症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若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46.6%(55/118)的全科医生会常规给予患儿抗病毒药物(包括中成药),21.2%(25/118)会使用地塞米松作为儿童退烧药物(静脉滴注或雾化吸入给药);14.4%(17/118)的全科医生会满足患儿家属主动要求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要求,85.6%(101/118)会拒绝患儿家属主动要求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要求,其中98.0%(99/101)会进一步对患儿家属进行教育,以提高其对普通感冒的认知.90.7%(107/118)的全科医生有时或经常向患儿家属宣教儿童普通感冒无需抗菌药物治疗;9.3%(11/118)很少或从不向患儿家属宣教儿童普通感冒无需抗菌药物治疗.57.6%(68/118)的全科医生肯定了宣教的有效性,42.4%(50/118)不确定宣教的有效性或者认为宣教无效.68.7%(81/118)的全科医生经常向患儿家属宣教有关儿童普通感冒的预防知识,27.1%(32/118)有时会宣教,4.2%(5/118)很少会宣教,无人从不宣教.结论 目前西安市社区全科医生提供的儿童普通感冒诊疗预防服务存在着很多不足,近40%的全科医生治疗理念不正确;部分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严重,如抗病毒药物、地塞米松药物的使用存在滥用情况;部分全科医生积极宣教但缺乏效果.针对这些情况,应尽快完善基层儿童普通感冒临床诊疗规范的制定和应用普及,加强全科医学继续教育,从而提高基层诊疗服务水平,加强儿童用药安全.
背景 抑郁症患者常因强烈的病耻感、较低的治疗依从性导致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加重抑郁的症状,因此,在治疗抑郁症的同时需开展降低患者病耻感、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心理治疗.目的 观察知行分析疗法(PBAT)对抑郁症(MD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病耻感以及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治疗的MDD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西酞普兰治疗,此外,对照组予常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组给予PBAT(根据治疗设置,共需8次,50 min/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治疗8周时)采用Morisky治疗依从性问卷(MMAS-8)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病耻感自我评估量表(SS)评估患者的病耻感,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患者抑郁症状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MMAS-8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MMAS-8得分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治疗依从性均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社交、能力、治疗维度得分及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社交、能力、治疗维度得分及SS总分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HAMD-24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HMAD-24得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AT可有效增加MD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其病耻感,减少抑郁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背景 自杀是一种自主的、以死亡为目的的复杂行为障碍.近年来认知功能被逐渐作为评估与识别自杀风险的关键靶点,介于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内表型为探究自杀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冲动特质和特定的认知功能与自杀未遂密切相关,但是否可作为内表型有待进一步验证.目的 探讨自杀未遂者及其一级亲属冲动特质及认知功能的特点,为自杀行为的内表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2017年因自杀就诊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科或开滦精神卫生中心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自杀未遂者47例为自杀未遂组,同期选取自杀未遂组一级亲属47例为亲属组,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开滦精神卫生中心健康体检者55例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采用中文版Barratt冲动量表第二版(BIS-Ⅱ)评估其冲动特质,韦氏记忆测验中的逻辑记忆测验评估其即时记忆与延迟记忆(记忆功能),记录研究对象Stroop实验错误数、完成各项任务所需时间(注意抑制功能).结果 亲属组注意力冲动、运动冲动维度得分和中文版BIS-Ⅱ总分高于对照组,即时记忆、延迟记忆得分和错误数低于对照组,黑色念字、矛盾念字、字义干扰唱色、无关词唱色、纯色唱色、矛盾唱色所需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自杀未遂组注意力冲动、运动冲动、无计划冲动维度得分和中文版BIS-Ⅱ总分及错误数高于对照组,即时记忆、延迟记忆得分低于对照组,黑色念字、矛盾念字、字义干扰唱色、无关词唱色、纯色唱色、矛盾唱色所需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自杀未遂组运动冲动维度得分、中文版BIS-Ⅱ总分与即时记忆、延迟记忆得分呈负相关,与纯色唱色、矛盾唱色所需时间呈正相关(P<0.05);自杀未遂组无计划冲动维度得分与即时记忆、延迟记忆得分呈负相关,与矛盾念字、矛盾唱色所需时间呈正相关(P<0.05).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即时记忆、延时记忆得分和纯色唱色、矛盾唱色所需时间均与中文版BIS-Ⅱ总分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冲动维度、无计划冲动维度、即时记忆和矛盾唱色所需时间为自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自杀未遂者及其一级亲属具有高冲动特质,且存在记忆功能和注意抑制功能受损;冲动水平与记忆功能和注意抑制功能有关;冲动特质、即时记忆、注意抑制功能可作为自杀未遂者的候选内表型.
背景 脑瘫、自闭症、智力障碍等特殊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需要持续的康复训练,而家庭在此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医学应对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康复过程和疗效.目的 调查了解特殊儿童家庭医学应对方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人员进行健康宣教和康复指导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6—8月,采用三阶段抽样法抽取调查对象,即第一阶段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四川省8个市/州,第二阶段在抽取的8个市/州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各抽取2家有脑瘫、自闭症和智力障碍等特殊儿童就读的学校和/或进行康复的机构,第三阶段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第二阶段抽取的学校或机构的特殊儿童的家长为调查对象.采用特殊儿童及其家庭基本情况问卷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292份,有效回收率为91.3%.将特殊儿童家庭医学应对方式得分与常模比较,分析特殊儿童家庭医学应对方式现状,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特殊儿童家庭医学应对方式倾向面对者142名(48.6%),回避者30名(10.3%),屈服者120名(41.1%).特殊儿童家庭面对、回避维度得分低于常模,屈服维度得分高于常模(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诊断、残疾等级、自理能力、康复救助情况、母亲文化程度和父母婚姻状况是面对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父亲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是回避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残疾等级、康复救助情况、父亲文化程度、父母婚姻状况和家庭年收入是屈服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特殊儿童家庭医学应对方式有待改善;疾病诊断、残疾等级、自理能力、康复救助情况、父/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婚姻状况和家庭年收入为影响家庭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对家长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变家庭消极应对的现状,提高特殊儿童康复效果.
背景 目前西医对女童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没有针对性药物,国内外均是以定期检查随访以及饮食生活指导作为干预手段,缺乏针对性治疗措施.而中医辨证论治,重视个体化治疗.目的 观察疏肝滋阴方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肝郁阴虚型女童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儿科2016年5月—2017年11月门诊符合研究标准的38例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采用疏肝滋阴方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知柏地黄丸联合逍遥丸口服.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乳房发育分期、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乳房发育分期、中医证候量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乳房发育分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量化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肝滋阴方配合耳穴贴压是治疗肝郁阴虚型女童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有效方法,可减轻伴随症状,且耳穴贴压具有无创伤、简便易行、患儿依从性强等优势.
背景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青春期后女性患者较多,皮疹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患者容貌美观和身心健康.常规埋线对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有较好疗效,而平滑线埋线是基于浅筋膜理论的一种埋线方法,目前临床尚无两种埋线方法的疗效比较研究.目的 探讨基于面部不同埋线方法的综合针灸疗法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61例,分为平滑线组31例和常规埋线组30例.两组均接受综合针灸疗法,在此基础上平滑线组于2次体穴埋线后第2周予平滑线埋线;常规埋线组于2次体穴埋线后第2、8周予常规埋线.两组均干预8周(1个疗程),12周后评定两组痤疮皮损疗效、痤疮皮损评分、伴随症状疗效、伴随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平滑线组痤疮皮损疗效、伴随症状疗效优于常规埋线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痤疮皮损、伴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痤疮皮损、伴随症状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基于面部不同埋线方法的综合针灸疗法对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皮损和伴随症状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面部埋线作用机制主要与经络、浅筋膜、卫气等理论密切相关;平滑线埋线较常规埋线患者痛苦小,且有较好的改善皱纹效果,因此平滑线埋线优于常规埋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背景 本课题组前期对理冲生髓饮有效组分进行了抗卵巢癌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可以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减少癌细胞黏附,抑制血管新生,由此提出理冲生髓饮有效组分可以逆转卵巢癌干细胞耐药这一假说.目的 探讨理冲生髓饮有效组分对卵巢癌干细胞调控相关基因及顺铂耐药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4月,选取BALB/C裸鼠48只,构建卵巢癌SKOV3荷瘤鼠模型,将裸鼠分为空白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12只)、顺铂组(给予顺铂,12只)、中药组(给予理冲生髓饮有效组分混合物,12只)、中药+顺铂组(除给予理冲生髓饮有效组分混合物外同时给予顺铂,12只).于造模第8天开始给药,共给药18 d.终空白组死亡4只裸鼠,顺铂组死亡3只裸鼠,中药组死亡1只裸鼠,中药+顺铂组死亡1只裸鼠.绘制各组肿瘤生长曲线.给药结束后处死裸鼠,制备肿瘤组织,HE染色观察肿瘤病理学特征,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肿瘤CD44+、CD117+、CD44、CD117、CD133细胞情况,PCR检测肿瘤Nanog、Oct4、ABCC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Nanog、Oct4、ABCC1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在给药第1~7天肿瘤生长速度均逐渐增快;在给药第7~10天中药组和中药+顺铂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变慢,而空白组和顺铂组肿瘤生长速度较快;中药组和中药+顺铂组肿瘤在第13天生长体积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而空白组和顺铂组肿瘤生长速度仍逐渐增快.顺铂组肿瘤细胞数目明显减少,体积缩小,核分裂象可见,可见大量肿瘤细胞凋亡,间质纤维组织明显增生;中药组肿瘤细胞数目减少,肿瘤组织呈较明显的片状坏死,间质中纤维组织和纤维细胞增生;中药+顺铂组肿瘤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可见大量肿瘤细胞凋亡,间质纤维组织明显增生.肿瘤中可见少量CD44+、CD117+、CD133、CD44、CD117细胞.顺铂组、中药组、中药+顺铂组肿瘤Nanog、Oct4 mRNA表达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中药组肿瘤Nanog mRNA表达水平高于顺铂组、中药+顺铂组(P<0.05);中药+顺铂组肿瘤ABCC1 mRNA表达水平低于空白组、顺铂组、中药组(P<0.05).顺铂组、中药+顺铂组肿瘤Nanog表达水平低于空白组(P<0.05);中药组肿瘤Oct4表达水平低于空白组、顺铂组(P<0.05);中药组、中药+顺铂组肿瘤ABCC1表达水平低于空白组、顺铂组(P<0.05).结论理冲生髓饮有效组分可通过下调ABCC1及其mRNA表达水平,增高肿瘤细胞中药物浓度,还可通过影响卵巢癌干细胞特性和顺铂敏感性,从而逆转卵巢癌对顺铂的耐药性.
背景 由于各种原因,癌症患者成为自杀的高危人群.目前研究主要围绕恶性肿瘤患者自杀的原因和护理,鲜见关于自杀理论和评估方法的研究,对患者的自杀风险评估缺乏统一标准.目的 初步构建恶性肿瘤患者自杀风险评估量表(CSRS)并进行信效度评价.方法 2017年1—12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专家访谈和半结构化问卷调查并初步拟定量表初始条目,通过专家评定、预调查形成预成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355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各条目变异系数(CV)均>15%,条目决断值(CR)法结果显示高分组各条目得分高于低分组(P<0.001).CSRS包括4个因子共19个条目,4个因子分别为负性情绪、自杀态度、自杀准备和自杀动机,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4.796%;各因子得分间相关系数为0.370~0.556,各因子得分与量表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635~0.891(P<0.05).CSRS总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之间呈正相关(r=0.708,P<0.001).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919,Cronbach'sα系数为0.876,分半信度为0.874.结论 CSRS共包括4个维度19个条目,基本符合理论构想,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我国恶性肿瘤患者自杀风险的评估.
背景 目前老年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且衰弱与冠心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及早识别衰弱,可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对于衰弱有多种评估方法,目前衰弱表型较为常用,但需要进行体能评估,耗时耗力,FRAIL量表则完全基于患者自我陈述,简单易行.目的 探讨FRAIL量表对老年冠心病伴衰弱患者的筛查价值,并计算佳临界值.方法 选取2017年5—1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一般资料,采用衰弱表型、FRAIL量表进行衰弱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FRAIL量表筛查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状态的佳临界值,分析其临床价值.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8份,有效回收率为96.2%.结果 FRAIL量表筛查老年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8〔95%CI(0.811,0.906),P<0.01〕,佳临界值为2分时,约登指数为0.584,灵敏度为85.9%,特异度为72.5%,阳性预测值为45.1%,阴性预测值为95.2%.FRAIL量表与衰弱表型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Kappa值为0.438,P<0.01,提示两者存在中度一致性;FRAIL量表和衰弱表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RAIL量表与衰弱表型呈中度相关(r=0.668,P<0.01).结论 FRAIL量表筛查老年冠心病伴衰弱患者的佳临界值为2分,筛查价值较好,简单易操作且省时,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背景 目前我国有超过200种不同用途的生命质量测评量表.国内大多数量表是在国外人群的研究基础上不断修正、改良得到的,但由于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如果将量表直接应用到我国人群中,其信效度可能会受到影响.目的 分析SF-12量表评价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信效度.方法2014年8—10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档案登记在册的60岁以上老年人4714例,其中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93例,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89例,上海市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32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选取4395例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SF-12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同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调查对象中抽取300例老年人填写SF-36量表.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折半信度评价SF-12量表的信度,采用结构效度、集合效度、区分效度、效标效度评价SF-12量表的效度.结果SF-12量表各维度校正的项总计相关系数为0.485~0.637(P<0.05);SF-12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28,删除相应维度后的Cronbach'sα系数也均>0.700.SF-12量表的Spearman-Brown系数为0.797.SF-12量表的KMO=0.847,Bartlett's球形检验的χ2=10405.294,P<0.001,表明可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共提取2个特征根>1.000的公因子,分别命名为生理总评分(PCS)和心理总评分(MCS),其贡献率分别为32.3%和24.8%,累积贡献率为57.1%;除情感职能(RE)维度外,其余维度均与理论模型结果一致.验证性因子分析的规范拟合指数(NFI)=0.967,比较拟合指数(CFI)=0.944,拟合优度指数(GFI)=0.957,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38.SF-12量表集合效度相关系数为0.703~1.000(P<0.05),区分效度相关系数为0.217~0.637(P<0.05);集合、区分效度定标试验成功率均为100.0%.SF-36量表的PCS、MCS与SF-12量表的PCS、MC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0.802(P值均<0.001).结论SF-12量表评价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信效度良好,可以将其用于评估基层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并在国内初级卫生保健系统中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国内外健康管理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对比国内外健康管理研究的异同点.方法 文献检索时间为2017-09-20.以Web of ScienceTM和中国知网中2007—2017年收录的卫生领域健康管理相关文献为数据基础,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知识图谱方法,从发文量、高产作者和研究机构分布、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在检索时间段内,国外的发文量为2407篇,YASUMURA为高产作者,共发文34篇,Fukushima Med Univ以52篇的发文量排在研究机构的首位,care(关怀、看护)、management(管理)、disease(疾病)、health(健康)、system(系统)居研究热点的前5位,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对流行病或灾难发生后的追踪调查、慢性病管理以及在不同行业、不同层面的分类.国内的发文量为851篇,薛付忠和卢建华为高产作者,均发文13篇,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以16篇的发文量排在研究机构的首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影响因素成为研究热点的前5位,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基层健康管理、满意度分析、农村健康管理、健康素养.结论 国内健康管理相关文献发文量的增速较快,但未形成较强的高产作者合作网络.国内外健康管理相关文献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不同,特别是健康管理的研究视角不同,这为国内健康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国内的健康管理可以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促进我国卫生领域健康管理研究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背景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照护服务将成为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关键问题.而目前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尚处于发展阶段,未形成系统完善的照护体系.目的 分析比较近5年国内外老年人长期照护研究热点,以期为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研究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和指导.方法2018年6—7月,通过中国知网和PubMed,分别以"长期照护"为关键词,以"long-term care"和"aged"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文献纳入标准:期刊、硕/博士论文及会议论文.通过阅读题目、摘要或全文,剔除与"老年人长期照护"主题不符、内容无关的研究,其中PubMed检索到的国内文献均予以剔除.检索年限为:2013年1月—2018年6月.终共纳入国外文献1750篇,国内文献739篇.使用Bicomb软件和图形聚类工具包(gCLUTO)对高频主题词进行词频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国外老年人长期照护研究起步较早,近5年老年人长期照护研究文献数量平稳中略有下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文献数量逐渐上升.国外研究共出现61个高频主题词,高频次为808次,低频次为17次;国内研究出现35个高频主题词,高频次为338次,低频次为10次.国外老年人长期照护研究聚为5类,分别代表长期照护老年人身心健康及营养状况研究、长期照护政策及老年人照护需求、长期照护用药管理、老年人慢病管理、老年人姑息护理及照护质量.国内老年人长期照护研究聚为4类,分别代表长期照护现状及启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长期照护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和长期照护体系研究.结论国内外老年人长期照护研究热点(国外为长期照护老年人身心健康及营养状况研究、长期照护政策及老年人照护需求、长期照护用药管理、老年人慢病管理、老年人姑息护理及照护质量,国内为长期照护现状及启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长期照护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和长期照护体系研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国外现阶段关于长期照护服务优化、照护质量提升及长期照护策略检验相关研究能够为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
随着失智老人数量逐渐增多,其照护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存在认知功能损害、行为精神异常,失智老人对关怀照顾有着更高的需求.本文在分析失智疾病特点及失智老人对人文关怀渴求的基础上,以奥地利阿尔伯特·史怀哲老年病健康中心失智老人关怀照护为例,从失智老人照护服务内容及方式、失智老人照护环境营造、多学科团队对失智老人的全方位关爱3方面进行介绍,得出失智老人关怀照护有利于提高失智老人照护的有效性及失智老人生活质量的结论.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建议:为失智老人提供自主性、个性化、专业化的关怀照护;营造适合失智老人居住的人性化环境;提高失智照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关怀品质,为我国失智老人人性化整体照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由于老年患者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其医疗照护一直是社会和医务界关注的重点.大多数老年患者存在躯体功能、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医疗需求,全面了解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是满足其医疗照护需求、为其提供佳诊疗方案的关键.老年综合评估(CGA)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从医疗、躯体功能、认知心理及社会、环境因素等多角度检测评估老年人健康功能水平的一种诊疗方式,既包含对老年患者的整体评估又包括相应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倡导多学科合作,充分体现整体健康功能的现代医学理念.CGA在临床上的早期应用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延缓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入院率及病死率,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医疗照护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本文对CGA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了CGA在不同诊疗场所及疾病中的评估内容、应用方法、适用范围及使用限制,以协助医务人员在临床中应用CGA.
从投稿到录用一共三个月多一点,期间还经历一次长假,审稿意见很专业,整体来说,工作人员态度很认真,工作效率很高,就是见刊速度有点慢,几个月过去还没排版。
不到两个月一审就结束了,小修时一共回答了两个问题,后来很快就到了主编终审环节,还不到三个月就有了回复意见,感觉速度非常快,编辑态度好,专家评审意见也很中肯。
在今年的9月24号投稿,期间因为审稿人拒绝审稿,换了两个审稿人,最后编辑帮我一直催审,还换了审稿人,终于在12月26日终于等到了结果,被成功录用了!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投稿之后2个月就给消息了,修改一次之后就录用了,速度还挺快的,编辑很负责,建议及时沟通。后来想提前录用跟编辑说了下,编辑真的答应我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