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临床误诊误治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Clinical Misdiagnosis & Mistherapy 림상오진오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3429
  • 国内刊号: 13-110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4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误诊误治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陈晓红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术前新辅助治疗与术中灌注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浩;陈士远;梁继刚;范国利;崔伟春;王兴光

    目的 探讨新辅助治疗(术前采取的化疗和放疗措施)与术中灌注化疗对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96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两组,每组各48例.综合治疗组在传统手术治疗基础上术前予新辅助治疗,术中予灌注化疗;传统治疗组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5年生存率.结果 96例中3例因发生低位肠梗阻急诊手术治疗或行姑息性手术被排除(综合治疗组1例,传统治疗组2例),综合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0%和13.0%,其中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6.4%和4.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术后局部复发率分别为6.4%和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1.3%和3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分别为72.3%和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新辅助治疗与术中灌注化疗可明显降低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5年生存率,且安全可行.

  • 心理干预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观察

    作者:苏江华;刘冰;冯红;王彦民;杨晓锋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3月在我院住院并确诊的FD 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两组皆于治疗前后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抑郁症状评估,健康调查简表(SF-36)综合评价生存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SDS、SAS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焦虑、抑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各方面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中,RP和RE评分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FD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疗法及音乐疗法3种方法相结合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并可使生存质量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 临床极罕见的马蹄肾并肾母细胞瘤一例报告

    作者:王少文;侯会池;李伟;智亮辉;刘芳;王淑玉;张世睿;赵亮;李晓辉

    目的 提高对马蹄肾并肾母细胞瘤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我院收治经手术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马蹄肾并肾母细胞瘤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发现腹部肿物6d入院,无明显消化系和泌尿系症状,生命体征正常,消瘦明显,CT检查示左上腹腹膜后巨大肿物,未见左肾.按腹膜后巨大肿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侧腹膜后肿物,双肾于下极融合,呈马蹄状,肿瘤未超过马蹄状肾狭部.游离并切断肿物及马蹄肾狭部,缝扎右肾切缘,切断左侧输尿管,完整切除左肾肿物.术后病理检查报告:肾母细胞瘤伴片状坏死.诊断:马蹄肾并肾母细胞瘤.予放线菌素D加长春新碱化疗,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马蹄肾并肾母细胞瘤临床罕见,临床医师应提高认识,以减少误诊误治.

  • 儿童胸腔积液54例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孙培静

    目的 探讨儿童胸腔积液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科2007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儿童胸腔积液5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胸腔积液病因以感染因素居首位共49例,其中化脓性感染3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11例,结核感染4例,并殖吸虫感染2例;非感染因素5例,包括川崎病3例,肾病综合征及非霍奇金淋巴瘤各1例.就某一病因而言,不同年龄患儿引起胸腔积液的原因有所差异,在化脓性感染中,≤3.0岁患儿明显多于3.1~7.0岁及≥7.1岁患儿;在肺炎支原体感染中≤3.0岁患儿少于3.0 ~7.0岁及≥7.1岁患儿,且以≥7.1岁儿童高发.54例明确诊断并治疗后痊愈42例,好转8例,未愈3例,死亡1例.结论 儿童胸腔积液病因以感染因素居首位,且以细菌、肺炎支原体、结核感染为主,不同年龄病因有所差异.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重度二氧化碳潴留效果观察

    作者:李艳肖;史金英;袁德琴;梁春花;赵从会;柴书坤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 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重度二氧化碳(CO2)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AECOPD并重度CO2潴留156例,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结果 本组NIPPV治疗2h后Sa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及心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呼吸、心率及SaO2均较治疗前及治疗2h后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h、24h后pH、PaO2及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h后与治疗24h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NIPPV治疗成功率79.49%,气管插管率20.51%,病死率6.41%.结论 NIPPV可显著改善AECOPD并重度CO2潴留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且安全有效.

  • 血尿酸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

    作者:齐斌;任威;李春江;张锐

    目的 探讨血尿酸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中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AHF 89例(AHF组)和健康体检者50例(正常对照组),测定比较血尿酸和NT-Pro BNP水平,评估血尿酸和NT-Pro BNP诊断AHF的价值及获随访AHF 81例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血尿酸及NT-proBNP水平AHF组分别为(408.4±113.8) μmol/L、(4100.7±1140.0)pg/ml,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26.6±85.4) μmol/L、(291.6±87.9) p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尿酸水平为416 μmol/L时,诊断AHF的灵敏度为69.7%,特异度为60.0%;NT-proBNP水平为4100 pg/ml时,诊断AHF的灵敏度为60.7%,特异度为80.0%.血清高尿酸和高NT-Pro BNP水平AHF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血清低尿酸及低NT-Pro BNP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尿酸和NT-ProBNP联合检测可提高AHF的诊断水平及预后预测价值.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内脏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贤明;张文君;贺祎;刘超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诊断内脏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彩超对腹痛及高血压患者进行内脏动脉筛查,彩超检出动脉瘤者行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进一步证实诊断.结果 本组彩超检出内脏动脉瘤15例,其中脾动脉瘤6例,腹腔干动脉瘤4例,肠系膜上动脉瘤3例,肾动脉瘤2例.彩超声像图特征为内脏动脉走行上出现瘤样结构,瘤体内为红蓝交替的漩涡状动脉血流信号,部分瘤体合并血栓、瘤壁钙化及瘤后狭窄.15例均经CTA检查证实诊断,3例经DSA检查再次证实诊断.结论 彩超能够准确反映瘤体部位、大小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对内脏动脉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优化CT扫描参数在小儿头颅疾病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郑巧;邹建华

    目的 探讨小儿头颅CT扫描参数变化对辐射剂量的影响及优化扫描参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疑诊头颅疾病需行CT扫描的不同年龄患儿300例,根据扫描参数管电压及管电流及螺距的不同分为以下3种情况:①A组管电压改变(80 ~ 120 kV),管电流及螺距不变;②B组管电流改变(100 ~ 300 mA),管电压及螺距不变;③C组螺距改变(0.8 ~1.5 mm),管电压及管电流不变.比较3种情况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结果 A组管电压80、100、120 kV时CT-DIw分别为(10.236±0.356)、(21.446±0.815)、(34.512 ±0.736) mGy;B组管电流100、200、300 mA时CTDIw分别为(12.293±0.226)、(23.446±0.915)、(35.842±0.736) mGy;C组螺距0.8、1.0、1.5 mm时CTDIw分别为(44.246 ±0.126)、(35.446±0.815)、(23.842±0.736) mGy.3种情况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保证诊断质量的前提下,CT检查时适当降低管电压、管电流,提高螺距,可使辐射剂量明显降低.

  • Leigh综合征头颅质子磁共振波谱影像表现探讨

    作者:田树平;杨立;叶宏军;王占宇;花焱;王子军;张燕群;郭勇

    目的 探讨Leigh综合征头颅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Leigh综合征10例的头颅MRI及1H-MRS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0例双侧基底节区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3例脑干背侧、1例小脑常规MRI检查均可见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FLAIR像上为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7例显示高信号,扩散系数(ADC)图呈低信号;3例表现为等及低信号.10例灌注加权成像(PWI)示双侧豆状核、尾状核病灶均为高灌注,但其他部位病灶表现为低灌注.本组病变区域1H-MRS表现为胆碱峰升高,N-乙酰天门冬氨酸峰降低;病变区域、脑脊液及常规MRI图像表现正常的区域均可见巨大乳酸双峰.结论 对Leigh综合征1H-MRS可提供直接反映疾病代谢异常的信息,联合应用常规MRI、DWI、PWI有利于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

    作者:周俊卿;程欣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已在越来越多医院开展,HBsAg定量检测结果不仅可反映患者当前病情,且对预后有提示作用.国内外已有研究探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sAg定量检测结果对疗效的预测作用,及早并准确区分抗病毒治疗应答良好者和应答不佳者,以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改善预后.本文对HBsAg定量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综述如下.1 HBsAg的生成机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是指患者血中HBsAg持续存在至少6个月以上的状态,而急性HBV感染是指患者血中一过性出现HBsAg[1].

  •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病机制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郭团茂;史朝瑞;行艳丽;马航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由椎间盘本身结构病变引起,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很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曾受下腰痛困扰人数占总人口75.0% ~ 85.0%,且1.0%因下腰痛而永久致残[1];另有调查显示,45岁以下人群下腰痛是引起身体失能常见原因,而45~65岁人群下腰痛是损害身体健康的第3位原因,仅次于心脏病和关节炎[1].Crock 1970年在椎间盘损伤再评价一文中首先提出椎间盘内部破裂(IDD)可致下腰痛观点,后称之为DLBP.虽椎间盘造影术为诊断DLBP常用手段[2-3],但其较高假阳性率,加上不完全清楚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难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本文对DLBP主要发病机制和影像学改变进行综述,以期对同行有所启示.

  • 软、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作者:李玉辉;王美清;李东升;赵开

    目的 探讨软、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和适应证.方法 选择我院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216例,其中112例经软通道治疗(软通道组),104例经硬通道治疗(硬通道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总病死率15.3%,软通道组病死率13.4%,硬通道组病死率1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操作时间软通道组平均7.6 min,硬通道组平均3.8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实质内血肿引流时间软通道组平均4.6d,硬通道组平均4.9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室内血肿引流时间软通道组平均4.8d,硬通道组平均5.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碎骨片残留率、颅内感染发生率及穿刺针道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软、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有良好效果,但其适应证不同,临床工作中应区别对待.

  • 右美托咪定麻醉镇静效果评价

    作者:吴艳琼;孙艳玲;许克成;秦成名;王贤裕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麻醉镇静的效果.方法 检索2000年1月-2012年1月PubMed、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EMbas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右美托咪定用于麻醉镇静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同时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5篇文献284例纳入研究,其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干预的试验组150例,使用咪达唑仑和(或)丙泊酚干预的对照组134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 =2.04,95%CI(1.04,3.99)];谵妄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RR =0.33,95%CI(0.13,0.85);RR=0.43,95%CI(0.20,0.93)].结论 与传统麻醉镇静药物相比,右美托咪定可显著提升麻醉镇静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 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作者:王美清;李玉辉;李东升;赵开

    目的 观察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无脑疝、出血量40 ~50 ml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无脑疝、出血量40 ~5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185例的临床资料.93例采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瓣组),92例采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穿刺组),分析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骨瓣组为53.8%,穿刺组为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个月,骨瓣组死亡32例,病死率34.4%;穿刺组死亡17例,病死率18.5%,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出血量40 ~50 ml且无脑疝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优于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 布鲁杆菌变态反应性髋关节滑膜炎一例误诊

    作者:仇仲庭;康亚新;李向东;何彩会;霍彩霞

    目的 探讨布鲁杆菌变态反应性髋关节滑膜炎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布鲁杆菌变态反应性髋关节滑膜炎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右髋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3 d入院.入院后诊断为髋关节滑膜炎,予持续皮牵引、热疗、活血及止痛等对症治疗疼痛减轻,但12h后患者诉髋部疼痛明显加重,休息制动不能缓解.追问病史,发现患者近期有羊群接触史,且发病前15 d有低热、乏力及多汗等症状,行布鲁杆菌凝集试验1∶400.确诊布鲁杆菌变态反应性髋关节滑膜炎.予四环素、链霉素等治疗3周后右侧髋关节疼痛症状基本消失,继续上述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为3周),行布鲁杆菌凝集试验1∶60,患者康复出院.结论 布鲁杆菌变态反应性髋关节滑膜炎误诊率高,加强业务学习,重视病史采集,尽早行血、骨髓培养及布鲁杆菌凝集试验可减少误诊.

  • 不典型布鲁杆菌病一例分析

    作者:胡书香;李庆;陈泽林;郭义

    目的 探讨布鲁杆菌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例布鲁杆菌病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午后间断低热1个月,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院.查血白细胞正常,血小板轻度升高,尿白细胞、酮体、胆红素均(+),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B超、CT检查未见异常,结合临床表现疑诊结核感染.予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及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症状未缓解.追问病史,了解到患者有牲畜接触史,遂采血查布鲁杆菌血清凝集试验效价1∶300,确诊为布鲁杆菌病,改用阿米卡星、米诺环素治疗,2周后复查布鲁杆菌血清凝集试验效价<1∶100,随访6个月未复发.结论 布鲁杆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轻重不一,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重视流行病学史的询问,对长期低热患者应考虑布鲁杆菌病,行血清凝集试验助诊.

  • 手腕部腱鞘结核误诊与防范对策探讨

    作者:王夫平;冷树立;林戈亮;金日浩;周健辉;李国强;余业文;陈康察;石惠文

    目的 探讨手腕部腱鞘结核的临床特点,分析其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例手腕部腱鞘结核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均无结核中毒症状,否认结核病史,临床表现为患侧掌指关节肿胀、疼痛或肿物,先后误诊为指尖脓肿、腱鞘囊肿、关节炎及腱鞘炎等,予相应治疗无效,后在我院行病灶清除术并病理检查确诊为腱鞘结核.本组误诊时间8个月~3年.术后予抗结核治疗,5例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术后4个月失访,4例随访9~16个月未见复发,其中拇指屈曲功能及腕关节、屈指功能受限各1例,功能满意2例.结论 对手腕部腱鞘结核认识不足、诊断技术限制和专业知识缺乏是手腕部腱鞘结核误诊的主要原因.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手腕部腱鞘结核的警惕性,对长期对症治疗无效的关节病变应尽早行病灶清除术并病理检查,以协助诊断.

  • 剖腹术中得以确诊的脾结核误诊剖析

    作者:刘向阳;高彬;赖敬波;李晓苗;姬秋和

    脾结核是一种少见疾病,多表现为发热、消瘦、贫血、脾占位病变等,但这些症状和体征均为非特异性,易与腹部其他疾病相混淆而误诊和漏诊.本例脾结核病初因实验室及超声、CT检查结果误导临床医生做出脾淋巴瘤的诊断,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取脾及大网膜增大淋巴结行冷冻活检明确诊断为脾结核.本文分析该例诊治过程,探讨早期诊断脾结核的原则和方法,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关键词: 结核 误诊 脾肿瘤
  • 纵隔淋巴结结核一例误诊分析

    作者:赵红玲;程多智

    目的 探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收治并确诊为纵隔淋巴结结核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因间断发热,食欲缺乏,伴咳嗽及双下肢膝、踝关节疼痛、乏力15 d入院.当地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予相应治疗无效入我院.入院后多次查血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增快,结核抗体阴性,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弱阳性.全身PET-CT显像示:纵隔及双肺门多发增大淋巴结,部分融合,代谢异常增高;腹膜后淋巴结增大且代谢异常增高,考虑恶性肿瘤,淋巴瘤可能性大,不排除结核可能.予抗感染、试验性抗结核等治疗1周后体温恢复正常,2周后复查血红细胞沉降率下降、肝肾功能正常,患者出院继续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复诊血红细胞沉降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确诊不典型纵隔淋巴结结核.1年后复查增强CT示纵隔淋巴结完全正常钙化,患者康复.结论 纵隔淋巴结结核临床少见,易误诊.临床上对纵隔区域发现的难定性增大淋巴结,应及时行纵隔镜活检以尽早明确诊断并治疗.

  • 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漏诊后者一例诊治体会

    作者:李蓉;张翀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诊治要点.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漏诊后者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头昏、胸闷、心慌5h就诊.5h前排便后突感头昏、胸闷、心慌跌坐在地,自感全身乏力,反复多次上肢支撑用力均不能自行坐起,急诊入我院.有冠心病病史8年,入院后心电图检查示室性早搏、ST-T改变,心肌酶及肌钙蛋白Ⅰ均升高,按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入院第2天尿量开始减少,24 h尿量少为50 ml,呈酱油色,请肾内科医师会诊后,急查血肌红蛋白升高,确诊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予血液净化、扩容、碱化尿液、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随访6个月,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 早期确诊并积极治疗,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关键.

  • 主动脉夹层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例

    作者:刘扬;魏世坤;赵红卫

    目的 总结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例腹主动脉夹层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例因胸闷、腹部疼痛、腰背部疼痛伴右下肢麻木10h就诊,急诊腰部CT检查示腰5~骶1椎间盘突出,予止痛药治疗无效,请急诊外科医师会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我科.查体:下腰椎(腰4、腰5、骶1)棘突压痛,无放射痛;足背动脉未触及;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行下肢血管、胸腹大动脉、心脏彩超及主动脉MR检查确诊为腹主动脉夹层,予相应治疗病情稳定后转上级医院,后失访.结论 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熟练掌握其临床特点,及早完善相关医技检查及认真进行病情分析是防范主动脉夹层误诊的关键.

  • PFNA治疗高龄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器械失效后翻修一例

    作者:易碧龙;黄哲元;刘好源

    目的 探讨高龄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高龄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后器械失效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为85岁男性,因摔倒致左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4d入院.髓部X线检查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术后复查髋部X线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装置位置好.术后4个月复查,查体见左下肢肢体短缩及外旋畸形,髋部X线片示左髋内翻,骨折局部塌陷.追问病史,发现患者未遵医嘱,术后1个月即下地负重.术后9个月再次复查左髋部X线示内固定失效,故再次收入院行左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恢复好.结论 PFNA内固定适于严重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但仍需避免过早负重.

  • 术中急性肺动脉脂肪栓塞致心搏骤停二例救治体会

    作者:隋波;王维;李冠华;高鸿;袁建广

    目的 探讨影响术中肺动脉脂肪栓塞致心搏骤停救治成功的因素.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术中发生急性肺动脉脂肪栓塞致心搏骤停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均为女性,1例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术,术中突发血压下降、意识丧失、呼吸骤停,即刻予心脏按压、正性肌力药物、电除颤等治疗,救治成功,抢救中见颈部、前胸、腋下有紫斑,查D-二聚体明显升高.1例行下肢、腰臀部和腹部脂肪抽吸术,自体脂肪充填隆胸术及自体脂肪阴道壁充填术,术中突发呼吸、循环衰竭,摄床旁X线胸片示双肺大片模糊影像,符合肺动脉脂肪栓塞表现,颈部、腋下及前胸亦出现紫斑,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及时有效心脏按压和正性肌力药物应用使阻塞肺动脉再通程度是肺动脉脂肪栓塞抢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 输尿管镜手术并发症原因剖析

    作者:宇洪涛;左泽平;方军

    目的 总结输尿管镜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5年9月-2012年9月实施输尿管镜手术出现严重并发症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术中出现输尿管穿孔2例(0.6%),均中转开放手术行输尿管修补手术,术后留置双J管3~4周;术中输尿管黏膜下假道形成2例(0.6%),及时终止手术,留置双J管4周;术中输尿管撕脱l例(0.3%),因输尿管局部炎性狭窄、撕脱长度过长,且患侧肾脏严重积水行患肾切除术;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l例(0.3%),术中留置双J管顺利,予抗休克及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6例均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 输尿管镜手术成功率高,提高对其并发症认识,熟练手术操作,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是减少输尿管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 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碎石致输尿管上段破裂三例探讨

    作者:赵晟罡;韩学刚;徐小明

    临床上原发性输尿管结石少见,一般为肾结石在排出过程中,在输尿管狭窄处受阻所致.输尿管结石发病高峰年龄为20 ~50岁,青壮年是其高发人群,男性是女性的2~3倍[1].目前,采用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腔内碎石等联合治疗泌尿系复杂结石已逐渐普及,但在基层医院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仍广泛应用.ESWL可使多数泌尿系结石患者免于手术,但应用不当可发生严重并发症.我院2007年4月-2012年3月共收治输尿管结石498例,其中3例输尿管下段结石行ESWL治疗导致输尿管上段破裂,现分析报告如下.

  • 关于简化糖耐量试验是否应广泛推广之我见

    作者:彭兴

    众所周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在糖尿病诊断学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1],是发现和确诊无临床症状的化学糖尿病与糖耐量减退的必不可少的依据[2],所以学界广泛将其称为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3].诚然,并非每1例疑诊为糖尿病的患者都必须做OGTT.因按1980及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当患者具有所谓"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的糖尿病临床症状时,其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FBG)值≥7.8 mmol/L(140 mg/dl)2次、更多次或任意时间的血浆葡萄糖值≥11.1 mmol/L,即可诊断为临床糖尿病,而无需再做OGTT[4].我们还知道对于一个已有明显高血糖的临床糖尿病患者来说,让其口服足量葡萄糖或馒头来做OGTT,是有害无益的,至于没有临床症状或虽有某些临床表现但其FBG<7.8 mmol/L者,则均应做OGTT[5].

  • 有机磷农药经皮肤接触中毒22例误诊分析

    作者:黄平

    目的 了解经皮肤接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我院收治并误诊的经皮肤接触有机磷农药中毒2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5例因使用有机磷农药治疗皮肤病或体虱、跳蚤、臭虫而中毒;7例因喷洒有机磷农药时衣裤被喷湿,未及时更换,皮肤吸收中毒.22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4例,急性心肌梗死3例,中暑、肝昏迷、癫痫、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及过敏性哮喘各l例.治愈20例,治愈率90.9%;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2例,病死率9.1%.结论 经皮肤接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毒史不详,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提高认识和警惕性,详细询问病史,综合分析病情,及时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必要时予阿托品诊断性治疗有利于早期诊断.

  •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误诊为胃肠穿孔一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太坤

    目的 分析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MCTD)误诊为胃肠穿孔的原因,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我院收治并误诊为胃肠穿孔的MCTD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中、上腹部持续性胀痛3d,加重伴呕吐、腹泻6h入院.经查体、实验室检查及腹部B超、CT、X线等检查后,诊断肠梗阻?胰腺炎?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等治疗,腹痛无减轻,且出现发热,疑诊胃肠穿孔致腹痛,拟行剖腹探查术.术前会诊查体见面部肿胀,手指肿胀呈腊肠样,手和面部血管扩张.追问病史发现患者双手遇冷易出现雷诺现象,有反复双手僵硬及膝关节、腕关节、指间关节疼痛病史.急查血清免疫球蛋白G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血抗核抗体及抗核糖核蛋白抗体(+),确诊为MCTD.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环磷酰胺等治疗,临床症状缓解出院,随访2年病情无复发.结论 MCTD临床少见,且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生应加强对其的认识并全面系统分析,以减少误诊误治.

  • 糖尿病发生多重并发症的分析报道

    作者:孙明;王玉红

    目的 熟悉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e,HHS)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及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的临床特征,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HHS并RM及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以意识障碍伴发热12 h入院,查有效血浆渗透量浓度364.5 mmol/L,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泌尿系感染,感染性休克.入院后血、尿真菌培养阳性;肌酸激酶进行性增高,高41587 U/L.在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后明确诊断为RM,但患者呈缄默状态并伴神经系统症状,行头颅MRI检查示桥脑、脑室旁对称异常信号,考虑脱髓鞘改变,右侧脑室旁腔隙灶.明确诊断并予相应治疗后病情好转,但患者遗留缄默等精神症状.结论 多重感染不仅可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HHS并RM,亦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临床医生应予高度重视.

  • 以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迟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探讨

    作者:梁兰青;黄海;列才华;冯维;王建平;屈姗

    目的 探讨以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迟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以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迟发性SLE 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断体会.结果 10例首发表现为水肿及恶心、食欲缺乏各4例,发热及肺部感染各1例.病初误诊为原发性肾功能衰竭4例,高血压肾损害、肾功能衰竭3例,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各1例.误诊时间1个月~4年.10例按误诊疾病治疗效果均欠佳,进一步行免疫学检查,确诊为迟发性SLE并予相应治疗,随访3~6个月,病情好转8例,死亡2例.结论 对肾功能衰竭患者,特别是伴与血肌酐升高不相平行或不能解释的贫血、脑病、胸腹腔及心包积液者,应常规行免疫学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 血糖异常出现神经精神系少见症状的诊断分析

    作者:游红;卢伟;张金囡;雷强

    目的 提高以少见精神、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血糖异常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以少见精神、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血糖异常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结果 本组3例为低血糖所致精神、神经症状,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2例,局限性肢体抽搐1例;6例为高血糖所致精神、神经症状,表现为局限性肢体抽搐及一侧肢体不自主运动各2例,步态不稳伴排尿障碍及双小腿疼痛伴肌肉萎缩各1例.本组确诊为2型糖尿病7例(伴偏侧舞蹈症和抽搐各2例、伴脊髓损害和骨骼肌病变各1例)、原发性肝癌和胰岛素瘤各1例.经严格控制血糖及对症支持治疗后,7例预后良好,2例因原发疾病为肿瘤预后较差.结论 血糖异常所致少见精神、神经症状易误诊为神经科疾病,临床上对于血糖异常患者需仔细查明病因,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 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文献综述

    作者:刘洁;苑雪娇;孔瑞娟

    近年来,关于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文献逐年增多,我们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1994-2012年的文献资料,题名包含"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文献共175篇,其中123篇文献包含"假性血小板减少"与"EDTA(乙二胺四乙酸)",2006年后此类报道文献量剧增,期间共报道372例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本文就EDTA-PTCP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防范措施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减少或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

  • 妊娠晚期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一例的识别与诊治

    作者:羊裔明;周辉;廖建梅;侯倩男

    目的 提高对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的认识.方法 对1例申请会诊的妊娠晚期EDTA-PTCP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妊娠晚期羊膜早破,查血小板5×109/L申请会诊.经问诊与查体,未发现出血病史和体征.后采用肝素抗凝血手工进行血小板计数70×109/L,自动计数仪血小板计数34×109/L,两者差异推测可能与肝素引起了部分血小板聚集有关,诊断为EDTA-PTCP.患者剖宫产术中与术后均无明显出血.结论 临床上应将EDTA-PTCP作为血小板减少的重要鉴别项目之一,以免造成误诊误治.

  • 假性血小板减少九例原因分析

    作者:李秀芳

    目的 探讨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的发病原因及防范措施,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2010年5月-2012年6月我院检验科发现的9例EDTA-PTC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门诊或住院行血常规检查均发现血小板减少(<50×109/L),均重新采血并于1h内送检,EDTA-K2抗凝管机检血小板结果仍明显降低(18 ~52)×109/L,血小板直方图存在曲皱、尾部上翘、拖尾、无拟合曲线等异常;枸橼酸钠抗凝管机检及草酸铵稀释液手工计数血小板均接近正常,且枸橼酸钠抗凝管机检血小板直方图正常.9例均明确为EDTA-PTCP.结论 应用EDTA-K2抗凝管机检血小板计数减低而患者无出血倾向、血栓形成等相关血小板减少症表现时,可采取手工计数、更换抗凝剂等方法复检,以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

  • 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朱金明;李翠芳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1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均有不同程度呕吐、腹胀、腹痛及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表现,皆无确切转移性右下腹痛史,亦无腹部外伤或手术史.入院后均酌情予胃肠减压、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并按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明确肠梗阻系急性阑尾炎所致.114例根据具体病情实施阑尾切除加肠粘连松解术84例,阑尾周围脓肿引流术12例,阑尾切除加坏死小肠部分切除术9例,阑尾切除加回盲部切除术6例,阑尾切除加肠套叠复位术3例.97例术中酌情行肠减压、盆腹腔冲洗并放置引流.本组治愈率95.6%(109/114),平均住院12.5 d.结论 病因诊断、围术期处理及尽早手术是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救治的关键.

    关键词: 阑尾炎 肠梗阻 误诊
  • 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一例诊治反思

    作者:刘慧竹;张俊;朱坚;许志伟;王建承;费健

    目的 探讨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例临床表现极似非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持续性右上腹隐痛4d,突发中上腹痛1d入院,根据病史、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胆源性胰腺炎,予保守及腹腔穿刺引流等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倾向于胆道梗阻消除,遂考虑非梗阻型胰腺炎,但之后患者病情有所反复,影像学诊断梗阻不确定,行胰胆管逆行造影(ERCP)术确诊为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予相应治疗后患者病情缓解,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对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认识,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早期行ERCP术是明确诊断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关键.

    关键词: 胰腺炎 梗阻型 误诊
  • 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一例

    作者:孙建斌;崔忠;杜冬;崔永泽;赵清涛;魏强

    1病例资料女,17岁.因右上腹痛伴发热、消瘦50d,肝脏CT检查示肝右叶巨大囊性肿物20d就诊.50d前出现右上腹痛伴发热、消瘦,当地医院肝脏CT检查示肝右叶巨大囊性肿物,肝功能及血清甲胎蛋白(AFP)正常,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术引出淡血性液体1200 ml,经引流管注射无水乙醇3次,仍持续发热,20d后复查肝脏CT仍示肝右叶巨大囊性肿物,入我院.既往体健.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检查未发现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明显压痛,仅肝区轻度叩痛.超声检查示肝右叶一16 cm ×10 cm大小实性为主混合回声肿物,内含大小不等不规则无回声区;CT检查示肝右叶巨大囊性占位病变,不除外感染?

    关键词: 肝肿瘤 肉瘤 误诊 囊肿
  • 下颌阻生牙拔除致右下眼睑及下颌皮下气肿

    作者:谢云;伍春林

    目的 探讨下颌阻生牙拔除致皮下气肿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例拔除下颌阻生牙致颈部皮下气肿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右下后牙反复肿痛就诊.曾自服阿莫西林胶囊治疗,症状缓解但反复发作,摄X线牙片示右下第三磨牙水平生长,结合病史及口腔专科检查,诊断为右下第三磨牙水平低位阻生.拔除该牙后约5 min患者出现皮下气肿,即予抗感染等治疗,症状很快消失.结论 涡轮机气压较大、拔牙过程中敲击力过大及牙挺使用方法不当均可致皮下气肿,临床医生应予重视,以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

  • 双眼埋藏性视盘玻璃膜疣误诊报告

    作者:吕永川;崔舒红;尚丽

    目的 探讨双眼埋藏性视盘玻璃膜疣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收治并长时间未能明确诊断的双眼埋藏性视盘玻璃膜疣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因在阳光下短暂视物模糊1个月就诊.查双眼视力、眼前节正常,视盘充血、水肿,隆起约3.0D,视野检查生理盲点扩大,考虑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视乳头水肿,转内科住院治疗.头颅MRI检查未见颅内占位性病变;腰椎穿刺检查示颅内压正常,脑脊液无炎性细胞.后到北京某医院检查,考虑神经性视乳头水肿,未能诊治.2个月后患者自觉视力略有下降,再次到我科就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FFA)示双眼视盘呈结节状强荧光,无异常渗漏;眼部B超检查示双眼视盘扁平隆起,有不规则高回声.诊断为双眼埋藏性视盘玻璃膜疣.结论 双眼埋藏性视盘玻璃膜疣临床较少见,易误诊为视乳头水肿,眼底FFA及眼部B超检查对其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临床误诊误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