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临床误诊误治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Clinical Misdiagnosis & Mistherapy 림상오진오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3429
  • 国内刊号: 13-110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4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误诊误治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陈晓红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血液净化疗法救治妊娠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评价

    作者:杨新军;吴广礼;陈云爽;干磊;赵维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7例AFL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确诊后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依不同病情予血浆置换(PE)+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F)、血液灌流(HP)+ CVVHF、血液透析(HD) +HP及单纯性CVVHF治疗.5例痊愈,1例病情好转出院,1例病情重自动出院.结论 AFLP,尤其是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早期行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阻止病情进展,改善预后.

  • 环扎联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体及下极粉碎性骨折

    作者:刘欣伟;刘志钢;丁海生;李惠芳;郭杰;郑雪君;宋旭;杨晓光;于利锋

    目的 探讨环扎联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体及下极粉碎性骨折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2005-2011年收治的128例单侧髌骨体及下极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环扎联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行膝前正中纵切口直达骨折端,采用环扎联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有明显移位者先以钢丝环扎复位,复位满意后采用可吸收缝线荷包状缝合髌前筋膜,预穿8字钢丝,于外下象限处打结并紧固,后依次缝合并置引流.术后第1天行患侧卧位主动屈伸膝关节功能锻炼,次日移除伤口引流,下床佩戴膝关节支具负重行走.结果 本组随访6个月~2年,3个月内全部达到临床愈合,膝关节主被动活动均良好,优良率97.7%.结论 环扎联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体及下极粉碎性骨折避免了传统髌骨切除手术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及二次手术创伤,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履行告知义务及时确诊无痛性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一例

    作者:黄丽娜;李西琳

    目的 分析不典型心肌梗死(心梗)的诊治要点,强调临床医生履行告知义务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1例无痛性急性广泛前壁心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77岁,因左手酸麻伴恶心、呕吐1h入我院.接诊医师结合患者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症状考虑为不典型心梗,建议立即行心电图检查,但被家属拒绝.后接诊医师认真履行知情告知义务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经心电图及血生化检查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室性期前收缩.予溶栓及球囊扩张术等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 无痛性心梗临床症状多不典型,需结合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临床对此类患者认真履行知情告知义务,有助于避免误诊误治.

  • 二尖瓣置换术后迟发型左心室破裂诊治分析

    作者:祝岩;王辉山;李新民;肖月华

    目的 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延迟破裂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迟发破裂的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行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及三尖瓣成形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6h出现心包及纵隔引流管有大量血性引流液.患者被立即转运至手术,开胸探查证实为左心室Ⅲ型破裂,行修补术抢救成功,术后顺利出院.结论 高龄、左心室偏小和体重较轻是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延迟破裂的危险因素,术中操作粗暴则增加了左心室破裂危险性.左心室延迟破裂一旦明确诊断应急诊手术修补,有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 钝性脾损伤的非手术治疗选择及实施策略探讨

    作者:李晓武;尚培中;贾国洪;苗建军;李永庆;王金;张伟

    目的 探讨钝性脾损伤的非手术治疗选择及实施策略.方法 对我院2008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钝性脾损伤8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对序列血红蛋白浓度监测及增强CT扫描监测非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67例血流动力学稳定,符合非手术治疗指征,其中54例经非手术治疗成功,成功率80.6%(54/67).CT分级Ⅰ、Ⅱ级患者非手术治疗成功率为87.8% (36/41),Ⅲ级为63.6%(14/22).13例非手术治疗失败,其中10例序列血红蛋白浓度测定持续下降.本组18例早期复查64排CT增强扫描,发现活动性出血3例,假性动脉瘤、肠系膜血管损伤各1例.结论 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钝性脾损伤患者,CT分级及序列血红蛋白浓度测定可用于监测非手术治疗的效果.CT分级Ⅰ、Ⅱ级患者非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增强CT有利于动态观察伤情变化.

  • 石家庄地区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调查分析

    作者:苏鸣;任生刚;张保利;刘晓瑜;赵敬聪;杨素玲;陈璐;滑会兰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探讨学龄前儿童所在地域、父母屈光不正史及年龄与其屈光不正的关系.方法 使用美国Suresight手持自动验光仪,对石家庄市区及石家庄市山区部分幼儿园儿童进行屈光筛查、外眼及眼底检查,并按年龄组进行统计.结果 学龄前受检儿童1550例,资料完整的共1139例,屈光不正发生率为12.29%(140/1139).2~5岁各组间屈光不正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931,P=0.115).屈光不正类型主要为复合远视散光、单纯远视、混合性散光,不同性别、地域及家族史儿童屈光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81,P=0.537;x2 =3.115,P=0.078;x2 =2.440,P=0.118).排除屈光状态异常者后,各年龄组双眼球镜、柱镜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61,P=0.674;F=1.132,P=0.297;F=0.999,P=0.468;F=0.945,P=0.537).结论 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与年龄、性别、地域及家族史无关,屈光不正类型以复合远视散光、单纯远视、混合性散光为主,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筛查对早期发现屈光不正具有重要意义.

  • 激光光凝法联合中药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作者:姜秀芳;王伟

    目的 观察激光光凝法联合中药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效果.方法 将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360例(均为单眼发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0例,采用激光光凝法治疗;观察组1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剂分期治疗.激光光凝法疗程1个月,中药治疗疗程4个月.疗程结束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有效率为9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激光光凝法联合中药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效果优于单纯激光光凝法,且不良反应较少.

  • 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长期生活质量随访调查(附41例报告)

    作者:狄桂萍;李萍萍;廖秀梅;李志辉;郑清友

    目的 调查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长期生活质量变化.方法 按照国际通用SF-36健康调查问卷对其术后长期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使用为肾移植供者特制的再移植意愿度问卷,了解供者对供肾的态度及进一步探讨可能影响供者抉择的因素.结果 术前与术后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除躯体疼痛、情感角色、精神健康得分有所上升外,余5项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躯体疼痛得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各测评项得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悔供肾组的生活质量得分低于愿再供肾组,大部分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体亲属肾移植手术安全可行,供者完善的术前评估与选择以及术后严密长期随访、供肾后健康知识的普及十分重要.

  • 改良皮瓣法腋臭切除术在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

    作者:孙卫海;张宝成;吴小会;郭莉;李燕;陈潮;谢淼;高慧

    目的 探讨改良皮瓣法腋臭切除术在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腋臭76例采用改良皮瓣法腋臭切除术.手术去除大汗腺及毛囊后在皮瓣上用尖刀片沿皮纹戳数个长约3 mm的微孔进行引流,缝合切口后用弹力绷带包扎压迫手术区敷料.术后3d及7d换药,10 d拆线并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术后3~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76例术后均无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访腋部辛辣汗臭均消失、出汗减少,社交活动正常;其中5例腋窝瘢痕宽1~3 mm,余患者瘢痕不明显,皮肤颜色及皮肤质地均正常,腋毛基本消失.结论 带微孔引流改良皮瓣在保证腋臭手术效果的同时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龙;宋维;安金锁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呼吸衰竭42例,24例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组),18例加用鼻导管吸氧(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h、24 h呼吸、心率、血压、血气分析等临床指标的变化,并比较气管插管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治疗2h、24h后呼吸、心率、血气监测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两组气管插管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17,P<0.05;t =5.02,P <0.05),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4,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衰竭状态,促进康复,改善预后.

  •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干预及效果分析

    作者:高铭云;梁桂花;韦燕萍;曾燕;唐怡;刘柳芳

    目的 研究营养干预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围术期及康复期营养干预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住院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0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对于预组建立营养档案,行营养状况评估,并对术前、术后、康复期进行营养指导、营养指标监测、营养咨询等个性化干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不施加营养干预.结果 干预组营养指标、体格指数、生化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尽早发现其营养不良并适时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预防并发症,促进癌症康复,改善生存质量.

  • 乳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监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媛;陈建魁;于农;宋世平;尹秀云;金欣;左向华;王淼

    目的 探讨监测乳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意义和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明确诊断的乳腺癌患者149例(乳腺癌组)和同期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9例(良性疾病组)及健康体检女性82例(健康对照组),均检测D-二聚体、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5-3(CA15-3)、癌抗原125(CA125)及乳腺癌受体并进行比较.结果 乳腺癌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乳腺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伴远处脏器转移的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CEA、CA15-3、CA125水平具有相关性(P =0.012、0.027和0.035).结论 D-二聚体水平与乳腺癌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 心肌功能指数在冠心病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学蔚;刘惠宁

    目的 探讨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心肌功能指数(Tei指数)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DSE)中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45例受检者,其中冠心病30例(冠心病组),正常者15例(对照组),全部行静息时及多巴酚丁胺负荷时DTI检测,分别采集左、右房室瓣环处的多普勒组织频谱图,测定并计算出Tei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受检者DTI图像均能满意记录,静息状态下两组左、右心室Te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静息状态下与DSE状态下Te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与对照组Tei指数在DSE状态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静息状态下与DSE状态下Te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E下DTI检测Tei指数是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状态及心功能改变的较好方法,该方法易掌握、重复性好.

  • 颈部淋巴结增大二例超声诊断

    作者:王健

    1 病例资料[例1] 男,21岁.因间歇高热(Pel-Ebstein热)、盗汗、消瘦、瘙痒、乏力来我院就诊.查体:生命体征平稳.颈部多个淋巴结增大;心、肺、腹无明显异常.查血中性粒细胞13×109/L,淋巴细胞1.0×109/L;红细胞沉降率32 mm/h,血清乳酸脱氢酶256 U/L;免疫学检查R-S细胞CD15及CD30抗原表达阳性.行超声检查示双侧颈部、颌下、锁骨上窝均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淋巴结回声,右侧颈部近颌下区淋巴结大,约3.9 cm ×2.6 cm大小,边界清,皮髓质分界不清,淋巴结门显示不清,内部结构紊乱,部分结节相互融合,内回声减低、不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示丰富粗条状血流信号.因疑诊淋巴瘤可能,加扫双侧腋下及腹腔淋巴结发现与上述相似的淋巴结构.

  • 泌尿系急性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与经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作者:张晓磷;熊继新;鲁玲;李海涛;韩强

    目的 探讨泌尿系急性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表现及经动脉内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 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技术,对泌尿系急性出血33例行DSA检查,观察其DSA表现,并选用不同的材料经动脉内栓塞治疗.结果 本组31例(94%)经DSA明确出血病因,2例(6%)表现为不典型间接征象,后经手术病理确诊.所有病例完成动脉内栓塞治疗,26例(79%)于48h内血尿停止,4例(12% )48 h后继续尿血,但出血量较术前减少,经保守治疗后停止出血,止血率为91%;另3例(9%)栓塞后止血失败,行患肾手术切除后血尿停止.术后30例平均随访11个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肉眼血尿复发.结论 DSA有助于泌尿系急性出血的诊断,经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并能够大限度保护受损器官的功能.

  • 急性脑梗死改良TOAST分型与踝臂指数、颈动脉彩超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玛依努尔·买买提;李红燕;党辉;何晓燕;王成凤;白婷迪娜;朱沂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改良脑卒中试验(M-TOAST)病因分型的构成,分析常见危险因素及踝臂指数(ABI)异常、颈动脉彩超异常在脑梗死中分布的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5月人院的急性脑梗死150例,根据M-TOAST标准进行病因分型,分析脑梗死常见危险因素及ABI异常、颈动脉超声异常与TOAST亚型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M-TOAST病因各亚型分布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AT) 101例(67.3%),小血管病变(SAD) 14例(9.3%),心源性栓塞型( CE)23例(15.3%),不明原因卒中(SOD)9例(6.0%),其他原因卒中(SUD)3例(2.0%).卒中危险因素各组吸烟史以及高血压的比例均较高,但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糖尿病、脂代谢紊乱、ABI异常及颈动脉彩超异常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AT型合并血脂紊乱比例高于SAD型及CE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3),后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颈动脉彩超异常率AT型明显高于SAD型及CE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D型与CE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CE型合并心脏病比例显著高于AT型及SAD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D型合并糖尿病比例显著高于AT型及CE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01);CE型ABI指数异常显著高于AT型及SAD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 M-TOAST分型中AT型为多见的病因,吸烟、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颈动脉彩超异常与AT密切相关,糖尿病与SAD密切相关.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应用现状

    作者:赵晶;尉承泽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由Gould于1960年研究唾液腺癌时提出,指原发肿瘤区域淋巴汇流到达的第一站,即临床先出现转移的一组淋巴结.如果SLN无肿瘤转移,理论上原发肿瘤引流区域中的其他淋巴结就不会发生肿瘤的转移.由此,以SLN转移状态预测相同淋巴汇流区域的其他淋巴结的转移状况.SLN活检(SLNB)分期已成为现阶段临床观察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的标准,但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therapy,NAC)前后行SLNB的手术时机仍存在不同意见.笔者就NAC前后乳腺癌的SLNB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有所帮助.

  •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治进展

    作者:李月明;裴顺祥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指肾上腺腺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多种病理改变造成的高血压伴有低钾血症、低血浆肾素活性( plasma rennin activity,PRA)、血浆和尿液高浓度的醛固酮水平[1-2].PA分为醛固酮腺瘤(primary aldosteronism,APA)、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diopathic hyperaldosteronism,IHA)、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癌、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异位醛固酮分泌腺瘤和癌.目前常见的是APA和IHA,APA约占PA的70%,IHA约占20%,随着诊断水平提高,IHA的发病率逐渐上升[3].

  •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郭艳梅;郭传勇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11年7月-2012年3月收治肝性脑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谷氨酸钾注射液、谷氨酸钠注射液治疗,并按肝性脑病Child分级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29,P=0.001);治疗组不同Child分级患者治疗后血氨、肝功能均显著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肝性脑病不同分级治疗效果比较:Ⅰ级、Ⅳ级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及Ⅲ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安全,且治疗效果优于谷氨酸钾、谷氨酸钠.

  • 射频消融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

    作者:温建梅;朱爱玉;冯伶伶;李晓爱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7年4月-2009年4月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射频消融术+宫内放置LNG-IUS)和对照组26例(仅宫内放置LNG-IUS).术后1、3、6、12个月随访观察痛经改善程度、闭经率、月经量、子宫大小、血清癌抗原(CA) 125值.结果 观察组在痛经改善率、闭经率、月经量减少、子宫体积缩小、CA125值下降及脱环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观察组34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下腹坠痛,5例出现发热,体温37.5~38.8℃,予对症处理恢复正常;3例腺肌瘤直径达5 cm者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仍可见3~4 cm等回声区并突向宫腔方向,超声监视下行负压吸刮瘤腔,清理坏死组织.对照组21例(80.8%)半年内未闭经,阴道出血淋漓不尽.结论 射频消融术联合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优势互补,既减少了单独应用LNG-IUS近期出血的问题,又克服了单独射频消融术远期易复发的不足.

  • 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前列地尔治疗对其影响

    作者:于建敏;孔祥瑞;丁修冬;耿纪录;唐静怡

    目的 了解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Hcy)水平及前列地尔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7月-2011年7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糖尿病并恢复期脑梗死47例,均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2周,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和血清Hcy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高Hcy血症的发生率为72.3%.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2周后,血清Hcy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为91.5%.结论 糖尿病并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前列地尔可通过降低血清Hcy水平有效改善脑梗死症状.

  • 喉黏膜相关淋巴瘤误诊为慢性炎症二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马云秀;季洁

    目的 分析喉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误诊为慢性炎症的原因,探讨减少误诊的措施.方法 对收治的2例MALT淋巴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文2例病史均较长(3年、6年),均表现为声音嘶哑、喉部不适,均曾活检,分别误诊为喉黏膜慢性炎症及溃疡,病程后期诊断为喉癌,后经纤维喉镜并活检明确诊断为MALT淋巴瘤.病理检查示典型的MALT组织学图像,免疫组化为B细胞性单克隆表达.结论 MALT淋巴瘤易临床和病理误诊,应重视喉镜活检,对可疑病例应请有经验的病理医师会诊,以减少误诊.

  • 新生儿戒断综合征一例诊治体会

    作者:何志慧;周玉福;石远滨

    目的 探讨新生儿戒断综合征的诊断要点.方法 对收治的1例初期误诊的新生儿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对诊断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本例为出生6d男婴,足月小样儿貌,皮肤中度黄染,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激惹,阵发性歇斯底里哭吵时伴随四肢抖动、面红、气急、出汗、体温升高等,查血白细胞升高,血培养示表皮葡萄球菌生长;痰培养鲍曼不动杆菌生长.诊断为新生儿肺炎、败血症、足月小样儿,化脓性脑膜炎待排除,予对症治疗后黄疸减轻,奶量好,但仍阵发性歇斯底里哭吵,后经详细询问病史,母亲为吸毒人员,诊断为新生儿戒断综合征.结论 细致采集病史,认真查体、勤于思考及与家属良好沟通,克服其隐瞒心理是准确诊断的关键.

  • 疑似扩张型心肌病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作者:周国;王磌;张奇志;张迅英

    目的 探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s,HHT)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1例疑似扩张型心肌病的HHT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因阵发性胸闷、气短5年,加重9d人院.当地医院曾诊断为心力衰竭予利尿剂治疗,症状可暂时缓解.患者有长期自发性鼻出血史及贫血史,皮肤、黏膜有毛细血管扩张表现,结合实验室、心电图、超声及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确诊为HHT并心功能不全.予相应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出院.结论 对临床表现类似扩张型心肌病,且有慢性出血、皮肤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及内脏损害者,应警惕HHT可能,及时行相关检查.

  • 尿道旁腺囊肿误诊为阴道前壁囊肿七例分析

    作者:汪银锋;钱洪浪;栗宝华

    目的 分析尿道旁腺囊肿误诊为阴道前壁囊肿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11年1月拟诊为阴道前壁囊肿并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尿道旁腺囊肿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7例入院后经妇科检查于阴道前壁均可触及单发囊性包块,均行手术剔除囊肿,术后病理证实为尿道旁腺囊肿,1例术后1周发现尿道阴道瘘,术后3个月再次行瘘修补术;1例术后因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术;余5例术后恢复顺利,无尿道阴道瘘及尿道狭窄等.结论 因解剖的位置关系,临床诊断阴道前壁囊肿时也需考虑到尿道旁腺囊肿的可能,行MRI、膀胱镜、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可避免误诊并减少尿道损伤.

  • 输尿管口囊肿并结石误诊为膀胱结石及膀胱肿瘤辨析

    作者:刘宁;黄广林;满立波;王建伟;周宁;翟建坡;除啸

    目的 探讨输尿管口囊肿并结石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 回顺性分析l例输尿管口囊肿合并结石的临床诊治经过.结果 本例体检B超检查示膀胱结石,行2次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未见结石排出,后行膀胱镜检查可疑膀胱肿瘤人我院.行CT检查发现膀胱腔内近右侧输尿管开口处类圆形致密钙化灶,考虑为膀胱结石.再次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三角区右侧实性肿物,表面不光滑呈乳头样,基底宽,考虑为膀胱肿瘤.行诊断性膀胱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呈囊状结构,内包含完整结石一枚,证实为输尿管口囊肿并结石.术后恢复顺利,随访未见异常.结论 输尿管口囊肿并结石临床罕见,易误诊.临床综合分析与影像学、内窥镜和病理检查相互结合是明确诊断的关键.

  • 孤立性冠状动脉心肌桥51例误诊报告

    作者:包秋红;曹中朝

    目的 分析孤立性冠状动脉(冠脉)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6年5月-2011年5月经冠脉CT检查确诊为孤立性冠脉心肌桥5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误诊为冠心病50例,其中12例在当地医院曾按心脏神经症予调节神经、休息等综合治疗无效后转入我院,疑诊为冠心病;1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误诊时间2d~6个月.所有患者经冠脉CT检查确诊,后予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症状好转出院.结论 孤立性冠脉心肌桥与冠心病、心脏神经症等的临床表现及医技检查结果相似,易误诊,临床接诊本病可疑患者应及时行冠脉CT或冠脉造影检查,有助于及早诊断和治疗.

  • 哑型二尖瓣狭窄13例误诊讨论

    作者:施洪

    目的 分析哑型二尖瓣狭窄(silent mitral stenosis,SMS)的误诊原因,探讨其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 对我院1958年2月-2008年2月收治并首诊误诊的SMS 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心功能Ⅲ级10例,Ⅳ级3例;误诊为冠心病7例,肺心病5例,病毒性心肌炎1例.后经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SMS,确诊后均予抗感染、抗风湿及抗心力衰竭等治疗,其中3例同时予手术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 SMS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缺乏提示二尖瓣狭窄的心尖区舒张期杂音,易误诊.临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性,充分利用医技检查,特别是心脏超声,可提高本病的正确诊断率.

  • 老年胆石症并胃穿孔误诊为肝囊肿二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梅建民;聂洪峰;王剑飞;孙泊洋

    目的 探讨老年胆石症合并胃穿孔的诊治要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复习相关文献并对我院收治的2例误诊为肝囊肿的老年胆石症合并胃穿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均为老年患者,以上腹部疼痛多日就诊,根据临床表现结合B超、CT及核磁共振胆道水成像(MRCP)等影像学检查均诊断为胆石症、肝囊肿.1例行手术治疗,术中诊断为胆石症合并胃穿孔,行单纯胃穿孔修补、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例行穿刺引流,亚甲蓝染色证实为胃穿孔,予抗感染、抑酸、营养支持、保持引流通畅等治疗.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老年胆石症合并胃穿孔容易漏诊和误诊,临床应重视老年胃穿孔的特点及鉴别诊断.

  • 腹腔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误诊为肝硬化讨论

    作者:杨瑞林;安小红

    1 病例资料男,71岁.因腹胀、食欲缺乏、消瘦、发现右上腹部包块1个月,发热7d入院.无肝炎等特殊病史.查体:体温37.8℃,脉搏86/min,血压140/85 mmHg.精神差,意识清,面色晦暗,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右侧腋下可触及一鸡蛋大小淋巴结,质韧,表面光滑,无压痛,边缘不清,轻度移动,无破溃及瘘管.头颅无畸形,眼、耳、鼻、口检查未见异常.胸廓无畸形,右侧第7后肋以下呼吸音减弱,叩诊呈浊音.

  • 以慢性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小肠恶性间质瘤伴肝转移

    作者:张向化;孙经建;李君;朱倩;严以群

    小肠恶性间质瘤属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一种,同时伴肝转移者较为少见.因其原发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肝转移病灶影像学诊断困难,常有误诊,并延误病情.我科近期收治以慢性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小肠恶性间质瘤伴肝转移1例,行同时性手术切除,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以急性阑尾炎首发的右半结肠癌36例漏诊原因分析

    作者:王梦炎;孙刚;罗灿军;吕程;谢鹏

    目的 分析以急性阑尾炎首发的右半结肠癌围术期的漏诊原因,探讨提高结肠癌早期诊断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36例以急性阑尾炎为首发表现的右半结肠癌漏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均以右下腹痛为主要表现就诊,其中30例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36例皆按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术中均证实急性阑尾炎.30例术中继续探查发现右半结肠癌;6例术中再次漏诊,术后腹痛不缓解,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右半结肠癌,再次手术.32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行姑息性切除术,1例术中发现回盲部癌广泛转移并局部梗阻行回结肠短路手术.结论 以急性阑尾炎为首发表现的右半结肠癌易漏诊,故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中应仔细探查,不能满足已发现的阑尾病变;术后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腹痛不缓解时及时行结肠镜等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

  • 合并冠心病的胃食管反流病六例误诊剖析

    作者:窦存芳

    目的 探讨合并冠心病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 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胸痛诊断要点,以减少或避免漏、误诊.方法 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GERD合并冠心病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例均有冠心病史,本次以频繁发作胸痛入院,首诊均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予硝酸甘油口服后症状无缓解,行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遂行胃镜检查,示食管下段黏膜充血、糜烂5例,1例未见异常,加用质子泵抑制剂、黏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治疗1~2周胸痛消失,均明确诊断为GERD;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 合并冠心病的GERD胸痛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应重视GERD胸痛的特点并注意鉴别诊断.胃镜检查及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有效可支持GERD的诊断.

  • 老年脂溢性角化病146例误诊探讨

    作者:倪通;黄方

    目的 分析老年脂溢性角化病( seborrheic keratosis,SK)的误诊原因,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病理证实的老年SK 146例的临床特征、病理、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程(8.0±3.6)年,误诊时间(3.0±2.6)年;皮损表现为多发、散在,皮疹色泽、大小变化大,易合并瘙痒等不适.均通过组织病理学得以确诊,病理类型主要是棘细胞型、色素型和角化过度型.误诊为色素痣54例(37.0%),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38例(26.0%),恶性黑色素瘤25例(17.1%),寻常疣15例(10.3%),角化棘皮瘤9例(6.2%),Bowen病5例(3.4%);予冷冻、激光等物理方法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误诊原因与漫长病程中皮损出现较大变化、合并不适症状、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变化有关.

  • 带状疱疹46例诊治分析

    作者:郑智明;吴玉林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院1999年8月-2009年8月收治并误诊的带状疱疹4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均以不同部位的疼痛为首发症状就诊,根据患者起病时患处有明显的神经痛及痛后患处出现簇集性、粟粒样丘疹,皮损沿一侧皮神经分布,成带状排列,诊断为带状疱疹.病程2周左右.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5例,急性心肌梗死3例,三叉神经痛、颈椎病、腰椎病、坐骨神经痛、急腹症(急性阑尾炎2例、急性胆囊炎2例)各4例,外耳道疖肿、病毒性角膜炎、血管神经性头痛、肾结石、前列腺增生、牙周炎、急性腰扭伤各2例,青光眼、胸膜炎、周围性面瘫、肋间神经痛各1例.结论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正确的诊断有赖于详细询问病史及全面查体,对于缺乏阳性体征发生在单侧沿神经的放射痛应想到带状疱疹的可能,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 疥疮27例误诊分析

    作者:张光亚;陈远胜;杨彦凯

    目的 探讨疥疮的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5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并误诊的疥疮27例的临床资料及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散在性分布丘疱疹及湿疹等,自觉剧痒,尤以夜间为甚,其中22例有明确的接触史;有疥虫隧道9例(33.3%),有疥疮结节13例(48.1%),5例刮片检查找到疥螨虫卵,均明确诊断并治愈.本组病初误诊为湿疹10例,丘疹性荨麻疹6例,结节性痒疹4例,皮肤瘙痒症3例,过敏性皮炎2例,脓疱疮、梅毒各1例;14例误诊1次,7例误诊2次,6例误诊3次以上.误诊时间15 d ~6个月.结论 疥疮皮疹复杂、多样,缺乏皮肤病专业知识及对本病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及缺乏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二例误诊为肝硬化讨论

    作者:高蕾;王银玲;张玥;程岩;王耀峰;汪朝晖

    目的 总结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院收治并误诊为肝硬化的PMF 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近年相关文献.结果 本文2例PMF均起病隐匿,无特异症状,病初均误诊为肝硬化、肝纤维化,后均经血常规及无创性肝纤维化评估法排除肝硬化,经骨髓穿刺活检确诊为PMF.结论 接诊不明原因以肝、脾增大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在排除常见疾病后,应考虑PMF的可能,及时行骨髓穿刺检查.

  • 外伤后手足痛风误诊为外伤性骨感染

    作者:齐树青;王海;彭伟生;朱露林;苏志强;尤云峰;陈明源

    目的 探讨外伤后手足痛风误诊原因,以提高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外伤后手足痛风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3例均为外伤后发现指(趾)末端肿痛,活动受限,病初均误诊为外伤性骨感染,后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诊断为痛风,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痛风及外伤性骨感染认识不足,未行实验室相关检查,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本病终确诊仍须依据病理组织检查结果.

    关键词: 外伤 痛风 误诊 骨感染
  • 亚硝酸盐中毒误诊为一氧化碳中毒六例

    作者:张奋国

    目的 探讨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收治并误诊为一氧化碳中毒的亚硝酸盐中毒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均在有煤炉的室内进餐后发病,入院后根据病史及体征误诊为一氧化碳中毒.抢救过程中病情加重,再次详细询问病史,获知有误食亚硝酸盐可疑病史,根据口唇及全身明显发绀,初步考虑为亚硝酸盐中毒,因条件有限无法行呕吐物毒物分析,诊断性应用小剂量亚甲蓝,30 min内所有患者发绀症状缓解,诊断明确,继续治疗3d,均痊愈出院.结论 基层医生要提高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断意识,完整、细致获取病史是确立诊断的重要基础,对怀疑食物中毒者,有条件时应快速从食物残渣、血、尿中检测出毒物性质,无条件者根据病史和体征试验性治疗,以减少误诊误治.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误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作者:陈莹;范秋灵;王力宁

    目的 探讨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我院肾内科收治的1例老年SL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为74岁女性患者,6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水肿,2个半月前出现皮肤破溃,在当地医院查尿蛋白(+++),血清白蛋白16 g/L,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差.入我院后查血清抗核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阳性,血清补体水平降低,明确诊断为SLE并狼疮性肾炎,肺部感染、风湿性心脏病.后因病重死亡.结论 老年SLE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误诊和漏诊.接诊疲乏、肌无力、肺部病变、皮疹、血常规异常、肾脏病变、感染、心包积液,具有不典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老年患者,应及早考虑到老年SLE的可能,及时行相关检查,尽早治疗,改善预后.

  • 双侧先天性第一鳃裂瘘一例报告

    作者:潘秀云

    目的 总结双侧先天性第一鳃裂瘘的诊治经验,提高手术切除第一鳃裂瘘的安全性和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侧先天性第一鳃裂瘘1例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本例间隔半年均以耳部疼痛流脓并耳垂后肿痛就诊,专科检查结合耳后B超确诊为第一鳃裂瘘,予切除术.本例双侧先天性第一鳃裂瘘均一次手术治愈.右侧随访18个月、左侧随访12个月,双侧均元复发.结论 第一鳃裂瘘临床比较少见,症状、体征不典型,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重要依据,手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是治愈本病的唯一方法.

  • 畸形牙根尖折断误诊为慢性根尖周炎一例报告

    作者:周卫兵

    目的 探讨畸形牙根尖折断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畸形牙根尖折断误诊为慢性根尖周炎1例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左上后牙咬合痛半年就诊,查左上第二磨牙Ⅰ度松动,牙体较小,牙冠呈灰色,有轻度叩痛,根尖无瘘管,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摄X线片示牙周膜基本正常,根尖有一直径约3 mm阴影,初步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予根管治疗、换药近2个月无效后拔除,发现该牙为畸形牙,根尖搔刮取出2 mm折断的细长弯曲根尖.结论 畸形牙引起的根尖周病变临床较为少见,仔细的查体及鉴别诊断是防范误诊误治的关键.

临床误诊误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