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平市布鲁杆菌病血清学监测分析

    作者:褚慰

    布鲁杆菌病(布病)是由布鲁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长期以来,布病一直备受各国的关注和重视.从2000年以来,我国布病疫情出现了反弹,且呈快速增长趋势,病例数从2001年的2 918例,激增为2009年的35 816例,9年间增长了1 127.4%[1].而山西省作为全国疫情严重地区,布病疫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发病率[2],布病的威胁不容忽视.为了及时掌握原平市布病疫情动态,预测疫情发生趋势,及时发现疫情,对布病高危人群进行了血清学监测检验,现将2009-2011年原平市布病疫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 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的CT诊断

    作者:郑久荣

    目的 探讨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的CT表现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或免疫学试验证实的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患者的CT表现征象,分别观察受侵椎体、邻近椎间盘、椎小关节、椎旁脓肿及双侧腰大肌的改变,且进行统计对照.结果 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病灶多分布于腰椎,以单个椎体破坏明显,其中L4发病率高(75%,9/12),CT表现典型征象有"花边椎"和环征;破坏区无死骨或钙化灶,椎间盘破坏轻;椎旁脓肿无流注征象.结论 CT平扫加图像重建能早期、全面的显示布鲁杆菌病侵蚀椎体、椎间盘;结合其典型CT征象与相似疾病进行鉴别.

  • 天津市宝坻区近年来布鲁杆菌病疫情分析

    作者:邢雅素;郝凤艳;郝肖阳

    目的:为了解宝坻区布病现状,掌握疫情动态,能够更好的及时控制布病疫情。方法:查阅多年来布病档案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布病流行范围扩大;病例增加;出现低龄化和非职业化现象。结论:河北、内蒙古疫区牛羊的流入;免疫、检疫、淘汰病畜的综合防治措施不利;部门协调工作不到位;缺乏健康防护知识和防护意识等是布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 兔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荀传辉;蔡晓宇;王传锋;买尔旦·买买提

    目的 探讨使用构建兔脊柱结核模型的相同方法用以构建新西兰兔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动物模型,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 48只新西兰兔采用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16只、对照组16只、空白组16只.实验组于第6腰椎(L6)上终板下方钻孔,填入明胶海绵,在其中浸注种植M5羊种布鲁杆菌弱毒苗混悬液0.1 ml(3×108 CFU/ml);对照组浸注0.9% NaCl溶液0.1 ml;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 术后8周兔存活率实验组为75.0% (12/16)、对照组为87.5% (14/16),空白组为100.0% (16/16).实验组术后4周CT扫描三维重建结果显示5只出现椎间隙变窄,MRI检查结果显示7只有椎旁软组织脓肿形成;对照组未出现椎旁软组织脓肿形成,椎间隙无变化.实验组术后8周行CT扫描三维重建复查,结果显示8只出现椎间隙变窄,MRI检查结果显示10只出现椎旁软组织脓肿形成及椎间盘信号改变;对照组未见椎旁软组织脓肿形成及椎间盘信号改变.实验组术后8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兔椎旁软组织均有病变组织细胞增生及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对照组与空白组未出现病变组织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在新西兰兔腰椎椎体的上终板下钻孔、明胶海绵填塞、浸注种植M5羊种布鲁杆菌弱毒苗、石蜡封闭孔道的方法,可成功构建兔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动物模型.

  • 斜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赵明伟;周伟东;胡全君;李磊;张明磊;刘朝阳

    目的 探讨斜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青岛市胸科医院收治的行斜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的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20例,分析其临床症状、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治疗转归、植骨融合的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白细胞(WBC)、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检测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本组手术中时间40~90 min,平均(65.00±8.21)min;出血量200~400ml,平均(290.53±37.25) ml.在手术显露过程中出现腹膜损伤1例,术中给予修补;腰椎4~5手术导致交感神经链损伤1例,术后对侧神经根疼痛再手术1例,均治愈.末次随访VAS评分[(1.31±0.96)分]、WBC[(4.56±1.02)×109/L]、ESR[(25.53±3.56) mm/1h]、CRP[(13.61±7.65) mg/L]较术前[分别为(7.43±1.07)分,(9.65±2.38)× 109/L,(81.22±12.27) mm/1 h,(59.08±20.39) mg/L]明显改善(t=29.37,P=0.000;t=12.49,P=0.034;t=39.93,P=0.000;t=15.82,P=0.008).术后随访6~18个月,无1例复发,20例植骨融合均满意.结论 斜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是治疗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理想的微创技术.

  •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古甫丁;唐伟;地里下提·阿不力孜;马良;盛杰

    目的 探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LIF)手术治疗腰椎单节段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手术疗效.方法 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并采用PLIF手术治疗的单运动节段受累的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9例,女18例;平均年龄(49.9±13.0)岁.患者术前Franke[分级E级24例、D级24例、C级1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单侧椎板切除开窗病灶清除自体骨粒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VAS)及Frankel分级;对患者进行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布鲁杆菌血清凝集试验、腰椎正侧位X线摄影及CT扫描复查,评定术后植骨愈合情况.结果 67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布鲁杆菌感染.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01±23) min,平均失血量为(95.22±56.87) ml.术中未出现脊髓、神经及血管损伤;术后3~7 d行腰椎正侧位X线摄影复查,显示内固定均无松动,植骨位置均良好;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经过2周相应的治疗后治愈.患者术后随访9~24个月,末次随访时未见内固定松动,未发生断钉、断棒.所有患者均未见复发,未见切口延迟愈合及窦道形成.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VAS评分分别为(7.16±0.91)、(4.19±0.92)、(3.06±0.92)、(1.48±0.59)及0分;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5.95,P<0.01).术后6个月复查ESR和CRP均恢复正常;术后9个月时行布鲁杆菌血清凝集试验复查,均转为阴性.术后行腰椎正侧位X线摄影及CT扫描复查,显示患者植骨融合情况均良好,Bridwell骨愈合标准评定术后植骨愈合,均能达到Ⅰ级愈合.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明显,1例患者Frankel分级由术前C级恢复至术后E级,24例患者由术前D级恢复至E级.结论 PLIF手术是治疗腰骶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 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的诊治及鉴别诊断

    作者:蔡晓宇;买尔旦·买买提;牙克甫·阿不力孜

    布鲁杆菌侵袭脊柱引起椎间盘炎或椎体炎时称为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brucellar spondylitis,BS).早期可通过影像学、实验室检测结合临床表现准确诊断;其中,BS主要需要与脊柱结核相鉴别.明确诊断后需进行联合、规范、足量、足疗程用药控制BS.对于单纯药物治疗及保守治疗效果差、符合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采取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彻底进行病灶清除,同时使用内固定装置增加脊柱的稳定性,以便更加有利于症状的改善,防止疾病复发.对于微创手术治疗BS,应严格按照手术适应证制定手术方案.目前,BS的诊疗工作虽已取得长足的进展,但深入的研究、制定规范化的诊疗标准仍必不可少.

  • 布鲁杆菌病误诊3例分析

    作者:李正付;李青

    目的:分析布鲁杆菌病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意识和思路.方法:我院2013-2015年收治的3例布鲁杆菌病误诊患者,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及病原微生物检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初诊误诊为伤寒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1例,终以病原学明确诊断为布鲁杆菌病.结论:本地区布鲁杆菌感染发病为散发,布鲁杆菌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慢性发热伴骨关节症状患者经抗感染无效时,应仔细询问病史,行相关实验室检测排除部分疾病,同时进行血细菌学培养,提高确诊率.

  • 2004~2012年吉林省东丰县布鲁杆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李勇;徐海燕;孟春;王韶颖

    目的:了解东丰县近年布鲁杆菌病的疫情动态、发病情况、流行特征,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了网络直报的东丰县现住居民布鲁杆菌病病例.结果:有布鲁杆菌病患者68例,病例主要集中在35~60岁,占发病总数的64.71%.男女发病性别比3.53:1.从职业上看,农民发病50例,占发病总数的73.53%;从病区分布上看,东丰县14个乡镇除三合乡外均有布鲁杆菌病病例报告,但那丹伯镇和横道河镇高发,春夏季节(2月~8月)为东丰县布鲁杆菌病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85.29%,全年均有发病.结论:东丰县近3年布鲁杆菌病疫情有重新抬头趋势,应重视其防制工作.

  • 布鲁菌病误诊误治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王丽

    目的 加强对布鲁杆菌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总结我院2008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例布鲁杆菌病临床资料,对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5例均为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以发热、多汗、乏力、肌肉关节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均有明确的牛羊及其制品接触史,其中院内外误诊14例,误诊率93.3 %,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4例,支气管炎2例,急性肝炎2例,风湿性关节炎1例,淋巴结核1例,肺结核1例,腰椎间盘突出1例,脾功能亢进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结论 布鲁杆菌病患者接触史、临床表现多样化,确诊前多已应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且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易误诊,需加强社会各阶层对布鲁杆菌病的认知,以提高其诊断率.

  • 晋城市布鲁杆菌病33例特点分析

    作者:李文社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在晋城市呈上升态势.为进一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晋城市泽州县人民医院2002年3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33例布病患者做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山东省利津县职业人群布鲁杆菌病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杨俊三;崔向东;吴文广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一变态反应性传染病,布病流行范围极广,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布病的损失是双重的,它可影响人体健康、阻碍畜牧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利津县职业人群布病流行规律及疫情动态,为布病的预测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以2006年2月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利津县盐窝镇1例近年来暴发的首发病例为线索[1],我们于2006年、2007年展开了布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1964-2016年西藏自治区布鲁杆菌病流行状况

    作者:李景中;顿月;占堆;何瑞峰

    西藏自治区(西藏)是全国四大牧区之一,畜间布鲁菌病流行广泛,据不完全统计,1964年以来,西藏曾多次组织开展了人间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证实区内多地有人间布鲁菌病流行,部分地区曾出现人间疫情暴发流行[1-2].为掌握西藏人间布鲁杆菌病发病和流行现状,加强布鲁杆菌病病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自2010年起,国家将布鲁杆菌病监测和预防控制纳入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项目,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在西藏支持开展人间布鲁杆菌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并在山南地区措美县和拉萨市当雄县设立了国家级布鲁杆菌病监测点,持续开展了人间布鲁杆菌病调查和监测工作.

  • 中国地方病病情、防治与对策

    作者:孙殿军

    地方病是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发生或流行的疾病,或是在某些特定地区经常发生并长期相对稳定的疾病[1].目前,纳入我国政府重点防治管理的地方病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等5种,而血吸虫病、鼠疫、布鲁杆菌病已从地方病管理转到寄生虫病和传染病管理.

  • 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伴硬膜外脓肿形成1例

    作者:陈广林;冯婷婷;徐世涛;王进强;谭磊;王景彦;马勇;黄桂成

    患者,男,43岁,农民,因双下肢麻木无力进行性加重2d入院.患者3~4个月前出现间断性发热,高达40℃并有胸背部及双侧胁肋部疼痛,在村卫生室静滴抗生素治疗(具体不详)发热得以控制.入院前2d晨起突然出现左下肢麻木无力,伴小便费力.入院前1d出现右下肢麻木无力,并出现小便困难.入院时症见:胸背部疼痛,并伴有双下肢麻木无力,小便费力.既往体健,从事养殖屠宰业.查体:躯干自剑突以远皮肤1感觉减退.双侧鞍区皮肤感觉减退,肛门括约肌松弛,双下肢皮肤感觉麻木.双上肢感觉肌力未及异常.髂腰肌肌力:左侧1级右侧3级.股四头肌肌力:左侧1级右侧3级.胫前肌肌力:左侧1级右侧3级.拇背伸肌力:左侧2级右侧32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Hoffman征(-),Babinski征(+),双侧踝阵挛(+),髌阵挛(-).

  •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病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加椎间或关节突间植骨治疗单间隙腰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

    作者:胡长波;杨新明

    目的 评价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病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加椎间或关节突间植骨治疗单间隙腰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BS)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7例B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42~65岁.患者均为单间隙病变,累及两个椎体,其中L1~21例,L2~33例,L3~48例,L4~512例,L5~S13例;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术前至少经过一个疗程的规范药物治疗.均选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病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加椎间或关节突间植骨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Cobb角、VAS、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功能评定、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指标,以及X线片、CT、MRI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预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术后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8个月,无一例发生窦道形成及复发.侧凸Cobb角术前及术后3、6个月分别为14.89° ±1.48°、4.00° ±1.44°和4.01° ±0.87°,VAS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分别为(8.4±1.6)、(3.1±0.3)、(1.1±0.3)及(0.7±0.2)分,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SIA脊髓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随时间推移,术后ESR、CRP、Cobb角明显减小,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RBPT术后转阴率(正常率)逐渐增高,术后3个月为48.14%,6个月为100%.临床疗效评价:术后3、6、12个月治愈率分别为59.25%(治愈16例、改善10例、无效1例)、81.48%(治愈22例、改善5例)、96.29%(治愈26例、改善1例),后一个时间点治愈率与前一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在应用有效的药物控制前提下,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病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加椎间或关节突间植骨治疗单间隙BS是可行的,其在解除疼痛、稳定脊柱及恢复神经功能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后路与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疗效比较

    作者:杨新明;张磊;贾永利;胡长波;任义行;张振梁;成垚昱;康聪

    目的:评价后路与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简称布病脊柱炎)优劣势,为各自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3年7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确诊且药物治疗无效的143例腰椎布病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A 组76例,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41例、女35例,年龄(45.1±2.4)岁;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 C 级1例、D 级43例、E 级32例。 B 组67例,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36例、女31例,年龄(44.2±2.6)岁;ASIA 分级 C 级1例、D 级39例、E 级27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ASIA 分级、红细胞沉降率(ESR)、脊柱后凸角度(Cobb 角)变化情况,观察植骨融合时间。结果2组1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切除的病灶组织均行病理检查,均符合布鲁杆菌病改变。 A 组76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脓肿清除不彻底行二期前路病灶清除8例;B 组67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病灶复发。2组患者均获得随访14~38个月,平均25个月。2组组内比较:术后不同时间点的 VSA 评分、ASIA分级、Cobb 角、ESR 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2组间比较:A 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18.514、42.627、11.801,P 值均<0.01);2组间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 VAS 评分、Cobb 角、ESR 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而术后 ASIA 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061,P <0.01);2组间植骨融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591,P >0.05)。结论2种不同手术方式均可以有效清除病灶,缓解或解除疼痛,维持脊柱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有利炎症控制。单纯后路手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少,且在改善神经功能方面优于一期前后路手术,但一期前后路手术在清除椎体周围脓肿方面优于单纯后路手术。对于脊柱后柱病变特别是椎管内脊髓神经受压者适合后路手术方式,而对于前柱结构骨破坏特别是伴有椎体周围脓肿者更适合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方式。

  • MRI 影像分型对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的诊断与治疗价值

    作者:杨新明;孟宪勇;胡长波;贾永利;张培楠;王耀一;张振梁;成垚昱;康聪;任义行

    目的:探讨 MRI 影像分型对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BS)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3年7月确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57例 BS 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1例,女126例,年龄21~82岁,平均(46.52±1.27)岁。依据发病部位、椎体及椎间隙炎症浸润和破坏程度、椎旁软组织改变、脊柱的稳定性、脊髓或马尾、神经根受压等 MRI 影像表现对病例进行分型。采用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前者为单纯药物治疗(A 组),后者分为腰椎局限性病灶微创术(B 组)、颈椎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C 组)、胸腰椎病灶清除植骨术(D 组)和胸腰椎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E 组)。通过影像分析一致性检验及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对影像分型与临床治疗策略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本组257例中,MRI 影像分型为Ⅰ型47例、Ⅱ型45例、Ⅲ型41例、Ⅳ型32例、Ⅴ型92例;2个椎体受累241例、3个椎体受累16例,以腰椎发病率高(65.36%,168/257)。治疗后3个月257例均得到复查;6个月212例(82.49%)得到复查,其中手术134例、非手术78例,A 组5例复发(腰椎Ⅱ型1例、Ⅲ型2例、Ⅳ型2例)、B 组2例复发(腰椎Ⅱ型1例、Ⅳ型1例),复发7例均改为 E 组治疗方案治愈;12个月173例(67.31%)得到复查,其中手术112例、非手术61例,各组均无复发病例。 C、E 组无论术后早期还是后期脊柱均稳定,且植骨均愈合;D 组56例中50例采用横突关节突间植骨术,19例(38%)植骨愈合且脊柱稳定,31例(62%)植骨吸收(其中16例伴有脊柱不稳及下腰痛,再次行 E 组治疗方案后植骨融合脊柱稳定)。影像分析一致性检验κ值均>0.75;临床疗效显示各组后一个时间点与前一个时间点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在复检时间点 C、E 组治愈率高于 A、B、D 组,D、E 2组6个月、12个月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结论 BS MRI 影像学分型具有特征性,有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各型均有适合的治疗方法,以Ⅰ型非手术治疗,Ⅱ、Ⅳ型微创术,Ⅲ、Ⅴ型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为佳。

  • 布氏杆菌脑膜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化青;郑洁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又称浪热,由布氏杆菌引起的急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畜共患疾病,以长期发热、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和慢性化为特征的传染病[1].

  • 布鲁杆菌性髋关节炎1例

    作者:刘明熙;刘洁;张挽时

    患者男,57岁,左髋关节反复疼痛1年余,加重半年,活动受限,跛行,休息后稍缓解,夜间常盗汗,无发热,与羊接触史1年余.查体:左髋关节屈曲15°强迫体位,主、被动内旋、外旋、外展和内收活动受限,活动范围15°~80°,“4”字试验(+),外展肌力Ⅳ级,左股骨粗隆部叩击痛(+),左下肢纵向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沉加快(36 mm/h),C-反应蛋白升高(41.2 mg/L).CT(图1A):左股骨头变形,髋臼窝、股骨头骨小梁稀疏,内见多发囊状低密度区,骨皮质变薄,局部呈虫噬样破坏;左股骨上段骨皮质髓腔侧见少许虫噬样小缺损;左髋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囊、股骨粗隆旁软组织内见多发略低密度影和钙化灶.

369 条记录 1/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