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临床误诊误治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Clinical Misdiagnosis & Mistherapy 림상오진오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3429
  • 国内刊号: 13-110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4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误诊误治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陈晓红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糖尿病合并肺曲霉病二例

    作者:戴令娟;陈翔敏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抗癌药物的广泛应用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肺曲霉病发病呈增高趋势[1],但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极易误诊.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院2000年9~10月间收治的2例糖尿病合并肺曲霉病报告如下.

  • 支气管内膜结核23例临床误诊为急性支气管炎

    作者:王金家;李士俊;田俊才;常彩虹;胡凤莲

    我院1994年~1999年2月,共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3 544例次,经纤支镜活检组织学检查及刷检涂片确诊支气管内膜结核23例,占0.65%.此类结核发病率相对较低,早期易误诊,现分析报告如下.

  • 易与胃溃疡混淆的胃结核

    作者:刘维忠;童建国;乐金全

    [病例] 男,27岁.因间断发作上腹痛7年余,加重伴食欲缺乏、消瘦10天入院.7年前因进食刺激性食物后感上腹部阵发性钝痛,多在进食或饥饿后发作,按胃溃疡治疗曾有所缓解.近10天又感上腹胀痛,无放射痛,无午后发热及盗汗.查体:体温37.2℃.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腹部未触及包块.辅助检查:血红蛋白70 g/L,红细胞沉降率30 mm/h.X线胸片未见异常;X线钡餐造影示胃窦部粘膜明显增粗,胃壁僵硬,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后壁均可见龛影.腹部彩超未探及包块.胃镜检查:胃后壁近幽门处见一4 cm×5 cm凹凸不平肿块,表面附着污秽苔,粘膜水肿,易出血,疑胃窦部癌.临床诊断:胃窦部及十二指肠球部复合性溃疡.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胃窦部有一6 cm×5 cm中等硬度肿块,胃窦后壁及十二指肠壶腹部有2处溃疡,周围淋巴结肿大,行胃次全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术后3家医院病理科会诊:光镜下见朗罕细胞及大片干酪样坏死,未见肿瘤细胞.病理诊断均为胃结核.予抗结核治疗,随访3年,恢复良好,体重增加6 kg.

  • 恶性淋巴瘤误诊为胆管癌

    作者:张继利;周道银

    [病例] 男,45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黄疸1个月入院.曾在当地医院行CT检查提示可疑胆管阻塞.入院前20天在上海某医院诊断为胆管癌,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及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并在右肝叶留置8F 70 mm的Wallstent管,术后黄疸减轻.入院前半个月出现腹水,曾行2次胆管伽玛刀治疗.门诊拟诊为胆管癌收住院.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膨隆,肝浊音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剑突下未触及,腹水征阳性.B超检查示胆管实质性病变并侵及胆囊颈,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腹水.血白细胞6.7×109/L,中性粒细胞0.838,淋巴细胞0.104,血红蛋白130 g/L.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36.1 μmol/L, 直接胆红素25.9 μmol/L, 白蛋白44 g/L,球蛋白25 g/L,丙氨酸转氨酶39 U/L,天冬氨酸转氨酶54 U/L,γ-谷氨酰转肽酶65 U/L,乳酸脱氢酶2 779 U/L.腹水检查:外观血性、浑浊,李凡他试验(2+),蛋白定量46.75 g/L;有核细胞计数30 000×106/L,分类:中性粒细胞10%,淋巴细胞15%,淋巴瘤细胞75%.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内可见空泡,胞浆量中等,浅蓝色至蓝色,胞核较大,呈扭曲、折叠、分叶、脑回样,核染质较疏松,分布不均,有1~3个核仁,易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人白细胞共同抗原(+)、CD68(-)、Ki-67(±)、细胞角蛋白(-),CD15(-)、T细胞标记物(-)、B细胞标记物(+).临床更正诊断为B细胞型恶性淋巴瘤.予COP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丙卡巴肼+泼尼松)化疗,1个疗程后腹水消失,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肝功能及乳酸脱氢酶渐趋正常.

  •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误诊的教训

    作者:吴芸

    [病例] 26岁,孕2产0.1997年3月9日因停经15+4周,下腹疼痛4~5天,加重伴肛门坠胀感,恶心、呕吐1天由外院转入.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1996年11月21日.外院B超检查示腹腔内出血,胎死宫内,前置胎盘状态.既往无痛经史,1996年6月自然流产1次.查体:体温35℃,脉搏120/min,血压68/45 mmHg.重度贫血貌,腹稍膨隆,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宫颈举痛阳性,后穹窿饱满,子宫如孕3+月大,触痛,双附件区压痛.血白细胞9.9×109/L,中性粒细胞0.69,淋巴细胞0.31,血红蛋白49 g/L.拟诊:中期姓娠胎死宫内,腹腔内出血、失血性休克,重度贫血.予输血800 ml,输液2 000 ml,3小时后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积血3 500 ml,双角子宫(单宫颈),右侧子宫6.0 cm×5.0 cm×4.0 cm,表面破口4.0 cm,破口处可见胎盘,胎膜完全包裹胎儿游离于腹腔内,胎体长14 cm,有正常的附件.左侧另有一正常大小的子宫及左侧附件,切除右侧残角子宫及右附件.术后剖视:妊娠子宫和宫颈不相通.术后诊断:右侧残角子宫妊娠破裂.

  • 左房粘液瘤一例

    作者:贾勤惠;甘继宏

    [病例] 男,82岁.因晨起排便时突然发作胸闷、气喘、极度呼吸困难入院.查体:血压210/105 mmHg,心率108~120/min,呼吸30~50/min.两肺满布哮鸣音,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初步诊断: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经强心、利尿、扩血管、皮下注射吗啡、抗感染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半年后患者再次以急性左心衰入院,每次发作与体位有关,诱因多为排便.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示:

  • 精液过敏症一例报告

    作者:莫军

    [病例] 女,22岁.新婚第一次性交后约40分钟出现皮肤及阴道内瘙痒,阴道口刺痒,约3小时后症状逐渐缓解.第2次性交又出现同样症状,在当地治疗未愈而来我院就诊.既往无过敏史.查体:皮肤及外阴均有红疹,考虑为精液过敏症,予口服阿司咪唑(息斯敏)及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后症状消失.试用避孕套性交未发生上述症状,而停用避孕套性交上述症状再次发生.性交前30分钟口服阿司咪唑症状可减轻.

  • 陈旧性寰椎前脱位误诊二例分析

    作者:彭忠兴

    [例1] 男,14岁.因进行性肢体乏力1年,于1999年1月14日入院.2年前从开动的拖拉机上摔下,头颈部着地,当时不省人事,10分钟后清醒,无不适,仍正常上学和生活.1年前抬重物后出现右上肢乏力,3个月后累及右下肢,并逐渐累及左侧肢体,入院前2个月已站立不稳,不能行走.无肢体麻木及疼痛,无颈部疼痛、大小便障碍.3周前在当地医院作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按外伤后颅脑病变治疗无好转.查体:意识清楚,头颈部活动自如,脑神经检查阴性,右上肢肌力Ⅱ级,其余肢体肌力为Ⅲ级,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双侧霍夫曼征、巴宾斯基征均阳性,左侧颈6以下痛、温觉和振动觉减退.颈椎正、侧位和张口位X线检查示寰枢椎向前下方移位约10 mm,颈1~7椎体及其附件未见骨折象.颈椎CT检查示寰椎前脱位,各颈椎未见骨折象.诊断:寰椎前脱位.即转外科行寰椎复位、寰枕钢丝固定术,术后可持杖行走.

  • Mollaret脑膜炎一例误诊

    作者:林祥虎

    [病例] 男,48岁.1998年8月1日突然头痛,继之恶心、呕吐,浅昏迷,10小时后入我院.入院时血压正常,体温38.8℃.浅昏迷,皮肤粘膜无异常,颈项强直,心肺未见异常,脑膜刺激征(+).血白细胞16.6×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17,血脂正常.脑脊液(CSF):浑浊,有核细胞6 700×106/L,中性粒细胞84%,淋巴细胞16%,糖0.84 mmol/L,氯化物108.3 mmol/L,蛋白9 g/L.头颅CT检查仅见左侧室体旁脑白质密度减低.入院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予青霉素、氯霉素抗感染,甘露醇、激素降颅压,次日意识清楚,头痛减轻,呕吐停止,凯尔尼格征(-),住院14天痊愈出院.次年2月22日又因发热、头痛、呕吐半天第2次入院.查体:体温38.6℃.意识清,颈抵抗(+),未引出病理征.血白细胞19.9×109/L,中性粒细胞0.93,淋巴细胞0.55.CSF检验:浑浊,乳白色,有核细胞1 650×106/L,中性粒细胞92%,淋巴细胞8%,糖1.0 mmol/L,氯化物113.9 mmol/L,蛋白150 mg/L.CSF涂片革兰染色未见细菌,培养阴性.诊断治疗与第一次相同.病情迅速好转,住院半月,复查CSF正常出院.2001年1月17日又因突发头痛、呕吐4个多小时入院.查体:体温38.5℃.精神萎靡,颈强直,左侧戈登征、霍夫曼征(+).余无阳性体征.血白细胞17.9×109/L,中性粒细胞0.94,淋巴细胞0.05.CSF呈淡黄色、浑浊,有核细胞3 400×106/L,中性粒细胞90%,淋巴细胞10%,pH 7.0,糖0.42 mmol/L,氯化物105 mmol/L,蛋白2.5 g/L,乳酸脱氢酶(LDH)25.5 U/L,2次墨汁染色(-),血培养(-).治疗同前,痊愈出院,后诊断为Mollaret脑膜炎.患者第1,3次住院期间发生口唇单纯疱疹,第2次出现病毒性结膜炎,痊愈后均无任何后遗症.

  • 手淫致桡管综合征三例报告

    作者:唐长友

    [例1] 男,27岁,未婚,工人.右肘部酸痛10年,手指背伸乏力1个月,保守治疗无效,于1990年3月7日入院.查体:右肘前外侧区肱骨外髁下5 cm处压痛,拇长伸肌、指总伸肌肌力Ⅳ级,抗阻力伸中指试验(+).诊断:右桡管综合征.在臂丛麻醉下行桡神经探查松解术.术中见Frohse弓增生卡压骨间背侧神经,可见压迹,近端水肿苍白,正常纹路消失.术后3个月症状、体征消失,肌力达Ⅴ级.2000年8月随访证实病因为手淫.患者15岁时手淫,18岁后频繁手淫,并在手淫后出现右肘部酸痛,有时夜间痛醒.由于不认识这一病因,以致误诊而致保守治疗无效,手术后患肢休息避免疲劳,术后不久结婚,戒掉手淫恶习,故未再复发.

  • 脑钙化病误诊分析

    作者:张桂先;郑纪红

    [病例] 男,46岁.于1995年初骑自行车不慎摔倒致左股骨颈骨折,住当地医院时发现反应迟钝.查体:未发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CT示基底节钙化.1996年7月无诱因出现抽搐,双手握拳状,口吐白沫,意识丧失约1分钟,住院复查CT示双基底节、额顶部大片钙化灶,中线及胼胝体条状钙化,脑电图广泛轻度异常.血钙2.1~2.4 mmol/L,血磷1.1~1.3 mmol/L,24小时尿钙3.75 mmol/L.诊断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给予葡萄糖酸钙及苯妥英钠口服.抽搐仍间断发作,继之出现左侧肢体偏瘫.饮水呛咳,大小便失禁.1998年10月CT检查示脑钙化范围进一步扩大,入我院.否认脑外伤及家族遗传性疾病史.查体:无特殊面容,正常体型.神经系统检查:面无表情,反应迟钝,计算力、定向力明显下降,咽反射迟钝,查体不合作,违拗,双上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Ⅱ级,四肢肌张力增高,双膝腱反射活跃,双巴宾斯基征阳性.辅助检查:血钙2.3 mmol/L,血磷1.2 mmol/L,24小时尿钙3.66 mmol/L,碱性磷酸酶(AKP)132 U/L,血钾、钠、氯及CO2CP正常,血甲状旁腺激素(PTH)7.6 ng/L(正常参考值6~27 ng/L),血乳酸0.80 mmol/L(正常参考值<2 m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血脂均正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X线胸片示右6,7肋及左6~9肋骨陈旧性骨折,腰椎、骨盆骨质疏松,左股骨颈陈旧性骨折,颅内多处钙化灶.骨密度(BMD)测定:腰椎2~4 0.796 g/cm2,T score -3.28,67%,Z score -3.44,66%;股骨颈0.472 g/cm2,T score -3.68,50%,Z score -3.26,53%.诊断:①特发性脑钙化,继发性癫NFDA1;②骨质疏松.给予苯妥英钠等抗癫NFDA1治疗,同时补充钙剂.随访半年,患者目前病情平稳.

  • 亚急性克山病二例误诊分析

    作者:卢立峰;胡奇;吴小燕;张晓琴

    [例1] 女,6岁.因疲乏、胸闷、心慌、气短3个月,加重伴腹胀、水肿1个月入院.入院前3个月淋雨后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疲乏无力、口唇发绀、活动后心悸、面色青紫、双下肢轻度水肿,乡医予对症治疗,发热减退,其余症状未减轻.查体:体温36.8℃,脉搏125/min,呼吸26/min.端坐呼吸,全身轻度凹陷性水肿,鼻翼搧动,口唇发绀,颈动脉异常搏动,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弥散,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25/min,心音有力,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闻及湿罗音.腹胀,肝于剑突下5 cm、右肋缘下3 cm,质软、轻压痛,脾未触及.血白细胞16.4×109/L,中性粒细胞0.90,淋巴细胞0.10,血红蛋白100 g/L,红细胞沉降率7 mm/h.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3天后水肿消退,但仍胸闷、气短.X线胸片示肺部淤血,心影增大,心胸比率为0.68.患儿居住克山病高发区,考虑克山病,遂加大维生素C治疗剂量,10天后胸闷、气短缓解,肝脏回缩,带药出院.随访5年后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 多发性大动脉炎误诊一例报告

    作者:陈志术

    [病例] 女,35岁.主因全身不适,轻度发热、咳嗽、痰中带血丝3天入院.2年前始经常头晕、头昏、胸闷、心慌,两下肢乏力,间歇性跛行、麻木、发凉2年余.查体:体温37.3℃,脉搏94/min,呼吸20/min,血压200/114 mmHg.眼睑轻度水肿,甲状腺不大,颈静脉稍充盈,心率94/min,律齐,心尖区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区可闻及Ⅲ级舒张期杂音,P2亢进,A2分裂,两肺呼吸音粗无罗音,腹软,肝肋下0.5 cm,质软,脾肋下未触及,两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白细胞5.4×109/L,中性粒细胞0.68,淋巴细胞0.32,红细胞4.0×1012/L,血红蛋白105 g/L,红细胞沉降率50 mm/h,尿蛋白(2+),C-反应蛋白阳性,链球菌溶血素"O">500 U,类风湿因子、抗DNA抗体、PPD试验均阴性,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血糖、血脂、电介质均在正常范围.血清蛋白电泳α1 4.5 g/L,α2 12.5 g/L,β 13.0 g/L,γ 18.0 g/L,白蛋白33 g/L,免疫球蛋白IgG 18.5 g/L,IgA 6.25 g/L,IgM 3.75 g/L.胸部X线片示左心室轻度扩大,升主动脉和弓降部稍膨隆,降主动脉中下段稍变细;心电图示左室肥厚劳损;头部CT检查未见异常.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肾性高血压,脑供血不足,急性支气管炎.详细体检发现患者颈部、腋部、脊柱两侧、肾区、上腹部均能闻及收缩期血管性杂音,下肢血压低于上肢.行彩色多普勒检查示右侧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轻度狭窄.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MAA,混合型).

  • 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为淋巴结核按例分析

    作者:陆海军;梁军;张永春;赵建东

    [例1] 女,23岁.1999年10月发现左上颈部2 cm×2 cm大小肿块,质韧,活动,无触痛,生长缓慢,自服抗生素无效.去某医院就诊,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诊断为淋巴结核,予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治疗20天,疗效不佳.肿块逐渐增大至4 cm×5 cm,且出现咽部不适,无发热、盗汗.遂来我院就诊.行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为B细胞淋巴瘤.行颈部CT检查示咽部占位性病变,遂诊断为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予化疗、颈部放疗,患者病变达完全缓解(CR),治愈出院.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致脑脓肿

    作者:陈身禄

    [病例] 男,33岁.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左侧肌力降低4余月,于2000年5月15日入我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37~39℃,自觉疲软、乏力、多汗、食欲缺乏.对症处理及口服、静脉滴注多种抗生素均无明显效果.1个月后病人出现右侧肌力进行性降低,伴头痛、恶心、喷射状呕吐,颈部不能前曲.头部CT检查诊断为左侧脑脓肿.住院对症治疗1月余,未见明显效果,故来我院要求手术治疗.自1999年起有吸食海洛因史1年.2000年元月已戒.否认输血液制品史.查体:体温39℃,呼吸21/min,血压120/90 mmH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意识清楚,呼吸平稳、精神倦怠.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口腔粘膜有霉菌性溃疡,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鼻唇沟对称,舌无偏斜,舌苔焦黄.双侧扁桃体不大.颈部前屈受限,颈静脉充盈.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不肿大,胸廓无畸形,两肺呼吸音清晰.X线检查正常.心率92/min,节律整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8.0×109/L,中性粒细胞0.82,淋巴细胞0.13,嗜酸性粒细胞0.05;红细胞4.68×1012/L,血红蛋白129 g/L,血小板262×109/L.尿粪常规未见异常.血清电解质,肝、肾功能正常.血清抗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头部CT检查示左侧脑脓肿.

  • 以巨大乳腺浸润为突出表现的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作者:王焱;朱传升

    [病例] 女,26岁.因发热、乏力、面色苍白、乳腺增大1个月收入院.查体:体温37.7℃,脉搏82/min,呼吸18/min,血压120/68 mmHg.重度贫血貌,皮肤粘膜苍白,双侧颈部、腋窝及腹股沟区可触及数个大小不等的淋巴结,质硬,活动可.双侧乳腺对称性增大,直径23 cm,质地坚硬,胸骨下段压痛,肝肋下3 cm,脾肋下6 cm.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12×109/L,红细胞1.7×1012/L,血红蛋白52 g/L,血小板32×109/L,幼稚细胞30%以上.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幼细胞占85%,Pox阳性细胞<3%.各期粒细胞均可见,原、早幼粒细胞占11%,中晚以下粒细胞均见,Pox(2+~3+).全片见巨核细胞11个,血小板少见,嗜酸性细胞增多.诊断为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嗜酸型(M4E0).予化疗一个疗程,乳腺明显缩小,直径缩小到18 cm,质地变软,肿大淋巴结及肝脾也明显缩小.化疗后复查血白细胞2.7×109/L,红细胞1.3×1012/L,血红蛋白40 g/L,血小板8×109/L,幼稚细胞15%.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因经济方面原因,患者自动出院,未能作进一步观察.

  • 节育环致肠梗阻一例误诊

    作者:谭维;林光义

    [病例] 女,54岁.中下腹持续性胀痛12小时入院.4年前已闭经.查体:腹平坦,腹壁脂肪厚,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脐下偏右处压痛,伴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弱.经腹部X线透视未发现肠腔积气、积液.B超检查示右下腹探及6.5 cm×6.0 cm实质性肿块,左侧探及直径为4.3 cm圆形卵巢囊肿,腹腔穿刺阴性.诊断为卵巢囊肿伴扭转.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暗红色血性液约150 ml,一弹簧节育金属环嵌在子宫右角,暴露部分已明显扩张拉直,距回盲部10 cm处的回肠及系膜从节育环穿过,呈青紫色,无血管搏动及蠕动.左侧卵巢有5 cm×6 cm大小囊肿.将节育环取出,行肠切除吻合术,子宫壁修补、卵巢囊肿切除术.术后1周痊愈出院.

  • 重症肌无力误诊为急性喉炎

    作者:赵敏

    [病例] 女,15岁.因发音嘶哑伴呼吸困难1天,外院诊断为急性喉炎转我院.病人于2天前受凉后感头痛、发热,相继感四肢无力、疲劳、吞咽不畅,就诊于当地医院,予抗生素治疗无效,后又出现发音嘶哑、呛咳,固体及液体食物不能下咽,呼吸困难.查体:体温36.4℃.倦怠,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上睑下垂,双侧眼睑闭合困难,口唇发绀,咽反射迟钝,伸舌受限,胸廓运动减弱,颈肌无力,四肢近端肌无力.间接喉镜检查见:会厌无明显充血肿胀,左梨状窝积液,双侧声带未见明显充血、肿胀,但运动幅度减弱,尤以内收障碍显著,声门不能闭合.入院后病人出现呼吸骤停,即行紧急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正压给氧.新斯的明试验呈阳性反应.诊断:重症肌无力危象.予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及激素冲击治疗后痊愈出院.

  • 原发性延髓出血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韩巨;黄欣

    [例1] 女,30岁.晨起时突感后颈部疼痛并呕吐2次,3小时后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失灵,7小时后出现胸闷、心慌、呼吸困难、饮水呛咳、视物晃动,在当地医院治疗后有所减轻,为进一步诊治转我院.查体:体温37.0℃,血压105/75 mmHg.心肺未见异常.双眼球逆时针旋转性眼震,伸舌偏右,双咽反射迟钝,右侧肢体肌张力低,肌力Ⅳ级,左侧正常,双腱反射活跃,右>左,左偏身感觉减退,左侧共济运动差,龙贝格征(+),向后倾倒,双侧病理征(+).初步诊断为脑干炎.遂行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为200 mmH2O,白细胞数0,蛋白0.25 g/L,氯化物123 mmol/L,不支持脑炎,又行MRI检查示延髓条状短T1、长T2高信号,截面约2.0 cm×0.6 cm,修正诊断为原发性延髓出血(PMH).

  • 奴卡菌病一例误诊

    作者:李晓婷;王勇

    [病例] 女,77岁.受凉后出现咳嗽,咳少量脓痰,伴午后发热,体温37.5~39.2℃,夜间盗汗,无寒战及咯血,每日静脉滴注青霉素800万单位,1周后病情无好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7.0℃.两颧潮红,双肺闻及散在干罗音,右肺底闻及细湿罗音.血白细胞18.8×109/L,中性粒细胞0.95;红细胞沉降率53 mm/h.X线胸片示右肺及左下肺均可见片状影,部分呈棉团样外观.肺CT检查示两肺散在斑片状、条索状、结节样影,右肺较明显,部分病灶与胸膜粘连,边界不清.三次查痰未见抗酸杆菌.诊断为肺炎,予静脉滴注头孢曲松(罗氏芬),治疗1周效果不佳,改为氨苄西林8.0 g加0.2%甲硝唑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1周后体温仍波动于37.5~39.0℃,且出现血痰.复查X线胸片病灶无吸收.因病人有结核中毒症状,考虑肺部非典型分支杆菌感染,于入院第3周予异烟肼、利福平口服,链霉素肌内注射,2周后咯血次数增加,体温持续38℃以上,两肺出现大量干湿罗音.复查X线胸片病灶仍无缩小,且于入院第6周白细胞上升至20×109/L,中性粒细胞0.90.左前臂出现直径8cm红色肿胀区,有疼痛、囊性感,界限不清.切开引流并做细菌培养,有星形奴卡菌生长.诊断奴卡菌病.予复方磺胺甲基异NFDA4唑2片,每日2次口服.3周后出现少尿,查尿素氮22 mmol/L,肌酐424 μmol/L,终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

  • 术前导尿致尿道损伤三例

    作者:王爱武;赵颖;关金玲

    1 病例资料[例1] 男,28岁.因电弧重型烧伤,准备急诊行胸廓减张术,术前留置尿管,置入尿管时,感阻力大,强行插入,致尿道口滴血,未做处理.数日后患者在全麻下行双上肢及前胸切痂和植皮术,术晨导尿,置管再次受阻,后在专科医师帮助下完成置管术.

  • 外科小手术后亦应预防发生皮肤褥疮

    作者:高永丽;陈丽娜

    我院2000年6月~7月1个月内连续3例发生外科手术后褥疮,且均为小手术.现报告如下.

  • 输液治疗的不安全因素及原因分析

    作者:周素鲜;贺江勇;李小平

    在现代治疗学中,输液治疗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如用之不当或发生输液反应,可给病人带来危害,加重痛苦,甚至死亡.因此了解和认识输液过程中易发生问题的环节和原因并加以预防,对于确保治疗效果,杜绝及减少输液对人体带来的危害是十分必要的.现将近年来文献报道的输液反应及易发生的问题、相关因素做一剖析,与同行共商讨.

  • 鼻导管法吸氧致颌面部皮下气肿

    作者:王翠风;李向芹;刘金荣

    1 病例资料女,32岁.因坏疽性阑尾炎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行剖腹探查术.术后患者呼吸34/min,口唇发绀.在全身治疗的同时,予左鼻孔常规置入12号导管吸氧,当导管插入至5 cm处时感有阻力,用力后导管顺利通过,按鼻翼至耳垂2/3长度置管并固定.鼻导管接氧气湿化瓶,按3 L/min的流量吸氧.当吸氧约1小时后,患者诉面部及颈部疼痛.检查见面颊、下颌及颈部弥漫性肿胀,皮下有捻发感,以左侧为著.请耳鼻喉科以喉镜及鼻镜检查证实患者鼻道狭窄,置入导管时损伤鼻及咽部粘膜.遂即拔除导管,改口罩法吸氧,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86小时后,皮下气肿完全吸收.

  • 二磷酸果糖注射液致过敏反应一例

    作者:张文君;杨晨琛

    1 病例资料男,50岁.主因游走性关节疼痛半年,加重伴红肿3天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临床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予青霉素400万U,每日2次静脉滴注.为改善心肌供血,给予果糖二磷酸钠(FDP)(广东东莞宏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X-126-3)10%溶液(10 g)每日1次静脉滴注,输注6分钟后(输入约7 g左右),病人出现前额及面部皮肤潮红、发痒,双眼睑红肿,继而全身发痒.测血压112/68 mmHg,脉率100/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无ST-T改变,考虑为药物过敏反应,即停用FDP,给予肾上腺素1 mg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200 mg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苯海拉明20 mg肌内注射.30分钟后症状缓解,2小时后症状消失,测血压110/68 mmHg,脉率70/min.常规给予青霉素400万U静脉滴注,病人未出现不适,故认为过敏反应为FDP所致.

  • 结核菌素试验致过敏性休克

    作者:赵晓光;陆毅;张福广

    1 病例资料女,52岁.主因双手近端指关节疼痛,肿胀逐渐加重、功能障碍半年,于2000年5月12日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6.5℃,脉搏84/min,血压105/60 mmHg.一般情况好,巩膜无黄染,皮肤未见皮疹,类风湿因子阳性.初步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行结核菌素(PPD-C)试验,试验前询问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予75%酒精皮肤消毒后抽取PPD-C 0.1 ml(5 U)皮内注射.注射后约1分钟,患者诉注射部位皮肤瘙痒,刺痛及烧灼感,检查见局部皮丘隆起,红晕直径1.2 cm,周围有伪足出现,相继双上肢、下肢、前胸部出现多处大片隆起荨麻疹,双眼结合膜发红,中度充血.因奇痒难耐,用手抓挠,出现条索状抓痕.又诉头晕、气短、呼吸困难.即让患者平卧,测血压66/35 mmHg,脉搏140/min,于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 ml,吸氧,5%葡萄糖加入地塞米松5 mg静脉滴注,15分钟后症状缓解,血压回升至90/58 mmHg,急诊收住院观察.2小时后患者全身症状消失,肢体荨麻疹逐渐消退,色泽变浅,双眼结合膜轻度充血.72小时观察PPD-C试验结果为阴性,局部无红肿及硬结.眼科检查:左眼颞侧结膜下片状出血.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5.8×109/L,中性粒细胞0.41,淋巴细胞0.44,嗜酸性粒细胞0.06,嗜碱性粒细胞0.02,抗SS-A抗体阳性,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正常,C3,CIC均正常.予氯苯那敏(扑尔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未遗留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好转出院.

  • 药源性急性肺水肿18例分析及防治对策

    作者:李西琳

    急性肺水肿是常见的危重症,引发肺水肿有诸多原因,临床用药不当亦是导致发生肺水肿的因素之一.如何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大限度地避免药源性肺水肿,是临床医务人员应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将我院1995~2000年住院患者发生的药源性急性肺水肿18例报告分析如下.

  • 关木通中毒引起肾损害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作者:王长江;吴亚红;程晓霞;程虹

    近年,随着中草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以及中草药研究的逐步深入,某些中草药的毒副作用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1999年收治关木通中毒引起的肾损害3例,现作一报道.

  • 草药排石致肾破裂

    作者:穆永昌

    1 病例资料男,35岁,农民.因左腰部、下腹部疼痛伴血尿、面色苍白10天入院.既往有左肾结石病史3年.患者10天前在家自服草药排石,服药后2小时左右,突感左腰腹部呈刀刺样疼痛,无法忍耐,大汗淋漓,半小时后排出蚕豆大小结石1粒,随之排出血性尿液.排出结石后腹痛稍减轻,此后4天无尿液排出,当地卫生院予以导尿,导出血性尿液及凝血块而转我院.查体:体温37.2℃,脉搏120/min,呼吸22/min,血压100/60 mmHg.贫血貌,皮肤粘膜苍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部稍膨隆,全腹肌紧张,左腹部明显压痛,下腹部压痛及反跳痛,左肾区明显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血白细胞16.7×109/L,红细胞2.3×1012/L,血红蛋白70 g/L.诊断:左肾结石,血尿原因待查.予抗感染、对症、止血等治疗.住院当晚患者腹痛加剧,且发现左腹股沟区有一包块,压迫及平卧后包块稍缩小.行彩色超声波检查示:左肾增大;约18.8 cm×11.1 cm大小,左侧输尿管扩张;膀胱内有一9.2 cm×6.1 cm强回声团块,考虑积血块;左下腹实性包块,性质待定.对症处理后腹痛稍缓解,次日再次复查彩超示:左肾增大,回声不均质,大小同前,左侧输尿管扩张,内径20 mm,其内探及15~25 mm强光团,右肾小结石;膀胱内强回声团;左下腹实质性包块.拟行疝修补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外斜肌腱膜后,见腹内斜肌及腹横肌淤血,肌束间有大量凝血块,上达肾间隙,考虑左肾破裂出血,关闭腹股沟切口后,另取左腰部"S"型切口,见肾筋膜饱满、青紫,切开一小口后,见有大量陈旧性血液溢出,吸净后延长切口,肾筋膜内有大量凝血块,约3 000 ml,探查见左肾盂内侧肾皮质有2 cm×3 cm破裂口,仍有活动性出血,乃行左肾切除术.

  • 地高辛不合理用药分析

    作者:郭军;刘萍

    地高辛作为由毛花洋地黄中提纯制得的一种中效强心苷,广泛应用于临床.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本品对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都有良好疗效.但近年来伴随着地高辛的大量应用,临床用药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配伍,本文综合分析如下,供同道参考.

  • 老年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四例误诊分析

    作者:蒋亚琴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属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与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在心电图上相似,易造成误诊.笔者在1992~2000年间共收治4例,均误诊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现报告如下.

  • 异位阑尾炎的诊治体会(附34例报告)

    作者:张布明;雷相明

    异位阑尾炎在临床上较少见,由于位置的变异,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复杂多变,在术前常不易确诊而造成手术失误.我院1992年10月~2000年11月共收治急性阑尾炎649例,其中异位阑尾炎34例,占5.2%.现结合其临床特点,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4例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12~67岁,平均34.6岁.发生穿孔9例(26.5%),较文献报道的正位阑尾炎穿孔率(14.9%)高(P<0.05)[1].

  • 髌骨纵形骨折漏诊分析

    作者:张忠仆

    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根据病史、体征及常规X线检查,不难诊断.但对于髌骨纵形骨折,由于其体征不典型,常规X线检查不易发现,常导致漏诊.本文结合典型漏诊病例,就其临床诊断问题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本组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17~42岁,平均27岁.3例为车祸伤,1例为运动致伤.常规X线检查均未发现骨折,而诊断为软组织损伤.3例经CT检查,1例加摄X线轴位像,始发现髌骨有纵形骨折线,均行外固定术后康复.

  • 子宫破裂34例分析

    作者:史丰玉;范淑英

    着围生期保健工作的开展,子宫破裂发生率已大为下降,但在基层医院仍为常见病,其对母婴危害极大.我院1986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34例,现作一分析报告.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年中,我院住院孕产妇10 157例次,发生子宫破裂34例,占3.3‰,其中前5年24例,占同期住院孕产妇例数的6.4‰(24/3 753),后10年10例,占同期住院孕产妇的1.6‰(10/6 404).本组均为农民,年龄小24岁,大39岁,30~39岁22例,占64.7%;初产妇3例(8.8%),经产妇31例(91.2%).妊娠期破裂3例,分娩期破裂31例.

  • 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六例误诊浅析

    作者:吴旺社

    在几种抗维生素D佝偻病中,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较多见,其早期表现与常见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十分相似,临床易造成长期误诊.1997年3月~2000年12月我们诊治各型抗维生素D性儿童佝偻病20例,其中有6例为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均在外院误诊.现报告分析如下.

  • 胸外伤致急性心肌梗死二例延误诊断分析

    作者:许宏珂

    1 病例资料[例1] 男,27岁.因左胸部外伤后,出现胸部闷痛不适,遂来我院就诊,门诊诊断为左胸部皮肤挫伤,予三七片内服及对症治疗,回家休息.10小时后胸闷、气短症状加重,伴心悸、气短、出汗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病史.查体:脉搏70/min,呼吸20/min,血压100/70 mmHg.意识清,呼吸平稳,左胸壁乳头下有一约3 cm×2 cm淤斑,局部肿胀,触痛明显.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70/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X线胸透示心肺未见异常.心电图示V3,4导联呈qR型波群,ST段弓背向上抬高0.4~0.5 mV,V2导联呈qRs型,ST段弓背向上抬高0.3 mV,V5导联呈qR型,ST段亦抬高.心肌酶: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31 U/L,乳酸脱氢酶I(LDH-I)249 U/L,肌酸激酶(CK)368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20 U/L.临床诊断:①外伤性急性前壁心肌梗死;②左胸壁皮肤挫伤.入院第2天做心电图示:V3~4导联R波降低,Q波加深.心肌酶AST 170 U/L,LDH-I 320 U/L,CK 162 U/L,CK-MB 42 U/L.此后多次复查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均符合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动态变化过程.经止痛、吸氧、营养心肌、对症及支持等治疗,症状逐渐好转.2周后行心脏多普勒扫描示各房室大小、活动度均正常.4周后做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各支未见狭窄及病变.诊断为外伤性急性心肌梗死.

  • 心包积液八例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宋光耀;樊彩英;李东旺;丁枭伟

    临床上心包积液病人常因不能及时行超声心动图、心包穿刺等检查而误诊为其他疾病,且心包积液的病因诊断则更加困难.本文收集1998年6月~2001年7月我院收治的8例误诊的心包积液病例,以探讨误诊原因.

  • 脂肪栓塞综合征四例诊治体会

    作者:姚中骥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是以急性呼吸道功能紊乱为特征,伴有脑部或全身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为严重创伤、骨折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病残率和病死率高,极易误诊.本文收集我院1991年7月~2000年10月收治的4例FES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希望通过对FES的临床特点、胸部X线表现、病理生理基础及诊治要点的探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 特殊表现的小儿阑尾炎五例误漏诊分析

    作者:张玉辉;郭丽频

    1 病例资料[例1] 女,5岁.因咳嗽半个月,发热3天入院.查体:体温39℃.意识清楚,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细湿罗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X线胸片示支气管肺炎,血白细胞29×109/L.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予抗生素治疗.病程中热不退,并有阵发性腹痛,以发热时明显.外科3次会诊均排除阑尾炎.更换抗生素治疗,体温仍不降,腹痛加剧,血白细胞数高.转外院手术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 术中医源性损伤34例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作者:张贵春

    本文回顾地分析1994年7月~2000年10月2 075例骨科手术的病例资料,其中34例因术中医护因素发生了不同程度肢体损伤,占同期手术的1.6%.现分析报告如下.

  • 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致大咯血猝死三例

    作者:李陆;岑笃才;代英

    我院1998年3月~2001年3月,共行肺癌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76例,治疗后4周内共发生大咯血猝死3例.现报告如下.

  •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中输尿管损伤七例

    作者:王振运

    1993~2000年我院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362例,术中损伤输尿管7例,占1.9%,均经术中或2次手术修复成功,无死亡及明显后遗症.现报告如下.

  • 盆腔手术时误伤输尿管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作者:侯成玉

    输尿管损伤多见于贯穿性腹部损伤及医源性即手术损伤.手术损伤输尿管的发生率较高,子宫颈癌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时输尿管损伤几率可达13.4%[1].1986年1月~2001年1月,我院收治11例因盆腔手术误伤输尿管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 带锁髓内针取针困难五例报道

    作者:邱海滨;于英;王兵;李士春

    带锁髓内针因有创伤小、血运破坏少、防旋转、术后取针容易等优点,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但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仍遇到5例取针困难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 急腹症病人硬膜外麻醉死亡的教训

    作者:卢学法;刘秀梅;窦丽华

    1 病例资料[例1] 女,68岁.因肠梗阻4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病人呈脱水外貌,基础血压120/82.5 mmHg,脉搏108/min.取胸10~11椎间隙,穿刺顺利,首次麻醉剂量为2%利多卡因5 ml,5分钟后,血压下降为100/67 mmHg;又注入2%利多卡因6 ml,并静脉滴注麻黄碱15 mg,并予吸氧;3分钟后血压仍为90/52.5 mmHg,快速予多巴胺5 mg加入平衡盐液内静脉滴注,血压回升至100/63 mmHg;观察无全身麻醉征象,遂开始手术.开腹后患者血压又迅速下降至60/30 mmHg,心率120/min,口唇发绀,面罩加压给氧,准备插管时患者心跳停止,立即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等心肺复苏措施,经抢救无效死亡.

  • 腹腔大血管损伤抢救的教训(附三例死亡报告)

    作者:邹宜林;黎家发

    我院1984年1月~1994年12月,共收治腹腔大血管损伤12例,其中救治成功9例,死亡3例.现将死亡3例报告如下.

  • 硬下疳的误诊研究(附48例分析)

    作者:施辛;戚宝康

    目的探讨硬下疳的误诊情况和误诊因素.方法对162例硬下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2例硬下疳患者中,48例曾发生误诊,误诊率为29.6%.易与硬下疳混淆的疾病有龟头包皮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器肿瘤、毛囊炎及皮肤非特异性感染、侵蚀性阴部溃疡、白塞综合征、固定性药疹、疥疮结节、软下疳等.结论硬下疳的误诊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其不典型表现(包括潜伏期过短或过长、非生殖器部位多个皮肤损害、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等)以及医师对硬下疳的认识误区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因素.诊断硬下疳仍然需要对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包括活检以及暗视野检查梅毒螺旋体作综合分析.

  • 对眼球丢失案"博弈"的思考

    作者:张常明

    通过眼球丢失案,思考医学问题能否用博弈论进行分析.博弈论又称对策论,其核心是利益问题,博弈的双方、甚至多方都企图用少的支出获取大的收益.而我国卫生经济的基本属性是公益性和福利性,卫生经济所面临的"人的健康价值"难以货币化,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更不能量化,与"经济价值"缺乏"通约性";其次,医疗行业的投入是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前提的,如果违背这一卫生事业的根本宗旨,必然损害病人的利益.

  •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8例诊断及误诊分析

    作者:葛建荣;孟利伟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是胃的原发淋巴瘤,临床较少见,术前确诊较困难,误诊率高.1993年1月~2001年1月我院及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本病18例,术前误诊15例,误诊率高达83.3%.为了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避免误诊,兹总结分析如下.

  • 病理误诊与放射治疗

    作者:李德锐

    病理诊断是决定肿瘤患者是否选择放射治疗、以及选择何种放射治疗和放射剂量的主要依据,即使是同一恶性肿瘤,不同的病理分级和(或)分型,所应采取的治疗方案也是不同的.放射治疗对组织病理学诊断的依赖性,比外科手术、化疗和生物治疗对病理组织诊断的依赖性更为密切.所以正确的病理诊断对放射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分析总结12年来我院收治的病人中,因病理误诊导致不适当放射治疗的病例,以吸取教训.

  • X线隐性肺癌

    作者:魏祥

    所谓"隐性肺癌",是指痰检查癌细胞阳性,而X线胸片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均为阴性的支气管肺癌[1].部分患者以肺癌的异位内分泌症状或远隔转移症状就诊,临床易误诊.我院1995~2000年间收治10例X线隐性肺癌,现分析报告如下.

  • 易被X线误诊的胃源性疾病

    作者:马玉富

    腺瘤是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时形成十二指肠球部圆形充盈缺损阴影的常见病因.除此之外,十二指肠球部本身的其他良性肿瘤、恶性肿瘤、非瘤性肿块如异位胰腺以及血凝块、结石等都可形成十二指肠球部圆形充盈缺损影.另外,胃粘膜脱垂、胃息肉脱入十二指肠球部、胃内异物进入十二指肠球部等胃源性病变也可形成十二指肠球部充盈缺损影.我院1990~2000年发现4例X线误诊病例,后经手术、病理、随访或追溯病史明确诊断,其中胃息肉脱入十二指肠球部2例,胃粘膜脱垂及异物各1例.现报告如下.

  • 警惕X线异物影的假象

    作者:黄建华

    1 病例资料女,63岁。因假牙落入胃内23天,于2001年9月12日入院。患者23天前进食时将1枚带金属桂钩的塑料假牙吞入胃内,之后出现腹部烧灼感,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便。

  • 硬化性血管瘤误诊为恶性黑色素瘤二例报告

    作者:李俊军;刘保安

    硬化性血管瘤又名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因组织内含铁血黄素沉积较多,外观呈蓝黑色,临床和病理均易误诊为恶性黑色素瘤.我们在外院送检的病理切片会诊中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

  • 甲状腺自身抗体对甲状腺激素放射免疫测定的影响

    作者:汤建林;赵立群;李玉莹;汪慧如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自身抗体(T3 Ab,T4 Ab)可存在于少数甲状腺疾病及非甲状腺疾病患者体内,可对放射免疫测定(RIA)T3、T4产生干扰,造成检测值与临床表现不一致,极易误导临床,造成误诊误治.本文报告3例,以引起重视.

  • 常见苏木精染色不良致病理误诊及防范

    作者:李彬

    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而染细胞核的苏木精又是HE染色过程中的关键.苏木精染色的好坏,决定着细胞核着色的深浅.细胞核着色过深或过浅,都会对一些疾病的诊断带来影响,甚至引起误诊.我院近年由于苏木精染色不良而导致误诊的病理切片约占所有误诊病理切片的20%,现将典型病例报告并讨论如下,以期引起临床和病理医生的重视.

  •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B超影像特征及漏诊原因分析

    作者:邹小蓉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DIR)是消化道较常见的畸形,也是新生儿期上消化道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有关该病B超影像特征的报道较少.我院1979~1999年间经手术诊断DIR 6例,有5例术前进行了B超检查,2例B超诊断并为手术证实,余3例漏诊.现分析报告如下.

  •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作者:李小鹰

    药物治疗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主要治疗手段,正确的药物治疗能产生有益的疗效,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既往的治疗是以应用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和限制钠盐为基础的"三联疗法",以后增加了血管扩张剂,改为"四联疗法".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的治疗趋势是强调应用经过循证医学证实可以降低死亡率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上述三种药物加上利尿剂和洋地黄制剂的"五联疗法"已成为CHF的普遍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有效地去除病因、去除诱发因素和控制心力衰竭的目的.

  • 从一例腹痛患儿的诊治经过谈临床思维方法

    作者:佟大永;周绥福;袁亮

    1 病例资料男,12岁.因阑尾炎切除术后9天,阵发性腹部绞痛伴呕吐入院.患儿于术后3天排气后开始进食,即引起腹痛,呕吐,大便呈粘液状.此间体温正常,血白细胞28.0×109/L,查尿阴性.查体:皮肤正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平坦,右下腹及脐耻间有压痛,肌紧张,肠鸣音正常.超声检查示盆腔有积液.诊断为阑尾切除术后腹腔内感染,予对症治疗.3天后发现血压增高至160/100 mmHg,大便呈血性,隐血反应强阳性.接诊后我们提出以下疑问:①是否与阑尾炎手术有关?②是否为另外一种疾病?据手术医师介绍,手术前患儿腹痛剧烈,白细胞计数很高,未发现血压升高,手术很顺利,阑尾无化脓穿孔.分析认为:患儿仅患单纯性阑尾炎,解释不了白细胞计数如此之高;如果是阑尾残端出血,血便应较新鲜,血压应偏低,此点解释不了高血压.因诊断不能确定,拟做进一步检查.此间患儿出现了抽搐,四肢强直,意识丧失,口唇发绀.再次测血压170/100 mmHg,予地西泮(安定)10 mg肌内注射、吸氧后迅速好转.经会诊确定为高血压脑病.入院后第6天患儿腹部绞痛加重,呕吐,腹部压痛明显,肠鸣音活跃,并排出褐色血性便约50 g.四肢出现出血性皮疹,略高出表皮,密集成簇.这一发现提醒我们考虑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会诊决定转小儿内科治疗.经限制蛋白饮食、预防感染、维生素E及胃粘膜保护剂等治疗1周,腹痛缓解,无呕吐,血压降至正常,便隐血转阴,白细胞数降至正常,尿常规正常.但尿沉渣红细胞计数为40×106/L,白细胞572×106/L,据此诊断为许兰-汉诺综合征(Schonlein-Henoch Syndrome).

  • 院长的风采医生的魅力——访海军总医院长、呼吸内科专家段蕴铀

    作者:丁滨;刘洁

  • 第二讲 酷似成人斯蒂尔病的癌性高热

    作者:黄烽;朱剑

    长期发热是指发热持续两周以上者,其病因大致可分为四类: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血液病及恶性肿瘤.以持续高热为主要表现的风湿性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也有部分非风湿病患者因高热而收入风湿科病房,对这些患者的正确诊断和处理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以下介绍一例以高热起病、怀疑成人斯蒂尔病的早期肾癌患者,希望该病例的临床特点能加深医务人员对不伴有其他明显症状的早期癌症的认识.

  • 女性腹腔巨大肿瘤伴发腹水治疗的启示

    作者:熊立新;刘振远

    1 病例资料52岁.因下腹部活动性肿块10余年,近3年肿块迅速增大入院.肿物移动时疼痛明显,发病后尿便正常,15岁初潮,1年前月经紊乱,阴道经常流血.查体:贫血貌,腹部膨隆大于足月妊娠.触诊时肿块如七个月胎儿大小,有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经产型外阴,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大小如常,活动度好,右侧附件处触及较大肿物,活动度好.X线腹部透视示腹腔大量积液.行剖腹探查术.开腹后即有约3 000 ml腹水溢出,探查发现右侧卵巢有一不规则椭圆形肿瘤,蒂长约12 cm,与输卵管稍有粘连,剥离后全部切除.术后大体标本所见:肿块重5 400 g,约23 cm×18cm×13 cm,质坚呈灰白色.有结缔组织包裹,表面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之结节.镜下见纤维母细胞及纤维细胞,其间分布有很少的血管及淋巴管.病理诊断:卵巢纤维瘤(梅格综合征).

  • 儿童卵巢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作者:何雯;李海林;黄永坤;王雯

    1 病例资料女,12.5岁.患儿于20天前无诱因出现腹痛伴恶心、呕吐,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胃炎",经对症治疗2天后症状消失,继而出现咳嗽、气促、腹胀.摄X线胸片、行腹部B超、上腹部CT检查发现双侧胸腔、心包、腹腔、盆腔积液.诊断为结核性多发性浆膜炎,予抗结核治疗,同时予泼尼松、输血浆及抽胸水等治疗20天,病情加重入我院.查体:体温36.2℃,脉搏120/min,呼吸24/min,血压120/80 mmHg.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不大,胸廓饱满,心界不大,心率120/min,节律齐,心音有力,无杂音及心包摩擦音.双肺呼吸动度减弱、触觉语颤减弱、双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显露,腹软,无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妇科肛门指诊:子宫触诊不清,盆腔中可触及囊实性界限不清之包块,张力大,无触痛,盆腔左下方可触及不规则结节,无触痛.追问病史,既往健康,11岁月经初潮,周期规律正常.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正常;尿酸814 μmol/L,血结核抗体、血及腹水结核菌PCR检查、腹水涂片查抗酸杆菌均阴性,血及腹水培养阴性,血β-hCG,尿hCG、甲胎球蛋白、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腹水黄色浑浊,李凡他试验阳性,红细胞0.05×106/L,白细胞72.5×106/L,中性粒细胞84%,淋巴细胞16%,糖0.2 mmol/L,蛋白43.4 g/L,氯化物96 mmol/L.腹水细胞学检查:大量变性中性粒细胞.胸水常规:红细胞(4+),白细胞(4+),中性粒细胞92%,淋巴细胞8%;3次胸水细胞学检查:大量炎性坏死物中见少量异形细胞(均为退行性变).胸腹B超检查示两侧胸腔及腹腔积液;盆腔囊实混合性包块,性质待查.妇科B超检查示盆腔包块,有中等量积液.盆腔CT检查示盆腔内巨大占位性病变,考虑卵巢畸胎瘤恶性变.胸腹部磁共振检查示盆腔肿瘤腹膜转移,双侧胸腔积液,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肝胆胰脾未见占位性病变.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侧卵巢增大约12 cm×10 cm×6 cm,右侧卵巢增大约8 cm×7 cm×6 cm,均为实质性,切除左侧附件包块送冷冻病理检查,提示未分化恶性肿瘤.术后病情迅速恶化,经抢救无效于1周后死亡.术后病理诊断:左卵巢弥漫性恶性淋巴瘤,考虑伯基特恶性淋巴瘤.

  • 右侧卵巢破裂误诊为阑尾炎42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伟国;李浩宇;李宪哲

    我院1978年7月~2000年12月共收治各种类型阑尾炎10 145例,其中42例经手术证实为卵巢破裂,占0.41%.现分析报告如下.

  • 卵巢恶性肿瘤误诊临床分析

    作者:齐璇;辛晓燕

    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占生殖系恶性肿瘤的22.9%[1].其5年生存率约为20%~40%[2],早期诊断治疗者预后也不乐观,临床误诊误治的情况常有发生.1993年1月~2001年1月我们两所医院共收治卵巢恶性肿瘤240例,误诊34例,误诊率为14.2%.现分析报告如下.

  •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误诊探析

    作者:魏晓灵

    妇女妊娠后随着时间的增长,子宫逐渐增大,致阑尾位置发生改变,如此时发生卵巢囊肿蒂扭转易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我院1993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12例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病例,全部误诊,现报告如下.

  • 巨大卵巢囊肿误诊为腹腔包虫病

    作者:次仁顿珠

    1 病例资料女,35岁,藏族.因腹部发现肿块并腹胀、呼吸困难1个月,以腹腔包虫病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78/min,血压105/75 mmHg.全身皮肤及淋巴结无异常,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全腹隆起,无肠型及蠕动波,腹部触及约27 cm×23 cm之肿块,质软,有囊性感,表面光滑,轻微活动,触压痛阳性,肝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血常规、肝功、X线胸透、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B超检查示腹腔内可探及25.5 cm×23.5 cm囊性异常回声,有包膜,内有分隔,与肝右叶界线不清.考虑腹腔包虫病,肝右叶包虫?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中上腹有一27 cm×23 cm×17 cm之肿块,表面光滑,周围无粘连,肿块与右侧输卵管相连,并有少量腹水,重约5 kg,将其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卵巢浆液性囊肿,未见恶变.术后予抗感染对症治疗,伤口Ⅰ期愈合,痊愈出院.

  • 小儿卵巢囊肿扭转13例

    作者:谈必龙;李晓庆;周德凯;蒲从伦

    小儿卵巢囊肿扭转在儿科急腹症中较为少见,国内报道不多.杨体泉[1]报道34例小儿卵巢囊肿中有3例手术证实为卵巢囊肿扭转.Quint等[2]报道52例小儿卵巢手术,有18例术中见有扭转.我院1992年1月~2000年6月共收治24例小儿卵巢囊肿,13例(54%)以急腹症住院,手术证实均伴有扭转,其中9例(69%)误诊.现报告如下.

  • 原发性卵巢妊娠九例误诊临床分析

    作者:张惠玉

    卵巢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其发生率约占异位妊娠的0.17%~2.74%[1],因症状体征与输卵管妊娠相似,术前很难诊断,误诊率高.现将我院1985~1998年收治的9例卵巢妊娠误诊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 第四讲 导致误诊的思维原因

    作者:陈晓红;刘振华

    编者按陈晓红、刘振华两位作者是国内首次提出误诊学理论,主编第一部<误诊学>专著,并创建了"中国误诊文献数据库"的学者.他们在10年的误诊学理论与误诊文献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导致误诊的思维原因与避免误诊的系统思维方法.本刊特辟专栏陆续刊登系列讲座,供临床医生参考.

    关键词: 误诊 思维 方法
  • 误诊研究的启示

    作者:苏长青

    <误诊学>的问世标志着国内临床医学领域一个新学科的建立,并由此奠定了该学科的核心理论框架.十年来,误诊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方兴未艾之势,其研究运用系统的逆向思维方法,并结合混沌学的理论对貌似无序的临床误诊现象进行剖析,从初单纯的对误诊现象的个案报道,发展到系统的理论方法学的研究,对临床医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误诊 研究 现状
临床误诊误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