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临床误诊误治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Clinical Misdiagnosis & Mistherapy 림상오진오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3429
  • 国内刊号: 13-110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4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误诊误治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陈晓红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长沙市高等医学院校女生发生晕厥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作者:秦云;王成;徐慧;任森;易尚辉;谢玲莉;姜欣

    目的探讨长沙市高等医学院校女生发生不明原因晕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长沙市两所全日制高等医学院校的女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晕厥发生的主要因素。结果本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1466份,收集有效问卷1440份,问卷回收率为98.2%。本组年龄15~23(19.5±3.2)岁,中专女生晕厥阳性率明显高于大专与本科女生(P<0.05);15~17岁年龄段晕厥阳性率明显高于18~20岁、21~24岁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晕厥发生率与父母婚姻状况(和睦、一般、差)呈反向平行关系(P<0.05),焦虑频率与晕厥发生呈正向平行关系(P<0.05),有贫血史者较无贫血史者晕厥发生率高(P<0.05)。结论长沙市高等医学院校女生晕厥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学历、父母婚烟状况、父母晕厥史、个人焦虑情况及贫血史等。

  •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对预后影响的研究

    作者:马秀茹;吴永波;张素辉;贾立峰;白玉娟;崔丽萍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突聋)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突聋患者40例(突聋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采用焦虑状态/特质问卷(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突聋组的焦虑状态( S-Anxiety, S-AI)和焦虑习性( T-Anxiety, T-AI)总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聋组伴焦虑、抑郁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低于不伴焦虑、抑郁者(94.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对此类患者应加强心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 三阴性乳腺癌外周血及病灶微环境辅助性和调节性T细胞表达

    作者:龙飞;姜大庆;张鑫丰;王聪;李阳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 trip n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患者外周血及病灶微环境辅助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1-4月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女性TNBC 34例( TNBC组)、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39例(NTNBC组)及同期确诊为乳腺良性疾病女性患者27例(对照组),均检测外周血及病灶微环境辅助性 T 细胞( CD3+、CD4+、CD8+、CD4+/CD8+)和调节性 T 细胞( CD4CD25+ Treg 和 CD4+CD25+Foxp3+Treg),并进行比较。结果 TNBC组外周血及病灶微环境CD3+、CD4+水平、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NTNBC及对照组,而CD8+水平则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TNBC组外周血及病灶微环境CD4CD25+ Treg及CD4+CD25+Foxp3+ Treg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NTNBC组及对照组( P<0.05)。结论 TNBC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及病灶微环境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异常表达,其可作为本病免疫学病因诊断及评估疗效的特征性标识,并为今后寻找TNBC免疫治疗途径提供试验数据。

  • TC/HDL-C、LDL-C/HDL-C、TG/HDL-C与冠心病不同程度相关性

    作者:吴燕丹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HDL-C、甘油三酯( TG)/HDL-C比值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并放置冠状动脉(冠脉)支架的175例作为冠心病组,选择同期无心血管疾病的健康体检者146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均测定血脂7项,即TC、TG、LDL-C、HDL-C及TC/HDL-C、LDL-C/HDL-C、TG/HDL-C比值,分析两组血脂差异及冠脉不同病变程度(3支、2支、1支病变)与血脂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脂7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不同病变支数间TC/HDL-C、TG/HDL-C比较,3支病变显著高于2支和1支病变者(P<0.05);TC/HDL-C、LDL-C/HDL-C比较,3支、2支病变者均高于1支病变者( P<0.05);HDL-C比较,3支病变者低于1支病变者(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比值与冠脉病变的支数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病情的常规指标。

  • 妊娠并尖锐湿疣是否需终止妊娠及治疗分析

    作者:杨娜;高红梅;张海红;王砚宁;焦艳梅

    目的探讨妊娠并尖锐湿疣( condyloma cuminatum, CA)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妊娠期CA终止妊娠63例(终止妊娠组)、妊娠期CA继续妊娠65例(继续妊娠组)及非妊娠期CA 50例(对照组),均采用电离子术治疗,比较3组术后7 d治愈率、术后3个月复发率,并统计继续妊娠组的妊娠结局。结果终止妊娠组、继续妊娠组、对照组术后7 d治愈率分别为87.30%、86.15%、8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5.87%、36.92%、14.00%,继续妊娠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总治愈率均为100%。继续妊娠组均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新生儿均足月存活,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喉乳头状瘤、生殖器疣及肛门疣等发生。结论妊娠并CA可以继续妊娠,电离子手术治疗妊娠期CA安全、可靠,患者妊娠结局良好。

  • Q波与非Q波心电图表现的冠状动脉闭塞临床分析

    作者:陈玉先

    目的探讨Q波与非Q波心电图表现的冠状动脉(冠脉)闭塞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经冠脉造影证实至少有1支冠脉闭塞106例,依据心电图表现分为Q波组35例及非Q波组71例,分析两组冠脉闭塞病变特点、临床特征。结果非Q波组有不同程度缺血型ST-T改变46例,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玉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窦缓)并低电压各1例,余22例心电图大致正常;临床诊断为心绞痛5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心梗)14例,急性心梗3例。 Q波组依据不同部位导联的心电图特征性变化(异常Q波、ST-T改变)、临床症状、心肌酶变化全部诊断为心梗。建立侧支循环情况非Q波组64例(90.14%),Q波组23例(65.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 Q 波组有心绞痛史54例(76.06%),高血压53例(74.65%),脑梗死15例(21.13%);Q波组有心绞痛史17例(48.57%),高血压17例(48.57%),脑梗死2例(5.7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冠脉闭塞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心电图表现为非Q波者,虽然多已建立了侧支循环,但仍有危及生命健康的潜在风险,临床对这部分患者应高度关注。

  • 肝脏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分析(附2例报告)

    作者:刘燕;丰惠

    Kasabach-Merritt 综合征又称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血管瘤的一种特殊类型,早由Kassabach及Merritt于1940年报道,属先天性显性遗传性疾病,以婴幼儿多见。国外报道该病占血管瘤的1%以下[1],主要以皮肤或皮下血管肿瘤及血小板进行性减少继发紫癜为临床特点[2]。查阅国内外近年文献,关于肝脏Kasabach-Merritt综合征影像学表现的报道较为少见[3]。我院近年收治2例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现回顾分析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路甲鹏;郭青青;赵玉凤;王斌

    目的综合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数据库1991年1月-2014年1月发表的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AMI的文献,并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终纳入随机对照试验15项共998例AMI。 meta分析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效果[合并相对危险度( relative risk, RR)=1.1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1~1.21,P=0.03]及血管再通率(合并RR=1.11,95%CI:1.01~1.21,P=0.03)均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合并RR=0.66,95%CI:0.47~0.93,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MI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影响

    作者:苏宏;孙萌萌;赵跃萍;胡晓芳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干预前后血浆C反应蛋白( CRP)及血脂浓度的变化。方法选取初发2型糖尿病84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 n=42)和对照组(n=42),两组均制订个性化的饮食及运动计划并予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二甲双胍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6周、72周血清CRP、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6周、72周后二甲双胍组血清CRP、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治疗前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缓解糖尿病患者体内炎性反应并降低血脂浓度。

  • 抗结核药物致过敏性紫癜及多脏器损害病例分析

    作者:周俊卿;王君平;李东;周伟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过敏性紫癜及多脏器损害的机制、特点及防范措施。方法对1例肺炎并结核性胸膜炎应用抗结核药物致过敏性紫癜及多脏器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发热、右侧胸痛1周,加重伴咳嗽、咳痰、寒战1d入院。行X线胸片、结核菌素试验、痰培养、胸部CT及胸腔积液病理检查诊断为右下肺炎、右侧结核性胸膜炎。予抗感染、抗结核治疗后出现发热、全身皮疹、腿部紫斑,后又相继出现腰腹痛、尿量减少、眼睑及双下肢水肿,查肝功能、肾功能及尿常规考虑抗结核药物所致过敏性紫癜(混合型)、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停用抗结核药物后病情逐渐好转。结论临床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类型多且发生率高,尤其有药物过敏史者临床应用时应密切观察,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诊治。

  • 主动脉夹层死亡16例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牛绍莉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死亡患者的临床特点,以降低院内病死率。方法对2004年10月-2013年10月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且在住院期间死亡的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多样,如剧烈的心前区疼痛、胸背部疼痛、心悸、憋气、大汗、晕厥等,其中以撕裂样胸背部疼痛多见。本组7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例术中死亡,余6例死于术后并发症(感染、消化道大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3例行降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其中2例死于主动脉夹层破裂,1例死于术后消化道大出血。6例未接受外科治疗者均死于主动脉夹层破裂。结论早期识别主动脉夹层的高危患者,及时确诊、治疗,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院内病死率。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

    作者:桑晓文;杨利学;谭龙旺;孙智平;张快强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36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加长柄双极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常规予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术后Harris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8分(68~94分),其中优18例,良13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6.1%。2例术后活动后出现髋部轻度疼痛,1例下肢深静脉栓塞;本组均无髋关节脱位、假体周围再骨折、假体松动及下陷、大小粗隆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减少力学及内固定相关风险,且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 不同术式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效果分析

    作者:孙健;李世芳;周道政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将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76例随机分为经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组(对照组)38例和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手术组(试验组)38例,评价并比较手术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负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关节强直、骨折延迟愈合、针道感染、膝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而内固定松动断裂、膝关节不稳、切口感染、皮肤坏死、骨坏死及骨不愈合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Rasmussen评估疗效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效果优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手术所需时间短且并发症少。

  • DEHP体外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作用及相关基因表达影响

    作者:孔祥玲;佘野;葛红雨;吴维光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 di-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体外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的作用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和原代培养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建立支持细胞原代双室培养模型,以只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的细胞孔作为对照,以10、50、100 nmol/L浓度的DEHP(DEHP低、中、高剂量组)染毒24 h。应用跨上皮电阻测定法检测单层细胞两侧跨上皮细胞电阻值( TER),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检测支持细胞闭锁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1, ZO-1)、紧密连接蛋白11(Claudin 11)基因mRNA表达,应用Weastern blot检测支持细胞Occludin、ZO-1、Claudin 1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DEHP各组细胞TER值均降低。同时大鼠睾丸支持细胞Occludin、ZO-1、Claudin 11基因mRNA表达随DEHP浓度增加而降低(P<0.05),Occludin、ZO-1、Claudin 11蛋白表达也随DEHP浓度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 DEHP可通过下调Occludin、ZO-1、Claudin 11基因表达而影响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紧密连接,进而影响支持细胞的功能。

  • TDP-43在人胚胎肾细胞中的代谢及其产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作者:南一楠;孙梦茹;李澎涛;华茜

    目的研究TAR DNA结合蛋白43 kD(TDP-43)在人胚胎肾细胞HEK293中的代谢过程及其产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十字孢碱( STS)作用于HEK293细胞,检测TDP-43含量的变化,并联合使用不同的蛋白降解通路阻滞剂研究其代谢机制,再通过转染外源性TDP-43研究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 STS对HEK293细胞中TDP-43蛋白含量影响不大,在较高浓度时(5、10μM)会诱导 HEK293细胞产生35 kD 片段。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35 kD片段是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通路降解的,且其过表达时会明显降低 HEK293细胞的活力。结论过表达外源性 TDP-43及其35 kD片段可对HEK293细胞活力产生抑制作用,可能是导致TDP-43相关疾病的原因。

  • 针刺对过敏性哮喘大鼠肺肠组织SP-A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宝凯;付钰;袁之林;杨超;王霜;赵吉平

    目的探讨针刺对过敏性哮喘(哮喘)大鼠肺肠组织表面蛋白A( SP-A)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哮喘模型组、针刺肺组、针刺肠组、针刺肺肠组,每组各8只。除空白组外,余4组采用腹腔注射卵蛋白致敏,2周后尾静脉注射卵蛋白激发哮喘发作进行造模。空白组、哮喘模型组不针刺,针刺肺组针刺尺泽、孔、列缺、肺俞穴,针刺肠组针刺曲池、合谷、天枢、上巨虚穴,针刺肺肠组针刺孔、列缺、曲池、天枢穴。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针刺后肺肠等组织中SP-A mRNA的表达。结果哮喘模型组肺、大肠及小肠组织中SP-A mRNA的表达均较空白组高(P<0.01);针刺肺组、针刺肠组、针刺肺肠组的肺、大肠及针刺肺肠组小肠组织中SP-A mRNA的表达均较哮喘模型组高(P<0.05);针刺肺组、针刺肠组的小肠组织中SP-A mRNA的表达与哮喘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哮喘大鼠肺肠组织SP-A mRNA表达均发生异常,其中肺与大肠生物学相关性为密切。

  •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邵宏超;葛嫣然;李利艳;王林洪;马建英;曹凤英;田华

    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h-bFGF)对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RIRI)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纯种大耳白兔6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RIRI组30只,rh-bFGF组30只。通过升高眼压的方法制作兔RIRI模型,RIRI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rh-bFGF组予rh-bFGF治疗,假手术组仅用5号头皮针从耳前方角巩膜缘内刺入前房,之后缓慢拔除针头。 RIRI组和rh-bFGF组在RIRI后6 h、12 h、24 h、48 h、72 h常规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变化,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促凋亡基因Bax蛋白表达及Bcl-2/Bax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视网膜未见凋亡细胞;RIRI组视网膜凋亡细胞主要出现在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且在24 h达到高峰;rh-bFGF组与RIRI组比较,观察各时间点细胞损伤情况基本相似。 Bcl-2和Bax在正常视网膜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RIRI后6 h开始表达,24 h达到高峰,48 h开始下降,72 h后表达明显减弱。 rh-bFGF组与RIRI组比较,Bcl-2表达明显增强,而Bax表达减弱(P均<0.05)。结论 Bcl-2和Bax参与了RIRI的调控,rh-bFGF可通过上调Bcl-2表达及下调Bax表达,使Bcl-2/Bax比值升高,起到保护视网膜组织的作用。

  •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7例临床讨论

    作者:韩淑娟;邵岚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 AWE)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7例剖宫产术后AW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7例均表现为腹部切口处或周围出现逐渐增大的单发肿块,25例肿块疼痛及大小变化与月经周期有明显的相关性,余2例为无痛性肿块。本组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均符合AWE的超声表现;15例行腹部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10例明确诊断为AWE,5例考虑腹壁良性肿物。2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确诊为AWE。结论随着近年剖宫产率升高AWE呈逐渐上升趋势,临床应加强宣教,以减少剖宫产数量,剖宫产术中尽量减少宫腔操作。

  • 盆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一例报告

    作者:周戈

    1病例资料
      女,72岁。因反复下腹部不适1年余,发现下腹部包块3d入院。1年前出现下腹部不适,反复发作,可忍受,故未予重视,亦未进行诊治。3d 前于下腹部触及一包块,到我院就诊。门诊查腹部超声检查示肝、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胆囊息肉样病变,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查体未见异常;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于盆腔可触及一巨大包块,活动,无压痛,表面尚光滑。行腹部CT 平扫示:盆腔有一17.7 cm ×14.0 cm ×14.1 cm大小且形态不规则的囊实性包块,其内可见分叶及斑片状钙化灶;增强扫描示: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边界清楚,子宫、膀胱及相邻肠道明显受压改变,腹膜后未见增大淋巴结。 CT诊断:盆腔巨大占位性病变,考虑卵巢来源囊腺癌可能性大。完善术前检查后行手术治疗,术中见:盆腔内无积液,子宫绝经后改变,双侧附件外观未见异常,盆腔有一巨大实性包块包裹在肠系膜内,乙状结肠及直肠覆盖于包块表面,包块向下生长至骶前窝,将其完整切除。术中送检一21.0 cm ×16.8 cm ×12.5 cm大小的不规则肿物,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切面呈灰白、灰黄及灰红色交织,实性,质韧,局灶区域呈半透明状,有多个直径0.2~4 cm的囊腔,囊腔内为淡黄色液体。病理检查示:送检肿物由束状或编织状排列的梭形细胞构成,细胞排列致密区与疏松区交织,细胞核梭形,两端略尖,胞浆丰富,嗜酸,核分裂象罕见,部分区域疏松、水肿,局灶囊性变,间质血管增生扩张伴胶原变性的纤维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组化)示:肿瘤细胞 Vim、CD99、Bcl-2、CD34均(+)、Ki-67约3%(+),余CK、CD117、SMA、Des、S-100、PLAP、ER、PR 均(-)。病理诊断:(盆腔及肠系膜)良性孤立性纤维瘤( solitary fibrous tumor, SFT)。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痊愈出院。出院后未再来院复查,电话随访3个月,无特殊不适。

  • 妊娠并结肠肿瘤误诊为腹壁下血肿病例分析

    作者:黄百灵;王婷婷;冯桂萍;周瑾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结肠肿瘤的误诊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1例误诊为腹壁下血肿的妊娠合并结肠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停经28+2周、持续下腹痛伴阴道少量流血2 h入院,经妇科查体、血常规及B超等检查诊断为子痫前期(重度)、胎盘早剥、贫血(重度)。为挽救患者生命,急诊行剖宫产,术后对症治疗期间,患者出现左中腹疼痛,考虑腹壁下血肿、完全性肠梗阻,再次剖腹探查,术中见乙状结肠中段可触及15 cm×8 cm×4 cm大小的包块,术后病理诊断为(结肠)浆膜梭形细胞瘤。待患者病情平稳后转入普外科继续治疗。结论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思维局限及缺乏诊断经验是造成妊娠合并结肠肿瘤误诊的主要原因。

  • 回肠壁间脂肪瘤并不完全性肠梗阻一例误诊

    作者:贾春双;李长寒

    目的探讨回肠壁间脂肪瘤并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对1例回肠壁间脂肪瘤并不完全性肠梗阻误诊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右下腹疼痛7d入院,曾在当地医院按胃肠炎予抗生素治疗无效,入我院后行腹部B超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不完全性肠梗阻。急行剖腹探查,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回肠壁间脂肪瘤。结论小肠脂肪瘤临床少见且症状轻微,提示临床接诊右下腹疼痛患者考虑阑尾炎同时,亦应想到本病可能。

  • 急诊CT对小肠植物性粪石梗阻的诊断价值

    作者:田万管;聂永康;张文涛;孟庆义

    目的探讨植物性粪石致急性小肠梗阻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证实的19例植物性粪石致急性小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及术前CT表现。结果本组19例术前CT影像均显示粪石呈边缘清楚的卵圆形或圆形,其内密度不均或夹有小气泡影的软组织包块影。手术证实14例(73.7%)为单发粪石,5例(26.3%)为多发粪石;共取出粪石27枚,其中位于回肠16枚(59.3%),空肠8枚(29.6%),胃2枚(7.4%),十二指肠1枚(3.7%)。结论小肠植物性粪石CT影像具有特征性表现,可明确粪石数量及部位,是诊断植物性粪石致急性小肠梗阻的有效方法。

  • 肺炎性假瘤误诊为肺癌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季发和;朴瑛;谢晓冬

    目的探讨以孤立性肺结节(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SPN)为表现的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以防范误诊。方法对1例肺炎性假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以发热、咳嗽、胸痛为首发症状就诊,外院肺部CT及我院( PET)/CT检查均考虑左肺上叶前段肺癌(结节灶)可能性大,临床拟诊为肺癌,进一步行肺穿刺活检考虑为渗出性病变,予抗感染治疗后左肺结节灶明显缩小,临床明确诊断为炎性假瘤(良性SPN)。出院后继续抗感染治疗,2个月后复查CT示病灶基本消失。结论影像学鉴别诊断SPN良恶性困难,终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临床应加强对SPN的影像学认识,以期早诊断、早治疗。

  • 肺结核并成人Still病漏诊后者一例

    作者:季利民;龚智翔;林丽;张源才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成人Still病的临床特征及漏诊原因,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对1例肺结核并成人Still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长期反复发热,外院按肺结核予抗结核治疗效果不明显,后患者渐出现关节损害,经完善免疫检查、追问病史并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确诊为肺结核并成人Still病,在抗结核治疗同时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明显,病情好转出院。结论成人Still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尤其合并慢性感染性疾病时极易发生误漏诊而导致病情迁延,临床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 征订启事

    作者: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大16开全铜版纸彩印。专栏设置富有特色,内容丰富具可读性,丰富的病例报告为临床各专科医生提高临床诊疗实践水平极有帮助。欢迎您订阅2014年《临床误诊误治》杂志,可通过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8-46)或邮局直接汇款订阅,本刊门户网站http://mag. zgkw. cn/lcwzwz订阅享8折优惠。每月22日出版,每期定价15元,每年定价180元。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398号;邮编:050082;电话:0311-83658278。

  • 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系列继续教育学习班通知

    作者:

  • 理智地保护抗菌素的抗菌活性

    作者:罗勇

    摘译:抗菌素的耐药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抗菌素对人类健康的价值是巨大的,合理使用抗菌素可能使人类的期望寿命平均延长2~10年,仅对美国而言,其产生的价值就高达60~300万亿美元。但随着大量抗菌素流入环境,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对抗菌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使其对人类的价值也逐渐下降。美国每日抗菌素消耗量高达51吨,其产生的抗菌素耐药压力非常强大。美国抗菌素的挥霍滥用非常令人失望,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绝大多数并非直接用于人类,但却间接影响着人类。在农业和水产养殖方面抗菌素的消耗约占80%,家禽饲料、果树喷洒液中含大量抗菌素,其使用目的大多数并非用于治疗,有些抗菌素甚至被当作家禽、家畜生长促进剂使用。

  • 大规模使用异烟肼预防性控制结核临床试验

    作者:

    摘译:由于艾滋病的高发和硅尘的吸入,导致南非金矿矿工的结核发病率非常高。我们筛查与活动性肺结核或潜在感染者接触的人群,通过大规模使用异烟肼观察其能否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播。我们通过组群随机试验研究,将78744例金矿矿工随机分为15组,其中8组共40981例使用异烟肼作为治疗干预组,另7组共37763例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干预组中所有研究对象均行结核病筛查,对于诊断为活动性结核病者,给予正规的抗结核治疗,若无活动性结核病则予9个月的异烟肼预防性抗结核治疗。主要观察指标是研究结束后12个月内各组间结核病发病率,次要观察指标是完成研究后的结核病患病率。

  •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甲状腺功能亢进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误诊病例启示

    作者:郭松;杨明杰;李立钧;潘杰;谭军

    1病例资料
      男,23岁。因右下肢放射痛1个月伴双下肢乏力1周,症状加重伴双上肢乏力1d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右下肢疼痛,以大腿前侧明显,1周前出现行走乏力,在外院行腰椎间盘MRI检查示:腰4~腰5椎间盘膨隆,腰5~骶1椎间盘轻度向后突出。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5~骶1),考虑患者神经受压明显,近期出现双下肢乏力,存在受压神经功能受损的可能,予腺苷钴胺口服改善神经功能,同时予塞来昔布止痛治疗,疼痛症状较前有所缓解,但双下肢乏力无明显缓解。1d前上述症状加重,不能行走并伴有双上肢乏力,到我院就诊,以四肢乏力待查(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病史及相关家族史。入院2h后患者开始出现四肢乏力伴呼吸困难,专科查体:颈椎生理曲度存在,双侧Hoffmann征(-),双侧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反射均(++),双上肢肌力Ⅲ级,感觉正常。下腰椎棘突压痛及叩击痛(+),腰椎前屈背伸活动稍受限;双下肢等长,感觉正常,双下肢肌力Ⅱ级、肌张力无异常,双侧膝反射和踝反射均(++),双侧髌阵挛及踝阵挛(-),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及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双侧Babinski征(-),鞍区感觉存在。查血常规正常,血生化检查示:血钾2.0 mmol/L,钠141 mmol/L,钙2.35 mmol/L。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速,低血钾性心电图改变。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再次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查体,发现其精神略亢奋,甲状腺Ⅰ度增大,未触及结节,双手震颤(+),考虑甲亢周期性低钾性麻痹。进一步查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26.24 nmol/L,甲状腺素(T4)0.068 n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0.005 mU/L,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22.66 U/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8.05 kU/L。行甲状腺B 超检查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双侧颈部淋巴结增大。立即予口服与静脉补钾。次日,患者四肢肌力吁级,活动自如,复查血钾4.77 mmol/L。后转入内分泌科,予忌碘饮食与甲巯咪唑10 mg 每日3次口服控制甲亢症状,治疗5d后病情稳定出院。2周后因上呼吸道感染并四肢乏力再次发作入院,查血常规正常,血钾2.2 mmol/L,再次予静脉、口服补钾治疗后症状缓解,并加用丙硫氧嘧啶控制甲亢症状,出院后规律服药,监测血钾及肝功能6个月,各项指标均正常。

  • 婴幼儿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误诊分析

    作者:牛学强;刘福云;郭永成;夏冰;董延召;李新伟

    目的探讨婴幼儿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 acute septic arthritis of the shoulder, ASAS)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2006年9月-2013年9月收治并误诊的45例婴幼儿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1例因肩关节运动受限,9例因肩关节肿胀,5例因肩关节疼痛就诊。误诊为肩关节脱位28例,臂丛神经损伤14例,脑炎3例。后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明确诊断为ASAS,25例予手术切开引流并抗菌素治愈,17例予抗菌素治愈,3例合并多系统感染放弃治疗。结论婴幼儿ASAS临床表现不典型,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并综合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分析,以尽早明确诊断,降低误诊率。

  • 输尿管肿瘤梗阻致肾盂破裂误诊为泌尿系结石

    作者:马强;刘殿成;于江

    1病例资料
      女,75岁。因右侧腰腹部疼痛不适2个月,腰痛加重3d入院。2个月前出现右侧腰部疼痛,并向右下腹放射,期间间断出现肉眼血尿2次。于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右肾积水,诊断为泌尿系结石,予解痉、抗感染等保守治疗后腰痛症状略有缓解。3d前起床后自感腰痛突然加重且休息无明显缓解,到我院就诊。自发病以来食欲缺乏,体重下降约5 kg,无发热、乏力、心慌等症状。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查体:体温36℃,脉搏84/min,呼吸18/min,血压160/120 mmHg。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未触及包块,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右肾区叩痛,左肾区无叩痛。 CT扫描示:右输尿管下段占位性病变;右肾积水,右肾内侧尿液瘘不除外,右肾周积液;CT尿路造影( CTU)检查示:右肾边缘毛糙,右侧腹膜后肾周间隙显示模糊,可见液性密度影,右侧肾盂、肾盏及输尿管积水扩张(见图1),右侧输尿管走行迂曲,盆段及壁内段局部增厚,呈软组织密度,管腔明显狭窄;CT增强扫描示:右侧输尿管盆段及壁内段软组织密度明显强化,累及长度分别约3.8 cm、2.2 cm(见图2);延迟扫描示:右侧肾盂、肾盏及输尿管近中段扩张、充盈,右侧肾盂局部可见造影剂外溢进入肾周间隙,右侧输尿管盆段及壁内段软组织密度区充盈缺损。印象:右侧输尿管盆段及壁内段富血供占位性病变(符合肿瘤CT表现),右侧肾盂、肾盏及输尿管积水;右侧肾盂造影剂外溢、肾周积液,考虑肾盂破裂。查血肌酐112.2μmol/L,尿素6.7 mmol/L。临床诊断:右输尿管肿瘤,右肾盂破裂,右肾积水,右肾功能损害,原发性高血压病。行手术探查,术中见:右肾周脂肪囊水肿并广泛粘连,腹膜后有少量清亮积液,右输尿管上段增粗、壁厚,右输尿管中段及下段可触及硬质肿物,术中对硬质肿物行快速冷冻病理检查提示移行细胞癌,遂充分引流外渗尿液后行右输尿管癌根治术,切除右肾、右输尿管及部分膀胱。术后解剖右肾,见右肾盂处有一约1.0 cm×0.5 cm大小的破裂口,病理诊断: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右肾盂破裂。术后恢复良好,复查肾功能正常,出院。出院后每周行盐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1次,共8次。3个月后随诊患者恢复良好,6个月后复查膀胱镜及CT均未见肿瘤复发。

  • 成人真两性畸形并腹腔内精原细胞瘤诊治分析

    作者:陆晓峰;王浩;席时富

    目的探讨真两性畸形并腹腔内精原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1例成人真两性畸形并腹腔内精原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19岁,社会性别为男性,因发现下腹部20 cm×15 cm大小的包块1周入院。有左侧隐睾切除及阴道封闭术病史。腹部CT扫描示盆腔内巨大占位性病变,考虑卵巢肿瘤、幼稚子宫可能。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及子宫,术后病理示:子宫内膜腺体萎缩,腺体周围间质水肿,未见其他特异性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组化)示:PLAP、CD117均(+++),CgA、Ki-67约50%均(+),S-100、CD99、CD30均(±),CK、OCT3/4、Syn均(-)。终诊断为真两性畸形并精原细胞瘤。结论真两性畸形并精原细胞瘤临床较少见,结合病史、腹部CT,尤其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诊断。

  • 肾毒性药物致移植肾急性损伤误诊为急性排斥反应

    作者:聂峰;黄志成;杨建均;孙煦勇;谭庆;秦科;黄晨

    目的探讨药物致移植肾失功能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2例因肾毒性药物所致移植肾失功能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男性患者,均停用免疫抑制剂,予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其中1例加用两性霉素B。用药15 d、20 d后均出现移植肾失功能,临床表现为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均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予抗排斥治疗无效,后通过病理检查排除急性排斥反应,经综合分析诊断为药物所致移植肾失功能。1例停用万古霉素后移植肾功能逐渐恢复,另1例因移植肾功能无法恢复而予以切除。结论肾毒性药物致移植肾失功能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故临床应加强对此病的认识,病理检查是准确诊断并指导治疗的关键所在。

  • 类狂犬病性癔病误诊为狂犬病六例报告

    作者:周建丽;王斌;谢祥红;张晓芳

    目的探讨类狂犬病性癔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狂犬病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误诊为狂犬病的类狂犬病性癔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均有犬咬伤史,伤后均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并接种狂犬病疫苗。1~6个月后均无明显诱因出现恐惧、意识恍惚、失眠、口渴、恐水、咽喉紧缩症状,但无流涎、怕风和发热,其中2例饮水呛咳伴狂躁、哭闹不止、颜面潮红、表情痛苦。在我院(4例)及外院(2例)门诊误诊为狂犬病,入我院后经追问病史同时查狂犬病病毒抗体均阴性,6只攻击犬均健康且无异常表现,确诊为类狂犬病性癔病发作。经对症及暗示治疗,咽喉紧缩、恐惧、恐水等症状均缓解,出院。结论临床医师应注意类狂犬病性癔病与狂犬病的鉴别诊断,加强流行病学资料收集和病情观察,重视阳性体征并结合医技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以减少误诊。

    关键词: 癔症 误诊 狂犬病
  • 脑脊液鼻漏致复发性化脓性脑膜炎病例分析

    作者:陈岩;朱雨岚

    1病例资料
      女,29岁。因头痛1 d入院。入院前1 d出现全头部持续性钝痛,程度剧烈、难以忍受,伴恶心、呕吐,自感发热(未测体温)、寒战,无头晕、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眶周疼痛、肢体活动障碍及抽搐等。为明确诊治到我院就诊,门诊以头痛原因待查(脑膜炎?)收入院。1岁时因使用大量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哑。20余年前曾2次患化脓性脑膜炎(外院诊断,具体不详),1年前再次复发(第3次),均于当地医院经抗感染、抗病毒、脱水等治疗,头痛发热等症状得以控制后出院。否认外伤史。查体:体温39.5℃,脉搏103/min,呼吸23/min,血压130/70 mmHg。意识清晰,聋哑,反应正常,查体配合。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各向活动正常;右侧口角略低,伸舌居中;颈项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均(-),四肢肌力吁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且对称,无不自主运动,共济活动无异常,四肢病理征(-)。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腰椎穿刺(腰穿)脑脊液检查示:脑脊液呈毛玻璃样浑浊,颅内压(初压)165 mmH2 O,潘氏试验(+),细胞数2000×106/L,中性粒细胞0.80,中小淋巴细胞0.12,单核及激活单核细胞0.08,葡萄糖2.79 mmol/L(同时测随机血糖7.01 mmol/L),氯化物118.0 mmol/L,单纯疱疹病毒抗体 IgM (+)、IgG(-),总蛋白1220 mg/L,一般细菌涂片、真菌涂片及浓缩集菌抗酸杆菌检测均(-)。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予抗感染、脱水降颅压等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入院第7天家人发现患者流清涕,以右侧卧位时明显,观察可见患者鼻腔内流出水样液体,考虑脑脊液漏。经耳鼻喉科医师会诊,未发现外耳道或鼻腔畸形及其他异常。请神经外科医师会诊,结合患者表现疑诊为脑脊液鼻漏,转入神经外科予腰穿置换脑脊液治疗。行头颅 MRI 检查(1.5T)示:前颅窝底见液性信号,不除外漏口。再次腰穿脑脊液检查示:颅内压180 mmH2 O,细胞数20×106/L,脑脊液细菌培养(-)。行脑脊液鼻漏探查及修补术,术中探查筛窦见嗅神经入颅处硬膜右侧有一0.3 cm×0.2 cm大小的裂口,予生物胶及肌肉封堵漏口。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未见反复流清涕,头痛症状缓解。腰穿脑脊液检查示:颅内压160 mmH2 O,细胞数8×106/L。术后12 d出院,电话随访1年,头痛明显缓解,未再发化脓性脑膜炎。

  • 瘤样炎性脱髓鞘病一例报告

    作者:夏宝军

    1病例资料
      女,20岁。因头痛、头晕12 d,发作性四肢抽搐5 d入院。15 d前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卧床,无特殊不适。12 d前于起床时自觉头晕、头痛,为前额部胀痛,无恶心、呕吐,卧床后可缓解,未予注意,亦未进行诊治。5d前于进食时突发四肢抽搐,双眼向右凝视伴舌咬伤,持续约4~5 min自行缓解,1 h后又发作1次,自述发作时意识清楚,但不能控制肢体运动。到我院就诊,查头颅 CT 以“胶质瘤?”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瞳孔直径约5 mm,左侧约4 mm,对光反射存在,左眼轻度内收位,双眼各方向活动尚可,右眼视乳头水肿(+++),左眼视乳头水肿(++),眼底动脉:静脉(眼底检查所见的眼底中央动静脉)=1:2;面纹对称,伸舌略左偏,左侧肢体肌力吁-级,右侧肢体肌力吁级,肌张力轻度痉挛性增高,四肢腱反射(+++),双侧Babinski征(+),无偏身感觉障碍,共济未查,颈部阻力3横指, Kernig征、Brudzinski征均(-)。头颅CT检查示:左侧额顶叶大片状低密度影,内可见点条状高密度影,中线前部局限左偏,左侧脑室轻度受压,其余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脑沟、脑裂、脑池不宽,幕下结构未见异常,颅骨未见明显骨折。提示:右额顶叶混杂密度病变,考虑颅内占位性病变。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行MRI 检查示:右侧额叶大片不均匀 T1低、T2高混杂信号影, T1低信号内散在多发高信号,病变范围约5.3 cm ×6.5 cm ×4.8 cm;弥散加权成像( DWI)病变区可见脑回样高信号,右侧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左侧移位,脑沟、脑裂、脑池变窄,小脑扁桃体下缘低于枕骨大孔水平;增强扫描示:病灶呈明显不规则环形强化,局部脑膜强化,扫描范围内脑表面血管明显增强,静脉窦未见明显充盈缺损。提示:右额叶占位性病变,病变内散在出血,考虑肿瘤可能性大,不除外感染性病变。综上仍考虑胶质瘤的可能性大,建议转上级医院诊治。1个月后在上级医院行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病理提示:病灶白质内大片脱髓鞘区,见大量散在或聚集的巨噬细胞,血管周围淋巴细胞袖套样浸润,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可见散在肥胖形的星形细胞(如Creutzfeldt细胞),多量小胶质细胞增生及退变坏死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组化)染色示:GFAP、NF、Syn、CD68、Oligo-2均(+),Neu-N、nestin(-);特殊染色高碘酸希夫反应( PAS)、六胺银染色(-)。考虑瘤样炎性脱髓鞘病( tumor-lik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es, TIDD),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未再出现抽搐发作,头痛、头晕症状渐减轻,1个月后复查MRI示病灶缩小,6个月后复查示病灶基本消失。

  • 痰消化集菌法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李仕英;谭巨莲

    目的探讨痰消化集菌法进行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10月门诊和住院疑似肺结核225例的痰标本,分别采用直接涂片法和消化集菌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并比较。结果225例痰标本采用消化集菌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为38.67%,直接涂片法25.78%,消化集菌法检出阳性率高于直接涂片法(P<0.05)。镜下检出痰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数量时的阳性率消化集菌法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尤以结核分枝杆菌在(++++)时明显,此时消化集菌法阳性率35.63%,直接涂片法12.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消化集菌法用于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具有操作简便、检出阳性率高及实验室安全等优点。

  • 结核抗体蛋白芯片法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何英武

    目的探讨结核抗体蛋白芯片法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3例肺结核及77例肺部非特异性感染老年患者,均行痰涂片抗酸染色试验,均采用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蛋白芯片)检测抗结核分枝杆菌脂阿拉伯甘露醇( LAM)、基因工程重组的16 kD和38 kD的IgG抗体,计算两种方法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分别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通过比较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蛋白芯片法和痰涂片抗酸染色试验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68.82%和33.33%,特异性分别为100.00%和97.40%;AUC分别为0.84和0.65,提示蛋白芯片法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痰涂片抗酸染色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蛋白芯片法检测抗结核分枝杆菌LAM、16 kD和38 kD抗体快捷简便,对诊断老年肺结核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γ-干扰素释放分析A . TB试验在临床诊断结核病中的价值

    作者:左向华;陈水平;宋世平;金欣;张伟;尹秀云;孙士欣;于农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分析A. TB试验在临床诊断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明确或疑诊结核病以及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的177例为研究对象,均行γ-干扰素释放分析A. TB试验并进行比较。结果本组共177例,其中菌阳结核组19例,菌阴结核组31例,其他疾病组127例。菌阳结核组、菌阴结核组和其他疾病组A. TB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94.7%、83.8%、20.4%, A. TB试验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88.0%,特异性为84.2%。菌阳结核组A. TB试验阳性率与结核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及抗酸染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显著高于结核抗体(TB-Ab)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菌阴结核组A. TB试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TB-Ab检测、结核PCR检测及抗酸染色检测3种方法(P<0.01)。结论γ-干扰素释放分析A. TB试验是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快速且敏感的方法,在结核病尤其是菌阴结核病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 从结核病诊断试验论临床诊断指标的合理判断

    作者:金霖;孟庆义

    现阶段临床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常用检查方法包括旧结核菌素( OT)试验、痰找结核分枝杆菌等,前者阳性率低需反复筛查,后者检测指标国人与欧美国家差异很大。对此,本文主要解析痰找结核分枝杆菌需反复进行检查的原理,OT试验对我国和欧美国家患者诊断意义的差别,并说明诊断指标的高患病率和高特异性可增加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高敏感性可增加诊断的阴性预测值。提示医师应熟知诊断指标的应用原理,将其合理应用于临床实践,以利于更好地作出临床诊断。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相关研究meta分析

    作者:张昭勇;张吉才;吕军;谢飞;王元元

    目的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 interferon-γrelease assays, IGRA)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1994年1月-2013年6月)获得IGRA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性试验研究的中文文献。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相同的检索策略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后,应用Meta Disc 1.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献17项,共1799例结核患者和885例对照者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IGRA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敏感度为86%[95%可信区间(CI):0.85~0.88],特异度为86%(95%CI:0.83~0.88);阳性似然比为6.06(95%CI:4.76~7.70),阴性似然比为0.12(95%CI:0.09~0.18),诊断比数比为58.67(95%CI:35.37~97.31)。拟合S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9457,Q*=0.8848。结论 IGRA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快速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方法。

  • 以骨髓炎为首发症状的SAPHO综合征

    作者:韩卓笑;宁晓然;马博清;牛尚梅;王芸;宋光耀

    目的探讨SAPHO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1例以骨髓炎为首发症状的SAPHO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右下肢肿胀、疼痛6个月,症状加重伴左胸壁新发肿块1周入院。曾于外院误诊为右股骨骨髓炎,经对症治疗无效,后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CT及全身骨显像诊断为SAPHO综合征。予非甾体抗炎药、调节免疫等对症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 SAPHO综合征临床少见,以骨髓炎起病者甚少,易误诊。临床应加强对SAPHO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的认识并仔细分析病情,以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 热射病并横纹肌溶解症漏诊并营养支持一例

    作者:滑丽美;徐红;刘晓军;于建敏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罹患热射病( heat stroke, HS)并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营养干预要点。方法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罹患HS并横纹肌溶解症行营养支持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3年前患抑郁症,长期服药。此次因发热伴恶心、呕吐咖啡色物、少尿1d入院。曾在当地医院按肠道感染、消化道出血予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及止血等对症治疗,症状不缓解,入我院后经血尿常规、血生化及心电图检查确诊为HS,予快速降温、补液、止血、抗感染、纠正酸中毒及营养支持治疗,24 h后复查血生化,补充诊断横纹肌溶解症,予血液透析及抗感染、抑酸药物治疗,同时予肠外营养加肠内营养并逐渐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住院27 d病情好转出院。结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罹患HS并横纹肌溶解症易发生误漏诊,临床应加强对此类疾病的认识,确诊后及时迅速降温及器官功能支持是治疗的关键。

  • 临床少见的Stevens-Johson综合征一例并相关文献复习

    作者:赵妍;康红军;孟庆义

    Stevens-Johson 综合征( SJS )早于1922年报道,又称渗出性多形红斑,是涉及皮肤、黏膜的全身综合征,病因较复杂,可由感染、药物及其他因素引起。本病发病急骤,患者多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关节痛、咽痛等较重的前驱症状,早期明确诊断较困难。我院近期收治1例,病初误诊,现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误诊误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