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临床误诊误治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Clinical Misdiagnosis & Mistherapy 림상오진오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3429
  • 国内刊号: 13-110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4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误诊误治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陈晓红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胃癌骨髓转移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报告

    作者:丁宁;宋永波

    目的 提高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npura,TTP)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分析1例胃癌骨髓转移并TTP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以发热、贫血原因待查入院,入院后出现呕血,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癌.病程中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血小板减少及溶血性贫血,血涂片可见裂片红细胞,确诊为胃癌骨髓转移并TTP.结论 对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出现进行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表现时,应注意合并TTP.

  • 小儿胃食管反流病致哮喘13例误诊分析

    作者:杨晓霞;李忠义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13例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均以哮喘为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隐匿甚至缺如,均误诊为支气管哮喘,抗哮喘治疗效果不佳,症状反复发作.3岁以下5例经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性治疗,哮喘症状缓解而确诊;余8例年长儿均经食管内镜检查及24 h食管pH值监测确诊.结论 对小儿哮喘长期反复发作者,应警惕胃食管反流病所致哮喘,根据条件酌情行食管内镜、24 h食管pH值监测等检查或PPI试验性治疗助诊.

  •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七例误漏诊分析

    作者:钮利娟;成兴波

    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两种常见的与免疫相关的内分泌疾病,二者可能有共同的遗传免疫学基础[1].糖尿病合并甲亢临床并不少见,但误漏诊率较高[2].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共诊治糖尿病合并甲亢12例,其中7例误诊或漏诊,误漏诊率58.3%.现分析误漏诊原因如下.

  • 老年人拔牙后义齿脱落入气管误诊一例

    作者:胡美;王萍;张学伟

    [病例] 男,69岁.因咽痛、咳嗽、胸闷2 d入院.患者2 d前出现咽痛、轻微咳嗽、胸闷,无痰,至某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喉镜检查未发现异常,予感冒清热冲剂等治疗无效,转至我院呼吸科门诊.自诉2 d前有拔牙史,否认冠心病等病史.查体:无发热、畏寒.口唇无明显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晰.查血常规、心电图无异常.建议行X线胸片检查,但患者拒绝,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予阿奇霉素、美敏伪麻溶液口服.当日夜间患者自觉右侧胸闷不适加重,故再次就诊.行X线胸片检查示:右侧主气道内高密度影.考虑气管异物,急诊行气管镜检查见右侧主支气管内嵌有一完整义齿,以活检钳取出.术后患者感觉胸闷消失.

  • 急性酒精中毒并脑外伤漏诊一例

    作者:王洪昌;周琦

    [病例] 男,35岁.因大量饮酒后恶心、呕吐、情绪激动、烦躁不安1 h入院.查体:血压160/120 mmHg,脉搏氧饱和度0.90.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烦躁不安.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 mm,对光反射灵敏.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异常.急查血常规、血电解质、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 线状局灶性弹性组织变性误诊一例

    作者:李志国

    [病例] 男,23岁.因双膝内侧黄白色条纹14年入院.患者9岁时发现双膝关节内侧数个粟粒大小黄白色斑点,渐增多,相互融合成数条连续的线状略隆起条纹,呈淡黄白色,无痒痛不适,12岁后停止发展.否认生长过程中体重突然增加、身高迅速增长及长期系统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史.家族中其父双膝关节内侧有类似皮损.患者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膨胀纹,未予治疗.皮肤科检查:双膝关节内侧对称性分布数条弯曲如蛇形黄白色条纹,略隆起,无萎缩凹陷,无触痛及压痛.双股内侧、双上臂内侧未见类似皮损.左膝内侧皮损取材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可见正常胶原纤维束间隙增宽,VVG染色显示间隙内大量棕黑色碎片状簇集分布的弹性纤维增加.诊断为线状局灶性弹性组织变性.外用积雪苷药膏治疗1个月,皮损减轻.

  •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352例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万佳义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原因及其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352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2例中,336例产前行B超检查,302例提示羊水过少,检出率89.9%.进一步分析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主要相关因素是脐带异常、过期妊娠、胎儿生长受限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儿、足月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及剖宫产、催产素引产、阴道助产率均高于同期正常产妇.结论 羊水过少与围产儿发病率及剖宫产率增高明显相关,故应加强对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的产前监测,并根据羊水检查结果选择佳的分娩方式.

  • 脓毒血症伴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侯杰;王国军

    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伴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chronotropic incompetence,C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2010年7月1日~2011年1月5日我院ICU收治脓毒血症164例,将其中伴CI的26例设为CI组,不伴CI者设为非CI组,通过24 h床边实时动态心电监测记录患者ICU住院期间每日高心率、静息心率,并计算运动峰值心率与预测大心率值之比(rHR),观察两组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休克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CI组峰值心率、静息心率、rHR均显著低于非CI组(P<0.01),休克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非CI组(P<0.01和<0.05),两组CRP、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动态心电监护记录的心率值变化可以进行CI诊断.脓毒血症患者伴有CI时可导致循环不稳定,预后较差,应引起重视.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类癌七例临床总结

    作者:朱军;王秋枫;丁健华;汤海燕;郑玲;姜红红;赵克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肠类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7例结肠镜发现的距肛门8 cm以内直肠肿物行ESD治疗.内镜下先于病变边缘做标记点,沿标记点环形切开黏膜,于病灶下方剥离黏膜下层,同时多次黏膜下注射,保持病灶与肌层分离,直至完整剥离肿瘤.结果 7例术后病理诊断为直肠类癌,肿瘤直径0.9~1.6 cm,均成功经内镜切除,基底及距切缘0.2 cm以内无类癌组织累及.随访13~28个月,未见肿瘤残留和复发.结论 ESD用于治疗直径≤2.0 cm、未侵犯固有肌层的直肠类癌,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胰岛素瘤并后胡桃夹综合征一例报告

    作者:郭强;杨龙江;杨滔;夏红天

    1 病例资料女,40岁.因发作性心慌,头晕、乏力,严重时意识不清4年,以"低血糖原因待查"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连续监测空腹血糖均低于2.8 mmol/L,典型Whipple三联征表现.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腹部增强CT扫描发现左肾静脉(LRV)走行于腹主动脉后方,受压窄处前后径0.5 cm,诊断为后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 NCS) (图1、2见封3).进一步行胰腺超声造影及胰腺增强MRI检查,均提示胰体尾交界处富血供结节,结合病史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胰岛素瘤).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性腺功能、血钙、血磷、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均正常,排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Ⅰ型.明确低血糖原因为胰岛素瘤所致,遂于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胰岛素瘤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诊断为胰岛细胞瘤.因患者无血尿、蛋白尿等,故对NCS未行特殊处理,仅予保守观察,切口愈合后出院,目前仍在随访中.

  • 大强度体能训练致运动性肌红蛋白尿一例

    作者:汤海莲;李建军;何志军;周柱亮

    1 病例资料男,27岁.因肉眼血尿4 d入院.患者4 d前于长跑、俯卧撑等大强度体能训练后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呈深茶色,伴有四肢酸痛,肌肉近端明显,当时无眼睑及双下肢水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查体:体温36.8℃,脉搏95/min,呼吸20/min,血压130/80 mmHg.查血白细胞6.9×109/L,血红蛋白127 g/L,红细胞4.04×1012/L,血小板235×109/L.

  • 自制改良轮椅约束带防患者跌撞伤

    作者:杨生为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常使用轮椅协助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患者完成相关治疗或检查,但运送患者行走在不平整的路面或坡道时,有可能导致患者滑落甚至跌伤.临床上常用的保护性约束带主要用于防止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患者因意识不清而发生意外,为长度一致、宽度一致的一条长带,两端无系带,无法固定坐在轮椅上的患者.我们自制适用于轮椅、平车的改良约束带,起到了防止患者滑落、跌伤的目的.

  • 急助信息卡在疗养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作者:姚萍;赵晓红;李清红;马宽

    随着疗养员高职、高龄、高患病率等"三高"问题的日渐突出,即使是极为简单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可能为疗养工作带来风险.如何保障疗养员的安全,确保其身心康复的同时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已成为疗养院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我院在调查了军内外数十所医院、疗养院安全管控方面存在的难点基础上,2007年为疗养员佩戴自制急助信息卡[1],经过4年的应用,有效避免了医疗护理安全隐患.现总结应用体会如下.

  • 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周俊卿;李红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是一种进行性肝病,病程长,预后差[1],且治疗费用昂贵,缺乏特效治疗方法,患者易发生各种心理障碍.因此详细了解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成为此类患者护理的重要内容[2-4].本文复习近年文献,并结合工作体会总结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如下.

  • 手术室接送患者环节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作者:张蓉;宋哲

    中国医院协会推出的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中,把手术安全列入了重点,安全的手术应该是没有风险的,没有风险,患者才放心,因此要保证患者手术安全,首先要从预防手术风险入手[1].围手术期风险的种类虽然很多,但手术室护士接送患者的环节是易发生误差的一个环节.笔者结合工作体会并复习相关文献,浅析手术室接送患者环节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防范措施.

  • 应用角色扮演及情景模拟演练培养护士应急能力

    作者:高铭云;曾艳;伍云静

    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及情景模拟演练培训提升护士应急能力的效果.方法 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演练模式对13个护理单元170名临床护士进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培训.结果 培训后护士应急知识与急救技能考核成绩、护士自我评价和医生对护士应急处置满意度评价较培训前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演练有助于短时间内提高护士应急能力.

  • 肝移植患者分期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胡春慧;张杰;刘莉

    目的 探讨分期实施健康教育对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6月~2009年6月在我院肝病科住院的30例肝移植患者进行分期健康教育,包括术前健康教育、术后恢复期健康教育和出院后健康教育.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经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4例死于移植肝肿瘤复发,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其余患者均不同程度提高了生活质量,减少了手术后并发症.结论 医护人员对肝移植患者运用分期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93例资料分析

    作者:吴秀花;顾成章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93例的临床资料和影像特征.结果 93例超声均见多发性肠系膜淋巴结增大,二维声像图提示增大的淋巴结长径以8~20 mm多见,形态规则,呈椭圆形或扁圆形,边界光滑整齐,呈均匀性增大,皮质和髓质显示清楚,髓质增宽、增强,皮质相对变窄,肾形结构存在,纵横比均≥2.48例位于右侧腹,45例位于脐周.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应用腹部探头检查可排除其他病因,高频探头能清晰显示肠系膜淋巴结.

  • 胰腺海绵状淋巴管瘤影像学误诊为胰腺囊腺瘤

    作者:于学林;高静茹

    1 病例资料女,76岁.因间断性上腹痛2年加重1周,外院超声检查示胆囊结石,以"胆囊结石"收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右上腹轻度压痛,未触及肿块.查甲胎蛋白、癌抗原19-9、癌胚抗原和血淀粉酶均正常.上腹部CT平扫示:胆囊内巨大高密度结石影,胰腺尾部内见囊性肿物,其内有多个微囊腔分布,囊腔间可见分隔,主胰管未见扩张,考虑胰腺尾部囊腺瘤可能性大(图1见封3).

  • 男性不育患者尿道分泌物及精液解脲支原体的阳性率比较

    作者:张建平;邵茹彬;朱爱萍;张敏;常秀峰;朱军杰;焦保权;徐清华;于晓惠;吴小华

    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在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以支原体淋菌尿道炎常见,而30%~40%的支原体淋菌尿道炎由解脲支原体(UU)感染所致,如不能得到及时诊治,男性可引起精索炎、附睾炎和前列腺炎,还可导致不育症[1].临床上常用男性尿道分泌物及精液检测UU,但临床检验方法的优化及标本的采集等均可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选择适合的标本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我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分别检测男性尿道分泌物及精液,比较两者UU阳性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深部真菌感染的应用研究

    作者:钱扬会;郭建巍;郝秀红;刘丽娟;李艳君;马聪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检测与传统真菌培养方法的一致性,为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寻找快速、准确的方法.方法 对212例临床疑似深部真菌感染病例采集静脉血标本,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测定血浆1-3-β-D 葡聚糖,同时行痰液真菌培养和真菌涂片染色,比较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检测与传统真菌培养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本组88例血浆1-3-β-D葡聚糖阳性,24例可疑阳性,阳性率52.8%.84例痰液真菌培养阳性,阳性率39.6%,其中78例(92.9%%)1-3-β-D葡聚糖阳性.46例真菌涂片染色阳性,阳性率21.7%,其中42例1-3-β-D葡聚糖阳性.若以真菌培养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则1-3-β-D葡聚糖检测的灵敏度为95.3%,特异性为90.6%.结论 血浆1-3-β-D 葡聚糖水平检测比痰液真菌培养能更早、更灵敏地反映深部真菌感染,但具有一定的假阴性率,故应同时行真菌培养,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 产后甲状腺炎的防治及改善预后措施

    作者:刘学颖

    产后甲状腺炎(postpartum thyroiditis, PPT)是指产妇妊娠前无甲状腺功能异常病史,分娩或流产后1年内出现的甲状腺功能异常[1-2].临床特征主要为产后6个月内出现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131I摄取率降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升高,组织学上呈淋巴细胞浸润性甲状腺炎改变.PPT发病率较高,不仅增加流产率和降低再次受孕率,还可引起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故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了解PPT的病因以及诊治要点,总结预防PPT及改善其预后的措施.

  • 沙漠地区颅脑战创伤救治现况综述

    作者:王克强;许民辉

    由于头部处于暴露状态,结构上具有特殊性,又是功能上的"重中之重",因而不论平时还是战时,均易发生损伤,死亡率和伤残率均较高.第一次世界大战未用钢盔时颅脑战创伤的发生率为25%,以后下降为9%~15%或10%~17%.颅脑战创伤伤员的阵亡率为30%~40%,伤死率为10%~20%,伤残率为40%,均位居各部位伤之首[1].2009年12月英美等联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颅脑战创伤死亡率是35%[2].我国北部和西北部有着幅员辽阔的沙漠,且处于国境边防地区,有发生局部战争的可能,沙漠地区昼夜气温变化急骤,风沙大,阳光辐射强,干燥,水源缺乏,易使人脱水、中暑,伤口易受污染,因此对沙漠地区颅脑战创伤的救治也有别于一般的外伤,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 前列腺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九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奎海

    目的 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前列腺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本组占我院同期前列腺手术的3.91%,出血均发生在术后3~7 d,出血的原因为术后活动过度、腹压增加、不稳定膀胱、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8例经导尿管重新牵引、输血、应用止血药物等保守治疗,出血停止;1例由于未能及时发现出血致血凝块堵塞造瘘管,行电切镜下电凝止血.结论 前列腺切除术后应严密观察,及时发现迟发性出血.嘱患者术后避免剧烈活动,注意导尿管安放时间,预防膀胱痉挛,加强抗感染,以减少迟发性出血的发生.

  • 全子宫切除术后低钾血症一例尸检分析

    作者:陆跃中;刘海波;王余兵

    目的 分析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死亡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全子宫切除术后因低钾血症死亡的临床及尸检资料.结果 本例因绝经12年,阴道少量流血6个月,加重10 d伴下腹隐痛1 d入院.入院诊断为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待查,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手术顺利.次日,患者输液时突然面色发绀、心搏呼吸骤停.经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等抢救治疗,一直无自主呼吸.急查血钾2.6 mmol/L,予纠酸补钾等治疗.患者于术后第7天死亡.结论 术前没能及时发现低钾血症,且忽视入院查体中发现的血压增高,未行相关检查了解心脏功能,术后引起突发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肺功能衰竭,是患者死亡的原因所在.提示应将血电解质列入手术前的常规检查,尤其对于中老年患者,更应高度重视.

  • 人工听骨植入术后失败原因分析

    作者:张运波;习国平;郝艳芳;于翠娟;郭成军

    目的 探讨人工听骨植入术后失败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2年7月~2009年6月12例人工听骨植入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失败原因为术中人工听骨植入后周围没有足够的空间或未妥善固定,移植鼓膜生长过程中外移,鼓室中积血纤维化和钙化,人工听骨脱出,胆脂瘤复发,人工听骨较短、鼓室黏膜损伤较多造成鼓室粘连,因咽鼓管不良造成术后不干耳等.10例重新植入人工听骨后随诊1~3年,听力未下降.2例行乳突根治术者术后5周干耳,无面瘫、脑脊液漏、感应神经性耳聋等并发症.结论 严格的手术适应证选择,术中彻底清除病变,保证人工听骨放置角度、长度及与镫骨连接的松紧度合适,使人工听骨与鼓膜良好接触,术后规范换药,是人工听骨植入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臀部刀刺伤后残存刀片误诊为坐骨神经损伤的教训

    作者:屈治学;向巧玲

    1 病例资料男,40岁.因左侧臀部被刀刺伤,出血伴腹部剧痛30 min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110/min,呼吸18/min,血压74/47 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双肺听诊无异常,心率110/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左侧臀部见一4 cm左右的刀刺伤口并有活动性出血,手指探查未探及底部,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查血白细胞8.3×109/L,中性粒细胞0.714,淋巴细胞0.250,单核细胞0.036,红细胞3.11×1012/L,血红蛋白102 g/L,血小板205×109/L.腹部B超示:腹腔积液.入院诊断:左侧臀部刀刺伤,腹腔内出血,失血性休克,腹膜炎,肠道破裂?积极抗休克抢救的同时,行急诊剖腹探查术及清创缝合术.

  • 胃切除术中医源性脾损伤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作者:陆深泉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中医源性脾损伤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2009年12月15例胃切除术中发生医源性脾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占我院同期胃切除术的1.74%,脾损伤Ⅰ级9例,Ⅱ级5例,Ⅲ级1例.因过度牵拉胃致脾损伤8例,分离脾周粘连时致损伤3例,探查脾脏时动作粗暴或使用拉钩不当造成损伤各2例.14例采取保脾治疗,1例行全脾切除术,均治愈.结论 胃切除术中要注意保护脾脏及脾胃韧带,直视下小心分离脾粘连,不宜盲目大块钳夹脾周粘连组织,尽可能减少医源性脾损伤的发生.

  • 术中颈内静脉置管致血胸的原因与预防

    作者:王向阳;李增运;王洪运;杨立显

    1 病例资料[例1]女,18岁.因发现心脏杂音5年入院.入院后经心脏超声等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拟于全麻下行左侧开胸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静脉复合麻醉加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右颈肩垫高,用20号动脉套管针行右侧中路颈内静脉穿刺.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伟宾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14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像资料.结果 根据图像评价方法,本组优321例,占62.5%;良138例,26.8%;差55例,占10.7%,认定为检查失败.127例ECG前瞻式门控扫描检查失败21例,占16.5%;387例回顾式门控扫描检查失败34例,占8.8%.检查时心率波动≤5/min 313例,7例失败,占2.2%;6~10/min 175例,23例检查失败,占13.1%;10~20/min 26例,25例检查失败,占96.2%.检查过程中37例屏气不好,32例检查失败,占86.5%;3例扫描过程中未能控制呛咳、呃逆,检查失败;5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查者,1例因扫描范围不足而检查失败;3例过于肥胖,1例扫描参数过低而导致检查失败.结论 充分认识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争取患者佳配合状态,方能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提高诊断准确性.

  • 大范围主动脉夹层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治回顾分析

    作者:刘雪岩;蒋超;杨萍

    目的 探讨避免大范围主动脉夹层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误诊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大范围主动脉夹层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治经过.结果 本例因反复心前区疼痛入院,经完善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给予止痛、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改善循环及对症支持治疗,疗效不佳.进一步行X线胸片、心脏彩超及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夹层(DeBakey Ⅰ型).患者病情严重,入院次日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对于大范围主动脉夹层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者,重视四肢血压测定、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客观分析各项检查结果有助于明确诊断,减少误诊.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心肌桥16例报告

    作者:陈云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的诊治策略.方法 我院2009年2月~2010年10月初诊为冠心病心绞痛91例,均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图像重建采用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和短轴多平面重组、容积重现显示冠状动脉各主干及主要分支.结果 91例中共检出心肌桥16例,检出率为17.58%,其中发生于左前降支13例,左回旋支2例,第一角支1例.左前降支病变中又以中段发生率高(11/16).4例近端冠状动脉伴不同程度粥样斑块形成.临床表现为典型心绞痛11例,不典型心绞痛2例,无明显不适3例.所有患者单用或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MB多见于左前降支,常引起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或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可缓解症状.

  • 心脏肿瘤误诊为心肌炎一例

    作者:张常莹;薄小萍;崔志敏;吴小兵;王如兴

    1 病例资料男,63岁.因发热2周,胸闷、乏力2 d入院.患者2周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升高至38.5℃,在外院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体温正常.近2 d出现胸闷、前胸隐痛,劳力性气促,出冷汗,全身乏力,为明确诊断来我院.无黑曚晕厥,无水肿、咯血及腹痛等.查体:体温38.4℃,呼吸26/min,血压125/85 mmHg.面色白,唇微绀,颈静脉充盈,双肺底闻及细湿啰音,心界扩大,心率49/min,律不齐,未闻及异常心音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未触及肿块,双下肢水肿.心电图检查示:交界性逸搏心律,室性早搏.

  • 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并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治体会

    作者:张萱;张丽芳;苗紫丽;崔俊玉;姚建民

    1 病例资料男,29岁.因间断发热3个月,活动后胸闷、心悸1周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体温高38.9℃,不伴咳嗽、咳痰、流涕,无腹痛、腹泻,曾到当地卫生所就诊,给予青霉素、头孢菌素及红霉素等药物抗感染治疗,症状暂时缓解.1周前出现胸闷、心悸,遂到某医院就诊,查心电图示预激综合征,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扩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明确诊断入我院.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好,饮食及大、小便正常.查体:体温37.0℃,脉搏56/min,呼吸18/min,血压140/50 mmHg.营养良好,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腋前线第五肋间,搏动范围弥散,未触及震颤,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56/min,律齐,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叹息样杂音.

  • 冠状动脉瘤内急性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

    作者:李孝华;张存新;张丽君;董梅

    1 病例资料男,61岁.因心肌梗死后3年,右上腹隐痛不适5 d入院.患者3年前骑自行车100 km并游泳2 km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大汗,休息后不能缓解.于某医院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右冠状动脉粗大,右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血流缓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予溶栓治疗后血栓溶解,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术后按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规律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单硝酸异山梨酯、阿托伐他汀钙、美托洛尔等药物治疗,未再出现胸痛.5 d前出现右上腹隐痛不适,与活动无明显关系,休息后可缓解.无明确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无烟酒不良嗜好.

  • 后外侧小切口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体会

    作者:赵春斌

    目的 评价后外侧小切口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后外侧小切口股骨头置换术,在大转子后缘做8~10 cm稍弯向后的长弧形切口,1/3在大转子顶点近端,2/3在远端.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52.5±7.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75±75)ml,平均住院时间(12±2)d.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骨折均愈合,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Harris评分优良率81.3%.结论 后外侧小切口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肢体功能恢复快,效果满意.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为腓肠肌痉挛

    作者:杨义靖

    1 病例资料男,36岁.因突然左小腿疼痛、行走不利1 d入院.患者1 d前工作中突感左腓肠肌处呈刀割样疼痛,无发热及左小腿外伤史.门诊摄左小腿X线片未见骨质异常,经止痛治疗无效,以"腓肠肌痉挛"收入院.查体:体温37.5℃.左小腿肿胀不明显,局部皮温不高,腓肠肌按之较硬,局部压痛不明显,足背动脉搏动好,未闻及血管杂音,足跖屈肌力Ⅲ级,足背伸肌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 射频温控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效果观察

    作者:鲁启洪;刘红艳;秦蔡云

    目的 探讨射频温控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5~2008年收治的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6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2例.两组均行射频温控热凝术,在CT引导下于病变间盘中心或靠近突出物的纤维环内插入热凝电极,行60 s、96℃剂量射频热凝治疗3次.治疗组随后沿穿刺针注入40 μg/ml臭氧10~30 ml行臭氧消融术.结果 治疗组显效280例(89.7%),有效21例(6.7%),总有效率96.5%;对照组显效150例(48.1%),有效141例(45.2%),总有效率93.3%.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射频温控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效果优于单纯射频温控热凝术.

  • 胫骨下段螺旋形骨折并后踝骨折漏诊原因及治疗策略

    作者:王振堂;焦顺成;申海波;吴艳刚;刘艳梅;董军政

    目的 探讨胫骨下段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漏诊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11例胫骨下段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诊治过程.结果 7例于术前发现后踝骨折,其余4例分别于术中、术后发现.经皮空心钉内固定8例,石膏外固定2例,1例因骨折块小未予内固定,术后未发现骨折块明显移位,亦未行外固定.平均随访13.2个月,后踝骨折均获骨性愈合,1例石膏外固定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 胫骨下段螺旋形骨折常合并隐匿的后踝骨折,单纯X线检查易漏诊,CT检查可明确诊断.后踝骨折超过胫骨远端关节面25%者,可行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

  • 单发指骨内生软骨瘤误诊为骨囊肿

    作者:齐树青;黄莹;王海

    1 病例资料男,26岁.因右手拇指增粗4年,酸痛不适1年入院.患者4年前无诱因出现右手拇指增粗,无明显疼痛及活动受限,到当地医院就诊,摄X线片示右手拇指近节指骨骨囊肿,未治疗.1年前出现右手拇指酸痛不适,再到当地医院求治,摄X线片示右手拇指近节指骨动脉瘤样骨囊肿,未行特殊处理.近日酸痛加重,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遂来我院,门诊以"右手拇指近节指骨骨肿瘤"收入院.

  • 罕见的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并凝血因子Ⅹ缺乏误诊分析

    作者:卢宇;刘惠龙

    目的 探讨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并凝血因子Ⅹ缺乏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 分析1例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并凝血因子Ⅹ缺乏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因反复血尿、皮下血肿半年,右肩部疼痛性肿块3 d入院.查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因子Ⅹ活动度降低.骨髓活检病理报告淀粉样变性,刚果红染色(±),PAS染色(+).确诊为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并凝血因子Ⅹ缺乏.结论 中老年人有原因不明的蛋白尿、水肿、肝大、舌大、心力衰竭等,均应怀疑淀粉样变性,血、尿中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升高有重要提示意义,活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 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一例分析

    作者:安建光

    1 病例资料男,4岁.因咳嗽2 d,发热1 d入院.患儿自出生后体质差,怕热,经常无故发热,炎热夏天喜欢躲在阴凉处,经常用凉水湿润皮肤来散热,曾在西安市某医院就诊,考虑患儿经常发热为先天性疾病引起,但具体诊断不详.2 d前患儿出现咳嗽、发热,来我院.系足月顺产,母孕期体健.查体:体温40℃,脉搏130/min,呼吸35/min,体重15 kg,身高99 cm.发育略差,营养中等,嗜睡状,全身皮肤苍白干燥,头发稀少柔软,头部血管明显可见,额凸面凹,耳大唇厚,上唇外翻,无牙齿.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智力正常.

  • 成人Still病并亚急性甲状腺炎一例报告

    作者:曹国强;田春艳;陈青松

    目的 提高成人Still病并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成人Still病并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治经过.结果 本例因不明原因发热17 d入院.病初在外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炎琥宁、头孢呋辛钠等治疗无效.渐自觉双眼及颈部疼痛,体温达39.5℃以上,全身肌肉及关节疼痛明显加重,热退后症状可缓解.双腕及双肘关节部皮肤随体温变化反复出现红色斑丘疹.我院门诊以"亚急性甲状腺炎"收入院,经查血清铁蛋白>2000 μg/L,补充诊断为成人Still病.结论 Still病病因尚未肯定,且临床表现复杂,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故极易造成误诊漏诊,应引起注意.

  • 寡免疫型红斑狼疮性肾炎诊治分析

    作者:武剑;陈志伟;王鸣军

    1 病例资料男,52岁.因反复关节痛1年7个月,症状加重并双足水肿1月余入院.患者1年7个月前反复出现四肢关节痛,无明显关节肿胀、晨僵,持续1周左右不用药能自行缓解,未引起重视.1个月前关节痛加重,并出现双足水肿,伴有咳嗽、咳少量白痰、发热,体温37.8℃.在外院行抗感染等治疗,咳嗽、咳痰缓解,体温正常,查血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尿蛋白(+++),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阳性,考虑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 LN).予甲泼尼龙500 mg静脉冲击治疗2 d,关节痛缓解,双足水肿消退.为进一步诊治转我院.

  • 乙型病毒性肝炎并血色病漏诊报道

    作者:赵向东;李林云;李秋贞

    目的 分析血色病的临床特点及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硬化并血色病漏诊病例的诊治经过.结果 本例以乏力、食欲缺乏、间歇头晕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乙肝肝硬化,给予常规治疗但病情持续进展,行头颅MRI检查示大脑脚背外侧异常信号,考虑为代谢异常或铁质、含铁血黄素沉着所致,查血清铁和铁蛋白含量异常,去铁胺试验阳性,明确血色病诊断.结论 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过快进展至肝硬化者,以及早期肝硬化在常规治疗并有效控制肝炎病毒的情况下,肝功能反复异常且肝硬化持续进展时,应尽力寻找其他病因,以免贻误病情.

  • 复发性多软骨炎误诊为肺部感染及延髓麻痹

    作者:蔡佳宇;郭郡浩;蔡辉

    目的 分析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误诊的原因,并提出防范误诊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RP误诊病例的诊治经过.结果 本例因反复发热伴咳嗽、咽痛、声嘶入院.病初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部感染,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但药物减量则再次出现发热.入我院后经完善相关检查诊断考虑延髓麻痹?脊髓空洞症早期?肺部感染?给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渐出现双耳廓肿痛,皮温稍高,呈牛肉样红色.至上海某医院行全身骨扫描及耳软骨切片病理检查,确诊为RP,经治疗病情明显好转.结论 RP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检查方法,极易误诊和漏诊.对于临床怀疑RP者,应进行详细而全面的查体,密切观察患者耳、眼、气管等表现,并行软骨组织病理学检查助诊.

  •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干燥综合征临床分析

    作者:崔晓青;耿丽芬;李振彬

    1 病例资料女,46岁.因口干、眼干伴血小板减少10年余,间断头晕1月余,加重半天入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眼干,同时月经量多,淋漓不尽,于某医院查血小板16×109/L,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泪腺分泌试验、唇黏膜活检、腮腺造影均阳性,诊断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 PSS).后在该院多次住院,先后应用甲泼尼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长春新碱、长春地辛、环孢素A等药物综合治疗,出院后自行改用泼尼松10 mg每日1次、环孢素A 50 mg每日2次,血小板计数长期波动在(10~30)×109/L.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自测血压140/90 mmHg,自行应用美托洛尔12.5 mg,后多次测血压正常.

  • 散发型Creutzfeldt-Jakob 病三例误诊分析

    作者:孙光林;刘晨;许利刚

    目的 分析Creutzfeldt-Jakob病的误诊原因,提出防范误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Creutzfeldt-Jakob病的诊治过程.结果 3例分别以言语紊乱、反应迟钝、头晕、步态不稳等就诊,病初误诊为老年痴呆、缺血性脑血管病、颈椎病、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入我院后完善脑电图、3T头颅MRI增强扫描等检查,明确诊断为Creutzfeldt-Jakob病.结论 Creutzfeldt-Jakob病早期症状极不典型,进行性痴呆、肌阵挛等是其典型临床表现,三相波为该病典型脑电图表现,脑电图、3T头颅MRI增强扫描有助诊断.

  • 急性脑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田小卫;田柳;刘金艳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左心室功能改变.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0年7月我院神经科收治的ACI 100例设为ACI组,选择同期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后循环缺血10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心脏结构和功能.结果 ACI组左心室结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E峰大血流速度/A峰大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CI组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CI影响左心室功能,尤以左心室舒张功能影响更明显,临床常规检查左心室舒张功能可以间接判断ACI预后.

  • 高血糖致偏侧舞蹈症二例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陶希;卢伟;胡治平;邓景贵;郑丽君;雷强;张金囡

    目的 分析高血糖致偏侧舞蹈症的误诊原因,提出防范误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高血糖致偏侧舞蹈症的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以偏侧不自主运动就诊,入院后查随机血糖均≥30 mmol/L,进一步完善头颅CT和MRI检查,诊断为高血糖所致偏侧舞蹈症,经治疗后舞蹈样症状消失.结论 高血糖致偏侧舞蹈症临床罕见,由于其起病突然,影像学表现特殊,易导致误诊.认识此症的临床特点,可为早期确诊和治疗提供帮助,降低误诊率.

  •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误诊为脑梗死原因分析

    作者:李春花;耿学川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误诊原因,以提高该病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误诊为脑梗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治经过.结果 2例均以一侧肢体活动无力入院,误诊为脑梗死,给予相应治疗效果不明显,行颈椎MRI等检查诊断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给予颈椎制动、牵引,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脱水药物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接诊一侧肢体无力患者时,应仔细询问病史,警惕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可能,及时行颈椎MRI检查,避免误诊误治.

  • 急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误诊为脑肿瘤原因分析

    作者:方芳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误诊为脑肿瘤的原因,并提出防范误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误诊为脑肿瘤的诊治过程.结果 患者因左侧肢体无力,伴右侧头部持续性隐胀痛入院.发病前6 d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午后发热.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颅内肿瘤?肺炎,肺部肿瘤?予脱水、降颅压治疗.入院当日下午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7℃,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诊断疑及病毒性脑炎,加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行头颅MRI检查仍提示肿瘤可能性大.终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复查肺部CT排除肺部肿瘤,修正诊断为脑梗死.结论 脑梗死易与脑肿瘤、脑炎等混淆.DSA检查能清楚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动脉狭窄部位和狭窄程度,而且还能确切地反映各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侧支循环的代偿程度、血流速度的变化及静脉回流情况,故临床上鉴别诊断困难时,应尽可能行DSA检查,以助诊断.

  •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误诊为旅途性精神病

    作者:王军;解慧蓉;王婧

    旅途性精神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精神障碍,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民工大潮中高发,其精神症状具有特殊性,归属曾存在争议.上世纪90年代被<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2版)>首次命名,并纳入其他短暂精神病性障碍中[1].因其病程短暂,与在乘车途中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类似,常易混淆.我院近年收治1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误诊为旅途性精神病,现报告如下.

  • 癔症性视力障碍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

    作者:洪瑾;曹丽;范钦华

    1 病例资料女,17岁.因右眼视力下降1周入院.患者1周前自觉右眼视力下降,伴眼球转动时轻度疼痛、头晕、恶心,发病当日曾呕吐数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眼科检查:右眼视力4.2,角膜透明,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透明,眼底未见异常.初步诊断:右眼球后视神经炎.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及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

  •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D-二聚体水平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作者:邢效如;孙宗琴;樊彦玲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和D-二聚体水平的改变与脑梗死发病及体积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9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梗死组)和8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HMGB1、D-二聚体含量,进一步将脑梗死组分为大梗死灶(>10 cm3)20例、中等梗死灶(5~10 cm3)40例、小梗死灶(<5 cm3)30例,分析不同脑梗死体积患者HMGB1、D-二聚体的差异.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HMGB1和D-二聚体浓度分别为(5.67±1.17)μg/L、(1.60±0.59)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2±0.46)μg/L、(0.25±0.21)mg/L(P<0.01).大梗死灶患者血清HMGB1、D-二聚体的含量显著高于中等梗死灶和小梗死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血清HMGB1、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脑梗死和判断脑梗死体积.

  • 有先兆偏头痛误诊为青光眼

    作者:袁海军;闫志河;陈跃祥;韩霞;张改英

    1 病例资料女,21岁.因发作性左侧同向偏盲、右侧偏头痛4年余就诊.患者4年前无诱因出现左侧同向偏盲,10 min后出现右眼及右侧额颞部搏动性疼痛,伴恶心、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减轻,3~4 h后症状自行缓解,平均每年发作3或4次,发作症状类似.曾多次在当地县医院就诊,头痛发作时测眼压23.5~25.0 mmHg,诊断为青光眼,给予缩瞳及对症治疗,症状仍间断出现.近来因工作紧张,症状频繁发作.既往体健,其母患偏头痛.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言语流利,理解力正确,精神智能正常.

  • 高龄老年人硬膜下脓肿误诊为硬膜下血肿

    作者:张建国;李文忠;刘燊

    1 病例资料男,81岁.因言语不利、行为异常2 d入院.近期无明确外伤及手术史.查体:体温38.2℃,血压150/80 mmHg.双肺可闻及少量干湿性啰音,言语不清,烦躁,认知力差,反应迟钝,不能听懂或违抗他人指令.左侧面颊部有一2 cm×3 cm大小脓肿.四肢可见不自主运动,右侧肢体活动差,双侧病理征可疑阳性.头颅CT扫描示:左侧额、颞、顶颅骨板下方可见弧形低密度影,邻近组织轻度受压内移,中线结构轻度右移.CT报告:左侧硬膜下血肿.胸部CT扫描示:右上肺囊肿合并感染,并形成气液平面.

  • 老年人执行功能障碍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

    作者:王玲;吴楠;王健;王中平;焦清海

    目的 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状况以及二者关系.方法 对39例老年志愿者进行头颅MRI、CT检查,按照有无腔隙性脑梗死分为梗死组14例和无梗死组25例,运用神经心理学测试方法评估两组执行功能损害状况,分析腔隙性脑梗死灶的数量和执行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腔隙性梗死组执行功能测验中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8.73±3.47)分,执行性画钟作业(CLOX)(8.73±3.47)分,词语流畅性测验(RVR)(29.75±12.17)分,均低于无梗死组的(11.66±2.37)分、(12.15±2.36)分及(38.24±8.93)分(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腔隙性脑梗死灶的数目和3项执行功能测验均呈明显的负性关系,FAB评分r2=0.9420,P<0.05;CLOX评分r2=0.8715,P<0.05;RVR评分r2=0.9231,P<0.05.结论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会对执行功能产生影响,腔隙性脑梗死灶的数量与执行功能的下降显著相关.

  • 产后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三例报告

    作者:时捷

    目的 提高产后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产后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均在剖宫产术后6~8 d发作癫痫,并伴头痛、意识障碍及视力障碍等表现.头颅MRI检查表现为对称的局灶脑水肿,主要位于顶叶、枕叶及额叶,确诊为产后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经积极降压、镇静、降颅压及抗癫痫治疗,均在数周完全恢复.结论 产后出现头痛、高血压、意识障碍、视觉改变和癫痫发作时,应警惕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及时行头颅MRI检查确诊.

  •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准操作规程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朱培元;唐雯;相晓;栾建凤

    目的 探讨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准操作规程的建立.方法 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4月检出14例正反定型不符样本,按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处理,包括重新测试,核查标本、试剂,复习临床资料、分类和验证等.结果 14例正反定型不符问题均得到解决.4例因技术原因所致,经过重新测试,核查样本和试剂,仔细判读结果,得到解决.余分别系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3例)、ABO亚型(2例)、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先天性抗体缺乏(1例)、输异型血(1例)、cisAB型(1例)等导致.结论 建立处理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准操作规程有助于规范疑难血型的鉴定过程,提高输血安全性.

  • 胶体金法快速检测输血相关传染病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雷千红;邵小宝;相晓;栾建凤;朱培元

    目的 评估胶体金法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快速检测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的可行性.方法 同时使用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检测6209份标本的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抗体,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结果 以ELISA法检测结果为标准,胶体金法检测的特异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抗-HCV(99.92%)、抗-HIV(99.90%)、HBsAg(99.76%)和抗-TP(99.74%);灵敏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抗-HIV(100%)、HBsAg(97.42%)、抗-HCV(91.67%)和抗-TP(85.83%).结论 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胶体金法可作为输血前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检测方法,但存在漏检和误报的风险,应引起重视.

  • 临床输血工作的主要风险与防范措施

    作者:栾建凤

    输血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工作,其安全涉及医疗活动的各个层面,由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医院管理层存在的输血安全风险包括风险意识和职能意识不强、人员和设备配置不足、环节管理薄弱.临床科室存在的输血安全风险主要是告知义务不到位、输血申请不规范、适应证把握不严、输血核查不严谨、输血记录不完整.输血科存在的输血安全风险体现在输血相关检验不规范、相容性输血使用不够、核查不严格、质量意识淡薄、安全卫生的意识淡化、信息管理落后及为临床服务能力不强等.故各级医务工作者应正确分析输血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防范措施,提高输血安全性.

  • 持续质量改进程序减少输血前标本差错的应用研究

    作者:朱培元;相晓;栾建凤;叶东;严京梅;姚根宏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程序(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对减少输血前标本差错的效果.方法 统计2007年7月~2011年3月我科收到的输血前血液标本169599份,其中2007年7月~2009年6月79115份(实施CQI前),2009年7月~2011年3月90484份(实施CQI后).对所有标本实施两次ABO血型验证.自2009年7月起,针对错误标识和错误采集的标本采取CQI过程,比较实施CQI前后的错误标识标本和校正的错误采集标本比例.结果 实施CQI后,错误标识标本比例从1/290增加到1/207,但随着时间进展而逐渐下降;校正的错误采集标本比例从1/1485降至1/4133,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 实施CQI有助于改进标本采集过程,减少标本采集错误.

  • 三种核酸共提取试剂盒对血液病毒提取效能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聪;陈之遥;武海萍;周国华

    目的 比较不同核酸共提取试剂盒对血液病毒的提取效能差异.方法 选择国内外广泛使用的3种血液病毒核酸共提取试剂盒,分别为OMEGA试剂盒、QIAGEN试剂盒和WATSON试剂盒,HBV阳性、HBV阴性、HCV阳性和HCV阴性血清样本均取自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样本核酸提取按照各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定量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OMEGA试剂盒对DNA的提取效率高,对RNA的提取效率低,耗时短,成本居中;QIAGEN试剂盒DNA和RNA提取效率均较高,耗时居中,成本高;国产WATSON试剂盒对DNA或RNA提取效率居中,耗时长,成本低.结论 不同试剂盒对血液病毒的提取效能各不相同.对于已知病毒载量和病毒种类的样本,根据提取液DNA浓度和RNA浓度选择试剂盒;而对于未知病毒载量和病毒种类的样本,首选QIAGEN试剂盒,其次可选WATSON试剂盒.如只考虑成本,则首选WATSON试剂盒.

临床误诊误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