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临床误诊误治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Clinical Misdiagnosis & Mistherapy 림상오진오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3429
  • 国内刊号: 13-110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4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误诊误治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陈晓红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对COPD稳定期疗效及Th17表达影响

    作者:邓斌;王定勇;邓英国;曹莉;冯霞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1月就诊并明确诊断的8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 随访观察2年研究结束时,观察组7例未坚持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对照组4例失访,均作脱落处理. 观察两组随访期间COPD急性加重发作次数、肺功能、生活质量变化及Th17的表达情况. 结果 随访期间急性发作次数观察组(1. 8 ± 0. 3)次,对照组(2. 4 ± 1. 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肺活量(FVC)、生活质量SGRQ评分、CD4+IL-17+ T细胞百分率,治疗后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观察组下降趋势小于对照组(P<0. 05),生活质量SGRQ评分升高的趋势更明显(P<0. 05). 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可减缓COPD病情进展,分析可能与下调外周血Th17细胞含量有关.

  • 不同配比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对革兰阴性杆菌体外抗菌效果影响

    作者:张英;安翠平;聂冰;梁国瑞;刘俊霞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75/30 μg(SCF105)和75/75 μg(SCF150)两种配比药敏纸片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效果. 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检测SCF105和SCF150两种药敏纸片对临床分离的86株革兰阴性杆菌的抑菌环直径,比较药敏结果并分析两种药敏纸片对4种常见革兰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效果. 结果 本研究检测86株革兰阴性杆菌的敏感率和中介率SCF150纸片均高于SCF105纸片(P<0. 01);SCF150纸片全部菌株的耐药率低于SCF105纸片(P<0. 01). 对4种革兰阴性杆菌的敏感率SCF150纸片均高于SCF105纸片,其中差异明显的是大肠埃希菌(P<0. 05). 对全部菌株及4种革兰阴性杆菌抑菌环直径SCF105纸片均小于SCF150纸片(P<0. 05). 4种革兰阴性杆菌抑菌环直径两两比较显示,SCF105纸片中大肠埃希菌与2种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以及SCF150纸片中大肠埃希菌与其他3种菌株抑菌环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成分配比为75/75 μg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药敏低纯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效果更优.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于建敏;徐瑞英;荆仕娟;闫大钧;崔丽萍;耿纪录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DN)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可能的机制. 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的早期DN 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完成全部临床观察并记录完整的86例,其中对照组42例,治疗组44例. 两组均予常规及缬沙坦(160 mg/d)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d),疗程均为6个月. 两组治疗前后均测定血压、血脂、肌酐(Cr)、尿素(BUN)、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并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 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 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 01);治疗组CysC、RB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 05),对照组CysC、RBP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P>0. 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 05). 两组UAE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 05,P<0. 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 01). 两组Cr、BUN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在降低血压和血脂的同时能有效降低UAER和CysC、RBP水平,改善肾功能,延缓DN进程.

  • 动脉弹性系数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陈湘漪

    目的 探讨动脉弹性系数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HDCP)患者不良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 前瞻性、连续性纳入2013年1月—2014年7月妇产科接诊的尚处于妊娠高血压期( PIH)的HDCP产妇49例,收集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资料,按随访终点事件是否进展为重度子痫前期( SP)分为妊娠高血压期( PIH)组和SP组. 分析并比较两组产妇初检时各项指标的差异性,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提取独立敏感指标,绘制相应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 AUC).结果 SP组患者的发病孕龄、高血压家族史占比、平均动脉压( MAP)、体重指数、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胱抑素C(CysC)、溶血磷脂酸(LPA)、白蛋白(ALB)、小动脉弹性系数(C2)等与PI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MAP、FIB、CysC、LPA、C2等5项指标是HDCP不良预后的独立、敏感影响因素,其中C2用于判定不良预后的AUC为0. 730,通过对ROC曲线佳评估截点分析得出C2的预测临界值为8. 75 ml/mmHg × 100. 联合测定MAP、FIB、CysC、LPA 4项指标判定HDCP不良预后的AUC为0. 830,加入C2后AUC增至0. 854.结论 C2水平可作为评判PIH不良预后的独立敏感因素,将C2纳入HDCP的诊疗体系用于临床干预高危风险的产妇具有重要意义.

  •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肿瘤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效果影响因素

    作者:曲雅静;穆海玉;王志梁;臧兆辉;董化江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肿瘤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CIT)效果的影响因素. 方法 对应用rhIL-11治疗晚期CIT 15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性别、年龄、骨转移、肝癌并肝硬化、血液系恶性肿瘤、放疗史、接受化疗周期数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并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本组157例CIT均予rhIL-11治疗14 d,其中显效46例(29. 3%),良效12例(7. 6%),有效24例(15. 3%),无效75例(46. 1%),总有效率为53. 9%(82/157). 年龄、罹患肝癌及血液系恶性肿瘤与rhIL-11治疗CIT的效果有相关性(P<0. 05),而性别、骨转移、放疗史、化疗>6周期则与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 05). 经两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肝癌并肝硬化、血液系恶性肿瘤、放疗史为rhIL-11疗效的影响因素. 结论 rhIL-11的疗效与CIT患者的年龄、肝癌并肝硬化、血液系恶性肿瘤、放疗史等因素有关.

  • GP73与HBV相关性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黄进发;许正锯;潘兴南;徐涛;魏梅娟;陈育霞;郑联坵

    目的 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的表达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硬化(HLC)代偿期患者肝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2 年1 月-2014 年12 月住院的 HLC 150 例,采用 ELISA 法检测血清GP73,根据GP73水平分为高GP73组(≥82. 50 μg/L)、中GP73组(57. 98~82. 50 μg/L)、低GP73组( <57. 98 μg/L).测定3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氨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 TBIL)水平及HBV-DNA含量并进行比较,同时对GP73水平与HLC患者肝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高GP73组ALT、AST、TBIL明显高于中GP73组及低GP73组,中GP73组ALT、AST、TBIL高于低GP7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血清GP73水平随着ALT、AST、TBIL含量的升高而逐渐升高,与ALT、AST、TBIL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0. 632,r=0. 646,r=0. 726;P均<0. 001);3组间HBV-DN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血清GP73水平与HLC的肝损害密切相关,是诊断 HLC的重要指标,但与HBV的复制水平无关.

  • X线联合超声与CT检查在单发骨软骨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顾定平;罗继元;黄建平;万青松;万俊清

    目的 分析并比较X线联合超声与CT检查对单发性骨软骨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0 年3月-2014年7月经术后病理学证实的单发骨软骨瘤124例,观察并比较术前X线联合超声和CT检查结果. 结果 单发骨软骨瘤行X线联合超声检查的诊断率为97. 58%,CT检查的诊断率为100%,两种方法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X线联合超声检查对软骨帽和周边软组织病变的诊断率分别为93. 48%和100%,与CT诊断结果(100%和91.43%)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 X 线联合超声和 CT 检查费用分别为(162. 78 ± 32.37)元和(282.18 ±44.28)元,X线联合超声检查费用明显低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X线联合超声检查单发骨软骨瘤的诊断价值与CT检查相当,但更具经济、简便等优势.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与优化药物治疗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向家培;马瑞松

    目的 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与优化药物治疗( optimal medical therapy, OMT)对稳定型冠心病(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CAD)患者的疗效. 方法 应用计算机联网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知网( CNKI)等全文数据库,查询1990年1月—2014年1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PCI和OMT对SCAD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研究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3 项RCTs,meta分析显示:PCI组与OMT组比较全因病死率( RR=0. 86,95%CI:0. 74~1. 00,P=0. 05)、心源性病死率(RR=0. 71,95%CI:0. 47 ~1. 06,P=0. 09)、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RR=0. 93,95%CI:0. 71~1. 22,P=0. 60)、再血管化发生率(RR=0. 94,95%CI:0. 71~1. 25,P=0. 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CI组心绞痛缓解发生率(RR=1. 18,95%CI:1. 06~1. 31,P=0. 003)高于OMT组. 结论 PCI治疗心绞痛缓解率较OMT治疗明显提高,但在全因病死率、心源性病死率、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再血管化发生率方面并无差异,初步显示出PCI的临床优越性.

  •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的研究进展

    作者:邱爽;杨波;平海芹;王慧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 nonparoxysmal sinus tachycardia, NPST)特点为不符合生理需求的静息窦性心率,甚至在仰卧位心率>100/min,运动后心率反应性过度增加,24 h平均窦性心率仍>90/min,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和其他导致窦性心动过速的继发性原因. 本病临床表现多样,个体差异大,患者可完全没有症状仅在常规体检时发现,而症状严重者需用药物辅以心理治疗,对难治性NPST,导管消融改良窦房结也是一种治疗选择,而新近应用于临床的伊伐布雷定治疗NPST已被证实取得了良好效果.

  •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张会峰;郑运周;刘叶;王缚鲲;陈晶;龙建国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是降钙素(CT, 32AA)的前肽,在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及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其血浆水平常升高,可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 PCT对细菌感染和脓毒症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对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具有鉴别诊断作用,对于鉴别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也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PCT亦是诊断脓毒症的特异指标,并可监测脓毒症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动态监测PCT浓度可及早有针对性选用抗生素或调整治疗方案,对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 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多器官受累病例报告

    作者:温建梅;冯伶伶;田作妙

    目的 探讨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 early onset of severe preeclampsia, ES-PE)的临床特点、有效救治措施及预后. 方法 对ES-PE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例妊娠27周时发生胎盘早剥、胎死宫内并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HELLP 综合征及肾功能损害,迅速终止妊娠后,DIC及肝损害有所逆转,但产后二次溶血进一步加重了肾损害,经肾替代治疗1个月后肾功能基本恢复. 结论 ES-PE严重威胁母儿健康,母体极易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越早,病情越严重,产科结局和围产结局差.

  • 老年宫腔积脓漏误诊原因探究(附九例报告)

    作者:付蓉;梅长青;鲁必芬;李晓松

    目的 探讨老年宫腔积脓的临床特征,分析漏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方法 对2006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宫腔积脓漏误诊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占同期收治的宫腔积脓的33. 3%,主要表现为腹痛、阴道流液流血及发热. 本组4例误诊为子宫内膜癌;5例漏诊,其中4例首诊考虑外科疾病继发弥漫性腹膜炎而漏诊,另1例因类风湿性关节炎首诊中医科而漏诊. 终经分段诊刮术、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剖腹探查术及病理检查确诊,其中子宫未穿孔的5例予保守治疗,合并自发性子宫穿孔的4例予手术治疗. 本组8例治愈,1例严重宫腔积脓并子宫穿孔者因感染中毒性休克及心功能衰竭死亡. 结论 老年宫腔积脓症状无特异性,易漏误诊,临床医师应拓宽诊断思维,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全面细致查体、超声及分段诊刮术,可有效防范漏误诊.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卵巢妊娠一例误诊

    作者:厉霞玲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卵巢妊娠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 方法 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卵巢妊娠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例因不孕症4年,发现盆腔包块1. 5年入院. 曾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失败,后定期复查B超,半年前外院超声检查发现双侧附件包块,考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到我院就诊,B超复查示附件囊肿,拟诊原发性不孕症、双侧卵巢囊肿、IVF-ET术后收入院. 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盆腔粘连松解+宫腔镜检查+双侧输卵管通液术. 术后予预防感染、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并多次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及B超考虑合并异位妊娠可能,予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差,后再次行腹腔镜探查术. 术后诊断:原发性不孕;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左侧卵巢妊娠;IVF-ET术后. 术后2周随访查HCG正常. 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妊娠临床少见,临床应提高认识,接诊以左侧附件包块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者要考虑卵巢妊娠的可能,以减少误漏诊.

  • 利什曼病误诊为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原因分析

    作者:程俊文;何军儒;景金花

    目的 总结利什曼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 方法 回顾分析误诊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利什曼病1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本例病初以不规则发热、血三系细胞减少为特征,先后在两所医院住院治疗,诊断考虑利什曼病,行重组抗原γK39免疫层析试纸试验及骨髓涂片检查排除利什曼病,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予环孢素及地塞米松治疗后症状仍迁延不愈. 病程4个月时转我院,经骨髓涂片检查找到大量杜氏利什曼原虫小体,经甘肃省疾控中心地方病研究所复查骨髓涂片和重组抗原γK39免疫层析试纸试验阳性,确诊为利什曼病,予锑剂治疗后病情痊愈. 结论 利什曼病与噬血细胞综合征容易混淆而误诊,临床应根据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及治疗效果多次行重组抗原γK39免疫层析试纸试验及骨髓涂片检查,方可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 脊柱结核延误诊断及治疗困难原因分析

    作者:曹仕鹏;蒋之;傅满姣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诊疗水平. 方法 对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脊柱结核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脊柱结核患者以中青年居多( 72%) ,35例( 96%)继发于肺结核,病灶以腰椎(28例、56%)、胸腰椎(10例、20%)居多,23例(46%)为复治患者. 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病初误诊32例,误诊率64%. 本组根据症状体征结合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影像学检查、是否合并身体其他部位结核、椎旁脓肿穿刺实验室检查、手术活检及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效而明确诊断. 本组治愈35例;10例因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治疗失败;5例治疗6个月后失访. 结论 脊柱结核临床表现复杂及复治患者较多为本组误诊及治疗困难的主要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尽快制定治疗指南是避免误诊并提高疗效的关键.

  • 腋窝淋巴结结核并Sweet综合征一例报告

    作者:曹友红;孔德华;魏谨;王小平

    原发性腋窝淋巴结结核由于临床症状轻微,起病隐匿,病程较长,易误诊而长期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而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并发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粒细胞皮病( Sweet综合征)者目前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我院近期收治腋窝淋巴结结核并Sweet综合征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 以反复剧烈上腹疼痛为表现的肝吸虫病误诊剖析

    作者:吴桂堂;贺孝文;张锐江;李广权;李均贤

    目的 探讨肝吸虫病的临床特征,并提出减少误诊的措施. 方法 对近期收治曾在外院多次误诊的肝吸虫病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例以反复剧烈腹痛5年,近7d再次发作并加重入我院. 患者曾在多家三甲医院就诊,诊断为胰腺炎、胃炎、胆囊炎、精神疾病等多种疾病并予相应治疗无明显效果,症状仍反复发作.后通过查肝吸虫抗体阳性、吡喹酮试验性治疗及腹腔镜探查确诊为肝吸虫病、慢性胆囊炎,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检查标本发现在胆囊颈管处有一肝吸虫死亡虫体,后腹痛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结论 肝吸虫病临床表现多样,提高对肝吸虫病流行病学认识及全面细致分析病情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 Todd瘫痪一例误诊分析

    作者:李宏锦;李亚楠;李英杰

    目的 探讨Todd瘫痪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减少误诊误治. 方法 对误诊为脑梗死的Todd瘫痪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本例因发作性四肢抽搐、意识丧失9d入我院. 于发病后3 d再次出现四肢抽搐,抽搐后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在当地县医院行头颅MRI扫描示:DWI左侧顶枕叶可见高信号.按继发性癫痫、脑梗死予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等药物治疗,症状无好转. 到我院后仍予抗癫痫、改善循环等药物治疗,癫痫症状完全控制,肢体肌力恢复,复查头颅MRI示:左侧顶枕叶病灶消失,不符合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及脑梗死病程及影像学变化特点,终诊断为Todd瘫痪. 结论 Todd瘫痪为癫痫发作后引起相应区域短暂功能障碍,易误诊为脑血管病. 临床接诊癫痫发作后出现肢体瘫痪者应警惕Todd瘫痪的可能,避免溶栓等错误治疗.

  • 酒精戒断综合征误诊误治诱发Wernicke脑病一例

    作者:靳大川

    目的 探讨酒精戒断综合征并Wernicke脑病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误治. 方法 对酒精戒断综合征误诊误治诱发Wernicke脑病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 结果 本例以抽搐伴意识不清2h入院. 2年前确诊为酒精性肝硬化. 此次入院后按肝性脑病予门冬氨酸钾镁、支链氨基酸等治疗,当晚患者出现眼痛、意识不清、四肢抽搐,行MRI检查提示Wernicke脑病改变. 修正诊断为酒精戒断综合征、Wernicke脑病. 静脉予大剂量硫胺素治疗2周,病情好转出院. 结论 接诊既往有酗酒史的意识不清患者,应警惕酒精戒断综合征致Wernicke脑病的可能,及时予硫胺素治疗后方可应用葡萄糖注射液,以免加重病情.

  • 胸壁韧带样纤维瘤误诊为包裹性胸腔积液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天水;王卓;刘法永;夏国光

    目的 提高对胸壁韧带样纤维瘤的临床诊治水平,分析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误诊的措施. 方法 对误诊为包裹性胸腔积液的胸壁韧带样纤维瘤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例为26岁男性,因外院CT检查发现左下肺阴影10个月,1个月前复查CT发现左下肺阴影增大入院. 病初误诊为包裹性胸腔积液,入我院后经增强CT及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为梭形细胞肿瘤,术后病理证实为韧带样纤维瘤,切缘阴性,未行放化疗,随访2年病情稳定. 结论 韧带样纤维瘤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良性肿瘤,临床少见,极易误诊,确诊需手术病理,手术切除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

  • 巨型肺大泡并气胸二例误诊分析

    作者:庞瑶;朱自江

    目的 分析巨型肺大泡伴气胸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方法 对巨型肺大泡伴气胸形成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本文2例均因气短并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就诊,经X线胸片诊断为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症状未见好转. 入我科后经CT检查2例均确诊为单侧巨型肺大泡伴气胸形成,行肺大泡切除术及胸膜固定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结论 接诊X线提示肺部大面积透亮区并呼吸困难者要考虑到肺大泡可能,严禁穿刺,应及时行影像学随访并进一步行CT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并积极手术治疗.

    关键词: 肺大泡 气胸 误诊
  • 高龄患者应用桡动脉桥血管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分析

    作者:王东文;姚建民;赵向东;陆龙;崔振田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患者应用桡动脉桥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我院2010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0岁以上应用桡动脉桥首次择期单纯行CABG 6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采集桡动脉耗时(24 ± 3. 8) min,搭桥(3. 06 ± 0. 67)支,均无出血、感染、前臂缺血及运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术后24 h引流量(596. 1 ± 213. 8)ml,呼吸机辅助时间(6. 3 ± 3. 8)h,重症监护时间(68. 6 ± 16. 9)h,术后住院时间(10. 8 ± 6. 3)d. 术后并发心房纤颤18例(26. 1%),心功能不全10例(14. 5%),肾功能不全5例(7. 2%),脑血管病2例(2. 9%),围术期心肌梗死1例(1. 4%),围术期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1 例(1. 4%). 术后6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2个月,因脑卒中、肺肿瘤死亡各1例;3例残留心绞痛症状,经药物或介入治疗好转. 结论 70岁以上高龄患者应用桡动脉桥血管行CABG效果满意,有临床实用价值.

  •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并腘肌腱裂孔缝合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

    作者:刘广炼;李彩会;邵新中;李习军;梁瑞明;盖卫东;李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并腘肌腱裂孔加强缝合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的术后效果. 方法 对收治的外侧盘状半月板6例均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并腘肌腱裂孔加强缝合治疗,分别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应用改良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并进行比较. 结果 本组6例术后关节弹响和交锁均消失,关节疼痛症状也明显改善,均无膝关节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根据Ikeuchi半月板术后功能评价系统评价为优5例,良1例. 改良Lysholm评分术前为48~76(53. 7 ± 7. 2)分,术后6个月为83~96(90. 2 ± 6. 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外侧盘状半月板成形术后出现关节疼痛、弹响主要与腘肌腱裂孔处半月板的松弛有关,腘肌腱裂孔加强缝合能增强半月板的稳定性,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 肠套叠手术中对回盲部"风帆样"系膜的认识及处理

    作者:欧阳昱;廖凤文;梁彪

    目的 探讨回盲部"风帆样"系膜与肠套叠发病的关系及手术切除的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小儿肠套叠手术复位96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96例中继发性肠套叠2例,术后肠套叠1例,均未探及回盲部"风帆样"系膜. 原发性肠套叠93例,探及回盲部"风帆样"系膜58例,占肠套叠手术病例的60. 4%(58/96),其中肠套叠解剖分型为回结型77例,探及"风帆样"系膜54例;回回结型12例,探及 "风帆样"系膜4例;回回型3例,结结型1例,均未探及"风帆样"系膜. 均行肠套叠手术复位及"风帆样"系膜切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2年,均无肠套叠复发. 结论 回盲部"风帆样"系膜为术中清晰可见的解剖异常结构,在原发性肠套叠病例中出现频率高,与肠套叠发病存在相关性,手术切除回盲部"风帆样"系膜,可预防肠套叠复发.

  • 外科手术后急性肺栓塞23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高丽;孙德俊;马国强;徐桂华;雷娟娟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后急性肺栓塞(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APE)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 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外科手术后APE 2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23例外科手术后APE占同期所有住院APE的17. 42%(23/132),手术包括普外科手术10例,骨科手术9例,肿瘤外科手术2例,妇科和泌尿外科手术各1例,其中与恶性肿瘤相关的手术7例(30. 43%). 本组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确诊21例,余2例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确诊,予积极抗凝及对症治疗后本组存活21例,死亡2例(术后当日突发低血压和休克经抢救无效). 结论 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应进行APE风险评估,对手术后APE做到早期预防、规范化诊治.

  • 老年短肠综合征营养治疗康复一例报告

    作者:简荣汉;卢清平

    短肠综合征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广泛小肠切除或旷置后肠道吸收面积显著减少,残存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患者的营养需求,从而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吸收障碍,继而出现器官功能衰竭、机体免疫力低下的综合征[1]. 国内对老年人残存小肠<100 cm或<1 cm/kg而成功康复的病例报道尚少. 我院收治经营养治疗的空肠<40 cm的短肠综合征1 例,术后康复顺利,现报告如下.

  • 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合并低血糖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和全因病死率的队列研究

    作者:罗勇

    摘译:在英国对具有代表性的人群进行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合并低血糖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和全因病死率的评估和研究. 本项目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项目数据来源于临床实践研究数据库,包括所有30岁以上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心血管疾病预后的随访研究

    作者:罗勇

    摘译:我们之前对1791例退伍军人进行了中位数长达5. 6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强化血糖控制与常规血糖控制相比,并不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现在我们进一步延长了随访时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前期临床试验结束后,我们利用中央数据库继续随访患者的住院和死亡情况,其中92 . 4%完成了此项队列研究,另外大多数受试者(77. 7%)还同意通过年度调查进一步收集数据. 主要研究终点是距离首次出现重大心血管事件的时间,重大心血管事件主要包括:冠心病急性发作、中风、新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或充血性心衰急性加重、缺血性坏疽截肢、心源性死亡. 次要研究终点是心血管病死率和全因病死率. 在前期的研究中强化血糖控制组与常规血糖控制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分别是6. 9%和8. 4%,两者相差1. 5%,在随后约3年的随访中两者进一步下降了0. 2% ~0. 3%. 通过中位数9. 8年的随访,主要研究终点的风险强化血糖控制组较常规血糖控制组明显降低(HR:0. 83,95%CI:0. 70~0. 99,P=0. 04),即每年每1000 例中可降低8 . 6 例次的重大心血管事件. 但心血管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 88,95%CI:0. 64~1. 20,P=0. 42),通过平均11 . 8年的随访,总病死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HR:1. 05,95%CI:0. 89~1. 25,P=0. 54).

  • 曲径通幽:临床病例一点通 发热、 肺栓塞、 脾梗死:背后凶手是谁?

    作者:周倩云;朱继红

    [上期回顾] 青年男性,既往体健,表现为发热、 咳嗽,血白细胞正常,丙氨酸转氨酶、 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左下肺炎.发病后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进行性下降,骨髓增生性改变,影像学检查提示肺栓塞、 脾梗死,易栓因素系列检查均阴性.

  •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旭方;朱玮玮;刘利华;陶兴;江燕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microscopic polyarteritis, MPA)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方法 对误诊为心绞痛的MPA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例因胸闷、胸痛1周,加重5 h入我院. 查血清肌钙蛋白呈一过性升高、尿常规异常、血肌酐升高,MPO-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阳性;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性改变;肾穿刺活检示MPA. 确诊后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改为泼尼松联合霉酚酸酯口服治疗. 病程中患者血尿素进行性升高,容量负荷重,予维持性血液透析,后患者放弃治疗出院,3 d后因重症肺炎死亡. 结论 MPA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 尽早完善ANCA检测及肾活检有助于诊断及预后的评估.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肠系膜血管炎、假性肠梗阻

    作者:黄鹤;田昭涛;崔云亮;李雨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累及肠系膜血管的临床特征,并提出防范误诊的措施. 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SLE伴肠损害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例因右下腹疼痛2 d入我院. 经腹部超声、X线平片及CT检查诊断为肠梗阻并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小肠成节段性肠壁增厚,术后仍有腹痛,查ANA ( +) ,抗dsDNA、抗SSA、抗SSB均( +) ,补体C3降低,明确诊断为SLE伴肠系膜血管炎、假性肠梗阻,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病情很快缓解. 因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8年,长期规律服用甲巯咪唑,考虑有药物性狼疮的可能. 结论 有长期口服抗甲状腺药物史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肠系膜血管炎、肠梗阻,要警惕药物性狼疮.

  • 溴敌隆中毒致延迟性肌间隙出血误诊为软组织损伤分析

    作者:焦婕英

    目的 总结溴敌隆中毒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误治. 方法 对溴敌隆中毒1例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本例因右大腿肿痛5d就诊. 既往无运动损伤史. 摄右下肢正侧位X线片、右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右下肢MRI平扫示右大腿中段前外侧肌群肌间隙囊性病灶伴周围肌肉组织水肿,以右大腿软组织损伤收入院. 采集病史时发现患者35 d前曾因口服溴敌隆3 ml出现血尿,按溴敌隆中毒予维生素K1 治疗17 d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自行停药,5 d前出现右下肢软组织肿胀,查凝血功能异常,确诊为溴敌隆中毒,继续予维生素K1 治疗,总疗程67 d,痊愈出院. 随访半年病情无反复. 结论 溴敌隆中毒表现复杂多样,足疗程的维生素K1 治疗至关重要. 全面了解病史是减少该病误诊的关键.

  • 半月板损伤并单发性骨软骨瘤一例误漏诊

    作者:吴长青;王智;华英

    1 病例资料男,34 岁. 因反复右膝关节酸软无力、关节嵌顿半年,再次出现关节嵌顿现象就诊. 半年前始出现右膝关节酸软无力,尤以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可缓解,无发热、乏力、关节红肿等其他症状. 患者长期从事训练活动,自述训练期间曾出现关节嵌顿、"打软腿"现象数次,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 在当地医院摄X线片示右膝关节外侧沟处有一0 . 5 cm × 0 . 6 cm大小的类圆形高密度影,诊断为右膝关节游离体,患者未治疗. 此次因再次出现右膝关节嵌顿现象到我院就诊,要求行手术治疗.

  • 甲床血管球瘤误诊为颈椎疾病并行手术治疗一例辨析

    作者:刘智慧;路桂军

    目的 探讨甲床血管球瘤的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 对误诊为颈椎疾病的甲床血管球瘤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例因左小指末端及上臂尺侧疼痛5年余就诊. 曾在当地医院及上海某医院按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切除内固定术,术后疼痛无缓解,后又拟诊颈椎术后臂丛神经卡压,拟行臂丛神经松解术,因肌电图检查不支持而放弃二次手术,到我院就诊. 查体:冷触觉过敏、Love试验、Love加强试验均( +) ,行左小指末端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示:左小指甲床侧下方低回声结节. 明确为甲床血管球瘤,行手术切除后痊愈出院. 结论 甲床血管球瘤临床较少见,掌握其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及时行冷触觉过敏、Love试验及Love加强试验等特异性检查是及时明确诊断、避免误诊的关键.

  • 左拇指巨指症并同侧腕管综合征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尹昭伟;蒋纯志;吴晓曙;杨大伟;吴磊;董鸿俊;杨蓊勃

    目的 探讨巨指症的临床特征,分析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 方法 对误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左拇指巨指畸形并同侧腕管综合征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本例因左拇指增大增粗30余年,左手拇、示、中指麻木伴腕部不适1年余入院. 曾多次就诊外院,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入我科后结合临床表现、专科查体及左手X线片检查诊断为左拇指巨指症并左腕管综合征. 行腕管切开、正中神经探查松解术,术后麻木症状明显缓解. 随访8个月,左手手指麻木症状基本消失. 结论 巨指症临床少见,合并腕管综合征者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误治. 全面详细了解病史并进行细致查体是避免或减少误诊的关键.

  • 自体CIK细胞联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效果观察

    作者:宋树玺;刘永叶;丁震宇;于卉影;韩雅玲;谢晓冬

    目的 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CIK)免疫治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 metastatic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MTNBC)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一线应用卡培他滨化疗后效果评价病情稳定( SD)或以上的MTNB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应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CIK细胞免疫治疗. 一线化疗末次周期结束后15 d进行基线评估,治疗期间随化疗周期进行随访,出院后每2周期随访1次,中位随访时间11. 2个月. 观察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不良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期( PFS)、总生存期( OS)并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CD3+CD8+CTL细胞、CD4+CD25+Treg细胞在一线化疗后基线评估时和CIK第3周期治疗后1个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CD3+T细胞、CD3+CD4+Th细胞、CD3+CD56+CIK细胞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 05). 发热治疗组8例(18. 2%),对照组2例(4. 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余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药物性肝损害、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无明显差异.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8. 2%和9.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OS(均为16. 5个月)则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 CIK细胞联合卡培他滨治疗MTNBC,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延长PFS,提高MTNBC维持治疗的近期效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误诊疾病数据库2005—2012年单病种误诊文献研究:乳腺癌

    作者:刘兆喆;李秋华;郭放;谢晓冬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引起女性死亡的重要病因. 本文分析中国误诊疾病数据库收录2005—2012年发表在中文医学期刊的乳腺癌误诊文献共66篇,总误诊例数757例,其中涉及误诊率的文献21篇,病例总数为1804例,误诊病例337例,误诊率18. 68%;其他误诊文献45篇,误诊病例420例. 共误诊为19种疾病,部分病例先后误诊为多种疾病,误诊疾病居前4位的依次为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炎、乳腺良性肿瘤. 误诊原因分析中以经验不足、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多,占37. 23%;其次为未选择特异性检查项目及影像学诊断原因,各占21. 17%. 误诊后果均为Ⅱ级,即因误诊造成病情迁延. 提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乳腺癌的认识,重视问诊及查体,并及时选择合适的医技检查如B超、钼靶X线、乳腺MRI等,必要时行病理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并治疗.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临床效果

    作者:詹鹏;郭放;葛亚楠;张冠中;谢晓冬

    目的 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2011年2月—2014年10月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二线治疗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21例的临床资料. 治疗方法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25 mg/m2 静脉滴注 (第1天和第8天) ,21 d为1个周期,每周期评价毒性及不良反应,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随访患者的生存状况,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 结果 21例共完成109个周期的化疗,平均5. 4个周期. 21例中位随访时间6. 9个月,均可评价疗效. 本组部分缓解3例,稳定14例,疾病进展4例,总有效率14. 3%,疾病控制率66. 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 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6. 9个月,无治疗相关性死亡. 毒性及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7例(33. 3%),血小板减少3例(14. 3%),血红蛋白减少2例(9. 5%),粒细胞缺乏性发热1例(4. 8%). 结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CAF方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傅柏涵;李秋华;韩涛;郭放;张静;刘兆喆;谢晓冬

    目的 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CAF方案对乳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收治住院的乳腺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应用CAF方案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康莱特注射液200 ml/d,连用14 d为1周期. 两组均化疗6疗程,化疗结束后评估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体力状况、生活质量、肿瘤标志物水平、化疗毒性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体力状况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估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 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53(CA153),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 01),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 01);治疗后两组均出现骨髓抑制,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 01),但治疗组降低幅度低于对照组(P<0. 01). 治疗后治疗组症状评分下降明显,而对照组评分则增高,两组治疗后及组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 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能改善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化疗药物毒性及不良反应,效果可靠.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一例报告

    作者:胡丽叶;武姗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NH)的临床特点及误漏诊原因. 方法 对甲亢并PNH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例因间断乏力、心慌1年,近日症状加重就诊. 既往有甲亢病史. 查血白细胞3. 91 × 109/L,红细胞2. 54 × 1012/L,红细胞压积24%,红细胞平均体积94. 1%,血红蛋白77 g/L,血小板318 × 109/L;总胆红素26. 7 μmol/L,直接胆红素11. 6 μmol/L,丙氨酸转氨酶、甲状腺功能均正常,以甲亢、白细胞减少、贫血收入院. 予抗甲状腺激素、升白细胞及改善贫血等治疗,复查血白细胞及血红蛋白仍偏低,尿隐血(++). 后行骨髓穿刺、酸溶血试验、糖水溶血试验、流式细胞以及自身抗体等检查,终确诊为甲亢并PNH,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贫血好转. 结论 甲亢并PNH临床较少见,发病可能与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有关,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及时行相关检查是减少或避免误诊的关键.

  • 以顽固性酸中毒发病的糖尿病并肝脓肿病例分析

    作者:辛彩虹;洛伟光;辛月颖;旷劲松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肝脓肿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对以顽固性酸中毒发病的糖尿病并肝脓肿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例为51岁女性患者,因出现心悸、气短、呼吸困难、腹胀、腹痛入院. 患2型糖尿病5年,未系统诊治. 入院后即刻查血糖31. 5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7. 3 mmol/L,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予胰岛素控制血糖、积极补液等治疗,酸中毒仍不能纠正,详细追问病史,自述发病前曾有负重史及肝区挫伤史,遂急行肝脏CT检查示肝肾间隙囊性占位性病变,后证实为血肿继发脓肿,于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并置管引流,引流液行细菌培养为肺炎克雷伯杆菌,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并予控制血糖、补液等治疗,酸中毒纠正,复查CT示脓肿体积缩小,症状明显好转后出院. 结论 难以纠正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仔细查找病因,合并外伤致脏器破裂出血后继发脓肿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漏诊,早期诊断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临床误诊误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