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肾结核的影像诊断

    作者:邓建华;肖榕

    目的 探讨X线、B超和CT对肾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临床手术病理证实肾结核的28例病历从发生机理及病理基础上进行分析,结合其病理基础讨论肾结核的X线、B超和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结果 中晚期肾结核病例,不宜做膀胱镜或输尿管插管,诊断不明确,可选CT扫描.多层螺旋CT(MSCT)能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累及范围、腔内外改变以及肾功能情况,是诊断肾结核的一种很好的影像方法.结论 X线、B超和CT对肾结核检查有明显的诊断价值.曲面重建(CPR)对病变的显示及诊断很实用.

  • 心血管CT低剂量扫描临床应用

    作者:尹卫华;吕滨

    CT的出现使医源性辐射剂量大大增加,降低病人的辐射剂量成为医务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本文阐述患者辐射剂量的因素及实施一些降低辐射剂量的临床解决方案.

  •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临床、病理和CT表现

    作者:季金杰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临床、病理和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和CT表现,总结其特征性.结果 7例病例均有右上腹痛、腹胀,3例伴恶心、呕吐,1例伴黄疸,3例伴反复发热,5例伴胆囊结石.影像表现:胆囊明显增大,胆囊壁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轻-中度强化,多伴胆囊结石.误诊4例,经分析可能与检查不完善及对本病缺乏足够的认识有关.结论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多有慢性胆囊炎病史、多合并胆囊结石,有典型的病理表现,CT表现为明显的炎症性改变,伴或不伴软组织肿块.

  •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于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旭;侯代伦;渠慧芳;柳澄

    目的 探索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于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并将虚拟支气管镜检查与支气管镜的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期间至山东省胸科医院住院治疗,并经细菌学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支气管结核的患者100例.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仪,行肺部CT扫描,将所得图像经图像后处理,由工作站进行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MPR)及虚拟支气管镜(VE)检测,观察各段支气管的形态、走行,通过后处理图像观察支气管管腔狭窄及管壁的不规则增厚,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及VE分别观察支气管的管腔狭窄及管壁溃疡、充血、肉芽增殖等表现.以患者原始轴面图像为对照组,以原始轴面图像结合后处理图像作为实验组,计算各项目百分比,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PR后处理图像发现支气管管腔狭窄及支气管管壁不规则增厚分别为98.0%(98/100)、90.0%(90/100),轴面图像分别为69.0%(69/100)、56.0%(56/1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P<0.0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有管腔狭窄及管壁溃疡、充血、肉芽增殖等病理改变的阳性率分别为77.0%(77/100)、75.0%(75/100),VE检查发现管腔狭窄及管腔内壁欠光整(坏死、增生)等表现的阳性率分别为73.0%(73/100)、62.0%(62/1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4,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于支气管结核的检出率高于原始轴面图像,并与纤维支气管镜的检出率接近,能为发现相关病变及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加充分的影像学依据.

  • 多层螺旋CT对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细节征象的研究

    作者:梁瑞云;俞新华;刘文;方伟军;黎惠如

    目的 研究分析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多层螺旋CT(MSCT)细节征象,提高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胸科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7月30日确诊的52例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作为研究组;共272个淋巴结结核病灶)的MSCT细节表现,并与广州市胸科医院同时期确诊的52例成人淋巴结转移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共250个淋巴结转移癌病灶)的MSCT细节表现进行比较.通过对两组患者MSCT平扫及增强薄层扫描细节特点的对比,分析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MSCT特征.结果 (1)研究组纵隔淋巴结结核发生部位排在前三位的区域依次是4R区、2R区、7区,分别为96个(35.3%,96/272)、69个(25.4%,69/272)、47个(17.3%,47/2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9个(23.6%,59/250)、21个(8.4%,21/250)、18个(7.2%,18/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53、26.28、11.00,P值分别为<0.01、<0.01、<0.01);(2)研究组纵隔淋巴结结核的MSCT薄层扫描显示,钙化灶、融合及密度不均匀的淋巴结结核病灶分别为85个(31.2%,85/272)、158个(58.1%,158/272)、163个(59.9%,163/2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个(2.8%,7/250)、123个(49.2%,123/250)、65个(26.0%,65/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2.63、4.14、60.95,P值分别为<0.01、0.042、<0.01);(3)研究组纵隔淋巴结结核病灶的MSCT增强薄层扫描强化特点为薄壁环形强化、环形细小分隔样强化、多环重叠性强化,分别为104个(38.2%,104/272)、56个(20.6%,56/272)、47个(17.3%,47/2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3个(25.2%,63/250)、25个(10.0%,25/250)、26个(10.4%,26/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17、11.14、5.13,P值分别为<0.01、<0.01、0.024);(4)研究组纵隔淋巴结结核伴随征象为,42例(80.8%,42/52)并发肺结核,17例(32.7%,17/52)肺内有斑条状纤维增殖性病灶,15例(28.8%,15/52)肺内有斑点状钙化灶,22例(42.3%,22/52)出现胸腔积液,3例(5.8%,3/52)胸膜粘连钙化,5例(9.6%,5/52)并发胸膜结核瘤.结论 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好发于右上纵隔,病灶的钙化灶、融合及密度不均匀比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癌,以薄壁环形强化、环形细小分隔样强化、多环重叠性强化为主要表现.

  •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步东;吕平欣;吕岩;贺伟;李成海;王东坡;李多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对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以肺部弥漫性粟粒样病变为主要征象的112例患者的MSCT资料.以5mm层厚的常规CT扫描重建为1.25mm的薄层图像,以1.25mm层厚的薄层CT行冠状面多平面重建(MPR)和大密度投影(MIP),比较4种图像对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和胸膜下透亮带的显示率. 结果 112例患者的4组CT图像中,常规CT、薄层CT、MPR和MIP判定为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分别为101例(90.2%)、105例(93.8%)、105例(93.8%)和111例(99.1%),MIP对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的显示率高于常规CT(χ2=10.00,P=0.002)、薄层CT(χ2=6.00,P=0.031)和MPR(χ2=6.00,P=0.031).常规CT、薄层CT、MPR和MIP发现胸膜下透亮带分别为65例(58.0%)、62例(55.4%)、81例(72.3%)和84例(75.0%),MIP对胸膜下透亮带的显示率高于常规CT(χ2=19.00,P<0.01)和薄层CT(χ2=22.00,P<0.01),MPR对胸膜下透亮带的显示率也高于常规CT(χ2=16.00,P<0.01)和薄层CT(χ2=19.00,P<0.01). 结论 在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的MSCT诊断中,MIP图像有助于明确判定病变是否存在,MIP和MPR重建图像有助于显示胸膜下透亮带,对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成人纵隔和肺部淋巴结结核破溃后的CT表现及其治疗转归分析

    作者:宋敏;方伟军;黎惠如;任会丽;张晖;冯惠勇

    目的 探讨成人纵隔和肺部淋巴结结核破溃后的CT表现特点并对其治疗转归进行分析.方法 搜集广州市胸科医院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成人纵隔和肺部淋巴结结核并发破溃的5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变淋巴结破溃的位置而将其分成3组:只向气管支气管内破溃为气管支气管组39例;只向肺内破溃为肺组13例;同时向气管支气管和肺内破溃为气管支气管-肺组20例.分析各组患者的CT表现征象,总结破溃淋巴结的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52例患者共有84个破溃淋巴结.气管支气管组共23个淋巴结,14个肿大淋巴结并相应支气管水肿增厚的黏膜、肉芽局部向支气管腔内呈结节状突出,CT增强扫描示13个淋巴结坏死区向气道内突出,1个为均匀强化表现,其余9个淋巴结相应瘘口侧的气道壁欠光滑但无结节征象.肺组共13个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跨纵隔-肺、肺门-肺组织形成结节状或者肿块状,肺内病灶周围可见晕征或斑片状模糊影,CT增强扫描示12个淋巴结呈环形或分隔样强化,其内坏死区局部向肺组织内延伸,1个呈均匀强化.气管支气管肺组患者共48个淋巴结,并发纵隔及肺门多区域多淋巴结明显肿大,其中11个向气道内、20个向肺组织内突出,CT增强扫描示后淋巴结内坏死区向瘘口侧突出,除了1个均匀强化,其余16个淋巴结相应瘘口侧的气道壁欠光滑但无结节征象.经抗结核药物、向气道内破溃的淋巴结同时经支气管镜钳取肉芽肿、抽吸坏死物等治疗,患者遗留瘘口处支气管狭窄33例,肺内遗留瘘口相关的纤维硬结灶18例.结论 成人纵隔和肺部淋巴结结核发生破溃,以向气管支气管内、肺内破溃为主,CT平扫及增强有助于其早期诊断;破溃的纵隔和肺部淋巴结结核治疗后有一定效果,但部分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瘢痕性狭窄.

  • 肾上腺结核的多层螺旋CT诊断

    作者:塔西甫拉提·阿吾提;古丽娜·阿扎提;刘文亚

    目的 探讨肾上腺结核的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表现特征,以提高该病的CT诊断水平.方法 对经临床证实的13例肾上腺结核患者的CT表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20~58岁,平均42岁.肾上腺结核累及双侧共12例,单侧1例.肾上腺肿块样增大10例,轻度或中度增大3例,轮廓完整.肾上腺密度均匀增高1例,不均匀增高12例.周边强化11例.4例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后复查CT,其中1例双侧增大的肾上腺体积缩小或恢复正常,其内低密度消失,9例患者行手术治疗,而 且术前术后进行了抗结核治疗.早期肾上腺结核CT表现为肾上腺体积增大,并见密度不均匀的扁圆形肿块9例,增强扫描后肿块周边强化,其内见线样明显强化的正常肾上腺组织分隔,边缘清楚.晚期肾上腺结核表现为腺体萎缩及钙化4例.8例患者伴有肾上腺外结核,包括肺结核4例、泌尿系结核2例、脊柱结核1例,同时伴有肺结核、左肾结核及脊柱结核1例.结论 肾上腺结核的CT具有特征性表现,当发现全身多脏器结核,同时发现肾上腺上述影像变化,则要考虑肾上腺结核的诊断,为临床治疗及疗效判断提供指导.

  •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广成;张健;何燕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初诊组(132例)与复发组(68例)共200例肺结核患者的薄层螺旋CI,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在初诊组(132例)与复发组(68例)肺结核薄层螺旋CT检查中,小叶中心病变(186例,占93.0%)、树芽状(152例,占76.0%)及支气管管壁增厚(140例,占70.0%)均为检出率较高的征象.结论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对于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肺结核患儿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图像质量评价

    作者:周春华;王卫华;余辉山;李宝学;田葵;余琼;沙晋璐

    目的 对儿童肺结核患者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收集2006年4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确诊新发初治0~15岁的肺结核患者150例,所有患儿按年龄分为3组(Ⅰ组0~岁,Ⅱ组6~岁,Ⅲ组11~15岁),每组均按完全随机方式纳入,达50例终止,分别采用常规剂量[自动曝光控制技术(AECT)]和低剂量[恒定性管电流控制技术(CCCT)]方案扫描,作自身性前后图像对比,采取双盲法对图像质量作量化评价,验证各组肺结核患儿的低剂量CT图像质量[每项图像质量控制(简称“质控”)内容为五级,采用5分制,图像质量很好为5分,较好为4分,一般为3分,稍差为2分,差为1分].恒定式管电压120 kV,Ⅰ组AECT100 mA,CCCT 20 mA;Ⅱ组AECT 150 mA,CCCT 30 mA;Ⅲ组AECT 150 mA,CCCT 40 mA.结果 150例肺结核患儿不同低剂量方案螺旋CT扫描后评价结果:(1)肺窗显示的病灶范围、病灶密度、病灶清晰度、病灶中的细节、噪声大小5项质控内容:Ⅰ组CCCT 20 mA平均得88.8(22.2±1.5)分,AECT 100 mA平均得95.1(23.7±0.8)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7.9,P<0.001);Ⅱ组CCCT 30 mA平均得97.2(24.2±0.9)分,AECT 150 mA平均得98.2(24.7±0.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9,P>0.05);Ⅲ组CCCCT 40mA平均得98.3(24.6±0.6)分,AECT150mA平均得99.0(24.7±0.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P>0.05).(2)纵隔窗显示的肌肉肋骨脂肪、肺门大血管、纵隔内食管与周围组织对比度、心房心室、下腔静脉5项图像质控内容:Ⅰ组CCCT 20 mA平均得87.8(21.9±1.5)分,AECT 100 mA平均得95.4(23.8±1.1)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7.2,P<0.001);Ⅱ组CCCT30mA平均得97.0(24.2±0.8)分,AECT 150 mA平均得98.7(24.5±0.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P>0.05);Ⅲ组CCCT 40 mA平均得97.6(24.4±0.7)分,AECT 150 mA平均得98.9(24.7±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7,P>0.05).(3)肺结核病灶图像质量Ⅰ组CCCT 20 mA平均得85.6(3.72±0.73)分,AECT 100 mA平均得95.3(4.66±0.66)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9.34,P<0.001);Ⅱ组CCCT 30 mA平均得96.0(4.56±0.54)分,AECT 150 mA平均得98.8(4.74±0.4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P>0.05);Ⅲ组CCCT 40 mA平均得97.6(4.72±0.45)分,AECT 150 mA平均得99.2(4.84±0.3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P>0.05).结论 恒定式管电压120 kV不变,使用0~岁组CCCT 20 mA、6~岁组CCCT 30 mA、11~15岁CCCT 40 mA等不同低剂量螺旋CT扫描均能较好地诊断儿童肺结核.

  • 多层螺旋CT对DR胸片显示孤立病灶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作者:黎惠如;刘文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数字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DR)胸片显示孤立病灶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照分析180例经过临床确诊的DR胸片显示孤立病灶菌阴肺结核的MSCT表现,将不同MSCT层厚检测结果 与DR胸片进行对比.结果 DR胸片发现空洞6例;5 mm层厚MSCT重建显示15例,1 mm层厚MSCT重建显示16例(DR胸片/5 mm层厚MSCT x2=4.096,P=0.043;DR胸片/1 mm层厚MSCT x2=4.841,P=0.028).5 mm层厚MSCT重建显示周围散在卫星灶50例,1 mm层厚MSCT重建显示周围散在卫星灶55例,DR胸片没有显示,(DR胸片/5 mm层厚MSCT x2=65.616,P=0.001;DR胸片/1 mm层厚MSCT x2=68.882,P=0.001).5 mm层厚MSCT重建及1 mm层厚MSCT重建显示阴影内钙化分别为120例和140例,明显多于DR胸片的20例,(DR胸片/5 mm层厚MSCT x2=116.883,P=0.001;DR胸片/1 mm层厚MSCT x2=162.000,P=0.001;5 mm层厚MSCT/1 mm层厚MSCT x2=5.538,P=0.019).5 mm层厚MSCT重建及1 mm层厚MSCT重建显示肿大淋巴结30例,DR胸片没有显示肿大淋巴结,(DR胸片/5 mm层厚MSCT x2=33.750,P=0.001;DR胸片/1 mm层厚MSCT x2=33.750,P=0.001).DR胸片没有显示树芽征,1 mm MSCT显示10例(x2=9.907,P=0.007);DR胸片没显示磨砂玻璃影,1 mm MSCT显示15例(x2=15.882,P=0.001).结论 多层螺旋CT对DR胸片显示孤立病灶的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优于DR胸片.

  • 儿童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分析

    作者:辛丹;辛军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7年9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沈阳市胸科医院)临床确诊的75例儿童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75例患儿病灶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右肺上叶后段为64.0%(48/75)、左肺上叶尖后段为62.7%(47/75)、右肺上叶尖段为56.0%(42/75)]、下叶背段[右肺下叶背段为61.3%(46/75)、左肺下叶背段为42.7%(32/75)].病变以多种形态并存于肺内,其中以纤维条索状影[92.0%(69/75)]、小叶中心腺泡样结节及结节状融合影[91.7%(68/75)]、斑片状影[86.7%(65/75)]、淡片状影[80.0%(60/75)]为常见的病灶形态,而结核球的发生率很低[5.3%(4/75)].病灶密度改变中,钙化[58.7%(44/75)]的发生率稍高,空洞多表现为厚壁[22.7%(17/75)]及无壁空洞[10.7%(8/75)].结核性胸膜炎[77.3%(58/75)]、支气管结核[36.0%(27/75)]的并发率高.

  • 乳腺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分析

    作者:郁欢欢

    目的:分析乳腺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放疗科接受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的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于治疗前均行MVCT图像扫描.并与定位时的千伏级CT图像融合配准,对左右(X)、头脚(Y)、腹背(Z)及横断面方向旋转(Roll)的误差值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经统计,参与研究的8例患者进行了200次治疗前扫描,其中三维方向平移误差值5 mm以下的比例分别为左右(X)89.5%(179/200)、头脚(Y) 82.5% (165/200)和腹背(Z) 96.5% (193/200),旋转(Roll)方向旋转误差在2.以下的比例为91.0%(182/200);X、Y、Z和Roll方向摆位平均误差值分别为4.23mm(s=3.68)、3.09mm(s=2.78)、2.16mm(s=1.40)和0.68.(s=0.35).结论:乳腺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在断层放射的摆位误差较小,用于临床精确治疗有较好的质量保证.

  • 双源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分析

    作者:王立宗

    目的:探讨双源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86例,均接受双源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检查,比较诊断效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源CT冠脉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检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其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

    作者:周恒;张华

    目的:讨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其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例经手术验证的主动脉夹层的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表现.用标准函数重建图像,层厚1.25mm.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和容积再现(R)等技术.结果:对病变信息的存储为可靠的是原始横轴位图像;不同的重组方式所得图像有各种不同的显示特点;20例患者均很好地显示了夹层动脉的真假腔及破裂口.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其后处理技术可以详细的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病变和解剖细节,而且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性的检查,应用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其临床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创伤性湿肺28例的CT诊断分析

    作者:周建武

    目的:分析CT检查在创伤性湿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创伤性湿肺患者28例的胸部CT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多数患者的创伤性湿肺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的中下肺野,依CT表现可分为4种类型:①间质型5例(17.86%);②弥漫实变型9例(32.14%);③云雾型4例(14.29%);④节段实变型10例(35.71%),及其他如颅脑损伤、肋骨骨折、胸腔积液等影像表现.结论:CT能较准确显示创伤性湿肺的部位、范围、类型及并发症,对其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 多层螺旋CT泌尿系统成像的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安波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CTU)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CTU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准确率,探讨临床上CTU取代IVP的可能性.方法:整理3年来完整的泌尿系疾病患者146例临床资料,其中肾输尿管结石69例、膀胱癌15例、肾孟旁囊肿和肾盂源性囊肿10例、双侧巨输尿管症6例、肾盂输尿管肿瘤43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畸形3例.全部行CTU和IVP检查.结果:146例患者中CTU和1VP检查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9%(143/146)、69.2%(101/146).CTU、IVP检查时间分别为17.6±8.2分钟、67.2±25.8分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U检查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准确率、了解病变周围组织情况以及对梗阻远端尿路显示率方面明显优于1VP检查,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取代IVP检查成为常规方法.

  • 品管圈在降低受检者胸部CT扫描辐射剂量中的应用

    作者:余静斐;方芬;苏振强;孙妮娜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受检者胸部CT扫描辐射剂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受检者辐射剂量大的原因,圈成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比较改善前后人均辐射剂量并对比图像质量,评价品管圈的活动成果。选取改善前后在本中心行胸部CT检查的受检者,共218名,平均年龄为(47.05±8.58)岁,其中男性162名,女性56名,改善前44名,改善后174名。结果胸部CT扫描人均辐射剂量由改善前13.75 mGy降至改善后3.45 mGy,目标达标率102.08%,进步率74.91%,改善前后人均辐射剂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改善前优级片率93.18%,改善后92.52%,改善前后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降低受检者胸部CT扫描辐射剂量,在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的同时,保证图像质量不下降,还提高了全体圈员的思考和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 低剂量胸部CT平扫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心血管事件风险筛查中的应用及价值

    作者:樊荣荣;施晓雷;范丽;萧毅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是独立于传统风险要素的风险分层因素,能够有效评价心血管事件风险.随着健康体检中肺癌筛查项目的进展,受检者在接受低剂量胸部CT平扫肺癌筛查的同时,进行CACS评价及心血管病变危险度分层,有利于加强心血管健康管理.本文主要从冠状动脉钙化的病理基础、钙化积分的意义、低剂量胸部CT平扫评估CACS在心血管事件风险筛查中的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

  • 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夏贤武;沈剑敏;康五根;袁建军;盛亮

    目的:探讨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及20例符合Pitt等描述典型影像学征像的股骨颈疝窝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男17例,女4例;年龄30~85岁,平均53岁.所有病例均行X线和CT检查,其中13例行MRI检查.结果:21例发现股骨颈疝窝病灶29个,累及右侧9例,左侧8例,双侧4例,病灶均位于股骨头基底部或股骨颈前外侧皮质下,病灶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大直径约16mm,X线表现为透亮区或硬化环,CT表现为骨质缺损区,密度因成分不同而呈软组织密度、脂肪密度或混杂密度,边缘伴有薄层清晰硬化缘,临近骨皮质见局限性裂隙样缺损与骨质缺损灶相通,MRI信号不定,多数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较有特异性,CT检查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基本可以确诊,X线及MRI检查具有辅助诊断作用.

3070 条记录 1/154 页 « 12345678...15315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