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临床误诊误治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Clinical Misdiagnosis & Mistherapy 림상오진오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3429
  • 国内刊号: 13-110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4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误诊误治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陈晓红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除颤器植入患者发生心室电风暴慢室速时参数设置的研究

    作者:王召军;郑蕾;陈家亮;曲秀芬;李晶洁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植入患者发生心室电风暴慢室性心动过速(慢室速,150~180/min)时合理的ICD工作模式的参数设置。方法对我院ICD植入以心室电风暴慢室速急诊入院的11例常规予抗室速药物治疗,慢室速的治疗工作模式均随机选择抗心动过速起搏( ATP)的短阵快速起搏(BURST)5次后不转复即予体内电击(SHOCK)治疗(B5方案)和BURST 1次后不转复即予低能量SHOCK治疗( S1方案)。 B5方案和S1方案,每种方案工作24 h,然后轮换,观察2周内慢室速总发作次数,B5方案和S1方案的总工作次数、复律成功率、室速治疗开始到成功的时间及患者耐受情况。结果本组共记录188 d,其中B5方案、S1方案各94 d。 ICD共检测到慢室速204次,其中室速监测未治疗(VT-monitored)82次(有3次事件在ATP治疗前自行终止),室速监测并治疗122次(治疗应用B5方案65次,S1方案57次)。住院期间无死亡患者,B5方案和S1方案的转复成功率和SHOCK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5方案总ICD治疗时间较S1方案明显增加(P<0.01)。结论 ICD植入发生心室电风暴慢室速患者ICD治疗方案应个体化,切忌盲目追求反复的抗心动过速起搏无痛治疗,以降低诱发心功能恶化的风险。

  • 单术者心脏起搏器植入不同缝合方法的临床研究

    作者:齐书英;李洁;丁超;李斌;吴变稳;王刚;王艳炜;王冬梅

    目的:对比单术者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切口采用不同缝合方法的差异。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0月行单术者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380例,随机分为连续缝合组和间断缝合组,每组各190例,观察并比较术中两种方法切口缝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囊袋血肿和感染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连续缝合组手术切口缝合时间明显短于间断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两组囊袋血肿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囊袋感染病例。术后3个月内连续缝合组未见皮肤线头外露,间断缝合组皮肤线头外露6例(3.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结论单术者起搏器植入术切口应用连续缝合法具有缝合时间短、无线头外露的优势,可作为单术者起搏器植入的常规缝合方法。

  • Mirriz's综合征血清CA19-9异常升高及其在其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小磊;陈炯;陈龙江;赵跃;胡立威;徐弘;方恒忠

    目的:探讨血清CA19-9异常升高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例血清CA19-9异常升高的Mirriz's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发作性右上腹痛伴呕吐、皮肤瘙痒2周入院。曾在外院行B超检查示:胆结石、胆囊炎,予抗感染等治疗稍好转。入我院后经实验室检查、肝胆胰脾B超、上腹部增强CT+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成像(CTA)提示胆囊及胆总管结石、胆囊炎、腹主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行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考虑Mirriz's综合征可能,查CA19-910527.0 kU/L、CA50151.3 kU/L,不排除肿瘤(胰腺癌?)可能,行手术探查胰腺未见异常,术中诊断为Mirriz's综合征,术后病理示慢性胆囊炎,术后第2天复查CA19-9181.6 kU/L,痊愈出院。结论临床接诊上腹痛伴CA19-9异常升高者,考虑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同时,亦应想到良性疾病可能,以免误诊误治。

  • 替莫唑胺治疗复发脑胶质瘤效果分析

    作者:吕冬芳;王雪笠;武江;岳向勇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 Temozolomide, TMZ)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复发脑胶质瘤42例口服TMZ起始剂量150 mg/( m2·d),连服5 d,28 d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42例均顺利完成化疗,期间无1例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本组15例肿瘤明显缩小,部分缓解(PR)率为35.7%(15/42);16例肿瘤稳定,疾病稳定(SD)率为38.1%(16/42);11例肿瘤增大,进展(PD)率为26.2%(11/42)。有效率(CR+PR)为35.7%(15/42),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3.8%(31/42)。本组21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6例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降低等毒性反应,2例出现不同程度脱发,但均未发生肝、肾、肺等其他重要脏器损的害。结论 TMZ对复发脑胶质瘤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其不良反应少,是较理想的化疗用药。

  • 安子合剂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谢萍

    目的:探讨中药安子合剂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中药组予安子合剂口服,对照组予黄体酮20 mg/d肌内注射治疗,治疗10 d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各症状(阴道出血、腰酸胀痛、小腹疼痛或坠胀、夜尿频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药组治疗后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0,P=0.028)。治疗后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安子合剂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改善老年患者支气管哮喘症状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翔;吴继敏;刘建军;汪忠镐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与胃食管反流症(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的相关性,以及射频抗反流治疗对老年哮喘患者呼吸系统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合并GERD的老年哮喘患者124例,随机分为3组,即药物组(奥美拉唑20 mg,每日3次)42例,射频组34例及对照组(不治疗)4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患者肺功能变化及服用药物种类、剂量等变化情况。结果射频组哮喘症状明显改善,括约肌静止压、哮喘得分及反流得分均优于药物组及对照组(P<0.05),且2年随访期内射频组情况持续改善,但3组间药物服用种类及剂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GERD的老年哮喘患者,成功的抗反流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肺功能状态。

  • 膀胱内注入不同液量对危重患者腹内压测量的影响

    作者:李彬;闫书彩;刘春生;顾晓静

    目的:探讨不同的膀胱内注入液量对危重患者腹内压(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测量值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将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40例具有腹腔高压危险因素患者,均采取仰卧位,通过连续注入膀胱内不同液量(注入液量25 ml和50 ml),测得各注入液量下的IAP值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IAP25ml值为8~21(13.95±3.15)mmHg,IAP50ml值为9~21(14.90±3.4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 IAP25ml和IAP50ml平均差值为0.95 mmHg[95%可信区间(CI)0.60~1.30,上下限分别是3.1和-1.2 mmHg],IAP50ml与 IAP25ml间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924(95%CI 0.860~0.959,P<0.0001)。结论仰卧位时膀胱内注入液量50 ml与25 ml比较,IAP测量值偏高,推荐膀胱内注入液量以不超过25 ml为宜。

  • 晚期宫颈低偏离性腺癌误诊报告

    作者:赖婷;林群;陆安伟;李惠;潘佩英

    目的:探讨宫颈低偏离性腺癌( 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 MDA)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晚期宫颈MD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54岁,因腹痛、腹胀1月余入院。经妇科超声、盆腔CT扫描考虑子宫后壁肌壁间肌瘤并变性可能,宫颈癌不除外,行宫颈活检示宫颈腺上皮非典型增生,临床诊断为宫颈癌?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黄色腹腔积液,盆腹腔、大网膜、肠系膜、子宫广泛转移,行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腹腔种植结节切除术。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宫颈MDA,现同步放化疗中。结论宫颈MDA临床少见,症状、体征无特异性,病理组织学改变轻微,易漏诊及误诊,接诊此类患者应对宫颈或颈管进行深层活检,必要时行宫颈锥切。

  • 复合妊娠并卵巢黄体破裂漏诊输卵管妊娠

    作者:宋文惠;杨玉秀;刘雪芹;赵玲

    目的:探讨复合妊娠并卵巢黄体破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对1例复合妊娠并卵巢黄体破裂漏诊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停经80 d,下腹痛4 d,加重6+ h入院。于停经50 d、60 d、74 d在我院行3次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均提示宫内早孕活胎,予黄体酮保胎治疗仍反复出现下腹部绞痛;查孕酮>40 nmol/L。以宫内早孕、卵巢黄体破裂?收入院。入院后复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94482.99 U/L,孕酮>40 nmol/L,血红蛋白75 g/L;彩超检查示:腹腔内出血(卵巢黄体破裂?异位妊娠?),宫内早孕先兆流产。为明确腹腔出血原因行腹腔镜探查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左侧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流产型,右侧卵巢黄体破裂,宫内早孕。结论临床接诊停经后反复发作的腹痛及阴道流血,伴附件肿块不能明确性质者,应想到复合妊娠的可能,及时行腹腔镜探查,可减少误漏诊。

  • 妊娠并卵巢妊娠黄体瘤漏诊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学蓉

    目的:探讨卵巢妊娠黄体瘤的漏诊及误诊原因。方法对1例剖宫产时发现的卵巢妊娠黄体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生化测定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宫内孕37周活胎待产,皮肤瘙痒4 d,加重1 d入院。查血清胆汁酸22μmol/L,以孕37周、妊娠胆汁酸淤积症收入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双侧卵巢妊娠黄体瘤伴血肿形成,子宫平滑肌瘤。分娩女婴外生殖器等均正常。术后追问病史,孕早期有先兆流产,曾行黄体酮保胎治疗,孕中期开始出现面部痤疮,口唇四周、双下肢、胸部汗毛密集,嗓音轻度低沉等男性化体征。术后40 d随访月经来潮,上述男性化体征逐渐消失,超声检查示双侧卵巢包块逐渐减小,产后4个月恢复正常大小。随访18个月双侧卵巢病变无复发,月经正常,无内分泌改变症状。结论卵巢妊娠黄体瘤临床较少见,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超声不容易发现,多在剖宫产时偶然发现,极易漏诊误诊,临床应予关注。

  • 宫内节育器嵌顿致回肠疝并肠坏死一例误诊

    作者:杜天竹;陈钢;李丽

    宫内节育器( IUD )异位导致腹腔脏器损伤多见,而导致肠梗阻的报道极少[1]。国外仅见1例宫内节育器异位致乙状结肠缩窄并行肠切除的报道,国内屈清华和谭世桥[2]报道1例金属单环完全性异位致肠梗阻肠坏死大段切除的报道。我院近期收治宫内节育器嵌顿致回肠疝并发肠坏死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 非典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误诊分析

    作者:张涛;屈涛;王世勇;蓝旭

    目的:探讨非典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误诊原因,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病初误诊的布鲁杆菌性脊柱炎8例的临床症状及X线、CT、MRI等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均有不同程度颈腰痛、多汗、盗汗等表现,5例有不规则低热,误诊为脊柱结核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颈椎病1例。后结合脊柱X线片和CT、MRI扫描结果以及标准布鲁杆菌血清凝集试验( SAT)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RBP)均阳性表现,明确诊断为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经规范化抗感染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认识,结合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医技及布鲁杆菌血清学检查可尽早确诊。

  • 以多型红斑为首发症状的布鲁杆菌病

    作者:郭晓艳;刘小静

    多型红斑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皮肤、黏膜急性炎症反应,病因尚不十分清楚,考虑与感染、药物、环境等因素相关。我科近期收治1例以多型红斑为首发症状的布鲁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 不完全川崎病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治分析

    作者:孙雨;胡青华;周炳文;缪东幸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 KD)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的诊治要点。方法对1例不完全KD合并I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病程中表现为发热、血白细胞增高,后出现肝脏增大,扁桃体有白色分泌物、唇红、手足硬肿;查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抗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IgM(+),抗EB病毒早期抗原抗体IgG(±);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冠状动脉扩张。诊断为KD合并IM,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更昔洛韦、双嘧达莫等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不完全KD合并IM时易发生误诊误治,临床医师应加强对两种疾病的认识,以减少或避免误诊。

  • 手足口病并败血症误诊为输液反应、药物过敏

    作者:桑跃芬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对1例手足口病并败血症误诊为输液反应、药物过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出生22个月,因发热、皮疹3 d,抽搐1次急诊入院,结合查体、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等诊断为手足口病、高热惊厥、心肌损害,予抗感染、抗病毒、营养心肌等治疗后病情稍好转。之后两次输液时均突然出现寒战、高热等表现,结合用药情况考虑输液反应、头孢呋辛过敏可能性大,予更换液体、停用头孢呋辛及降温、地塞米松等治疗后症状缓解,但次日输液时上述症状又再次发作,行血培养见革兰阴性杆菌生长,诊断为败血症,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及丙种球蛋白调节免疫治疗后病情缓解,后复查2次血培养均阴性。结论临床接诊发热伴寒战并进行输液治疗的手足口病患者,要想到并发败血症的可能,及时行血培养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 无畜类直接接触史的布鲁杆菌病21例误诊分析

    作者:刘远致;闫风英;邓志刚

    目的:探讨布鲁杆菌病的临床诊治要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居住城区的无禽类直接接触史的21例布鲁杆菌病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均有长期反复发热,伴关节肿痛、多汗、浅表淋巴结增大病史,首诊及门诊复诊均误诊,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5例次,关节炎12例次,病毒性肝炎8例次,睾丸炎3例次,成人Still病2例次,伤寒1例次。按误诊疾病予相应治疗后发热不退或退后再次发热,终经布鲁杆菌血清凝集试验阳性均确诊为布鲁杆菌病。经1~3个疗程规范抗感染治疗均治愈。结论布鲁杆菌病呈逐年增多趋势,居住本病高发区且无明确禽类直接接触史的患者容易误诊,临床应予以重视,积极排查。

  •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一例误诊分析

    作者:白杨

    目的:探讨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例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恶心、呕吐20 h,伴腰背部剧痛10 h急诊入院。有糖尿病史10年,一直未规律服用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此次入院测血压200/90 mmHg,依据其血压及临床表现外院及我院急诊科均拟诊主动脉夹层,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危重,入我科后经血乳酸、血气分析等检查后确诊为糖尿病乳酸酸中毒,予补液、纠酸、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CVVHDF)治疗,痊愈出院。结论临床应提高对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的防范意识,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及时完善相关检查,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 院前低血糖症98例诊治分析

    作者:杨绎原;文新强;李舻

    目的:分析低血糖症院前快速血糖检测仪的使用并院前及时诊治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就诊于急诊科的低血糖症院前快速血糖检测仪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8例低血糖症因意识障碍由120急救车送入我院84例,自行到我院就诊14例。由120急救车接诊84例中8例由120医师在患者家中使用患者自备快速血糖检测仪检测血糖,遂即明确低血糖症诊断;未检测血糖的76例均未在第一时间获明确诊断。本组第一时间明确诊断并治疗的8例(8.16%)预后良好;未明确诊断的90例(91.84%)入院确诊低血糖症后,经对症治疗71例预后良好,昏迷>6 h的7例遗留低血糖脑病后遗症,2例因并发脑出血死亡。结论院前快速血糖检测对诊断不明原因意识障碍患者尤为重要,建议糖尿病患者、120急救车应常规配备快速血糖检测仪,使低血糖症能得到及时诊治,减少低血糖脑病等并发症,改善预后。

  • 心包畸胎瘤误诊为支气管哮喘一例解析

    作者:陈雪英;孙碧云;牛毓茜;陈艳;吴曦柯

    目的:探讨心包畸胎瘤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原因及诊治要点,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1例临床少见的以哮喘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心包畸胎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反复喘息30余年,再发伴咳嗽、咳痰3个月入院。曾因喘息反复发作就诊多家医院,均诊断为哮喘,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可好转。此次因受凉后喘息再次发作到我院就诊,诊断为哮喘,予解痉平喘治疗同时行胸部CT检查、肺功能及支气管镜检查,考虑右下肺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转胸外科行手术探查,术后病理确诊为心包畸胎瘤,痊愈出院。结论心包畸胎瘤临床较少见,提示接诊哮喘反复发作患者应仔细观察并对比胸部影像学征象,以尽早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 右心房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杨超;杜静;彭彬;王威;池繁武;温定国

    目的:探讨右心房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 MFH)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例右心房原发性MF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气促、胸闷4 d,加重伴尿少、水肿2d入院,经实验室检查后初步诊断为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症,予吸氧、利尿、抗感染治疗同时,进一步行胸部血管增强CT检查考虑肺栓塞,转呼吸科予相关治疗后呼吸困难症状进行性加重,遂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心房黏液瘤。急诊行右心房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右心房原发性MFH。术后2周出现胸椎、腰椎肿瘤转移,术后1个月心脏肿瘤原位复发,术后2个月因全身多处肿瘤转移死亡。结论右心房原发性MFH临床极为少见,预后不佳,术后病理学检查是其主要确诊手段。

  • 心电图表现为伪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PR间期过度延长伴二度玉型房室传导阻滞

    作者:邓玉;王继业

    1病例资料
      男,77岁。因晚餐后渐感恶心、头晕不适1 h,伴呕吐1次入院。1h前于晚餐后不明原因出现恶心、头晕不适,呕吐1次,予舌下喷用硝酸甘油气雾剂,头晕、恶心症状无明显缓解,急诊入院。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病史20余年。查体:体温36.5益,脉搏63/min(不规律,时可触及脉搏脱落现象),血压130/76 mmHg。即刻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示:窦性 P波规律出现,心率62/min,PR 间期0.60 s,QRS 波群宽0.08 s,ST段无明显偏移,V5~V6导联T波低平(见图1)。次日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缓,二度玉型房室传导阻滞,长PR间期0.88 s (见图2a),偶发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性逸搏心律,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见图2b),T波改变。临床诊断:冠心病,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高血压域级。予降压、降脂、改善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等治疗,后再次行心电图检查示:PR间期过度延长(0.88 s),二度玉型房室传导阻滞后出现室性逸搏心律、干扰性房室脱节。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示:室间隔不均匀增厚,前间隔心肌缺血;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瓣及二尖瓣退变,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收缩功能正常。追问病史,诉除此次不适入院外,近年来无明显不适症状,近5年每年体检均行心脏彩超检查显示结果无明显变化,拒绝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经药物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

  • 洗胃术致胃食管损伤四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杨淑静;宗杰;冯欢欢;孔令杰;孟庆义

    目的:探讨洗胃术致胃食管损伤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发生原因。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4例洗胃术致胃食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因急性中毒行洗胃术,术中发生急性胃穿孔3例,食管损伤1例。行胃穿孔修补术后痊愈1例;死亡3例,于术中猝死1例,术后1h死于消化道出血1例,继发腹膜炎行剖腹探查胃穿孔修补术后死于脓毒症1例。结论患者配合插胃管、防止恶心呕吐、轻柔操作和改善洗胃机设计是减少洗胃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 后腹腔镜上尿路手术中腹膜破裂的原因及处理

    作者:赵国斌;李向东;苏宏伟;唐玉红;张秀梅;刘硕;凌海滨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上尿路手术致腹膜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并行后腹腔镜上尿路手术致腹膜破裂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行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3例,单纯肾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各2例。腹膜破裂的时间分别为切开侧锥筋膜时3例,建立后腹腔间隙、盲穿腹侧穿刺套管、分离肾脏腹侧粘连处腹膜、分离肾上腺腹侧、器械插入误伤腹膜各2例,清理腹膜外脂肪时损伤腹膜1例。通过Hem-o-lok夹直接夹闭(9例)、腹腔套管排气(5例)、缝合(4例)、手助腹腔镜(1例)等方法处理,恢复腹膜后手术空间,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掌握好处理腹膜破裂的技巧并及时处理,可减少手术时间,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顺利完成手术。

  • 异位胆囊的术前检查及手术治疗对策(附5例报告)

    作者:张努;陈炯;邱陆军;余继海

    目的:了解异位胆囊的术前检查、治疗对策及新进展,探讨不同胆囊异位情况下的术式选择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异位胆囊5例的临床资料,重点讨论术前检查、围手术期处理、手术原则及技巧。结果本组5例经B超及上腹部CT平扫检查均明确诊断为异位胆囊,其中胆囊异位于肝内2例,异位于肝膈间、肝后、左位胆囊各1例,行LC术3例,右进胸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各1例。术后均痊愈出院,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接诊可疑异位胆囊者术前行B超、上腹部CT平扫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RCP)对明确诊断、术式选择及有效避免手术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 应用shRNA抑制Skp2表达对喉癌化疗的增敏作用研究

    作者:路秀英;李晓明

    目的:探讨shRNA(small hairpin RNA)抑制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 associated protein 2, Skp2)基因表达对化疗后喉癌Hep-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喉癌细胞分为空质粒对照组、Skp2 shRNA组、Skp2 shRNA加化疗组、空质粒加化疗组及化疗组。应用脂质体将Skp2 shRNA转染到人喉癌Hep-2细胞,6 h后加入顺铂,培养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Skp2、p27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Skp2 shRNA组与空质粒对照组比较,Skp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27蛋白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Skp2 shRNA加化疗组与空质粒加化疗组比较,各剂量顺铂(0 mg/L、1 mg/L、2 mg/L、3 mg/L)作用下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空质粒加化疗组(2 mg/L顺铂)比较,Skp2 shRNA加化疗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kp2 shRNA可选择性阻断细胞Skp2基因表达,联合化疗可能为喉癌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 跨声门喉癌一例长期误诊剖析

    作者:卢仲明;陈少华

    目的:探讨跨声门喉癌长期误诊的原因,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并误诊为声带麻痹长达2年的跨声门喉癌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声音嘶哑多次在外院就诊,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均诊断为声带麻痹,后因声音嘶哑加重伴呼吸困难入我院。经增强CT、电子喉镜活检诊断为跨声门喉癌,行喉全切除+甲状腺切除+双颈淋巴结择区清扫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跨声门喉癌部位隐匿,可致声带固定,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易误诊,提示临床接诊声带固定患者应及时行CT、MRI检查,以减少误诊误治。

  • 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治疗选择:放疗或手术治疗?

    作者:赵晶;李进让;郭红光

    目的:探讨早期声门型喉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早期声门型喉癌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声音嘶哑在外院就诊诊断为声门型喉癌( T1 N0 M0),于全麻下行支撑喉镜下CO2激光辅助声带切除术,术后予根治性放疗,放疗后因呼吸困难而行气管切开术,声带切除术后10个月出现痰中带血,时有烂肉样组织咳出而转我院。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CT)排除喉癌复发,考虑为放疗后喉坏死,后因咯血加重,于声带切除术后11个月在全麻下行喉全切除术,术中见喉内组织大面积坏死,术后伤口愈合差,坏死形成咽瘘,喉全切除术后1个月因坏死累及颈部血管出现大出血死亡。结论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和放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主要方法,前者为首选治疗方法,两者不必联合应用,因联合治疗可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喉癌外科治疗--患者需求与医师的思考碰撞

    作者:张庆翔;龚单春;张海东;刘亚群;于振坤

    外科手术是喉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如何在不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前提下,安全切除肿瘤的同时进行喉功能重建,保留喉功能是医师的追求,亦是患者的需要。对此,笔者从保留喉功能在喉癌治疗中理念的转变、拟定喉全切除术者选择上径路的优点、肿瘤切除与可能喉功能重建(包括甲状软骨外膜修复、残留会厌修复、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或环舌骨会厌吻合术、环咽吻合术及喉近全切除发音管重建术)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强化保留喉功能的理念,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实施必要的辅助与综合治疗,终实现治疗方案的个体化。

  • TP方案与PF方案化疗同步放疗对局部晚期喉癌的效果观察

    作者:迟峰;肖玉平;曾越灿;陈佳佳;吴荣;邢锐;蔡炜嵩;吴丽娜;王思亮;陈欢欢

    目的:观察紫杉醇加顺铂( TP)方案与顺铂加氟尿嘧啶( PF)方案化疗同步放疗对局部晚期喉癌的效果和毒性及不良反应。方法将局部晚期喉癌47例随机分为TP化疗同步放疗组( TP组)24例和PF化疗同步放疗组(PF组)23例。两组均予常规放疗,方法相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放射耐受剂量( DT)60~70 Gy/6~7周(2.0 Gy/d,每周5次)。放疗同时予2周期化疗,放疗结束后继续完成2周期化疗,共4周期。 TP 组予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28 d为1个周期;PF组予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氟尿嘧啶500 mg/m2静脉注射(第1~5天),28 d为1个周期。治疗结束后观察近期疗效、毒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5年观察生存期。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TP组与PF组的放射性咽喉炎、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时间TP组2.4年,PF组2.0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方案化疗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喉癌有效率较高,患者耐受性良好。

  • 咽旁间隙肿瘤长期误诊为咽喉炎病例分析

    作者:王晓茜;陈少华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特征,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早期误诊为咽喉炎的咽旁间隙肿瘤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2例均存在咽部疼痛症状,例1有咽喉部异物感症状长达6年,均曾多次就诊,在多家医院按咽喉炎治疗,症状可缓解,但反复发作。后到我院经CT、MRI扫描及手术病理明确诊断为右侧咽旁神经鞘瘤1例,咽旁间隙腺泡细胞癌1例。术后均痊愈出院,例2随访4年未见复发。结论咽旁间隙肿瘤发病隐匿,良性居多,早期易误诊。术前CT和MRI增强扫描有助于确诊并协助判别肿瘤性质及其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

  • 甘氨双唑钠通过影响喉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实现放射增敏作用

    作者:邢锐;曾越灿;迟峰;吴荣;王思亮;陈佳佳;肖玉平

    目的:探讨甘氨双唑钠对放射线照射后喉癌细胞各细胞周期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选择喉癌Hep-2细胞,共分为5组。对照组:癌细胞不做任何处理;放射组:癌细胞仅接受6 MV-X线照射,剂量率300 cGy/min,剂量5 Gy;甘氨双唑钠组:予0.8 mmol/L甘氨双唑钠100μl作用4 h;甘氨双唑钠+放射组:同甘氨双唑钠组及放射组;AT突变基因(AT mutated, ATM)阻断+甘氨双唑钠+放射组:KU55933+0.8 mmol/L甘氨双唑钠的培养液培养4 h后行5 Gy照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及Bax蛋白表达量。结果经甘氨双唑钠作用和5 Gy X线照射后,喉癌细胞G0/G1期细胞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不做任何处理、单独X线照射、单独甘氨双唑钠作用及ATM阻断+甘氨双唑钠+放射治疗的喉癌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甘氨双唑钠可通过影响喉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实现放射增敏作用。

  • 进展期咽喉肿瘤同步放化疗效果及晚期毒性反应meta分析

    作者:崔迪;苏晓明;戴卓捷;任晔;马慧珍;樊晶晶;申玉龙;吴清芹;王宗烨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 CRT)治疗进展期咽喉部肿瘤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近期国内外采用放化疗同步治疗的进展期咽喉癌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RCT)文献,并对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总结CRT 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局部控制率(LC)、总生存率(OS)、器官保留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与单纯放疗(RT)进行比较。结果 CRT相对于RT表现出了更好的喉保护作用,能显著提高局部进展期咽喉癌的5年 PFS、LC及保喉率(P<0.05);而两种治疗方法5年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T的晚期毒性反应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T治疗局部进展期咽喉肿瘤在器官功能保留率及生存率方面表现出较好效果,且未增加晚期毒性反应。

  • 甘氨双唑钠通过下调ATM表达实现对喉癌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

    作者:曾越灿;吴荣;迟峰;邢锐;王思亮;曹硕;牛楠;唐美月;肖玉平

    目的:探讨甘氨双唑钠对放射线照射后喉癌细胞AT突变基因( AT mutated, ATM)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喉癌Hep-2细胞分为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照射组(接受5 Gy X线照射)、观察组(甘氨双唑钠+照射组),经浓度为0.8 mmol/L甘氨双唑钠100μl作用4 h后,再接受5 Gy X线照射,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技术检测ATM 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空白组、照射组、观察组ATM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27±0.024、0.955±0.046、0.272±0.038,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甘氨双唑钠干预后喉癌Hep-2细胞ATM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甘氨双唑钠可能通过下调ATM的表达实现对喉癌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

  • 早期喉癌的治疗选择

    作者:于振坤;张庆翔;龚单春;张海东;刘亚群

    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临床诊疗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得喉癌可在早期发现并得到及时治疗。早期喉癌的治疗多采用手术(内镜下CO2激光微创治疗和传统开放性手术)或放疗的单一治疗模式,且根据喉癌解剖分类(声门上型、声门型和声门下型)及国际抗癌联盟( 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 AJCC) TNM分级方式(2010)的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亦存在差异。对此,笔者针对原位癌的早期干预治疗及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T1、T2期声门上型、声门型及声门下型喉癌的治疗选择分别作了阐述,提出对于肿瘤的评估需要结合术前判断及术后病理分级,当二者不符时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防止治疗上的不足。

  •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治疗原则和策略

    作者:李晓明;宋琦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鳞癌)发病隐匿、不易早期诊断,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而颈部淋巴结转移则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重要和独立因素。因此,正确掌握头颈部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规律、特点及治疗原则,对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至关重要。对此,笔者就头颈部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与特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处理原则和策略、未来发展与展望进行论述,以期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 喉癌合并肺癌的同时性多原发癌的治疗

    作者:李进让;王建涛

    目的:探讨喉癌合并肺癌的同时性多原发癌( multiple primary cancers, MPC)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例喉癌合并肺癌的同时性MP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持续性声音嘶哑2个月入院。频闪喉镜检查示右侧声带见白色菜花状新生物;摄胸部正位X线片发现右下肺结节;胸部CT扫描示右下肺有一直径约1.5 cm的不规则软组织影,边缘可见毛刺,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初步诊断:喉癌(T1N0M0),肺癌(T1N0M0), MPC。先后在全麻支撑喉镜下行CO2激光辅助右侧声带部分切除术和胸腔镜辅助下右肺下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侧声带鳞状细胞癌,右下肺中央型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术后恢复良好,现密切随访中。结论接诊喉癌患者应注意查找有无其他原发癌病灶,喉癌合并肺癌的MPC的治疗与第一原发癌相同,应及时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 自身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脏器损害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李丽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本病病程中能够产生大量针对自身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并激活补体,通过免疫复合物沉积等途径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多系统组织器官损害。研究发现,某些自身抗体水平的变化可能与特定脏器损害相关,在明显的临床症状出现前,自身抗体检测可以提供一定的辅助诊断依据。本文就多种自身抗体与SLE患者肾脏、心脏和其他系统脏器损害的相关性以及自身抗体检测对于这些脏器损害的意义做一综合阐述。

  • 痰标本检出假丝酵母菌的临床意义

    作者:侯天文

    肺假丝酵母菌病是一种由假丝酵母菌属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肺和支气管因假丝酵母菌感染所致的相关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炎、肺脓肿及过敏性肺疾病等,但不包括真菌寄殖[1]。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免疫力低下宿主增加,假丝酵母菌感染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其中以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为常见的假丝酵母菌医院内感染[2]。临床假丝酵母菌常见的分离标本是痰标本[3],但由于假丝酵母菌是人体口腔、咽部、腋下、会阴部等皮肤、黏膜潮湿部位的正常菌群之一(口腔携带率达17.6%~82.1%[4]),因此,痰和其他呼吸道标本出现假丝酵母菌即多为污染所致;加之肺假丝酵母菌病常无特异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因此,如何正确对待痰标本检出假丝酵母菌是临床医师经常遇到且较为困惑的问题。本文结合目前国内有关合理分析痰标本检出假丝酵母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产后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现况

    作者:刘书花;王健;史欣;王芳;王帅;焦清海

    产后出血是指阴道出血量在胎儿娩出后24 h内超过500 ml 者[1]。我国产后出血发病率约为2%~3%,居产妇死亡原因之首,由于主观因素对收集血液和测量出血量的影响较大,故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传统保守治疗效果局限,有效率低。通常情况下,采取(次)全子宫切除术或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2],可迅速达到止血的目的,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子宫切除术致器官丧失可影响患者生理、心理及生活质量[2];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要求手术实施者技术熟练,加上子宫存在广泛的侧支循环,故成功率较低[3]。近年,介入技术在产后出血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本文就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出血现况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易栓症致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血栓形成并肠梗阻诊治讨论

    作者:白俊芳;王继恒;韩英

    目的:提高对易栓症临床特点的认识,以减少误漏诊。方法回顾分析1例以肠梗阻为首发表现终确诊为易栓症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慢性不全性肠梗阻入院,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本次发病在外院行影像学检查示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予溶栓抗凝治疗,肠梗阻症状仍持续存在。转我院后经详细询问病史,明确家族性血栓疾病史,查同型半胱氨酸、蛋白C、蛋白S、抗蛋白酶芋及活化蛋白C抵抗均异常,确诊为遗传性易栓症。后因肠梗阻转外科行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后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患者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累及腹部血管的易栓症文献报道较少,提示临床医师对腹腔内静脉血栓形成者应警惕易栓症可能,以早期诊治。

  • 新生儿高胰岛素-高血氨综合征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丽华;孔令凯;林方;马俊娥;王钊;封志纯

    目的:探讨高胰岛素-高血氨综合征( hyperinsulinism/hyperammonemia syndrome, HI/HA)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新生儿HI/HA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系试管婴儿,34周分娩,因出生后持续低血糖难以纠正15 d由外院转入。入院后血糖测不出(血糖低),查胰岛素明显增高,血氨轻度增高;行头颅MRI检查示双侧脑室异常信号,额颞部蛛网膜下腔增宽。因经济困难未行基因检测。根据以上检查确诊为HI/HA。予二氮嗪口服维持血糖但产生耐药,择期行胰腺次全切除术,术后血糖维持稳定,血胰岛素及血氨正常,生长发育正常。结论临床应提高对HI/HA尤其症状不典型病例的认识,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以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临床误诊误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