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理护理在Leigh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高力频;姚生

    Leigh综合征又称为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是一种线粒体DNA基因缺陷疾病,其发病年龄较小,患者多表现神经系统损害,病情复杂多样,对患者的心理冲击比较严重,因此心理护理极为重要.本文总结分析8例Leigh综合征的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特点分析,制订相应心理干预措施,同时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将心理护理贯穿于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从而实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系统化整体护理.

  • 以急性肺出血为突发表现的Leigh综合征二例临床及基因分析

    作者:金丹群;丁洁;童文佳;胡克非

    目的 探讨以急性肺出血为突发表现的Leigh综合征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基因分析.方法 对2例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入住安徽省儿童医院的以急性肺出血为突发表现的Leigh综合征患儿(男1例、女1例)临床特点和影像资料进行总结.2例患儿就诊年龄分别为7个月和7个月21 d,入院时均呈突发呼吸异常、肺出血而需紧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例1既往4个月大时有类似发作病史,发作间歇期精神运动发育均正常,无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例2在5个月时曾因生长发育迟缓就诊,头颅MRI检查未见异常,但当时未行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2例患儿均抽取静脉血送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分子遗传室进行基因分析,通过提取外周血DNA,进行PCR扩增并测序,与参考序列(NC_012920.1)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可能存在的基因突变.结果 (1)例1入院检查血乳酸1.58 mmol/L,丙酮酸0.25 mmol/L,脑脊液乳酸6.4 mmol/L,均明显增高.例2患儿平时即有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等神经系统的发育异常,入院检查血乳酸6.8 mmol/L,丙酮酸0.31 mmol/L,脑脊液乳酸8.2 mmol/L.(2)影像检查:2例患儿胸部X线片均提示肺泡内大量渗出.例1头颅MRI:常规序列未见明显异常信号,DWI序列双侧尾状核及豆状核高信号.磁共振血流量扫描(MRS)未见乳酸双峰.例2头颅MRI检查提示:两侧大脑半球、基底节区、大脑脚、小脑及桥脑,胼胝体压部多发异常信号,多体素MRS病灶区NAA峰明显减低,Cho峰明显升高,可见高耸双乳酸峰.(3)基因检测:例1发现与Leigh综合征相符的致病ATPase6 m.9185T>C突变.例2发现线粒体DNA的一个“杂合”突变:m.10191T>C.2例患儿Leigh综合征诊断明确,给予机械通气支持呼吸、限制液体减轻肺部渗出、辅酶Q10、左旋肉碱等综合治疗,例1患儿出院后病情反复,例2患儿病情未见改善,均放弃治疗而死亡.结论 Leigh综合征发病以神经系统症状较多见,以急性肺出血为突发表现报道较少.及时呼吸机支持能暂时挽救生命,但终病死率高、预后差.

  • Leigh综合征13例头部MRI表现临床分析

    作者:叶宏军;田树平;杨立

    Leigh综合征(LS)又称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以要幼儿为常见.近来,我们对LS 13例进行了头部MRI检查.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3例中,男6例,女7例;年龄1~18岁,平均1.7岁.临床表现为头痛、发作癫癎、呼吸困难、饮水呛咳、发育延缓等.@1.2方法采用GE Sgna HD 1.5 T超导型扫描仪,正交头线(囵).行自旋回波序列TIWI(矢状位、轴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I(轴位、冠状位)和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以及TIWI增强扫描、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扫描,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

  • 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Leigh综合征二例

    作者:陈志晔;李金锋;刘梦雨;马林

    Leigh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X连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目前认为主要是染色体突变累及电子链复合物(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complexes,COs)Ⅰ~Ⅴ导致复合物缺陷所致[1-2].Leigh综合征脑部病变通常呈对称性分布于双侧壳核及导水管周围灰质.

  • Leigh综合征头颅质子磁共振波谱影像表现探讨

    作者:田树平;杨立;叶宏军;王占宇;花焱;王子军;张燕群;郭勇

    目的 探讨Leigh综合征头颅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Leigh综合征10例的头颅MRI及1H-MRS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0例双侧基底节区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3例脑干背侧、1例小脑常规MRI检查均可见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FLAIR像上为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7例显示高信号,扩散系数(ADC)图呈低信号;3例表现为等及低信号.10例灌注加权成像(PWI)示双侧豆状核、尾状核病灶均为高灌注,但其他部位病灶表现为低灌注.本组病变区域1H-MRS表现为胆碱峰升高,N-乙酰天门冬氨酸峰降低;病变区域、脑脊液及常规MRI图像表现正常的区域均可见巨大乳酸双峰.结论 对Leigh综合征1H-MRS可提供直接反映疾病代谢异常的信息,联合应用常规MRI、DWI、PWI有利于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Leigh综合征临床表现及其基因报告1例

    作者:周红亮

    Leigh综合征又称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是线粒体呼吸链缺陷导致机体能量代谢障碍,以心、脑和骨骼肌等能量需求大的组织器官损害为著,发病率约为活产儿的1/40 000.我国Leigh综合征临床与基因共同诊断病例文献较少,本文分析1例Leigh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与基因型特点,现报道如下.

  • 成人型Leigh综合征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作者:许二赫;韩崇玉;张士永;陈军;郭海明;卢德宏;贾建平

    目的 探讨成人型Leigh综合征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通过1例死后确诊为成人型Leigh综合征病例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系统回顾成人型Leigh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结果 该患表现行动笨拙、反应迟钝、饮水发呛、言语不清.MRI表现对称性以壳核为主的基底节、脑干长T1长T2信号灶,边界清楚.尸检病理检查病变部位小血管增多,血管壁增厚伴玻璃样变性,星形细胞反应性增生,伴大量格子细胞浸润,神经元未见著变.结论成人型Leigh综合征属于线粒体病,是由于线粒体基因缺陷所致的致死性遗传性神经病.具有上述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加上血及(或)脑脊液乳酸水平升高,可以在生前临床诊断成人型Leigh综合征.而死后脑组织神经病理检查结果,尤其是脑干及(或)基底节神经核团典型病理改变,则是确诊依据.分子遗传学检查对于成人型Leigh综合征生前诊断具有确诊意义.

  • Leigh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卢瑶;麻宏伟

    Leigh综合征(Leigh syndrome,LS)是在能量代谢过程中由于某些酶缺陷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神经遗传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该病的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隐性、X-连锁和母系遗传3种.随着分子遗传学的迅速发展,我们对其分子病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现已证实该病与5种酶缺陷有关,并已发现至少10个致病基因.本文拟就其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陷Leigh综合征2例临床及PDHA1基因分析

    作者:陆相朋;张婧韬;梁瑞星;牛冬鹤;卢婷婷;郑宏

    目的 探讨PDHA1基因突变所致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1α亚单位缺陷Leigh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例因发育落后就诊,磁共振扫描提示Leigh综合征,并经生化代谢及基因检测确诊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男性患儿分别于1岁1个月、4个月就诊,发育落后,肌张力障碍,肌力低下;头颅磁共振检查发现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损害;血清丙酮酸、乳酸明显增高,血氨基酸及酯酰肉碱谱无异常.基因分析发现2例患儿X染色体PDHA1基因分别存在c.615C>G、c.605A>G错义突变,均为未报道的新突变,证实为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1α亚单位缺陷所致Leigh综合征.结论 PDHA1基因突变患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于不明原因的发育落后儿童,应注意线粒体病的可能,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治疗及遗传咨询.

  • 儿童Leigh综合征4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丽辉;郑华城;杨花芳;岳玲;左月仙;李宝广;崔晓普

    目的:探讨儿童Leigh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通过基因检测确诊的Leigh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儿中,男3例、女1例,其中3例婴幼儿起病、1例学龄期起病,主要表现为智力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惊厥、喂养困难、眼睑下垂、眼外肌麻痹及眼球震颤、易惊、活动不耐受等。头颅MRI,脑干、双侧苍白球、丘脑、小脑齿状核、中脑导水管周围对称性长T1长T2异常信号;其中累及中脑3例、丘脑1例、小脑齿状核1例;2例提示脑萎缩。肌电图检查均正常。血、脑脊液乳酸均增高。线粒体DNA(mtDNA)检测,1例为mtDNA 8993 T>G突变,其余3例mtDNA9176 T>C突变。学龄期起病患儿发病1月后死于呼吸衰竭,另3例仍在随访中,有智力运动发育落后,但无明显倒退。结论儿童Leigh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主要依靠典型临床表现及MRI、血和/或脑脊液乳酸水平升高为依据,基因检测为诊断金标准。

  • Leigh综合征患儿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突变的初步分析

    作者:张尧;孙芳;孔庆鹏;魏晓琼;戚豫;张英;马祎楠;Sayami Sujan;王朝霞;袁云;杨艳玲;姜玉武;秦炯

    目的 探讨中国人beish综合征患儿的发病机制,并对已知的部分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突变进行分析.方法 对1992-2006年收集的来自我国28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145例Leish综合征患儿进行病因学分析.在排除SURF1基因和线粒体基因T8993G、T8993C、A8344G、A3243G四个位点突变后,对80例患儿的丙酮酸脱氢酶Ela亚单位基因(PDHA1)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9个线粒体DNA突变位点(G13513A、A13084T、T10158C、C11777A、T10191C、T14487C、T12706C、9537insC和19176G)进行突变筛查.另对23例A3243G线粒体DNA突变阳性的患儿进行SURF1基因的分析.结果 80例患儿中仅1例携带PDHA1基因突变,为214位点C>T转换,导致PDHAl蛋白第27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半胱氨酸.而64例患儿其他9个线粒体DNA突变位点筛查均为阴性.在23例携带线粒体DNA A3243G突变的患儿中,6例携带SURF1基因G604C杂合性变异.结论 由于Leigh综合征病因复杂多样,使突变分析难于获得阳性结果.为缩小突变筛查的范围,明确Leigh综合征患儿的病因,亟待建立适用于临床检测应用的线粒体呼吸链酶学的测定方法.

  • 以急性呼吸衰竭为表现的儿童Leigh综合征临床分析(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何海燕;何俊君;张明真;杨美霞

    目的 探讨Leigh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于2017年3月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以急性呼吸衰竭为表现的Leigh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并结合复习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患儿男性,年龄6岁10个月,以反应差、呼吸困难4 h入院.血乳酸6.94 mmol·L-1,头颅MRI示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斑片状异常信号,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高信号.基因分析发现PDHA1基因杂合突变:c.376C>T(E4).诊断:Leigh综合征.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辅酶Q10、维生素B1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患儿入院第7天自主呼吸消失,第28天出现高热、肺部啰音,痰培养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予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入院第30天出现左侧眼球内视、昏迷,第34天家长放弃治疗出院.结论 Leigh综合征以神经系统症状多见,呼吸衰竭为中枢性,及时呼吸机治疗可暂时挽救生命,但预后差.

  • 线粒体基因T13094C突变致伴颈髓病变的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Leigh叠加综合征的临床、影像、病理及基因突变特点(附1例报告)

    作者:刘改玲;张允;李园园;都爱莲

    目的 探讨线粒体基因T13094C突变致伴有颈髓病变的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的临床、影像、病理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伴颈髓病变的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为14岁女性,以双下肢麻木、抽搐起病,症状反复发作并进展,逐渐出现呕吐、眼球运动障碍、共济失调、乳酸酸中毒、易激惹、呼吸衰竭、昏迷等,于发病后20个月时死于癫痫持续状态.影像学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C2-6段颈髓、丘脑、双侧小脑半球、中脑、脑桥、延髓等处不断变化的新病灶.肌肉病理学检查示Gomori染色可见破碎红纤维,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可见周边深染的肌纤维,电镜示明显的线粒体数量和形态异常.血和肌肉线粒体基因测序示T13094C杂合突变.结论 线粒体基因T13094G突变致MELAS/Leigh综合征出现颈髓病变为线粒体病所罕见;持续进展乃至死亡的病程不同于A3243G突变患者.

  • PDHA1基因突变致少年型Leigh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徐敏;郭虎;卢孝鹏

    Leigh综合征(Leigh syndrome,LS)又称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是一种严重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病,绝大部分于儿童期发病,线粒体基因或核基因突变均可发病,目前国内外已报道了60多种致病基因[1].Leigh综合征根据发病年龄分为3型:新生儿型、经典婴幼儿型和少年型[2].PDHA1基因突变导致丙酮酸脱氢酶活性下降,丙酮酸代谢障碍,引起乳酸酸中毒,从而导致神经肌肉等多系统损害表现,其中约27%表现为Leigh综合征[3].本文报道1例PD HA1基因突变所致的8岁2个月起病的平时无明显症状的少年型Leigh综合征,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儿童线粒体脑肌病14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任尉华;王静;张静;吴亚楠;邹丽萍

    目的:观察线粒体脑肌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对14例患儿针对主要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护理,包括抽搐、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针对患儿的情绪障碍、自伤倾向、认知障碍进行针对性护理,并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训练指导.结果:经精心护理,患儿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患儿家长能够保持平和心态,积极参与对患儿的照护.结论:儿童线粒体脑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护理难度大,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该病治疗成功的保障.

  • 1例疑诊Leigh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线粒体相关基因突变观察

    作者:李亚丽;孙艳美;张宁;王方娜;高健

    目的 观察并分析1例疑诊Leigh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的线粒体相关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发育落后合并肌张力异常、疑诊Leigh综合征的患儿1例,3岁,患儿就诊时其母孕14周.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2 mL,提取血液基因组DNA,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检测患儿线粒体病相关基因,并观察其父母基因突变情况.根据检测出的患儿线粒体相关基因突变位点,在患儿母亲孕18周时抽取羊水,采用PCR法检测胎儿是否存在相同突变位点,分析胎儿患病的风险.结果 测得患儿过量位点蛋白1(SURF1)基因有两个突变位点c.655G>T(p.E219X)和c.324-1G>C,c.655G>T来源于母亲、c.324-1G>C来源于父亲,为复合杂合突变,确诊患儿为疑诊Leigh综合征.患儿母亲羊水PCR检测分析发现胎儿为c.324-1G>C突变,无c.655G>T突变,为杂合突变携带者,胎儿出生后随访至1岁,孩子身体健康,能平稳独自行走.结论 发现Leigh综合征患儿SURF1基因的两个突变位点c.655G>T(p.E219X)、c.324-1G>C,是患儿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的致病基因;患儿父母均为杂合基因突变携带者,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母亲每次受孕其胎儿患病概率为25%.

  • 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Ⅳ型患儿1例临床特点及SERAC1基因新突变

    作者:宋金青;赵津京;李东晓;李溪远;金颖;刘怡;杨艳玲

    目的 探讨罕见的MEGDEL综合征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总结1例MEGDEL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检测其SERAC1基因突变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儿,男,9岁起出现握拳困难,进行性运动倒退,智力正常.12岁后不能走路,逐渐消瘦.尿液3-甲基戊烯二酸水平增高.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双侧壳核损害,提示Leigh综合征.患儿SERAC1基因存在c.1910A>G纯合突变,证实为MEGDEL综合征.经巴氯芬、辅酶Q10、左卡尼汀、维生素B 1、维生素E、盐酸苯海索、肌酸治疗后症状改善,运动功能逐步改善.结论 MEGDEL综合征为罕见的遗传代谢病,尿有机酸分析检测3-甲基戊烯二酸水平,并检测到SERAC1基因突变,可明确诊断.对于不明原因的脑病患者,应争取明确病因诊断.

  • Leigh综合征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作者:肖江喜;齐朝月;杨艳玲;谢晟;王霄英;蒋学祥

    目的 探讨线粒体脑肌病Leigh综合征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资料与方法 对32例Leigh综合征患者和38名正常对照者行2D-MRS检查和常规MRI检查,比较病例组中苍白球、丘脑区域的MRI阳性、MRI阳性病例及正常对照组相应区域代谢物胆碱/肌酸(Cho/Cr)、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乳酸/肌酸(Lac/Cr)、肌醇/肌酸(mI/Cr)比值的差异. 结果 24例(75%)患儿脑内出现异常信号,其中15例深部灰质核团受累,13例累及白质,8例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苍白球、丘脑区域MRI阳性组NAA/Cr比值明显低于MRI阴性组(P<0.01)及对照组(P<0.01);而MRI阳性组Lac/Cr比值较MRI阴性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MRI阴性组的苍白球区可探及Cho/Cr明显升高(P=0.019)和丘脑区的NAA/Cr减低(P=0.044).丘脑区域mI/Cr比值MRI阳性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2). 结论 Leigh综合征典型的MRI改变对临床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辅助作用.1H-MRS显示MRI异常组较MRI阴性组的NAA/Cr下降和Lac/Cr升高更明显,提示神经损害更严重,有助于监测病情发展.1H-MRS可先于MRI发现脑内病变,为家系性病例的临床监控和早期干预提供帮助.

  • SURF1基因突变导致Leigh综合征家系1例

    作者:孙芳;杨艳玲;戚豫;宋金青;钱宁;王朝霞;姜玉武;肖江喜;王丽;秦炯;吴希如

    Leigh综合征是一种由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障碍所导致的严重退行性脑病.常染色体SURF1基因突变所致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乏是导致Leigh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国外已报道多种突变类型.该研究回顾了1例SURF1基因604G>C杂合性错义突变所致中国人Leigh综合征患者及其家系的临床与遗传学特点.患者,女,9个月起病,表现为喂养困难,营养不良,进行性运动倒退,肌张力低下,眼震.17个月时来院就诊,23个月时死于呼吸衰竭.脑MRI显示双侧基底节对称性损害,脑干、小脑萎缩.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SURF1基因的全部外显子,进行序列测定及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均显示患者及其母亲、舅舅的SURF1基因的外显子7存在一个604G>C杂合性错义突变,其父亲及正常对照的相关外显子序列未发现异常.该研究首次报道了1例中国人群中由于SURF1基因604G>C杂合性错义突变导致的Leigh综合征及其家系,不仅明确了病因,亦将有助于今后对患者家系的遗传咨询.

  • 丙酮酸脱氢酶E1α亚单位缺陷导致Leigh综合征

    作者:张尧;孙芳;杨艳玲;常杏芝;戚豫;齐朝月;肖江喜;秦炯;吴希如

    Leigh综合征是由于线粒体呼吸链能量代谢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丙酮酸脱氢酶E1α亚单位(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E1 alpha subunit,PDHA1)缺陷是导致Leigh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之一.该研究通过PDHA1基因分析首次确诊了1例中国患者.该患儿1岁后运动发育落后,无力,肌张力低下,肌腱反射消失,发热、感冒时间歇性加重,智力发育正常.肌电图检查、腓肠肌病理活检结果提示神经性损害.3岁时脑MRI扫描未见异常,5岁时脑MRI呈现双侧苍白球对称性损害,符合Leigh综合征表现.经基因分析证实患者及其母亲PDHA1基因外显子3存在C214T突变,导致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活性下降.经过维生素B1、辅酶Q10、左旋肉碱及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治疗后,患儿运动能力显著改善,现在8岁,正常就学.PDHA1缺陷为X连锁遗传性疾病,表型复杂,临床诊断困难,该患儿以无力为主要表现,经基因诊断确诊.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