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중화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346
  • 国内刊号: 11-205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jns.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忠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脑磁图对颅内电极脑电图电极埋置的指导价值

    作者:丁虎;乔慧;白勤;史增敏;王冯彬;舒宁;孟凡刚

    目的 通过研究脑磁图(MEG)对侵入性颅内电极脑电图(icEEG)中电极埋置策略的影响,评价MEG在癫痫外科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83例经临床发作症状学、电生理及影像学诊断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根据MEG是否参与评估电极埋置策略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的差异.手术疗效按照Engel疗效评价标准分级,Engel Ⅰ、Ⅱ、Ⅲ级为手术有效,Engel Ⅳ级为手术无效.结果 两组中,MEG未参与电极埋置策略评估的共43例,术后有效23例,占54%;而MEG参与评估电极埋置策略的共40例,术后有效31例,占78%,两组手术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56,P=0.022).结论 MEG能够指导电极埋置位置,增加发作起始区被电极覆盖的几率,提高颅内电极脑电监测的定位准确率,从而提高手术疗效.

  • 成年患者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恢复期恶心呕吐的情况分析

    作者:王会文;侯春梅;张雪梅;韩如泉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神经外科手术成年患者麻醉恢复期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方法 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麻醉恢复室( PACU)收治的神经外科术后成年患者5 078例,按肿瘤部位和手术种类分组.观察并记录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5 078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恶心呕吐798例,发生率为15.7%.其中颅咽管瘤组占28.4%(25/88)、脑室肿瘤组26.7%(35/131)、后颅窝肿瘤组24.2%(157/650)、脑血管病组20.8% (87/418)、幕上肿瘤组19.3%(297/1535)、癫痫组15.8%(16/101)、经蝶窦垂体瘤组8.9% (88/991)、脊髓肿瘤组8.4%(52/619)及其他手术组7.5%(41/545).结论 神经外科不同部位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不同,需针对不同的病种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

    作者:孙伯民;李殿友;占世坤;林国珍;庞琦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方法 4例经过心理及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接受磁共振导向立体定向双侧伏隔核DBS植入,术后给予持续慢性高频电刺激.采用身体质量指数(BMI)及其他精神科量表如Yale - 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DBS治疗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的长期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9-50个月(平均39个月).经过3-12个月的慢性电刺激,患者BMI由术前的平均11.4增加到17.9,同时进食行为及强迫、焦虑症状也明显缓解.4例患者的月经均完全恢复正常.其中2例在术后30个月后刺激器因电池耗尽而取出,患者治疗效果稳定,所有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结论 伏隔核DBS是治疗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有效及安全的方法,不仅可改善进食障碍,同时对伴随的强迫焦虑症状也有明显改善.

  • 中脑周围池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血管造影静脉期静脉变异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成晓江;麦麦提力·米吉提;买买提力·艾沙;华实;周庆九;更·党木仁加甫;柳琛;栾新平

    目的 研究中脑周围池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患者的DSA静脉期,比较PNSH患者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在深部大脑静脉引流形式有无解剖性变异及其变异类型.方法 在收治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筛选符合PNSH的患者,均行DSA检查并在静脉期详细阅片,以PNSH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收治的ASAH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DSA静脉期,观察PNSH患者深部大脑静脉引流形式有无解剖性变异及其变异类型.结果 两组患者DSA静脉期分别发现三种类型的静脉回流类型.经过x2检验(x2 =21.73 P<0.05)可初步认为PNSH组和ASAH组深部大脑静脉三种回流形式构成比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NSH患者深部大脑静脉回流变异较大并有一定的规律,其回流多为Ⅱ型及Ⅲ型变异回流形式;ASAH患者中脑周围静脉回流多为Ⅰ型较为普遍的回流形式,因此可以推测其出血原因可能与其静脉变异关系密切.

  • 颈动脉内膜切除与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比较

    作者:刘建林;杨林;马强;刘丽华;周红艳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95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60%)患者,随机分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组(CEA组,97例),颈动脉支架组(CAS组,98例).CEA组在全麻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S组采用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治疗.分别评价两组术中、术后7d、30 d和90 d内终点事件发生率(卒中/死亡)及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术中、术后7d、术后30 d及90d行颈动脉超声,头颅CT/MRI、NIHSS评分.结果 CAS组术后7d内死亡1例,卒中2例,发生率3.1%.CEA组术后7d死亡1例,2例卒中,发生率为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7 d CEA组术后并发脑神经损伤较CAS组高(P<0.05),卒中/死亡、急性颈动脉闭塞、高灌注综合征、局部血肿形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组与CEA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均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30 d、90 d两组头颅CT/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及CEA在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预防卒中复发方面具有相似的近期效果,但其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岛叶病变伴癫痫发作的手术治疗与癫痫预后

    作者:王峰;徐永龙;李宗正;徐军;刘诤;孙涛

    目的 探讨伴有癫痫发作的岛叶病变患者癫痫发作特点、手术策略及癫痫预后.方法 分析18例岛叶病变切除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及癫痫预后等情况. 结果 18例患者中14例首发症状为癫痫发作.左侧病变4例,右侧14例.单纯岛叶病变9例.全切11例,次全切7例.星形细胞瘤14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术后随访11-33个月,13例(72%)癫痫发作完全消失.Engel疗效分级:Ⅰ级13例;Ⅱ级2例;Ⅲ级2例,Ⅳ级1例. 结论 手术切除岛叶病变,安全可靠,癫痫控制满意.

  •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作者:吴洁石;包聚良;徐瑞生;陆华;王刊石;王雪松;薛骏

    目的 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病理特点、临床分型及手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0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颈椎间盘突出症128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脊髓型96例,神经根型22例,混合型10例.脊髓型和混合型颈椎间盘突出症使用JOA评分,由术前(12.30±1.05)分至术后(16.70±1.11)分.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使用VSA评分:由术前(8.10±1.37)分至术后(0.30±0.19)分.结论 认识其游离压迫物和硬膜囊、后纵韧带、神经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选择手术方案和手术细节可以确保手术安全性和有效率.

  • 颅脑损伤后垂体功能减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强;杨明飞

    颅脑损伤后引起垂体功能减退的报道日渐增多[1-3],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均可发生,从而导致颅脑损伤恢复延迟或阻碍恢复,部分患者甚至因为严重神经内分泌紊乱引起内环境失调而死亡.因此在颅脑损伤的救治中内分泌障碍、内环境失衡应予以重视.本文将对颅脑损伤后相关危险因素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不同原因外伤所致的颅脑损伤患者119例,其中男87例,女32例;年龄16 ~ 83岁,平均(36.9±14.6)岁.车祸伤61例,坠落伤22例,暴力打击伤15例,摔伤13例,其他伤8例.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经头颅CT检查确诊,符合国内颅脑损伤诊断标准[4].

  • 急性骨髓坏死并慢性硬膜下血肿二例

    作者:姚益群;刘莉萍;傅丹;裴永恩

    例1女,53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呕吐并进行性昏迷.CT示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图1).入院时GCS评分7~8分,左侧肢体肌力Ⅲ级,右侧Ⅰ级.全身皮下可见散在青紫、瘀斑.白细胞7.5×109/L,红细胞3.26×1012/L,血红蛋白96 g/L,血小板33.0×109/L.出凝血功能正常.行钻孔冲洗引流术,引流大量酱油样不凝血液.术后血小板15.0×109/L,血红蛋白78 g/L,均呈进行性下降.给予输血小板和浓缩红细胞、冷沉淀,并激素治疗等.术后1d清醒.复查CT示血肿已清除,无继发出血.请血液科会诊并做骨穿两次均行骨髓和周围血涂片:骨髓内细胞模糊不清,胞质缺失,胞核溶解肿胀,结构不清,部分细胞无胞质,呈裸核状,可见核仁,骨髓基质染红色(图2).血涂片:可见大量中、晚幼稚阶段红细胞,血小板少见.考虑骨髓坏死.追问病史,1个月前有腰背部疼痛史.诊治1d后血小板仍进行性下降,遂自动出院,随诊死亡.

  • 腹腔镜松解大网膜包裹腹腔端分流管一例

    作者:李劲松;王汉东;杭春华;嵇武;李伟

    患者 男,56岁.因双下肢乏力伴头晕5年余,加重伴嗜睡3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因梗阻性脑积水在外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凤凰中压管),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下肢无力伴行走困难,在当地医院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3d后,症状改善,拔管后无加重,4年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仍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后好转,但1个月后出现头痛、倦怠,时有意识模糊,进食差,行走不能,小便失禁,进行性加重,转入我院.既往史:8年前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行脾切除术.查体:嗜睡,行走困难,头部及腹部可见手术瘢痕,双上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明显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

  • 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破裂引起的海绵窦瘘一例

    作者:潘显辉;刘恋;贺红卫;张建斌;张书仁

    患者 女,55岁.因左眼球结膜充血伴有水平运动障碍,左侧偏头痛和搏动性耳鸣入院.患者首诊于外院眼科,经1个月的保守治疗后,症状未缓解,转来我院.查体:复视,左眼球外展不能,左侧眼部及头部听诊有搏动性杂音,考虑颅内高流量病变.DSA示:左侧海绵窦瘘,高速血流通过同侧的眼上静脉和双侧岩下窦引流;同时,发现该患者存在左侧原始三叉动脉(PTA),造影显示PTA的海绵窦内段有一动脉瘤(图1),左侧椎动脉造影显示PTA自基底动脉中上段左前壁发出,海绵窦通过基底动脉- PTA迅速染色(图2).确诊为PTA-海绵窦瘘.应用弹簧圈对海绵窦进行栓塞.全麻后,静脉给予3000单位肝素进行全身肝素化,通过6F股动脉鞘将6-F指引导管置于左侧颈内动脉,接高压水持续滴注.以0.010英寸SilverSpeed微导丝导引Echlon - 10微导管通过左侧颈内动脉进入PTA,行微量造影证实微导管位于海绵窦内.

  • 巨大颅眶沟通血管外皮细胞瘤一例

    作者:徐建新;吴喜;丁建魁

    患者 男,51岁.2年前左眼视野缺损、视力减退,9个月前左眼球突出伴头痛并逐渐加重.查体:神清,左眼球突出,左下睑外翻,双瞳不等大,左瞳光反射迟钝,左眼球固定,视力:左眼光感,右眼1.O.眼部B超:左球后实性占位,双玻璃体及右侧球后组织未见异常.CT示眼球后额颞侧见巨大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稍高于脑实质,内部密度欠均匀,可见多发小片状低密度改变.肿物大小约39 mm ×53 mm,与周围脑实质分界清晰,向颅内侵犯生长,向前侵犯额窦后壁,视神经受压移位,眶后壁蝶骨大翼受侵骨质吸收,视神经管结构消失.MRI示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内部见多发小囊样改变,增强后明显强化,囊性灶不强化(图1).诊断:左侧颅眶沟通脑膜瘤.

  • 岩斜区肿瘤的手术入路

    作者:唐勇;王汉东;马驰原

    岩斜区肿瘤的外科治疗涉及多种手术入路,针对肿瘤主体部位、侵及方向、供瘤血管以及毗邻结构的不同,其手术入路的选择也有所不同[1-3].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立体定向技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以及影像学的发展,神经外科医生对岩斜区肿瘤常用的手术入路进行了多种探索和改进.本文将对岩斜区肿瘤的各种常用手术入路做一综述.一、经颅底岩斜区前方入路包括(经颧弓或眶颧)额颞(翼点)入路,由翼点入路演化而来.20世纪70年代,Yasargil开创了翼点入路的基础,使得该入路逐渐发展成为常用、有效的颅底手术入路之一[4].此入路在岩斜区肿瘤外科治疗上主要适用于上斜坡肿瘤向鞍上、中颅窝底、海绵窦区和幕上发展者,具有开颅简单、神经解剖结构清晰、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由于岩骨的阻挡,岩尖后部、小脑脑桥角区、下斜坡区显露欠佳,因此很难应用于主体位于后颅窝的肿瘤[3].

  • 难治性垂体腺瘤的治疗现状和展望

    作者:代从新;蔡锋;刘小海;马四海;姚勇;王任直

    垂体腺瘤是发生在腺垂体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系统的放射学检查和尸检结果显示,垂体腺瘤占普通人群的17%左右[1],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上升.垂体腺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由于垂体特殊的位置和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垂体腺瘤具有双重作用,即内分泌学和肿瘤学的影响.大部分分泌型垂体腺瘤首先出现垂体激素高分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如闭经-泌乳综合征、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库欣病或继发性甲亢.随后出现肿瘤占位引起的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部分肿瘤还可引起脑积水、癫痫等症状.当垂体腺瘤体积继续增大,压迫周围垂体、垂体柄或下丘脑可引起垂体低功能甚至垂体前叶功能衰竭[2].

  • 脑和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研究现状

    作者:李佳;杨新宇;张建宁;杨树源

    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Ms)是一种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目前认为属于非真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CMs主要发生在颅内,而在脊髓中少见,多为髓内型[1-2].CMs在脑中不同部位的发生率与该部位的脑容积有关系,所以幕上的病变发生率高,且以额颞叶皮质下的白质中或基底节区多见,幕下少见,多数位于小脑及脑干内.脑外病灶相对少见,主要发生在颅底,常见于海绵窦和颅中窝.CMs是动态病变,它可以生长、出血或退化,临床表现为癫痫或神经功能的缺损.鉴于偶发病例的不断增多,其自然病史的确定和正确的治疗至关重要.手术切除是治疗CMs有效且安全的方法,但是对于深部病变的治疗方法仍待研究.放射治疗效果的评价对于CMs有指导意义.

  • 脑干胶质瘤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武文浩;田永吉;张力伟

    脑干胶质瘤占脑干肿瘤的75%,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7~9岁和40 ~ 50岁.脑干胶质瘤更常见于儿童,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0% ~ 20%,预后差,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5-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9 -12个月,2年生存率仅为10% ~ 25%;在成人脑干胶质瘤约占1.5% ~2.5%,预后要明显好于儿童,中位生存期可达85个月[1-2].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放疗和化疗的进步,脑干胶质瘤的总体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我们对脑干胶质瘤的生物学特点也有了更多的了解.研究表明,脑干胶质瘤是一类异质性肿瘤,不同年龄、不同部位、不同病理其分子生物学特点不同,预后不同、临床处理方式也有很大差别[1-2].本文拟对近年来脑干胶质瘤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

  •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喻皇飞;方宁;陈代雄;余丽梅;章涛;刘祖林;万卫红;赵春华

    目的 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hAD - 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脊髓横断后立即以明胶海绵吸附10μl hAD- MSCs(约2×105个)或等量PBS液植入脊髓两断端之间.术后每周应用BBB评分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AD - MSCs在脊髓内的存活、分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受损脊髓远端组织NF - 200表达.结果 hAD - MSCs移植组神经功能明显恢复,BBB评分逐周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D - MSCs植入后2周在宿主脊髓中存在MAB1281染色阳性细胞,但不表达MAP -2和GFAP.hAD - MSCs移植后大鼠受损脊髓远端神经组织NF - 200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 hAD - MSCs移植可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hAD - MSCs促进受损脊髓远端组织表达NF - 200有关.

  • 高压氧治疗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体会

    作者:王伟志;赵志军;刘明;张春阳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自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采用高压氧治疗神经外科术后感染.共50例,男34例,女1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术后合并感染24例,颅内和脊髓内肿瘤切口术后感染16例,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10例.患者伤口分泌物或脑脊液细菌培养≥3次阳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并核左移,均有不同程度感染症状和体征.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治疗组各25例.2.方法:两组术后均依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常规应用抗生素.参照伤口情况采取清创、引流及分流管拔除颅骨修补材料取出等处理.高压氧治疗组在术后2周时加用高压氧辅助治疗,每日1次,10次一疗程.

  • 颅底外科对我们的挑战

    作者:张力伟

    颅底外科从解剖学角度看仅涉及一个解剖结构,从疾病起源发病上看,它又涉及了多个学科,如神经外科、眼、耳鼻喉科、颌面外科、头颈外科、整形外科等学科,所以,很难确定它的学科归属.由于颅底疾病的复杂性,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划分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局限性,同时也增加了治疗费用和医疗成本的支出.颅底外科历史很短,前辈们不断探索、创新和积累,总结出有价值的经验,为颅底外科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由于医疗设备和器械的革新,诊断方法、手术技术、治疗模式的不断改进,各学科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形成了新的学科即颅底外科.

  • 前颅底中线区大型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鲁祥和;王旭阳;曾博;苏志鹏;陈贤斌;吴近森

    目的 探讨前颅底中线区大型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7例前颅底中线区大型脑膜瘤.采用单额开颅经纵裂入路10例,双额开颅额下入路7例.结果 根据脑膜瘤切除Simpson分级,肿瘤全切除(Simpson Ⅰ、Ⅱ级)14例,近全切除3例.结论 单额开颅经纵裂入路和双额开颅额下入路都能够达到全切除前颅底中线区大型脑膜瘤的目的,前者经单侧额部入路,术中仅影响单侧额叶,术后脑组织损伤较后者轻,且可能保留一侧嗅神经.单额开颅经纵裂入路优于双额开颅.

  • 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王丙乾;杜郭佳;汪永新;朱国华;赵恒;王鑫;张慧端;更·党木仁加甫

    目的 探讨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切除程度,总结显微外科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其中颞下经小脑幕入路7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5例,幕上、下联合入路(颞下入路联合乙状窦后入路)2例,眶颧入路2例.结果 肿瘤全切(Simpson Ⅰ、Ⅱ级)13例,次全切(SimpsonⅢ级)4例,大部切除(Simpson Ⅳ级)9例.结论 追求肿瘤大程度地切除并尽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根据肿瘤大小、生长方式、侵犯区域等因素个体化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

  • 前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

    作者:罗坤;张庭荣;柳琛;更·党木仁加甫;刘波;贾杉;卢俊义

    目的 探讨前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技术以及安全性、有效性,特别关注术后视力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连续收治的21例前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MRI评价肿瘤是否全切,眼科评价术后视力变化.结果 随访3 -58个月,肿瘤全切19例(SimpsonⅡ级),l例复发;2例大部切除.21例患者中,视力好转15例,无变化5例,1例恶化.2例患者出现额叶静脉性梗死.结论 尽管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也较短,本研究结果基本可以说明前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是安全有效的.

  • 94例脑干胶质瘤MRI影像与病理分级的关系分析

    作者:万贻绿;漆松涛;方陆雄;冯文峰;樊俊;刘华;邓鹏;韦拳堂

    目的 探讨脑干胶质瘤的MRI影像学特点及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并有明确病理诊断的94例脑干胶质瘤的临床资料,包括MRI及病理资料,并对相关变量进行统计检验,判断该变量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脑干胶质瘤直径大小(P =0.029)、是否跨脑干轴位中线生长(P =0.016)、有无坏死灶(P<0.000)、囊变(P=0.004)以及对基底动脉包绕(P=0.001)在高、低级别胶质瘤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干胶质瘤是一类异质性肿瘤,术前根据肿瘤直径大小、是否跨脑干轴位中线生长,囊变、坏死及基底动脉包绕,可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脑干胶质瘤恶性程度,指导判断预后.

  • 1319例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余云湖;张大建;张川;俞凯;王志涛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临床特点、手术策略及并发症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319例垂体腺瘤的临床特征,以及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眶上锁孔入路、开颅切除肿瘤的治疗效果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治疗.结果 垂体腺瘤男女发病比为1∶1.34,发病年龄以30~60岁多,占66.1%.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836例(63.4%).病理类型以多激素腺瘤(26.4%)和催乳素腺瘤(21.7%)多.术后症状缓解率为95.6%,治愈率为89.3%,复发率为7.6%,病死率<0.2%.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多数垂体腺瘤的首选方案,其中经鼻蝶窦入路创伤小、恢复快,是大多数垂体腺瘤患者的首选术式.

  • 垂体催乳素腺瘤的治疗策略

    作者:牛国栋;鲁润春;贾桂军;倪明;刘伟明;贾旺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垂体催乳素(PRL)腺瘤的疗效,探讨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8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垂体PRL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血清PRL水平的变化,随访12 -45个月.结果 术前PRL为90 ng/ml时,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91.0%).肿瘤全切129例(81.6%),近全切除24例(15.2%),部分切除5例(3.2%).术后1周内134例(84.8% )PRL恢复正常.术后并发症以一过性尿崩(10.8%)和电解质紊乱(15.2%)为常见.术后6个月、1年、2年的治愈率分别为83.5%、80.4%、78.7%.结论 手术治疗需严格把握适应证,长期随访手术与药物治疗的疗效相似.垂体PRL微腺瘤不建议首选手术治疗.放疗需慎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 经眶上裂沟通颅眶的颅底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李钟铭;宋薇;杜长生;封耀辉;秦至臻;刁劲夫;王建祯;唐红

    目的 探讨通过眶上裂路径沟通颅眶的颅底脑膜瘤的特点、手术方式及术中处理要点.方法 总结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眶-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60例通过眶上裂沟通颅眶的颅底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对该类肿瘤的特殊性及手术方式要点进行分析.结果 显微手术治疗60例肿瘤,全切56例,次全切3例,大部切除1例,肿瘤全切率为93%.结论 对于该类颅眶沟通性脑膜瘤行眶-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是较好的手术方式,术后结合放疗,明显可减少复发.

  • 前床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苏少波;岳树源;张建宁

    目的 探讨前床突脑膜瘤(ACMs)的手术治疗策略和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9例ACMs患者的临床、影像学、术中和随访资料.结果 肿瘤Simpson Ⅰ级切除3例、Ⅱ级25例,Ⅲ级12例,Ⅳ级9例.术前有视力下降的30例中,术后视力恶化3例,无变化15例,视力改善12例.术后永久性并发症10例,除上述3例视力恶化者外,新发视力下降1例,轻偏瘫4例,部分性动眼神经麻痹2例.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策略,术中辨认肿瘤与重要结构的蛛网膜界面,保护血管和神经是安全切除ACMs的保障.

  • 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

    作者:张俊廷;李达;郝淑煜;王亮;林久銮;杨阳;汤劼;肖新如;吴震;张力伟

    目的 分析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治疗及长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26例岩斜区脑膜瘤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KPS评分对术前后状况进行评估,并对预后及远期生存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随访314例,男85例,女229例,术前KPS评分72.9±10.5.主要手术入路为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53.5%),肿瘤大小为(4.1±1.0)cm,全切53.8%(Simpson Ⅰ或Ⅱ级),手术死亡率2.1%,术后KPS评分为65.5 ±16.1.平均随访71.2个月,复发28例,死亡23例.随访KPS评分为74.2±28.2.术前KPS评分、肿瘤与脑干粘连和与血管神经关系等均为预后KPS(≥80分)和远期生存的独立因素.5年、10年和1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3.0%、90.6%和70.0%.结论 手术为首选治疗策略.以保留患者神经功能和改善预后生活质量为前提,行个体化治疗,未全切者应规律复查,以决定是否辅助放疗.复发病例则应积极治疗.

  • 海绵窦内侧壁的MRI特征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术前评估价值

    作者:曹磊;王守森;马明;钟群;陈宏颉

    目的 利用海绵窦内侧壁的MRI特征,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海绵窦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 运用Siemens 3.0 T磁共振机扫描39例垂体腺瘤,观察海绵窦内侧壁完整性、Knosp - Steiner分级、颈内动脉被包绕程度、海绵窦间隙受侵犯程度等,手术探查双侧海绵窦内侧壁,活检鞍底硬脑膜,计算肿瘤Ki - 67标记指数,并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利用MRI海绵窦内侧壁完整性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海绵窦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PPV 75%,NPV 100%,约登指数0.952,ROC曲线下面积0.976),与Knosp - Steiner分级、颈内动脉被包绕程度、海绵窦间隙受侵犯程度等指标具有一致性(Kappa值0.788、0.611、0.732).MRI海绵窦内侧壁完整性与鞍底硬脑膜受肿瘤侵犯及Ki - 67 LI之间均相关.结论 利用3.0 T MRI显示海绵窦内侧壁,在术前诊断垂体腺瘤侵袭海绵窦具有重要价值,对手术方案的选择、术中操作有指导意义.

  • 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细胞体外培养与检测

    作者:周杰;漆松涛;潘军;张超;颜小荣;陆云涛

    目的 探讨有效的实体性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检测体外培养的颅咽管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胰酶消化法建立实体性颅咽管瘤细胞株,并通过滤膜过滤纯化细胞;倒置显微镜、HE染色观察生长情况及细胞形态,免疫组化证实其细胞来源,噻唑蓝比色(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 肿瘤呈典型上皮样形态,免疫细胞鉴定颅咽管瘤细胞原代培养成功,肿瘤细胞增殖速度缓慢,且均为二倍体细胞.结论 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细胞通过酶消化及改良的血清培养基法成功建立,且滤膜过滤可以提高所培养细胞的纯度和成功率.

  • 经纵裂-胼胝体前部入路切除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

    作者:周庆九;林琳;栾新平;成晓江;刘波

    目的 探讨应用经纵裂-胼胝体前部入路切除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效果.方法 对经纵裂-胼胝体前部入路手术切除16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肿瘤大径2 ~4 cm7例,>4 cm9例;病变基底位于透明隔9例,位于一侧脑室的外侧壁7例,脑室扩大8例;全切12例,次全切4例(术后行放疗),无手术死亡,术后均出现短暂缄默症,2周后消失;5例出现偏瘫,经康复后可以行走;4例发生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随访14例,时间为1-7年,无复发.结论 应用经纵裂-胼胝体前部入路手术,利用颅腔自然间隙,脑组织损伤少,术后反应轻,是切除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较好入路;肿瘤与侧脑室外侧壁和下壁的粘连是影响肿瘤全切的因素.

  • 16例延髓血管网织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漆松涛;万贻绿;方陆雄;邱炳辉;李伟光;冯文峰;徐书翔

    目的 探讨延髓血管网织细胞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6例延髓血管网织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病理学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复查MRI证实所有肿瘤均完全切除,随访15例,失访1例,随访期2- 120个月,平均33个月,1例康复出院后2个月因肺部感染死亡,另1例于术后第16个月因肺部感染死亡,余13例均生活自理.结论 延髓血管网织细胞瘤是一类良性肿瘤,通过积极显微外科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甚至达到治愈.

  • 症状性松果体囊肿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周明锐;李安元;孙亮

    病例报告例1女,38岁.头痛、头晕2年,1年来坐位弯腰时突发意识丧失2次.每次晕厥发作约数分钟后意识即自行恢复,无明显其他不适;否认系统性疾病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头颅CT示松果体区有一圆形囊性肿物,大小约1.4 cm,囊壁有钙化.MRI示松果体囊性占位,囊内容物信号均匀,较脑脊液信号稍高,无增强;囊壁呈薄层,信号均匀光滑,均匀增强(图1a,b).行全身检查,排除引起晕厥发作的原因,考虑为松果体囊肿引起.采用右侧枕下幕上经小脑幕入路(Poppen 入路),术中见囊肿呈灰白色,囊壁约2mm厚,内容物清亮,较脑脊液稠,似胶冻状,囊肿前壁与第三脑室后壁融合予保留,行囊肿次全切除,可见四叠体板两上丘之间受压明显凹陷.术后恢复良好,复查MRI示囊肿已切除(图1c,d).病理检查:囊肿壁有两层细胞结构,内层为正常形态的胶质细胞层,外层为松果体细胞层,可见钙盐沉着,符合松果体囊肿的诊断.术后随访5年,头痛、头晕消失,未再有晕厥发作,正常生活和工作.

  • 北京神经外科学院专科医师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程小燕;王灵枢;王月庚;王忠诚;张亚卓

    不断提高神经外科的整体水平,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谋求为13亿人健康服务,使神经外科迈向世界先进行列,这是当代神经外科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专科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医学生毕业后教育制度,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全面推行该培训体系和制度,但尚未建立统一、规范、完整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体系和准入标准.为了全面培养和提高我国神经外科专科医师的水准,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和准入制度体系,在王忠诚院士倡导和呼吁下,在卫生部及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北京神经外科学院于2004年6月成立,作为卫生部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学院当年成立、当年招生,迄今已迈入第8个年头,现将所做工作做一回顾与总结.

  • 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培养细则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

    一、神经外科医师培养原则神经外科学是运用外科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诊治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的医疗实践科学,是外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神经外科学的主要亚专科有:神经肿瘤、神经创伤、脑血管病、脊髓脊柱病、功能神经外科、小儿神经外科、放射神经外科等.由于神经外科学是处理人体高中枢问题的科学,因此对神经外科医师的培训标准要有更高的要求.应该在有完善条件(包括人力资源、设备条件、病源、成就)的单位成立“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培训基地”,以达到正规化培养合格的神经外科专业医师的目的.神经外科医师的培训为连续性5年制,将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培养成掌握神经外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神经外科医师,为他们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求达到能独立诊治神经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水平,能独立完成颅脑外伤、大脑和小脑凸面肿瘤、脊髓外肿瘤、简单型脑动静脉畸形等手术.

  • 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培训基地细则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

    一、“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培训基地”资格认定标准由于神经外科是诊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学科,为保证神经外科医师的培训质量,应该在有完善条件(包括人力资源、设备条件、病源、成就)的单位成立“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培训基地”,所有从事神经外科临床诊疗活动的医师,必须要经过此基地的正规培训,以达到正规化培养合格的神经外科专业医师的目的.要从法律法规的高度来保证培训基地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将这些经过正规化培养的医师分配到全国各级医院,为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中华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2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