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중화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346
  • 国内刊号: 11-205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jns.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忠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原发脑内尤文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曾亮;牛洪泉;王云生;柯昌庶;雷霆

    病例报告患者男,43岁.因1个月内发作性抽搐并神志不清3次入院.患者发作时表现为先有左侧口角抽搐伴左眼向外侧斜视,后依次出现左上肢、左下肢抽搐,伴有神志不清,每次发作约2 -3 min,不伴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查体除左上肢远端肌力Ⅳ+外,无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行头颅CT检查发现右额叶等密度占位性病变(图1),进一步行MRI检查发现右额叶一大小约3 cm×3 cm×2.5 cm边界相对清晰的脑内占位,T1像上呈稍低信号,中间部分高信号;T2像上表现为稍高信号,中间部分表现为更高信号;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灶周轻度水肿(图2),考虑为恶性肿瘤伴卒中.行长程脑电图检查后发现右额有异常放电,行全身CT及ECT扫描未见全身其他部位肿瘤,后行显微手术切除病灶.术中所见:颅骨正常,硬膜完整,肿瘤无包膜、灰红色,鱼肉状,边界欠清,瘤内有陈旧性出血.

  • 脑膜瘤“脑膜尾征”的影像分型及病理

    作者:刘忆;漆松涛;方陆雄;潘军;张喜安;欧阳辉;殷春梅

    目的 探索脑膜瘤“脑膜尾征”的影像分型及病理.方法 179例凸面脑膜瘤和89例颅底脑膜瘤手术患者,术后其瘤体和硬膜标本做常规病理学检查.选取距离肿瘤基底处0~0.5 em、0.6~1.0 cm、1.1~1.5em、1.6~2.0 cm、2.1~2.5 cm、2.6 ~3.0 cm处硬膜做HE染色,检查硬膜内是否存在肿瘤细胞.分析各型”脑膜尾征”对应的硬膜肿瘤细胞侵袭率和侵袭范围的差异.结果 “脑膜尾征”在MRI上可以分为平滑型(37/268, 13.8%)、结节型(48/268,17.9%)、混合型(84/268,31.4%)、对称多极型(29/268,10.8%)、非对称多极型(70/268,26.1%).179例凸面脑膜瘤中158例(88.3%)可以见到肿瘤侵袭周边硬膜,其中82.3% (130/158)侵袭范围在2.0 cm以内,94.9% (150/158)在2.5 cm以内.平滑性“脑膜尾征”对应的硬膜肿瘤细胞侵袭范围在1.5 cm以内,各型“脑膜尾征”对应的硬膜的肿瘤侵袭率和侵袭范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膜尾征”在凸面和颅底脑膜瘤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凸面脑膜瘤,肿瘤周边硬膜切除范围建议达2.5 cm,如果这个范围不能达到,“脑膜尾征”的形态可以作为决定切除范围的参考.对于一般行Simpson Ⅱ级切除的颅底脑膜瘤,肿瘤周边的硬膜可以根据“脑膜尾征”形态采取相应的处理.“脑膜尾征”的分型对术前肿瘤周边硬膜的病理变化有一定的预测性,能够使外科医生术前预测侵袭范围和获得足够的切除范围,对降低脑膜瘤远期复发率,有重要的意义.

  • 松果体实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于洮;王光华;任晓辉;姜中利;张懋植;林松

    目的 探讨松果体实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松果体实质肿瘤患者(松果体细胞瘤10例,中分化松果体实质肿瘤13例,松果体母细胞瘤12例).CT及MRI示松果体区团块样肿物,松果体细胞瘤边界规则、清楚,增强均匀.恶性松果体实质肿瘤边界不清、分叶状,不均匀增强.手术选择Poppen入路16例,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16例,幕下小脑上入路1例和三角区入路2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3例,近全切除16例,部分切除6例.术中多数肿瘤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术后23例患者进行了放射治疗.随访7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死亡.中分化松果体实质肿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8.2个月和47.6个月.结论 术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判断良恶性肿瘤.松果体细胞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中分化松果体实质肿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治疗首选手术联合放射治疗,但预后较差.

  • 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合并舌咽神经痛27例报告

    作者:黄海韬;李岩峰;马逸;邹建军;王斌;李付勇;王全才

    三叉神经痛及舌咽神经痛二者同时发病少见.辽宁省人民医院从2000年12月至2009年8月,共收治了27例此类患者,经手术治疗,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27例均为同侧三叉神经痛合并舌咽神经痛.男12例,女15例;年龄34~79岁,平均58.6岁;病程2-30年,平均6.6年.既往均经卡马西平治疗,5例行封闭治疗,2例行射频治疗.疼痛部位:主要是面颊部伴口咽、舌根处或外耳道、耳后疼痛.其中三叉神经痛位于Ⅱ+Ⅲ支者11例,Ⅰ+Ⅱ+Ⅲ支者6例,Ⅲ支者5例,Ⅰ+Ⅲ支者2例,Ⅱ支者2例,Ⅰ+Ⅱ支痛者1例.舌咽神经痛中疼痛主要位于口咽、舌根处者15例;疼痛主要位于外耳道、耳后者12例.

  • 丘脑动静脉畸形出血行血肿穿刺引流一例

    作者:涂勇;李锋

    患者 男,35岁.因突发意识障碍10h入院,呕吐胃内容物数次,无抽搐,既往无外伤、手术史,入院时刺痛睁眼,肢体屈曲,只能发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 m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右侧Ⅳ级,肌张力正常,右巴氏征阳性.头颅CT示左外囊区脑出血(图1).为查明出血原因,入院8h后在局麻下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提示脑深部动静脉畸形,供血来自左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引流静脉于丘脑、中脑附近汇入直窦(图2).考虑开颅手术风险大给予保守观察治疗,观察过程中患者燥动不安加剧,刺痛反应较前迟钝,左侧瞳孔稍大光反射迟钝.

  • 头部刀刺伤致上矢状窦破裂一例

    作者:张强;杨明飞

    患者 男,27岁.以"刀刺伤致伤头部5h"入院.查体:嗜睡,呼之能应,左顶部可见外露于颅骨的刀柄,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侧肢体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头颅CT示:顶叶见条状金属密度影及团片状密度增高影,顶骨见骨折影(图1).入院诊断为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脑挫裂伤、双顶金属异物、左顶颅骨骨折、头皮裂伤.在急诊全麻下行左顶清创、颅内金属异物摘除术.术中见匕首自左顶结节内侧、中线左侧2 cm处刺入头皮,以匕首刺入部位为中心标记"S"形手术切口,逐层切开头皮,牵开皮瓣,电凝止血,见匕首刺入颅骨内,在颅骨上钻孔4个,跨上矢状窦的颅骨用咬骨钳咬开,其余3边用线锯锯开,小心分离骨瓣与硬膜,将骨瓣连同匕首一起取下.见硬膜破裂约2 cm,上矢状窦左缘有一约3mm破裂口,有活动性出血,先用脑棉压迫止血,再顺序翻开脑棉,依次缝合止血.悬吊硬膜,剪开硬膜,电凝皮层及创道出血.

  • 成年男性鞍区原发性绒癌一例

    作者:于向荣;王清;万佳艺

    患者 男,23岁.因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复视,眼睑下垂,视力下降伴头痛、头晕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血压、脉搏)及血生化、血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CT检查示鞍区占位性病变,大小约4 cm x3.5cm×2.2cm(图1).MRI检查示病灶T1WI呈等信号,其内可见片状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等高混杂信号;静脉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后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囊变、坏死区,病灶包绕海绵窦,累及视交叉,鞍底破坏,病灶向蝶窦及鞍上池区蔓延(图2,3).术中见蝶窦腔内充满组织,血供丰富,鞍底骨质已被破坏、吸收,肿瘤组织质地较软,并伴有暗红色血凝块形成病理诊断绒毛膜上皮癌(图4).

  • 原发性颅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作者:邹文辉;廖声潮;吕自力;秦坤明;冯大勤;黄玮

    患者 女,65岁.因"左上肢乏力1个月,头痛2周"入院.查体:左上肢肌力Ⅳ级,余无异常.头颅CT示:右额叶一巨大占位病灶,呈等、高混杂密度影,周围可见大面积水肿带,侧脑室受压,中线左移,局部额骨增生.MRI示:右额叶一大小约6.8 cm×5.7 cm ×5.0 cm的T1WI等低信号,T2WI高低混杂信号实质性肿块,边界尚清,其内信号不均,并有囊变.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呈结节及环形不均匀强化,肿块跨中线向对侧生长(图1,2).术中见:肿痛位于右额叶,边界清,约成人拳头大小,色灰黄,质地坚硬,中间有坏死,血运较差,由右侧大脑前动脉分支供血,基底位于右侧筛板,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肿瘤侵及大脑镰向对侧生长,致上矢状窦前1/3闭塞,并侵及硬脑膜和额骨.

  •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技术探讨

    作者:王奎重;袁绍纪

    在过去20年中,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随着新材料的出现而快速发展.微弹簧圈填塞的方法开创了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新纪元,颅内专用自膨胀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方法大大减小了动脉瘤的复发率.近3年来,大宗病例报道血流导向装置( flow diverting device)治疗颅内大型、巨大型或梭型动脉瘤取得了良好效果[1-6].这种装置在治疗动脉瘤的机制、支架结构和释放技术等方面与普通颅内支架有较大差异,本文根据作者应用血流导向装置经验和相关文献对这些差异进行综述,以对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技术加以探讨.

  • 胶质母细胞瘤常用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作者:崔向丽;隋大立;贾文清;林松

    恶性胶质瘤是常见的致命性的脑肿瘤.目前,国际标准的治疗方案是大程度地安全切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 temozolomide,TMZ)或亚硝基脲类药物辅助化疗.近5年来,尽管研究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恶性程度和发病率高、侵袭性强的胶质母细胞瘤( glioblstoma,GBM)的平均生存期仅由10个月延长到14个月,经手术切除辅助放化疗综合治疗后复发仍常见,中位生存期仅有12 - 15个月,显然,临床迫切需要新的有效手段治疗GBM[1].TMZ作为一种烷化剂,可以口服给药,并且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小,可以与放疗同步使用,或放疗后使用.新的手术方法,如荧光引导下的切除和神经内镜技术在恶性胶质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此外,在未来10年,基础和转化研究将进一步改善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其中包括阻断肿瘤异常增殖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信号通路,克服对目前治疗药物的耐药.

  • 磁共振波谱在胶质瘤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郭俊;黄峰平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利用化学位移原理测定人体内化合物的一种非损伤技术.可以测定脑组织或肿瘤组织能量代谢、神经元损坏、细胞膜增殖及坏死转换等不同的信息,实现对病变的定性甚至定量诊断,是胶质瘤诊治的有力工具[1].一、MRS的基本原理及技术处于不同分子中的同一种磁性原子核,因分子结构差异,磁性原子核受到电子云的屏蔽作用不同,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原子核会表现出迸动频率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现象.MRS利用化学位移的微小变化采集信息,通过放大增益并经傅立叶变换转为MRS.不同化合物中原子核的进动频率在MRS中的位置以百万分几(parts per million,ppm)为单位来描述.其含量和代表该化合物波谱的曲线下面积呈正比.化合物浓度可用相对定量和绝对定量表示.

  • 内皮祖细胞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群英;赵红如;惠国桢

    干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并通过细胞不对称分裂分化成其他细胞[1].与干细胞相比,祖细胞是已经程序化的、确定向特定细胞系分化的细胞.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祖细胞,它可以持续自我更新,在特定的条件下分化为成熟的内皮细胞.EPCs通常处于静止状态,当机体受到生理或病理刺激后,即发挥其较强的增殖、分化潜能,分化为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受损血管的修复.目前EPCs已成为血管发生和血管新生领域研究的热点,EPCs移植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血管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本文对EPCs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奥拉西坦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及疗效

    作者:刘科

    奥拉西坦(Oxiracetam)是作用于中枢网状结构的拟胆碱能益智药,可透过血脑屏障,刺激特异性中枢神经通路而达到治疗效果.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痴呆、休克、老年性精神衰退综合征、低能儿童的大脑发育以及改善正常人的记忆力.有报道[1-2]对于急慢性缺血性脑病应用奥拉西坦进行治疗也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近年来,多有将奥拉西坦应用于各种颅脑损伤的治疗的报道[3-4],结果表明奥拉西坦对不同程度颅脑损伤在改善颅脑损伤后遗症、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提高患者的伤后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肯定的疗效.

  • 屏状核与其周围白质纤维束关系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作者:徐进;王峰;苗林;王恩杰;申法政;刘诤;孙涛

    目的 对屏状核及其周围的白质纤维束进行显微解剖学关系研究,并分析其功能意义.方法 在4~25倍手术显微镜下,运用Klingler纤维剥离技术,解剖剥离10例被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观察屏状核及其周围白质的解剖结构.结果 屏状核分为两部分:位于后上的背侧屏状核及位于前下的腹侧屏状核.屏状核是一位于岛叶深部、为众多白质所包绕的不规则薄层状灰质,屏状核内侧和背侧是外囊纤维,外侧为外囊纤维,腹侧是钩状束及枕额下束,后下为内囊的豆核下部纤维由内向外穿出.其中来自钩状束、枕额下束的纤维进入或横贯腹侧部屏状核,来自外囊的纤维起始或终止于背侧屏状核,来自外囊的部分纤维起始或终止于背侧屏状核,来自内囊豆核下部的部分纤维进入或横贯屏状核后下极.结论 通过研究屏状核周围白质纤维束的解剖功能学或许可以为屏状核的功能研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 嗅鞘细胞移植后大鼠损伤脊髓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

    作者:张洁元;段朝霞;陈莉发;李兵仓

    目的 研究嗅鞘细胞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内的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以从NGF角度探讨嗅鞘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用NYU -Ⅱ撞击机(10g-25 mm)损伤T10脊髓制作脊髓损伤(SCI)模型,随机分为嗅鞘细胞组、DMEM组各24只;另设立正常对照组6只.将GFP-嗅鞘细胞细胞悬液移植入嗅鞘细胞组大鼠损伤处,DMEM组用单纯的DMEM/F12液代替,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移植术后1d、7d、14 d、21 d,用BBB评分法测定脊髓运动功能,RT - PCR方法比较各时间点NGF表达差异.移植术后第21天应用免疫组化比较嗅鞘细胞组、DMEM组、正常对照组大鼠脊髓损伤区NGF的表达差异.结果 移植后1d、7d、14 d、21 d,嗅鞘细胞移植组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同期DMEM组.NGF表达量在术后第1天高,第7天达峰值,之后缓慢降低.移植后第21天,嗅鞘细胞移植组脊髓NGF表达量高于同期DMEM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嗅鞘细胞移植可上调损伤脊髓NGF的表达,从而促进了损伤脊髓的修复.

  • 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大鼠脑血肿周围血管新生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赛音巴雅尔;林贵军;饶芝国;贾继明;闫昕

    目的 研究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区新生血管、GAP - 43表达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外源性VEGF对脑出血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二步自体血脑内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治疗组于术后8-15 d连续经腹腔给予外源性VEGF,给药后15d和30 d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34、GAP -43的表达.用CD34的表达来反映血管新生情况,用GAP - 43、Longa神经功能评分反映神经损伤及修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CD34阳性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场面积在15 d和30 d均高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P<0.01).治疗组15 d及30 d的GAP - 43阳性细胞表达率及阳性颗粒所占的面积比上调,与模型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nga评分提示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提前于模型组(P<0.01).结论 外源性VEGF可促进新生血管生长,提高受损中枢神经系统GAP- 43表达,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

  • 颅骨多处钻孔硬膜翻转并骨膜贴敷术治疗烟雾病

    作者:赵旭;王志刚;李卫国;曲春城;孟庆虎;王成伟

    目的 初步探讨应用颅骨多处钻孔硬膜翻转并骨膜贴敷术治疗烟雾病的疗效.方法 对25例烟雾病患者行颅骨多处钻孔硬膜翻转并骨膜贴敷术,术后随访3个月-3年.结果 20例缺血型患者术前原有症状术后均好转,5例出血型患者术后未发生再出血.9例患者行DSA复查,造影结果显示38个骨孔均有新生血管生长,缺血区血运改善.手术并发症包括硬膜下血肿1例、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5例、发热1例.结论 单独应用颅骨多处钻孔硬膜翻转并骨膜贴敷术治疗烟雾病是简单、安全、有效的.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Caspase-12表达及海马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姚俊岭;赵冬;戴晶;刘祺;许晖;姬云翔;赵瑾;王业忠

    目的 检测内质网特异性因子Caspase - 12及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凋亡的表达,分析内质网应激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54只大鼠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手术组、假手术组又分为3h、12 h、24 h、48 h亚组.利用RT - PCR检测Caspase - 12的表达,TUNEL测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凋亡,电镜及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Caspase - 12在SAH后3h开始增高,24 h达到高峰,48 h开始降低,但48 h时较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仍高(P<0.01),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阳性细胞在3h时开始出现,但与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阳性细胞数在24h达高峰,48 h开始降低,但较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仍高(P<0.01).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在光镜下可见明显核固缩.各组间Caspase - 12的表达量与细胞凋亡阳性数量呈正相关(r=0.753,P<0.01).结论 内质网应激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 烟雾病血管搭桥术中脑氧供需平衡监测

    作者:梁发;何颖;焦希平;王嵘;张东;韩如泉

    目的 探讨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监测在烟雾病患者行脑血管搭桥术中反映脑氧供需平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7例缺血型烟雾病患者,ASA Ⅰ ~Ⅱ级,Suzuki≥Ⅲ级,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下行脑血管搭桥手术.术中常规监测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脑电双频指数(BIS)、体温(T)、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及记录动静脉血气分析数据,并根据Fick原理计算脑动脉-颈内静脉球氧含量差(Ca - vDO2).术中维持BIS在40 ~50,按随机顺序调节呼吸参数,分别将PaCO2控制在30、40、50 mmHg水平,稳定10 min后记录上述监测指标.结果 术中MAP、HR、Hb、BIS、T、PaO2无显著变化.rSO2和颈静脉球氧饱和度(SjvO2)随着PaCO2的增减而升高或下降(P<0.01);Ca - vDO2随着PaCO2的增减而降低或升高(P <0.05);rSO2与SjvO2呈明显正相关(r=0.745,P=0.000),而rSO2与Ca - vDO2呈显著的负相关(r=-0.64,P=0.000).结论 烟雾病患者行脑血管搭桥术中,rSO2监测能够及时准确反映额叶脑血流及氧供需平衡的变化,预防术中脑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 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治疗449例分析

    作者:吴群;吴盛;凌晨晗;张建民;陈高;沈宏;傅伟明;赵学群;祝向东;胡华

    目的 比较颅内破裂动脉瘤急性期和非急性期手术治疗的特点.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49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病例进行分析.比较急性期手术组与非急性期手术组在术前破裂风险、完全夹闭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两组相比,非急性期手术组术前再破裂风险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完全夹闭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中,Hunt - Hess Ⅰ ~Ⅲ级亚组间术前再破裂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同级别亚组间完全夹闭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期手术可以明显减少术前再次出血,尤其是Hunt - Hess评分Ⅰ~Ⅲ级的患者可通过急性期手术减低因术前出血引起的死亡致残风险.

  • 标准式与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

    作者:林凯;王继跃;隋少华;刘卫东;郝继恒;惠浴祚;张士刚;张利勇

    目的 探讨标准式与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方法 总结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0侧,标准术式25侧,外翻术式65侧,分析两种术式的特点,评价其应用价值及疗效.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动脉阻断时间为:标准式为13.4 -48.2 min,外翻式为14.5 - 31.2 min.术后患者均复查颅颈CTA,必要时复查颅脑CT,显示手术侧颈动脉形态正常.采用标准式中2例2侧术后出现术侧脑梗死灶,另有2例2侧术后11个月出现吻合口区域粥样斑块形成、再狭窄;外翻式中1例1侧术后14个月出现再狭窄;8例8侧颈内动脉狭窄伴扭曲者采用外翻式后扭曲消失.结论 标准式及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以有效地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脑卒中.两种手术方式各有特点,应根据手术者的习惯、熟练程度以及患者病变、影像、解剖特点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水分离技术在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中的应用

    作者:孟成杰;王中;陈罡;马超

    前循环动脉瘤因其解剖学特点,术中需要小心分开外侧裂或前纵裂,尽力避免牵拉、压迫脑组织.但是分开外侧裂或前纵裂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外侧裂在整个行程中均有蛛网膜覆盖,不同患者的蛛网膜厚度、宽度、密度、坚韧度、脆性都有很大差别,外侧裂区血管结构复杂,手术技术要求高.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应用水分离技术(water dissection technique)显微手术治疗72例77个前循环动脉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3D-CTA与3D-DSA在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季卫阳;丁鸭锁;殷力维;王东;鲁晓杰

    目的 对比分析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 - CTA)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 -DSA)在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SAH)入院临床拟诊颅内动脉瘤的46例患者同时进行头颅3D -CTA和3D - DSA检查.研究并比较动脉瘤的检出情况、瘤颈显示情况、瘤体与载瘤动脉的关系等影像特点.结果 46例患者,阴性3例,余43例患者共检出52个动脉瘤.将3D -CTA和3D - DSA检查的准确性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D -CTA可作为sSAH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但结合3D - DSA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进而为治疗动脉瘤制定出佳方案.

  • 腰大池引流加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48例分析

    作者:蔡可胜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男30例,女18例.年龄14~68岁,平均42岁.颅脑外伤术后27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18例,脑肿瘤术后3例.其中术后脑脊液漏5例.48例均有高热,体温38.5℃~40℃、寒战、头疼、呕吐及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11例,癫痫发作4例.

  • 多发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于金录;许侃;丁小博;王宏磊;罗祺

    目的 总结146例多发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病例中所含的动脉瘤进行判定,将其划分为责任动脉瘤与非责任动脉瘤,责任动脉瘤予以夹闭治疗,非责任动脉瘤予以选择性夹闭治疗.结果 146例中,术后GOS评分5分者136例,4分者6例、3分者1例、1分(死亡)者3例;术后3个月至6个月时行CTA检查随访者143例,见夹闭的动脉瘤无复发,未予治疗的动脉瘤无变化;电话随访5 -10年者128例,随访至6年时未予治疗的非责任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 对多发颅内前循环动脉瘤进行选择性的夹闭治疗能获得满意的预后.

  • Wingspan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症状性粥样硬化性狭窄

    作者:张磊;黄清海;张永巍;刘建民;洪波;许奕;赵文元

    目的 评价Wingspan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手术技术成功率为98.4%(125/127).操作相关并发症率为3.1% (4/127).78.0%(99/127)患者接受了影像学随访.支架内再狭窄率为20% (20/99),其中1例(5%)为症状性支架内再狭窄.高脂血症、参考血管直径及残余狭窄程度和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支架植入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症状性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安全的,操作相关并发症率低.虽然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但多无相关临床症状.

  • 侧脑室内胶质瘤与脑膜瘤的碰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于金录;曲丽梅;许冰;黄海燕

    目的 报告1例罕见的侧脑室内胶质瘤与脑膜瘤的碰撞瘤,并探讨其发生原因.方法 39岁男性,6年前曾行侧脑室内胶质瘤切除术;此次以头痛及头晕发病,MRI示胶质瘤原位复发,且同时合并另一占位性病变,予以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胶质瘤与脑膜瘤的碰撞瘤;本文同时也对这种碰撞瘤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术后患者恢复满意,并行伽玛刀放射治疗,随访1年时患者状态良好.本文在复习侧脑室内胶质瘤与脑膜瘤的碰撞瘤发生原因后,总结了几种假设.结论 复发的胶质瘤诱发脉络丛内的蛛网膜细胞恶性转化可能是导致脑膜瘤的原因,同时胶质瘤的刺激也可能诱导了脑膜瘤的生长.

  • 人脑胶质瘤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血管生成拟态现象的观察

    作者:李聪;陈银生;赛克;吴明玮;陈芙蓉;梅鑫;陈忠平

    目的 观察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生长过程中的血管生成拟态现象(VM)以及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87单细胞悬液(2×106个/0.1 ml)于4周龄裸鼠皮下注射建立移植瘤模型.应用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和高碘酸雪夫(PAS)试剂双染的方法检测40例不同大小的皮下移植瘤中的VM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结果 VM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在不同大小的裸鼠皮下U87移植瘤中均存在.微血管密度(MVD)和肿瘤的直径呈正相关(r=0.393,P=0.012),血管生成拟态密度(VMD)与MVD负相关(r=-0.404,P=0.010),而与肿瘤的直径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 =0.575).结论 血管生成拟态与内皮依赖性血管是两种不同的肿瘤循环形式,在U87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过程中持续存在并具有互补性,共同为肿瘤的生长提供营养支持.

  • 精确放疗同步替莫唑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疗效初探

    作者:陈怡东;房彤;蒋静;陈力;孙保锦;邱晓光

    目的 探讨精确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对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54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接受精确放疗(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随后接受替莫唑胺辅助化疗.结果 全组共21例死亡,均死于肿瘤复发.全组1年总生存率为79.6%,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8.7%.32例出现复发,其中原位复发为16例.卡氏评分(KPS≥70分)组1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卡氏评分(KPS< 70分)组(86.8%与50.8%,P=0.005).全切或近全切除组1年总生存率高于部分切除组(84.4%与70.5%,P=0.067).仅2例出现3度以上不良反应(骨髓抑制).结论 精确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模式,卡氏评分和手术切除肿瘤的程度是影响生存的重要因素.

  • CD133剪接变体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曾令成;王煜;万锋;叶飞;郭东生;雷霆

    目的 判断CD133剪接变体的表达与AC133抗原决定簇的关系.方法 对AC133阳性和阴性胶质瘤细胞中剪接变体的表达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AC133阳性胶质瘤干细胞诱导分化下CD133剪接变体的表达研究.以RT - PCR针对性的扩充CD133 mRNA条件外显子集中序列,并通过DNA测序确定其条件外显子,同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了条件外显子表达的定量分析.结果 AC133阳性和阴性细胞均表达相同的CD133 mRNA剪接变体,剪接变体的表达与CD133蛋白的亚细胞分布无关联.AC133阳性胶质瘤干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含3号条件外显子的剪接变体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 在脑胶质瘤中,未能证实与AC133抗原决定簇表达呈特异关联的剪接变体,含3号条件外显子的剪接变体表达与胶质瘤细胞的分化表型相关联.

  • IL-13Rα2致敏的DC-CTL对人胶质瘤干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

    作者:沈国良;郑伟明;孙顺进;苏志鹏;朱丹化;叶盛;涂明;唐建平

    目的 比较IL - 13Rα2致敏的DC - CTL对人胶质瘤干细胞和普通胶质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 用神经干细胞无血清培养法培养出U251胶质瘤干细胞并进行免疫荧光鉴定,GM- CSF、IL-4体外诱导成树突状细胞(DCs),与人工合成的IL - 13Rα2(345-354)多肽孵育后再激活T淋巴细胞,CFDA - SE/PI双荧光染料标记的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其对U251胶质瘤干细胞和普通U251胶质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结果IL - 13Rα2(345-354)抗原肽致敏的DC - CTL对U251胶质瘤干细胞的杀伤率为(18.59±1.42)%,高于未用抗原肽致敏的DC - CTL及CIK对胶质瘤干细胞的杀伤率,其杀伤率分别为(10.35±0.98)%和(7.15±0.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IL- 13Rα2(345-354)抗原肽致敏的DC - CTL对U251胶质瘤干细胞的杀伤率也高于其对普通U251细胞(11.53±0.65)%的杀伤率(P=0.001).结论 IL - 13 Rα2(345-354)致敏的DC - CTL在体外对胶质瘤于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且杀伤率高于对普通的胶质瘤细胞.

  • 胶质瘤CD133阳性和阴性U87细胞蛋白质组学分析

    作者:王存祖;杨伟现;赵鹏;尤永平;傅震;欧阳琦;许慧中

    目的 通过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中CD133+和CD133-细胞进行配对研究,寻找差异性蛋白.方法 通过磁珠选择分离U87中CD133+和CD133-细胞,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 - PAGE)检测上述细胞总体蛋白,分析差异性蛋白点.通过质谱( MALDI -TOF - MS)对蛋白点进行鉴定,建立两种细胞差异性蛋白文库.结果 CD133+和CD133-细胞配对比较,蛋白质组学检测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2D - PAGE蛋白点共有73个,>1.5倍差异蛋白点有46个,>2倍差异蛋白点有27个,>3倍差异蛋白点有8个.在CD133+ U87细胞中,有10个蛋白表达增多(上调),63个蛋白表达下降(下调).共得到44张高质量质谱肽质量指纹图谱(PMF),鉴定了35种蛋白质.结论 CD133+和CD133-细胞是同一细胞株中两种不同的细胞,蛋白方面存在的差异,将成为进一步研究它们相互关系的重要靶点.

  • 脑动脉瘤治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

    作者:毛颖

    脑动脉瘤是常见的脑血管病,破裂后造成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具有很高的病残率和病死率.因此,对于SAH患者,早期发现和尽快明确诊断,并及时进行外科干预,是临床医师的重要任务.目前脑动脉瘤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哪种技术更为有效,何时采用更为合理,如何评价治疗效果.这些问题在现阶段我们尚无法回答,惟有联合多中心进行前瞻性的大宗病例对照研究予以客观评估.

中华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2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