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중화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346
  • 国内刊号: 11-205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jns.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忠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华法林相关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附65例报告)

    作者:王建涛;阚志生

    目的 探讨华法林相关脑出血(WIC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6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5例W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8例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7例行穿刺置管引流.结果 65例患者血肿平均体积为(46.8±13.7) ml,服用华法林为1.5 ~ 6.0 mg/d,平均(3.5 ±1.5)mg/d;服药时间为3~ 72个月,平均(27.8±3.4)个月.脑出血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2~5.6,平均2.7±1.2;48例(73.8%)患者在抗凝推荐范围内(INR:2.0~3.0)发生了脑出血.65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术后2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Ⅴ级28例(43.1%),Ⅳ级15例(23.1%),Ⅲ级8例(12.3%),Ⅱ级5例(7.7%),Ⅰ级9例(13.8%);死亡9例(13.8%)患者中,因再出血死亡4例,多脏器功能衰竭5例.结论 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治疗WICH,可以防止血肿扩大,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 基于国内单中心和网络数据库数据的垂体脓肿临床分析

    作者:高路;郭晓鹏;田蕊;汪强;冯铭;姚勇;连伟;邓侃;王任直

    目的 基于国内单中心和网络数据库的垂体脓肿相关数据,探讨垂体脓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1)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6例垂体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2)基于PubMed、Embase、CNKI以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4个网络数据库,检索垂体脓肿的相关文献,纳入病例数>10例的临床研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根据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的病例资料和网络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共纳入193例垂体脓肿患者,其中男92例,女101例;平均年龄为(43.7±3.1)岁;平均病程为(37.4±25.0)个月.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等压迫症状142例(73.6%),垂体前叶功能低下120例(62.2%),视力、视野障碍106例(54.9%),垂体后叶功能受累66例(34.2%),感染相关症状63例(32.6%);MRI表现为典型鞍区环形强化病变130例(67.4%).治疗方面,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172例(89.1%),开颅手术17例(8.8%),其他方法治疗4例(2.1%).66例垂体脓肿患者平均随访(7.2±4.9)年.复发8例(12.1%).结论 患者表现为垂体功能低下、尿崩,MRI显示环形强化的鞍区囊性病变时,诊断应考虑垂体脓肿.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手术充分引流以及激素功能低下时行替代治疗是治疗垂体脓肿的关键.

  • Rathke囊肿相关性头痛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齐春晓;宋飞;魏明海;刘健;王东

    目的 探讨Rathke囊肿相关性头痛的特点及危险因素,为术前评估头痛与Rathke囊肿的相关性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Rathke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对头痛的有效性进行分组,分为Rathke囊肿相关性头痛组(18例)和对照组(12例),并对各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Rathke囊肿相关性头痛部位主要位于前额及眶后13例,位于颞侧3例,同时伴有前额及颞侧各2例,无弥漫性头痛.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头痛家族史、囊肿体积及磁共振T2信号强度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垂体功能紊乱(P=0.009)、磁共振T1高信号(P=0.008)、术前视力视野障碍(P =0.024)及囊肿周围环形强化(P =0.008)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垂体功能紊乱(OR=0.069,P=0.046,95% CI:O.005~0.905)和囊肿周围环形强化(OR=12.779,P=0.049,95% CI:1.010 ~161.691)是Rathke囊肿相关性头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athke囊肿相关性头痛的部位常位于前额及颞部,头痛机制复杂,术前垂体功能紊乱、MRI环形强化与头痛关系密切,精确的术前评估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 经额定向穿刺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作者:官卫;王强;马涛;杨常春;刘春波;叶云

    目的 比较穿刺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 纳入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68例未脑疝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并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其中24例采用经额定向穿刺引流术(穿刺组),44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的病死率及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良好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侧别、血肿量、术前意识状态及手术时机等临床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穿刺组较开颅组手术时间短[分别为(42.3 ±11.3)min、(172.2±45.3) min,P<0.001];术后并发症少(分别为16.7%、52.3%),其中局灶性脑梗死(分别为0%、22.7%)、肺部感染(分别为16.7%、45.0%)及气管切开率(分别为4.2%、40.9%)穿刺组均明显低于开颅组(均P<0.05);术区再出血(分别为4.2%、15.9%)及术后1个月内的病死率(分别为0%、13.6%)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ADL的良好率穿刺组高于开颅组(分别为95.8%、68.2%,P<0.01).结论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尚未脑疝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可考虑将穿刺引流术作为首选术式,开颅血肿清除术作为治疗穿刺术后再出血患者的补救手术.

  • 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李健;郑晶

    高血压引起的脑干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常继发多种并发症,因而造成患者的病死率较高[1].目前,由于该病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临床大多采取保守治疗,甚至认为是手术禁忌[2-3].本文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6月至2015年3月手术治疗的22例重型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的临床效果,并与同期保守治疗的24例患者进行比较.

    关键词:
  • 自体颅骨瓣修补术后骨吸收的分类及分级研究

    作者:刘壮;彭飞;栾金利;刘兴明;张健;费昶

    自体骨瓣具有塑形满意、免疫排斥反应少、成本低和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1-2],被认为是颅骨缺损的理想修补材料[3-10].骨瓣吸收是自体颅骨修补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文献报道中差异较大[11-20].目前对于自体颅骨修补术后骨瓣吸收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是造成各研究者报道的骨瓣吸收发生率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14-18].

    关键词: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陈其钻;王守森;刘峥;张尚明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 NSL)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收集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8月至2016年8月经病理学证实的32例PCNSL患者,分析其CT及MRI影像学特征.结果 32例中,单发者18例(56%),多发者14例(44%),共50个病灶;肿瘤好发于基底节区、胼胝体等深部脑组织,为76%(38/50),浅部脑组织为24% (12/50);瘤周水肿多为轻、中度(76%,38/50).CT平扫显示,44个(88%)病灶呈等或稍高密度,6个病灶呈稍低密度(12%);11例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强化改变.MRI T1加权成像病灶多呈等、低信号或等信号(92%,46/50),T2加权像多呈等信号或等、高信号(92%,46/50),弥散加权像多为高信号(90%,45/50);增强扫描表现均匀一致的“团块状”、“裂隙征”、“蝶翼状”、“卫星灶”、“握拳状”及“缺口征”等多种典型强化方式.病理学证实,30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为T细胞淋巴瘤.结论 PCNSL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有助于PCNS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蛛网膜下腔型脑囊虫病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告

    作者:李智强;吴喜

    例1 男,53岁;籍贯内蒙古,蒙古族.因“左侧面部疼痛1年,加重半个月”于2014年11月7日入住乌兰浩特市兴安盟医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部疼痛,疼痛为阵发性电灼样,不能忍受,每天发作10余次,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停止,口服止痛药后症状略缓解.无头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及四肢抽搐等症状.近半个月疼痛加重,口服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因惧痛不敢进食及刷牙.年轻时曾有食患囊虫病猪肉史,平素喜食生菜.患脑囊虫病史4年,口服药物后症状缓解.体检:意识清楚,语言流利,左侧面部痛觉略减退,有疼痛扳机点,四肢肌力、肌张力及腱反射均正常,病理征未引出,无脑膜刺激征.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为170 mmH2O,脑脊液有核细胞数为74×106/L,生化检查正常.血清和脑脊液的囊虫抗体均为(+).头部CT示,脑内多发囊样灶和钙化灶;MRI示,大脑前纵裂池、左侧外侧裂、左侧小脑脑桥脚蛛网膜下腔、双顶叶多发囊性异常强化灶(图1A ~C).影像及病史诊断为混合型脑囊虫病、蛛网膜下腔型脑囊虫致继发三叉神经痛.给予三叉神经旁脑囊虫摘除、三叉神经松解、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术中见蛛网膜增厚,剪开蛛网膜,见神经外观颜色正常,三叉神经根部因蛛网膜增厚及囊虫样物质粘连形成绞索,牵拉小脑后下动脉卡压神经根部,切除囊虫样坏死物质;彻底松解神经周围粘连,游离三叉神经根部,解除蛛网膜粘连绞索及小脑后下动脉造成的神经卡压,涤纶垫片垫于三叉神经根部,术后症状即消失.腰椎穿刺治疗3次,无感染,治愈出院.由于其他脑叶仍有囊虫,口服肠虫清10 d.病理学结果示,变性组织内有少许淋巴细胞浸润(图1D),考虑脑囊虫已变性坏死,形成坏死物与蛛网膜粘连形成绞索,牵拉小脑后下动脉,卡压三叉神经根部形成三叉神经痛.

    关键词:
  • 脊髓支气管源性囊肿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郭建忠;魏尧;谷如雷;张刚利;吉宏明

    支气管源性囊肿(bronchogenic cyst,BC)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常见于儿童,多发于纵膈.BC亦可发生于胃肠道、心包、胸骨、皮下等部位,故其临床表现多样[1].发生于脊髓的BC(spinal bronchogenic cyst,SBC)更加罕见,迄今为止文献报道仅17例[2-15].2015年10月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了1例SBC患者,结合既往文献对SBC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
  • 原发性马尾区副神经节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吴昊;汪永新;李全才;黄斌;郭运发;刘亚军;王金龙;罗坤

    副神经节瘤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好发于肾上腺髓质、头颈部、腹膜后椎旁等副神经节区域,发生在椎管内的副神经节瘤临床少见,发生在马尾区的副神经节瘤更为少见[1-5].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术前容易误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3月收治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椎管内马尾区副神经节瘤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结合文献复习总结椎管内副神经节瘤的MRI特点及诊疗体会如下.

    关键词:
  • 青少年颅内远端动脉瘤二例报告

    作者:胡坤;张震宇;蒋秋华

    青少年是指年龄为15 ~18岁的一类特殊人群,其颅内动脉瘤发病率低.颅内远端动脉瘤主要是指远离Willis环、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而位于动脉远端的一类动脉瘤,发病率占颅内动脉瘤的2%~5.5%[1-2].其中,青少年颅内动脉瘤不在Willis环,且位于颅内动脉远端者极为罕见,国内外鲜有相关文献报道,偶见个案报道[3],故其确切发病率尚未见相关报道.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2例青少年颅内远端动脉瘤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光遗传学联合纳米材料硫化铜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孙家行;邵晓东;郑永日

    癫痫是一组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细胞群过度异常放电而引起的慢性、阵发性的脑功能障碍.目前约有1%的世界人口受癫痫发作的影响,其中癫痫在国外的患病率约为5% ~ 7%,在我国约为0.33%~0.58%[1].虽然早期可以应用抗癫痫药物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但仍有超过20%的患者对药物产生顽固的耐药性,终发展为难治性癫痫.近年来,一种新兴技术“光遗传学”逐渐应用于癫痫的治疗研究领域.该技术是基于光学和遗传学相结合,通过构建光敏蛋白基因载体并表达于特定的神经元区域,利用不同波长的外源光照射来精准地兴奋或抑制神经元活动[2].

    关键词:
  • 低级别胶质瘤辅助化疗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作者:苑诗文;卢雪心;吴劲松

    神经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原发性神经上皮肿瘤.根据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其中Ⅰ级和Ⅱ级属于低级别胶质瘤,成年人中多数为Ⅱ级胶质瘤,主要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瘤和少突星形细胞瘤[1].尽管低级别胶质瘤生长相对缓慢,但有复发和转化为高级别胶质瘤的倾向,临床上存在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低级别胶质瘤主要发生在30 ~ 45岁的青中年,其预后具有较大差异,中位生存期为5 ~12年,经有效治疗也可延至20年左右[2].因此,在治疗策略上除了应尽可能延缓肿瘤生长速度、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更应注重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命质量.大化安全切除是低级别胶质瘤重要的初始治疗手段,在此基础上放疗的辅助治疗作用已较为明确,而辅助化疗的临床地位仍有待商榷,亟需开展高级别的临床循证医学研究.本文拟对低级别胶质瘤辅助化疗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 脊索瘤的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郭腾显;李欢;吴震

    脊索瘤(chordoma)是起源于胚胎时期残余脊索组织的具有侵袭性的肿瘤,其生长缓慢,并呈低至中度恶性,发病率低于1/100万,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其范围为1~80岁,但主要好发于40~60岁.脊索瘤原发部位主要在骶骨(50% ~60%)、颅底(25%~35%)以及脊柱(5%)[1-2].脊索瘤占原发恶性骨肿瘤的1%~4%,整体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5∶1.0~2.0∶1.0.脊索瘤的病理分型主要有经典型、软骨瘤样型及未分化型[2-4].脊索瘤在影像学上大多表现为略高密度影或混合密度影,斜坡、鞍区或其他肿瘤所在区域出现骨质破坏,肿瘤组织呈蜂窝状改变[4-7].

    关键词:
  • 脑膜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赤;刘丕楠;赵赋

    脑膜瘤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之一,约占成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4% ~ 30%,年发病率约为13/10万[1].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颗粒的帽状细胞.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分级标准,脑膜瘤依据组织学类型可分为3级:良性(WHO Ⅰ级)、非典型性(WHOⅡ级)及恶性/间变性(WHO Ⅲ级),其中Ⅰ级脑膜瘤占全部脑膜瘤的80%以上.脑膜瘤的组织学类型多样,单个脑膜瘤中就可出现多种组织学类型[2].大多数脑膜瘤为良性,临床表现主要由肿瘤的压迫和占位效应造成,如头痛、癫痫、局灶性水肿等.而颅底脑膜瘤因毗邻重要解剖结构,常引起严重的症状,如鞍区脑膜瘤可压迫视神经引起视力障碍和视野缺损;小脑脑桥角脑膜瘤造成听神经或面神经受损;岩斜区脑膜瘤位于脑干和基底动脉附近,可能危及生命等.

    关键词: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内肿瘤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勇;邹元杰;肖朝勇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是近年来新开发的磁共振对比增强成像技术,早由Haacke等[1]于1997年发明,初称作“高分辨率血氧水平依赖静脉成像”,因能反映更多关于物质磁敏信息,2004年被改称为“磁敏感加权成像”[2].近年来,经过高场磁共振仪的应用及相关技术的不断改进,其临床应用范围得到了扩展.SWI主要应用于脑内微出血及微小静脉的显示[3-4],补充了既往影像中对微静脉显示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国内外研究逐渐关注SWI在颅内肿瘤中的应用.

    关键词:
  •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雪姣;李映良;梁平

    蛛网膜囊肿(arachnoid cyst,AC)是脑脊液在脑池或脑裂的蛛网膜内和蛛网膜下腔聚集而形成.颅内AC于1831年首先由Bright报道,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1-2].儿童约占AC患者的60%~ 90%[3],多在脑外伤后行头颅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AC的诊断率有所提高.目前对于其发病机制、手术适应证等方面仍有争议.本文总结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对AC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关键词:
  • 颈前入路治疗颈部椎管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体会

    作者:董益鹏;刘藏;张晶;侯瑞光;张向华;梅国顺;王月平;彭磊

    目的 探讨颈前手术入路治疗颈部不同部位的椎管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2例颈部椎管外周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2例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经颈前胸锁乳突肌前缘入路10例,经颈前胸锁乳突肌后缘入路4例,经颈前颌下咽后入路3例,经口腔入路2例,经锁骨上窝入路3例.结果 本组22例颈部椎管外周神经源性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经神经营养药物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等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12 ~84个月,平均随访(48.3±18.7)个月.1例患者术后1年复发,并再次行肿瘤切除术.结论 根据肿瘤部位的不同选用相应的颈前手术入路,对于治疗颈前部椎管外周神经源性肿瘤安全有效.

  • 术中CT辅助下颈椎前路手术骨减压效果的评估

    作者:潘冬生;宋振全;赵明光;刘强;张海松

    目的 评估在颈椎前路固定手术中应用术中CT系统监测骨减压范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在术中CT辅助下经颈椎前路固定手术治疗22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5例采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术.手术在全身麻醉诱导后进行基准术中CT扫描,骨减压操作后进行第2次CT扫描并评估骨减压术的范围,如果骨减压不充分,给予追加减压手术并进行第3次CT扫描,直至减压满意为止.结果 22例患者中,13例患者术中CT评估第1次骨减压充分,未进行追加减压术;9例患者骨减压后术中CT发现减压不充分而进行了追加骨减压术,其中2例因骨减压不充分进行了第2次追加减压术.平均每例患者术中CT扫描2.59次,所有患者术中后1次CT扫描均显示减压满意.术后随访3~7个月,术后1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平均恢复率为64%,较术前有显著提高.本组无一例因减压不充分而行2次翻修手术,未发生与术中CT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术中CT扫描不仅可以帮助术者及时了解骨减压的范围,并对骨减压不充分的病例立即进行术中充分减压,而且增强了颈椎前路手术的安全性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 颈枕融合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畸形伴寰枢椎不稳的疗效

    作者:张宇;蔡艳娜;张风江;毛冲冲;刘桠菲;刘献志

    目的 探讨颈枕融合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畸形伴寰枢椎不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颈枕融合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畸形伴寰枢椎不稳的患者35例.手术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患者的疗效;采用寰齿间距(ADI)值评估寰枢椎水平脱位情况;测量齿状突与钱氏线的距离,评估垂直移位情况;测量延髓脊髓角(CMA),评估脊髓受压情况.结果 术中未发生椎动脉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7d的JOA评分、ADI值、齿状突与钱氏线距离、CMA分别为(11.6±1.6)分、(2.8±0.6)mm、(3.1±1.5)mm、(152.7±6.2)°,与术前的(10.8±1.7)分、(8.2 ±2.9)mm、(8.1±5.5)mm、(130.1 ±1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1例(3%,1/35)患者因脑干大面积梗死死亡.术后3个月,1例(3%)因植骨融合失败行二次翻修手术,其余患者植骨及内固定均良好.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4.8±7.8)个月,32例症状缓解,2例未缓解,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为(13.2±1.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枕融合术能有效治疗颅颈交界区畸形伴寰枢椎不稳.

  • O型臂联合实时导航技术在脊柱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振兴;孙亚兴;张培海;杨峰;刘东康;王贵怀;王劲

    目的 探讨O型臂(O-arm)联合实时导航技术在脊柱内固定术中的适用性和精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1例脊柱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影像学表现.根据病变的手术范围分为枕颈融合组(19例)和胸腰骶椎弓根内固定组(12例),病变均在显微镜下切除,内固定在O-arm联合实时导航辅助下进行,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根据手术时间、透视次数、螺钉位置和并发症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枕颈融合组19例患者中,共行颈椎植钉112枚,枕骨植钉57枚,术中三维影像显示有2枚穿破侧块皮质临近椎动脉;胸腰骶椎弓根内固定组12例患者中,共行椎弓根螺钉植入72枚,术中2枚椎弓根螺钉穿透到椎体外,术中及时矫正位置.O-arm扫描次数平均为3次/例;O-arm及导航操作时间每次为20 ~ 30 min;每枚螺钉植入的平均时间:颈椎5~7 min、胸椎8~ 10 min、腰椎6~8 min.结论 O-arm实时导航螺钉植入可实时观察螺钉的角度和深度,大大提高了植入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同时降低了术者和患者的辐射剂量和次数.

  • 微创神经根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刘通;刘辉;张建宁;朱涛

    目的 探讨微创神经根减压手术对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208例均行显微神经根减压手术治疗,其中单节段单侧神经根减压121例,单节段双侧神经根减压34例,多节段单侧神经根减压31例,多节段双侧神经根减压22例.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并通过术后X线片评估术区上位相邻节段的椎间盘高度.随访时间为2~7年,平均(4.1±1.6)年.结果 208例患者中,182例完成随访,失访26例.对于单节段单侧、单节段双侧、多节段单侧以及多节段双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术后不同时期腰椎OD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L1/L2、L2/L3、L3/L4、L4/L5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术后不同时期上位相邻节段椎间盘高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无一例出现硬脊膜损伤、神经根损伤及椎间隙感染.结论 采用精准显微神经根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创伤小、恢复快,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根性症状,中远期可有效维持脊柱生物力学的稳定.

  • 经骶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

    作者:鲁润春;赵晓文;伊志强;张彦芳

    目的 探讨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4月至2015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例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的年龄为13 ~ 49岁,其中男2例,女2例.1例合并脊髓拴系,1例合并双角子宫,1例合并表皮样囊肿,1例合并Currarino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下腹部疼痛以及大小便障碍.4例均采用骶后正中入路行手术治疗,1例术中采用神经内镜辅助.随访时间为6 ~55个月.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复查MRI提示膨出部分显著缩小.结论 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较为罕见,临床表现主要为盆腔压迫症状.经骶后正中入路手术是治疗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安全、有效的方法.利用神经内镜可清晰地观察神经结构,有助于保护神经并确定瘘口.

  • 半-半椎板入路切除脊神经鞘瘤(附18例报告)

    作者:刘元钦;张荣伟;刘建民;赵传东;郭运林

    椎管内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5%,而神经鞘瘤约占椎管内肿瘤的25%.脊神经鞘瘤多为单发,在整个椎管各节段均可发生,40 ~60岁为发病高峰,绝大多数起源于背侧神经根[1].对于脊神经鞘瘤的治疗,既往以全椎板切除术为主,但该术式对脊柱后柱结构的损伤较大.此后逐渐发展为应用半椎板手术,并获得了较好的预后.然而,对于位于椎板节段间较小的神经鞘瘤,利用相邻椎板间的自然间隙经上下扩大后进行手术(半-半椎板入路),更能够维持椎管骨性结构的稳定,亦有利于全切除肿瘤.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8例脊神经鞘瘤患者,采用半-半椎板入路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脊髓室管膜瘤患者术中黄荧光技术的应用

    作者:孙振兴;王贵怀;王劲;郭毅;苏伟;陈朋;董生;杨峰;张培海

    目的 探讨脊髓室管膜瘤患者术中黄荧光技术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术中应用黄荧光显影技术确定肿瘤边界的脊髓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6例.于麻醉前30 min静脉内注射荧光素钠(3~4 mg/kg),在传统白光模式和黄荧光模式下交替显影并切除肿瘤.术后3个月观察肿瘤的切除情况及脊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行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评估.结果 56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率为100.0%.其中肿瘤荧光显影明显者47例(术前均为MRI增强),在荧光模式辅助下切除肿瘤;荧光不显影或显影不明显者9例(2例术前MRI增强不明显;7例发生肿瘤卒中,MRI增强不均匀),在白光模式下切除肿瘤.与术后7d及1个月比较,术后3个月感觉、运动功能改善率分别为83.0% (44/53)和82.4%(42/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尿、便改善比例为8/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例中,术后3个月McCormick脊髓功能评级Ⅰ~Ⅳ级者分别占57.2%(32例)、21.4%(12例)、14.3%(8例)、7.1%(4例),与术前的3.6%(2例)、55.3%(31例)、25.0%(14例)、16.1%(9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Ⅰ、Ⅱ级者疗效好,Ⅲ、Ⅳ级者疗效差.术后3个月MRI检查未见肿瘤残留和复发.结论 脊髓室管膜瘤术中辅助黄荧光技术有助于全切除肿瘤.

  • 垂体腺瘤相关的膜性结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漆松涛

    垂体腺瘤是腺垂体细胞单克隆起源的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7%,分为功能性垂体腺瘤和无功能性垂体腺瘤.除部分特定类型的肿瘤和人群外,垂体腺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治疗以满意的肿瘤切除、充分减压、术后内分泌缓解为主要目标,手术方式包括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和神经内镜经鼻蝶窦手术[1].

    关键词:
中华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2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