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중화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346
  • 国内刊号: 11-205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jns.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忠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影像学在复杂颅颈部畸形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航;李海洋;史锡文;高延征;高坤

    收集统计我院神经外科与骨科从2000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复杂寰枕畸形67例影像学资料,根据影像学表现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随访49例,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43例,女24例,年龄10~65岁,平均年龄32.6岁.病程3个月-13年,平均4.5年.4例曾有轻微外伤.2.影像学检查:术前46例拍摄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侧位片判断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的情况,所有病例均行颅颈交界区矢状位MRI检查,22例行三维CT成像检查.

    关键词:
  • 星形细胞胶质瘤中IDH1基因突变及DNA甲基化分析

    作者:施金龙;陈建;倪兰春;施炜;徐锋;朱剑虹

    目的 分析星形细胞胶质瘤患者IDH1基因突变分布与病理级别、预后的关系;探讨DNA甲基化是否为IDH1基因调控的模式之一.方法 直接测序法检测91例星形细胞胶质瘤组织样本中IDH1的突变分布;重亚硫酸盐测序法检测9例星形细胞胶质瘤中IDH1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结果 91例星形细胞胶质瘤患者中35例存在IDH1突变(38.5%),均为R132H突变.WHO Ⅰ级肿瘤中未检测到IDH1突变;WHOⅡ~Ⅳ级原发性星形细胞胶质瘤中IDH1突变率分别为70.6%、62.1%、12.5%,突变率与病理级别呈负相关(r=0.522,P<0.001);7例继发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有5例(71.4%)发生突变,突变类型与原发肿瘤一致.IDH1突变型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期较IDH1野生型患者明显延长(P<0.05).9例胶质瘤患者IDH1启动子均未检测到DNA甲基化改变.结论 IDH1突变在星形细胞胶质瘤中发生频繁,是预后改善的指标;DNA甲基化可能未参与IDH1基因表达的调控.

  • 儿童脑积水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认知功能的研究

    作者:范雁东;杜郭佳;汪永新;朱国华;麦麦提力·米吉提;吉文玉;苏日青;王昀;马振凯

    目的 探讨儿童脑积水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认知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儿童脑积水43例,其中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20例(手术组),对手术前后的CT/MRI、脑电图、SPECT、发育商DQ进行对比,评价术后患儿脑认知功能康复的情况.未行手术23例(未手术组),出院后正常育儿,于诊断后2周、2个月、6个月行发育商(DQ)测定.结果 手术组术后2周与术前及未手术组比较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2个月、6个月与未手术组比较发育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2个月、6个月与术前相比发育商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组术后发育商(DQ)值呈上升趋势改变(P<0.01),术后脑室大小较术前变化不明显,脑电图异常率、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儿童脑积水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可使脑认知功能改善,术后脑室大小的变化不明显.

  • 成人单侧丘脑胶质瘤手术技术探讨

    作者:桂松柏;白吉伟;于洮;贾文清;林松

    目的 明确如何根据单侧丘脑胶质瘤的解剖位置及生长方向指导手术入路的制定,并探讨相应手术技巧及辅助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98例成人单侧丘脑胶质瘤病例资料.53例为低级别胶质瘤,45例为高级别胶质瘤.其中主体基本位于单侧丘脑的胶质瘤81例;主体位于单侧丘脑并向中脑生长的胶质瘤17例.全部病人均行手术切除.结果 肿瘤全切为62例(63%),次全切为26例(27%),大部切除为10例(10%).肿瘤切除术后短期症状明显改善61例(62%),症状无变化29例(30%),症状恶化6例(6%),死亡2例(2%).结论 对于单侧丘脑胶质瘤,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正确的手术技巧,并使用相应术中辅助技术,多数病人能获得显微镜下手术全部切除或次全切除以及良好的手术质量.

  • 0~6岁小儿颅骨生长特点与同期颅骨缺损修补可行性研究

    作者:侯海东;张春阳;刘明

    目前小儿颅骨缺损是否修补备受争议,通过对112例从出生至6周岁小儿颅骨生长情况的跟踪测量并了解头颅的生长规律,探索小儿颅骨缺损修补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次测量从2006年开始共搜集112名婴儿,分别测量头颅颅长:眉心至枕后粗隆的直线距离;颅宽:双侧外耳道连线的直线距离;双耳过顶连线:双耳冠状位过顶结节连线;眉心至枕后粗隆:眉心过顶至枕后粗隆弧线;头围:双侧眉弓与枕后粗隆一周.选择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健康出生的新生儿首次测量(在我院行预防接种),分别测量包括出生后(出生后半个月内)、1、2、3、4、5、6周岁(每个测量年龄段的前后1周),对上述五项指标进行跟踪测量并详细记录,进行统计学分析.

    关键词:
  • 颅脑损伤后眶顶骨折一期重建15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勇;卜战云;史锡文;梁庆华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粉碎性眶顶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5例眶顶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 眶顶缺损面积约为240 ~ 320 mm2.合并额骨骨折15例,脑挫裂伤14例,颅内积气9例,硬膜外血肿8例,额颧缝骨折5例,筛骨骨折4例,鼻骨骨折3例,眶下壁骨折1例,眶内侧壁骨折1例.眶周瘀血肿胀15例,突眼2例,脑组织眼漏2例,脑脊液鼻漏2例,眼球破裂2例.采用冠状切口处理额眶区病变,对眶顶缺损应用钛网一期修补.术后复视1例,经眼肌功能训练后好转;脑脊液眼漏、鼻漏各1例,经腰大池外引流后停止.结论 一期修补眶顶,可减少眼科和神经外科并发症.

  • 颅内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后疗效长期随访分析

    作者:张斌;张玉琪;马振宇

    目的 探讨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62例囊肿分流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随访其CT及MRI结果,对其疗效进行了长期随访.结果 62例囊肿中46例(74%)位于侧裂,8例(13%)位于大脑凸面,8例(13%)位于幕下.所有患者接受了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6.5年(6-8年),59例患者影像资料显示囊肿大部消失或完全消失,占95%.与分流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有16例,其中8例出现良性颅高压症状.结论 囊肿-腹腔分流术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但应严格选择其手术适应证,对术后可能的并发症也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 脑室外引流相关脑室炎危险因素对比研究

    作者:熊方令;刘保华;蔡旺;高行德;张建永;袁璞;张怀兵;朱宗锦

    目的 探讨脑室外引流相关脑室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71例经脑室外引流治疗的患者分成脑室炎组和对照组,对其年龄、性别、原发疾病、导管放置时间及数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1例患者放置96根引流管,其中13例出现脑室炎,发生率为18%,男8例,女5例,放置导管时间平均18.5 d,导管数1.7根,病因分别为外伤3例,肿瘤3例,脑室出血5例,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积水2例.统计分析显示原发疾病和导管数量是脑室外引流相关脑室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脑室外引流相关脑室炎的发生与原发疾病和导管放置数量相关,引流的时间越长,发生脑室炎的风险越高,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明显相关性.

  • 外伤性颈内动脉夹层合并脑梗死一例报告

    作者:苏治国;史万超;怀鹏;赵玉军;宋迎;宋军;刘振林

    患者男,38岁.因"头颈部外伤后左侧肢体力弱3d"入院.查体:神清,言语欠流利,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侧肢体浅感觉减退,左Babinski's征(+).急诊行头颅MRI提示:右侧颞叶、右侧半卵圆区及右顶叶脑梗死(图1a).行DSA检查示:右颈内动脉起始部血流分布异常,并可见"双腔征",考虑颈动脉夹层(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CAD),右侧颈内动脉远端显影不良(图1b,c).患者肢体无力症状逐渐加重,遂在局麻下行右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应用PILOT 0.014微导丝缓慢通过夹层处,并反复确认微导丝位于真腔,将PROT(E)G(E)颈动脉自膨式支架沿微导丝放至内膜剥离处,调整位置适合后释放,造影见支架位置满意,成形良好,血管主干及分支显影较前明显改善(图1d).术后给予抗、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及清除氧自由基等治疗,3周后患者出院,左侧肢体肌力V-级,较前明显改善.

    关键词:
  • 硬膜外血肿骨化合并颅骨缺损修补一例报告

    作者:袁海涛;邸方;肖小华

    患者男,26岁.因"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6年"收住我院.患者自述于6年前因颅脑外伤在当地医院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伤时资料均已遗失),术后恢复良好,入院诊断为颅骨缺损并脑穿通畸形.头颅CT提示左侧额颞部颅骨缺损合并左枕硬膜外血肿骨化,脑室穿通畸形(图1).全麻下行右额颞顶枕部开颅手术,术中取带蒂的硬膜外血肿骨化骨组织,见血肿与该处硬脑膜已共同完全骨化,呈凸透镜形(图2),切开后见其内为淡黄色液体.两块骨瓣均留用,将带蒂骨瓣还纳原处,以硬膜外血肿形成的骨瓣作为自体修补材料,修补额颞部颅骨缺损处,大小合适无需塑形(图3).术后服用丙戊酸钠预防癫痫.术后随访3年,患者两年后停止抗癫痫治疗,无癫痫发作,无其他合并症状,头颅外形良好.

    关键词:
  • 癫痫发作预测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崇;陈宁;葛燕;孟凡刚;文雄伟;张建国

    癫痫是仅次于头痛和脑卒中的常见神经科疾病,由于引起癫痫病因复杂,病程长期反复,导致患者智力发育迟缓、心理障碍、意外事故、突然死亡等发生,使患者身心遭受痛苦,对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如能够在癫痫发作前预测到即将到来的癫痫发作,即使时间较短,也有可能使我们采取必要的治疗或预防保护措施,这对患者是十分有利的[1].此外,癫痫预测(epileptic seizure prediction/epileptic anticipation)也有助于揭示癫痫发作的病理、生理过程,为研制新的癫痫治疗方法如脑深部电刺激、药物泵等提供依据.因此,癫痫预测对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疾病转归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癫痫是一个随时间演化的过程,特别是发作前的先兆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使癫痫预测成为可能.

    关键词:
  • 不同术式切除椎管内肿瘤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王跃龙;黄思庆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 ~4%,按其生长部位不同分为硬膜外肿瘤(29%)、髓外硬膜下肿瘤(64%)、髓内肿瘤(7%)[1],其治疗主要以手术方式为主,目的为全切肿瘤,阻止神经功能恶化,为神经功能改善提供条件.目前国内外神经外科、脊柱外科医生在追求肿瘤全切的同时开始重视对脊柱稳定性的维护.为了更为精确地研究脊柱稳定性,Holdsworth[2]、Danis[3]分别提出了两柱理论和三柱理论,笔者认为各种理论在描述脊柱稳定性时均具有不足之处,同时在对椎管内手术后脊柱稳定性进行研究时,国内外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评价标准[4-8],如何建立一个统一的、更为完善的评价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就目前椎管内肿瘤常用的手术方式及其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做一综述.

    关键词:
  • 神经干细胞在胶质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刘爽;张剑宁

    恶性胶质瘤是常见的成年人原发性脑肿瘤,虽然在手术治疗、放化疗和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多的进展,但是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的预后仍不理想,平均生存期为14个月[1].而对脑肿瘤细胞学起源的认识也限制了治疗研究的突破.近对于人类脑肿瘤的研究显示脑肿瘤组织中存在一小群能够不断自我更新的、对目前所有放化疗药物具有抗性的细胞亚群,被称为脑肿瘤干细胞(BTSCs).有研究认为BTSCs是神经干细胞(NSCs)的异常突变或正常细胞发生去分化突变形成的[2].BTSCs具有许多NSCs的特征,如自我更新、多向分化、肿瘤形成和迁移能力,同时还能够通过表达ABC转运子而表现出对毒性药物的抗性,激活DNA修复机制从而对抗凋亡,并且缺乏处于静止期的细胞等[2-3].

    关键词:
  • 丘脑胶质瘤的研究现状

    作者:伍碧武;张义

    丘脑是中枢神经系统大的感觉整合中枢,占神经轴体积不到2%,由于其位置深在、毗连内囊、下丘脑等重要中枢结构,并且该部位肿瘤病理类型以胶质细胞瘤为主,因此其高病死率和病残率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题[1-2].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治疗观念的改变,目前丘脑胶质瘤的治疗模式主要倾向于手术切除,并辅以放化疗,本文就丘脑胶质瘤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一、丘脑胶质瘤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1.流行病学特点:丘脑肿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1%~5%[1-2],其中88%以上为星形细胞胶质瘤[3-4],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从发病到确诊,平均4-5个月.由于儿童及青少年往往以低级别胶质瘤为主,而成人多为高级别胶质瘤,因此前者的症状演变相对较快,而预后相对较好[1-2,5-6],另外其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7].

    关键词:
  • 过量维甲酸致小鼠神经管畸形及牛磺酸干预中Pax3的特异时相表达

    作者:王涛;张庆华;张莉;廖勇仕;梁日初;石巧玲;孙涛

    目的 探讨小鼠胚胎神经管畸形(NTDs)中过量维甲酸(RA)致畸及牛磺酸干预的作用,分析Pax3与NTDs的关系及其特异性时相表达.方法 采用孕鼠服用过量RA及牛磺酸,建立胎鼠NTDs及干预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分析各组胎鼠E9.5、E10.5、E11.5、E12.5中神经管Pax3的表达特异时相性差异.结果 致畸组胎鼠畸形率达到71.6%,而干预组畸形率降至55.3%(P<0.05),两组死胎或吸收胎率分别为11.4%、9.8%(P>0.05);Pax3蛋白质阳性反应主要位于胞核,其在神经嵴表达强,而周围间充质表达弱.且在对照组中表达强于两实验组(P<0.05),于E10.5 d出现表达高峰;在两实验组中Pax3表达呈现增强趋势,干预组Pax3表达强于致畸组(P <0.05);Pax3基因在两实验组中的表达受抑,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弱(P<0.05),对照组中Pax3基因的表达于E10.5 d出现高峰;在两实验组中Pax3随胚胎发育呈现增强趋势无表达高峰,干预组Pax3表达强于致畸组(P<0.05).结论 RA致畸及牛磺酸干预在胚胎NTD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Pax3基因表达的时相差异性有关.

  • 脊髓空洞症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荣伟;许峰;刘建民;许鹏

    目的 建立兔SM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16只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氯胺酮麻醉下枕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暴露脊髓中央管开口,实验组将直径0.5mm、长6mm铅笔替芯经开口置入脊髓中央管内,对照组不植入,术前与术后2、4、6、8周行MRI检查,8周处死动物,行脊髓组织学检查.结果 组织学测量颈段脊髓中央管直径:实验组(0.505±0.046) mm,对照组(0.304±0.045) m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87,P<0.05);MRI检查在T2加权像显示实验组术后2-4周颈髓中央管开始出现线状高信号,至6-8周线状高信号增粗增长.结论 脊髓中央管开口端机械阻塞可成功制成兔SM模型,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中央管开口梗阻可能是临床上SM发生的原因.

  • 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聂秀涛;金贵善;米蕊芳;张国滨;谢坚;曹泽;周益强;董程远;刘福生

    目的 探讨体内外原代培养的人脑胶质瘤干细胞(GSCs)与胶质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关系.方法 新鲜高级别(WHOⅢ级、Ⅳ级)的人脑胶质瘤标本经原代培养获取GSCs,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肿瘤干细胞及干细胞标记物Nestin的表达;鉴定后的GSCs经低氧诱导,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诱导分化后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CD144和胶质瘤细胞标记物GFAP的表达,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其CD31的表达;建立胶质瘤干细胞皮下荷瘤裸鼠模型,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模型中人来源的CD31的表达.结果 (1)悬浮生长的胶质瘤干细胞球样细胞经免疫组化鉴定Nestin表达阳性;(2)低氧诱导后的GSCs能够表达CD31、CD144,有些细胞能够同时表达CD144和GFAP;(3)RT-PCR检测发现GSCs在诱导前后都有CD31 mRNA的表达,而Western-blot检测到只有诱导后的GSCs有CD31蛋白的表达;(4)胶质瘤干细胞荷瘤裸鼠模型的肿瘤组织中部分微血管抗人CD31抗体染色阳性.结论 胶质瘤干细胞不仅在体外低氧条件下可分化为内皮细胞,在体内微环境条件下同样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参与胶质瘤新生组织的血液供应.

  • 亚低温下CIRP抑制H2O2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

    作者:李首春;薛箐晖;刘爱军;张海涛;张志文

    目的 探讨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是否是通过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抑制神经元凋亡而发挥的.方法 分离培养原代大鼠皮质神经元,用CIRP-RNAi慢病毒转染神经元,100 μmol/L H2O2诱导神经元凋亡,按组分别放入37℃或32℃环境中培养,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Hoechst 33342染色、Annexin V-FITC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神经元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神经元细胞CIRP、Actived Caspase-3及TR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32℃环境中,皮质神经元内CIRP蛋白表达明显增加,Actived Caspase-3表达下调,TRX表达增加,神经元凋亡率为(4.5±0.8)%;与37℃环境下相比较,皮质神经元内CIRP蛋白表达明显减少,Actived Caspase-3表达显著增高,TRX表达下调,神经元凋亡率为(53.5±1.7)%,P<0.05.结论 在亚低温环境中,CIRP蛋白在大鼠皮质神经元中表达增高,抑制H2O2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发生,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是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的途径之一.

  • 他达拉非增加小鼠脑实质淋巴瘤微血管通透性的研究

    作者:陈文立;王嵘;张强;乔小云;刘勇;瞿叶清;朱学军

    目的 研究他达拉非增加脑淋巴瘤内微血管通透性.方法 采用依文思蓝检测通透性、高效液相法检测氨甲喋呤浓度、以及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对比分析他达拉非对小鼠脑实质淋巴瘤模型脑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他达拉非组脑淋巴瘤血管通透性相较其他各组有显著增加(P<0.05).氨甲喋呤在他达拉非组脑淋巴瘤组织中浓度增加近1.8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他达拉非组小鼠脑淋巴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内电镜下见大量微囊液泡.结论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他达拉非可以显著增加小鼠脑淋巴瘤微血管的通透性.

  • 原始三叉动脉瘤伴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耿焕;沈和平;褚正民;尤锦;沈建国;褚闻来;王翊飞;周海航

    原始三叉动脉是胚胎性颈内动脉与基底动脉之间常见的一种永久吻合,临床上偶见,可伴有其他脑血管异常,如动脉瘤等,但原始三叉动脉本身发出的动脉瘤很少见,伴有原始三叉动脉瘤的多发性动脉瘤则极为罕见[1-4],现报道1例我院收治的原始三叉动脉瘤伴同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病例报告患者女,6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病史,2010年7月30日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继而出现神志不清.入院查体:血压:160/100 mmHg,神志模糊,GCS11分,颈抵抗明显,双侧巴氏征阴性,头颅CT提示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

    关键词:
  • 93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爱平;王昆鹏;孙瑞迅;邵合德;张建党;张宝朝;付国慧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血管性疾病,其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开颅手术夹闭以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等[1-2].我们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于我院行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93例患者,对治疗结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全部93例患者其中男42例,女51例,年龄24 ~ 79岁.75例患者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18例以头痛、单侧动眼神经麻痹起病或行头部CT检查偶然发现.按照Hunt-Hess评分法划分:Ⅰ级7例,Ⅱ级14例,Ⅲ级30例,Ⅳ级24例.未发生动脉瘤破裂的18例划分为0级.

    关键词: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

    作者:出良钊;杨华;董明昊;章永祥;关锋;王凡;刘健

    脑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的主要疾病之一,除了高致死率外,还具有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威胁着国民生活质量[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1999年6月至2010年12月间,接受动脉内介入治疗47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包括DSA检查阴性患者),其经验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479脑卒中患者中,男285例,女194例;年龄为39 ~ 88岁,平均66.5岁.伴有糖尿病79例,心脏(房颤)疾病84例,高血压病187例.临床表现主要为突发一侧肢体无力、失语、头昏、头痛、意识障碍等;发病到就诊时间为3-36 h,其中6h以内324例,6-12 h95例,13-24 h 43例,24-36 h 17例.

    关键词:
  • EDAS术治疗烟雾病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作者:史万超;刘振林;韩聪;杨日淼;咸鹏;冯捷;暴向阳;张正善;宗睿

    目的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分析研究烟雾病术前、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64例缺血型烟雾病及29例出血型烟雾病建立数值模拟的模型,通过软件计算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术前、术后压力、血流量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 缺血型烟雾病术后脑血流量通过手术应用的血管明显增加,出血及缺血病例中颈内动脉末端血管内压力下降(2295.60±758.09)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DAS术可以明显地改变颈内动脉的血流及压力情况.

  • MMP、TIMP在颅内动脉瘤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金点石;熊文德;丛培雨;李旭琴;陈晓旭;于军

    目的 本研究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基因表达及作用.方法 将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破裂动脉瘤组及未破裂动脉瘤组,均开颅行夹闭术,术后获得动脉瘤标本,real time RT-PCR法定量测定MMPs、TIMPs mRNA水平.ELISA法测定破裂动脉瘤与未破裂动脉瘤患者血清中MMP-2、MMP-9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位MMP、TIMP在组织细胞的位置.结果 与未破裂动脉瘤相比,MMP-2、MMP-9在破裂动脉瘤中明显升高(P<0.05),MMP-2/TIMP-1,MMP-2/TIMP-2,MMP-2/TIMP-3,MMP-9/TIMP-2在破裂动脉瘤中明显升高(P<0.05).破裂动脉瘤患者血清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未破裂动脉瘤(P<0.05).结论 破裂和未破裂动脉瘤之间MMP表达水平差异与动脉瘤破裂相关.

  • 颈动脉残腔综合征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作者:刘卫东;郝继恒;张士刚;张利勇;林凯;惠裕祚;王继跃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闭塞后引起的残腔综合征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应用颈内动脉残腔封闭及颈外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残腔综合征患者5例.结果 5例患者术后复查CTA显示残腔消失,症状较术前改善,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显示未有脑缺血症状发生.结论 对颈动脉残腔综合征患者行封闭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前交通动脉瘤并发颅内血肿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郑立群;钟鸣;徐渭;熊叶;郑匡;李则群;谭显西;赵兵

    目的 探讨前交通动脉瘤并发颅内血肿的外科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科治疗的33例前交通动脉瘤并发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单纯动脉瘤夹闭7例,单纯血管内栓塞10例,夹闭或栓塞术后联合降低颅内压手术16例,电话或门诊随访,GOS评价患者预后.结果 随访时间3-40个月,平均随访22.8个月,GOS 5分13例,GOS 4分11例,GOS 3分1例,GOS 2分3例,死亡5例.结论 前交通动脉瘤并发颅内血肿患者病情复杂,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或脑室外引流等降低颅内压在外科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 3D-CTA与3D-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于军;王壮;赵明明;肖阳春;肖庆保;李旭琴;熊文德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50%~80%是由颅内动脉瘤(IA)引起,而其破裂后出血患者病死率达40%~60%[1].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被广泛接受,而3D-DSA具有2D-DSA优势的同时,可以分辨颅内动脉瘤的三维形态和空间关系,功能更加完善,成像质量更优良[2-3].近年来,伴随着3D-CTA(CTA)的出现,为动脉瘤的术前快速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检查手段,可以显示出动脉瘤及周围解剖[4-5].本文以自发性SAH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使用3D-CTA和3D-DSA进行影像学诊断,结果以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术中所见为参照,对比两者所提供的IA的多方面数据资料,评价两种检查手段的优势与不足,采取相对快捷可靠的诊查手段,为IA的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关键词:
  • 儿童脑肿瘤放疗后新生四脑室海绵状血管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蔡利;周毅;敖祥生;刘汉东;黄星

    头部放疗诱发的海绵状血管瘤(radiation-induced cavernous hemangioma,RICH)是一种相当少见但逐渐得到认识的放疗后遗症,主要见于儿童.本文报道我院2012年1月收治的1例第四脑室RICH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对该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病例报告患者男,28岁.2012年1月因"头痛1个月,加重5d"入院.头部MRI示:第四脑室内一实性肿块,在T1WI、T2WI上均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呈"桑葚状";T1WI上病灶周围有不完整低信号环;增强扫描,轻度增强;脑室系统轻度扩大(图1a,b).查体:双侧视乳头水肿,双上肢指鼻试验(+),双下肢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向左倾,四肢肌力5级.

    关键词:
  • 深切缅怀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戈治理教授

    作者:谢昌厚

    2012年12月18日9时35分,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我院神经外科的创始人、我院首任神经外科主任、我们敬爱的老师戈治理教授辛劳一生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离开了他艰苦创业70多年的工作岗位,永别我们而去,走完了他93岁的人生,我们为失去这位为我国神经外科事业倾注一生,深受人们爱戴和尊敬的师长而悲痛、惋惜.戈治理教授生于1919年3月7日,早年他在青少年时代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起抗日救国,在山西太原上中学时,就积极投身到抗日救国运动,参加了地下抗日决死队,并任队长.

    关键词:
  • 中国神经外科发展的简单经过

    作者:赵以成

    中国神经病学的教学开始于1920年.而中国神经外科学发展的经过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0年以前的初期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40年至1949年,即沦陷抗日至解放初期的维持改进阶段.第三阶段是自1950年至目前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国内医务工作者和人民对神经外科的观点和认识有了不同程度地转变.现在将各阶段的事迹简述如下(不全之处望同道指正).在第一阶段的大约10年之间,出于半殖民地的情况下,国内在一定神经外科学的基础上,比较经常进行此科手术的医疗工作者,只有前北京协和医学院一处,有此科的专门工作人员仅1人.

    关键词:
  •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作者: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根据医疗卫生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结合医疗机构实际,制定本规范.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包括:条(一)管理人员.指在医疗机构及其内设各部门、科室从事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决策等管理工作的人员.(二)医师.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的人员.(三)护士.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法在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四)药学技术人员.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在医疗机构从事药学工作的药师及技术人员.(五)医技人员.指医疗机构内除医师、护士、药学技术人员之外从事其他技术服务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关键词:
中华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2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