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중화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346
  • 国内刊号: 11-205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jns.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忠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75例儿童脊髓纵裂Ⅰ型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崔志强;修波;孙振兴;萧凯;段虹宇

    目的 通过对75例儿童脊髓纵裂I型临床资料分析,评价其显微外科治疗疗效.方法 患者术前均行神经系统检查、MRI检查以及CT检查,并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手术中综合运用电生理检测、气动磨钻及显微镜等设备.手术前后相应地应用尿动力学,神经电生理等检查方法.术后疗效根据临床症状、尿动力学和神经电生理等结果进行对比评定.结果 根据程斌等提出的临床疗效:本组75例患儿中,术后疗效优(痊愈)1例,良(显效)30例,可(有效)40例,差(无效)4例,总有效率94.6%.膀胱顺应性降低在术前和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电生理检查在术前和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儿童脊髓纵裂Ⅰ型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并结合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和气动磨钻.

  • 脊髓损伤患者肛门外括约肌电生理分析

    作者:李萍;刘洋;乔慧

    目的 观察和分析脊髓损伤患者和神经外科非脊髓损伤患者肛门外括约肌的肌电图( EAS-EMG)特点,探讨EAS-EMG对于不同脊髓损伤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检测了99例脊髓损伤患者以及与其性别年龄一致的10例神经外科非脊髓损伤患者.结果 脊髓损伤组和对照组自发电位(SA)出现率分别为79.8%和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脊髓损伤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平均时限和平均项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脊髓损伤级别患者组间MUAP发放情况和SA出现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脊髓损伤级别患者组问MUAP时限(P<0.01)和平均项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损伤组运动单位时限随病程不同数值有波动性变化,1-6个月病程患者MUAP时限为(14.66±2.19)ms,13-24个月病程患者MUAP时限增至(17.25±1.50)ms,24个月之后时限稳定在15 ms左右.结论 全部脊髓损伤组研究对象的EAS-EMG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脊髓损伤级别及病程对EAS -EMG指标变化有决定性作用.

  • 静息态脑功能成像与皮层电刺激定位皮质运动区的对照研究

    作者:吴亮;王晓东;贾培雷;夏鹤春;马辉;陈学新;赵建国;王万弟

    目的 以术中皮层电刺激为对照,评价运动区附近脑肿瘤患者术前运用基于血氧水平依赖(BOLD)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方法定位皮质运动区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18例运动区脑肿瘤患者,手术前采用rs-fMRI定位皮质运动区,以术中皮层电刺激作为皮质运动区定位的标准技术,比较两种技术的符合度,以评价rs-fMRI定位皮质运动区的准确性.结果 rs-fMRI与术中皮层电刺激的吻合率为92.9%,肿瘤全切率为77.8%,11例术后肌力不变,4例术后肌力好转,3例术后肌力下降.结论 rs-fMR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精确度,可作为术前皮质运动区定位的新方法,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术中超声对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所致急性脑膨出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江安;刘佰运;鲁晓杰;吴曙军;李兵;钱硕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有时会出现急性脑膨出,起病急骤,进展快,手术者处理有时颇为困难,对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为常见原因,既往多需复查头颅CT确诊后再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1-2].我科自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术中应用超声协助治疗该类患者共2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16例,女6例.年龄15~59岁,平均40.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3例,坠落伤6例,跌伤3例.术前GCS评分>8分2例,6~8分14例,4~5分6例,术前瞳孔无改变3例,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1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扫描,均发现一侧急性硬膜下血肿并不同程度的脑挫裂伤,中线结构向对侧均有明显移位.

  • 半椎板入路在椎管髓外膜内肿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卢小健;倪兰春;沈剑虹;严耀华;徐希德;苏星;陈建

    椎管内肿瘤的传统手术方法是采用经后正中入路咬除棘突、韧带以及全椎板后切除肿瘤,该方法破坏脊柱后柱结构,降低脊柱的抗压强度,远期可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导致脊柱后凸畸形[1].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0年5月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椎管髓外膜内肿瘤共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对这些病例资料及临床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18例,女24例,年龄16~65岁(平均45岁),病程3-25个月(平均15个月).肿瘤位于颈段12例,胸段7例,腰骶段23例;肿瘤累及1个节段25例,2个节段14例,3个节段3例;椎管内肿瘤36例,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6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症状和体征,其中四肢无力3例,双下肢无力24例,单侧肢体无力10例;肢体麻木35例,胸腰部束带感10例,有感觉障碍平面23例;根痛15例;括约肌功能障碍8例.

  •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下脑池段及内听道段面神经的显微解剖观察

    作者:吕波;冯春国;程宏伟;高鹏;沈军;黄永胜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因其能良好暴露小脑脑桥角区,被作为听神经瘤切除手术常用的入路;但由于该入路对面神经的暴露有限甚至完全不能暴露,因此手术中面神经的误伤率较高[1-2].本文在尸头上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利用显微镜及神经内镜联合对面神经及其毗邻结构进行显微解剖研究,以期对临床手术中面神经定位及保护提供解剖学参考.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成人湿尸头标本10具(20侧),其中男6具,女4具;动静脉分别用红色乳胶、蓝色明胶灌注.

  • 颈内动脉闭塞治疗外伤性A+C型颈动脉海绵窦瘘一例

    作者:徐宁;陈儇;罗祺;许侃;于金录;王宏磊

    患者男,42岁.因"头部外伤后1个月,右侧搏动性突眼及颅内杂音20 d"入院.入院时查体见右侧眼球突出,球结膜充血水肿,于右侧额颞部听诊可闻及与脉搏一致的杂音.术前行Mata(s)试验1周,患者能够完全耐受闭塞右侧颈内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显示为右侧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经右侧眼上静脉引流.同时发现右侧脑膜中动脉分支与海绵窦沟通,参与瘘的形成,亦向右侧眼上静脉引流.我们尝试用可脱性球囊封堵CCF颈内动脉瘘口.由于瘘口较大,无法单纯用一枚球囊进行封堵.终使用了4枚球囊,封堵了CCF瘘口的同时,也闭塞了右侧颈内动脉(ICA).经左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造影,见侧枝循环代偿良好.右侧颈外动脉造影见右侧脑膜中动脉分支与海绵窦的沟通依然存在.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未再给予特殊治疗.45 d后复查发现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完全,颈内动脉瘘口无复发,同时右侧脑膜中动脉分支与海绵窦的沟通完全消失.患者的CCF彻底治愈,无任何临床症状及体征.

  • 快速补钠致脑桥中央髓鞘溶解一例

    作者:官卫;杨常春;董博;秦华平;马涛;周建军;施益民;杨伊林

    患者男,58岁.因摔倒致头胸部疼痛2h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GCS 15分,左侧外耳道流血,无面瘫,左侧肩锁关节区肿胀,胸廓挤压征阳性,神经系统检查阴性.头颅CT示:鞍上池积血.胸片:左侧锁骨中段骨折,左侧多发性肋骨骨折,创伤性湿肺.肝功能、血生化正常.予抗炎、止血、补液治疗,未用脱水剂.患者伤后1周出现左侧周围性面瘫,予甲钴胺500 mg肌注,每日1次.入院后第10天复查CT示:颅内出血已吸收.第13天患者纳差、呃逆、意识淡漠,血生化示严重低钠血症,Na+ 103 mmol/L,立即按经验予3% NaC1300 ml静滴补充,当日1次,次日起每日2次.第14天患者意识明显好转,未复查血生化.第15天患者嗜睡,复查血生化示Na+ 130 mmol/L.第16天患者昏迷,强刺激可睁眼,四肢痉挛性瘫痪,查氏征阳性,血Na+为140.9 mmol/L,头颅MRI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考虑患者为脑缺血性病变,行气管切开术,予扩张脑血管、小剂量脱水、人体白蛋白、激素等治疗.腰穿示脑压正常,脑脊液清亮,细胞数正常,蛋白含量稍高.

  • 胸段椎管内畸胎瘤一例

    作者:乔建勇;韩广明;郭伟伦;于朝旭

    患者女,21岁.因"右下肢沉重6个月,站立不稳5个月,双下肢疼痛4.5个月"入院.查体:神清语利,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T8水平以下痛温觉减退,双侧不对称,右侧明显,右侧T8~12节段痛觉明显减退,双侧大腿中段痛觉过敏,右侧小腿及足部痛觉较左侧差,右足内侧痛觉较外侧差,右足背痛觉较足底差,右足趾深感觉减退明显,脊柱正常生理弯曲.双下肢无浮肿.双下肢肌张力高肌力Ⅳ级.腹壁反射减退,双侧膝、跟腱反射亢进,左侧Babinski征阴性,右侧Babinski征阳性.闭目难立征阳性,跟膝胫试验不能完成,胸部MRI显示为T2~4椎管内占位,脊髓受压.手术方法:患者麻醉满意后,取T2~5后正中纵行皮肤切口,长约12 cm.显露T1~4棘突及T2-5椎板,牵开器牵开;铣刀铣下T2-4椎板,后正中切开硬脊膜,即见肿瘤组织,灰白色,可见大量白色毛发、脂肪及皮脂腺样物质,有完整包膜边界清楚,脊髓受压,肿痛与脊髓轻度粘连,显微镜下全切肿瘤并行椎板复位内固定术.术后胸MRI显示肿瘤消失,术后病理诊断为畸胎瘤.

  • CD133:脑胶质瘤干细胞标志物?

    作者:曾令成;万锋;韩林;雷霆

    过去十五年,癌症研究中的重大进展之一为"肿瘤干细胞"模式的提出.该模式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类似于正常组织发生,初起源于与"正常干细胞"具有相类似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特性的"肿瘤干细胞"[1].细胞表面分子CD133在各类肿瘤干细胞的分选及鉴定中广泛应用[2].然而近,CD133分子在脑胶质瘤、结直肠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组织中作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作用受到了质疑,例如,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表明,CD133阴性的肿瘤细胞在体外实验中也可具备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能力,在免疫缺陷鼠中亦可有效导致肿瘤发生;而且CD133阴性肿瘤细胞在免疫缺陷鼠中所诱发的肿瘤可包含CD133阳性肿瘤细胞[3].因此,CD133分子作为肿瘤于细胞,尤其是脑胶质瘤干细胞标志物的特异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 NPY增强剂和拮抗剂对大鼠垂体腺瘤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景鑑;盛学东;王东;张建军;陈来照

    目的 研究神经肽Y(NPY)在大鼠垂体腺瘤中的作用.方法 雌鼠48只分为:A(雌激素)组雌二醇0.5 mg/次;B(NPY增强剂)组雌二醇0.5 mg/次和增强剂0.6 mg/次;C(NPY拮抗剂)组雌二醇0.5 mg/次和拮抗剂0.06 mg/次;D(对照)组芝麻油0.5 ml/次;以上均隔日腹腔注射/次,12周后处死.取血和垂体进行病理,免疫组化和放免检测血浆NPY和血清PRL浓度.结果 (1)A和B组血浆NPY及PRL浓度均比D组增高,P<0.05.(2)免疫组化NPY:D组垂体瘤(+++),A和B组(+~++),C组仍较强(++~+++);PRL:A和B组均(+++).C组较D组强.结论 NPY在大鼠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 RNAi沉默AQP-4技术治疗胶质瘤性脑水肿的实验研究

    作者:梁冰;刘晓智;张赛;苏治国;陈镭;姜忠敏;于士柱;刘振林

    目的 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靶向沉默胶质瘤内水通道蛋白4(AQP -4)的表达,观察其对胶质瘤源性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构建靶向AQP-4的siRNA质粒,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其对C6细胞AQP-4的沉默效果;建立SD大鼠颅内C6胶质瘤模型,分对照组、空载组、无义序列组和siRNA组;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印迹方法分别检测第3、6、9、12天AQP-4的mRNA和蛋白水平;干/湿比重法和Evans蓝测定法检测不同时相脑组织含水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比较动物生存期.结果 siRNA可沉默AQP-4表达;siRNA组脑组织水含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空载组和无义序列组,动物生存期长.结论 靶向AQP-4的RNAi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胶质瘤性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为胶质瘤脑水肿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选择.

  • Micrus弹簧圈治疗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初步体会

    作者:张全斌;孙继平;张翔;陈左权

    目的 探讨新型Micrus弹簧圈在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5例自发性蛛刚膜下腔出血患者,共16枚动脉瘤采用Micrus弹簧圈进行栓塞治疗,其中成篮技术选择顺序是:(1)弹簧圈直接成篮;(2)球囊辅助;(3)支架辅助.结果 14(14/16)枚动脉瘤获得完全致密栓塞,2枚获得次全致密栓塞,无操作相关的并发症.除1例术前Hunter-Hess V级患者植物生存外,其余14例患者均在术后2周内顺利恢复出院.结论 Micrus弹簧圈在成篮和填塞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是一种充满良好前景的新型动脉瘤栓塞材料.

  • 载瘤动脉闭塞术治疗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

    作者:刘恋;潘显辉;姜除寒;贺红卫;杨新建;李佑祥;吴中学

    目的 探索载瘤动脉闭塞术治疗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载瘤动脉闭塞治疗的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23例.动脉瘤均位于大脑后动脉P2段或以远部位.临床随访应用GOS评分.结果 2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器械相关的并发症.其中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再出血1例,轻偏瘫1例,偏盲2例.载瘤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完全闭塞.行姑息性闭塞治疗的5例中,1例死于术后再出血,其余4例随访DSA均显示动脉瘤有增大或复发.结论 载瘤动脉闭塞术对于大脑后动脉P2段及以远的夹层动脉瘤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Onyx栓塞治疗后循环远端动脉瘤及中期随访

    作者:梁国标;高旭;李志清;王晓刚;张海峰;冯思哲;曹鹏;魏学忠;郭海波

    目的 评价瘤内Onyx栓塞后循环远端动脉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Onyx瘤内栓塞治疗的12例后循环远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即刻造影显示所有12个动脉瘤均完全闭塞,11例载瘤动脉保留.发生操作相关并发症1例,导致暂时性神经功能缺失.未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失.随访期间患者预后满意,无动脉瘤再通和再出血发生.结论 Onyx瘤内栓塞后循环远端动脉瘤疗效显著,载瘤动脉保存率高,对于无法手术夹闭和弹簧圈瘤内栓塞的病例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 基底动脉主干旁及其分支起始部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作者:于金录;许冰;许侃;王宏磊;王柏;罗祺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主干旁及其分支起始部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特点及结果.方法 动脉瘤病例14例,其中合并其他病变者7例.囊性动脉瘤12例,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保留载瘤动脉,必要时辅以支架或球囊;梭形及夹层动脉瘤2例,栓塞动脉瘤时闭塞载瘤动脉.对于伴随疾病根据术中情况进行处理.结果 术后随访1-2年.预后良好者12例,DSA复查未见复发;再出血而死亡者2例.结论 对于基底动脉主干旁及其分支起始部动脉瘤应积极进行血管内治疗,以防破裂出血引发严重的后果,若治疗得当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 颅脑创伤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作者:李锦泉;王建莉;张华亮

    颅脑外伤后许多患者有病情逐渐加重过程,部分患者甚至死亡.如果排除非颅内因素(即全身原因),病情加重多与颅内血肿增大、迟发性颅内血肿或脑水肿加重等有关,头颅CT检查常能发现其病因.但部分患者病情加重不能用颅脑CT检查结果解释,可能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symptomatic cerebral vasospasm,SCVS)有关,本院自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相关病例26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颅脑外伤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22~72岁,平均43.3岁;车祸伤17例,高处坠落伤7例,打击伤2例;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3例.

  •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合并外侧裂血肿的手术体会

    作者:刘峥;洪景芳;王守森;魏良峰;荆俊杰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合并外侧裂血肿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合并外侧裂血肿(血肿量超过20ml)者31例,探寻手术中血肿未完全清除的原因,从解剖及手术技巧探讨手术不足之处.结果 原因包括术前切口设计骨窗偏小,清除血肿时颞叶前部皮层切口过短,及动脉瘤夹闭成功后对外侧裂血肿清除重视不足;另外对于动脉瘤及重要分支附近某些“早期机化”质地较硬的血肿过度清除,导致分支损伤术后继发出血.结论 头皮及颞叶皮层切口可以向颞后部适当扩大或延长,对于血肿清除有利;对于个别粘附在动脉瘤及载瘤动脉重要分支附近的“机化样”血块,适度清除.

  • 锥颅血肿清除128例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牛久卿;张建党;孙瑞迅

    脑出血为神经科常见急症,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残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我们从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380例,其中锥颅12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28例,其中男75例,女53例,年龄27~82岁,平均54岁.其中基底节区出血78例,脑叶内出血18例,脑室内出血17例,丘脑出血15例,除外脑干出血和小脑出血.血肿量15-108 ml,平均43 ml.在出血6h内手术12例,7-24h内手术78例,24h-3d内手术19例,3d以后手术19例.本研究采用颅锥直径为4mm,采用F14号引流导管及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流器.

  • 替莫唑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近期不良反应观察

    作者:甘燕玲;杨玉山;陈步东;张春智

    胶质母细胞瘤是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其治疗方式是以包括手术、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尽管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努力,但患此恶性肿瘤的患者预后仍较差,生存期约为9-12个月[1-2].替莫唑胺(TMZ)作为一种新型的口服二代烷化剂类化疗药,在中枢神经系统可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是一种理想的脑胶质瘤化疗药物[3-4].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证实TMZ可以明显提高胶质母细胞瘤的生存期,中位生存期提高至14.6个月,同时将两年生存率提高至27.2%[5].本研究通过观察天津市环湖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135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口服TMZ化疗后的各项不良反应,并进行综合分析来评价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 儿童罕见颅底骨巨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戚继;郭社卫;张玉琪;马振宇;甲戈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s)是较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好发于20~40岁成人,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具有潜在恶性的溶骨性肿瘤,多发生于长骨的干骺端,其中不到1%的骨巨细胞瘤原发于颅骨,在儿童发病,更是罕见[1-2].2011年7月,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收治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10岁.本次就诊4年以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左侧面瘫,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耳鸣耳聋,就诊于当地医院,头颅CT可见左侧岩骨尖占位,岩骨尖骨质有破坏.但当地医院报告颅内未见异常,未给予特殊治疗.此次因左侧面瘫加重,左耳听力下降就诊于我院.

  • 小脑脑桥角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及面听神经保护

    作者:黄冠又;张俊廷;吴震;郝淑煜;张力伟;贾桂军;关树森

    目的 探讨小脑脑桥角脑膜瘤的临床分型、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方法与面听神经保护.方法 回顾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06例小脑脑桥角脑膜瘤,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89例(84.0%),近全切除15例(14.2%),部分切除2例(1.9%),死亡1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01例(95.3%),听神经解剖保留75例(70.8%).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 Ⅰ级、Ⅱ级)保留73例(68.9%),听力保留率为72.3% (47/65).结论 对小脑脑桥角脑膜瘤进行临床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及术中一定的手术技巧,能够提高面听神经功能保留.

  • 鞍上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黄忻涛;仝海波;郝解贺;马宁;范益民

    鞍上脑膜瘤因其解剖学特点有独特的生长方式和临床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因缺乏其他症状,很多都是当肿瘤长到一定体积后才被发现.如果及时正确地治疗,可获得长期而满意的效果.我科2003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鞍上脑膜瘤34例,均经显微外科切除,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5例,女29例.年龄24~68岁,平均48.1岁.病程1周-10年.2.临床表现:本组有32例主诉视力下降,其中21例单侧起病,同时合并有头痛、头晕7例,癫痫发作1例,肢体麻木无力1例.另外头部外伤后无意发现1例,夹闭A2段动脉瘤的过程中发现1例.除合并动脉瘤1例外,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眼科检查和内分泌检查.38侧视力<0.5,28侧≥0.5,8例双颞侧视野偏盲,4例术前垂体功能低下,3例嗅觉减退,其余脑神经未见受累.

  • 微小后组脑神经鞘瘤七例报告

    作者:赵奎明;杨冬;袁越;张哲;张黎;于炎冰

    目的 分析临床罕见的微小后组脑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症状、早期诊断、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9月至2009年8月我院治疗的7例临床漏诊的微小后组脑神经鞘瘤病例,总结其临床症状、早期诊断、手术方法及疗效,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共有舌咽神经鞘瘤5例、迷走神经鞘瘤1例、舌下神经鞘瘤1例.肿瘤均完全切除.术后并发症包括一过性轻度面瘫、声音嘶哑2例、吞咽困难1例.结论 对出现后组脑神经症状的患者应考虑到后组脑神经鞘瘤的可能,尽快明确诊断并积极手术治疗可获得优良疗效,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 垂体腺瘤对鞍底硬膜影响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王剑新;漆松涛;陆云涛;彭玉平;潘军;樊俊;王任直

    目的 从病理形态学角度研究垂体腺瘤对鞍底硬膜的影响.方法 选取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20例,均行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进行术中取“膜+瘤”标本,常规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肿瘤均一期满意切除,临床症状改善或保持稳定者18例.术后影像学复查受肿瘤压迫的瘤周结构明确复位的有11例.无死亡病例;术后无脑脊液漏,脑膜炎或视力恶化发生.18例取材标本符合实验要求,通过倒置显微镜下阅片发现,18例均能见到垂体囊,但厚度不一,平均厚度均小于正常垂体囊厚度.2例垂体囊发现疑似肿瘤细胞,但垂体囊完整,未见疑似瘤细胞突破垂体囊;所有病例硬膜完整,未见肿瘤细胞浸润;垂体囊与硬膜之间的间隙(囊膜间隙)可辩者有12例,但此间隙显微镜下观察大小不一,其余囊膜间隙有部分难辩.结论 侵袭性垂体腺瘤肿瘤周边膜性层次仍然存在,传统意义的“侵袭”概念并不准确;垂体囊内可见疑似瘤细胞可能是目前造成侵袭性误判的主要原因.

  • 儿童第四脑室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胡飞;邵强;岑波;邱勇;肖恺

    第四脑室为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腔隙,向上借中脑导水管通第三脑室,向下与延髓中央管相连,两侧外侧孔及室顶下角正中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1].由于第四脑室的解剖关系比较复杂,且是生命中枢所在区域,故此部位肿瘤手术具有相当的难度和风险,治疗策略尤显重要.我院自2007年5月至2011年4月显微手术治疗儿童第四脑室室管膜瘤1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

  • 后颅窝巨大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崔华;王勇;万杰清;周正文;樊翊凌;周彩芳

    目的 探讨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后颅窝巨大血管母细胞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6例后颅窝巨大血管母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为14 ~62岁,平均36.4岁,有8例合并VHL病.术前通过头颅影像学来诊断,有7例术前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本组患者根据肿瘤分型分别采用枕下患侧入路、改良远外侧入路、枕下正中入路或枕下小脑上入路,术中辅以微血管多普勒分辨肿瘤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果 16例患者中,肿瘤均全切除,12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得到改善,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3-12个月,有6例因伴有VHL病出现颅内其他部位复发,有2例手术后因肾细胞癌转移死亡.结论 显微技术的提高和对肿瘤血供特性的熟悉明显提高了全切除率,降低了死亡率,显微手术切除是后颅窝巨大血管母细胞瘤有效的治疗方法.

  •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曲敏;罗俊生;王运杰;吴安华

    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jopericytoma,HPC)又名血管周细胞瘤,是一种不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身体各部位软组织中,以肺、骨骼多见,其次可见于肾、肝脏和皮肤,很少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颅内HPC占颅内肿瘤不到0.5%[1].HPC可以复发,并且可以远处转移,颅外常见转移至骨、肝、肺,也有报道转移至肾上腺、肾、乳腺等多发转移[2].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于2000年12月在我院术前诊断为"小脑幕脑膜瘤",术后病理:恶性脑膜瘤;2008年9月在我院行头、颈部MRI检查提示后颅窝等T1等T2信号影,增强明显均匀一致强化;C5~6椎体水平髓外硬膜下等T1等T2信号影.在我院行后颅窝及颈部病变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血管周细胞瘤,免疫组化:S-100(-),Vimentin(+),NF(-),CD34(+),CD99(+),EMA(-)".HE染色(HE×100)光镜下所示如.患者于2009年8月因腰部疼痛行腰部MRI检查提示L3-5椎体不均匀长T1,混杂T2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提示椎体血管瘤可能性大;头部MRI检查提示颅内多发占位病变.近患者因左小腿疼痛行X线检查提示小腿骨病变,不除外骨瘤.患者治疗期间曾行颅内病变伽玛刀放射治疗.

  • 应用改良Poppen入路切除儿童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体会

    作者:李庆国;佟小光;周煜;李亚斌;王宏;闫学江;姚鑫;杨玉山

    目的 探讨直切口小骨窗斜行切开小脑幕技术切除儿童松果体区肿瘤的效果.方法 总结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环湖医院收治9例应用改进Poppen入路手术的松果体区肿瘤患儿.统计肿瘤全切除率、并发症发牛率和开关颅时间.结果 肿瘤显微镜下全切除率为77.8%,桥静脉损伤率为11.1%,一过性同向性偏盲发生率为22.2%,开关颅时间平均(25.4±4.4) min.全切除病例脑积水缓解率100%,1例取活检后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无脑室-腹腔分流病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改进Poppen入路为松果体区肿瘤切除手术提供了充足的视野和操作空间,使手术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颅脑疾病手术后抗癫痫药物应用的专家共识(试行)

    作者:中国抗癫痫协会专家组

    癫痫发作是颅脑疾病较常见的伴随症状,在颅脑外科手术后,3-40%的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如何在颅脑疾病手术前后应用抗癫痫药物,避免癫痫发作的产生或使发作得到有效控制,将癫痫发作给患者带来的危害降到低程度,是神经外科医生的重要责任,由于术后患者也会就诊于神经内科或儿科,所以从事癫痫专业的神经内科和儿科医师,也需注意此问题.2010年由中国抗癫痫协会主持发表了《癫痫手术前后抗癫痫药物应用共识》,为从事癫痫手术的临床医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 脑血管搭桥——巨大和复杂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选择

    作者:石祥恩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Yasargil为首的几位医生开创了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1].但是,1985年N Eng J Med和Stroke杂志发表多中心合作研究报告[2-3],认为脑血管搭桥治疗缺血性中风与内科治疗结果无明显区别,患者在脑血管搭桥后并未受益,这一失望的结果,使脑血管搭桥技术陷入低谷.一些巨大动脉瘤形态多呈梭形或巨肠形,没有动脉瘤颈,瘤腔变成供血血管的一部分,有些发出穿通动脉,供给脑深部重要结构,或位于颅底有复杂骨性结构和脑神经阻碍.这些动脉瘤如单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均无法完成,且术后急性或慢性脑缺血的合并症较高,引起严重的致残或死亡.资料表明,这些复杂和巨大动脉2年内病死率为65%,5年内为85%,生存下来的患者100%存在神经功能缺失或致残.

中华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2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