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男性垂体催乳素大腺瘤103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剑;金自孟;邓洁英;吴勤勇;史轶蘩

    目的探讨男性催乳素大腺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与疗效的关系以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男性催乳素大腺瘤患者临床特点、不同治疗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影响预后因素.结果(1)男性催乳素大腺瘤常见的症状是性欲或性功能减退,其次是头痛和视力减退.(2)药物治疗的患者57.8%达到完全缓解,而单纯手术治疗仅有5.7%的患者完全缓解(P<0.001).手术治疗不能完全缓解的患者采取药物、放疗以及两者联合治疗,3种治疗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8).(3)肿瘤存在侵袭性的患者较无侵袭性的患者预后差(P=0.03),疗效不同的患者在年龄、病程、肿瘤大小、治疗前血催乳素水平以及是否存在垂体卒中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男性催乳素大腺瘤应首选药物治疗.肿瘤存在侵袭性是其预后不良因素.

    关键词: 催乳素瘤 预后 男性
  • 第325例--闭经泌乳、反复溃疡、意识障碍

    作者:姜晓华;陆洁莉;李小英;宁光;赵咏桔;金晓龙;洪洁;李宏为;张圣道;陈家伦

    入院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3岁.因垂体瘤、胃多发溃疡,右甲状旁腺腺瘤术后,出现反复意识障碍6年,于2004年6月2日入院.1987年患者产后出现泌乳、闭经,多次查血催乳素(PRL)升高,高达200 μg/L,诊断为催乳素瘤,予溴隐停、赛庚啶治疗,效果不佳.

  • 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的治疗策略

    作者:吴哲褒;于春江

    目的 探讨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的治疗策略.方法 纳入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的标准是:(1)Knosp分级Ⅲ或Ⅳ级,即肿瘤侵袭海绵窦;(2)血浆泌乳素(PRL)9.1 nmol/L;(3)高PRL分泌症状或占位效应.符合上述标准者80例,其中单纯药物(溴隐亭)治疗21例,首选药物治疗结合手术和(或)放疗组21例,首选手术治疗结合药物和(或)放疗组(首选手术治疗组)38例.残留海绵窦肿瘤行伽玛刀治疗11例.结果 平均随访62个月,MRI检查肿瘤消失57例(71%),其中单纯药物治疗组12例,首选药物治疗结合手术和放疗组16例,首选手术治疗组29例.其余23例残留肿瘤均在鞍旁海绵窦内.PRL水平正常者52例(65%),其中首选手术治疗组31例,单纯药物治疗组10例.PRL9.1 nmol/L者7例.视力改善者33例,与治疗前一致者40例,恶化7例.垂体功能低下者9例.结论 对侵袭性泌乳素腺瘤,提倡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为首选治疗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手术后仍要服用溴隐亭并进行密切随访观察.海绵窦残留肿瘤可以行伽玛刀治疗.

  • 非侵袭型垂体泌乳素腺瘤经蝶显微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许志勤;苏长保;任祖渊;王任直;杨义;马文斌;李永宁;幸兵;连伟;杨众

    目的 分析非侵袭型垂体泌乳素腺瘤经蝶手术疗效,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10年来经蝶手术治疗的234例患者手术疗效,并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结果 术后出现一过性水、电解质紊乱者127例(54.3%).治愈188例(80.3%),缓解12例(5.1%),进步20例(8.5%),无效14例(6.0%).无手术死亡.患者性别、肿瘤大小和术前泌乳素水平对经蝶术后疗效有极显著影响,而术前病程、术前服用溴隐停与否、肿瘤质地、肿瘤是否卒中、术中鞍膈下降程度等对经蝶手术疗效没有明显影响.经蝶手术的总费用为(12 912.0±2361.2)元.结论 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可以作为非侵袭型垂体泌乳素腺瘤尤其是微腺瘤和大腺瘤的一级治疗方法.

  • 伽玛刀治疗分泌型垂体腺瘤120例分析

    作者:袁玉会;董欣明;于宏伟;关俊宏;王成林

    目的评价伽玛刀作为首选方法治疗分泌型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7月至2003年12月应用伽玛刀作为首选治疗120例分泌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等剂量曲线45%~70%、周边剂量15~32 Gy(平均28.5 Gy),中心剂量为35~70 Gy(平均45.5 Gy),靶点165个(平均1~3个).结果 120例患者中11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72个月,平均36个月.随访病例内分泌激素水平控制率为48.6%;肿瘤生长控制率96.2%;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率为2.7%;肿瘤卒中发生率0.9%.结论伽玛刀作为首选治疗分泌型垂体腺瘤安全、有效,肿瘤生长控制良好.

  • 亚临床垂体腺瘤卒中的临床诊治

    作者:李家亮;于春江

    目的探讨亚临床垂体腺瘤卒中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30例亚临床垂体腺瘤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内分泌激素及头颅 CT和(或)MRI检查.结果经蝶入路手术89例,开颅手术41例,无手术死亡.泌乳素(PRL)腺瘤多见(56.2 %).绝大多数为大或巨大垂体腺瘤(97%).可能的诱发因素为高血压(6%)和糖尿病(4%).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3.2年,肿瘤复发8例.术后12例放疗(4例残留,8例复发).术后需要长期应用甲状腺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利尿激素进行替代治疗者分别为25%、20%和1%.结论亚临床垂体腺瘤卒中发生率较高.PRL腺瘤在亚临床垂体腺瘤卒中中多见.MRI是亚临床垂体腺瘤卒中首选的检查方法.经蝶入路手术是治疗亚临床垂体腺瘤卒中安全有效的方法.亚临床垂体腺瘤卒中内分泌激素替代治疗率低,预后较好,术后放疗仅适用于肿瘤残留或复发者.

  • 首选溴隐亭治疗侵袭性巨大泌乳素腺瘤的综合治疗

    作者:张宏伟;于春江;孙炜;杨军;闫长祥;寸恩浩

    目的 观察首选溴隐亭治疗侵袭性巨大泌乳素腺瘤(IGPs)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符合IGPs诊断标准的患者34例,均首选溴隐亭进行治疗,其中11例同时配合放疗.服药期间根据肿瘤缩小后的残留部位、有无继续显著缩小、有无耐药等情况决定是否手术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或二者联合应用.术后继续以小剂量溴隐亭维持治疗.结果 平均随访33.6个月,33例患者症状显著改善,1例放疗后视力改善不明显.肿瘤体积平均缩小91.4%,泌乳素平均下降约97.1%,睾酮下降、皮质醇功能低下分别由治疗前的17例、10例降至6例、6例.溴隐亭治疗期间出现脑脊液鼻漏2例,1例自行缓解,1例行经蝶、开颅联合入路切除肿瘤、修补瘘口;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结论 IGPs应首选药物治疗,部分患者仅通过药物治疗即可达到影像学上肿瘤消失的目的,大部分患者需辅助经蝶手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可以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药物的用量甚至停药,但要慎行放疗.

  • 妊娠合并垂体泌乳素腺瘤的处理和分析

    作者:陈蔚琳;边旭明;盖铭英;张以文

    目的探讨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妊娠的安全性以及孕前和孕期处理垂体泌乳素腺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2000年间收治的32例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的孕前、孕期及分娩情况.其中,垂体泌乳素微腺瘤22例,垂体泌乳素大腺瘤10例.结果孕期垂体泌乳素腺瘤体积增大出现压迫症状者6例(19%),其中垂体泌乳素微腺瘤1例,垂体泌乳素大腺瘤5例;此6例患者孕期均接受溴隐亭治疗,其中2例垂体泌乳素大腺瘤患者孕期切除了肿瘤.妊娠合并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妊娠并发症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例,妊娠期糖尿病1例,胎儿生长受限3例,羊水过少1例,轻度妊娠水肿1例.分娩方式为剖宫产17例(53%),其中垂体泌乳素大腺瘤10例均行剖宫产术.新生儿未发现异常.结论垂体泌乳素微腺瘤孕期停药安全;垂体泌乳素大腺瘤孕期发生体积增大者危险性高.垂体泌乳素腺瘤不增加妊娠并发症,未发现新生儿出生缺陷.

  • 手术及药物治疗垂体催乳素腺瘤的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甄璟然;郁琦;张毓辉;马文斌;林守清

    目的 了解手术及药物治疗垂体催乳素腺瘤的效果,和达到相同效果时两种治疗方案的小成本.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鼻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手术(TSS)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垂体催乳素腺瘤患者的资料,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并设计出两种垂体催乳素腺瘤治疗过程的马尔科夫概率决策模型.将得出的数据拟合人马尔科夫概率决策模型,得出达到相同治疗效果时两种方案的小成本.结果 微腺瘤患者中手术治疗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止常化率为85%(22/26),药物治疗者为95%(19/2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腺瘤患者中药物治疗者血清催乳素水平正常化率为5/5,手术治疗者为45%(19/4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马尔科夫概率决策模型测算,微腺瘤患者经手术治疗达到血清催乳素水平正常化的成本为人民币25 129.25元,采用药物治疗的成本为人民币24 943.99元,两者相当.大腺瘤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费用为人民币25 344.38元,经手术治疗的费用为人民币35 208.20元.结论 垂体催乳素微腺瘤患者经手术治疗,可达到与药物治疗相同的效果,且费用相当.大腺瘤患者手术治疗比药物治疗效果差,且费用较高.应用马尔科夫概率决策模型来预测垂体催乳素腺瘤患者一生的治疗费用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 c-fos癌基因在雌激素诱导的大鼠催乳素瘤中的表达

    作者:陈伟良;张韶峰;徐春

    目的:研究c-fos癌基因在雌激素诱发的大鼠催乳素(prolactin, PRL)瘤中的表达,以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诺果宁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1)制备雌激素诱发的大鼠PRL瘤模型;2)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PRL水平;3)垂体称重并做组织病理学观察,用免疫组化方法显示垂体组织PRL蛋白的表达和分布;4)用RT-PCR方法检测c-fos mRNA在各组垂体组织中的表达,以β-actin 作为内参照,借助于计算机凝胶成像系统分析表达量.结果: 用药8周后,PRL瘤组大鼠血清PRL水平、垂体质量以及垂体PRL(+)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2.63、29.77和25.27,P值分别为3.7×10-14、1.2×10-13和9.7×10-13,根据大鼠垂体质量以及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改变,证实已诱发出PRL瘤模型.在PRL瘤组中,c-fos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39.70,P=2.96×10-15;诺果宁组c-fos表达量较PRL瘤组有所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1,P=9.2×10-10.结论:雌激素刺激垂体PRL细胞表达c-fos癌基因,在雌激素诱导PRL瘤中起一定的作用.雌激素诱导垂体PRL细胞表达c-fos受到下丘脑神经递质和垂体内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 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25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兴武;黄建军;武日富

    目的 研究垂体腺瘤的手术入路,探讨肿瘤的切除方法、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采用显微技术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结果 施术25例,肿瘤显微镜下全切除21例,全切除率84%;次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率16%.术后脑脊液漏2例,尿崩伴电解质紊乱1例,无颅内感染、无垂体功能低下.术后随访5个月~2年,临床症状消失17例,改善8例;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10例,改善13例,无任何改变2例.结论 该手术入路创伤小、反应轻、恢复快,肿瘤全切除率高,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是垂体腺瘤手术治疗的理想方法.

  • 急性垂体腺瘤卒中的早期诊断与急诊手术

    作者:单国进;袁坚列;陈杰;舒锦尔

    目的 总结急性垂体腺瘤卒中的临床表现,探讨其早期诊断及急诊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2例急性垂体腺瘤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入院3 d内行显微手术治疗,经蝶入路11例,经翼点入路1例.结果 急性垂体腺瘤卒中主要表现为突发头痛、视觉障碍和眼肌麻痹.CT与MRI有助于急性垂体腺瘤卒中的早期诊断.术后视力明显改善6例,部分改善4例,无变化1例,恶化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根据突发头痛及视路症状等相关临床表现,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可准确早期诊断急性垂体腺瘤卒中,急诊手术有助于恢复视觉功能.

  • 建立大鼠垂体腺瘤动物模型

    作者:张小义;陈来照

    目的 建立大鼠垂体催乳素腺瘤动物模型.方法 4周龄雌性Wistar大鼠60只,摘除双侧卵巢后,将大鼠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腹腔注射雌激素的方法建立大鼠垂体腺瘤模型,经内分泌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动物模型进行鉴定并确定其内分泌类型.结果 实验组大鼠垂体重量为(52.35±4.97)mg,血清催乳素浓度为(198.23±93.07)ng/ml,大约是对照组垂体重量(12.02±0.77)mg和催乳素浓度(50.12±14.24)ng/ml的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垂体正常结构消失,腺细胞形态多样,排列紊乱,细胞核深染有异型性,而且可见红细胞溢出现象,符合垂体腺瘤的病理诊断标准;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组垂体腺瘤中催乳素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结论 通过雌激素诱导Wistar大鼠,成功建立了垂体催乳素腺瘤动物模型.

  • 侵袭性泌乳素腺瘤标记物

    作者:关健;李桂林;王任直;杨义

    泌乳素腺瘤是成人常见的垂体腺瘤,其中泌乳素大腺瘤,尤其是男性患者常表现为侵袭性生长,可侵入蝶窦、海绵窦、鞍上区,甚至鼻咽部.由于可侵犯多个颅内重要结构,侵袭性泌乳素腺瘤手术切除率低,复发率高.目前,泌乳素腺瘤侵袭性行为的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迫切需要找出一种能提示该肿瘤侵袭性行为的标志物.近年来在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学方面有关泌乳素腺瘤侵袭性标志物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 垂体催乳素腺瘤中半乳凝素-3-mRNA表达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作者:史彦芳;王明栋;马文斌;杨堤;王洪;王任直;崔全才

    目的 探讨垂体催乳素腺瘤中半乳凝素-3-mRNA(Galectin-3-mRNA)表达与腺瘤的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32例经蝶显微手术切除的垂体催乳素腺瘤患者标本,分侵袭组与非侵袭组,采用显色原位杂交法(CISH)检测石蜡切片标本中Galectin-3蛋白的mRNA.以非参数检验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侵袭性与Galectin-3的mRNA表达呈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0.893 P<0.01);Galectin-3-mRNA与血浆PRL水平、腺瘤体积大小相关(相关系数=0.593,0.522 P<0.05).结论 Galectin-3-mRNA表达与对判断侵袭性催乳素腺瘤体积大小、侵袭、血清PRL水平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溴隐亭能否治愈垂体催乳素瘤

    作者:李向东;惠国桢;凌红阳;毛棣华

    目的 通过溴隐亭治疗垂体催乳素瘤的临床和病理研究,探讨其临床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6例催乳素瘤,术前服用溴隐亭16例,另外7例术前未服用溴隐亭,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作光镜和电镜检查;3例巨大催乳素瘤单纯用溴隐亭治疗,临床观察肿瘤体积变化.结果 手术前溴隐亭治疗的16例催乳素瘤瘤细胞的胞质体积缩小,核质比例增大,电镜下胞质内分泌颗粒明显减少,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数量明显减少.长期服药后肿瘤细胞核染色质有边聚现象,部分染色质透出核膜,以出芽方式向细胞质蔓延,并有凋亡小体形成.肿瘤细胞有空泡变性、核固缩和坏死自溶.单纯溴隐亭治疗的巨大催乳素瘤肿瘤体积平均缩小98.52%.结论 溴隐亭可以治愈催乳素瘤,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和继发性坏死.

  • 国内溴隐亭治疗垂体催乳素瘤的荟萃分析

    作者:何伟亮;袁芳;张亚卓;杨少华

    目的 评价国内溴隐亭治疗垂体催乳素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搜集国内溴隐亭与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催乳素瘤的病例对照试验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使用统计软件RevMan 5.1.0完成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回顾性对比分析文献研究,总计1 559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利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与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组相比,溴隐亭组降低催乳素(PRL)分泌有效率的合并OR =0.80(95% CI:O.38 ~1.67),P=0.55,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合并OR=3.70(95%CI:0.61~22.29),P=0.15.结论 国内的有限证据表明,与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相比,口服溴隐亭在降低催乳素瘤患者血PRL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 大鼠催乳素腺瘤MMQ细胞株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作者:陈健;蔡霖;宋晓晓;陈贤斌;黄卡特;卢江龙;吴哲褒;苏志鹏

    目的 探索大鼠垂体催乳素腺瘤MMQ细胞株中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体外培养条件,并观察其增殖、分化及种植成瘤的特点.方法 采用含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无血清培养液悬浮培养MMQ细胞,获得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球(简称细胞球),行克隆培养,观察其增殖能力;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CD133阳性细胞比例,Western blot试验测定细胞球CD133、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球CD133、nestin、归巢细胞黏附分子(HCAM/CD44)、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干细胞抗原1(SCA1)的表达,以及细胞球分化细胞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微管蛋白([3-tublinⅢ)和S100蛋白的表达.取雌性裸鼠27只,随机分为细胞球种植组、MMQ细胞种植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9只.皮下种植6周后,测量肿瘤体积及血清催乳素(PRL)水平,肿瘤组织切片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在无血清培养液悬浮培养条件下,仅少数细胞能存活并形成细胞球,吹散后细胞能克隆增殖成球,细胞球中CD133阳性细胞比例为(1.10±0.17)%.细胞球上CD133、nestin、HCAM/CD44、OCT4和SCA1呈阳性表达;细胞球分化后,细胞阳性表达GFAP、β-tublinⅢ和S100蛋白.细胞球种植组成瘤体积为(1262.2±279.1)mm3,MMQ细胞种植组为(495.9±158.9) mm3,P <0.05;细胞球种植组荷瘤裸鼠血清PRL[中位数(P25,P75)]为36.08(34.23,41.42) ng/ml,MMQ细胞种植组为21.51 (20.39,22.98) ng/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26(0.15,1.03) ng/ml,P<0.05.肿瘤组织HE染色显示,与大鼠垂体腺瘤相似的特征;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RL和神经突触素(Syn)表达阳性.结论 大鼠垂体催乳素腺瘤MMQ细胞株中存在少量具有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特性的细胞,并能在体外培养成功.

  • 神经肽Y及其受体在实验大鼠垂体腺瘤中的表达

    作者:陈来照;马景鑑

    目的 研究神经肽Y(NPY)及其受体在实验大鼠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索NPY在垂体腺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40只,通过腹腔注射雌激素的方法建立大鼠垂体腺瘤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NPY的浓度,应用免疫组化、免疫电镜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研究大鼠垂体中NPY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大鼠垂体显著增大,血清泌乳素浓度明显增高;实验组大鼠血浆NPY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垂体腺瘤中NPY及其Y1R和Y2R受体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免疫电镜显示NPY阳性颗粒主要位于腺垂体细胞的内分泌颗粒中.结论 实验组大鼠垂体腺瘤中NPY及其受体的表达下调可能与垂体腺瘤的形成有关.

  • 黄腐酚对催乳素腺瘤MMQ细胞生物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郑淑荣;杨晶晶;徐宁;高华

    目的 观察黄腐酚对催乳素腺瘤MMQ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 MMQ细胞分为黄腐酚组和对照组,黄腐酚组给予不同剂量(0.1 μmol/L、1.0 μmol/L和10.0 μmo]/L)的黄腐酚,对照组给予等体积二甲基亚砜(DMSO).细胞增殖实验(MTS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水平;DCFH-DA染色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的水平.实时定量PCR法(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侵袭相关基因和蛋白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黄腐酚不同剂量组处理24 h的细胞活力分别下降4%、15%和19%;48 h下降8%、18%和36%;72 h下降17%、38%和52%.处理24 h后,黄腐酚不同剂量组膜联蛋白V(Annexin V)阳性细胞占总细胞数的比率为4.2%、12.1%和16.7%;碘化丙啶(PI)阳性细胞的比率为3.8%、6.7%和9.2%.处理24 h后黄腐酚不同剂量组E-Cadherin的mRNA水平与对照组的比值分别为1.34±0.43、2.93 ±0.78和5.33±1.21,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的比值分别为为1.80±0.16、3.20 ±0.45和3.60±0.53(均P<0.01);黄腐酚不同剂量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与对照组的比值分别为0.79±0.37、0.33±0.17和0.18±0.12,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的比值分别为0.52 ±0.11、0.43±0.13和0.22±0.07(均P<0.01).黄腐酚不同剂量组处理24h后,DCFH-DA染色显示高剂量组的平均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的比值为3.40±0.56(P<0.01).结论 黄腐酚可引起MMQ细胞线粒体损伤,诱导MMQ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

98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