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중화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346
  • 国内刊号: 11-205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jns.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忠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鞍区结核瘤一例

    作者:王玉宝;周丽兰;王国良;林健;蔡加宁;王伟民

    患者男,14岁.于1996年4月出现头痛、头晕伴喷射状呕吐胃内容物等症状.CT示脑积水.脱水治疗头痛好转,每隔2周类似间歇性发作.曾昏迷一次30分钟,经脑室引流好转,但病因未明.1997年后头痛、呕吐明显加重.2001年2月多饮多尿,每日饮水及尿量5000ml,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病后发育迟缓,较同龄人矮小.体检:皮肤细腻,身高136cm,视力右1.0、左0.3,视乳头边界模糊、渗出.视野双眼上方缺损,下方不规则缺损,左眼较右眼明显.近似管状视野.MRI示鞍区囊性和实质占位病变.实质部分居多.向上压迫Ⅲ脑室前部和室间孔,大小3.3cm×4.2cm.增强后肿块实质部分及瘤壁明显强化.

  • 成人髓母细胞瘤伴多发性骨转移一例

    作者:孙康健;孙克华;谭启富;华长春

    患者男性,47岁.因头痛伴行走不稳半月于1994年10月20日入院.入院后神经系统检查:双侧视乳头水肿,四肢肌力V级,闭目难立征(+),MRI示左侧小脑半球有2cm×3cm×2cm等信号瘤结节,伴有3cm×4cm×3cm囊腔.患者于1994年10月30日行小脑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皮质下1cm,灰白色,质软脆,大小2cm×3cm×2cm,有囊腔,肿瘤在肉眼下全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左侧小脑髓母细胞瘤,向胶质细胞分化.术后予全脑+脊髓放疗,头部全脑照射剂量为4000cGY,术野局部加量到5000cGY,全脊髓照射3000cGY,总疗程为7周.术后每年复查头部CT均未见肿瘤复发.1998年10月,患者觉左侧胸部疼痛,摄胸片示左侧第三肋骨骨质破坏.遂再次入院.体检见左侧上胸部皮下有一4cm×3cm×3cm包块,无红肿,伴压痛.肝、肾、脾、胰B超检查结果正常.胸部CT:左侧第三肋骨骨质破坏,肺内未见异常.于1998年12月行左侧第三肋骨切除术,术中见左侧第三肋骨骨质破坏,胸膜脏层完好.术后病理报告:肋骨转移性髓母细胞瘤,瘤细胞侵犯骨组织.术后ECT检查示:全身多处骨转移,予以153Sm-DTMP治疗.治疗后患者存活至今.

  • 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导致的面肌痉挛三例

    作者:高进喜;吕福林;陈援朝;段作峰

    例1 女性,51岁.1998年8月因左侧面肌痉挛(HFS)于外院行面神经血管减压术(NVD),但术后症状无改善,于1990年12月在我院接受第2次NVD.术中发现听神经和小脑前下动脉(AICA)之间有一块明胶海绵,小心剥离并取出之,AICA被认为是在桥脑神经根进入区(REZ)压迫面神经的血管,遂以涤纶片行围套式减压.术中还发现AICA的一个分支与面神经中段(REZ与内听道之间)有接触,因为HFS的病因被认为只与REZ血管压迫有关,所以未予重视.NVD术后2个月HFS复发,第3次手术于1992年9月进行,在第2次NVD部位未见血管压迫,只是看到离开REZ的面神经中段有一前已提及的AICA分支压迫了面神经,面神经表面有一明显的血管压迹,这根血管被小心地与面神经分开,并于该处行NVD将其隔开至硬膜缘.术中我们对内听道口特别注意保护,该处是内听动脉进入内听道的入口,术后患者HFS完全消失且无听力丧失等并发症.

  • 深低温停循环条件下处理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一例

    作者:许百男;姜金利;余新光;周定标;段国升;张纪;孙正辉;杨家斐;杨健安;李佳春;丁振媛;王刚;张宏

    患者男,13岁.因间断性头痛、复视及走路不稳一个月入院.脑CT扫描:鞍上球形占位性病变,等密度为主,杂有高密度区,显著强化.脑MRI:鞍上球形血流空信号,直径约3.0cm,病变信号不均匀,略偏左,桥脑及大脑脚受压.DSA:基底动脉顶部巨大半梭状动脉瘤,其内可见血栓形成.手术过程:经右侧眶-颧-颞-翼点联合入路开颅,术中见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干远端,囊状,张力较高,瘤颈宽约2cm,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和小脑上动脉自瘤颈远侧角发出,左侧大脑后动脉系主侧,为基底动脉的直接延伸,右侧后交通动脉的穿支较粗大,与动脉瘤的囊壁粘连.动脉瘤的后下部分嵌入中脑,与其粘连甚重.

  • 脑内神经鞘瘤一例

    作者:许健;王玉宝

    患者女性,61岁.因"头晕、后枕部胀痛伴右侧肢体乏力6个月"于2001年6月27日入院.查体除右下肢肌力略差以外,无明显阳性体征.MRI示左颞叶及其深部有一不规则囊、实性变,大小约41mm×40mm×48mm,病变周围可见明显脑水肿,占位效应明显,左侧脑室体部及三角区受压消失,中线轻度右移,T1WI实性部分为稍低信号,囊性部分为低信号,T2WI和质子密度病变大部分为不均匀高信号.T1WI Gd-DTPA增强扫描病变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外缘清楚,有不规则分叶,右侧四叠体池及部分小脑上池被肿瘤占据.拟诊"左颞叶及其深部胶质瘤"于2001年7月2日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边界清楚,中间囊变,囊液黄褐色,予以完整切除.病理报告为:标本为40mm×40mm×45mm类圆形,质稍韧,有包膜,切面肉红色,边缘可见透明变性的血管壁,镜下可见大量的Schwan细胞排列成束状,核多形,可见核分裂相,瘤内可见淋巴细胞侵润.病理诊断:富于细胞神经鞘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能正常生活.

  • 颅骨黄色瘤病一例

    作者:胡礼虹;胡锦清;沈建康

    患者女性,23岁.1990年起出现多饮、多尿,每日尿量达7000~8000ml.1992年4月在外院检测尿比重为1.002~1.003,注射垂体后叶素后症状好转且尿比重为1.022.后改用双氢克尿塞(DCT)25mg每日三次口服,尿量控制在每日4000ml左右.出院后一直服用DCT,近两年来患者出现头晕,头痛,且左顶部扪及一包块.2000年6月收入我科,头颅CT平扫显示顶枕骨及额骨地图样缺损,CT冠状平扫示垂体柄结节状增生.体检发现身高仅1.47米,左侧颈部可摸及一1cm×2cm大小活动性肿块,边缘光滑、质韧无压痛.同位素骨扫描显示右侧第6、7后肋点状放射性浓集.局麻下行切除术,术中见肿块呈橙黄色,质软,肿块处颅骨缺损.病理诊断为黄色瘤,术后一般情况稳定,七天拆线后出院行放疗.

  • 脑嗜酸性肉芽肿一例

    作者:张卫宁;成继民;宫凡;王政刚

    患者女性,16岁.1999年10月始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潮红发作,每次历时约30分钟到2小时,1至2月发作一次.发作时面色潮红,全身散在红斑、风团、以面部、躯干为多,皮损压之褪色,突发骇消,不留痕迹,可自行缓解.2000年7月底出现呕吐,并有短时意识丧失发作.行头颅CT检查示:左颞顶圆形略高密度影,4cm×4cm×5cm大,强化扫描时病变明显增强,边界清楚,同侧脑室受压.胸部正位片、骨盆正位片均未见异常.血常规示:中性39%,淋巴41%,嗜酸性10%,单核10%.8月10日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左颞顶圆形肿物,4cm×4cxm×5cm大,表面灰褐色,边界清楚,无包膜,与周围脑组织无粘连,供血一般,肿瘤侵及硬膜、颅骨内板.全切肿瘤后切除受损硬膜并修补.

  • 复发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窦万臣;马超;王任直;任祖渊

    一、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诊断标准关于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诊断,目前有几种不同标准,尚未完全统一.由于术后随访时间长短不一且缺少大宗病例报道,文献报告的垂体腺瘤复发率差别较大,在5.4%~44%之间[1-6].有些作者认为只要术后(影像学)发现垂体肿物再次增大,即可诊断为复发;亦有作者认为,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已经消失的症状体征再次出现才可诊断为复发;但也有人认为,术后残留肿瘤组织继续生长属于"残余肿瘤再燃",不应诊断为复发,只有原有肿瘤切除干净,重新发生新的肿瘤才能诊断为复发.因此,尽快统一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诊断标准是评价垂体腺瘤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 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条件

    作者:李庆国;林志国;刘恩重;戴钦舜

    帕金森氏病(PD)病理改变的大特点是病变只侵犯单一类型的神经元[1].因此,PD就成为细胞替代治疗战略有代表性的疾病.但无论是自体肾上腺髓质还是胚胎中脑以及经过基因修饰的胶质细胞、成纤维细胞、成肌细胞,在移植到宿主体内以后很快就失去了功能,说明这些细胞可能还不是理想的移植材料[2].

  • 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诊断治疗体会(附11例报告)

    作者:王玉海;蔡学见;时忠华;李德慧;陈铮立;刘斌;房文峰

    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国内外文献报道甚少.由于其血肿小,早期意识障碍轻,往往予保守治疗,随后部分病员伤情转恶化发生突变,常常来不及抢救而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现将我科近4年共收治的11例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

  • 经枕小脑幕入路显微切除小脑上蚓部及中脑病变

    作者:薛洪利;孔令权;梁勇;宋振权;魏学忠

    自1998年以来,我们经枕小脑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小脑上蚓部及中脑背侧病变5例.效果比较满意,报告如下.

  • 鞍上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王本瀚;汪静;张长远;张月高;郭效东

    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4例,女16例.年龄20~65岁,平均44.5岁.病程3月至7年.18例表现为头痛,23例有视力视野障碍,另嗅觉减退、记忆力减弱和内分泌紊乱者各3例.

  • 经微导管NBCA铸型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作者:李铁林;汪求精;段传志

    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57例脑动静脉畸形(CAVM)中男170例,女87例,年龄7~56岁,平均26.5岁.病理1周至16年,主要表现为颅内出血138例,癫痫82例,头痛等37例.入院头颅CT、MRI等检查提示病灶位于大脑半球126例,脑室内47例,基底节42例,脑干4例,小脑38例.

  • 大鼠脑缺血预处理后脑组织内皮素含量的改变及意义

    作者:马建荣;任年军

    为探讨脑缺血预处理后脑组织内皮素(ET-1)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脑缺血耐受产生之间的关系,采用改良四血管阻断法对实验大鼠分组进行全脑缺血预处理,用RIA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ET-1含量.现介绍如下:

  • 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

    作者:陈洪;陈旭东;陈东;吴耀晨;陈建良

    一、临床资料本组14例产后发病的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其共同特点:(1)年龄25~30岁;(2)产后女性;(3)分娩后2~14个月出现症状,均有头痛,患侧眼球轻度突出,结膜充血,视力下降,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影像学检查:9例MRI提示同侧眼上静脉增粗,选择性脑血管造影见颈内动脉供血6例,颈外动脉供血8例均为深终末支颌内动脉供血.其DSA共同特点是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海绵窦端显影稍延迟约0.5~0.8秒,供血动脉与海绵窦之间并无直接瘘口.均可见同侧眼上静脉扩张.

  • 颈后路经硬膜内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颈椎病

    作者:洪国良;杨学军;马景鉴;杨树源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颈椎病患者,男77例,女43例.年龄28~76岁.36例以颈肩痛为主要症状,84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进展型颈椎病,12例术前已表现为四肢不全瘫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病程2个月至13年,平均8个月.手术方法:手术的皮肤切口在颈后正中线,分开椎旁肌后,用穿孔器在手术范围的棘突基部一一穿孔,为缝合时穿线悬吊及固定椎板时用;切断手术范围上、下相邻的棘间韧带,手术范围内的棘间韧带要完整保留.用显微磨钻分别磨开手术范围两侧的椎板,将剥离下的数块由棘间韧带相连的椎板游离,去除增厚的黄韧带,纵行切开硬膜,在显微镜下分别切断手术范围内脊髓两侧的齿状韧带,用尖刀"十字"切开突出的椎间盘顶起的硬膜,分块去除后纵韧带和突出的椎间盘,已骨化者可用小钻头显微磨钻磨除.缝合硬膜后,将整块游离椎板的各个棘突间穿线固定,并将其固定在手术范围上、下的棘突及椎旁肌上.术后带颈托3个月.

  • 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

    作者:杨术真;李丽娜;杨喜民;王晓峰;李栓德;原亚文;唐宗椿

    一、资料和方法男56例,女34例;年龄15~60岁.患者伤后24小时内入院,根据GCS分为轻型(13~15分)、中型(9~12分)和重型(3~8分)3组,每组各30例.病人无合并伤,伤前无高血压及血液系统疾病史,近1月内未使用过血管活性药物.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者,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31.8例.病例组于入院后即采取肘前静脉血3ml,日后分别于伤后3、7天清晨空腹再次采样;对照组空腹采血1次.血样标本用0.13mmol/L拘橼酸钠1∶9抗凝处理,3000r/分钟离心10分钟,分离血浆置-20℃保存.采用酶联双抗体夹心法,应用奥林公司酶标比色仪,根据曲线求得血浆D-二聚体(DD)含量,单位以μg/ml血浆表示;试剂盒由上海捷门生物技术公司提供.

  • 小儿椎管内肠源性囊肿

    作者:王亚明;马振宇;罗世祺

    目的总结小儿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过去6年来我科收治的21例小儿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例,占同期小儿椎管内肿瘤总数的13.7%,发病平均年龄为7.7岁,男女之比为6∶1.囊肿位于颈段者占62%,位于胸段者19%,颈胸交界和腰骶段者各占9.5%;部分患儿合并有其他发育畸形.囊肿全切除率和近全切除率达到80.9%.结论椎管内肠源性囊肿为良性病变,早期诊断和显微手术是治疗的佳选择.

  • 兔脑外伤后脑灌注压高低与脑水肿的实验研究

    作者:缪国专;张远征;卢英杰;周定标

    目的了解不同灌注压对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温冷冻动物模型,将30只动物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即高灌注压、适当的低灌注压、对照组.通过观察Evans蓝扩散距离、脑组织含水量的不同两项指标来观察脑水肿程度.结果高灌注压组致伤灶Evans蓝扩散距离大(1.85±0.11cm),脑组织含水量也高(79.80%±0.71%),适当低灌注压组上述两项指标低(1.71±0.10cm,76.99%±0.62%)对照组数值居中(1.80±0.12cm,78.89%±0.87%).三者相互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灌注压越高越容易加重脑水肿.适当的灌注压降低,有助于改善脑水肿.

  • 重型特重型颅脑伤脑疝时应用天幕裂孔切开术的临床研究(附89例报告)

    作者:蔡学见;王玉海;陈铮立;胡开树;房文峰;时忠华;刘斌;董吉荣

    目的探索天幕裂孔切开术在救治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合并颞叶钩回疝的作用.方法对我科1994年7月到2000年12月间收治的89例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合并有颞叶钩回疝继发脑干伤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结果 GCS 3~5分32例,6~8分57例,恢复良好48例(53.9%),中残13例(14.6%),重残9例(10.1%),植物生存7例(7.8%),死亡12例(13.5%).结论天幕裂孔切开术有利于缓解颞叶钩回疝及所致继发性脑干伤,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

  • 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脑组织分离牵开器

    作者:徐兆冰;李新钢;刘雪双;张建军

    神经外科行脑内手术时,用于脑组织分离与牵开的传统器械为脑压板,在分离脑组织时需占用双手,术者无法进行其他操作,行牵开时亦需双手或2个自动拉钩,而且普通脑压板边缘较锐,在分离及牵拉过程中容易造成脑组织不必要的损伤,在颅内压较高的情况下尤其难以操作.本着在手术中既使用方便、节省人力、缩短手术时间、对脑组织创伤小,又能够做到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适于广大基层医院使用这一研究目的,作者经多年反复研究与改进,研制了这种脑组织分离牵开器.(专利号:ZL 93230573.3).

  • 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细胞瘤的临床初步观察

    作者:于新;刘宗惠;周东学;郝进敏;亓树彬;杜吉祥;张伟;李冰

    目的评价伽玛刀对脑内胶质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自1996年11月至1999年12月对57例病理诊断明确的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了伽玛刀治疗,其中男35例,女22例,年龄7~68岁,平均30.8岁.病变位于大脑半球27例,丘脑及基底节区22例,脑干2例,小脑2例.病理诊断:星形细胞瘤Ⅰ级7例,Ⅱ级5例,Ⅰ~Ⅱ18例,少枝胶质瘤4例,室管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Ⅲ级2例,Ⅳ级2例,Ⅲ~Ⅳ级13例,胶质母细胞瘤4例.周边剂量为12~22Gy,平均为16.5Gy.结果随访时间为6至42个月,平均为23个月.36例低恶度胶质瘤的影像学复查结果:显效6例;有效14例;微效5例;无变化6例;恶化5例.有效率为55.6%.21例高恶度胶质瘤中2~3个月及远期影像有效率分别为66.7%和23.8%.6,12,24,36个月的存活率分别为:95.2%(20/21);81.0%(17/21);47.1%9(8/17)和33.3%(3/9).15例病人(26.3%)于治疗后12个月内出现放射性水肿.结论伽玛刀对体积较小,边界相对较清的低恶度胶质瘤的治疗是有效的,对高恶度胶质瘤在短期内可有效地杀死靶区内肿瘤细胞并延缓肿瘤的生长,但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周边肿瘤细胞生长和复发.

  •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膜细胞瘤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作者:方静宜;罗麟;孙淑清;袁艳华;李敬军

    目的研究脑脊膜血管外膜细胞瘤的诊断、组织来源、增殖与复发的关系.方法对53例肿瘤进行HE染色及6种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初发27例,复发26例;组织学表现为以血管为中心的血管外膜细胞增生,血管腔圆或裂隙样,肿瘤细胞圆或不规则,Ⅱ级35例,Ⅲ级18例;FⅧ53例血管内皮细胞阳性及散在少许肿瘤细胞阳性,Vimentin 53例肿瘤细胞胞浆及血管内皮细胞阳性,PCNA-LI 2.5-82.4%,平均值48.85±19.26, P53-LI 0-2.9%,平均值0.55±0.48.结论脑脊膜血管外膜细胞瘤是独立的恶性肿瘤;复发与其组织学分级、PCNA和P53表达无明显关系;该肿瘤可能来源于未分化间叶细胞,这种细胞有向血管内皮和血管外皮细胞分化的潜能.

  • 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

    作者:徐启武;杨伯捷

    目的提高岩斜区脑膜瘤的切除程度与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获肿瘤全切除者12例,肿瘤次全切除6例,肿瘤大部切除4例;其中经乙状窦前入路手术治疗的11例中,获全肿瘤切除者8例,次全肿瘤切除2例,肿瘤大部切除1例.结论岩斜区脑膜瘤宜行积极手术治疗;乙状窦前入路是目前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佳入路;掌握手术方法和术中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术后疗效;肿瘤大小、质地及其与邻近结构的相互关系,也是影响岩斜区脑膜瘤患者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斜坡 脑膜瘤 手术
  • IFN-γ基因转染G422胶质母细胞瘤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作者:马跃辉;吕世亭;詹仁雅;周永庆;黄红光

    目的探讨IFN-γ基因修饰胶质瘤瘤苗的可行性.方法以重组腺病毒将鼠IFN-γ(mIFN-γ)基因转染小鼠G422胶质母细胞瘤细胞(G422/mIFN-γ细胞),ELISA法检测该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MTT法检测体外增殖能力,动物实验观察其体内成瘤性及抗肿瘤免疫功能变化(实验组).设转染LacZ基因的病毒对照(病毒对照组)和野生G422细胞对照(细胞对照组).结果 G422/mIFN-γ细胞能分泌高水平的mIFN-γ(8000pg/ml),和对照组相比,体外增殖能力无显著的差异(P>0.05),皮下接种后小鼠存活期延长,有66.7%的小鼠长期无瘤生存(P<0.01).免疫功能检测显示,实验组小鼠腹腔MΦ受LPS刺激后mTNFα(565.8±264.6pg/ml)和NO(158.3±21.6μmol/L)分泌增高;脾NK、CTL及腹腔MΦ杀伤活性(53.7±7.4%、65.4±7.4%和47.5±5.9)显著增强(P<0.01).结论 mIFN-γ基因修饰的G422细胞体内成瘤性降低,能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

  • 神经鞘瘤的NF2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沈建康;卞留贯;孙青芳;赵卫国;罗其中;王利民

    目的分析散发神经鞘瘤发生NF2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CP、DNA测序观察36例神经鞘瘤中发生的NF2基因突变,用Ki-67、PCNA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听神经瘤的增殖指数.结果 36例神经鞘瘤中有13个突变,包括缺失、插入所致的移码突变6例,2例无义突变,2例反义突变,3例剪接位点改变;其中发生于E2的4例、E4的2例、E6的4例、E13的2例;发生突变的听神经瘤生长指数、增殖指数亦较高.结论 NF2基因突变是神经鞘瘤发生中的常发事件,其与肿瘤的临床行为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 Kawase入路切除上斜坡区肿瘤

    作者:修波;黄红云;刘宗惠;李士月

    目的评价经Kawase入路切除上斜坡区肿瘤的适用性.方法应用Kawase入路对21例上斜坡区肿瘤患者进行了显微外科手术.结果 21例中有6例脑膜瘤和8例三叉神经鞘瘤获得全切,4例脑膜瘤和3例三叉神经鞘瘤获得次全切.术后2例患者出现永久性动眼神经瘫,12例出现暂时性颅神经损害.结论 Kawase入路适用于处理上斜坡区肿瘤.该入路具有如下优点:(1)可直接进入桥前池及其上方,无需牵拉小脑;(2)可同时处理中、后颅凹的病变,路径较短;(3)在切除肿瘤之前即可分离出小脑幕动脉,阻断肿瘤部分血运;(4)保留听力;(5)Labbé静脉并发症较少.

  • 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瘤苗治疗颅内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福生;王忠诚;历俊华;林松;任铭;肖庆;张亚卓

    目的研究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瘤苗治疗胶质瘤的疗效.方法从大鼠的骨髓中加入GM-CSF和IL-4培养树突状细胞,采用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了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技术、流式细胞免疫学技术观察了其特异性抗体OX6和OX62的表达;微酸洗脱方法抽提C6肿瘤抗原体外致敏树突状细胞,建立C6胶质瘤脑内动物模型,体内应用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观察脑内肿瘤的疗效,并取致敏的动物的脾脏T细胞体外加入C6肿瘤抗原,加入IL-2培养进行CTL活性检测.结果培养第8天可见有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双标可见有OX6和OX62阳性细胞,流式细胞免疫学分析发现OX62阳性率为93.03%,OX6的阳性率为92.01%;体外细胞毒试验发现对相应的C6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动物实验发现实验组可见肿瘤组织内有大量的坏死,而对照组仅有少量的坏死,两者相比P<0.01.结论体内注射采用微酸洗脱的抗原肽致敏树突状细胞瘤苗能够引起荷瘤动物脑肿瘤大面积的坏死,该方法为将来临床免疫治疗胶质瘤充分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奠定基础.

  • O6-苄基鸟嘌呤逆转人脑胶质瘤对BCNU耐药性的研究

    作者:官卫;潘峻;黄强;龚德生;杨伊林;王爱东;周丽英

    目的探讨提高BCNU为代表的CENUs对Mer+脑胶质瘤化疗疗效的途径.方法采用MTT法及测定肿瘤生长观察O6-苄基鸟嘌呤( O6-BG)预处理Mer+人脑胶质瘤细胞及荷Mer+脑胶质瘤裸小鼠对BCNU疗效的影响.结果 O6-BG能提高BCNU对Mer+胶质瘤细胞T98G的敏感性2.2倍,对Mer-细胞SHG-44无增敏作用,10μmol/L O6-BG预处理2小时即能明显抑制MGMT活性,≥50μmol/L时能完全抑制MGMT活性; O6-BG毒性极低,100μmol/L时细胞生存率>95%. O6-BG +BCNU组较空白对照组延缓肿瘤生长34.16天,而单纯BCNU组延缓生长18天(P<0.01),且 O6-BG +BCNU组中还见到肿瘤暂时性退缩.结论 O6-BG通过抑制MGMT活性,能逆转Mer+人脑胶质瘤细胞对BCNU的耐药性,提高BCNU疗效,因而可望作为化疗增敏剂与BCNU联合使用.

  • EGF抑制BT325细胞生长的相关基因分离、克隆

    作者:周明锐;任祖渊;王欣;黄秉仁;苏长保;王任直;蔡良婉

    目的寻找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新的相关基因.方法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与cDNA array反向Northern杂交相结合,分离、克隆表皮生长因子(EGF,100ng/ml)作用后生长抑制的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BT325细胞与对照组(不加EGF)相比新表达或表达明显上调的基因.结果克隆了6个BT325细胞生长抑制后表达明显增高的EST (expressed sequence tag), 其中1个为新基因序列,另5个分别与 CGI-51、转醛缩酶(Transaldolase、TAL)、核糖蛋白 L35a、40s核糖相关蛋白基因及BC-2蛋白 mRNA 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其中功能分析提示TAL表达增加可诱导细胞凋亡.6个EST均投递GenBank ,分别获得了接受号:AW408844~408848.结论所分离、克隆的基因可能与胶质瘤的生长抑制有关.

  • 三叉神经鞘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张晓东;李长元;江涛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入路.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三叉神经鞘瘤49例的临床和随访结果.结果显微镜下全切除25例,近全切除20例,大部切除3例,死亡1例.结论三叉神经鞘瘤进行CT、MRI检查均可明确诊断,显微手术治疗是佳方法,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是全切肿瘤的关键.

  • 雪旺氏细胞促进共培养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作者:万虹;安沂华;王红云;孙梅珍;刘暌;王忠诚;张亚卓

    目的探讨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因素.方法新生大鼠雪旺氏细胞与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共培养,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分别检测特异性标志蛋白tubulin-β、GalC和GFAP的表达.结果相差显微镜下大部分神经干细胞伸出多个细长突起,且免疫莹光染色tubulin-β高度表达;少数细胞为有多个短小突起的小细胞,且GalC 或GFAP阳性表达.结论雪旺氏细胞与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共培养可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

  • 术前溴隐停治疗对女性泌乳素腺瘤经蝶手术疗效的影响--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张雪峰;任祖渊;苏长保;王任直;马文斌;杨义;连伟;李永宁;幸兵;杨众

    目的研究术前溴隐停治疗对女性泌乳素腺瘤患者经蝶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60例术前曾服用溴隐停治疗的女性泌乳素腺瘤经蝶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服药组),根据临床特点,为每名术前服药组患者选择一名术前未服药的女性经蝶手术患者作为对照.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治疗前泌乳素水平、肿瘤大小及是否浸润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术前服药组患者肿瘤质地较韧硬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肿瘤全切除率基本相同.术前服药组泌乳素由术前271.23±3.29ng/ml降至37.01±7.48ng/ml(P<0.001),对照组泌乳素由260.07±3.15ng/ml降至34.21±5.90ng/ml(P<0.001),两组患者术后泌乳素值无显著差异(P=0.69).两组患者手术治愈率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前服药组为51.67%,对照组为58.33%,P=0.5).结论术前溴隐停治疗对女性泌乳素腺瘤经蝶显微外科手术的疗效无明显影响.

中华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2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