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중화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346
  • 国内刊号: 11-205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jns.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忠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第四脑室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高超;庄冬晓;黄峰平

    病例报告患者,女,27岁.因"头晕、呕吐3个月伴视物模糊20 d"入院.检查:神清语利,GCS 15分.眼底检查见双侧视乳头水肿.脑神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头部CT、MRI示第四脑室肿瘤伴梗阻性脑积水.肿瘤边界不清,瘤周有轻度水肿,CT为等低密度,MRI T1WI为等低密度,T2WI为高密度,有散在强化,见图1.

  • 颞底经小脑幕入路中应用CTV定位Labbé静脉

    作者:施炜;徐启武;陈建;姜保东;崔大明;车晓明

    目的 研究Labbe静脉的解剖形态和位置,探讨通过3D-CT静脉造影(3D-CTV)的方法 来判断Labbe静脉的形态和位置,为术前决定是否适合应用颞底经小脑幕(经岩)手术入路提供帮助.方法 成人尸头标本10例(20侧)观察Labbe静脉形态,测量与横窦乙状窦岩上窦交界(STP)的距离.8例岩斜肿瘤患者术前通过3D-CTV测量Labbe静脉汇入静脉窦点与STP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术中实际测量值来验证3D-CTV对Labbe静脉位置判断的准确性.结果 20侧Labbe静脉静脉窦汇入点和STP的距离为(22.91±8.09)mm,<10 mm(前置型)共2例,占10%.术前3D-CTV所显示的Labbe静脉形态与术中实际观察的形态完全一致,测量Labbe静脉汇入点至STP的距离和术中实际测量值基本一致.结论 相对于MRV和DSA,3D-CTV检查可以更方便准确地判断Labbe静脉位置.颞底经小脑幕(经岩)手术术前有必要进行3D-CTV检查以明确Labbe静脉的位置.

  • 磁共振电影成像与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评估

    作者:郑佳平;梁晖;陈国强;肖庆;金延方;郭劲松;岳云龙

    目的 探讨相位对比磁共振电影成像法在对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瘘口开通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 利用相位对比磁共振电影成像法对128例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进行瘘口的流速测定,并作为随访方法 .对部分术后临床症状缓解不佳、或在随访期内再次出现高颅压症状的患者进行二次内镜下探查,结合术中探查及二次手术前磁共振电影成像检查结果 来分析电影成像检查对判断造瘘口是否开通的准确性.结果 3例术后临床症状缓解不佳,电影成像检查显示脑脊液流过瘘口良好,二次手术探查中亦证实造瘘口处于开通状况;16例患者术后再次出现高颅压的患者,磁共振电影成像检查显示造瘘口脑脊液流速明显减小,二次内镜下手术探查显示造瘘口闭塞或明显狭窄,重新造瘘后临床症状改善.电影成像检查结果 和手术探查显示的结果 符合率为100%.结论 磁共振电影成像可以精确反映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造瘘口开通情况,可以作为评估造瘘后造瘘口开通状况的金标准及重要的随访手段.

  • 中颅窝鞍旁区相关结构的外科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邵君飞;傅震;张岩松;王海秋;姚建社

    目的 提供中颅窝鞍旁区相关解剖学依据,为鞍旁区手术提供帮助.方法 对38例成人尸颅进行手术巨微解剖,测量鞍旁区的硬膜关系、神经与血管走行及相邻结构的关系,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在中颅窝,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包裹着蛛网膜与硬脑膜深入中颅窝硬膜之间,Meckel腔、三叉神经节及其三个分支包裹着后颅窝蛛网膜与硬脑膜像三指手套深入中颅窝硬膜之间,颈内动脉及颅内、外静脉亦穿行于中颅窝硬膜间;上述结构与海绵窦在中颅窝鞍旁两层硬膜形成一个腔,即硬膜间腔.结论 提出鞍区形态学特点,为中颅窝鞍旁区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 痉挛性斜颈术前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良才;唐秉航;陈信康;何亚奇;黄德成;吴任国

    目的 探讨痉挛性斜颈(ST)螺旋CT(MSCT)检查方法 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ST 33例,临床分型:旋转型18例(55%)、侧屈型10例(30%)及头双侧后仰型5例(15%),另设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颈部CT扫描;对两组左右同名肌的肌腹厚度进行测量、比较分析,并检出肥大肌肉的分布;然后把ST组各肥大肌肉的增厚幅度结果 与相对应颈肌肌电图(EMG)不随意振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全部33例CT表现肌肥大分布与临床分型有较密切关系.旋转型肥大肌肉分布在头旋向侧的后1/4区内和对侧前1/4区内;侧屈型的肥大肌肉分布在头屈向侧的后1/4区和前1/4区内;后仰型患者的肥大肌肉分布在双侧后1/4区内.(2)CT轴面图像上可准确测量肌腹的厚度.旋转型和侧屈型病组中左、右两侧各同名肌肌腹厚度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2~6.540,P<0.05);后仰型病组中,下斜肌、头夹肌及头半棘肌与正常对照组相应同名肌肌腹厚度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47~15.713,P<0.01);采用相关分析显示CT测量肥大肌肉的增厚幅度与EMG不随意振幅增加幅度之间呈正相关(r=0.713~0.963,P<0.01).(3)MSCT和EMG检查结果 可作为ST个体手术方案设计的基础,提高手术疗效的保证.结论 MSCT能确切地显示ST痉挛后肥大肌肉形态改变,它的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可指导进一步EMG检查及协同确定痉挛责任肌肉,是ST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 .

  • 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陈利锋;余新光;周定标;许百男;张远征;魏少波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自1994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66例三叉神经鞘瘤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入路、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 .结果 男26例,女40例;年龄6~64岁;病程1个月-16年.常见的症状为面部感觉迟钝或麻木;48例经颞下入路.肿瘤全切除48例(74%),次全切除13例(20%),大部分切除4例(6%).术后症状改善46例,无变化13例,加重6例,自动出院1例.常见并发症为动眼神经不全麻痹9例;52例随访3个月-5年,平均38个月,恢复良好47例,生活基本自理3例,死亡2例.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起病隐匿,应及早诊治;显微外科全切肿瘤是主要治疗方式.根据肿瘤的位置及发展方向,个体化选择手术入路,尽量减少对脑组织牵拉,充分显露肿瘤有助于提高肿瘤的全切率、降低病残率.

  • Werner综合征伴脑膜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郝淑煜;张力伟;孙彦辉;辛宇;吴震;张俊廷;王忠诚

    目的 报告1例伴发海绵窦斜坡脑膜瘤的Werner综合征患者并文献复习.方法 通过乙状窦前入路切除肿瘤,并进行相关基因检查.结果 患者衰老面容,双眼白内障,硬皮病样皮肤改变及WRN基因检测结果 ,符合Werner综合征诊断,颅内肿瘤切除效果满意.结论 首次报告了中国人群中伴发脑膜瘤的Werner综合征病例,对Werner综合征相关基因及临床表现仍待进一步研究.

  • 原始性神经外胚瘤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

    作者:周涛;张远征;桂秋萍;姜金利;孟祥辉;朱儒远;魏少波

    目的 分析原始性神经外胚瘤(PNET)在全身各系统特别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 结合有关文献,回顾解放军总医院近10年来通过手术治疗的89例PNET,对不同系统发生的PNET进行比较,并总结了同期90例髓母细胞瘤的病例作为对比.结果 89例PNET中,中枢神经系统21例占24%(大脑半球9例,椎管内8例,脑干4例);其他系统68例(76%).21例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PNET病人共接受手术27次,肿瘤全切18次,次全切9次.15例成功随访的病人有12例复发,占80%;转移4例,占27%;随访病人中已死亡10例.中枢神经系统的PNET平均发病年龄22.0岁,其他系统的PNET平均发病年龄29.2岁,髓母细胞瘤平均发病年龄13.9岁.结论 发生在全身各系统的PNET临床表现相似,病理形态和免疫标记物相同,复发率和转移率很高,手术全切结合化疗有一定疗效.中枢神经系统的PNET与其他系统的PNET虽为同一种疾病,但也有其自身特点.

  • 术后残留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放射治疗(附六例报告)

    作者:于新;田增民;刘锐;徐永革;亓树彬;王亚明;刘宗惠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在术后残留或复发中枢神经细胞瘤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6例手术后残留或复发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放射治疗结果 ,并综述文献报道.结果 5例病人接受外放射治疗,放射剂量55~60 Gy,随访24-36个月(平均30个月),病变消失1例,缩小4例.其中1例于放射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出现一侧丘脑放射性坏死.1例病人行伽玛刀治疗,周边剂量15 Gy,随访至18个月时病变已明显缩小.结论 中枢性神经细胞瘤确对放射治疗敏感,对术后残留或复发者可以考虑分次外放射治疗,54 Gy可能是治疗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低有效剂量,但应注意放射性副损伤或放射性坏死发生的可能,对小体积肿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

  • 神经内镜下导水管成形术治疗导水管梗阻性脑积水

    作者:陈国强;肖庆;郑佳平;梁晖;左焕琮

    目的 探讨软性神经内镜下导水管成形术治疗导水管梗阻性脑积水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2月至2008年4月,应用电子软性神经内镜对16例导水管梗阻性脑积水在软性内镜下分别经额或枕下入路行导水管成形术.结果 16例患者导水管均成功再通,术后高颅压症状缓解,无意识障碍、动眼神经麻痹等导水管成形术相关并发症出现.12例术后6个月磁共振电影成像检查显示中脑导水管脑脊液大流速较术前增加(2.18±0.34)cm/s,大流量较术前增加(0.22±0.07)ml/s.结论 软性内镜下导水管成形术对治疗导水管狭窄或膜性梗阻导致的脑积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垂体腺瘤并脊索瘤一例

    作者:谢正强;匡黎;张丽;朱正鹏;欧阳兵

    患者女,54岁.因左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半年,来院就诊.脑MRI检查示:鞍区一巨大椭圆形组织样肿块;呈窄腰状,信号不均,T1WI以稍低信号为主,夹杂部分斑片状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为主,夹杂片状中等稍高信号.肿块大小约3.0 cm×2.0 cm×2.0 cm,向上侵犯鞍上池,向下占据整个蝶窦,视交叉受压(图1).增强扫描:肿块上半部分均匀一致强化,肿块下半部分未见明显强化.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管腹腔脱出一例

    作者:刘家山;金立渤

    患者男性,35岁.4年前因颅脑损伤并脑积水在外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恢复顺利.2个月前因反复左侧腹部皮肤破溃,流脓,管状异物自腹腔突出收住院.入院查体:睁眼昏迷,腹平,右侧腹部见手术刀口瘢痕,左侧上腹部见皮肤窦口,其内有分流管突出,管口末端未见有脑脊液流出.触诊未触及分流管,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CT检查见分流管头端位于右侧侧脑室体部,中度脑室扩大.

  • 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内动脉残腔综合征一例

    作者:王继跃;张士刚;张利勇;刘卫东;林凯

    患者男性,45岁.因"发作性左眼黑矇、言语迟缓1年"入院,既往发现"高血压病"3年,无"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入院查体:BP 165/98 mm Hg神志清,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颅脑CT见:左丘脑半片状低密度梗死灶.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显示:左颈总动脉远段后壁、颈外动脉起始段见规则型不均一斑块,左颈内动脉分叉后1 cm后管径逐渐缩窄,内膜不光滑,回声欠均匀,左侧颈内动脉血流束逐渐变窄,中远段无明显血流信号.

  • 大脑中动脉巨大血栓性夹层动脉瘤一例

    作者:张华;杨海;马江红;余槐堂;袁永生;张化明

    患者女,36岁.因头晕十余年加重半个月入院.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行头颅CT增强扫描见右颞叶一边界较清楚,密度不等,强化不均匀,局部钙化的病灶(图1).MRI增强扫描见右颞叶一边界清楚病灶,其产间为混杂T1T2信号,并可见局部流空信号影(图2).

  • 颅内巨大硬膜外表皮样囊肿二例

    作者:陈来照;万大海;仝海波;刘跃亭;范益民;郝解贺

    例1 男,34岁.间断性头痛半年入院.查体:神清语利,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左颞部类圆形低密度影:MRI示左颞部长T1,长T2类圆形信号影,边界清楚,增强扫描脏层包膜强化明显(图1).术前考虑左颞先天性肿瘤,但不排除陈旧性血肿.入院后行额颞开颅,肿瘤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颅骨受压变薄,周边骨质增生,大小9 cm×6 cm×5 cm,肿瘤包膜菲薄,呈灰白色,囊内容物呈豆腐渣状.术后病理确诊为表皮样囊肿.

  • 胶质瘤的DNA甲基化研究新进展

    作者:姜政;李新钢

    DNA甲基化主要指DNA的5'-胞嘧啶甲基化,是真核生物DNA的一种常见的修饰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表遗传学机制.近年来,DNA甲基化与胶质瘤相关性研究表明,许多肿瘤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高甲基化与胶质瘤的形成关系密切.

  •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治疗脑血管痉挛

    作者:黄德章;王志刚

    脑血管痉挛(cerebrovasospasm,CVS)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弥漫性脑水肿和迟发性缺血性神经损伤,是SAH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其基础和临床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神经外科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之一[1].目前,有研究表明[2]其发生与体内磷酸二酯酶表达增高密切相关.本文将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治疗CVS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 水通道蛋白4小RNA干扰技术优化亚低温治疗脑水肿

    作者:张赛;刘晓智;刘振林;张文彬;曲阳;何敬;孙世中

    目的 应用针对靶向水通道蛋白4(aquapofin 4,AQP-4)的小RNA(siRNA)干扰技术优化亚低温减轻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脑水肿程度的治疗效果.方法 构建沉默AQP-4 mRNA表达的siRNA质粒;液压打击法建立大鼠TBI模型,分TBI对照组、AQP-4 siRNA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AQP-4 siRNA及亚低温联合治疗组;提取第1、3、5、7天脑组织总RNA和总蛋白,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AQP-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干/湿比重法和Evans蓝测定法观察大鼠TBI后不同时相脑组织含水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实验动物予以神经功能缺陷综合评分.结果 亚低温在减轻TBI后脑水肿程度方面优于AQP-4 siRNA,但siRNA技术在沉默AQP-4表达方面强于亚低温,联合应用AQP-4 siRNA和亚低温在TBI后降低脑水肿程度方面获得佳治疗效果.结论 靶向AQP-4的Si RNA干扰技术可优化亚低温在TBI后降低脑水肿方面的治疗效果.

  • AMPA受体对清醒大鼠海马齿状回区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志刚;姜岩;包金锁;金秀吉;金元哲;金清华

    目的 在整体水平上揭示海马区习得性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LTP)的形成机制,并进一步探讨谷氨酸(Glu)浓度与LTP和行为学习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脑部微量透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慢性埋植电极技术进行电生理记录以及对学习行为监测相结合的实验方法 .结果 未进行条件反射训练大鼠海马齿状回(DG)注射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阻断剂DNQX后,不影响DG区细胞外液中的Glu水平,但其群体峰电位(PS)幅值与给药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在条件反射的训练中,注射DNQX后明显抑制条件反射的形成,且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Glu浓度逐渐增加与开始训练前相比P<0.01,但PS幅值却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 AMPA受体在海马DG区习得性LTP的形成过程中起触发作用,此受体的激活是海马DG区习得性LTP形成的必要条件.

  • 小脑后下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徐峰;张世明;王中;周幽心;周岱

    目的 探讨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方法 .其中男9例,女12例,平均40.6岁.1例表现为后颅窝占位;20例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入院时患者Hunt-Hess分级:Ⅰ级1例,Ⅱ级14例,Ⅲ级5例,Ⅳ级1例.头颅CT表现为幕下为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第四脑室出血或二者兼有.脑血管造影提示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13例,远端动脉瘤8例,分别采用枕下旁正中及枕下正中入路进行手术.结果 19例行动脉瘤蒂夹闭术,1例行孤立术,1例行载瘤动脉近端切断术.3例术后出现切口一过性脑脊液漏;1例术后偏瘫、后组脑神经麻痹和长期昏迷,2例轻度后组脑神经受损,3个月后完全恢复;其余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损伤或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 小脑后下动脉瘤的治疗首选动脉瘤夹闭术,术中保护后组脑神经和后下动脉是手术的关键.

  • 3D-CTA、DSA对颅内动脉瘤诊疗价值的对比

    作者:李祥;于如同;范月超;郭克勤

    目的 评价3D-DSA、3D-CTA、2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动脉瘤患者3D-DSA、3D-CTA、2D-DSA和手术资料.结果 32例患者共35个动脉瘤(有3例患者为多发动脉瘤).3D-DSA能清楚显示所有动脉瘤的形态,准确判断3例多发动脉瘤中破裂的动脉瘤且手术顺利夹闭;3D-CTA检出33个,遗漏1个前交通动脉瘤及1个颈内动脉瘤;2D-DSA检出32个,遗漏2个前交通动脉瘤和1个大脑中动脉瘤.3D-DSA及3D-CTA在显示瘤颈上明显优于2D-DSA,3D-CTA可准确显示动脉瘤与相邻骨质结构关系.结论 3D~CTA是检查颅内动脉瘤高度敏感的无创影像手段,其诊断效价优于2D-DSA,可以作为动脉瘤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必要时再行3D-DSA进行确诊,尤其是多发复杂动脉瘤和微小动脉瘤及3D-CTA阴性的SAH患者,3D-DSA应视作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

  •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附95例报告)

    作者:常斌鸽;薛德友;李巍;徐飞;王实;白晶波;焦德让;张赛

    目的 总结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性血管狭窄的血管内治疗的策略、方法 、术中风险及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7月治疗的95例采用支架置入治疗的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中,椎动脉起始部狭窄者21例,椎动脉颈段狭窄者3例,椎动脉颅内段狭窄者16例,椎基底动脉交界处狭窄者15例,基底动脉段狭窄者36例,大脑后动脉P2段狭窄者4例.所有狭窄均>50%.手术的技术成功率为97%(92/95).术后平均狭窄率从76.1%(50%~95%)下降到9.2%(0~20%).所有患者均在术后6个月-2年内随访,其中88例患者效果良好.结论 脑血管狭窄处支架置入术是目前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方法 ,其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 颅内外血管吻合结合间接血管重建治疗烟雾病

    作者:徐斌;宋冬雷;毛颖;徐宏;廖煜君;周良辅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管吻合结合间接血管重建治疗烟雾病的疗效.方法 65例烟雾病中,缺血型49例,出血型16例,均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与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相结合的手术治疗,其中15例行同侧颞浅动脉两个分支吻合,9例行双侧手术.术后采用CTA、TCD、CT灌注成像和DSA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采用该术式后,患者手术侧血流均有立即改善,随访效果好.结论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直接吻合术结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烟雾病效果良好.

  • 硬脑膜动静脉瘘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

    作者:陈亮;赵曜;毛颖;周良辅

    目的 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发病机制.方法 将大鼠右侧颈总动脉的近心端与颈外静脉的远心端端端吻合并结扎对侧横窦导致颅内静脉高压,随访12周,监测静脉窦压力、脑血流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基底节、皮层、蛛网膜和硬膜的分布.结果 术后出现皮层血流的显著性下降,右侧枕叶明显并持续至实验结束.基底节区VEGF表达在术后1周即达高峰,在2周后转为阴性或弱阳性,枕叶皮层和蛛网膜血管呈持续阳性表达.枕部矢状窦及周围硬膜在术后早期呈弱阳性,在4周至12周呈持续阳性表达.术后12周硬膜微血管明显增加,管腔扩张.结论 DAVF形成的关键在于静脉窦压力升高,脑慢性低灌注是从静脉窦高压到硬膜血管增生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 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破裂脑动脉瘤

    作者:梁玉敏;潘耀华;万杰清;殷玉华;包映晖;高国一;熊文浩;徐纪文;罗其中;江基尧

    目的 总结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破裂脑动脉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15例在起病后2 d内首次CT或MRI上表现为脑内出血(ICH),和(或)脑室内出血(IVH)、硬脑膜下血肿(SDH)和壁间出血(IMH)而无SAH的破裂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 、治疗方法 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首次CT或MRI检查表现为ICH者3例、IVH合并ICH者6例、SDH者1例、IVH者1例、IMH者3例和等高混合密度者1例.其中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6例、前交通动脉4例、后交通动脉3例、大脑前动脉1例和小脑后下动脉1例.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13例,血管内栓塞2例.出院时GOS评分:恢复良好8例、中残3例、重残3例和植物生存1例.本组15例占同期破裂脑动脉瘤的3.8%.结论 破裂脑动脉瘤首次CT扫描可表现为单纯ICH,和(或)IVH、SDH、IMH而无SAH,与CT扫描时间、动脉瘤的部位和指向以及出血量有关.早期控制颅内高压、及时诊断和有效处理破裂动脉瘤,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13例分析

    作者:乔建勇;王昌盛;付宪文;张海军;武焕颖

    承德市中心医院1996-2008年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124例,其中因各部位感染导致分流失败13例,现对分流术后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报告如下.

  • 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个性化手术治疗

    作者:许百男

    颅内复杂动脉瘤是指由于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形态、数量等因素的影响而给外科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的动脉瘤,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直径>25 mm的巨大动脉瘤.(2)部位深在难于暴露,或周围有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的动脉瘤,如颈内动脉的岩骨段、海绵窦段和床突旁动脉瘤以及后循环动脉瘤.(3)动脉瘤的构型复杂,如宽颈动脉瘤,梭形、半梭形动脉瘤,巨长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缺乏动脉瘤壁的泡状动脉瘤或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瘤壁、瘤颈粥样硬化或钙化的动脉瘤,血栓性动脉瘤,载瘤动脉囊性扩张致使重要穿通支血管或远端分支起于动脉瘤壁的动脉瘤,以及经手术或介入治疗失败的动脉瘤.(4)一次需要同时处理多个病变的多发动脉瘤[1-2].

  • 介绍一种包头带

    作者:郭建;顾志恺;周非;苏星;董梁;张树葆;宋黄成

    我科设计了一种包头带(专利号:ZL2007300079029),介绍如下.1.构造与原理:如图1示,包头带由一主带(A)与五条副带(B)构成,每条副带外侧面有不同高度对应一致的三个绳孔(E).主带两端的内外面分别有一条用于固定的粘贴(C),绳子(D)用于穿过每条副带的一个绳孔以固定副带.

  • 中国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指南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

    一、宗旨规范我国颅脑创伤病人外科手术指证、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提高我国颅脑创伤病人救治成功率.二、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目前国内外有关颅脑创伤病人,特别是急性颅脑创伤病人外科手术治疗的指证、时机和方法存在争议.鉴于外科手术无法进行双盲临床对照研究和伦理学问题,至今尚无有关颅脑创伤病人外科手术疗效的一级循证医学证据.

  • 第九届亚太地区国际颅底外科大会纪要

    作者:朱巍;毛颖

    关键词: 亚太地区 颅底外科
  • 显微神经外科微小血管吻合技术培训方法

    作者:佟小光

    微小血管吻合技术是显微神经外科操作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烟雾病、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血流重建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等领域.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如何快速掌握这一技术是广大基层医院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虽然国内许多大型医疗中心举办了多种为期不等的显微外科操作培训班,但血管吻合技术的成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实验室长期培训保持该技术的熟练程度.

  • 突变型胸苷激酶对鼠C6胶质瘤细胞的杀伤效应

    作者:徐晓燕;刘伟国;杨小锋;郑学胜;沈罡

    目的 观察比较突变型单纯疱疹胸苷激酶(HSV1-sr39tk)/更昔洛韦(GCV)和野生型HSV1-tk/GCV对鼠C6胶质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 利用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目的 基因到C6细胞,RT-PCR鉴定.通过MTT实验和活体植瘤,比较各组对GCV敏感性.结果 成功获得分别转染有HSV1-tk(C6/tk)和HSV1-sr39tk(C6/sr39tk)、的C6细胞.GCV浓度在0~400μmol/L时,C6/sr39tk细胞存活率由(99.96±3.54)%下降到(4.75±1.79)%;C6/tk细胞存活率从(100.03±2.95)%降至(59.16±3.48)%,未转染组细胞存活率则从(100.29±1.20)%到(83.62±7.56)%.同一GCV浓度时,各组间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细胞在活体均能致瘤,GCV治疗10 d后,C6、C6/tk和C6/sr39tk组肿瘤大小分别为(1287.24±364.84)mm3、(928.47±165.61)mm3和(574.08±107.72)mm3,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的生长,但后两组生长较前组明显减缓,以C6/sr39tk组生长减缓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和体内实验证实HSV1-sr39tk比HSV1-tk对GCV更敏感,可提高其与GCV所组成的自杀基因系统对C6胶质瘤细胞的杀伤效应.

  • 14-3-3β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晓亮;章翔;曹卫东;曹磊;甄海宁;王西玲;霍军利

    14-3-3蛋白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小分子二聚体,研究发现其参与了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细胞信号传导、新生血管形成、细胞骨架构建等多种细胞生理和病理过程[1-5].目前,凋亡抵抗、细胞周期调控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被认为是胶质瘤发生的重要机制.本实验拟检测人脑星形细胞瘤中14-3-3蛋白β亚型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

  • 丙戊酸对胶质瘤细胞株T98-G体外作用实验研究

    作者:邵翠杰;陈芙蓉;关皑丽;陈忠平

    目的 研究抗癫痫常用药物丙戊酸(2-propylpentanoic acid,VPA)临床治疗浓度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T98-G增殖抑制、细胞周期及组蛋白乙酰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VPA对胶质瘤细胞株T98-G的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周期动力学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胶质瘤细胞株在VPA处理后乙酰化组氨酸H3(Acetyl-Histone H3)、乙酰化组氨酸H4(Acetyl-Histone H4)的表达量变化.结果 丙戊酸对胶质瘤细胞株T98-G具有抑制增殖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临床常用浓度(1.0 mmol/L)VPA能够对细胞周期动力学产生影响,S期细胞减少,而G1期、G2/M期细胞增加;Aceyl-HistoneH3、Aceyl-HistoneH4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结论 VPA能够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有关.

  • 反义miRNA-221/222上调p27kip1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体外研究

    作者:张春智;康春生;杨卫东;王广秀;张安玲;浦佩玉

    目的 探讨敲低miRNA-221/222表达上调p27kip1抑制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株生长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脂质体共转染反义miRNA-221/222下调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株miRNA-221、miRNA-222的表达.使用Northern blot方法 鉴定转染后U251细胞miRNA-221、miRNA-222表达水平下调;MTT法评价反义miRNA-221/222抑制U251细胞生长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U251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分析p27kip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Northern blot显示反义miRNA-221/222共转染组使miRNA-221、miRNA-222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反义miRNA-221转染组仅使miRNA-221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反义miRNA-222转染组仅使miRNA-222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转染无意序列组及对照组的miRNA-221、miRNA-222表达水平没有改变.MTT结果 显示反义miRNA-221/222共转染组肿瘤细胞生长速度小于对照组、转染无意序列组、转染反义miRNA-221组、转染反义miRNA-222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可见反义miRNA-221/222共转染组细胞周期存在G0/G1期阻滞且明显高于其他各组.Western blot显示反义miRNA-221/222共转染组的p27kip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反义miRNA-221/222通过上调p27kip1蛋白表达来抑制胶质瘤细胞U251的生长.

  • 不同条件下光动力治疗对C6胶质瘤细胞的作用

    作者:李梅;李飞;卢佳友;冯华;朱刚;林江凯

    目的 分析不同条件下应用血卟啉衍生物(HpD)的光动力学疗法(PDT)对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方法 MIT法检测PDT后C6细胞的生存率:(1)不同HpD浓度组(0、2、5、10、20、30及40 mg/L)C6细胞PDT(628 nm、20 mW/cm2、照光5 min)后的生存率;(2)C6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HpD(0、5、10、20、30及40 mg/L)孵育不同时间(0.5、1、3、6、12及24 h)行PDT(628nm,20 mW/cm2)后的生存率;(3)不同照光强度下(10、20及30 mW/cm2)PDT后C6细胞的生存率.结果 不同条件下PDT治疗对C6细胞的作用不同:(1)当HpD浓度低(2mg/L)、HpD与细胞孵育时间短(<3 h)时不能对细胞产生抑制或杀伤效应;(2)PDT后C6细胞的生存率随着HpD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细胞与HpD孵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12 h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照光强度的增强而下降(20与30 mW/cm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D介导的PDT对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作用与HpD浓度、HpD与细胞孵育时间及照光强度等有关,在不同条件下可表现为促进肿瘤细胞生长或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中华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2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