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脑幕切迹区静脉的显微解剖及三维可视化研究

    作者:何祖江;唐军;姜云传;唐小标;韩利军;欧阳光

    目的:探索小脑幕切迹区周边主要静脉的分布走行,为临床、基础教学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明胶-氧化铅标识技术进行血管标识,通过CT扫描及电脑数码三维成像技术对小脑幕切迹区深静脉进行测量与观察.结果:小脑幕切迹区周边主要静脉为大脑深静脉系统(Galen静脉系),由Galen大静脉、小Galen静脉、基底静脉及其各自的属支组成.小脑幕切迹的后间隙有大脑内静脉、基底静脉及属支.结论:临床上脑静脉瘤多发生于小脑幕切迹区,术前须了解大脑深静脉系与病灶的关系,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 大脑中动脉M1段及其穿通支的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牛子劲

    目的:通过显微解剖观察大脑中动脉(MCA)M1段及其穿通动脉的形态、数量与行程,为临床前脑底部的显微外科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在显微镜下对12具(24侧)经红色乳胶颈总动脉灌注染色的头颈部标本进行解剖,对大脑中动脉的M1段及其穿通支的位置、走行、分支类型、口径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MCA起自颈内动脉(ICA)两终支中的较大一支.在起点处MCA的管径约2倍于大脑前动脉.水平(M1)段自ICA分叉部起点延伸至侧裂.MCA的中央支动脉(豆纹动脉)多起自M1段,分为内侧、外侧豆纹动脉两群.内侧豆纹动脉起自ICA分叉处附近的MCA近侧;另一较大的外侧组,起自M1段远侧.这些血管向上行通过前穿质供给基底节及其他脑深部结构.结论:M1段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豆纹动脉起自内侧壁多呈直角状容易引起栓塞,并且由于大脑中动脉段血流量高、压力大、易产生动脉瘤,其中MCA动脉瘤又多位于M1段.故熟悉大脑中动脉M1段的显微解剖结构,对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将大有裨益.

  • 后交通动脉及其穿通支的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吉银柱

    目的:通过显微解剖观察后交通动脉(PCoA)及其穿通动脉的形态、数量与行程,为临床后交通动脉瘤夹闭的显微外科手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4具(28侧)经红色乳胶颈总动脉灌注的头颈部标本进行解剖,对后交通动脉及其穿通支的位置、走行、分支类型、口径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PCoA起源于硬膜内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背侧并向后走向大脑后动脉(PCA),并与PCA吻合,是连接前、后循环的交通支.PCoA变异多见,不仅在管径的粗细和长短上有别,在形状上也有不同,偶有一侧或双侧PCoA都缺如的情况出现.每侧PCA发出约8(1~14)支穿通动脉,穿过后穿质供血给内丘脑及第三脑室壁.结论:后交通动脉本身变异多,并且它的穿通支供应脑底部重要结构,故熟悉后交通动脉段的显微解剖结构,对后交通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将大有裨益.

  • 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韩跃峰;张明洁;孙本路;李慧;李磊

    目的:研究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解剖,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通过模拟临床经乳突入路的方法,分层解剖20个成人湿性头颅标本(40侧颞骨),显露并观测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及其毗邻结构.结果:面神经垂直段的长度为(17.39±1.78)mm、直径为(2.13±0.13)mm,面神经垂直段与水平段的夹角(向前)为(115.5±6.89)°,面神经垂直段近端至外半规管隆突距离为(2.86±0.31)mm,鼓索神经自面神经发出点至茎乳孔距离为(5.99±0.74)mm,面神经垂直段与鼓索神经的夹角(向上)为(38.6±1.99)°,锥隆起尖到面神经垂直段垂直距离为(2.05±0.65)mm,后半规管至面神经垂直段短距离为(2.89±0.36)mm.有5%(2/40侧)的面神经垂直段的近端位于外半规管隆突外侧.结论:外半规管、鼓索神经、茎乳孔、锥隆起、后半规管是手术中确定面神经垂直段的重要标志.熟悉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与其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有利于面神经垂直段相关手术的顺利进行.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作者:李晖;王金平;薛宏斌

    目的:为临床应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红色明胶液经股动脉灌注的尸体下肢40侧,对小隐静脉和腓肠神经营养动脉进行解剖观测.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设计皮瓣治疗16例下肢远端皮肤缺损的病例,其中9例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结果:腓肠神经营养动脉有2~6支,有三支发出较为恒定,第一支由胭窝中间皮动脉降支发出,外径0.52±0.12mm,距外踝12.30±3.40cm;第二支由腓动脉肌间隔支形成,外径0.62±0.17mm,距外踝6.3±1.6cm;第三支为腓动脉终支,外径0.56±0.13mm,距外踝1.40±0.80cm.吻合静脉组皮瓣均成活,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不吻合静脉组.结论:腓肠神经的营养血管分支与皮下血管网相吻合,供应相应区域的皮瓣.吻合浅静脉可明显改善该皮瓣的静脉回流,有利于皮瓣成活.

  • 经颅底硬膜外切除海绵窦肿瘤12例

    作者:李劲松;史继新;王汉东;丁美修

    目的:探讨经颅底硬膜外切除海绵窦肿瘤的可能性及实用性.方法:应用新的海绵窦解剖理论,对12例侵入海绵窦的颅中窝肿瘤进行手术治疗,经硬膜外切除窦内肿瘤.结果:经颅中窝硬膜外可以进入海绵窦,全切肿瘤8例,次全切4例.4例窦内结构保全良好.结论:侵入海绵窦的颅内外沟通性肿瘤可经颅底硬脑膜外入路全切除.

  • 眼动脉及其分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作者:朱友余;庞刚;石献忠;胡玉婷;孟庆玲;韩卉

    目的:研究眼动脉及其分支的显微解剖,为影像诊断、介入治疗和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肉眼及手术显微镜下观测30例(60侧)成人颅底湿性标本的眼动脉及其分支的形态、大小及毗邻关系.结果:①眼动脉分别起自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起始部的前上壁(占93.34%)、海绵窦段前部(占3.33%)或脑膜中动脉(占3.33%),起始处外径为(1.46±0.40)mm.②眼动脉在视神经管内行于视神经下方、管底硬脑膜鞘内,在视神经管颅口处62.50%位于视神经内下方,在视神经管眶口处85.72%位于视神经外下方.③眼动脉眶内段分为3段,并形成2个弯曲.④视网膜中央动脉起始位置不恒定,起始处外径为(0.57±0.12)mm.结论:熟悉眼动脉的行径及其主要分支的正常解剖及变异,有利于眶尖区疾病的影像诊断和手术时避免损伤眼动脉及其分支.

    关键词: 眼动脉 显微解剖
  • 海绵窦的显微解剖及其手术入路研究进展

    作者:刘祺;赵冬;王业忠

    海绵窦(Cavernous Sinus,CS)是中颅窝底的重要结构,也是颅底病灶常侵犯及累及的部位.1965年Parkinson在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修补术获得成功,并对Parkinson三角作出了定义,从而为海绵窦手术治疗开创了新阶段.

  • 大脑前动脉A1段的显微解剖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照观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范锡印;王怀彬;付升旗;赵东方;苗莹莹

    目的 为临床选择颅内血管支架的类型和放置部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取尸头标本20具,经双侧翼点入路显微解剖观测大脑前动脉A1段及其穿支血管.选取无病变的全脑DSA 100例,观测大脑前动脉A1段的走行及其穿支的开口部位.结果 显微解剖大脑前动脉A1段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13.55±1.43) mm、(2.43±0.37) mm,DSA血管造影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13.42±1.57) mm、(2.28 ±0.40) mm,显微解剖与DSA血管造影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前动脉A1段的穿支发自其后上壁,近侧段穿支数目(2.55±0.39)支,中间段(0.52±0.46)支,远侧段(1.12±0.11)支,近侧、中间、远侧段的穿支数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性较女性的大脑前动脉A1段长、直径粗,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脑前动脉A1段的显微解剖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照观测对临床选择颅内血管支架的类型和放置部位,避免血管支架阻塞穿支开口处,防止术后穿支供应区域缺血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颅中窝脑静脉的显微解剖与影像学观察

    作者:邓雪飞;陶伟;朱友余;刘斌;赵红;王峰;韩卉

    目的 通过颅中窝脑静脉的显微解剖、影像学观察及其对照研究,为经翼点和经眶颧手术入路中脑静脉的保护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分别对30例(60侧)颈内静脉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尸头湿标本、36例(60侧)DSA静脉相、25例(50侧)CT静脉造影(CTV)和25例(50侧)MR静脉造影(M RV)图像进行观测.结果 以显微解剖观测结果作为评价标准,DSA、CTV和MRV分别能够观察到70%、52%和42%的颅中窝脑静脉;根据颅中窝静脉注入硬脑膜窦处位置的不同,其分为海绵窦型、蝶顶窦型、蝶岩窦型和岩上窦型,各型脑静脉能被影像学手段区分;影像学观测到的大脑中浅静脉数目和分型与显微解剖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经翼点和经眶颧手术入路的设计和术中脑静脉的保护.

  • 翼腭窝骨性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的应用解剖

    作者:邓彬华;刘环海;彭渝;彭浒;万安云;纪振华;万锋;刘海斌;刘新

    目的 研究翼腭窝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为临床开展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成人干性颅骨标本20个(40侧),在手术显微镜及鼻内镜下观测蝶腭孔、筛骨嵴、圆孔、翼腭管、翼管的形态、大小及相关解剖学参数.结果 翼上颌裂高度为(15.30 ±0.43) mm,蝶腭孔的前后径和上下径分别为(5.10±1.84)mm和(5.09±1.53) mm,蝶腭孔到中线的距离为(12.49±1.51)mm,前鼻棘至蝶腭孔前缘的距离为(51.32 ±3.28) mm,圆孔的直径为(3.14±1.26)mm,圆孔至中线的距离为(19.95±2.79) mm,前鼻棘至圆孔的距离为(61.86 ± 3.67) mm,翼管至中线的距离为(10.82±2.98)mm,前鼻棘至翼管的距离为(59.47±3.42) mm.结论 熟悉翼腭窝、蝶腭孔、圆孔和翼管等解剖关系,有助于有效安全地开展鼻内镜下翼腭窝手术.

  • 后交通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洪伟;李爱民;刘希光;伏光辉;孙勇;马草原;戴大鹏;徐德智;徐瑶

    目的 探讨后交通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显微解剖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15例(30侧)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男9例(18侧),女6例(12侧).开颅后自桥脑水平离断脑干取出大脑,保留Willis环的完整性;显微镜下观察后交通动脉的起始部位、分支血管数量,测量后交通动脉的长度、起始部外径,并根据其管径进行分型;观测后交通动脉粗大分支乳头体前动脉的起始部位及起始部外径,并根据其形态特点进行分型.结果30侧后交通动脉均发自颈内动脉外侧壁.左侧长度(13.63±0.42)mm,直径(1.72±0.56)mm,发出分支血管(6.92±0.55)支;右侧长度(14.42±0.46)mm,直径(1.81±0.60)mm,发出分支血管(6.22±0.48)支.后交通动脉为胚胎型4侧,过渡型2例,发育不全型7侧,成人型17侧.15例30侧标本中,乳头体前动脉缺如1侧,其余29侧后交通动脉均发出乳头体前动脉,其中单干型24侧、双干型3侧、多干型2侧.29侧乳头体前动脉中,起自后交通动脉的前1/3者7侧,中1/3者15侧,后1/3者6侧,后交通动脉与大脑后动脉汇合处者1侧.结论后交通动脉的管径及其分支血管的数量、起始部位、管径等均存在一定的变异;处理鞍区病变,特别是显微夹闭后交通动脉瘤时,应详细了解后交通动脉的解剖结构特点,并注重分支血管的保护,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三种鼻内镜手术径路暴露翼腭窝的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海斌;邓彬华;彭浒;彭渝;刘环海;万安云;纪振华;万锋;朱秋蓓

    目的:研究三种鼻内镜手术径路暴露翼腭窝的解剖方法.方法:通过解剖成人尸体头部标本15例(30侧),采用手术显微镜及鼻内镜观察暴露翼腭窝的三种径路.结果:①中鼻道经腭术式可以暴露翼腭窝内侧的蝶腭动脉、腭神经、翼管神经,沿腭神经可确认翼腭神经节;②中鼻道经上颌窦术式能很好地暴露翼腭窝内、外侧壁,眶下神经是手术的重要标志;③下鼻甲切除经上颌窦术式比鼻内镜下中鼻道经上颌窦术式更广泛地暴露翼腭窝的内、外侧,提供宽阔的视野和较大的手术操作空间.结论:三种手术径路均能暴露翼腭窝的结构,具体术式需根据病变范围及手术要求而决定.

  • 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解剖及其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

    作者:邓雪飞;韩卉;陶伟

    目的 通过对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为脑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机制的解释和影像学诊断提供形态学证据.方法 对6例(12侧)上矢状窦和颈内静脉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进行观测,测量各支桥静脉的直径及其注入上矢状窦的角度;利用解剖数据,应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软件Fluent,建立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模型,对不同模型的壁面剪切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上矢状窦旁桥静脉共计137支,分为前后两组,其中后组桥静脉的直径较大,注入上矢状窦的角度较小.共建立模型137个,桥静脉直径>1.2mm、65°≤注入角度<105°时,注入处下游上矢状窦壁壁面剪切力下降明显;桥静脉直径>1.2 mm、注入角度<65°时,注入处下游上矢状窦壁和注入处上游桥静脉壁壁面剪切力下降明显,桥静脉壁壁面剪切力低值为上矢状窦壁上的63%.与前段组桥静脉模型相比较,后段组模型上矢状窦壁和桥静脉壁壁面剪切力低值较小,距注入处较远.结论 桥静脉直径>1.2mm,且注入角度<65°时,血管壁面剪切力急剧下降,脑静脉血栓形成容易发生.血栓好发于上矢状窦后段的注入处上游桥静脉壁.

  • Labbé静脉的显微解剖与影像学观察

    作者:邓雪飞;韩卉;陶伟;庞刚;刘坤鹏;刘斌;陈方宏;张铭

    目的 通过对Labbé静脉的显微解剖、影像学观察及其对照研究,为小脑幕上手术入路中Labbé静脉的保护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分别对30例(60侧)上矢状窦和颈内静脉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61例(110侧)包括36例(60侧)数字显影血管造影(DSA)静脉相和25例(50侧)计算机体层摄影静脉造影(CTV)图像进行观测.结果 Labbé静脉按其注入硬脑膜窦方式及在硬脑膜上注入点所在位置的不同,分为直接注入和间接注入2大组,以及横窦组、岩部组、小脑幕组和横窦上组4小组,小脑幕组和横窦上组Labbé静脉经脑膜静脉间接注入横窦;脑膜静脉走行在硬脑膜双层之间,长度为(10.0±7.2)mm,约1.7~23.6mm;各组静脉均分布在STP点的周围,距STP的距离为(16.8±10.2)mm,约0~40.1mm;DSA和CTV观测的结果与显微解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进行DSA或CTV检查有助于手术入路的设计--小脑幕上手术中,正中入路损伤Labbé静脉的机会小;但当影像学检查发现Labbé静脉离窦汇太近,或者脑膜静脉太长时,应重新设计手术入路.

  • 乙状窦后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和虚拟解剖

    作者:姚磊;王建军;李文生

    目的 探索运用显微解剖和虚拟解剖的方法 研究乙状窦后手术入路,为该入路提供多种方式的形态学基础. 方法 10具(20侧)头颅固定标本,在显微镜下模拟乙状窦后入路手术,观察桥脑小脑三角内结构,并以岩上窦乙状窦汇合处、内耳门为基点进行相关测量;磨除内听道后壁,暴露其内结构;5例患者薄层CT和MRI影像数据,利用Dextroscope系统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虚拟解剖乙状窦后入路手术过程. 结果 岩上窦乙状窦汇合处距三叉神经、面听神经复合体、舌咽神经、舌下神经穿硬膜处的距离分别是(38.50±2.64)mm、(27.80±2.25)mm、(32.70±2.11)mm、(44.30±2.05)mm;内耳门距三叉神经、展神经、小脑幕、舌咽神经穿硬膜处的距离分别是(5.68±1.55)mm、(13.80±1.81)mm、(5.00±0.66)mm、(6.34±1.24)mm.以面听神经复合体和舌咽神经为标志将桥脑小脑三角分为前、中、后3个间隙;在内听道后壁磨除后,该区结构层次充分显示.Dextroscope系统成功模拟乙状窦后手术入路,可显示星点、横窦乙状窦膝、颈静脉孔、内耳门、岩尖、基底动脉系统等结构及其空间关系. 结论 将桥脑小脑三角分为前、中、后3个间隙,有助于了解其内神经血管等结构的层次特点;以岩上窦乙状窦汇合处、内耳门为基点进行测量,可量化结构间的关系,有助于判断各间隙深浅、空间大小;识别内听道内的解剖标志,有利于手术时保护其内结构;通过Dextroscope系统能个体化显示局部结构,方便术前方案的设计.两种方法 各有优缺点,两者互补能提高对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时桥脑小脑三角内结构的认识.

  • 经穹隆间第三脑室底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

    作者:朱玉辐;兰青

    目的 探索经穹隆间第三脑室底锁孔入路的可行性和手术方法. 方法 设计经穹隆间第三脑室底锁孔入路(第三脑室底切口起自灰结节向后,经乳头体间,止于后穿质).运用解剖学方法在导航辅助下在16例尸头标本上模拟经穹隆间第三脑室底锁孔入路手术,在手术显微镜下对手术显露进行观察,利用导航作解剖学测量. 结果 导航辅助下能顺利完成16例尸头标本的经穹隆间第三脑室底锁孔入路手术.冠状缝与矢状缝交点到室间孔上缘、丘脑间黏合、乳头体和中脑导水管上缘的距离分别为(68.4±4.6)mm、(66.3±6.0)mm、(86.3±5.3)mm、(82.0±7.6)mm,冠状缝与矢状缝交点到基底动脉末端分叉的操作距离为(91.8±5.0)mm.灰结节向后经乳头体间止于后穿质切开第三脑室底可获得长(9.5±2.6)mm的手术通道.术中经第三脑室底切口能清晰显露脚间池内的基底动脉末段、大脑后动脉P1段、P2段、小脑上动脉、后交通动脉以及它们的穿通支血管.向前解剖Liliequist膜可显露斜坡和鞍背,侧方可显露出动眼神经,向后显露出脚间窝.基底动脉末端分叉多偏于左侧(68.8%),两侧大脑后动脉多向前外侧斜行(68.8%).大部分大脑后动脉夹角上有1~4支小穿支血管自基底动脉末端分出. 结论 经穹隆间第三脑室底锁孔入路在技术上可行,深入研究可望应用于基底动脉末端动脉瘤的直接手术.

  • 颅中窝蛛网膜颗粒的显微解剖、组织学与CT观察

    作者:陈峰;邓雪飞;邹莉娜;韩卉;刘斌

    目的 通过对颅中窝内蛛网膜颗粒的显微解剖、组织学和CT观察,进一步完善蛛网膜颗粒的形态学资料. 方法 分别对33例成人头颅湿标本和40例脑血管CT成像资料进行显微解剖、组织学与影像学观察. 结果 颅中窝内蛛网膜颗粒大多分布在脑膜中静脉窦、蝶顶窦、圆孔外侧及海绵窦,颗粒多呈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光镜下可将颗粒分为单个型和分叶型;显微解剖和CTV观察颅中窝内颗粒的平均数量分别为8.75和3.52个,CTV观察海绵窦内颗粒显示不清. 结论 对颅中窝内蛛网膜颗粒深入系统的观察,可以丰富解剖学和影像学资料;有助于神经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和手术过程中保护蛛网膜颗粒,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三叉神经穿颅底段的放射解剖学

    作者:乔明亮;刁玉领;梁亮;张梦楠;张铭;高艳

    目的 揭示三叉神经穿颅段及其周围结构的放射解剖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形态学及影像学依据.方法 26具完整成人尸头(10具女性,16具男性,年龄45 ~81岁,平均63.8岁),分别行显微解剖(8具)、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2具)和薄层塑化(16具),观察到的结果与临床无三叉神经疾患人群骨窗位CT图像(32例)、B-FFE序列MRI图像(3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三叉神经眼支与Ⅲ、Ⅳ、Ⅵ对脑神经及眼上静脉被硬脑膜及蛛网膜包绕共同穿越眶上裂,在此形成一个生理性的狭窄.CT及MRI结合应用,可以满足该部位的诊断需求.圆孔是一个内侧壁中部带有骨嵴的弯曲管道,其突出的骨嵴造成管腔的狭窄,容易压迫到三叉神经上颌支.CT在该部位的应用较MRI有优势.三叉神经下颌支穿出卵圆孔处,有大量的静脉丛伴行,容易造成血管性压迫.MRI在该部位的应用较CT有优势.结论 三叉神经的3个分支在穿颅底段时,都存在机械性的压迫可能,这可能是三叉神经痛发生的原因之一.CT和MRI在上述3处部位的联合应用,可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

  • 永州两种蝙蝠听觉器官的解剖学比较

    作者:廖阳;闫荣玲;骆鹰;罗金强;陈滐

    目的 探讨永州两种蝙蝠即斑蝠(SO)和普通伏翼蝠(PA)听觉器官的结构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异同.方法 对两种蝙蝠(SO:5只;PA:12只)的听觉器官进行显微解剖和相关参数的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分离得到两种蝙蝠完整的鼓膜(SO:9件;PA:19件)、锤骨(SO:10件;PA:18件)、砧骨(SO:10件;PA:18件)、镫骨(SO:6件;PA:14件)、耳蜗(SO:10只;PA:24只)等构件;测得锤骨柄长、砧骨长突长、鼓膜面积、镫骨底面积、耳蜗蜗高与底宽等特征参数,这些参数在两种蝙蝠之间差异显著;两者中耳声压放大倍数分别是27.37(SO)和40.99(PA)倍,差异显著.结论 两种蝙蝠虽然同属一科,却形成具有明显差异的听觉器官结构,而差异的存在应该是两者适应各自生活环境和匹配自身声行为的结果.

481 条记录 1/25 页 « 12345678...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