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중화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346
  • 国内刊号: 11-205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jns.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忠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经纵裂入路相关的大脑静脉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

    作者:王雅栋;李壮志;丰育功;李进京

    目的 通过对大脑上静脉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及体表定位,研究经纵裂入路获得理想手术视野而不损伤桥静脉的方法.方法 借助手术显微镜对2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的大脑上静脉进行了显微解剖和测量.结果 (1)在上矢状窦额后区和枕后区都有一段没有静脉汇入的"安全区",分别称为"第一安全区"和"第二安全区";"第一安全区"位于冠状缝前32.6 mm和冠状缝后7.5 mm之间;"第二安全区"位于人字缝下5.5mm和枕外隆凸之间.(2)充分游离纵裂附近的桥静脉,可以增加纵裂牵开宽度:在额极区可以增加2~3 mm;在"第一安全区"可以增加4~11mm;在"第二安全区"可以增加10~17 mm.结论 (1)经胼胝体前入路的内侧开颅点应设在冠状缝前32.6 mm的前方和冠状缝后7.5 mm的后方,Poppen入路的内侧开颅点为人字缝下5.5 mm的上方和枕外隆凸.(2)充分游离纵裂桥静脉的贴段和蛛网膜下腔段可以增加纵裂的牵开宽度而不增加桥静脉的紧张程度,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桥静脉.

  • 岩下窦静脉取血在疑难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卢琳;顾锋;张晓波;陆召麟;曾正陪;刘怀成;童安莉;岳欣;付勇;金征宇;任祖渊;王任直;幸兵

    目的 探讨岩下窦静脉取血(IPSS)在疑难库欣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例疑难库欣综合征行岩下窦和外周静脉取血,测定血ACTH浓度比,评价其对库欣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8例患者的岩下窦与外周静脉血ACTH的比值>2,其中13例行经蝶窦垂体术后病理为垂体ACTH腺瘤;1例行鞍区γ-刀治疗、4例行生长抑素治疗后病情缓解.2例岩下窦与外周静脉血ACTH的比值<2,其中1例为右肺类癌,另1例为垂体ACTH腺瘤.本组IPSS诊断库欣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和100%.结论 IPSS操作安全,并发症少,可作为疑难库欣综合征的重要鉴别方法.

  • 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晓梅;张清平;陈芙蓉;牟永告;张湘衡;赛克;魏大年;陈建良;吴秋良;陈忠平

    目的 探讨胶质瘤患者血管生成拟态(VM)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手术治疗的109例脑星形胶质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HE染色、CD34和PAS双重染色,观察胶质瘤是否存在VM,并做相关参数的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生存比较.结果 在109例患者中13例(11.9%)肿瘤标本中发现VM,VM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无相关性,但是与WHO组织学分级相关:WHO Ⅰ级VM阳性率为0(0/5).WHOⅡ级VM阳性率为5.5%(2/36),WHOⅢ级VM阳性率为7.3%(3/41),Ⅳ级VM阳性率为29.6%(8/27).组织学级别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有VM组和无VM组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 胶质瘤中存在VM,VM与胶质瘤的级别相关,VM阳性患者具有较差的预后.

  • 无光感的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行内镜视神经管减压的临床价值

    作者:汪永新;栾新平;汪庆森;朱国华;杜郭佳;党木仁

    目的 探讨术前无光感的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经内镜行视神经管减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Messerklinger技术对13例术前无光感的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经内镜行视神经管减压术,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随访3-12个月,7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恢复,总有效率54%(7/13);5例无效,失访1例.按受伤后视力丧失至手术时间分为3-7 d组,8-14 d组,15-21 d组和21 d以上组,以有效和无效划分比较各组手术效果,各组间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无光感的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行内镜减压可能有效,术前无光感不应成为该手术的禁忌证.

  • 去骨瓣减压术后减压窗明显膨出患者的早期颅骨修补

    作者:陈鸿光;边玉松;关茂武;王晨;迟楠;崔广强

    总结我院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间实施的74例颅骨修补手术患者,其中存在明显减压窗膨出的患者19例.我们在早期颅骨修补的同时,根据不同的膨出原因,术中做了针对性处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 支架辅助栓塞破裂性前交通宽颈动脉瘤

    作者:陈鑫璞;黄清海;许奕;洪波;赵瑞;赵文元;刘建民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栓塞前交通宽颈动脉瘤的术前评估、支架植入策略、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的21例前交通宽颈动脉瘤及载瘤动脉解剖形态,支架植入技术操作程序,临床和造影结果.结果 21例动脉瘤均成功植入支架,其中Neuroform支架19枚、LEO支架2枚.12例支架远端位于同侧A2段、5例支架远端越过前交通植入对侧A2段、4例位于动脉瘤内.术后即刻致密栓塞18例;大部分栓塞2例;部分栓塞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经继续栓塞后出血得到控制.平均8.7个月后DSA随访12例,MRA随访4例,显示1例动脉瘤再通.结论 术前应根据动脉瘤及前交通动脉的解剖形态和功能制定支架植入策略.支架辅助栓塞前交通宽颈动脉瘤技术安全可行,动脉瘤致密栓塞率高.支架的长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 颅内动脉瘤患者COL1A2基因rs42524位点多态性检测与分析

    作者:朱玉方;王秀华;贺红卫;王爽力;徐军;赵玉娥;陶荣杰;庞琦

    目的 Ⅰ型胶原蛋白α2链(COL1A2)基因已被证明与日本家族性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相关,在中国汉族颅内动脉瘤患者中检测与分析COL1A2基因rs42524位点C/G多态性.方法 利用PCR-RFLP方法,比较226例颅内动脉瘤与326例正常对照之间COL1A2基因rs42524.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构成.结果 在动脉瘤组和对照组之间rs42524位点的GC+CC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7%:7.06%,χ~2=11.99,P=0.002),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8.63%:3.68%,χ~2=11.96,P=0.001).用logistic回归纠正性别和年龄因素结果没有改变.结论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颅内动脉瘤组和对照组之间COL1A2基因的rs42524位点多态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

    作者:臧培卓;温志锋;石强;梁传声;王运杰

    目的 统计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中破裂出血的发生率、死亡率并探讨其处理方式.方法 对介入治疗437例颅内动脉瘤过程中破裂的14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对术中破裂出血处理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术中破裂的发生率为3.2%.4例死亡,死亡率为28.6%;其中死亡的3例为后交通动脉瘤,1例为大脑中动脉瘤.结论 在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中破裂的发生率很低,当发生破裂出血时需要沉着应对,处理妥善,多数可以及时止血,使患者得到良好的预后.

  • 皮层脑电图监测下继发性癫痫的手术治疗

    作者:向军;蒋宇钢;贺彼芬

    目的 回顾分析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下致痫灶切除治疗继发性癫痫的手术情况,探讨ECoG对继发性癫痫的治疗价值.方法 通过术中ECoG监测,对原发灶切除结合外周皮层低功率热灼的方法治疗62例继发性癫痫(其中脑膜瘤15例,胶质瘤18例,海绵状血管瘤15例,蛛网膜囊肿5例,外伤后软化灶5例,表皮样囊肿2例,动静脉畸形2例)的观察,分析ECoG监测在继发性癫痫手术中的意义.结果 术后常规脑电图检查均未见癫痫波,术后无一例死亡或出现新的功能障碍.术后随访10个月-3年,2例尚有部分性发作,但发作频率减少在90%左右,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后未再有癫痫发作.结论 对于颅脑占位性病变合并的继发性癫痫,术中ECoG监测对于指导癫痫灶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 枕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一例

    作者:余英教;粱晓华;黄伟;刘文清

    患者 男,30岁.因枕部头皮肿块5年余,多次手术复发3年多.患者5年前发现枕部头皮结节,如黄豆大小,渐增大,2年后至鸡蛋大,在当地医院手术切除,未做病理.术后数月原部位又出现肿块,并逐步增大,病程中肿块无疼痛等不适,2个月前再次手术,术中发现肿瘤呈"果冻状",未做病理.

  • 基底节区绒毛膜上皮癌一例

    作者:赵鑫福;任振东

    患者 男,16岁.以头痛发热1周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咳嗽时加重同时伴发热.近日出现恶心、呕吐.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CT示右侧基底节区类圆形高密度为主的肿块.MRI示右侧基底节类圆形异常信号,T1加权为等信号,其内见点状高信号,T2加权外周为高信号,中心为不均匀高低混杂信号.病灶周围见环状低信号影,并可见大片状指套样稍长T1长T2信号影.Gd-DTPA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规则环状强化.行立体定向经额右基底节区占位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为紫红色,质地较韧,内有陈旧出血,肿瘤内部血管丰富,但出血不多,约鸡蛋大小,与脑组织有界限,完整切除病灶.病理所见:大量纤维网及陈旧出血内见破碎的中性粒细胞及少量上皮样细胞团,细胞团由两种细胞构成,具有细胞滋养层细胞及合体细胞滋养层细胞结构.免疫组化:CD34(-)、AFP(-)、HCG(+)、CK(+).病理诊断: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绒癌).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谵妄一例

    作者:王子德;甲戈

    患者 女,13岁.因头痛伴视力严重下降2个月入院.既往服用小剂量强的松2个月.术前头颅CT:幕上脑积水,室旁水肿.于2008年7月2日全麻下行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中于枕角穿刺置管,使用可调压抗虹吸分流管,压力调至200 mm H_2O.次日早晨,患者神智清,精神正常,复查头颅CT示室旁水肿,脑沟、回不清.晚上出现精神亢奋,意识错乱,喋喋不休,定向力、分辨力、自知力障碍,幻想丰富.第3天晨起精神症状持续,即给予奋乃静2 mg 2次/d治疗,当晚,阵发性自言自语,无逻辑性,并有恐惧感.第4天,出现与前类似的精神症状,并诉畏光,以眼罩遮眼.头颅CT示脑积水较前缓解.第5天精神恢复正常,对答准确,思维、记忆力正常.至第7天康复出院.

  • 带蒂瓣膜治疗术后恶性脑膨出并发感染三例

    作者:方陆雄;邱炳辉;李伟光;漆松涛

    例1 男,18岁.左顶枕叶自发性脑出血术后15 d入院.浅昏迷,体温39.6℃,左顶部术区头皮膨隆,张力大,切口缘部分坏死裂开,脑脊液切口漏.腰穿检查脑脊液细胞数1920×10~6/L,多核细胞占80%.CT示脑膨出,脑组织骨窗疝形成.予缝合头皮裂口、抗感染治疗、每日腰穿释放脑脊液等处理.脑脊液细胞数上升到8320×10~6/L,多核细胞占95%.随后细胞数及体温逐渐下降,但脑膨出仍严重,手术侧脑肿胀,切口不愈合.入院后10 d行术侧额颞部去骨瓣减压+顶部术区清创,额颞部骨窗与顶部骨窗间保留一骨桥.术中见顶部膨出的脑组织坏死,感染征象明显.切除膨出坏死的脑组织后,见骨窗内的硬脑膜挛缩明显,无法缝合.利用额颞部减压窗内的硬脑膜,形成一蒂部在骨桥处的硬膜瓣,翻转硬膜瓣经骨桥下至顶部骨窗内,修补硬膜缺损并悬吊硬脑膜于骨窗缘.术后继续抗感染和支持治疗,感染治愈,头皮切口如期愈合,未再出现脑膨出.

  • 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一例

    作者:曾令成;柯昌庶;雷霆;李龄

    患者 男,33岁.因间断性头痛半年余加重1周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头MRI平扫及增强:左小脑幕上方可见巨大团块状异常信号灶,与小脑幕呈宽基底相接,边缘呈分叶状,大小约9 cm×9 cm×6 cm,病灶大部分呈等T1等T2改变,中央呈长T1长T2改变,病灶内侧可见团块状流空血管影,引流入大脑大静脉,增强扫描病灶大部分呈明显强化,病灶中央未见强化.术中见肿瘤组织凸出枕叶脑皮质表面,肿瘤色红、边界清楚.肿瘤质地较硬,血供异常丰富,术中出血汹涌,肿瘤基底附着于小脑幕,全切除肿瘤.术后恢复良好,无偏瘫、失语、视力及视野障碍.病理诊断:孤立性纤维性肿瘤.HE染色:肿瘤细胞呈梭形,排列成束状、车辐状.细胞分布疏密不均,细胞之间夹杂有胶原纤维.细胞分布密集区内,核有轻度异形,未见坏死及核分裂像.部分肿瘤细胞之间夹杂有较丰富的小至中等大小薄壁血管,有的呈狭长鹿角样分枝.免疫组化染色:CD34、bcl-2、CD99强阳性,EMA及S-100阴性.术后6个月复查CT无肿瘤复发.目前仍在随访中.

  • 多发颅骨原发淋巴瘤一例

    作者:鲁增;刘祥玉;梁鹏;刘恩重

    患者 男,17岁.以"多发头皮肿物伴低热 2个月"于2006年12月11日入院.查体:左额部及左枕部可触及弥漫性肿物,境界不清,有触痛,骨性硬度,固定,大小分别为8 cm×8 cm、10 cm×10 cm左侧耳后及枕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约1 cm×1 cm,质软、活动.血常规示贫血,RBC计数:3.0×10~(12)/L,Hb:87g/L,头部CT示头皮下肿物,延及硬脑膜外,其下颅骨虫蚀样破坏.超声提示:左额及左枕皮下软组织实性占位.术前肿大淋巴结活检示血管增生明显.全麻下手术切除病变颅骨及软组织肿物,术中见肿物呈白色,半透明,匐行性生长,血运丰富,病变颅骨松软如朽木状,用咬骨钳咬除,相应部分肌肉及硬脑膜均受累.

  • 急性髓性白血病伴胸椎管内淋巴瘤一例

    作者:张晨冉;孙青芳;卞留贯;王健;李云峰;沈建康

    患者 男,45岁.右侧阵发性胸痛2个月余,双下肢麻木突发截瘫1 d入院.查体: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不高,T_8以下皮肤浅感觉过敏,腹壁、肛门、提睾反射均消失,双侧膝反射消失,双侧Babinski征阳性.血常规示单核细胞明显增多.胸椎MRI示T_(4~6)硬膜外占位.急诊行T_(4~6)椎管内肿瘤切除术.硬膜外可见肿瘤,部分肿瘤长至腹侧.

  • 气管切开术后出血四例

    作者:郄光峰;郭兴涛;侯德朋;李云萍

    例1 女,65岁.因车祸致伤头部1.5 h,于2001年5月6日入院.昏迷,右侧瞳孔散大,CT示右侧额颞顶部巨大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急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气管切开,其后并发呼吸道感染.28 d后出现咳血,逐渐增多,探查套管周围,未见出血,纤支镜检查见支气管黏膜糜烂、出血,电凝止血,但效果不佳,死于呼吸功能衰竭.

  • 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中探查夹闭前交通动脉瘤一例

    作者:朱巍巍;周岱;朱凤清;张世明

    患者 男,46岁.因突发性头痛伴昏迷1 h入院.查体:神志中至深昏迷,右侧瞳孔散大(5 mm),对光反应消失,左侧瞳孔直径3 mm,光反应存在.颈项强直,强刺痛后四肢微屈,右下肢Babinski征阳性.头颅CT示右额叶脑内血肿伴大量右额颞硬膜下血肿,中线结构明显左偏.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否认有头部外伤史.入院后急诊气管插管在全麻下行右额颞大骨瓣开颅清除硬膜下血肿约60 ml,脑压明显下降后,术中探查未发现脑皮层有异常血管,并见纵裂池及右侧额底有薄层少量血肿,在显微镜下打开侧裂池,沿右侧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探查至A1、A2前交通动脉交界处发现约2.5 mm×2 mm大小动脉瘤,瘤体指向上方,分离暴露瘤颈后予以顺利夹闭,双侧A1、A2保留完好,血供通畅.术后去除骨瓣,硬膜做减张缝合.术后患者无肢体偏瘫和其他神经功能障碍,复查CT显示清除血肿满意.

  • SEPT7基因抑制U251 MG裸鼠皮下荷瘤侵袭的体内实验研究

    作者:徐嵩;贾志凡;黄强;康春生;王广秀;张安玲;浦佩玉

    目的 探讨SEPT7 基因在体内抑制胶质瘤生长和侵袭的作用.方法 建立人脑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来源的裸鼠皮下胶质瘤模型,并给予SEPT7治疗,定期测量肿瘤体积变化,检测肿瘤组织中SEPT7以及侵袭相关蛋白MMP2、MMP9、MT1-MMP、TIMP1、TIMP2和整合素α_v β_3的表达.结果 SEPT7 显著抑制肿瘤生长.治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SEPT7 治疗组中,肿瘤组织细胞内SEPT7表达明显上调.MMP2,MMP9,MT1-MMP和整合素α_v β_3的表达下降,而TIMP1、TIMP2 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SEPT7基因对于胶质瘤的侵袭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 利用miRNA芯片筛选大鼠颅脑创伤后皮层差异表达的miRNA

    作者:雷平;张建宁;张亮;赵建晴;李耀华;陈心;杨新宇;杨树源

    目的 筛选大鼠颅脑创伤后皮层差异表达的miRNA,为颅脑创伤治疗中的miRNA干预策略提供可供选择的目标miRNA.方法 利用miRNA芯片检测伤后6 h、24 h、48 h、72 h组各2例创伤大脑皮层组织与2例正常对照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随机挑选差异表达基因做PCR验证.结果 创伤后6 h组共有136个miRNA表达,其中2倍以上差异表达上调的13个,2倍以上差异表达下调的14个;24 h组共有118个miRNA表达,其中2倍以上差异表达上调的4个,2倍以上差异表达下调的23个;48 h组共有149个miRNA表达,其中2倍以上差异表达上调的16个,2倍以上差异表达下调的11个;72 h组共有203个miRNA表达,其中2倍以上差异表达上调的19个,2倍以上差异表达下调的5个.其中只有miR-21在4个伤后时间点上均高表达,分别为2.0215、2.0401、2.0702、2.7910.定量PCR验证结果提示芯片结果可信.结论 创伤大脑皮层的差异表达miRNA在以往文献中鲜见报道,对其干预有望成为颅脑创伤基因治疗的新靶向.

  • 趋化因子CXCL-16体外趋化骨髓基质细胞迁移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兴泽;孟庆海;金澎;袁鲁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CXCL-16对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迁移作用.方法 采用全骨髓法培养成年Wistar-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取第5代骨髓基质细胞行流式细胞仪鉴定;然后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及RT-PCR的方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6的情况,利用Transwell小室法探讨趋化因子CXCL-16对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趋化作用及其特异性.结果 第5代骨髓基质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的标志CD29的表达呈阳性,而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CD45呈阴性;细胞免疫荧光及RT-PCR结果从基因和蛋白两方面证实骨髓基质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6,趋化凶子CXCL-16(5~500 ng/ml)体外可趋化骨髓基质细胞迁移,抗CXCR6多克隆抗体可对抗其趋化迁移作用.结论 CXCL-16/CXCR6通路参与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迁移,为进一步研究骨髓基质细胞的迁移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脊液成分异常型脑积水的临床体会

    作者:张震军;石瑞城;张春阳;赵志军;苏里;梅小龙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对13例脑脊液成分异常型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18~68岁,平均48岁,病史3周-2个月.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行脑室外引流术后并发脑积水2例,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行瘤颈夹闭+去骨瓣减压+硬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术后并发腩积水3例,颅内感染合并脑积水经腰大池持续引流再辅以静脉输入抗生素治疗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行脑室外引流术后并发脑积水5例及颅内多发占位性病变并发脑积水行脑室外引流术治疗1例.

  • 积极倡导颅底外科的多学科合作

    作者:张俊廷

    颅底外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探索阶段,随着麻醉技术、抗生素的发明以及对脑解剖的认识提高,在19世纪末颅底外科才初登历史舞台.1885年意大利医生Francesco Durante通过额底入路成功地为一位35岁女性患者切除了嗅沟脑膜瘤,揭开了颅底外科的序幕~([1]).此后,诸多医生都为颅底外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进入20世纪CT、MRI、DSA等现代影像诊断方法和介入神经放射的问世,加快了颅底外科的发展,当今世界颅底外科领域中的神经外科医生,如:Rhoton、Dolenc、Sekhar、Al-Mefty、Samii、Kawase等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2-3]).尽管我国颅底外科起步较晚,但在王忠诚等老一代神经外科医生的引领下,我国颅底外科发展迅速,一些中心已将颅底外科作为重点,目前大都具备了颅底外科专业人才,他们为解除颅底疾病患者的痛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儿童眶内视神经胶质瘤的手术治疗和随访

    作者:张玉琪;王忠诚;马振宇;甲戈;薛超强

    目的 探求儿童眶内视神经胶质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3例15岁以下(分别是1.5岁、3岁和10岁)眼眶内视神经胶质瘤临床症状和体征,肿瘤影像学发现,采用经额底入路打开前颅底(眶顶),切除视神经肿瘤.根据肿瘤切除程度和患儿年龄采用术后放疗.结果 3例患儿视力下降,2例有下凸眼,患侧瞳孔扩大且无光反射.2例肿瘤向颅内生长其视乳头呈苍白色,1例眶内局限生长视乳头呈水肿改变.MRI和CT显示3例均为右侧眶内肿瘤,呈梭状外观,其中2例肿瘤向颅内生长,但没有超过视交叉.经冠状切口额底入路,去除眶顶板,眶内段肿瘤全部切除3例,其中2例向颅内生长部分没有全切除.术后1例10岁患儿行放疗,另2例为3岁以下患儿,未行放疗.3例患儿术后连续随访,长8年,均没有肿瘤复发.结论 对于局限存眶内段的视神经胶质瘤应予全切除,对4岁以上患儿,如有肿瘤颅内生长,应行术后放疗,患儿可获得长期生存.

  • 儿童听神经瘤

    作者:李春德;罗世琪;马振宇;张玉琪;甲戈

    目的 探讨儿童听神经瘤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10例儿童听神经瘤.结果 男6例,女4例,年龄11-15岁,平均为13.9岁.所有患儿均行头颅CT和(或)MRI检查,颅内压增高、失聪及共济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肿瘤大径为3~7 cm(平均5.15 cm),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肿瘤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1例,手术死亡1例,8例随访1-12年,面神经功能Ⅳ~Ⅴ级2例,Ⅱ~Ⅲ级5例,Ⅰ级1例;听力保留1例.结论 儿童听神经瘤十分少见,临床表现不如成人典型,部分听神经瘤血供极为丰富,术中出血汹涌,保留面、听神经较为困难.

    关键词: 儿童 听神经瘤
  • 儿童后颅窝病变术后皮下积液的成因及防治

    作者:陈龙;林志雄;梅文忠;何理盛;王晨阳;康德智

    目的 探索儿童后颅窝病变术后皮下积液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儿童后颅窝病变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中有8例发生术后皮下积液,其中术中未严密缝合硬脑膜(6/12)及合并术后脑积水者(4/6)显著高于严密缝合硬脑膜(2/22)与未发生脑积水者(4/28)(P<0.05);术中未行骨瓣复位者(4/11)有高于骨瓣复位者(4/23)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放置术腔外引流与皮下积液的发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儿童后颅窝病变术后皮下积液的形成与术中未严密缝合硬脑膜及术后并发脑积水关系密切,其防治有赖于针对上述环节的妥善处理.

  • 儿童青少年垂体催乳素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作者:朱惠娟;顾锋;金自孟;潘慧;李乃适;伍学炎;岳欣;吴勤勇;王任直;任祖渊;苏长保;马文斌;史轶蘩

    目的 分析儿童青少年垂体催乳素(PRL)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总结31例儿童青少年垂体PRL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激素水平以及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男女比例1:2,诊断年龄(16.9±2.7)岁,发病年龄(15.0±2.7)岁.女性患者以月经异常,男性以头痛和视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81%为大腺瘤,血PRL水平与腺瘤长径正相关(r=0.5252,p=0.0145).29%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和64%的药物治疗患者随访2-18个月,PRL水平正常.结论 儿童青少年垂体PRL瘤与成人相比男性患者比例显著升高,大多数为垂体大肿瘤,多于青春发育后起病,多巴胺激动剂治疗安全有效.

  • 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358例

    作者:万伟庆;侯颖智;姜涛;李德志;戚继;齐巍;张冰克;姚红新;甲戈;张玉琪;罗世祺;马振宇

    目的 研究分析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方法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358例,术前主要根据影像学结果选择不同的分流管,在显微镜下完成囊腔内的置管过程.结果 颅内蛛网膜囊肿颞窝的发生率为60.6%,1年内手术有效率为97.2%,术后分流管阻塞率为1.7%,术后感染率为1.1%.结论 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安全有效,具有操作简单、对脑组织干扰小等特点.

  • 新生儿及婴儿颅骨骨膜下血肿的转归及个体化治疗

    作者:陈盛;鲍南;顾硕;杨波;陈其民;施诚仁

    目的 介绍新生儿及婴儿颅骨骨膜下血肿的转归规律及个体化治疗经验.方法 对148例新生儿及婴儿颅骨骨膜下血肿采用如下治疗方式:起初1个月内以观察随访为主,在此期间,如血肿自行消退,则不予干预处理;如1个月后血肿未明显缩小,而又没有出现钙化,则先给予止血药保守治疗.保守治疗1周后如血肿有缩小趋势,继续等待观察,待其自行消退.若血肿仍未缩小,则穿刺抽吸,防止血肿机化、钙化.结果 121例(82%)骨膜下血肿自行消失,27例(18%)血肿未消失,予止血药保守治疗,其中5例于1周后血肿逐渐消退,其余22例保守治疗无效,经穿刺抽吸后血肿消失.所有148例患儿均治愈.结论 大多数新生儿及婴儿骨膜下血肿可自行消退,故起初1个月应观察随访,待血肿自行消退,如1个月后血肿未明显缩小,则根据具体情况或给予药物止血或穿刺抽吸等干预措施.

  • 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

    作者:陈立华;陈凌;张秋航;凌锋

    鞍结节脑膜瘤毗邻前视路、前循环动脉、下丘脑、垂体柄及海绵窦等重要结构,其手术疗效与手术入路的正确选择和显微技术关系密切.作者于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额外侧入路对65例鞍结节脑膜瘤进行显微手术切除,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术中肌电监测对累及第四脑室底面肿瘤切除中后组脑神经核团的保护研究

    作者:漆松涛;刘文;张喜安;方陆雄;潘军;杨开军

    目的 探讨术中肌电监测在累及第四脑室底面肿瘤切除术中,后组脑神经核团的保护作用.方法 2007年2月至2008年4月治疗23例累及第四脑室底面的肿瘤,其中巨大髓母细胞瘤8例,室管膜瘤7例,脑干起源外生性胶质瘤3例,脑干背侧血管网状细胞瘤2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3例.全部患者通过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术中全程监测后组脑神经肌电活动.对患者术后脑神经功能状态、手术过程和监测情况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6例,无后组脑神经功能障碍6例,轻度后组腩神经损伤13例,中度后组腩神经损伤4例,无严重损伤者.术中全部患者在正常麻醉和肌松药状态下,可以稳定引出各种刺激诱发的后组脑神经核团兴奋性肌电活动.结论 术中肌电监测可以有效避免后组脑神经核性损伤,为第四脑室底面肿瘤切除提供客观依据.

  • 经胼胝体-穹窿间切除第三脑室松果体区肿瘤

    作者:叶劲;钟书;梁有明;肖泉;刘若平;张玉琪;马振宇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松果体区肿瘤的方法及疗效,并对相应的显微解剖学基础加以讨论.方法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松果体区肿瘤16例.结果 术前1例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行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终板造瘘术.16例在手术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3例.5例在处理完肿瘤后做终板造瘘术.结论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手术切除第三脑室松果体区肿瘤系通过胚胎组织残留的透明隔间隙进入第三脑室,损伤少,肿瘤全切除、次全切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突入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

    作者:刘雪松;毛庆;刘艳辉;游潮;姜曙;蔡博文;刘家刚

    目的 探讨切除鞍上突入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人路及疗效.方法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46例突入第三脑室内的颅咽管瘤.结果 肿瘤全切33例,近全切10例,部分切除3例;随访46例,随访时间3个月-15年,其中39例术后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8例术后复发.结论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颅咽管瘤疗效显著.此入路能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脑组织,并在明显提高肿瘤全切率的同时做到较少的术后并发症.

  • 三叉神经鞘瘤的分型及手术入路的选择

    作者:崔勇;吴震;郝淑煜;张力伟;贾桂军;张俊廷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治疗及肿瘤的分型和手术入路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15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分型、手术入路及预后.结果 面部感觉减退或异常和头痛头晕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平均病程29.3个月,术前KPS评分平均79.70±8.10.颅眶型7例,海绵窦型48例,颞下窝型19例,后颅窝型11例,岩尖骑跨型71例.全切除145例(92.9%)、近全切除11例、无手术死亡.随访到131例患者(84.0%),平均随访35.5个月,124例正常生活(94.7%).结论 根据肿瘤的分型及生长方式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可在大限度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腩神经的功能,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显微手术治疗枕大孔区脑膜瘤

    作者:吴震;郝淑煜;张俊廷;张力伟;贾桂军;汤劼;耿素民;肖新如;王亮;王忠诚

    目的 探讨枕大孔区脑膜瘤临床特征、手术入路及围手术期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枕大孔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枕颈部不适及疼痛和头痛头晕是常见的起病症状,从出现症状到就诊平均病程11.7个月,术前KPS评分72.5±8.3.腹侧型24例,腹外侧型80例,背外侧型10例.肿瘤平均大径为(33.5±5.6)mm.10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97例采用远外侧经髁或髁后入路,7例采用扩大远外侧入路.肿瘤全切98例,近全切除及大部切除16例,死亡率1.8%.随访到93例,平均随访90.3个月,59例正常生活(63.4%).结论 大多数腹侧和腹外侧型的枕大孔区脑膜瘤可采用远外侧经髁或髁后入路,力求第一次手术全切肿瘤.术后应加强管理.

  • 颅底沟通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作者:汪阳;洪涛;李东海

    肿瘤经由正常的腔隙、孔道或破坏颅底骨质侵犯颅内外相关结构,称之为颅底沟通性肿瘤~([1]).由于该类肿瘤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复杂,涉及多个学科,肿瘤难全切,术后可能造成严重畸形和功能障碍.随着影像技术发展和多学科的协作,本病的治疗有了较大的进步.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们治疗颅底沟通性肿瘤18例,现报告如下.

  • 中脑背外侧区病变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罗正祥;张岩松;刘宏毅;许云;常义;苗伟

    目的 通过显微解剖研究比较远后颞下和极外侧小脑上幕下两种手术入路,为外科治疗中脑背外侧区病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神经导航辅助下对10例尸头模拟远后颞下入路和极外侧小脑上幕下入路,测量比较两者的暴露范围.结果 Labbe静脉位于远后颞下入路视野中,使颞叶牵拉受限,离断后可较好暴露中脑背外侧区;极外侧小脑上幕下入路可充分暴露中脑、脑桥上段背外侧及对应的小脑幕切迹区域结构,轮廓化乙状窦和横窦扩大了对此区的显露.结论 远后颞下入路可暴露中脑背外侧区,Labbe静脉损伤是此入路的主要缺陷.极外侧小脑上幕下入路适合于中脑背外侧及对应的小脑幕切迹区病变手术;轮廓化横窦乙状窦,有利于术野的显露.

  • 髓海守望者——我的神经外科生涯

    作者:刘泉开

    人生总是很多梦,我也常常做梦,但我从来没有梦想过当医生,更没有梦想过会当上神经外科医生.如果说,当医生是为了前途,处于家贫,那么当上神经外科医生,则是一次机遇和服从.一生耕耘大脑的命运,起始于1958年.

中华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2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