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T和MRI在胸腹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寿明

    目的:探究CT和MRI在胸腹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17年8月确诊为胸腹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并接受治疗的病人70名,查看其胸腹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和MRI检测档案.结果:胸腹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发生于胸部27例,腹部23例,肿瘤平均直径为8759mm.性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肿瘤边界清晰46人,不清晰24人.CT平扫中有8名病人密度不均匀,内部密度偏小;增强扫信号显示19名病人呈现不均匀,其中14名增强后会变为均匀.MRI平扫中,T1WI中17人呈现为等信号,T2WI中4名低信号,3名等信号,7名高信号, 3名混合信号;增强扫中19名显示为不均匀增强,其中11名为分块增强,4名可内见增强血管,4名周围可见增强血管.结论:CT和MRI在胸腹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诊断中均有很好的价值,对手术前的方案制定很有帮助.

  •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李立

    目的: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及生物学行为.方法:收集13例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光镜下肿瘤细胞形态多变,细胞核无异型性,核分裂像少见,细胞密集区与疏松区交替出现.恶性孤立性纤维瘤呈浸润性生长,有中度至重度异型性,核分裂象多见,可见局部出血和坏死.免疫表型:Vimentin和CD99阳性率100%,CD34阳性率92.3%,bcl-2阳性率84.6%,S-100阳性率和SMA阳性率30.8%.结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其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帮助鉴别诊断.

  •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作者:李峥嵘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表现、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特征、组织来源、各种亚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0例SFT病例进行组织学观察,并行免疫组化CD34、Vim、CD99、Bcl-2、Des、SMA、CK、EMA、CD68、CD117、S-100蛋白染色及随访.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示所有病例CD34、Vim、CD99均为弥漫阳性.7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2例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伴脂肪肉瘤性分化,10例SFT中1例失访,其余9例随访3~92个月,7例无复发,2例复发或转移.结论:SFT是一组形态多样、无特定组织构型且含有多少不等胶原纤维的梭形细胞肿瘤,确诊必须结合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共同完成.SFT的生物学行为取决于其组织学形态和肿块的大小及生长方式,外科整体切除是SFT好的治疗手段,完全切除肿块者预后较好.

  •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孤立性纤维瘤复发1例

    作者:陈汉锐;黄学武;王树堂;林丽珠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好发于胸膜腔,也可发生于胸膜外全身其他部位.胸膜外SFT形态类似于胸膜SFT,大多数SFT的生物学行为呈良性或交界性,恶性SFT临床罕见.SFT绝大多数为孤立性实质性肿块,圆形或不规则形,呈膨胀性生长,界限清楚;恶性者常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组织学上,SFT由较为单一的梭形细胞构成,常可见鹿角样分支血管结构;恶性者常表现为细胞密度增加、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增多、出现肿瘤性坏死和浸润性生长.SFT通常表达CD34(80% ~90%)[1].

  •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MSCT 表现

    作者:孙景秋;马宜传;姚楠;陈岩;任峥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SFT)的多层螺旋CT( MSCT)表现。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MS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位于胸部6例,腹腔2例,盆腔1例。 MSCT检查见:较小病灶边缘规则,较大病灶呈分叶样;6例边界清晰,3例边界不清;7例密度较均匀,2例见不规则坏死区,1例见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呈轻到中度强化,静脉期持续性强化。结论:SFT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正确认识其MSCT的影像学特点,可有助于提高该病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 原发性前列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赵久飞;任力;李德昌;岳颖;郑吉春

    目的 探讨原发性前列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 对1例原发性前列腺SFT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会阴部胀痛不适.镜下形态多变,由不同比例的梭形和卵圆形肿瘤细胞构成,间质胶原纤维丰富伴细胞稀少区和细胞丰富区交替分布,分支状的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34、vimentin、bcl-2和CD99(+),desmin、S-100、CD117、CK、p53、SMA和ER(-).结论 SFT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其大部分为良性.原发于前列腺的肿瘤罕见,应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鉴别.肿瘤一般可以完整手术切除,但必须进行长期随访观察.

  • 鞍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王瑾;徐升;刘晓林;王鲁平

    目的 探讨鞍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 对1例鞍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进行临床资料、影像学、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 患者女性43岁.MIR提示鞍区占位,肿瘤向鞍上及海绵窦侵犯.镜下可见梭形细胞结构,局部细胞密度较高,可见红染无细胞区及退变,核分裂平均<2个/10HPF,细胞呈编织状排列.免疫组化:CD34、CD99、bc1-2和vimentin (+),S-100和EMA(-).结论 发生于鞍区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罕见.由于其发病部位特殊,需将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与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相结合进行诊断,并注意与垂体细胞瘤、神经鞘瘤等鉴别.

  •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35例临床病理研究

    作者:高杰;钟梅;于国;宋欣;陈薇

    目的 观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探讨其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35例SFT进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35例SFT的发病年龄为9~79岁,平均47.5岁,男女之比为1.2:1,发生于13个部位.镜下可见多种改变并存的现象:肿瘤由梭形细胞构成的细胞稀少区和富于细胞区交替分布,有粗大的瘢痕样玻璃变性的胶原、分支状的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及大量增生的呈血管瘤样改变的薄壁血管;偶见黏液变、小囊性变及脂肪细胞分化.其中9例为恶性SFT.结论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的病理形态与生物学行为之间不是绝对相关的(形态学为良性的SFP也可以有浸润),因此必须进行长期随访.一般情况下肿瘤有蒂和可以完整手术切除是良好的预后因素.

  • 肺内多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龙琼先;吴才良;唐治蓉;刘欣雅

    目的 探讨肺内多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肺内多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结合文献探讨其发生、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结果 患者男性,52岁.CT示左胸下部可见软组织团块.大体示肺组织切面见弥漫分布的多个结节,大者直径5 cm,小者直径0.5cm.镜下见肿瘤组织由梭形细胞构成,排列成束状和编织状,细胞形态似纤维母细胞,核分裂象2个/10HPF,胶原化的纤维间质较少.免疫组化示CD34、CD99和vimentin(+),PCK、S-100、SMA、CD117和D2-40(-).结论 肺内多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罕见,由于其大体表现特殊,容易误诊为其他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 鼻腔鼻窦型血管外皮细胞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吴海波;邢晓皖;王晓秋;王志华;顾萍;陈晶晶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型血管外皮细胞瘤(SNTH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SNTHPC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并以6例软组织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r)作为观察对照.结果 5例SNTHPC中女性4例,男性1例,发病平均年龄54岁;发生于左鼻腔2例,右鼻腔3例.术前症状主要为鼻塞和鼻出血.肿块平均直径2.6 cm.镜下见病变位于黏膜下,瘤细胞密度较大,呈短束状、席纹状或旋涡状排列,其中2例可见细胞致密区和疏松区交替分布的现象.细胞h1有较多大小不等的薄壁血管,管腔呈圆形、不规则形或裂隙状,瘤细胞围绕血管生长呈血管外皮瘤样.2例可见少数血管壁玻璃样变性.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梭形,胞质轻度嗜酸性,细胞界限清楚,核轻度异型性,核分裂象1~3个//10HPF,不见非典型核分裂象.均可见细胞间红细胞外渗,3例可见出血;均可见散在分布的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但均未见坏死.免疫组化示瘤细胞vimentin和SMA(+),血管D240均(+).6例SFT vimentin,CD34、CD99和bcl-2(+),2例SMA呈灶性弱(+).术后随访0.5~2.5年,1例复发.结论 SNTHPC是一种好发于成人鼻腔和鼻窦的少见软组织肿瘤,可局部复发但罕见转移.

  • 胸腔孤立性纤维瘤伴阵发性低血糖症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蔚青;金晓龙

    目的研究胸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PSFT)伴阵发性低血糖的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通过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对胸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进行病理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细胞由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构成,束状交错排列及片状分布,局部呈血管外皮瘤形态.间质内有大量胶原纤维,部分区域黏液变性.在细胞密集区,可见核分裂象3个/10HPF.CD34、vimentin、somatotastin和insulin(+);CK、HBME-1,calretinin、EMA、AE1/AE3、Cam5.2和p53(-)表达.结论 PSFT确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样物质及生长抑素,但低血糖症则由多种因素造成.vimentin和CD34阳性以及上皮性标记阴性有助于诊断.

  • 富于巨细胞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李学锋;罗红;赵玺龙;徐文漭;戴芳;王丽;李涛;杨举伦

    目的 探讨富于巨细胞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GR-SF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用常规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2例富于巨细胞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总结.结果 肿瘤界限清楚,在孤立性纤维肿瘤组织学改变的基础上,具有灶性或广泛分布的多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的形态和分布具有特征性,多分布于单核间质细胞稀疏、胶原化明显的区域.多核巨细胞和单核间质细胞CD34、CD99和bcl-2阳性.结论 GR-SFT是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发生于40岁的成人,女性略多见.多核巨细胞的形态、分布和免疫表型具有诊断意义.需与巨细胞血管纤维瘤、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纤维组织细胞瘤、丛状纤维组织细胞瘤、软组织巨细胞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多形性未分化肉瘤)等良、恶性肿瘤相鉴别.巨细胞分化是瘤组织的一种退行性改变.

  • 形成脂肪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作者:柏建安;景洪标

    目的 探讨形成脂肪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FF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FFSFT进行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FFSFT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9和46岁.肿瘤分别位于左颈上至枕下区和右腹股沟,均实行全部肿瘤切除.大体检查,肿瘤界限清楚,切面灰白、灰黄色,质软、韧.大小分别为10cm×6cm×5 cm、4cm×3.5 cm×2cm.镜下肿瘤由成熟的脂肪细胞和血管外周细胞瘤样结构组成.血管外周细胞瘤样结构区域的肿瘤细胞呈梭形或卵圆形,细胞界限不清,胞质淡红染,细胞核呈梭形,偶见核仁.细胞形态温和,无细胞异型性和坏死,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弥漫高表达CD34、CD99、bcl-2和vimentin.结论 FFSFT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良性肿瘤,完整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式.FFSFT需要和神经鞘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梭形细胞脂肪瘤等鉴别.

  • 肺腺癌转移至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张继新;崔力方;周全;高颖;郭洋;昌红

    目的 探讨肺腺癌转移至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报道1例肺腺癌转移到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63岁.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占位1周.胸部CT示右肺上叶后段空洞并多发纵隔淋巴结肿大,右肺下叶后基底段类圆形结节影.镜下右肺上叶后段病变为典型的肺腺癌,右肺下叶病变为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肺腺癌转移.右肺上叶肺腺癌细胞及右肺下叶混合性肿瘤中的肺腺癌成分具有相同的免疫表型,CK7、CK8/18、TTF-1、Napsin-A和CEA(+);右肺下叶混合性肿瘤中的梭形肿瘤细胞vimentin、CD34、bcl-2和CD99(+).结论 肿瘤转移至肿瘤十分罕见,肺腺癌转移至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尚未见报道,临床需要提高认识,识别这类罕见肿瘤,并根据不同成分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眼眶孤立性纤维性肿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黄彩虹;丁永玲;丁志燕;刘爽

    目的 探讨眼眶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结合文献对4例眼眶SFT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随访.结果 4例眼眶SFT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46岁(37 ~ 57岁);左眼2例,右眼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及视力下降.光镜下SFT主要由梭形和类圆形细胞组成,呈无结构性生长,部分排列成束状、车辐状、席纹状等结构,间质有多少不等的胶原纤维沉积,密集细胞区和稀疏细胞区交替分布.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34和vimentin均(+),2例bcl-2和CD99(+).随访1例3年后再次复发,1例远处转移并死亡.结论 眼眶SFT是一种少见的具有形态多样、无特殊组织构型及多少不等胶原纤维特征的间叶性肿瘤,对其确诊必需结合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且需与眼眶其他软组织肿瘤相鉴别.SFT的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料,肿瘤的形态与生物学行为不相关.肿瘤完整切除是预后良好的因素,对所有的SFT必须进行长期随访.

  • 肾原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钱跃卫;徐艳;石群立;周晓军;马恒辉;周航波;陆珍凤

    目的 探讨原发于肾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复习2例肾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2例肾原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3岁和6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肾区钝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血尿.CT检查示肾占位.组织学特征为瘤组织呈束状、波纹状排列,瘤细胞呈梭形,局部富于瘤细胞,间质血管丰富,部分呈血管瘤样或血管外皮瘤样结构,有明显的束状胶原.免疫表型:瘤细胞CD34、CD99和bcl-2(+),SMA局灶性(+);而HMB45和CD10(-).结论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具有低度恶性潜能,发生在肾极少见,以手术治疗为主,预后较好.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并辅以免疫组化标记.

  • 膀胱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作者:岳振营;董艳光;胡营营;张洪艳;徐滨;李文雪

    患者男性,49岁.因尿频、尿急2年入院.查体:下腹部触及质硬包块,活动度欠佳.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CT示膀胱内后下方见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大小14.5 cm×10.7 cm,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约58-88HU;排泄期扫描膀胱内见巨大充盈缺损.MR示膀胱体积明显增大,膀胱壁厚薄不均匀,其后壁见巨大实性结节(图1),其内信号混杂,底部见多发环形底信号影,大小14.6 cm×10.7 cm×10.6 cm.临床诊断:膀胱占位,考虑间叶来源肿瘤.经静脉排泄性泌尿系统造影检查示膀胱充盈良好,膀胱内可见大小约15 cm×11 cm的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晰.临床考虑膀胱恶性肿瘤,遂行膀胱切开肿瘤剥离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膀胱后壁,压迫直肠与输尿管,行膀胱肿物剥离术后送病理.

  • 肾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作者:李庆;郝华;李里香;邬黎青;汪庆余;苏晓燕;雷浪;张昕昕

    患者女性,42岁.右侧腰部隐胀不适伴恶心、反胃1周就诊.CT示肾盂肾盏旁见一大小2.4 cm ×2.7 cm的类球形软组织结节影,皮质期病灶明显强化,强化欠均匀,实质期明显均匀强化,排泄期持续均匀强化,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考虑为良性肿瘤可能性大,孤立性纤维瘤或平滑肌瘤.泌尿造影示右肾下盏及肾盂区见推压移位,右肾盂未见扩张,诊断:右肾占位.

  • 胸膜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作者:殷月玲;安景花

    患者女性,56岁.无诱因胸闷、活动后气喘9年,无咳嗽、咳痰.查体:左胸中下部叩诊实音,左肺呼吸音减弱,锁骨上、颈部淋巴结未见肿大.CT示左胸腔下部大块状软组织密度占位,肿块内密度不均,可见分隔,左肺下叶基底消失,上叶容积缩小;心脏受压、右移.诊断:左胸腔占位.肿瘤生长缓慢,3年内增大不明显.术中见左侧胸腔下半部有一巨大肿物,较为游离,基底位于上叶舌段,表面血管丰富,凹凸不平,肺门、纵隔淋巴结无肿大.

  • 软组织血管外皮细胞瘤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概念的变迁

    作者:王哲;黄高昇;张静;郭华章;王娟红;梁蓉

    探讨WHO(2002)软组织肿瘤新分类中血管外皮细胞瘤和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概念的变化.复习近几年关于软组织血管外皮细胞瘤和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文献,认为血管外皮细胞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脂肪瘤样血管外皮细胞瘤和巨细胞性血管纤维瘤是关系非常密切的肿瘤.肌外皮细胞瘤、血管球外皮细胞瘤和成人的婴儿型肌纤维瘤病也属于血管外皮细胞瘤.

242 条记录 1/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