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怎样成为一代"神医"

    作者:方舟子

    近日电视上在宣传一名"神医",专治截瘫、偏瘫,据说手到病除,原本意义上的手到病除:不打针不吃药,简单地用手揉揉,就能让患者活蹦乱跳.这是"神医"辈出的时代,国内媒体以前推出过不少"神医",以后想必还会继续推出.

  • 截瘫女患者的性生活

    作者:杨德

    在日常生活中,那些不幸罹患截瘫的女患者的性生活,常让人不能不多几分忧虑.性生活对男性和女性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但是生理上的需要,也是维系美满幸福家庭生活的必须.

  • 云南白药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作者:郝园园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低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压疮本身不是原发疾病,大部分伴随着其他的原发疾病未经很好的护理而造成的损伤,压疮通常是长期卧床、截瘫、坐轮椅者、营养不良患者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压疮,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可加重病情带来痛苦,延长康复的时间,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 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

    作者:张璞;黄开俊;史志琪;张红燕;靳辉;张亮

    骶尾部褥疮好发于长期卧床的截瘫或脑血管意外导致的瘫痪、昏迷患者.骶尾部褥疮除引起皮肤缺损外,常伴深部组织的变性坏死和纤维化,创面难以愈合,易并发细菌感染[1].我院2005年12月至2008年5月利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胸腰椎骨折截瘫后褥疮的预防护理

    作者:张萍

    胸腰椎骨折所致的外伤性截瘫,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人由于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极易发生褥疮,影响治疗及预后.我科自1996年4月至2002年10月,共收治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18例.在住院期间护理得当,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金霉素眼膏在会阴部尿布疹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吴鲤霞;曾莹莹;黄海霞

    会阴部尿布疹是截瘫、脑血管意外、昏迷等引起大小便失禁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难题.会阴部尿布疹一但发生,很快扩散,病人非常痛苦.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研究,用金霉素眼膏治疗会阴部尿布疹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 优质护理在康复截瘫病人心理护理的应用

    作者:李佳

    截瘫病人多为突发的意外事故或脊髓病变,损伤引起的,大部分病人多为中,青年.他们不论来自农村还是城镇,都处于家庭和事业的顶峰,面对突发的意外情况毫无心理准备,无法面对事实,患者常表现为愤怒、绝望、恐惧、不知所措,心理失去平衡,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认为自己是一个残废人,是家庭的累赘,社会的负担,所以整天忧心忡忡,反应迟钝,消极沮丧,甚至有些病人拒绝一切治疗与进食,并有自杀的倾向,所以截瘫病人的心理需求比一般病人更为复杂多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总结出优质护理在康复截瘫病人心理护理的应用尤为重要,其目的不但是解除内体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唤醒心灵之奋发,这样,才有利于截瘫患者尽快,顺利的康复.

    关键词: 截瘫 心理状态 护理
  • 截瘫病人膀胱冲洗疗法尿常规监测

    作者:王英侠;宁依群

    我院对40例因外伤致残,下肢瘫痪疾病人康复治疗中进行膀胱冲洗,预防和治疗泌尿系感染,经尿常规监测检查,统计学处理,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宋时翠

    腰椎骨折是脊柱外伤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伤情严重者常合并脊髓或马尾损伤,需早期行椎管减压、内固定术,但患者常因创伤严重,合并截瘫等情况,增加了护理的难度.我科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腰椎骨折60例,加强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和术后系统的康复指导,结果:全部病人围手术期内无1例发生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和术后康复指导对巩固手术治疗效果,预防合并症的发生以及降低伤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截瘫患者预防褥疮的护理干预效果

    作者:林清霞

    目的 探讨截瘫患者预防褥疮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于医院治疗的截瘫患者88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褥疮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未发生褥疮,低于对照组的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4%,低于对照组的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截瘫患者预防褥疮的优质护理干预,预防褥疮的效果明显,同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 截瘫 预防褥疮 护理
  • 心理疗法对截瘫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康复的治疗效果

    作者:宋翠梅

    目的:探讨心理疗法对截瘫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截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心理疗法治疗。治疗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及恐怖5个维度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因子分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疗法治疗截瘫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早日康复。

  • 后路椎管减压复位内固定+针灸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的效果

    作者:王官林;郭霆;杨利学

    目的 研究探讨后路椎管减压复位内固定+针灸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截瘫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截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后路椎管减压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FIM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的FIM、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截瘫患者实施后路椎管减压复位内固定+针灸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其生理自理能力.

  • 脊柱结核伴截瘫的围手术期管理

    作者:范俊;秦世炳;董伟杰;兰汀隆;徐双铮

    目的 探讨就诊脊柱结核合并截瘫的围手术期的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北京胸科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83例脊柱结核伴截瘫患者的临床住院资料.其中男76例,女107例.年龄2~87岁,平均年龄(52.2±17.2)岁.总结围手术期合并症、并发症及其相应积极的处置方法和手术疗效.采用SPSS 17.0软件对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情况、疼痛度及脊柱后凸角度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前有合并症者140例,主要包括肺结核(65例)、糖尿病(31例)、高血压(24例)等;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低蛋白血症(98例)、贫血(69例)、低钾血症(26例)、窦道形成(14例)、心功能不全(9例)、心律失常(6例)等.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后,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围手术期内患者神经功能按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标准(2011年版)》进行分级,164例患者较术前改善了1~2级.本组患者脊柱后凸畸形术后均得到矫正,术前Cobb角为(19.2±6.3)°,术后改变为(6.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6,P<0.05).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明显,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标准进行评分,由术前的(7.4±1.3)分改善为术后的(2.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4,P<0.05).结论 脊柱结核合并截瘫患者手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较多,积极的围手术期评估和正确处理是脊柱结核合并截瘫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脊柱结核伴截瘫所致骨质疏松的骨代谢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立民;宫瑞;武彦霄;孙先泽

    目的 分析脊柱结核伴截瘫所致骨质疏松的骨代谢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骨科住院治疗患者114例,根据病情分为脊柱结核伴截瘫组(38例)、外伤性脊柱骨折伴截瘫组(38例)、脊柱结核不伴截瘫组(38例),并且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查体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38名).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信息,对比分析各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血清25羟维生素D及血清钙水平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脊柱结核伴截瘫组患者的左侧股骨颈骨密度(0.6149±0.0929) g/cm2,低于外伤性脊柱骨折伴截瘫组[(0.7062±0.0917)g/cm2]、脊柱结核不伴截瘫组[(0.7781±0.0924)g/cm2]及对照组[(0.8914±0.0816)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44,P=0.000);破骨细胞标志物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水平[(0.77±0.10) μg/L]高于外伤性脊柱骨折伴截瘫组[(0.68±0.11) μg/L]、脊柱结核不伴截瘫组[(0.61±0.11) μg/L]及对照组[(0.38±0.10)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94,P=0.000);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41.38±11.73) nmol/L]明显低于外伤性脊柱骨折伴截瘫组[(60.03±11.10) nmol/L]、脊柱结核不伴截瘫组[(57.88±11.45) nmol/L]及对照组[(71.30±26.98)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7,P=0.000).脊柱结核伴截瘫组、外伤性脊柱骨折伴截瘫组、脊柱结核不伴截瘫组、对照组的血清钙含量分别为(2.31±0.13) mmol/L、(2.28±0.15) mmol/L、(2.29±0.09)mmol/L、(2.32±0.13)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4,P=0.713).结论 脊柱结核伴截瘫患者骨密度急剧下降,破骨细胞活跃,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在临床中需应用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药物,强化维生素D、钙剂的摄入.

  • 采用经肋横突入路术式一期治疗老年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郭春生;柳盛春;陈凯;崔跃辉;姜广擎;张辉;李兆伟

    目的 探讨经同一切口采用经肋横突入路术式,一期行病灶清除前方减压、椎板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沈阳市胸科医院对收治的26例年龄>60岁的老年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患者,采用经同一切口经肋横突入路术式,一期行病灶清除前方减压、椎板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64.4±5.1)岁;病程5~17个月,平均(12.4±4.2)个月.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B级17例,C级7例,D级2例.胸背部、肋间放射性疼痛7例,Cobb角(24.4±3.1)°,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椎板植骨融合时间、随访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及Cobb角矫正情况.结果 26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1.3±2.7)个月,术前合并胸背部、肋间放射性疼痛7例患者术后疼痛全部消失.椎板植骨融合时间约为6~8个月,26例截瘫患者术后1年随访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D级1例,其余25例全部恢复至E级.术后1周测量Cobb角,平均为(24.4±3.1)°,矫正(19.3±4.3)°,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 一期后路经肋横突入路行病灶清除前方减压椎板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疗效满意,可以成为老年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手术治疗的一种术式选择.

  • 五例脊柱结核截瘫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雪莲;张立群;吴晓光;马丽萍;高孟秋;董伟杰

    目的 通过对5例脊柱结核截瘫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病史及治疗情况的回顾性分析,初步探讨了此类患者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5例就诊于北京胸科医院结核二科及骨科的脊柱结核截瘫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病史、体检、脑脊液化验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化验等相关检查确定诊断.结果 5例患者均出现间断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腰背痛及双下肢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腰椎穿刺提示颅压正常或轻度升高,脑脊液检查细胞数可正常或升高,多以单核细胞升高为主,糖及氯化物均减低,蛋白升高,ADA可正常或升高.影像学检查提示4例合并肺部结核病灶,但痰结核菌检查均为阴性.其中3例患者给予一线抗结核药物联合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而另2例患者于抗结核治疗后行手术治疗.3例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例经抗结核治疗无效死亡;另2例患者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结核性脑膜炎恢复,但仍存在肢体瘫痪.2例患者于抗结核药物治疗后行手术治疗,术后继续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病情稳定,双下肢肌力及感觉均有所恢复.结论 对于脊柱结核截瘫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积极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时机行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 老年脊柱结核伴截瘫患者的手术时机与疗效分析

    作者:李元;秦世炳;董伟杰;范俊;兰汀隆;唐恺;严广璇

    目的 探讨老年脊柱结核伴截瘫患者的手术时机并对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骨科手术治疗的64例老年脊柱结核伴截瘫患者的病历资料,男28例,女36例,年龄60~82岁,平均(69.9±6.8)岁.64例患者术前行抗结核治疗14~56 d,平均(29.6±10.9)d;术前按照2000年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标准》进行分级(简称“ASIA分级”):B级6例、C级15例、D级43例;术前截瘫时间2~16周,平均(5.4±3.3)周;57例有合并症,分析上述因素对手术时机及疗效的影响.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4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37例出现术后并发症,与手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16例,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患者年龄大,及截瘫致长期卧床所致.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平均(7.2±1.3)分,术后VAS平均(2.2±1.2)分;术后VAS较术前平均改善(5.0±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70,P<0.05).ASIA分级患者ASIA分级术后平均改善(1.2±o.5)级,4例患者截瘫无改善,为脊髓前后方均受压迫造成脊髓器质性损伤所致;术后61例植骨融合,融合时间3~7个月,平均(4.8±1.3)个月.术前Cobb角平均为(33.4±11.3)°,术后Cobb角平均为(16.1±6.7)°;术后Cobb角较术前平均改善(17.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8,P<0.05).随访12~18个月,有2例结核病灶复发,复发原因为术后未规律抗结核治疗所致.结论 对于老年脊柱结核伴截瘫患者,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2周、尽量缩短术前截瘫时间、合并症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行手术治疗是安全的;术后疼痛、ASIA分级、Cobb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

  • 分阶段系统化康复治疗对脊柱结核活动型截瘫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大伟;马远征;胡明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活动型截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并评价分阶段系统化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4月治疗的85例脊柱结核活动型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6例,女39例;年龄13~73岁,平均(41.8±17.3)岁.术后基于采用分阶段系统化康复治疗或常规康复治疗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采用分阶段系统化康复治疗,即围手术期康复、早期三级医疗机构康复、中后期家庭或二级医疗机构康复;对照组(42例)接受常规的康复指导.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神经功能评价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标准(2000年)》评估.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36.2个月.结果 随访期间病灶无复发,X线或CT检查提示病灶均获骨性融合.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观察组得分分别为(7.9±1.2)、(2.3±0.4)、(2.2±0.5)分;对照组得分分别为(7.8±1.3)、(3.1±0.8)、(2.9±0.7)分.观察组术前与术后、术前与末次随访得分比较,t值分别为29.031、28.752;对照组术前与术后、术前与末次随访得分比较,t值分别为19.955、21.508;P值均<0.05.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测量Cobb角,观察组分别为(30.1±3.2)°、(11.4±2.1)°、(11.7±2.3)°;对照组分别为(29.4±4.0)°、(10.8±2.3)°、(10.9±2.4)°.Cobb角术前与术后、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观察组t值分别为32.037、30.617;对照组t值分别为26.125、25.702;P值均<0.05.术前、术后、末次随访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检测,观察组分别为(41.2±10.7)、(69.6±15.8)、(93.5±14.7)分;对照组分别为(42.3±12.6)、(70.5±13.9)、(87.1±13.2)分.术后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术后、术前与术后6个月比较,观察组t值分别为-9.759、-18.862;对照组t值分别为-9.741、-15.910;P值均<0.05).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0,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至3周,神经功能开始部分恢复;术后3个月至末次随访,观察组完全恢复36例,部分恢复4例,无改善3例.对照组完全恢复37例,部分恢复2例,无改善3例.结论 对于脊柱结核活动型截瘫,分阶段系统化康复治疗较常规康复治疗的疗效为好.

  • 胸椎结核病变活动型合并截瘫患者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严广璇;秦世炳;董伟杰;兰汀隆;范俊;唐恺;李元;徐双铮

    目的 分析胸椎结核病变活动型合并截瘫患者手术疗效及截瘫时间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胸椎结核病变活动型合并截瘫患者67例的术前、术后资料.随访12~28个月,平均14个月.全部患者均接受标准化疗2周以上,结核中毒症状改善后行手术治疗.统计患者术前1d、术后3周及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bb角;统计截瘫时间(截瘫发生至手术治疗的时间间隔);术前1d、末次随访神经功能[按照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 2000年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进行分级,简称“ASIA分级”].采用SPSS 17.0软件配对t检验,评价术后3周、末次随访时Cobb角和VAS评分与术前的差异;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评价末次随访ASIA分级与术前1d的差异;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检验截瘫时间与末次随访ASIA分级的相关性.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obb角术后3周为(14.92±9.12)°、末次随访为(16.45±9.18)°,较术前的(23.18±12.07)°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8和2.99,P值均<0.05).VAS评分术后3周为(3.42±0.99)分、末次随访为(1.75±0.62)分,较术前的(6.83±1.40)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92和11.70,P值均<0.05).术前1 d ASIA评分A级3例,B级10例,C级32例,D级22例,E级0例;末次随访ASIA评分A级0例,B级0例,C级3例,D级6例,E级58例.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患者末次随访ASIA分级较术前1d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246,P<0.05.患者截瘫时间为1~24周,平均(7.87±4.90)周.以截瘫时间和术前1 d ASIA分级为自变量,以末次随访ASIA分级为应变量,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β=0.051,x2=0.269,P=0.604,患者截瘫时间与末次随访ASIA分级无相关性,P>0.05.67例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后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3.81±1.43)个月,未发现结核病复发.结论 对于胸椎结核病变活动型合并截瘫患者,实施病灶清除脊髓减压内固定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神经功能恢复、脊柱稳定性重建和结核治愈的效果.而术前截瘫时间与远期神经功能恢复无相关性.

  • 后路360度环形减压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合并截瘫

    作者:薛海滨;顾苏熙;张聪;高天君;简伟

    目的 观察后路360度环形减压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合并截瘫的疗效,初步探讨其适应证和可行性.方法 自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笔者采用后路360度环形减压、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合并截瘫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3~72岁,平均(39.5±4.8)岁.病程1~18个月,平均(3.5±0.7)个月.影像学检查示2~3个椎体受累15例,≥4个椎体受累3例;截瘫按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9例,C级6例.12例存在超过45度的后凸畸形,术前后凸Cobb角为20°~75°,平均(48.5±7.0)°.术后继续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12~18个月.根据患者病灶愈合情况、截瘫恢复状况,以及后凸畸形改善和丢失情况评价疗效.随访时间2.0~6.0年,平均(3.4±0.6)年.结果 全部均获随访,手术时间平均(5.2±0.5)h (4.0~7.5 h),出血平均(1400±150)ml (850~2000ml).所有患者切口一期愈合,病灶治愈,未见复发.18例患者中,17例植骨融合,1例植骨未融合出现内固定物断裂,予以翻修手术,植骨融合情况在随访中.截瘫恢复情况:除1例Frankel A级恢复至D级外,其他均完全恢复.术后后凸Cobb角平均矫正(36.5±6.8)°,终一次随访时平均丢失(3.0±0.6)°.结论 后路360度环形减压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合并截瘫有利于通过彻底减压,促进截瘫恢复.但本手术方式对技术要求高,手术创伤大,需注意适应证的掌握,不宜作为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常规选择.

1612 条记录 1/81 页 « 12345678...808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