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국제검험의학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30
  • 国内刊号: 50-117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26
  • 曾用名: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45例临床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涂秀

    目的 探讨该院患者血小板输注使用情况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45例血小板减少患者输注机栗血小板68 U,并与输注前及输注后检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值(CCI)和24 h血小板回升率判定输注效果并讨论影响因素.结果 大部分患者输注后血小板数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其凝血功能得到改善.血液病患者由于输注次数多(≥3次),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改善均不明显,x2=6.73,P<0.01.结论 血小板输注是治疗因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的有效措施,但多次输注者应进行血小板抗体的筛选,避免或减少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

  • 126例腹泻患儿的病毒检验结果分析

    作者:王东升;付锋

    目的 通过检验腹泻婴幼儿的病毒,分析引起其腹泻的主要致病菌.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26腹泻婴幼儿的病毒检验结果,总结引起其腹泻的主要致病菌.结果 126例腹泻婴幼儿中,有66例患儿的病毒检验呈阳性,主要为腺病毒与轮状病毒.检验病菌呈阳性有40例患儿,主要是志贺杆菌与沙门菌.结论 病毒感染是致使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常见的病毒感染是轮状病毒感染,而有时也会出现细菌感染.在临床上治疗腹泻患儿时,应依据其实际情况给予对症治疗.

    关键词: 患儿 腹泻 检验 病毒
  • 抗SS-A、抗SS-B和抗核抗体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作者:喻冬梅;张华;邱红

    目的 研究抗SS-A、抗SS-B和抗核抗体(ANA)全称抗核酸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抗SS-A、抗SS-B,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结果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组的抗SS-A、抗SS-B和抗核抗体阳性率远远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抗SS-A、抗SS-B和抗核抗体(ANA)联合检测,大大提高了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检出几率.

  • 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检测和临床应用

    作者:曾正莲;欧阳蓉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心血管疾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院2011年10月在心血管疾病科住院的患者进行Hcy检测.结果 健康人与高血压组、冠心痛组、心肌梗死组Hc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痛组的Hcy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Hcy与心血管疾病患率与死亡率有明显关系,是一个新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与预测因子.

  • 2008~2012年门急诊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作者:戴小波;黄小燕;曾朱君;许坚锋;彭瑟;唐文志

    目的 了解该院2008~2012年门急诊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方法 对从中段尿标本中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并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抗菌药物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门急诊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71.5%,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有增多趋势;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唑啉、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门急诊尿路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并且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在药敏结果指导下的临床用药有利于门急诊尿路感染患者的规范治疗及抗药细菌的控制.

  • 不同孕期不同年龄段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研究分析

    作者:武春梅;李玲;杜叶平;尹莉莉;李霞莲

    目的 探讨不同孕期及不同年龄段妊娠妇女甲状腺相关激素[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水平.方法 应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同时检测50例健康非孕女性和275例既往无甲状腺相关疾病史的不同孕期、不同年龄段妊娠妇女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妊娠妇女血清甲状腺激素(TSH、T3、T4、FT3、FT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和孕晚期的FT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孕妇年龄增加,血清TSH、T3、T4、FT3、FT4水平逐渐降低.妊娠妇女20~<28岁和35~<42岁年龄段的血清TSH、T4及FT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妇女20~<28岁和28~<35岁年龄段的甲状腺激素(TSH、T3、T4、FT3、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和妊娠年龄与妊娠妇女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密切相关,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对筛查和干预甲减及优生优育至关重要.

  • 广西钦州地区高危β-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人群的基因谱分析

    作者:刘宁毅

    目的 应用基因诊断技术探讨高危β-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β-地中海)贫血人群的常见基因谱的分布特征.方法 用钦州地区980例高危β-地中海贫血的人群样本检测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β-地中海贫血(检测中国人8种常见和9种稀少的突变位点)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法.结果 检出β-地中海贫血166例,占16.94%;其中杂合子155例,占β-地中海贫血的93.37%,双重杂合子11例,占β-地贫的6.63%,无纯合子;共检出8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其常见的是βCD41-42,其次是CD17、IVS-2-654和-28;分别占β-地中海人数的38.55%、27.11%、11.44%和9.04%.结论 钦州地区是地贫高发区,应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对育龄人群进行大面积的地贫产前筛查,这对优生优育、干预地贫儿出生有着重要作用.

  • 住院与社区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状况对比分析

    作者:崔惠景;张芳;常军霞

    目的 调查医院内与社区之间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状况差异,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要求,收集2011年住院和门诊患者尿液培养分离得到的大肠埃希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2008年MIC法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分离466株大肠埃希菌中,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派拉西林/他唑巴坦,社区感染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低于院内感染.结论 医院内与社区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状况有所差异,了解该地区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状况,对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有指导意义.

  • 预存式自体输血在老年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陈永丰;李行勇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老年择期手术患者应用预存式自体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基本情况良好,预计术中出血量较多的59例60岁以上老年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进行自体备血1~3次,每次200 mL,采血期间加强营养,口服硫酸亚铁.检测患者采血前后的血液指标以及输血前后的各项血液指标.结果 59例患者有53例靠自体输血顺利完成手术,有6例因术中出血量多而加输异体血.除白细胞较采血前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后各项指标除白细胞外,其他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存式自体输血应用在60岁以上老年择期手术患者中也是安全有效的.

  • 血肌酐、血尿素氮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时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胡玉海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CREA)与患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68例,根据患者年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监测患者血清尿素氮及血清肌酐水平,并进行相关关系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组患者BUN和CREA与患者年龄呈负性相关关系(P<0.01),且70岁以下患者rBUN绝对值小于rCREA,而70岁以上患者rBUN绝对值大于rCREA.结论 临床诊断中利用BUN和CREA对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年龄因素对检测结果的敏感度,以便于临床诊断结果的分析.

  • 脑脊液中蛋白和酶学检测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杨宗强;孙延龙

    目的 检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度.探讨酶活性与蛋白含量变化指标对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74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标本,分别用连续监测法检测AST、IDH活性,免疫比浊法检测β2MG、CRP的水平,分离培养法检测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度.结果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的AST、LDH、β2MG、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的病原菌分剐为革兰阳性球菌(72.97%)和革兰阴性杆菌(27.03%),其中革兰阳性菌分别对万古霉素、阿莫西林、亚胺培南具有较高敏感度,革兰阴性菌分别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具有较高敏感度.结论 脑脊液AST、LDH、β2MG、CRP水平升高有助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引起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根据病原菌的药物敏感度选择抗菌药物,有助于病情的早期控制,减少或防止耐药菌株感染的发生.

  • 357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沈培奇;邵永生

    目的 了解豫南地区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状况.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采用K-B纸片扩散法,依据CLSI标准判读结果.结果 357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ICU)、血液内科、神经外科.痰标本[216(60.5%)]、尿和分泌物标本[82(23.0%)].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在豫南地区总体耐药率较低(<30%),哌拉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60%),头孢曲松耐药率高(>75%);多重耐药菌株(MDR)检出率(14.3%).结论 耐药菌呈逐年增加趋势,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病原体耐药监测,有效控制耐药菌的产生.

  • 血小板自发性凝集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分析

    作者:冉启川;李鸿滨;邓宗奎

    目的 探讨阿米卡星对体外血小板自发性凝集的抑制和解除作用.方法 对1例体外血小板自发性凝集患者的血液,采用不同抗凝剂抗凝、EDTA-K2抗凝管内加入阿米卡星抗凝和用患者血浆对正常健康人血小板凝集的影响实验分析.结果 发现该患者血小板经多种抗凝剂抗凝无效,而加入阿米卡星后可以解除血小板的自发性凝集.结论 采用在抗凝采血管中加入阿米卡星,可以预防和解除EDTA诱导的血小板凝集,获得准确的血小板计数结果.

  • 506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梁艳芝;丁皎;牛银玲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现状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方法 采集2011~2012年医院就诊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宫颈分泌物,采用培养法进行支原体检测及鉴定,同时对阳性标本进行抗菌药物敏感程度测定.结果 506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为173例,阳性率为34.2%;解脲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混合感染(Uu+Mh)阳性率分别为为21.5%、9,3%、3.4%.感染主要以Uu为主,其药敏结果显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抗菌活性强,敏感率分别为82.6%、80.7%、73.4%;螺旋霉素、环丙沙星、壮观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抗菌活性弱,敏感率分别为0.9%、3.7%、8.3%、16.5%、20.2%.Mh、Uu+Mh抗菌谱与Uu抗菌谱相似,混合感染耐药率明显高于Uu或Mh单纯感染.结论 Uu及Mh是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且感染率及对药物耐药率有上升趋势.

  •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及耐药机制

    作者:向万忠;任碧琼

    目的 监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及探讨耐药机制,为临床提供经验用药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Microscan Walkaway40对铜绿假单胞菌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从2010~2012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始终高,依次为62.8%、64.2%、50.9%.头孢噻肟次之,依次为56.4%、55.7%、44.0%.头孢他啶耐药率依次为33.0%、35.8%、17.1%,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依次为20.2%、27.4%、19.4%.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低于50.0%,且逐年降低.合计耐药率阿米卡星低21.8%、头孢曲松高为57.9%.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关注耐药机制有助于临床选用合适抗菌药物提高抗感染疗效.加强耐药性监测有助于减缓细菌耐药性增加趋势.

  • 微柱凝胶技术检测孕妇IgG抗体效价的评价

    作者:钟红梅;汪秀红;张善庆

    目的 评价微柱凝胶技术检测孕妇IgG抗体效价的应用价值,避免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门诊432例血型()型Rh(D)阳性而丈夫为非O型的孕妇IgG抗体效价,并追踪其分娩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情况.结果 432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抗体效价(1∶64)243例,(1∶ 128)87例,(1∶ 256)69例,(1∶512)28例,(1∶1 024)5例.结论 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IgG抗体效价可为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 住院肿瘤患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远红;吴立春;张莉;王琴

    目的 通过对近年四川省肿瘤医院就诊的住院肿瘤患者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的感染状况统计,了解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阳性住院肿瘤患者的相关肿瘤发生情况.方法 对该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阳性住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从59 370例患者中共检出,HBsAg阳性患者7 820例、抗-HCV阳性患者269例、抗-TP阳性患者1 041例、抗HIV阳性患者82例,总阳性率分别为13.17%、0.45%、1.75%、0.14%;各个年龄段、临床病区及病种均有分布,其中以40~60岁阳性率高,内科病区、妇瘤病区及头颈病区所占构成比大;肝癌、宫颈癌、卵巢癌、头颈部肿瘤及占位性病变检出率高;阳性感染者以农民工为主,占50%以上.结论 住院肿瘤患者中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阳性例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肿瘤患者术前、输血前和各种创伤侵袭性操作前有必要进行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常规筛查.

    关键词: 肿瘤 抗体 输血 传染病
  • 肿瘤医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其耐药分析

    作者:吴立春;王左;罗川;刘丹;罗皓;蒋军辉

    目的 了解该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用WHONET5.6软件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364株大肠埃希菌和274株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和药敏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主要来源于阴道分泌物(44.0%),主要分布在妇瘤病区(50.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检出率为54.1%;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于痰液(73.0%),主要分布在内科(20.0%),ESBLs阳性菌株检出率为2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包括ESBLs)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和部分头孢菌素及单环菌素耐药率达97%以上.结论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及时监测产ESBLs菌的发生率与耐药趋势对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 血清β-HCG检测对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

    作者:李全亭

    目的 测定血清β-HCG,协助临床对正常孕妇、异位妊娠、葡萄胎等妇科急症做到早期试验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妇科门、急诊及住院者中妊娠相关病例358例,将研究对象分成5组,采用单克隆抗体酶金标斑点法检测血清β-HCG,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正常早孕组、异位妊娠组、葡萄胎组、绒毛膜癌组,各组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胎组与绒毛膜癌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组与健康早孕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血清β-HCG可协助临床提高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降低其破裂危险;动态监测HCG含量,可以了解胚胎发育情况;监测保胎和流产的手术效果;对健康早孕、宫外孕、葡萄胎、绒毛膜癌等进行鉴别诊断.

  •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病例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秦彦

    脊髓灰质炎(脊灰)是由3种脊灰病毒血清型(Ⅰ、Ⅱ、Ⅲ型)引起的以肢体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脊灰疫苗问世之前,几乎所有儿童都会感染脊灰病毒.但随着脊灰灭活疫苗(IPV)及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的研制成功及推广使用,尤其在1988年OPV被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6大区域中已有3个区域被证实为无脊灰野病毒株区域,中国也被证实脊灰病例数减少了99%.但在2000年时,从海地2例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中分离出脊灰疫苗衍生病毒,至此后,OPV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过去报道较多的是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病例,而近年来,继续使用OPV所发生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所致的相关病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全球已报告多起疫苗相关性脊髓灰质炎事件,早发生在埃及、海地岛,近年来发生于印度、埃塞俄比亚等地[1].中国贵州省[2]、广西省[3]及台湾[4]等地先后均有报道发生.现就近年来对VDPV相关病例的临床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 乙型流感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帆

    乙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疾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病原之一,至今为止发现其只有一个亚型,宿主特异度较强,至今发现其只能感染人和海豹[1],一般不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但是它能够引起地区性、季节性的流行[2].其引发的症状与其他呼吸道传染疾病难以准确区分,需要实验室检测以支持后续工作.本文拟就现行的乙型流感病毒的检测方法作一综述.1 病原学流感病毒归属于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有包膜、含单股负链RNA.根据病毒核蛋白(NP)和膜蛋白(MP)基因特性和抗原特性的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型;根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的不同,又将流感病毒进一步分成不同的亚型[3].在1990年就已经报道了根据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特性HA1区的核苷酸序列,可将其分为两大谱系(lineage),代表毒株为B/Yarnagata/16/88和B/Victoria/2/87 (5).有研究表明,它们开始分化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少于1983年就在全世界范围内同时流行,并认为这两个谱系起源于1979年的B/Singapore/222/79株[4].根据相关研究对遗传距离的计算,到20世纪90年代末,这两个谱系的遗传距离约为10%.在过去的20年几乎所有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流行都是由于乙型流感病毒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从其他地区传入新的流行株,使得流行毒株与之前的不同,如1985~1986年加拿大乙型流感的爆发和1988~1989年美国乙型流感的爆发;也可能是由于病毒处于快速的变异时期,如1993~1994中国乙型流感的爆发流行.在过去的20年里,整体上看Yamagata系是流行的主流,可能是其变异较快所致[5];但Victoria系很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爆发,原因是首先近10年来该谱系没有在亚洲以外的地方流行过,加上该谱系已经发生了相当多的变异,再者这些地区的人群对该谱系病毒的抵抗力可能已经下降,正因为如此国际上对该谱系的发展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近年来推荐的毒株都是该谱系[6].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宋瑶

    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是临床中较常见的血细胞改变,EOS增多机制复杂,病因众多,治疗方案因其病因不同而差异较大.因此,EOS增多的机制及病因探讨意义重大.1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发病机制EOS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嗜酸性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进而发育分化为成熟EOS.整个发育成熟过程受到IL-3、IL-5和GM-CSF 3种细胞因子的影响.3种细胞因子中任何一种或几种过度产生即可出现EOS增多.由辅助性T细胞2产生的IL-5能特异性地促进其分化、发育、成熟和释放,在EOS生成增多中为重要.有研究报道IL-5与EOS数量呈正相关[1].

  • 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黎黎

    鲍曼不动杆菌(Aba)是氧化酶阴性,无动力,无芽胞的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下水道、医院环境和人体皮肤表面,它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对住院患者,特别是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重大影响[1].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特别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应用,耐碳氢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报道逐年增加,国内外均报道有CRAB克隆株引起的暴发流行.Aba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与其复杂的耐药机制密切相关,包括:(1)产生灭活酶;(2)外膜通道蛋白表达下调或缺失;(3)靶位蛋白的改变;(4)主动外排系统过度表达;(5)生物膜的形成.现对其各种机制尤其是灭活酶和生物膜的形成综述如下.

  • 整合子介导细菌耐药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银;陈体

    自从青霉素出现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抗菌药物一直都是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重要、有力武器.然而,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甚至是滥用,细菌在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作用下不断地产生耐药菌株,并且多重耐药菌株也在不断增加.在对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中,1989年Stokes和Hall提出了整合子-基因盒耐药系统的概念.整合子是细菌特别是革兰阴性菌中的一种可移动性基因元件,通常位于转座子、接合性质粒、噬菌体或染色体上.它能够识别外源性基因盒,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捕获或切除耐药性基因盒,并能使捕获的耐药性基因盒表达.在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中,整合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肌酸激酶同工酶POCT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价

    作者:苏荣;叶桂样;张劲丰

    目的 评价Triage Metet荧光免疫干式快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精密度、正确度,以确保床边检验(POCT)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采用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EP5-A2文件进行精密度验证,采用EP9-A2文件对Triage Metet荧光免疫干式快速定量分析仪与mini VIDAS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方法学比对,验证正确度.结果 CK-MB均值为5.00、39.10 ng/mL时CV批内分别为3.40%、0.79%,CV总分别为3.40%、1.07%,均小于厂家声明的不精密度;CK-MB在两仪器的比对结果相关性良好(r2 =0.998 6,P<0.05),CK-MB的医学决定水平分别为15、90,相对偏差(SE%)分别为2.53%、0.17%,均小于1/4 CLIA'88的允许误差(30%).结论 美国Biosite Biagnostics公司生产的Triage Metet荧光免疫干式快速定量检测系统测定CK-MB的精密度、正确度性能良好,可满足临床需求.

  •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腹腔积液量与血清CA125水平关系探讨

    作者:容亓;梁兴东;马丽梅

    目的 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腹腔积液量与血清CA125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13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和对照组70例血清CA125水平.结果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腹腔积液组的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非腹腔积液组(P<0.01);中量腹腔积液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与少量腹腔积液患者比明显升高(P<0.01);大量腹腔积液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中量腹腔积液患者(P<0.01).结论 消化道恶性肿瘤腹腔积液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腹腔积液量有密切的关系.

  • Fib和FDP监测在LDVT溶栓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吴玉竹;胡秀学;潘俊峰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溶栓治疗中纤维蛋白(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动态变化特点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日本Sysmex-CA6000全自动血凝仪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该院113例LDVT病例不同时间的标本Fib、FDP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治疗3d和7d的Fib和FDP水平与治疗前、治疗12 h以及治疗24 h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LDVT血浆Fib和FDP水平呈负相关(r=-0.986 6,P<0.05).治疗前Fib水平大于或等于4 g/L组与小于4 g/L组的完全再通与部分再通和无明显变化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Fib水平小于2 g/L组较易发生出血,与大于或等于2 g/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LDVT的溶栓治疗中,Fib和FDP可作为判断疾病发展、预测预后及出血风险的重要指标.

  • 胸腔积液CEA、CA19-9、CYFRA21-1、AFP和FERR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廖君群

    目的 探讨CEA、CA19-9等5种肿瘤标志物对不同组织类型肺癌的诊断价值,并确定其诊断分界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对412例肺部不同性质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加以分析.结果 肺部恶性胸腔积液CEA、CA19-9和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P<0.05),但AFP、FERR水平恶性组与良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浓度在腺癌中高,且明显高于鳞癌和小细胞癌(P<0.01),而其他指标在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选择5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佳分界值(cut-off值),分别是4.835 ng/mL、31.645 U/mL、58.765 ng/mL、1.105 IU/mL、2 134.5 ng/mL,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CEA(85.7、82.2、83.5),CA19-9(44.9、94.7、76.1),CYFRA21-1 (56.5、81.8、72.3),AFP(74.8、47.8、57.9),FERR(33.3、74.9、59.4).CEA与CA19-9联合检测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5%、80.2%、84.0%.结论 CEA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对腺癌有较高的特异度.CEA和CA19-9联合检测时可显著提高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 早期监测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研究

    作者:徐方林;陈雪礼;冯召岚;杨洪光;李峰;邹颋;汪卫东

    目的 探讨危重病患者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的监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观察2012年1~12月106例危重病患者,测定入科即刻、6h动脉血乳酸浓度和早期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计算6h乳酸清除率,并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根据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4组:<10分组(A组),10~<20分组(B组),20~<30分组(C组),≥30分组(D组),比较不同组别早期乳酸清除率及ScvO2的差别,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B组早期乳酸清除率、ScvO2均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早期6h乳酸清除率、ScvO2均低于B组,D组亦低于C纽(P<0.05);B组病死率高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病死率高于B组,D组高于C组(P<0.05).死亡组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及ScvO2水平低于存活组(P<0.01).APACHEⅡ评分与早期乳酸清除率显著负相关(r=0.560,P<0.01),与早期ScvO2水平显著正相关(r=0.642,P<0.01).结论 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及ScvO2水平是反映危重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患者转归的良好指标.

  •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疾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袁秀梅;齐发梅;司玉春;张哲梅;王爱霞;贾彦娟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肝病、肿瘤、烧伤和糖尿病(DM)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3~8月来该院就诊的己确诊住院2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人群94例作为对照组,使用Olympus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SOD活性,结果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在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肿瘤、烧伤、肝脏疾病患者的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OD活性在检测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肝脏疾病、肿瘤、烧伤疾病有辅助诊断价值.

  • 研究吸毒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毒品种类对其影响

    作者:施苗盛;朱莉莉;路伟;高琼;胡海琦

    目的 检测吸毒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非特异度免疫的各项指标,从而研究其整体免疫功能的改变以及与吸食毒品种类的相关性.方法 取47例吸毒者(其中26例海洛因成瘾者、21例冰毒成瘾者)以及23例健康人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T细胞亚群(CD3+、CD4+、CD8+)、B细胞以及NK细胞百分率;采用ELISA法测IL-2血清含量;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其血清中抗体IgG、IgA、IgM以及补体C3、C4.结果 吸毒者CD3+T细胞、CD4+T细胞、B细胞、IgM及C3较健康人均有显著性增高(P<0.01或P<0.05);吸毒者NK细胞及IL-2较健康人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海洛因组与冰毒组较健康对照组免疫功能均有显著变化,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毒可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广泛而严重的紊乱或损伤,吸毒者细胞、体液及非特异度免疫均有明显改变,毒品种类对其免疫功能改变的影响则不大.

  • DMD基因外显子缺失导致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作者:王银龙;潘秀兰;王友明;闫纪琳;魏东敏;耿建芳;单铁英

    目的 通过基因分析对DMD患者做出准确诊断,以便检出携带者和进行产前诊断.方法 运用多重PCR技术对来该院就诊临床上诊断为DMD/BMD患者进行DMD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11例诊断为DMD/BMD患者中发现5例有DMD基因外显子缺失,分别是外显子45、48、51各1例,外显子4有2例.结论 DMD基因外显子缺失导致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PBMC中TRAF2的表达及分析

    作者:杜朝阳;陈燕;谷明莉;张薇薇;叶辛;张建荣;秦琴;邓安梅;钱宝华

    目的 分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 (TRAF2)是否参与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FQ-PCR(FQ-RT-PCR)检测了55例首诊ITP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RAF2的mRNA表达,分析了其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对其中12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治疗2个月以后PBMC中TRAF2的表达变换状况.结果 ITP患者中TRAF2的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56,P<0.01).患者接受治疗后,PBMC中TRAF2表达下调.结论 TRAF2在ITP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为以后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一定的帮助.

  • 51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5种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作者:匡红;解葵;孙晨;李静;孙薏;刘书蓉;钟梁;贾淑芳;周龙甫

    目的 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种微量元素的检测,了解其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情况,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9~2011年于本院就诊的51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其血清中钙、铁、锌、镁、铜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全部样本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就性别而言,铜、锌的检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钙、镁、铁的平均含量及缺乏率差别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男性钙平均含量低于女性,而铁镁平均含量高于女性;而男性钙缺乏者占的比例较高(21.48%),女性铁缺乏者占的比例较高(24.79%),男性镁缺乏者占的比例较高(1.34%).育龄期妇女组与非育龄期妇女组5种微量元素平均含量及缺乏率差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钙、铁缺乏比较严重,男性钙缺乏率较高,而女性铁缺乏率较高;103例铁缺乏者被临床诊断为贫血的97例,铁缺乏者被临床诊断为贫血的比例达94.17%.

  • GRP78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作者:周臣敏;董浦江;付小利

    目的 探讨葡萄耱调节蛋白78(GRP78)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 blot)检测82例结肠癌组织、17例结肠良性增生组织、及33例正常肠组织的GRP78及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移相关基因1(MTA1)、Ezrin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结果 GRP78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结肠良性增生组织及正常结肠组织(P<0.05),GRP78高表达组结肠癌组织的VEGF、MTA1、Ezrin表达量高于其他两组(P<0.05),GRP78高表达组结肠癌组织肿瘤细胞转移率及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GRP78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增高趋势,参与了结直肠腺癌的发生过程.GRP78高表达与结肠癌细胞转移有关.

    关键词: Grp78蛋白 结肠癌
  • 血清cTnT、Hcy、hs-CRP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危险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陆婷婷;刘莎;谭畅畅;唐亚蒙;黄泽智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危险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对46名健康体检者和12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脑卒中(ST)、脑梗死(CI)患者住院时血清cTnT、Hcy和hs-CRP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CS、ST、CI3组患者血清cTnT、Hcy和hs-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3项指标升高和心脑血管事件呈正相关(P<0.01).cTnT、Hcy和hs-CRP单项指标检测对心脑血管事件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08%、68.85%、86.88%,特异度为95%~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项指标联合检测,敏感度可提高至96.72%,且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大.结论 血清cTnT、Hcy和hs-CRP升高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且与其发生发展呈正相关;联合检测血清cTnT、Hcy和hs-CRP水平对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治疗和预防具有极重要的临床价值.

  • 凝血纤溶指标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徐学静;夏永泉;张葵

    目的 探讨凝血纤溶指标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中的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64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发生OHSS患者和40例同期治疗未发生OHSS患者作为对照,收集血浆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采用t检验分析OHSS患者与对照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浆FIB和D-二聚体活性差异.结果 OHSS患者与对照组比较,PT和TT时间延长,APTT时间缩短,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FIB和D-二聚体含量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HSS患者治疗后血浆FIB扣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凝血纤溶指标用于评估OHSS患者的凝血功能,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 病毒核酸检测在献血者保留中的应用

    作者:李新建

    目的 了解安阳地区献血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L)检测的假阳性情况,对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标本进行HBV和HCV核酸检测(NAT)的可行性评估.方法 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50 267份开展ELISA检测,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标本开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对ELISA单试剂(+)NAT(-)献血者6个月后进行追踪检测.结果 两个项目两种ELISA试剂检测结果不相符率达46.7%,ELISA检测方法单试剂阳性者PCR呈阴性者249份,EIISA检测方法双试剂阳性者PCR呈阴性者103份.HBV项目单试剂阳性组与双试剂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4.154,P<0.01);HCV项目单试剂阳性组与双试剂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109,P<0.01).ELISA单试剂(+)NAT(-)献血者有91名被追踪检测成功,其中83人检测结果为ELISA(-)NAT(-).结论 NAT可有效的检测出无偿献血人群中ELISA检测方法呈阳性的阴性标本,应考虑在该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进行NAT,以便更好地保留献血者,提高固定献血者比例.

  • 两种血细胞分析系统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作者:廖扬;张蓉;石玉玲

    目的 探讨不同血细胞分析系统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EP9-A2文件,以已经过比对的、可溯源的XT-4000i血细胞分析系统为目标,用患者新鲜全血对XS-800i血细胞分析系统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4项参数测定结果进行比对,计算两个系统之间的相对偏差(SE%),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TEa)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结果 两个血细胞分析系统各项目的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的变异系数均不大于5%,显示两个分析系统重复性好、在试验期间性能稳定.在仪器的偏倚评估和可比性评价方面,检测系统的WBC、PLT在低值时1/2CLIA'88TEa<SE%<CLIA'88TEa,其他4个参数在其余各医学决定水平处的SE%均小于1/2CLIA' 88TEa.结论 当同一项目用不同检测系统检验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能,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 缺血修饰清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价值的荟萃分析

    作者:胡琴;陈维贤;詹茜;王曦

    目的 系统评价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Springer、Ovid、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QUADAS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SPSS 17.0、Meta-Disc 1.4及Review Manager 4.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终纳入13篇文献,包括8篇中文文献及5篇英文文献,样本量为2 381例,异质性检验示存在非阈值效应,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统计量.13项研究汇总灵敏度为78%(75%~80%),汇总特异度为66%(63%~68%),汇总阳性似然比为2.57(1.69~3.61),汇总阴性似然比为0.28(0.16~0.48).S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 9.IMA对ACS诊断的灵敏度(72%)高于肌钙蛋白(cTnT) (39%),IMA的特异度(57%)低于cTnT(72%).结论 IMA对ACS诊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cTnT,因而可以作为诊断ACS的新指标.同时,IMA值位于正常水平时对排除ACS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 超敏C反应蛋白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风险分级的研究

    作者:万楠;孟冬娅;胡晓芳;罗军;王璐

    目的 研究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住院期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预后判断和风险分级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选取119例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并在入院治疗前检测血清中hs-CRP,以hs-CRP≥10mg/L分为两组,使用非配对T检验和Fisher's精确检验判断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在hs-CRP水平较高的组1患者与组2相比中,发生心肌梗死的比例为29%和8%;院内死亡为6%和0%;发生三支血管病变的的比例为63%和20%;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数量71%和24%.结论 hs-CRP水平升高可以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再发生院内心血管事件的一个预测指标.

  • 葡萄糖转运蛋白1在恶性胸腔积液中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秀蕊;张秀琴;丁萌;耿学丽

    目的 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健康对照组30例(C组)和70例胸腔积液患者[结核性胸腔积液30例(A组)、恶性胸腔积液40例(B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和胸腔积液中的GLUT 1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血清中GLUT-1水平为0.568 ng/mL(0.551~0.587 ng/mL),B组血清中GLUT-1水平为0.565 ng/mL (0.544~0.578 ng/mL),均高于C组0.356 ng/mL (0.340~0.360 ng/mL,P<0.01),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胸腔积液中GLUT 1水平为0.884 ng/mL(0.869~0.903 ng/mL),B组胸腔积液中GLUT-1水平为1.057 ng/mI(1.040~1.070 ng/mL),均高于同组血清中的水平(P<0.01),且B组高于A组(P<0.01).结论 GLUT-1在恶性胸腔积液中高表达,检测GIUT-1水平有助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积极沟通解决血小板检测假性特发性减少个案1例

    作者:戴小勇

    沟通能够帮助辅诊科室发出更有质量的报告,特别是在一些检测过程中易受多因素影响的项目,而这些项目还容易引起临床的误诊,比如血小板(PLT),既容易受患者自身内在因素的影响,又易受抽血技术、抽血材料及检测技术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 呼吸道感染的痰培养与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卢忠芳

    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患,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各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是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5~2010年5年间本院临床住院或门诊送检的共计1 300份痰标本,标本来源以本院住院患者为主,少数来自门诊患者.患者以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为主,其次是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男643例(49.46%),女657例(50.54%),年龄在30~79岁,平均51.2岁.支气管炎(768例)、哮喘伴感染(432例)、支气管肺炎(100例).1.2 试剂 各种培养基: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药敏试纸:购自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出品的药敏试纸.

  • 采血管质量问题导致生化检验结果高度异常的报道

    作者:黄保荣;王金松;夏菁

    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因其使用方便,可以减少交叉污染和穿刺的次数,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青睐.真空采血管品种繁多,其中加入了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因其缩短了血液凝固的时间,加快了血清分离的速度,提高了检验的速度而备受欢迎.对于加入了促凝剂的采血管对检验结果是否有影响,很多检验工作者进行了相关的检测,认为加入了促凝剂的采血管和普通采血管的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1-2],也有人认为部分厂家的促凝管在部分生化项目上存在差异[3-7],但是未见有含促凝剂的采血管和普通采血管在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项目上存在明显差异的报道.在日常工作中,本实验室曾遇到过由于采血管某批次存在质量问题而引起CK、CK-MB检验结果高度异常的事例,现报道如下.

  • 1 503例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林传俊;左芳;汪宏良

    目的 探讨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1 503例住院婴幼儿患者血清中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等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 在1 503例样本中,共检测出IgM抗体阳性病例499例,阳性检出率为33.20%,其中肺炎支原体387例(25.75%),肺炎支原体合并呼吸道合胞病毒5例(0.33%),肺炎支原体合并腺病毒4例(0.27%),单纯呼吸道合胞病毒34例(2.26%),副流感病毒1、2和3型30例(2.00%),单纯腺病毒19例(1.26%)、乙型流感病毒13例(0.86%)和甲型流感病毒7例(0.47%),未检出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结论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人血清中9种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的IgM抗体,可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 某市化脓性角膜炎的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孝才;洪浩;赵培沛

    目的 了解聊城市化脓性角膜炎的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状况.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11月,在该院采集角膜炎患者的角膜分泌物标本,进行致病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用K-B(Kirby-Bauer)法对致病菌做药物敏感度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致病菌407例(85.1%).真菌191例(46.9%),占前3位的分别为:镰刀菌属138例(33.9%)、曲霉菌属23例(5.65%)、链格孢属10例(2.46%).细菌216例(53.1%),细菌中革兰阳性菌101例(24.8%),占前3位的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34例(8.35%)、金黄色葡萄球菌15例(3.69%)、肺炎链球菌12例(2.95%);革兰阴性菌115例(28.3%),占前3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53例(13.0%)、大肠埃希菌9例(2.2%)、肺炎克雷伯杆菌6例(1.47%).镰刀菌属对那他霉素的敏感率高,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敏感率高.结论 镰刀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是聊城市化脓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应根据细菌耐药情况合理用药.

  • 2009~2011年急诊科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凌文辉;黄汉;廖康

    目的 了解该院急诊科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2009~2011年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 共16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11株,占66.5%;革兰阳性菌52株,占31.1%,其他细菌4株,占2.4%.前五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8.7%)、铜绿假单胞菌(11.7%)、金黄色葡萄球菌(9.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茼(9.9%)、鲍曼不动杆菌(9.4%).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是70.0%和36.4%,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ON)的检出率分别是58.8%和82.4%.结论 急诊科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且以血行感染为主.病原菌的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各有不同,应及时监测病原菌耐药性的变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东莞地区2010~2012年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建安;周静;张丽华;张丽;丁茜

    目的 了解东莞地区近3年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提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10~2012年1 557株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分离的病原菌,用VITEK32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并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参照2010年CLSI标准判读结果.结果 该院2010~2012年尿液标本共分离出1 557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42.7%、6.2%.未发现碳氢酶烯类药物耐药株,这两种菌对含酶抑制剂药的耐药率都偏低,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以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为主,分别占9.2%、3.5%.除四环素以外,屎肠球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未发现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株,这两种菌对红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临床医生应结合本地区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深圳地区Rh阴性无偿献血者血清学表型与不规则抗体调查

    作者:郑望春;杨转笑;容莹;孙秀双;方瑛

    目的 调查深圳地区Rh阴性献血者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的抗体分布情况,为安全输血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微量板盐水法筛选RhD阴性献血者、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确认及吸收放散,不规则抗体筛选及鉴定C、c、E、e抗原表型.结果 120 566献血者初筛出456份RhD阴性(0.38%);确认为弱D/部分D 33份;吸收放散实验共筛出Del表型89份,其中Ccee 59例(66.29%)、CCee 16例(17.98%)、CcEe 7例(7.87%)、ccEe 6例(6.74%)和CCEe 1例(1.12%).456份Rh阴性标本检出血清含有不规则抗体的标本有6例(1.32%),其中IgG类抗-D抗体4例,均有妊娠输血病史.结论 深圳地区Rh阴性无偿献血者血清学具有多种表型,以dccee表型为主;有少数人产生不规则抗体,大多与有妊娠史、输血病史相关.

  • 974例孕妇TORCH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乔海珍;苗晋华;尹莉莉

    目的 回顾分析来该院就诊孕妇TORCH检测结果,为临床医生在优生优育领域方面提供数据性依据.方法 用五项联合检测试剂(胶体金法)对974例孕妇进行TORCH检测.结果 TOx-IgM,RV-IgM,CMV-IgM,HSV-Ⅱ-IgM,HSV-Ⅱ-IgM各项阳性率分别为0.51%、0.21%、2.26%、1.33%、0.10%.结论 为提高优生优育的质量,孕妇应提前进行TORCH感染的检测.

  • 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感染情况的分析研究

    作者:毛源;王晶;胡朝晖

    目的 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感染情况的特点及其在性别之间差异和在年龄之间的差异.方法 对3 846份符合条件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HBV-DNA为阳性(病毒栽量大于500 copies/mL)占患者总数的34.08%,男性、女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载量处于(1×105~1×100) copies/mL水平的人群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5).病毒载量大于1×105 copies/mL的HBeAg阴性男性患者大于活等于45岁年龄阶段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小于45岁阶段的患者(P<0.05).病毒载量大于1×105 copies/mL的HBeAg阴性女性患者大于60岁年龄阶段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小于或等于60岁阶段患者(P<0.05).结论 对于男性大于或等于45岁的阶段或女性大于60岁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需要特别关注,需要增加病毒载量、肝功能、肝纤维化、肝癌标志物的检测频率,并积极开展影像学、肝组织活检,严格关注疾病的进展.

  • 胶体金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

    作者:白广红;李耀军;焦向阳

    目的 应用结核分枝杆菌(TB)抗原胶体金法快速检测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方法 用TB抗原胶体金法鉴定培养、抗酸染色双阳性标本,对鉴定为NTM的标本与罗氏培养鉴别法比较.结果 342例标本抗原胶体金法检出284例TB(83.0%);检出58例NTM(17.0%).对42例标本重复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对58例NTM标本用传统的罗氏培养鉴别法(PNB、TCH)比较符合率为91.4%,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4,P>0.05).结论 TB抗原胶体金法可快速鉴别TB和NTM,有利于指导临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开展有效的化疗.

  • 溶血和黄疸标本对不同核酸提取方法影响的比较

    作者:林志芳;李成德;梁结玲

    目的 比较溶血和黄疸标本对磁珠法、一步法和沉淀煮沸法三种不同核酸提取方法HBV DN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制备含有不同浓度梯度血红蛋白或总胆红素的血清,使其HBV DNA浓度相同;检测过程中除核酸提取方法不同外,其余操作完全相同,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比较三种核酸提取方法对不同程度的溶血和黄疸标本的抗干扰能力.结果 当Hb≤0.5 g/L时,3种方法均不受影响,Hb=5.0 g/L时,一步法与沉淀煮法呈假性升高,磁珠法受影响不明显;Hb=50.0 g/L时,3种方法均受影响明显,一步法与沉淀煮沸法可被抑制呈阴性.不同浓度的总胆红素对磁珠法与沉淀煮沸法无明显影响,对一步法产生的影响显著,其检测结果可通过调整结果判断部分参数得到修正.结论 在相同检测条件下,磁珠法对溶血和黄疸的抗干扰能力好,沉淀煮沸法次之.

  • 毛细管免疫固定电泳血清分型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甘志彪;陈昕;吴文苑;马江涛;邱灵冰;马云

    目的 研究毛细管免疫固定电泳血清分型技术在临床肾病、血液病诊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临床疑似由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引起的肾病、血液病的患者960例做免疫固定电泳血清分型检测.结果 阳性病例161例,占16.8%(主要指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G、IgA、IgMκ或λ型增多)并将其中阳性20例主要典型代表性病例与传统琼脂糖凝胶免疫固定电泳作比较,证实了其方法的可靠性.结论 毛细管免疫固定电泳血清分型技术有助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判断,与传统琼脂糖凝胶免疫固定电泳比较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Cut-off值的确定

    作者:颜永乾

    目的 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验证和重新确定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诊断阈值(Cut-off).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门诊、住院及社会体检人群的HBsAg的定量值.以不同的Cut-off值进行数据分组.再根据灵敏度和特异度绘制ROC曲线.结果 该科现用的试剂说明书给定的Cut-off值为0.2 ng/m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0.998 7,0.330 4,尤登指数为0.329 1;以0.4 ng/mL为Cut-off值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0.986 2,0.959 9尤登指数为0.946 1.结论 应用ROC曲线对临床实验室、该区域人群进行分析,可以更科学地得出适合该实验室、该区域人群的临床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度,进而找到理想的临床诊断界点,即Cut-off值.也可以对不同仪器、试剂进行相应参数的比较和调整.

  • 骨髓有核红细胞过碘酸-碱性复红染色对血液病诊断

    作者:李楠;许议丹;汝昆

    目的 探讨有核红细胞过碘酸-碱性复红染色(PAS)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正常骨髓象及各种血液病共423例的骨髓进行有核红细胞PAS染色.结果 骨髓有核红细胞PAS染色除39例大致正常骨髓象和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为阴性外,其余病种均可见到阳性.结论 有核红细胞过碘酸-碱性复红染色(PAS)阳性更多见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有助于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的鉴别.

  •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人发中微量元素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金银平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头发中铜、铁、锌、钙、镁、硅含量的方法,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对94例住院患者和健康人头发中上述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试.结果 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患者和健康人群中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微量元素的变化与人体代谢密切相关.

  • 利用PDCA方法加强检验危急值管理

    作者:朱本淑;付敏

    危急值又称"panic value"和"critical value",即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失去佳抢救时机[1].本院从2011年开始制定并执行《临床危急值报告及处理制度》,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检验科漏报,临床科室接听电话未及时登记或记录漏项,医师应答不及时等.针对此情况,本院于2012年1~5月,利用PDCA方法,加强检验危急值管理的督导整改,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干化学尿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娜

    尿液常规检验是现代临床疾病辅助诊断的重要方式之一,加强临床医学尿液检验的全面质量控制,减少干扰因素影响,可以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辅助临床用药.1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1.1 准确核查检验申请单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门诊号、病案号、诊断及标本来源,如果这些信息一旦被忽视、错填,都会使检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不能获取患者准确信息,以致不能根据患者各种情况变化对检验结果做出正确判断,应避免出现错报,漏报的情况.1.2 患者准备此项工作可以确保送检的标本质量,避免一些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例如:患者状态,饮食、用药情况,外带标本保存温度,保存时间以及清洁标本采集部位,女性应避免经期,清洗尿道口避免阴道分泌物混入,男性应清洗尿道口.避免粪便,清洁剂等物质的污染,使用合格容器.

  • 检验医学中的差错

    作者:杨雪;王治国

    检验医学结果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大约有三分之二有关患者入院出院的临床决策是以实验室检验结果为基础的.及时准确的实验室检验结果是患者有效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实验室检验需要有复杂的程序、仪器、工艺和人员技术的结合以确保诊断治疗决策的准确和及时.关于实验室检验中差错的认识,至少有三个不同的"时代":1947年至90年代,检验差错主要为检验中误差;90年代后主要为实验室范围内的差错;2000年开始主要为检验医学中的差错;当前主要是诊断医学中的实验室差错[1].检验医学检验全过程可发生的差错可发生在过程中的任意一点上.通常将检验全过程划分为检验前、检验中以及检验后阶段,目前国内已有研究将检验全过程可能的差错进行了指标化的研究[2].本文主要针对检验全过程中可能发生差错的阶段进行剖析,以对差错进行识别.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的探讨

    作者:梁晓萍;曹励民;邵明明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1].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主要任务是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诊断、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对院内感染进行监控[2].近年来随着新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现有病原体的变异及耐药性逐渐增加、条件致病菌感染率不断上升等都给临床微生物检验带来极大挑战[3],因此对微生物检验工作者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而实验教学则是提升操作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为了使学生在进入实习过程中能够更快的适应临床检验科室的工作,研究者结合临床与微生物学发展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并在多次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现做一简要总结.

  • 免疫血清的制备及效价测定在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李慧玲;邬剑;李克田;付晓蕊;黄春雨;石琳;申亚男;李宁

    高效价、高特异度的免疫血清是免疫学实验室必不可少的生物制剂,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免疫学实验的重要内容[1].而目前,在各大医学院校的医学实验课中学生更多应用的是市售的商品诊断试剂,虽然方便简单,但是学生对免疫血清的制备、效价的鉴定及制备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结果偏移与试剂的关系了解甚少,同时极大地增加了实验费用.故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备免疫血清,对检验专业的学生来说很有必要.免疫血清的制备是一项综合性实验,在实验中,学生不但能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理论衔接起来,同时极大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循证医学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杜纪英;王凡平;张俊丽;张晓琴;郭庆合;王明永

    国际著名临床流行病学专家David Sackett教授及其同事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循证医学的理念.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并且与临床治疗密切相关,主要研究人体病原微生物学性状、致病性、检验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临床微生物学正面临着新的发展与挑战,这对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微生物学检验工作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直接为临床大夫提供用药的参考,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及治疗效果,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有助于提高检验专业学生临床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增进教学效果,并为医学生未来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 参照CLSI EP方案评价唾液酸检测试剂性能

    作者:沃燕波;邹继华;黄幸雷;张桂春

    目的 参照CLSI EP方案对自主研发的唾液酸(SA)试剂分析性能进行评价,了解其是否满足临床需求.方法 参照文件测定试剂空白吸光度及变化率、检测限、分析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干扰试验和稳定性等技术指标.结果 试剂空白吸光度大于1.0,吸光度变化率小于0.002,检测限为0.15 mg/dL,分析灵敏度大于0.08,高、低值血清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0.28%和0.42%,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03%和0.93%,准确度测定相对偏差小于2%,方法比对实验结果Y=0.928 1X-5.094 4,x2=0.997 7;线性范围为0~250.0 mg/dL,1.71 mmol/L结合胆红素,3.42 mmol/L非结合胆红素,0.3 g/L维生素C,50 g/L血红蛋白浓度,14 500 FTU乳糜对检测结果无干扰,试剂稳定.结论 该试剂分析性能可满足临床实验室的需要.

  • 两种全量程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的对比研究及偏倚分析

    作者:李茂森;胡治宝

    目的 通过使用两种全量程C反应蛋白(CRP)试剂(贝克曼和宁波美康)进行血清样本CRP测定,进行偏倚分析和结果比较.方法 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EP9-A2文件,每天取临床样本8份,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定样本CRP,共测定5d,记录检验结果,通过方差分析、F检验和相关性分析对两种试剂进行偏倚估计.结果 在进行患者新鲜血清样本CRP测定时,两种试剂测定结果的预期相对偏倚在方法的线性范围内可以被接受,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测定ERM DA474/IFCC时,两种试剂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倚都小于5%.结论 宁波美康公司和贝克曼公司两种CRP试剂在测定临床血清样本时,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 应用患者标本进行两种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凝血三项检测的可比性验证

    作者:张芹;欧阳红梅;王建琼;甸自金;牛华

    目的 对STA-COMPACT与STA-REVOLUTION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常规凝血三项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以判断两台仪器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在不连续的15d中每天收集10~11份(共159份)患者新鲜血浆标本进行PT、APTT、FIB的比对,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的EP9-A2文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两仪器是否具有可比性.结果 两台仪器APTT、PT、FIB三个项目测定结果的均相关性良好(r>0.975).在设定的医学决定水平上的预期偏差和预期偏差的95%可信区间与可接受误差比较,两台仪器在检测APTT、PT、FIB时其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 两系统检测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同时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 Dimension Xpand Plus急诊生化仪检测C反应蛋白的性能评价

    作者:章金灿;程龙飞;许秀妆;蔡妍;翁妙珊

    目的 验证Dimension Xpand Plus急诊生化仪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性能.方法 依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系列文件,设计验证方案,对Dimension Xpand Plus急诊生化仪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的各项分析性能予以验证.分别验证评价检测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抗干扰能力等分析指标,并将实验结果与厂商提供的分析性能或公认的质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按照验证设计方案,得出Dimension Xpand Plus急诊生化仪检测系统定量检测CRP的批内、批间精密度均符合仪器说明书要求;准确度与Beckman IMMAGE800检测系统相关性良好;灵敏度、携带污染率均符合仪器说明书要求;线性与厂商承诺范围接近,线性良好;胆红素、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Dimension Xpand Plus急诊生化仪检测系统定量检测CRP的分析性能符合厂商各项性能指标,又能适应临床急诊检查需求,方法经典,质控规范,适合应用于各医疗机构的急诊检查.

  • BNⅡ特种蛋白仪测定IgG、IgA和IgM性能评价

    作者:韩静;胡梅;杨桂花;张曼

    目的 对新引进的BNⅡ特种蛋白仪开展的IgG、IgA、IgM三个项目进行精密度、正确度、线性、参考范围的性能验证,与原有的BNP特种蛋白仪进行比较,以验证其检测能力是否符合行业标准.方法 选定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三个项目,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仪器性能验证文件EP15-A进行精密度、正确度和仪器间比对分析;参照EP6-A进行线性分析;通过测定20例能够合理代表健康总体的样本对仪器给定的参考范围进行验证.结果 BNⅡ特种蛋白仪精密度、正确度均符合要求,线性范围、参考区间均验证合格,与BNP系统检测结果比对相关性能良好.结论 用BNⅡ特种蛋白仪测定IgG、IgA、IgM三个项目各项性能验证指标均合格,可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 SCA精子质量分析仪在精子形态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黄茜;许常龙;丘映

    目的 探讨SCA精子质量分析仪在精子形态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精子涂片Diff-qiuk法染色后,采用SCA精子质量分析仪对1 000条精子进行检测,并对屏幕图像进行审核修正,结合人工计数综合分析.结果 以人工显微镜法为标准,复核后的不符合数与复核前的不符合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复核后的结果较为理想.结论 SCA精子质量分析仪实现了精子形态参数的定量分析,判读结果更客观,对于准确判断精子形态,实现精子形态分析标准化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受检测原理和技术所限,SCA精子质量分析仪不能完全取代人工计数分析,在计算机图像分析同时进行人工修正,可提高检测质量.

  • 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价值

    作者:江镜全;郭旭光;陈琼;刘美玲;关秀珍;夏勇

    目的 以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为标准参考方法,判定罗氏E601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仅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 327份梅毒可疑血清分剐用罗氏E601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TPPA检测.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罗氏E601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85%,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7.98%.结论 罗氏E601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适用于梅毒初筛试验,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梅毒血清学诊断依据.

  • HIV酶免试剂在献血标本中检测效果评价

    作者:黄秀琳;李维;程颖;尹丹;刘东;杨虎;秦伟斐;韩继姝

    目的 评价HIV酶免试剂在献血标本中的检测效果,从而为检测试剂的选择和献血员屏蔽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该中心抗-HIV复检项目试剂转国产前3个月(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和后3个月(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再检率、反应重复率和不合格相对重合率并做配对t检验分析及2012年2月酶免全项目的再检率和反应重复率.结果 复检抗-HIV试剂转国产后稳定性明显下降,再裣率由0.20%提高至0.44%,反应重复率由76.3%降至51.4%,不合格相对重合率由47.5%降至19.6% (P<0.05).2012年2月再检标本结果显示初检单试剂阳性率低于复检试剂,初检试剂的再检率明显低于复检试剂.初检试剂稳定性整体好于复检试剂.结论 再检率和反应重复率可以反映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试剂)的稳定性,尽量选用稳定性高的检测试剂;酶免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极多,用“只要出现一次抗-HIV检测结果呈反应性就判不合格的标准规程”是不合理的.

  • 4种不同血样采集管对同型半胱氨酸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

    作者:彭军;谭海明

    目的 探讨4种血样采集管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84名体检人员的静脉血管,连续用EDTA-K2抗凝管、肝素锂抗凝管、普通血清管、枸橼酸钠抗凝管各抽取一管血液,经混匀、离心分离后提取血清或血浆进行Hcy测定.随机抽取20份普通血清管和肝素锂抗凝管,在保留血细胞层的情况下,放置于2~8C的冰箱中,观察随时间延长Hcy浓度的变化情况,同时保留一部分及时分离血清和血细胞层的样本,进行观察.结果 在相同条件下,4种采血管Hcy测定结果中EDTA-K2抗凝管、肝素锂抗凝管、普通血清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枸橼酸钠抗凝管与用普通血清管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及时分离血清与细胞层,肝素锂抗凝血浆和普通管血清中Hcy浓度在2~8℃条件下,放置6h内几乎不变,结果差异不超过4%;24 h结果差异超过10%;2 d以上会超过20%;7 d会超过60%.及时分离血清与细胞层,普通管血清中Hcy浓度在2~8℃条件下,放置7d浓度变化仍在5%的范围内.结论 不同采血管对Hcy测定结果影响,是否及时分离样本的血清与细胞层对结果的稳定性也有影响.

  • Chemclin 600检测系统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分析灵敏度与功能灵敏度的验证

    作者:曹艳林;刘德贝;邹飞扬;夏先考

    目的 对Chemclin 600检测系统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项目的检测低限和功能灵敏度进行验证.方法 制备两组不同的样品,一组为HBsAg空白样品,对空白样品进行连续10 d重复性实验,验证HBsAg的检测低限;另一组为系列低浓度的HBsAg样品,对其也进行连续10 d重复性实验,验证其功能灵敏度.结果 Chemclin 600检测系统测定HBsAg的低检测限为0.4 ng/mL,与科美生物厂家产品说明书吻合,其低检出量应不高于1.0 ng/mL;功能灵敏度验证值为1.0ng/mL,与科美生物厂家产品说明书符合(<1.2 ng/mL).结论 Chemclin 600检测系统检测HBsAg的检测低限和功能灵敏度均符合厂商的声明.此系统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HBsAg检验结果,适合于临床应用.

  • 强生干化学350与日立7600-020检测系统可比性分析

    作者:袁平宗;汤雪彪;胡江红;李传达

    目的 评价强生干化学350与日立7600-020检测系统常规生化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EP9-A2文件标准,以日立7600-020检测系统为标准系统,强生干化学为待评系统,每天随机选取8份临床患者新鲜样本,分别在两个系统上测定15项常规生化指标,连续测定5d,强生干化学检测系统(Y)和日立检测系统(X)之间的相对偏差,以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CLIA'88)允许总误差(TEa)的1/4为标准,判断检验结果的可比性.结果 两个系统检测常规15个生化项目,其检测结果具有相关性,r2>0.95,相对偏差SE%<1/4 Tea,两检测系统结果比较无差异性,具有可比性.结论 定期对同一实验室检测同一检验项目的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方法比对和临床可接受性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因系统不同造成的系统误差,通过调整与校准可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可比性,为不同检测系统检验结果的互认和实验室认可提供依据.

  •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的评价

    作者:赵红娜;杨漫;张娅喃;王晓琳;张丹;刘曼;刘会臣

    目的 考察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两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3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75 mg,用LC-MS/MS法测定给药后血浆样本中氯吡格雷酸的浓度,用DAS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评价两种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结果 测定人血浆中氯吡格雷酸的线性范围是10~7 000 ng/mL,定量下限为10 ng/mL;氯吡格雷酸和内标氯吡格雷酸-d4的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8.1%和89.6%;批内、批间RSD均小于8.0%,RE在(±8.0%)以内.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AUC0-t分别为(11 235.17±2 250.63)ng·h/mL和(10 835.07士1 994.46)ng·h-1·mL-1,AUC0-∞分别为(11 606.80士2 323.53)ng·h-1·mL-1和(11 201.94±1 953.69)ng·h-1 ·mL-1,Cmax分别为(4 724.07±1 399.60)ng/mL和(4 621.96±1 193.52)ng/mL,Tmax分别为(0.68±0.15)h和(0.70±0.23)h,t1/2分别为(8.21±3.26)h和(8.00±1.44)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和F0-∞分别为(103.7士9.6)%、(103.4±8.4)%.结论 两种制剂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相当,具有生物等效性.

  • 用新鲜血进行基层医院实验室间血细胞分析仪比对的探讨

    作者:李芳文;张吉平;钟兰君;韩平治;陈亦冰;邢洁;魏莲花;居军

    目的 按照《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指南》使用新鲜血作为校准物的校准方法,探讨使用可溯源的定值抗凝新鲜人血对基层医院实验室间血细胞分析仪不同检测系统进行统一比对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作为参比仪,对抗凝新鲜人血液标本进行定值后分装发放到庆阳市所辖区县16家二级以上医院,对18台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统一比对.结果 三次比对后,项次合格率分别由31.1%,56.7%,68.4%上升到65.2%,87.4%,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可溯源的定值抗凝新鲜人血对基层医院血细胞分析仪不同的检测系统进行实验室间统一比对,是保证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可比性和准确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且经济有效.

  • 血液锌原卟啉全血质控品的研制

    作者:汤海燕;王佃鹏

    目的 制备一种血液锌原卟啉全血质控品,应用于室内质控监测中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采集健康人全血10 mL,用合有其10.0 mg EDTA 2K的试管收集,充分混匀,分别按每毫升血液中加入2μL双蒸水配制的0.01%叠氮钠防腐剂.然后再次充分混匀动态分装.通过对未分装并且未加防腐剂EDTA抗凝新鲜全血标本和加防腐剂分装后EDTA抗凝新鲜全血标本10次检测结果评价分装和添加防腐剂对检测结果有无影响.配制的高值组和正常组进行20 d每日1次检测进行重复性实验后以评价其重复性,配制的高值组和正常组进行每日1次检测直至有异常结果出现停止实验后以评价其稳定时间.结果 未分装并且未加防腐剂EDTA抗凝新鲜全血标本和加防腐剂分装后EDTA抗凝新鲜全血标本检测结果相关性好(r=0.955).重复性实验高值组为12.10,Cv%为3.19%,正常值组为0.91,CV%为4.32%.稳定时间达1个月零2d.结论 自制的血液锌原卟啉全血质控品能满足实验室室内质控的要求.

国际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