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液病患者应用不同血小板制剂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方定安

    在临床治疗中,以贫血、出血、发热、凝血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血液病患者,是血小板输血的重要治疗措施,但输注血小板后疗效不一。为了探讨血液病患者输注不同血小板制剂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血小板制剂提供参考依据,现对辖区用血医疗机构某院血液科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108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 单采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彭娟

    目的:观察单采血小板属猪的临床疗效,研究科学合理的血小板使用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81例输注血小板患者,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患者在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是否有效提高或临床出血症状有否改善,评价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总有效率为70.3%,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血型等对输注效率没有直接影响(P>0.05),患者之间不同输注次数,对患者的输注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并且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疾病之间患者的血小板输注疗效有所差距没并且随着输注频率的增加,血小板输注对于患者的治疗效率逐渐降低,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要严格控制患者输注血小板的频率,及时掌握患者的各种诱发因素,从而提高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有效率,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 597份临床输血病历用血合理性调查分析

    作者:余东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输血病例的用血合理性.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的597份临床输血病历,对其临床的输血的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在所有的597份输血病例中,输血合理率为88.78%,患者用血的合理性与血液的成分相关.血小板输血的合理性比红细胞输血合理性要高,而红细胞的输血合理性要比血浆的输血合理性高.手术和创伤合理性相比于内科输血要少.结论:输血的合理性在不同的血液成分具有相应的不同,内科输血合理性高于手术和创伤输血合理性.

  • 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输注阈值和品种对止血效果的影响

    作者:张洪为;沈陈兰;黄远帅

    目的 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输注阈值和品种对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施行血小板输注治疗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126例,按照输注前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分为A组(20×109/L0.05).结论 成人急性白血病输注血小板的止血效果与输注前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品种有明显相关性.

  • 老年反复输血者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

    作者:周宇

    目的 探讨老年反复输血者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55例反复输血的老年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同期6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小板抗体情况.根据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将试验组分为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并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小板增殖、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以及血小板输注无效率.结果 试验组血小板抗体阴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血小板输注后1h和24 h血小板增殖、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率以及输注无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较高,血小板抗体的生成会对血小板输注带来直接影响.

  • 血小板输注治疗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龙冠杰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治疗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接受血小板输注的血液疾病患者55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对患者接受血小板输注前后的血小板回收率(PPR)、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感染情况、脾肿大发生率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接受血小板输注后的1 h和24 h的PPR和CCI均明显高于输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所选取的4种类型患者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输注失败率高,与急性白血病(AL)、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小板输注失效率同样高于AL、AA患者,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对血小板输注的影响较小,合并感染、脾肿大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血小板输注失败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血小板输注方式对血液疾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合并感染、脾肿大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会对血小板输注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为了提升对血液疾病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必须采取措施消除上述因素对患者治疗效果所产生的影响,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 血小板在血液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作者:林晓媛

    目的 探讨分析血小板在血液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收治的血液病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机采血小板输注,比较输注前后24h外周血小板计数结果,根据血小板回收率(PPR)和血小板增高指数(CCI)来判断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输注血小板之后其血小板数量均高于输注前,总有效率为84.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注血小板是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出血的有效措施,但输注次数、发热、脾肿大等因素会影响血小板的输注效果.应避免各种诱发因素,预防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同时加强对血小板科学合理有效使用的意识.

  • 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与配型在血小板输注中的应用

    作者:刘丙现;刘雨佳;高广平;王丹;周锐华;马嫱;张彦;于秀清;郑华

    本研究建立已知HPA基因型血小板供者库,开展相同HPA基因型血小板交叉配型后输注,防止血小板抗体的产生,解决血小板无效输注.应用PCR-SSP技术对血小板献血者和患者进行HPA基因分型,采集与患者ABO血型及HPA基因型相同血小板制剂,再加以固相凝集法配型相合后输注.结果表明,牡丹江地区HPA血型分布的遗传特征具有本地区人群特点,具有高杂合度的是HPA-15,其次是HPA-3.采用ABO血型及HPA基因型均相同加固相凝集配型相合血小板输注有效率94.4%.采用ABO血型相同随机血小板固相凝集配型相合输注有效率77.8%.结论:牡丹江地区HPA血型分布的遗传特征具有多态性,采用血小板HPA同基因型供者采集加配型输注可防止血小板免疫性抗体及输注无效的发生,采用ABO同型随机血小板加配型输注是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效果、防止输注无效发生的既经济又简便的方法.

  • 26045例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作者:陈麟凤;潘继春;冯倩;罗圆圆;于洋;庄远;李卉;封艳楠;汪德清

    目的:研究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相关因素,以进一步提高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方法:根据输血后患者临床状态(出血情况停止或好转)和血小板增加指数值(corrected count of increment,CCI)将患者分为血小板输注有效和无效两组.对20 671名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26 045次血小板输注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因素诸如输血前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种类、保存时间、输注次数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血小板输注有效组与无效组的患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输注前血小板计数进行log转换,转换之后近似正态分布,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01).输注前血小板保存时间与CCI之间无显著线性关系.对输注血小板患者的疾病进行分析,各疾病间的输注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血液病患者数据显示,整体输注效果不良,输注有效率较低.经Wilcoxon秩和检验,不同输注次数与输注效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输注次数增多,输注效果变差.通过比较单纯输注血小板和同时输注血小板与其他血液成分的fisher检验结果显示,单纯输注血小板的输注效果差于联合输注其他血液制品(P<0.001).结论: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主要因素有疾病种类、是否同时输注其他血液制品、输血前血小板计数、输注次数,而血小板在保存期内输注,保存时间的长短与输注效果无相关性.

  • 活化血浆凝固时间对血小板输注疗效评价的研究

    作者:李津金;陈宝安;黄成垠;李翠萍;史广耀;肖建宇;丁家华;高冲;孙耘玉;王骏;程坚;赵刚;宋慧慧;仲悦娇

    本研究探讨活化血浆凝固时间(APCT)对评价血小板输注疗效的价值,用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检测了20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前后APCT的变化,并与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指数(CCI)和实际血小板回收率(PPR)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输注1小时、24小时后的APCT均明显缩短,APCT由血小板输注前的(103.7±11.3)秒分别缩短为输注后1小时、24小时的(60.0±9.7)秒、(68.5±9.8)秒,(P<0.01),而正常对照的APCT为(42.0±3.4)秒;按照CCI和PPR的判断标准(输注后1小时和24小时CCI分别为<7500和<5000,PPR分别为<30%和20%为输注无效),有2例为血小板输注无效,其输注1小时、24小时的CCI值分别为7415、2966和6913、4988,PPR值分别为28.0%、11.2%和25.2%、14.1%.1例PPR均达血小板输注无效标准,而CCI值均显示血小板输注有效;2例PPR均达血小板输注无效标准,而输注1小时的CCI值表示为血小板输注有效,24小时的CCI值表示为血小板输注无效.结论:APCT可以反映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也能较全面的评估血小板的输注疗效.

  • 临床727例次单采血小板输注效果分析

    作者:桂嵘;聂新民;文贤慧;刘竞

    为分析临床单采血小板输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湘雅第三医院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进行单采血小板输注的254名患者的727例次输注资料,计算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评价血小板输注效果,统计输注有效率,根据患者病症、输血次数、血型和脾肿大与否分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表明,727例次输注单采血小板有效456例次,占62.72%,以急性失血性贫血和慢性系统性疾病患者输注效果较为明显,尤其是慢性肾疾病(有效率为94.12%);脾脏肿大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有效率仅为40.35%);血小板输注次数与输注效果呈负相关.结论:脾脏肿大和血小板输注次数是影响输注效果的因素.

  • 江苏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CD36抗原缺失型表型的分析

    作者:陈青;段志敏;蔡莉;陈蓉;肖建宇;黄成垠;庄云龙

    目的:探索江苏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表面 CD36抗原缺失型表型的多态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江苏地区140位献血者血小板表面 CD36抗原的表达,以及对血小板表面 CD36抗原缺失的标本,进一步检测其单核细胞表面 CD36的表达。结果140名献血者中,血小板表面 CD36抗原表达缺失的有4例,缺失型频率为2.86%,其中 I型缺失占0.71%(1/140),II型缺失占2.14%(3/140)。结论江苏地区汉族人群中,CD36抗原表型具有多态性,血小板表面 CD36抗原缺失型个体的频率略低于亚洲其他国家人群;其中 CD36抗原 II型缺失比例高于 I型缺失。

  • 血小板悬液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围术期的应用

    作者:张玉华;匙玉华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约为3.7%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ITP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产后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严重后果.围术期血小板输注,可防治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保证母婴安全,掌握围术期血小板输注的时机及用量尤为重要,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 血液病116例血小板输注分析

    作者:王纯斌;孙乃同;周燕;韦翔

    本文对我院2003-01/2006-12血液科血液病患者116例血小板输注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并对其疗效及有关因素分析如下.

  • 冰冻血小板临床应用337例疗效分析

    作者:何云侠;刘红梅;徐春玲

    对我市综合医院治疗出血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337例疗效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跟踪调查我市综合医院2005~2006年创伤大出血患者189例,产后出血87例,外科大手术患者31例,血液病患者21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例.男178例,女159例,年龄11~78岁.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
  • 机采冰冻血小板50例疗效分析

    作者:白志瑶;王宁;余晓敏;孙继芹;刘水仙

    我院对50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患者根据自身出血情况,除了给予输注红细胞和冰冻血浆外,还加输注机采冰冻血小板,为解除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的抢救和止血,发挥了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无效血小板输注1例分析

    作者:曾小玲

    血小板输注常可改善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但笔者却遇见无效血小板输注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2岁.因牙龈出血1个月,月经过多半个月,发热5 d为主诉,于2006-01-27住院.

  • PRP治疗创伤致骨髓炎2例分析

    作者:项国;张文骞;潘承波;白仁平;刘法银;陈新良;胡兵;孙晓红

    对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创伤致骨髓炎2例分析如下.

  • 血小板输注的相关免疫反应

    作者:于颖;王志平

    血小板输注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各种慢性疾病如恶性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能够提高血小板水平,起到防止出血的作用.但血小板输注毕竟是一种异体移植,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严重的会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使治疗失败,甚至加重出血.单采血小板输注等方法在减少这种免疫反应方面做了许多有效尝试,综述如下.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
  • 42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晓珏;邵建政;张丽花;李勇浩;钱寅娟;戴烨烨

    目的 探讨42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择42例(191例次)输注单采血小板的血液病患者,比较输注前后外周血小板结果,并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根据24 h血小板回收率(PPR)和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等指标,判断血小板输注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2例患者无效输注率为28.57%(12/42),对于输注没有效果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66.67%,与血小板抗体阴性患者相比,阳性患者输注无效率更高(P<0.05).在输注次数逐渐增加下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逐渐下降(P<0.05).频繁输注者,输注疗效较差,甚至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结论 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是导致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因素,输注血小板的次数影响输注疗效.

379 条记录 1/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