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국제검험의학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30
  • 国内刊号: 50-117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26
  • 曾用名: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ICU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监测及防控

    作者:史小英;陈启容;余新玉;周琳瑶;熊力;伏心卓;袁璐;贾淑芳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在IC U的定植、分布及其防控效果。方法新进入IC U病房患者即刻采鼻前庭拭子和72 h后符合呼吸道感染指针患者的吸痰导管标本。采用荧光PCR快速检测mecA、nuc基因。并定期对医护人员鼻腔、手等相关环境标本跟踪监测防控。结果 M RS A阳性率检出率:患者鼻前庭拭子为9.9%,吸痰导管为2.7%;医护人员鼻前庭拭子为7.1%、手为4.0%、袖口为4.4%;M RS A阳性医护人员与患者鼻腔采用莫匹罗星擦拭,手加强消毒后M RS A检出率均为0.0%,但每季度医护人员鼻腔M RSA仍有检出。结论 PCR方法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培养方法。鼻腔前庭是M R‐SA的主要定植部位,是主要感染源,手是重要传播途径,监测重症监护室患者鼻腔前庭及医护人员的鼻腔前庭、手是控制M RSA院内感染的重要防控目标。

  • 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血培养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梁剑宁;苏群志;李洁云

    目的:评价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在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新会中医院280份血培养阳性标本,对上述280份标本分别予以直接药物敏感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研究2种检测结果的细菌鉴定结果以及药敏结果在2种不同方法中的相关性。结果直接细菌鉴定法与常规细菌鉴定法的一致性为92.5%,2种检测方式的敏感度、药物耐药及中度敏感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可以缩短血培养阳性标本的报告时间,有效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徐州地区女性宫颈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型的分析

    作者:夏林;龚培尧;耿建祥;王宏景;谭进;肖蔚;马文元;龙秀荣;赵雪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徐州地区女性宫颈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谱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8010份徐州地区宫颈细胞标本中提取23种HPV DNA ,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基因芯片技术对宫颈细胞23种 HPV型别进行测定,同时分析受检者的相关资料。结果 8010例女性中有1852例HPV感染者,总的HPV感染率为23.12%,其阳性检出率一重型别为17.17%,一重中主要感染型别是 HPV16型为4.35%,其次为 HPV58型2.12%、52型1.82%。阳性检出率多重H PV感染为5.96%;其中16+58型、16+52型、11+16型,分别占多重感染的4.40%、2.94%和2.52%,是多重感染的主要型别。结论一重 HPV16、58和52型及多重16+58、16+52和11+16型是感染徐州地区女性宫颈细胞的主要基因型,此基因芯片检测技术适用于宫颈细胞标本,一次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其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对我国女性宫颈H PV感染基因型分布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H 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作者:刘小玲;马珏欣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是否合并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分为研究组(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GE LOGIQ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部动脉,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 T )。同时所有患者均需检测血浆 Hcy水平、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 H型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Hcy水平的增高,IMT逐渐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 Hcy水平明显相关(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 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 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不同药敏检测方法敏感性对比分析

    作者:邹自英;雷启丽;刘媛;朱冰;方小珍;王琴;谭积善;刘明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药敏检测方法检测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性的差异。方法2013年临床分离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60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 TS测试条法、Vitek2仪器检测法、纸片扩散法分别检测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性。结果微量肉汤稀释法替加环素敏感性为100.00%,未检测到中介和耐药菌株;M T S测试条法敏感性为81.67%,中介率为18.33%,未检测到耐药菌株;Vitek2仪器法敏感性为50.00%,中介率为43.33%,耐药率为6.67%;纸片扩散法敏感性为45.00%,中介率为45.00%,耐药率为10.00%。结论替加环素对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对结果的报告影响较大,以微量肉汤法为标准,M TS测试条法的符合率高,Vitek2仪器法和纸片扩散法的敏感性显著降低。

  • 不同方法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对比研究

    作者:罗宇鹏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和多重PCR技术用于检测和筛查食源性致病菌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设计靶细胞引物序列,采用生物素标记反向引物5′端,氨基基团标记寡核苷酸探针5′端。将探针在固相载体上点样,制备基因芯片,PCR产物与芯片点制探针区域进行杂交,并对PCR杂交反应的体系进行优化。结果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志贺氏菌、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布鲁氏菌、奇异变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空肠弯曲菌等多种病原菌,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细菌纯培养物灵敏度为5.0×102CFU/mL,DNA检测灵敏度为0.1pg,检测分离菌株符合率为100%。利用引物建立和优化了PCR检测体系,分别确定了Mg2+浓度和退火温度Tm值为1.5mmol/L和56℃,检测灵敏度达到10pg,此灵敏度下可以扩增出全部特异性引物条带。结论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和多重PCR技术可以有效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为高通量筛查检测病原菌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在食品安全领域推广应用。

  • 经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刺激外周血CD34+细胞动员效果相关因素的考察

    作者:魏丽;吴炜;李兰娟;汪超军

    目的:探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4例健康供者皮下注射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检测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和血常规数据。结果经 G‐CSF刺激后,外周血CD3+(%)、CD3+CD4+(%)、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均明显升高(P<0.05);而动员第4天、第5天、第6天骨有核细胞密度、CD34+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差别。经相关性分析,性别、年龄、体质量与CD34+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 P<0.05),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 P<0.01)。结论在一定范围内男性供者优于女性供者,年龄越小,体质量越轻,白细胞计数越高,经G‐CSF动员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CD34+细胞百分比越高。

  • 179例血液病患者EBV和HCMV核酸检测阳性率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作者:陈昌国;郭建巍;杜晴;李文军;刘敏;赵强元

    目的: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髓系白血病患者EB病毒(EBV )和人巨细胞病毒(HCM V )核酸检测阳性率与其年龄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骨髓穿刺后临床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髓系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达安基因核酸检测试剂盒对 EBV和 HCM V核酸进行检测,分析EBV和 HCM V感染阳性率与患者年龄的关系。结果 EBV和 HCM V在3种血液病中核酸检测阳性率不同,HCM V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15.8%)低于EBV (43.7%)。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髓系白血病患者中,不同年龄患者EBV核酸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和髓系白血病患者应更加重视 EBV和HCMV核酸的监测。

  • 新疆石河子地区上半年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路;刘旻;程江

    目的:了解石河子地区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6月就诊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常见的9种呼吸道病原体。结果在检测的810例患者血清中,阳性检出率为32.35%,各病原体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肺炎支原体(M P )占21.48%,Q热立克次体(COX)占8.89%,嗜肺军团菌1型(LP1)占5.18%,肺炎衣原体(CP)占4.2%,乙型流感病毒(INFB)占2.22%,副流感病毒(PIVs)占1.24%,呼吸道荷包病毒(ADV)占0.50%。MP感染以少儿为主,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感染COX以青壮年居多,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结论新疆石河子地区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人群中,少儿以MP感染为主,而青壮年以COX感染居多。

  • 实时荧光定量 PC R检测75例疑似甲型流感结果分析

    作者:吴敏;张立;王冰冰

    目的:分析75例疑似甲型流感检测结果,了解本市流感患者分布情况,为疾病早期防控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75疑似甲型流感患者的鼻、咽拭子标本中病毒感染情况。结果75例疑似患者标本中,共检出甲型流感病毒13例,其中 H1N1亚型9例,平均年龄大于50岁。时间分布为2013年3月份3例、4月份1例,2014年1月份7例、2月份2例;未检测出 H7N9亚型。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快速、准确率高的特点,冬季为流感高发季节,老年患者为流感病毒易感人群,应及时加强监测,早期治疗。

  •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赵耿生;王文武;张真路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AMY)和脂肪酶(LPS)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418例其他原因所致急腹症患者和78例健康对照组人员进行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测定。结果5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AMY和LPS升高的敏感性分别为86.3%和92.2%。418例非急性胰腺炎的急腹症患者中,AMY、LPS升高和二者均升高的特异性分别为90.4%、91.7%和100%。结论联合测定血清AMY和LPS可提高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急性胰腺炎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HBsA g弱阳性及 HBsA g和 HBsA b同时阳性的结果分析

    作者:黄芳;刘亚东;郑彩霞;季尔丽;赵丽丽

    目的:对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结果中的 HBsAg弱阳性结果及乙型肝炎HBsAg和 HBsAb同时阳性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从35280例乙肝五项ELISA法检测结果中筛出 HBsAg弱阳性115例,HBsAg和 HBsAb双阳性结果95例,对筛出的210例标本再进行电化学发光(ECLIA )定量检测。结果115例HBsAg弱阳性结果用ECLIA检测,结果一致为90例。符合率为78.3%。HBsAg和HBsAb双阳性结果95例用ECLIA检测,结果一致为11例。符合率为11.6%。结论 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对 HBsAg弱阳性及 HBsAg和HBsAb双阳性结果要慎重。 HBsAg弱阳性结果中以 HBsAg、HBeAb、HBcAb阳性和HBsAg、HBcAb阳性标本占大多数。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结果可靠性差,要慎重发出报告。

  • 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分析仪 M onitor-100测定结果的评价

    作者:田鹏鹏;魏运梅;周名;田甜

    目的:评价全自动血沉仪Monitor‐100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住院和门诊患者146例,采用自动ESR分析仪Monitor‐100的30 min和1 h及魏氏法测定 ESR ,并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并进行重复性检测。结果(1)仪器法30 min、仪器法1 h、魏氏法检测ESR值分别为37.8±34.1、38.1±33.7和36.4±32.9,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仪器法30 min、仪器法1 h、魏氏法的阳性结果检出率依次为43.2%、44.5%和45.2%,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3)仪器法30 min、仪器法1 h、仪器法30 min与魏氏法、仪器法1 h与魏氏法之间比较,Kapper值依次为0.944、0.875、0.903。(4)重复性检测 CV值均较小,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全自动ESR分析仪Monitor‐100与魏氏法相比,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较低,且一致性、重复性极好,方便快速且安全,应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 解脲支原体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国玉;池细弟;高世华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8例来本院妇产科就诊患者,采集宫颈分泌物标本,使用荧光定量PCRABI7300检测仪,对该标同时检测人乳头瘤病毒DNA常见高危型(16、18、31、33、45、52、56、58)及解脲支原体DNA ,设置两组数据,第一组以UU DNA阳性为实验组,UU DNA阴性为对照组,对两组数据进行常见高危型 HPV DNA检出阳性率进行分析。第二组数据以UU DNA拷贝数大于104为阳性对照,以UU DNA拷贝数小于104为阴性对照,两组数据进行常见高危型 HPV DNA检出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第一组数据 UU DNA检出率达到67.5%(235/348),UU阳性 HPV DNA检出率为14.89%(35/235),UU阴性 HPV DNA 检出率7.07%(8/113),两组数据比较,χ2=4.30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组数据UUDNA拷贝数大于104 HPV检出率为17.75%(30/169),UU DNA拷贝数小于104HPV检出率为7.57%(5/66),两组数据比较χ2=3.87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解脲支原体的感染与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具有相关性,UU感染会增加HPV感染机会,且随着UU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 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吴晶晶;袁万博;谢思思;肖秀林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免疫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 )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本院临床疑似HDN 212例患儿血液标本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放散试验。结果疑似 HDN 患儿血液样本212例,确诊为HDN 50例(23.6%),其中ABO‐HDN 45例(21.2%)、Rh‐HDN 5例(2.4%)。45例ABO‐HDN的患儿中,A型23例,阳性率为36.5%(23/63);B型22例,阳性率为28.2%(22/78)。3项试验的检出敏感性:50例HDN确诊患儿中放散试验阳性率为100%, DT A阳性率为28%,游离试验阳性率为92%。结论微柱凝胶法能快速准确检测出 HDN ,具有操作简便、标本用量少、方法学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为HDN提供可靠诊断依据,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 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的评价

    作者:郭鹏豪;王雅丽;廖康;陈建龙

    目的:对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进行评价,为临床实验室选择佳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40株,以BlaZ基因检测的结果作为β‐内酰胺酶检测的金标准,对“绝壁”试验、“三叶草”试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的检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4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经PCR法检测20株BlaZ基因为阳性,20株为阴性;“绝壁”试验,“三叶草”试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敏感度均为100.00%,特异性为100.00%。结论3种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的方法均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同的实验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

  •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 HBV DNA 和 HBV-M及肝功能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李彩东;吴斌;陈锡莲;段正军;田鹏飞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前S1抗原(Pre‐S1Ag)与 HBV DNA、HBV‐M 及肝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905例 HBV 感染者(HBV 感染组)及10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 Pre‐S1Ag、HBV‐M、HBV DNA和肝功能检测。结果905例标本中,Pre‐S1Ag和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68.51%(620/905)和67.96%(615/9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0.064,P>0.05);570例 HBeAg阳性组中,HBV Pre‐S1阳性率为85.08%(485/570),显著高于 HBeAg阴性组的 Pre‐SAg1阳性率40.30%(135/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81,P<0.01)。Pre‐S1 Ag阳性组与阴性组ALT、AST异常率分别为53.22%、25.96%和51.29%、3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ALT =53.148,P< 0.001,χ2AST =66.635,P<0.001)。结论 Pre‐S1Ag是乙肝病毒感染与复制的可靠指标,与HBV‐DNA阳性相关度高,是对 HBeAg的重要补充和加强,可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更及时可靠的实验依据。

  • 259株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林茂锐;黄基伟;刘桂治;李明友;方晓琳

    目的:分析本院泌尿系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中段尿培养分离的259株细菌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259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87株,占72.2%(187/259),革兰阳性菌43株,占16.6%(43/259),真菌29株,占11.2%(29/259)。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139株)和肺炎克雷伯菌(22株)为主,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5.4%(77/139)和45.4%(10/22);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较好(100%);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敏感性较高(100%)。结论泌尿系感染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杆菌为常见的病原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球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泌尿系感染的治愈与耐药菌株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 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周春来;丘霞;何煦

    目的:评估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OADs)用于治疗以预混胰岛素联合或不联合OADs为降糖方案的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T2DM )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2例预混胰岛素联合或不联合OADs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T2DM患者,停止正在使用的预混胰岛素,改用甘精胰岛素联合OADs治疗16周,比较受试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素剂量,并记录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32例患者均完成研究,经甘精胰岛素治疗16周后,受试者HbA1c、FBG、BM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甘精胰岛素使用剂量较入组时预混胰岛素剂量显著减少(P<0.01)。治疗期间有2例(6.2%)受试者发生低血糖事件2次,均为一般性低血糖。结论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能有效改善预混胰岛素加或不加OADs治疗失败的T2DM 患者的糖代谢,并且不增加体质量。

  • 献血者血液筛查检测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熊姣梅;郑欣;杨爱莲;魏天莉

    目的:研究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检测的相关性,并探讨降低血液报废率的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深圳市血液中心330633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ALT、HBsAg、抗‐HCV检测并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分析。结果检测的330633例标本中ALT检测阳性的标本932例,占献血总人次的0.282%;病毒性肝炎阳性标本2965例,占献血总人次的0.89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不合格,但病毒性肝炎阴性标本915例,占ALT不合格人数的98.176%;由ALT检测所造成的血液报废率为0.277%(915/330633)。结论ALT不合格率与病毒性肝炎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异,进行ALT检测的预期病毒性肝炎的符合率较低,许多假阳性导致了正常血液的报废。因此,ALT检测作为病毒性肝炎的辅助检查指标是否继续沿用仍有待商榷。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试剂盒的性能评价

    作者:谢惠英;吴京;葛歆悦;娄加陶

    目的:自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依据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中EP5‐A2, EP9‐A文件的要求,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九强公司的ACE试剂盒的精密度、线性、与比对试剂的相关性以及可报告范围等一些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自建系统血清ACE高低值的批内 CV分别为6.87%和2.39%,批间CV分别为6.09%和1.81%,日间CV分别为8.00%和2.8%均在厂家提供的小于10%的范围内;线性结果R2=0.99;与比对试剂相关系数 r=0.99056,且平均偏倚为8.55%有良好的相关性;血清ACE检测试剂盒可报告范围为9.0U/L‐600U/L。结论自建ACE检测系统各项性能可以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

  • 2010~2013年本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吴敏;张丽霞;张立;冯冉冉

    目的:分析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PAE)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采用VITEC‐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数据处理应用WHONET5.6软件,回顾性分析本院近4年间送检标本中PAE的检出情况、标本来源和耐药情况。结果 PAE的检出以下呼吸道标本为主,占送检标本的85%左右;对氨曲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美洛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除氨曲南耐药率为28.2%,其余抗菌药物均在10%左右。结论 PA E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及时合理监测其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 降钙素原对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景华;郭磊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表达水平的改变,探讨其在预测SAP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48例被确诊的S A 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测定S A P患者住院不同时间段的存活组和死亡组的PCT水平,并同时对存活组和死亡组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临床特征比较,性别、体温、白细胞(WBC )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C T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刚刚入院的PCT 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后面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存活组的 PCT 水平、APACHE Ⅱ评分都进行性下降,而死亡组的PCT 水平、APACHE Ⅱ评分则进行性升高。结论 PCT对SAP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 12水平的分析

    作者:李顺君;吴昊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及维生素B12(VitB12)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循环酶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检测60例脑梗死患者血清 Hcy、FA及VitB12水平,并与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水平(23.16±8.17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8.09±2.45μmol/L ,P<0.01),血清FA水平(6.12±2.19 ng/mL)和VitB12水平(323.92±133.79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0.57±5.70 ng/mL ,530.85±168.56μmol/L ,P<0.01)。脑梗死组血清Hcy水平与FA及VitB12水平均呈负相关(r1=-0.444,r2=-0.535,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与FA和VitB12水平下降有关。

  • 降钙素原对新生儿脓毒症的诊断意义

    作者:乔维洲;杨婷婷;杨芸芸

    目的:评估在新生儿脓毒症诊断时,PCT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相比所占的特殊优势。方法搜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的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脓毒症的患儿46例,另选取50例同期住院非患新生儿脓毒症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入院时均做PCT ,CRP和WBC计数检查。结果两组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 PCT、CRP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其中 PCT 诊断新生儿脓毒症的灵敏度(87%)明显高于CRP (63%),但是特异性(88%)略低于CRP(94%)。PCT约登指数明显高于CRP和WBC计数。结论 PCT在新生儿脓毒症诊断中优于CRP和WBC计数。

  • 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S期激酶相关蛋白2对曲格列酮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蒙杰;邹燕;覃凤娴;韦晓谋;王贵生;吴昊;戴盛明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过表达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能否影响曲格列酮(TRG)对乳腺癌细胞的敏感性,致力于发展一种新的药物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终达到治愈的目的。方法荧光报告基因方法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型转录活性的变化;流式细胞和CCK‐8法研究Skp2过表达影响 TRG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改变。结果 Skp2过表达能抑制PPARγ的活性,耐受TRG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结论 Skp2过表达的乳腺癌细胞能耐受TRG的敏感性,因此通过下调Skp2可能会增强TRG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和肌红蛋白检测水平分析

    作者:王斌

    目的:分析检测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和肌红蛋白(MYO)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贝克曼库尔特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本院47例AMI患者和42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IMA、MYO、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同时检查心电图,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AMI患者发生胸痛后0~<6 h ,血清IMA和MY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LDH、CK和CK‐MB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05);胸痛6 h以前血清IMA和MYO水平明显高于胸痛6 h以后(P<0.05),而LDH、CK和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MA和 MY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LDH、CK和CK‐MB高于对照组(P<0.05)。在AMI早期(0~6 h)血清IMA和MYO阳性检出率均在78.0%以上,明显高于心电图、LDH、CK和CK‐MB的检出率(P<0.05)。结论 IMA和MYO可作为AMI早期诊断较理想的心肌缺血指标,且出现时间早、阳性检出率高。联合检测有助于AMI的早期确诊,为病情鉴别、治疗以及预后等提供可靠依据。

  • 膜杂交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结果分析

    作者:李雷生;杨海霞;李文娟;邵泽伟

    目的:探讨女性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 PV )的情况及其亚型分布规律,提出诊断和预防疾病的措施。方法采用核酸杂交检测某医院12422例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HPV的亚型,分析不同患者的 HPV感染情况。结果 HPV感染率为17.0584%,其中不同年龄组 HPV感染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V亚型检测可用于子宫颈癌的筛查及病情判断,对H PV阳性人群关键措施是早诊断,早治疗,以阻断H PV的持续性感染,预防子宫颈癌的发生。

  • 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丙肝感染检出率中的应用

    作者:徐炜新;李峰;孙杰

    目的:探讨开展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在提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丙肝感染检出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以下方法测定相关参数:ELISA法检测 HCV核心抗原、化学发光法检测抗 HCV 抗体、RT‐PCR法检测HCV‐RNA ,统计各检测项目在同一标本中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单测抗原、抗体与联合检测3个检测方案对于RNA阳性标本的检出率;同时对抗原阳性标本的抗原水平与其RN A拷贝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比较抗体阳性标本中其RN A阳性与阴性组组间抗体水平的区别。结果单测抗原或抗体均会造成血透患者丙肝感染的漏检,对于RN A阳性标本的检测中抗原抗体联合检测的检出率高(P<0.05),抗原阳性标本的抗原水平与其对应标本的RNA拷贝数呈正相关关系(r=0.85,P<0.05),而抗体阳性标本中其RNA阳性与阴性组的组间抗体水平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丙肝感染的检出率,同时 HCV核心抗原检测也可作为抗体阳性患者 HCV再次感染的监测指标之一。

  • 评价亮氨酸氨基肽酶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静;李治锋;夏寿扬

    目的: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 ,LAP)指标,探讨LAP在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1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作为试验组,109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组间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并进行LAP和FT3、FT4、TSH的相关性分析。将117例甲亢患者分为肝损害组52例,肝未损害组65例,并进行LAP测定。结果甲亢整体组、甲亢肝损害组、甲亢肝未损害组LAP和FT3、FT4、TSH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清LAP与FT3、FT4成正相关,与TSH成负相关;甲亢肝损害组LAP和FT3、FT4、TSH与甲亢肝未损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LAP含量与甲状腺激素关系密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诊断、病情评估、以及治疗用药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LAP可以作为甲亢的一个独立诊断指标。

  • 乙肝5项ELISA 水浴箱与快速孵育器使用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董旭才;史欢欢;程芳;王蔓;徐静;张惠中

    目的:探讨及评价乙肝5项ELISA使用水浴箱与快速孵育器实验的结果比对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乙肝患者92例,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184例作为对照,采用水浴箱和快速孵育器用ELISA同时检测标本的乙肝5项。结果2组结果阳性符合率较高。水浴箱的标本OD值的平均值会比较高。但是快速孵育器的标本S/CO值平均值较高,与其CO值比水浴箱的标本高有关系。结论日常工作中可引进快速孵育器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弱反应性”结果的标本,需要使用水浴箱复查,并做好记录。快速孵育器好只用于 HBsAg的反应,因其他四项的反应流程时间比较短,并且有部分结果不符合。

  •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G抗原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田玫玲;卢庆乐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G抗原(sHLA‐G)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同期230例宫颈癌患者、1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及30例健康自愿者的血清sHLA‐G水平及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中宫颈癌相关抗原(T A‐4)和SCC‐Ag水平,分析其在各组间的差异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血清中sHLA‐Ag、TA‐4及鳞形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水平的比较:血清sHLA‐G浓度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宫颈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IN各组(P=0.000,P=0.000,P=0.002,P=0.006);CIN Ⅲ级组明显高于CINⅠ级组和对照组( P=0.001,P=0.021)。各组间血清 T A‐4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6);宫颈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CIN Ⅰ级组和CIN Ⅱ级组(P=0.003,P=0.008,P=0.018);CIN Ⅲ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与CIN Ⅰ级组(P=0.023,P=0.031)。各组间血清SCC‐Ag浓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宫颈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CIN Ⅰ级组与CIN Ⅱ级组(P=0.000, P=0.001,P=0.007);CIN Ⅲ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IN Ⅰ级组(P=0.013,P=0.021)。(2)血清sHLA‐G与宫颈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宫颈癌患者血浆中sHLA‐G水平与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08,P=0.031),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宫颈癌FIGO分期Ⅲ、Ⅳ期患者的血清sHLA‐G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U=7.125,P=0.008),伴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浆sHLA‐G水平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U=4.651,P=0.031)。结论血清sHLA‐G水平检测有助于宫颈癌及CIN Ⅲ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早期诊断指标。但其与发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特异性分析仍有待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 云南省某大型综合医院临床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作者:黄艳梅;满宝华;谭红丽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采用VIT 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3标准判断结果,应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2~2013年医院共分离病原菌274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86株(占72.4%),革兰阳性菌675株(占24.6%),真菌83株(占3.0%)。排列前三位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694株(25.3%)、肺炎克雷伯菌303株(11.0%)和铜绿假单胞菌266株(9.7 %);排列前三位革兰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84株(6.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6株(5.3%)和屎肠球菌119株(4.3%),以呼吸道、尿路、血液感染为主,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检出率为45.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检出率为(84.6%),MRSA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耐药率均大于90.0%,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耐药率小于50.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1.7%,未发现对利奈唑胺耐药的屎肠球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65.2%和39.9%,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0%和6.3%,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50.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的抗假单胞菌活性的药物的耐药率小于40.0%。结论2012~2013年医院分离病原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多重耐药的非发酵菌;产酶等机制导致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MRSA和MRSCN检出率上升,给临床抗感染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率和控制细菌耐药性有重要意义。

  • 外周血人软骨糖蛋白-39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中的检测价值

    作者:施锦杰;吕红根;陈芳;范列英

    目的:探究外周血人软骨糖蛋白‐39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首次诊断为原发性干燥征的患者50例,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组,另外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抽取静脉血,测量并对比患者和志愿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PR)和人软骨糖蛋白‐39水平等,并检查对比口唇腺体淋巴细胞病灶数和唾液流率等。结果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组患者外周血人软骨糖蛋白‐3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志愿者( t=25.207,P<0.001)。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人软骨糖蛋白‐39水平与口唇腺体淋巴细胞病灶数( r= 0.46,P=0.001)、ESR(r=0.48,P=0.001)、CRP(r=0.70,P<0.001)、RF(r=0.41,P=0.004)、IgG(r=0.50,P<0.001)成正相关,与唾液流率( r=-0.42,P=0.003)成负相关。有并发症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人软骨糖蛋白‐39水平(252.4±23.5)μg/L明显高于无并发症患者(174.6±21.7)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78,P<0.001)。结论人软骨糖蛋白‐39可作为判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度的指标,其水平明显升高还可提示患者可能发生并发症,为较客观、全面地反映pSS病情的指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131 I治疗G raves甲亢前后血清IL-17A/IL-23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钟海蓉;丁翠爽;邱智萍

    目的:通过测定Graves病(GD)患者131 I治疗前后血清IL‐23/Th17轴相关因子水平,探讨IL‐17A、IL‐23的动态变化在131 I治疗Graves甲亢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未接受治疗的GD住院患者30例作为T0组,经131 I治疗后1、3、6月分别作为T1组、T3组、T6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组间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采用ELISA法检测GD各组和对照组血清IL‐17A和IL‐23水平,并结合临床检查FT3、FT4、TSH的结果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30例Graves甲亢患者在131 I治疗前血清IL‐17A、IL‐2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1、3、6月血清IL‐17A、IL‐23水平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D患者131 I治疗6个月后,T6组患者IL‐17A、IL‐23双阴性的疗效好于单阴性,双阴性和单阴性的疗效好于双阳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isher值为13.273,P<0.05)。结论动态观察Graves甲亢患者131 I治疗前后IL‐23/Th17轴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具有指导治疗、判断疗效、预测复发等临床意义。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电导率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振华;鲍布和;王仁杰;张明华;任党利;刘冀琴

    目的:探讨尿电导率(Cond)水平变化对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病程进展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T2DM患者138例,按24h尿清蛋白定量(24h‐UAE)将其分为正常蛋白尿(NUA)组、微量蛋白尿(LUA)组和大量蛋白尿(MUA)组3个组;然后对其中107例患者按肾小球滤过率重新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和糖尿病肾轻度损伤(DC)组。利用SysmexUF‐1000i流式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Cond,利用ARKRAYAUTIONMAXAX‐4280分析仪检测尿液比重(SG),利用BNⅡ全自动蛋白分析仪检测尿液微量清蛋白(U‐Alb)。结果MUA组Cond为(14.1±4.5)ms/cm,显著低于LUA组(15.7±4.3)ms/cm(P<0.05),而LUA组Cond又显著低于NUA组(17.6±5.7)ms/cm(P<0.05);MUA组SG为1.011(1.009~1.012),显著低于NUA组1.014(1.010~1.019)和LUA组1.015(1.010~1.020)(P<0.05)。Cond与SG正相关(r=0.63,P<0.05),与24h‐UAE负相关(r=-0.183,P<0.05)。DN组尿Cond水平为(13.2±4.3)ms/cm,显著低于DC组(15.0±4.4)ms/cm(P<0.05),DN组与DC组间S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n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2(0.502~0.723),当界值设定为11.85时,Cond诊断DN的灵敏度为43.8%,特异度为78.0%。结论尿Cond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2型糖尿病肾病的病程进展,但是不能作为其早期筛查指标。

  • 血清降钙素原在烧伤患者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立营;陈朴;沈伟;何灵波;高鹏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 T )在烧伤患者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69例烧伤患者经血培养、分泌物和穿刺液培养等病原学检查确认细菌性感染96例,非细菌性感染73例,2组患者同时进行PCT、WB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查,比较这3项指标在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并进一步研究PCT浓度水平与烧伤程度的关系。结果细菌性感染组烧伤患者血清PCT、WBC和hs‐CRP浓度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P<0.05)。PCT诊断细菌性感染敏感性为90.63%,特异性为89.04%,阳性预测值为91.58%,阴性预测值为87.84%,PC T 对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其他两项炎症指标, PCT的浓度水平与烧伤患者的烧伤程度成正相关。结论细菌性感染的烧伤患者血清 PCT、WBC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 PCT作为诊断细菌性感染标志物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优于WBC和hs‐CRP两项炎症指标。

  • 2011~2013年医院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状况分析

    作者:朱俊民;曹兴华

    目的:统计医院患者细菌感染菌群的变化以及耐药情况,为医院内感染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临床标本,采用梅里埃公司的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药敏确证实验,采用美国临床检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确证实验。结果2011~2013年医院感染的细菌标本来源以痰液、分泌物和中段尿为主;且感染的主要细菌呈上升趋势,排在前五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排前三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其在3年中的构成比有小幅度的增加;3年中革兰阴性杆菌(G-)耐药率大于70%的抗菌药物有:氨苄西林、头孢呋辛钠和头孢呋辛酯;革兰阳性球菌(G+)耐药率大于70%的抗菌药物有:青霉素G和红霉素。除4例粪肠球菌外,没发现其他耐万古霉素的菌株。结论细菌感染的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革兰阴性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呈每年递增的趋势,多重耐药菌株也不断上升,青霉素类药物已不适用于临床细菌感染的治疗;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有很高的敏感性。医院应高度重视感染的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监管,减少细菌感染的爆发和流行,减少耐药菌株的增加。

  • 应用ROC曲线评价不同方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虞;翟素莲;杜冀晖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定量法和循环酶法检测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及健康对照组 Hcy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曲线分析评价2种方法检测 Hcy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种方法均显示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血清 Hcy水平、高Hcy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单纯高血压组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之间血清Hcy水平及高 Hcy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循环酶法检测 Hcy的诊断灵敏度(67.5%)和特异性(85.3%)均较高,而荧光定量法灵敏度较低(40%),特异性好(97.1%);H cy与三酰甘油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72.5%,特异性为94.1%,均高于 Hcy单指标诊断效能。结论 Hcy的升高与高血压相关,但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并非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循环酶法检测Hcy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诊断效能优于荧光定量法,Hcy与三酰甘油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

  • 儿童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现状及药敏分析

    作者:黄映红;谢永强;钟华敏

    目的:调查本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患病儿童送检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状况以及亚胺培南耐药株的药敏分析。掌握广州地区儿童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及耐亚胺培南菌株的发生情况。方法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儿童送检感染标本的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 EK 2 Compact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检测对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 IC )。结果从36600例标本中共检出161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24株占14.9%;阳性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标本,高达50.3%,分离高的是IC U和N IC U ,分别占27.4%和21.8%。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的耐药率比较高,分别是91.7%、29.0%、29.0%、29.0%和25.0%。结论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在本地区儿童中检出率较高,常对其他抗菌药物多重耐药,应引起高度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实验结果分析

    作者:冯程娟;苏东梅;刘丽娥;黄颜清

    目的:探究感染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 PV )人群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情况,为人们认识此疾病提供依据及一些合理建议。方法使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分别对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来本院进行就诊的2508例可疑患者进行了23种HPV基因亚型检测,包括18种高危亚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和MM4)和5种低危亚型(HPV6、11、42、43和44)。并且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及检验科信息系统对病例进行病历信息追踪。结果 HPV 检出率为12.26%,其中高危型以 HPV52多见,占阳性比12.66%,其次为高危型HPV58、16型。低危型主要以43、6、11型较多见,占阳性比分别为14.61%、10.39%和8.44%。追踪观察阳性患者的转归情况,感染HPV52、16型者,两年内复查结果反复出现同型阳性现象。追踪分析了157例高危型(分别是52、58、16、18、66、33、56和68型别)HPV感染患者的 TCT (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结果,高危型HPV感染与CINⅠ、CINⅡ、癌变病变呈密切相关性。追踪感染者的白带常规结果,表现为轻到中度炎症。结论高危型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病理学CINⅠ、CIN Ⅱ、癌变密切相关。而白带常规显示为轻、中度的炎症表现,因此患者只进行简单的白带常规分析,已不能真实反映患者感染状态,应寻求与上级医院合作的方法,及时检测 H PV感染情况,并对 H PV阳性者进行定期的跟踪,是防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与宫颈癌的有效途径。

  •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孕酮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作者:曹锋

    目的: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孕酮(P)检测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异位妊娠者8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中 HCG和P的水平,并与正常妊娠者(80例)血清中 HCG和P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异位妊娠者血清中HCG和P的水平均低于正常妊娠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联合检测HCG和P的水平,对于早期诊断异位妊娠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 随意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在诊断糖尿病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仰大贵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随意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的测定,了解随意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在糖尿病肾功能损害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将6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肾功能正常与异常分组,并与80例健康对照组微量清蛋白肌酐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例糖尿病患者中无论肾功能正常组还是肾功能异常组,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均明显高于健康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对于24 h尿微量清蛋白测定而言,随意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具有取材方便、结果稳定、灵敏度高等特点,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具有积极的诊断意义。

  • 微量元素铁、锌联合红细胞4项参数在小儿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范芳;钱新宏;潘凯丽;孙新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铁、锌联合红细胞4项参数即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4例缺铁性贫血(IDA)儿童,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微量元素铁、锌、铜、钙、镁,应用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参数 MCV、MCH、MCHC、RDW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缺铁性贫血(IDA)组微量元素铁、锌值显著降低(P<0.01),铜、钙、镁水平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MCV、MCH、MCHC值均显著降低(P<0.01),RDW值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微量元素铁、锌联合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RDW在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及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检测网织血小板对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作者:邰文静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S‐500i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的网织血小板(RP )及其在血小板(PL T )减少性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35例和健康体检者60例,利用XS‐500i分析仪对其血样(RP、PL T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健康对照组RP (7.16±1.99)%低于ITP患者的RP%为(23.61 ± 7.26)%(P<0.01);高于AA患者的RP为(4.12±1.81)%、(P<0.05),ITP治疗组和健康对照组RP%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和AA两者绝对值都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RP对诊断和鉴别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及监测AA等血液病化疗后骨髓增生情况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LH750血液分析仪计数单核细胞准确性评估

    作者:陈欣

    目的:评估库尔特L H750血液分析仪分类单核细胞的准确性。方法对160例(住院标本100例、体检标本60例) L H750血液分析仪分类单核细胞百分率增高的标本进行手工涂片镜检,将仪器法结果与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将133例标本单核细胞VCS图与其他白细胞VCS图进行比较。结果100例住院标本仪器法检测结果与手工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体检标本仪器法检测结果与手工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标本仪器法检测结果与手工法比较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3例标本中单核细胞C和S分别与淋巴细胞C和S接近。结论 LH750血液分析仪分类单核细胞可靠性不高,对于仪器计数单核细胞增高的标本必须要进行手工涂片镜检,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 恒温扩增技术在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罗茗月(综述);熊礼宽(审校)

    感染性疾病是重要的公共健康卫生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300万以上的人群死于感染性疾病[1]。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和病毒引起,其次是真菌和寄生虫。某些不同的病原体感染可引起临床症状相似,但致病机制、发病进程完全不同,需要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早期及时确定感染原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使严重感染的生存率下降5倍[2]。因此,对于发病率和病死率非常高的感染性疾病,早期明确诊断十分重要,不仅指导临床有效用药,还阻止耐药病原体蔓延,所以建立快速、准确、敏感且低廉的病原体诊断方法颇为重要。

  • 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感染与宫颈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伟平;李颖(综述);李芳芹(审校)

    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1‐5],现已成为仅次于乳腺癌导致妇女死亡的肿瘤。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20万的女性死于宫颈癌,而发展中国家占到了75%以上。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近些年得到各国研究人员的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城乡结合部患病率较高。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卫生资源相对短缺,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所以每年新发病例非常多,约占到全世界的30%,当然随着近年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检出率也在逐年提高。现在国内每年约有2万多名妇女因为宫颈癌而病亡,宫颈癌初期没有任何症状,而后期发现时多已严重。目前以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要手段,但是临床发现晚期患者治愈率非常低。所以如何能早期发现宫颈癌已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课题。

  • 重编程的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阮光萍;姚翔;刘菊芬;何洁;王金祥;杨建勇;庞荣清(综述);潘兴华(审校)

    旧的观点认为发育是不可逆的过程,而从分化的供者细胞克隆出哺乳动物驳斥了这个观点。现已证明卵母细胞能重编程供者核到胚胎状态,并发育成一个新的生物。未来将研究替代核移植的重编程方法,不使用卵母细胞,在培养皿中重编程。本文综述了重编程的几种方法,包括核移植、细胞融合、细胞提取物、培养诱导和分子介导重编程的方法,对重编程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 尿液雌激素和代谢产物检测方法学比较及临床应用

    作者:陈春(综述);于嘉屏(审校)

    雌激素的主要来源是卵泡,每天可分泌70~500 m g雌二醇(E2),雌二醇主要转变成雌酮(E1)和少量雌三醇(E3),E1在循环中的比例大致与E2相似。绝经后,大多数内源性雌激素是雄烯二酮转变而来的。雄烯二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并在周围组织中转变成E1。因此,E1(尤其是其硫酸酯形式)是绝经后妇女循环中含量高的雌激素。虽然循环雌激素存在代谢转换的动态平衡,但 E2是主要的人体细胞内雌激素,它对受体的作用能力比E1或E3更强。

  • 蛋白质组学在胚胎领域的应用概述

    作者:眭维国;史舟芳;陈洁晶(综述);戴勇;薛雯(审校)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 APT )对于临床不孕不育的治疗无疑是20世纪的一项伟大成就。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对配子和胚胎的非侵入性的评估是一个焦点[1]。选出适合移植的胚胎是人工辅助生殖成功的重要部分,通常筛选胚胎的方法是对胚胎进行系统的形态学评估[2‐3]。尽管这种方法相对成熟,并且提高了怀孕率,但它自身的缺陷仍然使超过70%的体外受精胚胎未能在母体内发育。因此,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将可能从众多的胚胎发育能力鉴定方法中获益,从而进一步提高女性怀孕率并使日常的单胚胎移植成为可能[4]。

  • 皮质醇测定分析前的影响因素

    作者:黎宇;兰周燕;玉韦勇(综述);戴盛明(审校)

    皮质醇是由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神经轴系(H PA )的调节控制下分泌,受到生物节律性、体液性及神经的调控。尽管当前大多实验室运用全自动生化仪器已能较为准确地测定出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但由于检测的标本在进入实验室前的所有工作环节是不受检验科所监控,标本的采集质量,检验人员是无从得知,检验质量更是无法保障。为了使广大医务人员能对实验室分析前质量控制引起重视,了解皮质醇在检测前所需要注意的事项,有效提高皮质醇测定的检验质量。本文在此重点阐述皮质醇分析前的各类影响因素,并探讨如何尽量控制和避免这些因素对皮质醇测定的影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皮质醇分析测定前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生理因素、病理因素、外界因素和人为影响四类。以下将对这些因素作一综述。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106例肾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变化探讨

    作者:陈寿云;曹金如;蒲育栋;袁博华;杨嘉兴;肖永杰;邓汉钊

    目的:探讨106例肾性贫血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变化来指导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肾性贫血的患者使用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分别以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和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确认铁缺乏指标指导补铁,2组间的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在补铁治疗前后CHr、MCH、MCV、RDW、MCHC检测结果的变化。结果(1)2组CHr与SF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使用的铁剂剂量小于后者(527.34±37.67比583.54±30.84,P<0.05);(2)CHr在补铁治疗第7天后出现显著治疗效果(P<0.01)。结论CHr作为铁缺乏指标,在肾性贫血患者的补铁剂量具有更安全、稳定、简便的优点。

  • 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试剂盒抗干扰性能评价

    作者:马骥;陆慧贤

    目的: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的抗干扰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参考CLSI EP7‐A2文件,对SOD试剂盒进行干扰性能评价试验。结果结果显示样本中维生素C(Vc)浓度≤0.3 g/L时对SOD测定无干扰;血红蛋白(Hb)对SOD测定呈现非线性干扰趋势,根据其非线性拟合方程,计算得出当样品中 Hb浓度≤12 g/L时,对SOD结果测定无干扰;结合胆红素(CB)和非结合胆红素(FB)对SOD测定均呈现出线性干扰趋势,根据两者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计算得出当样品中CB浓度≤0.049 g/L ,FB浓度≤0.075 g/L时,对SOD结果测定无干扰。结论 SOD试剂盒对Vc及Hb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对CB及FB的抗干扰性则有一定的限制。

  • 55例再次肾移植患者PRA检测及其对肾功能影响

    作者:武俊杰;张栋;贾保祥

    目的:探讨PRA对再次肾移植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8年前已手术的再次肾移植患者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检测抗HLA抗体。近期(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对可追踪到的55例再次肾移植患者观察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状态。PRA检测采用美国Onelambda公司提供的ELISA筛选HLA‐Ⅰ类、Ⅱ类混合抗原板。结果55例再次肾移植患者中,37例患者抗HLA抗体阴性,其中3例患者肾功能下降,另34例患者肾功能正常。18例患者抗HLA抗体阳性,其中5例患者肾功能正常,13例患者肾功能下降或丧失。PRA阳性和阴性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12,P<0.05)。结论PRA阳性是影响再次肾移植肾功能和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 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杨德平

    目的:了解上海市周浦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分布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45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检测。结果吸入性过敏原中,尘螨、狗上皮、猫毛、真菌、榆树花粉和梧桐花粉sIg E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9.33%、17.78%、17.56%、14.44%、12.44%和12.22%。食入性过敏原中,鸡蛋、蟹、花生、牛奶sIg E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6.89%、12.67%、10.89%和10.44%。结论诱发上海市周浦地区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种类繁多,建立常见过敏原分布谱对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置

    作者:张代春

    目的:该院2010~2013年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该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类型及处置情况。探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方法和措施,并对临床处置方式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查阅输血不良反应汇报单及病历,对反应类型及处置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8235例输血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63例,发生率为0.77%,其中过敏反应42例,占66.7%,发热反应18例占28.5%,其他反应3例,占4.8%。结论该院输血不良反应率大于相关资料,主要不良反应为输注血液制剂引起的过敏反应。输血科、临床应建立规范化的用血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应用输血新方法、新技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不良反应发生后,正确、及时、有效地处置,能加快病情的治愈和好转。

  • 江门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情况分析

    作者:廖惠容;翁远桥;陈日明

    目的:分析2011~2013年江门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情况,从中了解不同试剂的阳性率和不同年龄段的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本站2011~2013年无偿献血者的标本分别用新创和万泰两种试剂进行初筛,初筛阳性的标本送市皮肤医院用TPPA法进行确认。但经TPPA确证后阳性率为77%以上,国内对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数据的报道几乎都是 ELISA筛查数据[1‐4]。结果两种试剂初筛阳性的标本与年龄有一定的关联性,36~45岁的男性感染者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但是女性献血者的梅毒平均感染率要高于男性。而且两种试剂的阳性率也有所不同,新创试剂的真阳性率要高于万泰试剂。结论为了更好地选择初筛试剂,招募低危献血者,节约血液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医据。

  • 联合检测血清铁蛋白、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作者:薛金方;王小波;邓海云

    目的:评价血清铁蛋白(SF)、低密度脂蛋白(LDL)、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冠心病(CH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该院随机抽取的100例CHD患者和90例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SF、LDL、CRP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HD组中的SF、LDL、CRP血清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中的SF、LDL、CRP单一检测以及3项联检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HD组中,SF、LDL、CRP 3项联检的阳性率均大于单一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F、LDL、CR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CHD的诊断率。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对照探究

    作者:王丽萍

    目的:对照研究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肝胆专科门诊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298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统计检测数据,评价不同检测方法对于诊断乙肝的有效性。结果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阳性率为26.17%,乙肝e抗原的阳性率为7.38%,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为52.01%,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的阳性率为29.17%,乙肝核心抗体的阳性率为35.23%,诊断符合率达到97.98%;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阳性率为24.49%,乙肝e抗原的阳性率为6.37%,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为46.31%,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的阳性率为23.82%,乙肝核心抗体的阳性率为28.18%,诊断符合率为78.52%,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相较于酶联免疫吸附法更加敏感准确,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影响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结果的因素分析

    作者:杨银芳;李伟;何超;马耀平;李燕平

    目的:通过对影响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减少不必要的检测误差,保证尿液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方法使用Sysmex U F‐10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2~4月间所送尿液标本进行检测,总结分析影响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结果的因素。结果研究表明正确留取清洁中段尿液可以减少尿液有形成分检测误差;尿液标本采集后4 h内完成检测对尿液红细胞、白细胞和上皮细胞的检测结果影响不大(P>0.05),红细胞计数随尿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呈趋势性降低,4 h后红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5);不离心法与离心法尿液红细胞计数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有重视影响尿液检测结果的因素,制定相关解决方案(留取清洁中段尿液,4 h内完成检测,采用不离心尿液进行尿沉渣检测等),才能保证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 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分布的调查研究

    作者:陆灿

    目的:调查分析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分布情况,便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预防和临床用药。方法从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间该院因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76例分离获得肺炎链球菌菌株,行荚膜肿胀试验确定其血清型。结果76株菌株中,2株呈阴性,其余74株分属于19F、19A、14、9v、7F等8个血清型,以19F和19A为常见,而血清型8为少见;同时,PCV7覆盖率仅为68.4%,而对于PCV13的覆盖率达94.7%。结论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检测有助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预防,PCV13应作为疫苗接种的首选,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方法在检验科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杨楷;马杰

    当前,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方案确定的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国家新的医改政策在顶层设计层面提出了公立医院改革方向和任务,一是医院加强管理,切实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能,即强调完善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社会性职能;二是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改革医院人事制度,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检验科作为医院重要的医技科室,如何结合医院发展战略,挖掘内部管理潜力,调整科室内部管理模式,尽快适应新医改要求,构建一套可操作、合理、科学的绩效管理方法,显得尤为得要。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成功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日益被各领域、各行业所认同和接纳[1],它是指为达成组织目标,通过持续开放的过程,实现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团队及成员做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过程。

  • 从医院检验科的角度谈谈现代医学与人文关怀

    作者:姜艳梅;王晶;张长福;凌侠

    近些年来,医学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种先进设备开始应用于临床,解决了众多的临床杂症的同时,也使医患之间沟通少了;再有在传统的医疗模式下把患者看作生物学上的人,习惯只对病不对人[1]。但在医学的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医学与人文科学间的联系认识日渐深刻,也更加明确地意识到医学的发展与人文科学是分不开的。多年前,检验科主要依靠手工操作,检验人员从患者手中接过样本,手工检测,手工输入检验结果,再把结果发放到患者手中,这样他们不仅能掌握标本的留取的细节,关键是能直接与患者面对面,使他们更能深刻感受到患者的痛苦,因而更能认真对待每一份标本,对结果的发出更谨慎,进而使结果更加真实的体现患者的真实情况;与此同时,患者能看见检验人员的工作状态,也更能体谅他们对患者的要求。然而,随着检验人员分工更加细致,检验技术智能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检验科显得越来越车间化、工厂化,基本接触不到患者,这样的情况下检验科怎么体现人文关怀的呢?

  • 高自动化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理论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宁红霞;杨溢;陈晓嘉;董青生

    由于检验医学是当今医学领域中发展为迅速的学科之一,新技术、新理念、新思维推动检验医学的内涵和性质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自动化、信息化和质量控制成为检验工作的核心[1]。由于工作流程的改变,特别是现在国家提出的医学检验“五改四”学制改革后,本校医学检验培养的目标也相应修改为掌握检验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检验医学必备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现代医学检验能力,能在各级医院、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公司及独立实验室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对现行的检验医学教育模式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 微生物检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作者:李秀平;李争鸣;张荔茗;桂芳;周秀萍;费嫦

    临床微生物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其特点是实践性特别强。学生要学好微生物检验这门课,除了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外,还需要熟练各种基本技能并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1]。微生物检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其思考、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因此,微生物检验的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经过不断实践,我们得出“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结合病例教学法”在微生物检验综合设计性实验中有较好的效果。

  • 病例导入式自主设计性实验在临床基础检验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黄辉;郑峻松;蒋丽莉;邓均;李艳;方立超

    临床检验基础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实验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学生临床基础检验学操作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临床思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针对目前检验医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内容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连贯性、实验教学与临床实际脱节较大以及实验教学模式相对落后等不足[2],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病例导入式的自主设计性实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国际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