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국제검험의학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30
  • 国内刊号: 50-117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26
  • 曾用名: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抗凝血酶Ⅲ和纤维蛋白原测定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蔡惠兴;苏荣;钟幸容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Ⅲ(A T-Ⅲ)和纤维蛋白原(Fib-C )测定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23例急性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29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浆中的AT-Ⅲ活性与Fib-C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STEMI组与NSTEMI组的AT-Ⅲ活性及Fib-C浓度分别为(75.909±16.865)%与(3.784±0.527)g/L及(83.690±15.048)%与(3.488±0.933)g/L。经SPSS v17.0统计软件处理后,STEMI组与 NSTEMI组的AT-Ⅲ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STEMI组与 NSTEMI组的Fib-C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STEMI组的 AT-Ⅲ活性低于 NSTEMI组(P<0.05);STEMI组的Fib-C浓度高于NSTEMI组(P<0.05)。结论 AT-Ⅲ活性降低及Fib-C浓度升高与心肌梗死患者处于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并通过测定有助于了解二者在不同类型的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从而协助临床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

  •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王生忠;王佑清;周本霞;喻飞;周玉枝;刘蓓;熊箫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 )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疑诊 HDN患儿163例,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以及放散试验。结果163例患儿共确诊72例HDN ,ABO血型系统所致 HDN占93.06%,其中,A型30例,B型37例;Rh血型系统所致HDN占6.94%;出生时间不超过3 d的新生儿HDN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出生3 d以上的新生儿。结论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检测 HDN具有准确、操作简单、标本用量少以及敏感性高等优点。

  • 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联合检测在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廖冰洁;周迎春;李翠;何惠;梁淑慧;朱海龙

    目的:探讨9种呼吸道病原体Ig M抗体联合检测在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呼吸道感染2062例患者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同时检测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QFR)、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甲型流感病毒(IAV )、乙型流感病毒(IBV )和副流感病毒(PIV )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 IgM 抗体。结果2062例样本中共检测出IgM抗体阳性809例(39.23%),其中,M p IgM 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为452例(21.92%);IBV IgM 抗体阳性109例(5.28%),PIV 1~3型IgM抗体阳性64例(3.11%),IAV IgM 抗体阳性58例(2.81%),流感病毒IgM抗体阳性共167例(8.09%);RSV、QFR、Lp及腺病毒 IgM 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0%、1.41%、1.21%及1.12%;Cp感染较少见,为0.87%。2062例样本中单一感染569例(70.33%),混合感染240例(29.67%)。<18岁,18~<50岁,≥50岁阳性病例年龄组患者M p Ig M 抗体的阳性构成比分别为45.4%、20.9%、21.6%,<18岁组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M p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的病原体,采用IFA检测呼吸道病原体的IgM 抗体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 B型利钠肽、全血乳酸检测在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燕婕;谢玲;杜鹏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及全血乳酸检测在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急性呼吸困难患者213例,将其中138例心源性呼吸困难作为心源组,72例肺源性呼吸困难作为肺源组,另选择同期健康的体格者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直接免疫化学发光法(全自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BNP浓度,采用电极法检测全血乳酸浓度。结果心源组患者血浆BNP浓度[(415.3±93.7) pg/mL]显著高于肺源组[(58.4±37.5) pg/mL]和对照组[(37.1±20.4) pg/mL](P<0.05);心源组与肺源组患者全血乳酸浓度[分别为(1.8±1.3)、(2.7±1.9)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0.3±0.2)mmol/L](P<0.05)。以血浆BNP 98 pg/mL为鉴别呼吸困难原因的临界值,BNP诊断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敏感性为82.5%,特异性为77.7%。结论血浆BN P及全血乳酸联合检测,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治疗以及患者预后的正确评估。

  • 血清β-HCG、孕酮、雌二醇联合检测在异位妊娠辅助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宗小亚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孕酮、雌二醇联合检测在异位妊娠辅助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将52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异位妊娠组,52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采集受检者就诊当天的静脉血,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血清β-HCG、孕酮、雌二醇,48 h后再次检测血清β-HCG。计算48 h β-HCG比值。分别采用串联法及并联法对受检者进行诊断。结果异位妊娠组患者血清β-HCG比值、孕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β-HCG 48 h比值的诊断准确性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87],其次为孕酮(AUC为0.84)。根据ROC曲线特性,选择1.91为β-HCG 48 h比值为异位妊娠的诊断临界点,此时敏感性为84.91%,特异性为94.35%;选择孕酮8.46 ng/m L 为异位妊娠的诊断临界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12%和76.32%。串联法检测可明显提高检测特异性,但敏感性相应降低;而并联法检测,则可显著提高检测敏感性。结论血清β-HCG、孕酮、雌二醇联合检测可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率,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

  • SALL4与BM I-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黄影薇

    目的:探讨SALL4、BMI-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达,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手术治疗的患者51例,其中,确诊DLBCL 30例,良性淋巴结病变21例。术后病变组织标本采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检测SALL4、BMI-1。结果 DLBCL组织中SALL4阴性10例,阳性20例(66.6%);良性淋巴结组织中SALL4阴性17例,阳性4例(19.1%),二者SALL4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BCL 组织中BMI-1阴性7例,阳性23例(76.7%);良性淋巴结组织中 SALL4阴性19例,阳性2例(9.5%),二者BMI-1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LBCL组织SALL4、BMI-1的表达存在相关性(r=0.95,P<0.01)。结论 SALL4、BMI-1在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 肾功能不全对应用N T-ProBN P诊断心力衰竭的影响

    作者:江涛;王昌富;李军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对应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心力衰竭组,按肾小球滤过率(GFR)将其分为肾功能正常组(GFR :≥90 mL/min)和肾功能不全组(GFR :<90 mL/min)。根据GFR的降低程度将肾功能不全组再分为轻度组(GFR :60~<90 mL/min)、中度组(GFR :30~<60 mL/min)及重度组(GFR :<30 mL/min)。采集空腹静脉未抗凝血,分离血清。采用Roche Cobas E601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Beckman Coulter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血糖和血脂水平;超声心动图仪检查测定心脏射血分数(EF)。结果肾功能不全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组间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EF、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肾功能不全与肾功能正常组、中度肾功能不全组与重度肾功能不全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肾功能不全组和肾功能正常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中度和重度肾功能不全组(P<0.01);不同肾功能组患者E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正常组和轻度肾功能不全组患者的EF值和LogNT-proBNP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6、-0.54,P<0.01);中度和重度肾功能不全组的 EF值与 LogNT-proBNP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7、-0.36,P>0.05)。结论应用血清NT-proBNP水平诊断心力衰竭必须考虑肾功能的影响,当患者肾功能处于中、重度损伤时,会严重影响NT-proBNP对心力衰竭诊断的准确性。

  • 高校离退休职工血脂、血糖和血尿酸水平的分析

    作者:杨德远;邹晓艳

    目的:通过高校离退休职工血脂、血糖和血尿酸水平的分析,掌握其健康状况,为防病、治病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择678例离退休职工,将其按年龄分55~<65岁组、65~<75岁组、≥75岁组进行分析。空腹抽取静脉血,使用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浆葡萄糖(FPG)及尿酸。结果55~<65岁组男性TG、FPG水平高,分别为(1.86±1.91) mmol/L、(6.06±1.66)mmol/L ;65~<75岁组女性TC、LDL-C水平高,分别为(6.03±1.08)mmol/L、(3.57±1.02) mmol/L ;≥75岁组男性尿酸水平高,为(306.55±87.42)μmol/L。女性TG、TC、HDL-C、LDL-C平均水平略高于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FPG、尿酸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5)。男性FPG、HDL-C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TC、LDL-C异常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男、女性TG、尿酸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校离退休人员血脂、血糖水平及异常率高于其他人群,应加强该人群的健康教育和疾病干预。

  • 育龄女性临床常见感染性阴道炎及病原体分析

    作者:江立千;陈恒;李荣顺;练润琼

    目的:了解育龄女性外阴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TV)、淋菌性阴道炎(G V )的感染率及流行情况。方法选择接受阴道涂片检查的阴道分泌物异常的女性患者2175例,按年龄将其分为A组(19~<30岁组)、B组(30~<40岁组)、C组(40~<50岁组)。用无菌棉拭子采集阴道后穹窿处分泌物,分别用悬滴法和革兰染色法对阴道清洁度、滴虫、假丝酵母菌、线索细胞进行显微镜检查;对革兰阴性双球菌疑诊标本立即送微生物室进行淋球菌培养鉴定;对所有阴道分泌物进行pH值检测和胺试验。结果 BV、VVC、TV及GV的阳性率分别为28.09%、27.49%、1.75%、0.09%及57.43%。BV和VVC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V和GV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清洁度单纯升高1023例,A组患者VVC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组(P<0.05);C组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P<0.05);各年龄组患者BV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育龄女性为感染性阴道炎的好发人群,BV、VVC发病率较高;BV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VVC、TV与机体雌激素水平相关。

  • 高浓度肝素抗凝对肌钙蛋白I结果的影响

    作者:徐志康;陈望;朱兆钧;汪奇云;朱惠君;刘和录;梁巧玲

    目的:探讨高浓度肝素抗凝对心肌肌钙蛋白I(cT nI)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用肝素抗凝和普通真空采血管各抽取15份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标本进行对比,用UniCel DxI 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同时用高于抗凝管10倍浓度的肝素抗凝剂对5个浓度组的cT nI样本进行干扰试验。结果肝素抗凝管和普通真空采血管两组数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肝素抗凝剂对4个浓度组的cTnI干扰值均小于干扰试验对照组1.96s。结论肝素抗凝和普通真空采血管对cT nI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可用肝素抗凝血样进行检测以加快结果报告时间,为临床早诊断、早治疗争取时间。

  • 血清骨钙素及多项生化指标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碧玉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骨钙素及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4例NAFLD患者作为NAFLD组,另选择本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检查的64例体检者作为对照,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 ,检测血清骨钙素、三酰甘油(TG)、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血糖、胰岛素浓度。结果 NAFLD患者血清骨钙素浓度低于对照组,而TG、胆固醇、ALT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受检者血糖、胰岛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钙素、TG、胆固醇、ALT检测有助于NAFLD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判断。

  • 9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的检测

    作者:范见佩;汤文辉;钟运华;杨自华

    目的:探讨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在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93例AS患者(AS组),40例RA患者(RA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抗MCV抗体、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分别采用魏氏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其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基因型。结果 AS、RA患者的抗MCV抗体浓度分别为8.2~76.7U/mL[(21.3±13.8)U/mL]、10.5~176.2U/mL[(65.7±48.5)U/mL],明显高于对照组[<20U/mL(10.7±4.2)U/mL](P<0.05)。AS组、RA组和对照组患者抗MCV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2.2%(30/93)、72.5%(29/40)和0.0%(0/40)。仅3%(3/93)的AS患者呈抗CCP抗体阳性,且滴度不高[(4.5±1.4) RU/mL],对照组无阳性。67.5%(27/40)RA患者可检测出抗CCP抗体,滴度较高[(67.6±53) RU/mL]。AS患者中,抗MCV抗体阳性率与ESR相关(r=0.447;P=0.03),而与性别、年龄、CRP水平及 HLA-B27不相关(P>0.05)。结论抗MCV抗体可作为AS的血清标志物。

  •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对儿童常见病心肌损伤评估的价值

    作者:胡孝彬;向小节;黄维园;方华;李光富

    目的:探讨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及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质量(CK-MBmass)在儿童常见疾病心肌损伤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将45例败血症、54例急性胃肠炎、53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0例急性肺炎儿童作为败血症组、急性胃肠炎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及肺炎组,将同期61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受试儿童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Roche Co-bas 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hs-cTnT及CK-MBmass检测试剂盒检测hs-cTnT及CK-MBmass。hs-cTnT>22.32 pg/mL为阳性,CK-MBmass>5.04 ng/mL为阳性。结果急性胃肠炎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肺炎组、对照组及败血症组儿童血清hs-cTnT、CK-MBmass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胃肠炎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肺炎组和对照组儿童血清hs-cTnT、CK-MBmass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儿童血清hs-cTnT、CK-MBmass浓度均高于对照组、急性胃肠炎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肺炎组(P<0.05)。败血症组儿童hs-cTnT、CK-MBmass阳性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败血症组儿童血清CK-MBmass阳性率高于hs-cTnT阳性率(P<0.05)。结论 hs-cTnT评估儿童常见疾病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CK-MBmass ,败血症儿童应及时监测血清hs-cTnT ,以判断有无心肌损伤。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价值

    作者:吕亚男;李岩;李莹莹;乔永红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 )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该院妇产科就诊的育龄妇女的病历资料,从中选择EM患者58例,非EM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法分析NLR对EM的诊断价值。结果 EM 患者平均NLR高于非EM 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LR诊断E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95%可信区间(CI):0.62~0.79]。当NLR取值为3.32时,NLR的诊断敏感性为76%(95% CI:65%~84%),特异性为60%(95% CI:45%~73%)。结论 NLR对EM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联合检测CRP及G HbA1c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邹云芝;业华;蔡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及GHbA1c(GHbA1c)对妊娠期糖尿病(GDM )筛查诊断的价值。方法将105例GDM 患者作为GDM 组,225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Roche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其血CRP及GHbA1c水平,以 GHbA1c>5.9%、CRP ≥5 mg/L 为阳性。结果 GDM 组孕妇血 CRP 及 GHbA1c 分别为(6.56±1.01)mg/L、(5.15±0.12)%,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02±0.55) mg/L、(3.38±0.14)%](P<0.01)。GDM 组孕妇血CRP及GHbA1c阳性率分别为95.23%(100/105)、64.76%(68/105),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0.89%(47/225)、1.33%(3/225)](P<0.01)。GDM组CRP及GHbA1c检测均阳性为63.81%,对照组二者均阴性为78.67%。结论 CRP及GHbA1c联合检测对GDM 的筛查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液部分元素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贾胜荣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液部分元素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6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感染组,同期体检的964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Hb)值,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微量元素锌(Zn2+)、亚铁(Fe2+)、钙(Ca2+)浓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HVD3)浓度,速率法检测血骨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结果感染组患儿血液Zn2+、Fe2+、Ca2+浓度分别为(55.73±8.24)、(6.57±3.08)、(1.56±1.06) mmol/L ,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9.56±9.13)、(8.96±1.25)、(2.77±1.17)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儿血液Hb、25HVD3分别为(89.61±4.02) g/L、(46.68±3.17) nmol/L ,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3.46±3.57) g/L、(68.96±2.89)nmol/L](P<0.01);而感染组患儿血BALP活性[(247.00±12.56) U/L]明显高于对照组[(221.00±13.28)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元素检测可能成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一个辅助诊断方法。

  • 兰州地区慢性 HBV 感染者 HBV DNA 载量与 ALT 、HBV-M 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彩东;吴斌;田鹏飞;段正军;李惠军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 HBV DNA载量与 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的关系。方法收集兰州地区724例慢性 HBV感染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10 mL静脉血,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BV DNA载量;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技术检测HBV表面抗原(HBsAg)、抗HBV表面抗体(HBsAb)、HBV e抗原(HBeAg)、抗HBV e抗体(HBeAb)、抗 HBV核心抗体(HBcAb);采用 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ALT 浓度。结果724例慢性HBV感染者HBeAg阳性238例(32.87%),HBeAg阴性486例(67.13%),HBV DNA阳性469例(64.78%), HBV DNA阴性255例(35.2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HBV DNA载量、HBeAg、HBcAg及ALT水平高,而其HBeAb水平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HBeAg水平与HBV DNA载量呈明显正相关(r=0.463,P=0.000),HBeAb与HBV DNA载量呈明显负相关(r=-0.227,P=0.001),HBcAb水平变化与 HBV DNA 载量变化无相关性(r=-0.062,P=0.366),HBV DNA载量与ALT呈明显正相关(r=0.138,P=0.028),ALT 水平与HBeA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200,P<0.01),ALT水平与HBeAb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156,P=0.001),ALT水平与 HBcAb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17,P=0.715)。结论兰州地区慢性 HBV 感染者 HBV DNA 载量、HBeAg和ALT 三者呈明显正相关,HBeAb与HBV DNA载量、ALT水平呈负相关。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侵袭性真菌病的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

    作者:陈卫布;孙雄飞;吴伟元

    目的: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疑合并侵袭性真菌病的菌群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IT P疑合并IFD的患者,所有患者在确诊IPT并实施治疗前均无真菌感染的证据,送检患者痰、尿、血、引流物、分泌物及穿刺液等。采用直接涂片显微镜检查法检查真菌菌丝或孢子,有菌丝则判断为真菌增殖致病状态。将所有标本分别接种于萨布罗培养基上培养,应用VIT 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酵母菌鉴定卡进行鉴定,对鉴定为假丝酵母菌属的菌株再次接种于科玛嘉假丝酵母菌属显色培养基上培养。采用ATB真菌药敏试剂条2进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药物有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及卡泊芬净等。结果126例IT P疑合并IFD患者中,确诊16例(12.7%),临床诊断48例(38.1%),拟诊62例(49.2%)。从确诊和临床诊断的64例患者中共分离出致病真菌84株,阳性检出率66.7%(84/126)。分离的菌株分别为念珠菌属、曲霉菌属、毛霉菌、隐球菌、卡式肺孢子菌及其他。念珠菌属占第1位,占分离菌群的59.5%;念珠菌属中又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念珠菌属的32.1%(27/84),其次为曲霉菌属[19.0%(16/84)],第3位为毛霉菌属[10.7%(9/84)]。氟康唑天然对克柔假丝酵母菌及曲霉菌无效;毛霉菌仅对两性霉素B及氟康唑敏感;卡式肺孢子菌除卡泊芬净外对其余抗真菌药均不不敏感,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为其首选。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疑合并侵袭性真菌病菌株以念珠菌属为主,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及卡泊芬净敏感性高。

  • 2008~2012年某院鲍氏不动杆菌耐药趋势的分析

    作者:宫丽;卢振;柯俊;汪宏良

    目的:探讨2008~2012年该院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8~2012年该院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临床标本,包括痰液、血液、尿液、伤口分泌物等。采用VIT 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微生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 )。结果鲍氏不动杆菌、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构成比低于2010年。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2012年该院检出的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及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分别为12.4%、17.2%和41.5%,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2.4%和60.7%,对其他监测抗菌药的耐药率均达50.0%以上。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分离率和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结合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及临床实际,合理选用抗菌药。

  • 联合检测血清CEA 、CA125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马丽媛;王金华;刘颖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88例住院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30例非肺癌患者作为肺良性病变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 Roche Cobas 600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对CEA、CA125进行检测,CEA>4.7 ng/mL ,CA125>35 U/mL为阳性。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CEA、CA125阳性率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P<0.05)。CEA、CA125的检测水平与病理分型与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结论联合检测CEA、CA125可以提高肺癌的早期检出率,对其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也有很大价值。

  •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苏梦;季茳(综述);汪俊军(审校)

    氨基末端 B 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是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由proBNP分解而来,其生物功能尚未完全阐明。心室细胞受到牵张刺激后首先分泌含有108个氨基酸的proBN P , proBNP通过内切酶的作用被切割为含有76个氨基酸的 NT-proBNP和含有32个氨基酸的BNP ,并释放入血循环。当心室负荷及室壁张力增加时,NT-proBNP分泌增多,是公认的反映心室功能的敏感指标,其在心力衰竭的诊断、预后评估和个体化治疗监测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近年的研究发现, NT-proBNP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肾脏疾病等均有密切联系。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扬(综述);胡大春(审校)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毒性较强的致病菌,自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受到较大的控制。但随着人们对青霉素的广泛使用,有些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青霉素酶,能水解β-内酰胺环,表现为对青霉素的耐药。人们又研究出一种新的能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即甲氧西林[1]。1959年甲氧西林应用于临床后,曾有效控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株的感染。但时隔2年,英国首次发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 RSA )[2]。 M RSA 感染几乎遍及全球,现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菌株的分型及同源性分析是控制该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目前,医院感染中常用的细菌分型法有表型和基因型2大类,血清型、噬菌体分型、抗菌谱型等传统的分型方法均属于表型法。由于表型涉及基因产物(而不是全部基因)的表达,加之细菌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很易改变其表达性状,因而表型分型分辨率低,现已少用;另一类是基因分型法,近年来基因分型技术广泛应用于M RS A的分型研究,为M RS A的分型提供了有用的工具。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基因分型方法。

  • NGAL 临床应用及实验室检测新进展

    作者:刘琴(综述);蒋洪敏(审校)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属于脂质运载蛋白家族成员。NGAL cDNA及其全基因序列分别于1994、1997年被克隆鉴定[1]。近年来,NGA L基因的功能及其在人体正常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受到关注,并且在肾脏疾病、肿瘤等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进展,现就其生物学特性、临床应用及实验室检测进行综述。

  • 杜氏肌营养不良分子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晶(综述);贺勇(审校)

    杜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致死性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占男性活婴的1/3500。临床表现为全身骨骼肌萎缩,进行性无力和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走路呈鸭形步态,30%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一般3~5岁隐袭发病,9~12岁丧失站立和行走能力,多于20岁左右因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1]。现阶段对DMD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控制DMD的发生主要在于防止患儿的出生,阻断缺陷基因的传递。因此,产前诊断及母体携带者筛查是预防DMD发生的有效手段[2]。目前,DMD 的分子诊断方法多样且各有优、缺点,本文就DMD分子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ChIP-chip及ChIP-seq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孔令雯(综述);董竞成(审校)

    目前主要应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芯片(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 ,ChIP-chip )与 ChIP-测序(ChIP-sequen-cing ,ChIP-Seq)技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分析组蛋白修饰、转录因子结合位点(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site ,TFBS)、核小体的定位或其他染色质蛋白结合位点的表观遗传机制,组蛋白修饰是控制基因转录的关键因素之一,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等共价修饰的形式共同构成了可以通过特殊解码蛋白解读的组蛋白密码,在解码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异常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1-2],随着ChIP-chip与ChIP-Seq等高通量技术的出现,组蛋白修饰的检测变得快捷、高效[3],但技术应用中的问题也相继出现,进一步完善技术可使检测结果更精确。

  • 空腹血糖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张海英(综述);林锦喜(审校)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临床类型,AMI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而高血糖与AM I的发病率、病死率的关系更是目前心血管研究的热点。早在1877年有学者报道了损伤可致应激性高血糖[1],而心肌梗死时,患者高血糖与病死率相关性的报道首见于1987年[2],此后的几十年中,研究者不断证实高血糖与 AMI的发生、发展、预后具有显著关系。近年来,人们对这种相关性的研究更加细致、深入,笔者就近年来非糖尿病 AMI与空腹血糖(fast blood glucose ,FBG)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电泳技术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雪梅;张轩(综述);陈鸣(审校)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逐步完成,人类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则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寻求一种快速、高效的蛋白检测技术已成为时代的需求。毛细管电泳-质谱(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mass spectrometry ,CE-MS)技术综合了 CE的高灵敏度、高分离效率所需的样品量少、成本低以及MS的定量、高选择性等多方面优势,在蛋白质检测方面有很强的优势。芯片电泳及阵列化技术不仅使检测更方便、快捷,而且实现了高通量检测。现已成为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常用技术手段。本文就电泳技术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周玉;喻华;张春平;李焱鑫;黄文芳;朱世凯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免疫功能的变化趋势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42例SAP患者不同时间血浆C反应蛋白(CRP)、IgG、IgM、IgA、C3、C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血浆CD3+、CD4+和CD8+ 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结果 SAP患者血浆CRP水平具有先升后降的趋势,而血浆IgG和IgM水平的变化趋势呈 V 字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D4+ T 淋巴细胞数及CD4+/CD8+比值逐渐增高(P<0.05),但CD8+ T淋巴细胞数在观察期间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TNF-α水平先升后降,而IL-10的水平逐步升高(P<0.05),IL-10/TNF-α比值缓慢升高(P<0.05)。结论 SAP患者炎症反应强度呈先升后降趋势,这有助于治疗措施的制定。

  • 流式细胞仪分析指标与传统感染指标在早产儿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比较

    作者:陈睿;马丽亚;钟文明;陈幽;陈丽芝;卢光进

    目的:比较流式细胞仪分析指标与传统感染指标在早产儿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0例早产儿根据其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结果分为感染组(n=29)与及非感染组(n=31)。采用BD FACSCanto Ⅱ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b、CD64、CD45RO ,体液及分泌物的培养采用BACTEC 9120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血常规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分别采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i-CHROMA 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在早产儿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计算其在早产儿早期感染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出生后第1天,感染组早产儿中性粒细胞CD11b、CD64,单核细胞CD64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两组早产儿CD45RO、WBC、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及百分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中性粒细胞CD64、单核细胞 CD64、hs-CRP的 ROC曲线下面积(AUC)>0.7,它们在早产儿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有较高价值,三者联合检测的高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31%、96.78%、83.34%及75.00%。结论流式细胞仪分析指标在早产儿感染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液中Reelin蛋白的表达

    作者:冯磊光;曹鸿雁;祁萍萍;赵娜;张虹;宋志伟

    目的:探讨Reelin蛋白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将8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精神分裂症组,89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外周血 Reelin蛋白的表达。结果精神分裂症组患者外周血Reelin蛋白表达水平(0.66±0.27)显著低于对照组(1.01±0.23)(P<0.05)。精神分裂症组男、女性患者Reelin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6±0.22、0.66±0.2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1,P>0.05),对照组男、女性受检者Reelin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25、1.02±0.2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01,P>0.05)。结论 Reelin蛋白表达的降低与精神分裂症有关。

  • 糖尿病足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罗婉莹;邹原方;荣秀花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36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有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为感染组(n=12)与对照组(n=124)。记录糖尿病足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及合并症;检测其血红蛋白、空腹血浆葡萄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 )、血清清蛋白(SALB)。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足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发生率为8.8%,其中,老年和糖尿病肾病患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1.6%和12.7%;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高龄、BM I、糖尿病病程、心脏病史、糖尿病肾病、FPG、2hPBG、GHbA1c、低血红蛋白及低SALB是铜绿假单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校正男性、BMI、心脏病史、2hPBG及低红血蛋白后,高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肾病、GHbA1c及低SALB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肾病、GHbA1c及低SALB是糖尿病足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巴曲酶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刚强;郑善銮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87例,在巴曲酶治疗前及治疗3、6 d后检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经巴曲霉治疗后,患者 PT、TT 延长(P<0.05),Fib降低(P<0.01),FDP升高(P<0.01),而APTT、D-二聚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TT、Fib、FDP可用于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监测。

  • 鲍氏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及菌株同源性分析

    作者:曾慧;周万青;张之烽

    目的:探讨鲍氏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及菌株同源性分析。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喹诺酮类耐药鲍氏不动杆菌25株,采用纸片扩散法(K-B)检测其对常规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 gyrA和 parC基因,并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测序方法验证;基因外重复回文序列(REP)-PCR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25株鲍氏不动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呈现出多重耐药,仅对米诺环素和阿米卡星敏感,敏感率分别为48.0%和32.0%,对多黏菌素B全部敏感[低抑菌浓度(MIC)≤2μg/mL];所有菌株检出 gyrA和 parC基因,25株菌株均存在 gyrA基因第83位密码子TCA→TTA突变(Ser→Leu),23株菌株存在 parC基因第80位密码子TCG→TTG突变(Ser→Leu),2株菌株存在 parC基因第84位GAA→GGA突变(Glu→Gly );REP-PCR显示,所测菌株具有很高的同源性。结论耐喹诺酮类鲍氏不动杆菌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存在gy rA和 p arC基因突变位点。

  • 肝纤维化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作者:武春梅;李霞莲;尹莉莉;杜叶平;苗晋华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240例肝纤维化患者(肝纤维化组)及8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IV)、前Ⅲ型胶原(PCⅢ)、促甲状腺激素(TSH)、3,5,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3(FT3)、FT4。结果对照组中,≥45岁组的受检者血清HA、LN、CIV、PCⅢ水平明显高于45岁以下组,男性受检者明显高于女性(P<0.05);男性受检者血清TSH、T3、T4、FT3、FT4水平明显低于女性(P<0.05)。随Child-Pugh分级级别的增加,肝纤维化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其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T3、FT3尤为明显。A、B、C级患者血清 HA、LN、CIV、PC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C级患者血清T3、T4、FT3、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具有相关性。

  • CEA、CK19-2G2与EB-VCA-Ig联合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韧刚;金正伟

    目的:研究癌胚抗原(CEA)、角蛋白(CK)19-2G2与EB病毒衣壳抗原IgA(EB-VCA-Ig)联合检测对鼻咽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鼻咽癌患者(恶性组),65例良性鼻咽疾病患者(良性组)及5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CEA、CK19-2G2及EB-VCA-Ig进行检测。CEA、CK19-2G2的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EB-VCA-Ig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法。结果恶性组患者血清CK19-2G2及EB-VCA-Ig浓度均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P<0.05)。单项CK19-2G2检测鼻咽癌的敏感性为48.78%,特异性为83.74%;CEA联合EB-VCA-Ig检测鼻咽癌的敏感性为53.44%,特异性为86.99%;3项指标联合检测鼻咽癌的敏感性为71.95%,特异性为80.49%。3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早期及进展期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结论 CEA、CK19-2G2及EB-VCA-Ig联合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肾损害与血清Cys C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邱先桃;丘媛媛;代玉梅;顾晓琼;张素娟;蔡敏敏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肾损害与血清胱抑素C(Cys C)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该中心顺产单胎的产妇,选择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 T )检测确诊为GDM 的400例产妇,将孕30~40周检测的24 h尿蛋白量大于0.15 g的200例产妇作为GDM组,而将24 h尿蛋白量不高于0.15 g的200例产妇作为GDM 对照组。将排除GDM的200例健康产妇作为正常组。于孕30~40周检测血清尿酸、肌酐、尿素、Cys C ,并检测24 h尿蛋白量。结果GDM组患者血清尿酸、Cys C水平高于GDM对照组(P<0.05),而2组血清尿素、肌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尿蛋白量与血清尿酸、Cys C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5、0.863,P<0.05),与尿素、肌酐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清Cys C可作为GDM患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及监测指标。

  • 建立健康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参考值区间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虹亮;滕文友;袁红霞;朱乐攀;张扬南;黄常洪;刘伟;代国知

    目的:探讨健康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 )的分布特征并建立其参考值范围。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3753例,根据年龄将其分为<45岁、45~<60岁、≥60岁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PGⅠ、Ⅱ检测。结果不同年龄段男、女性健康者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检测结果均呈偏态分布( P<0.05)。女性健康者血清 PGⅠ、PGⅠ/PGⅡ水平显著高于男性( P<0.01)。相同年龄,男、女性健康者血清PGⅡ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PGⅠ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GⅡ水平随着年龄增大而升高( P<0.01);PGⅠ/PGⅡ水平随着年龄增大而减低( P<0.05)。采用百分位数法确定其95%参考值范围,PGⅠ取双侧参考值区间( P2.5~ P97.5),PGⅡ取单侧上限(≤ P95),PGⅠ/PGⅡ取单侧下限(≥ P5)。结论健康人群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参考值区间的制定可以为胃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 血清CA125、HE4、SM RP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李东杰;张亚梅;吴涛;朴文花

    目的:评估糖链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肽(SMRP)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卵巢癌的高风险因素。方法选择43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恶性组,54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良性组,45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Roche Cobas 600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检测血清CA125、HE4、SMRP水平,并对卵巢癌高风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恶性组患者血清CA125、HE4及SMRP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P<0.01)。CA125、HE4及SMRP单独检测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分别为73.3%、82.8%及70.8%,特异性分别为79.1%、87.4%及83.3%。CA125与HE4、SMRP三者联合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0.2%,特异性为79.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初潮年龄小于13岁、月经周期小于30 d、月经不规则为卵巢恶性肿瘤高危因素,其比值比(OR)分别为2.11[95%可信区间(CI):1.09~4.10]、1.91(95% CI:1.21~3.10)、1.57(95% CI:0.83~2.94)。结论 CA125联合 HE4或SMRP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

  • 江苏地区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作者:胡晓菡;郑洁;张葵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 CDKAL1、CDKN2A-CDKN2B、TCF7L2及 HHEX-IDE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妊娠期糖尿病(GDM )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法及多重SNaPshot SNP分型技术检测185例无GDM 倾向的健康孕妇(对照组)及176例GDM孕妇(GDM 组)CDKAL1、CDKN2A-CDKN2B、TCF7L2及 HHEX-IDE的SNP位点基因分型,并对所有SNP位点进行连续不平衡分析。结果比较GDM 组和对照组孕妇的等位基因频率,CDKAL1(rs7754840)的等位基因C为GDM的一个危险因素。CC型携带者患 GDM 的风险是未携带者的1.73倍[ P<0.01,OR=1.73,95% C I:1.28~2.33]。CDK N2A-CDK N2B(rs10811661)、TCF7L2(rs7903146)及 H HEX-IDE(rs1111875)检测位点的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CDKAL1(rs7754840)、CDKN2A-CDKN2B(rs10811661)、TCF7L2(rs7903146)及 HHEX-IDE(rs1111875)的基因型频率均符合遗传平衡法则。结论 CDKAL1(rs7754840)与江苏地区GDM 易感密切相关。

  • 严重创伤患者SIRS评分与葡萄糖、乳酸、CRP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许永志;林月云;陈彬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与血糖、乳酸、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和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 )制定的SIRS诊断标准对688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SIRS评分,检测其血葡萄糖、乳酸及CRP水平,并对它们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随着SIRS评分增加,血葡萄糖、乳酸、CRP水平也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糖、乳酸及CR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2、0.682、0.863。688例严重创伤患者均发生SIRS ,患者 SIRS评分与葡萄糖、乳酸、CRP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分别为0.555、0.402、0.652,P<0.05)。结论 SIRS评分及血葡萄糖、乳酸、CRP监测有助于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治疗成功率。

  •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检测在风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石莉萍;张利方;吴颖涛;秦滢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检测对风湿病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65例风湿病患者作为风湿病组,其中,SLE 256例,MCTD 124例,RA 336例,干燥综合征(SS)166例,系统性硬化症(SSc)45例,皮肌炎38例。将4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胞质型ANCA(c-ANCA)、核周型ANCA (p-ANCA)。ANCA阳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其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结果风湿病组、对照组受检者血清ANCA的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受检者ANCA阳性的血清中,p-ANCA与c-ANCA的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SLE的患者血清p-ANC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伴MCTD、RA、SS、SSc、皮肌炎患者及对照组受检者(P<0.05);伴MCTD的患者血清p-ANC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伴RA、SS、SSc、皮肌炎者及对照组受检者(P<0.05)。165例p-ANCA阳性的风湿病组患者抗MPO抗体的阳性率为58.4%,显著高于对照组受检者(3%)(P<0.01);ANCA阳性的风湿病组患者伴肾功能损害的阳性率为55.4%,显著高于ANCA阴性的风湿病组患者(21.8%)及对照组受检者(6.25%)(P<0.01)。结论血清ANCA检测对预防风湿病患者肾毒性损害有重要意义。

  • CD64指数在儿童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苏晓霁;卓佳佳;程邦宁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在儿童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68例患儿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感染组(n=133)及非感染组(n=35)。分别采用Beckman公司和BD公司的CD64试剂检测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CD64;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平均荧光强度,并计算CD64指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分析CD64指数的诊断效能。结果采用Beckman公司及BD公司的CD64试剂检测中性粒细胞CD64分子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46.16±29.21、28.11±1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种试剂检测的CD64指数分别为4.98±3.09、4.89±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感染组患儿CD64指数(7.06±4.20)明显高于非感染组(2.93±0.79)( P<0.01)。当CD64指数截点为3.37时,其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2%、82.9%。结论 CD64指数可作为儿童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

  • 临产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产后D IC的预测价值

    作者:郑君;张春花;林森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 )水平对产后出血所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 IC )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正常足月(孕周不低于37周)的临产孕妇156例作为临产组,并按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 n=102)和剖宫产组( n=44)。临产组中,将产后24 h内出血量大于500 mL的18例产妇作为产后出血组。选择12例DIC产妇作为DIC组,同期健康的非妊娠妇女9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产后24 h出血总量,采用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浆D-D质量浓度。血浆D-D对产后DIC的预测效能评价采用非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分析。结果血浆D-D质量浓度由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临产组、产后出血组、DIC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顺产组与剖宫产组产妇血浆 D-D 质量浓度分别为1.12~1.81 m g/L (平均1.33 mg/L)、1.07~2.27 mg/L(平均1.37 mg/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产组妇女血浆D-D质量浓度的95%参考范围分别为:<0.45 mg/L(95% CI:0.30~0.48)、<2.75 mg/L(95% CI:2.00~3.00)。临产组产妇产前血浆D-D质量浓度与产后出血量无明显相关性(r=0.319,P=0.170),而二者在产后出血组、DIC组产妇中呈中等相关(r分别为0.470、0.643, P分别为0.048、0.024)。产前血浆D-D质量浓度对产后DIC的预测效能显示,其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9(95% CI:0.715~0.983);临界值不低于3.0 m g/L时,可获预测佳敏感性(91.7%)及特异性(66.7%)。结论 D-D水平对产后出血所致DIC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但应制定专门的参考范围。

  • 医院人群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分布特征的分析

    作者:吴子安;李曼;徐宁;彭先丽;刘振杰;曹永坚;何文军

    目的:探讨医院人群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 )血清学标志物的分布特征,为乙型肝炎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接受HBV血清学检测的医院人员11210例,将其按年龄分为:>0~25岁组(n=3553)、>25~50岁组(n=765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及Roche Cobas E601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 HBV表面抗原(HBsAg )、抗HBV表面抗体(HBsAb)、HBV e抗原(HBeAg)、抗 HBV e抗体(HBeAb)及抗 HBV核心抗体(HBcAb)。结果>0~25岁组、>25~50岁组受检者 HBsAg 阳性率分别为16.16%、21.19%。总体 HBsAg、HBsAb阳性率及全阴性率为19.59%(2195/11204)、37.02%(4148/11204)及11.84%(1327/11204)。结论医院人群血清 HBV标志物分布特征可为采取有效的乙型肝炎防控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 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德奎;刘跃;朱清红;朱名安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 cy )、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1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11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H cy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脑梗死组患者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 )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低于对照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压积(PC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cy、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对脑梗死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 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相关参数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潘玉玲;唐红卫;李绵洋;王成彬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 P )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相关参数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6例A P患者作为A P组,3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健康者及A P组患者入院时、缓解期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平均血小板体积(M PV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时间(T 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AP组患者血清淀粉酶、脂肪酶、TT、INR、FIB、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其PT、PT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P患者入院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MPV与缓解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AP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相关参数改变的检测有助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 HLA-B27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永杰;张小芳;张运刚;李海新;李守霞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768例疑诊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0例为确诊AS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血HLA-B27检测。结果2768例疑诊AS的患者中,HLA-B27阳性598例(21.6%),阴性2170例(78.4%)。男、女性患者 HLA-B27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0岁的AS疑诊患者HLA-B27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阳性率(P<0.05)。600例AS确诊患者中,HLA-B27阳性536例(89.3%)。结论 HLA-B27检测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AS的早期诊断。

  • 药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谭飞;莫小辉;陈佳;章楚光;胡婷婷;吴飞;宋宁静;顾军

    目的:分析药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18例初诊药疹患者作为药疹组,根据致敏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头孢菌素组(n=9)、青霉素组(n=5)及中药组(n=4),将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3+CD4+、CD3+CD8+)、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和自然杀伤 T 淋巴细胞(NKT)所占百分比及其绝对计数。结果药疹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3+ CD4+)、B淋巴细胞和N K T细胞所占百分比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疹组患者CD3+CD8+淋巴细胞所占百分比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 T、B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计数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疹患者外周血CD3+、CD3+CD4+淋巴细胞所占百分比降低,NKT细胞所占百分比增高,这可能与患者免疫调节有关。

  • 先天性甲基丙二酸血症伴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例

    作者:陈佳;管利荣;魏丽蓉;余静

    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 ,M M A )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是由于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或其辅酶钴胺素代谢缺陷所致。钴胺素代谢缺陷可同时导致辅酶脱氧腺苷钴胺素、甲基钴胺素合成障碍,引起体内甲基丙二酸及同型半胱氨酸蓄积,故称为MMA伴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酸碱失衡及多脏器功能损害,并呈进行性加重趋势,重型患者病死率高[1]。本科于2012年5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 急性红白血病(M 6)引起血型抗原减弱1例

    作者:康晓珍;魏寿忠;林桂花

    血型是由人体第9号染色体长臂血型基因控制,一般不会轻易改变,但在某些白血病、肝硬化、恶性肿瘤等疾病患者体内可能会出现ABO 血型抗原减弱。笔者在进行血型鉴定时发现1例急性红白血病(M 6)患者的正、反定型不符,现报道如下。

  • 脑脊液常规检查中特异性发现23例分析

    作者:谭家成

    脑脊液常规检查是各级医院均开展的基础检验项目,临床应用广泛。脑脊液中检出恶性肿瘤细胞和病原体被称为特异性发现[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2月至2010年9月1996例脑脊液常规检查中23例特异性发现,现报道如下。

  • 梅毒感染及其流行特征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徐峰;张洪为

    目的:分析梅毒检测结果,以了解梅毒的感染及其流行特征。方法收集728例确诊梅毒且未经治疗的患者。将其按年龄、性别、梅毒种类进行分类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8例梅毒患者中,隐性梅毒446例(61.26%),显性梅毒211例(28.98%),神经梅毒32例(4.40%),先天梅毒39例(5.36%)。梅毒平均检出率为1.49%。女性患者332例(45.60%),男性396例(54.40%)。男性梅毒患者以20~60岁年龄段多见,而女性以20~50岁年龄段居多。显性梅毒主要发生于20~40岁年龄段;隐性梅毒则在20~60岁多发。结论梅毒检出率逐年上升,以隐性梅毒的增幅高,青壮年为主要发病群体。

  • 重庆市2008~2012年无偿献血者HBsAg,ALT及抗HIV、抗HCV、抗TP抗体检测结果的分析

    作者:程颖;李维;程燃

    目的:分析重庆市2008~2012年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检测结果,为招募低危无偿献血者,减少血液报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2012年于重庆市血液中心接受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筛查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551133例,检测其HBsAg ,ALT及抗HIV、抗HCV、抗TP抗体。采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ITSWELL对检测结果进行读取、保存、汇总,并判断标本是否合格。结果共计检出不合格标本37534例(6.81%),其中,HBsAg ,ALT 及抗 HCV、HIV、TP抗体不合格率分别为1.10%、3.79%、0.51%、0.33%、1.08%。结论加强血液检测试剂筛选及无偿献血者队伍的建设将有助于临床的输血安全。

  • 流式细胞术对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家逸;陈峻

    目的:评价流式细胞术(FCM)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诊断的临床效能。方法采用病理形态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FCM检测32例NHL及30例非 NHL患者。结果32例NHL患者中,病理形态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FCM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8.1%、46.9%及84.4%。30例非NHL患者中,病理形态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 FCM 诊断的特异性分别为100.0%、80.0%及83.3%。结论 FCM提高了淋巴结活检样本的淋巴瘤诊断准确率。

  • 回顾性分析噬菌体生物扩增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胡永芳

    目的:评价噬菌体生物扩增技术(PhaB )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haB法、3D培养法、直接涂片法检测373份痰标本的抗酸杆菌结果。结果 PhaB法、3D培养法、直接涂片法检测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53.6%、56.6%及20.1%。以3D培养法结果为标准,直接涂片法的敏感性、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33.2%、95.7%及60.3%;PhaB法的敏感性、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9.1%、93.6%及90.6%。直接涂片法与PhaB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7,P<0.01);PhaB法与3D培养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6,P>0.05)。结论 PhaB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度、准确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 罕见豚鼠耳炎奴卡菌的鉴定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张薇;彭国钧;刘佳;胡红焱;梁慧

    目的:探讨罕见豚鼠耳炎奴卡菌的鉴定方法并评价其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形态、生理生化表型鉴定与16S rR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菌株,使用微量肉汤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结果临床分离的奴卡菌被鉴定为豚鼠耳炎奴卡菌,其对哌拉西林、红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依替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敏感。结论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可用以鉴定豚鼠耳炎奴卡菌,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 影响生化检测质量的因素分析与探讨

    作者:华杰

    了解影响生化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提高结果的精确性,能为医务工作者制定相应的诊治措施提供依据。生化检测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辅助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判断、疗效观察及复发监测等。检测分析的每一个操作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影响医务工作者的判断。

  • 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实习的带教体会

    作者:许媛;方莉;赵维皎;廖涛;黄义山;赵明才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越来越离不开检验医学,而传统的检验医学技术已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分子生物学检验已成为检验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分子生物学检验以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技术为核心,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如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遗传突变以及胎儿血型检测等[1-2]。PCR技术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优点,但其操作步骤较为繁琐,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对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检验专业实习生应接受系统、严格的训练,并能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结果进行分析。这对检验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近年来对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实习生的带教工作,总结了以下几点带教体会。

  • 医学检验专业学员的心理问题浅析

    作者:向莉;李淑慧;张阳;李鹏;陈安;胡川闽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项目、新技术、新仪器应用于临床检验,检验医学在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和医疗决策上发挥的作用使其越来越受到临床科室的信任和依赖。培养更具综合实力的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1],了解检验专业学员心理需求,关注学员的心理健康是检验医学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

  • 基础医学教学与医学启蒙教育

    作者:万敬员;龚霞

    在中国现行高考制度下进入医学院校的学生有很好的基础知识,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有巨大的学习潜力,但大学一年级的医学生仍如同刚入学的小学生一样,未来5、6年,甚或7年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医学院校的教学方式、学科特点和中学有极大不同,这使部分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的学习时不能很快适应,从而滋生畏难情绪,导致学习成绩下滑,甚至补考、重修。

  • 条形码技术在病房采血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刘晓东;潘长虹;田丽丽;范久波;董晨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完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已经日趋成熟,并被医疗机构广泛采用[1]。通过条形码技术[2],实现了检验科L IS系统与 H IS系统很好地对接,使患者信息、标本信息、检验结果等数据能多方共享,本院自2012年6月升级了L IS系统,实现了住院标本采集和检验的条码化,现将应用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 Hitachi 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理论K 值与校准K 值的应用

    作者:程志祥;张华;黄成利

    目的:探讨Hitachi 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理论K值与校准K值的应用。方法应用速率法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进行检测,理论K值及2种校准血清校准后的K值分别记为K、K1、K2,比较上述酶的3种校准结果。结果 ALT、AST、γ-GT、CK及LDH的理论K值均小于2种实际K值,校准K值的结果明显优于理论K值。5种酶2种校准结果的 R2值均大于0.95。结论理论K值不适用于临床实验室,2种校准血清均能满足质控和临床工作的需要。

  • 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PT-der法和Von-Clauss法检测纤维蛋白原的分析

    作者:刘振杰;何燕香;徐宁;何文军;吴子安;黄丽英;李涛

    目的:评价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PT-der法和Von-Clauss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PT-der法和Von-Clauss法分别测定755例血液标本的血浆Fib浓度;高Fib浓度标本的稀释比例为1∶8、2∶7、3∶6、4∶5、5∶4、6∶3,以稀释比例为横坐标,以2种方法测得的Fib浓度为纵坐标,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Fib:2.0~<6.0 g/L时,Von-Clauss法检测Fib值高于PT-der法(P<0.01);Fib:<2.0 g/L ,>6.0 g/L时, PT-der法检测Fib值高于Von-Clauss法(P<0.01)。PT-der法和Von-Clauss法检测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 =4.5377 X+1.5513(R2=0.8973),Y=7.7922X+0.2900(R2=0.9805)。结论 Von-Clauss法能较好地反映人体内具有凝血功能的Fib水平。

  • 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的检测

    作者:胡锐;卢水英;张秀渝;黄长武;陈维贤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80株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 OXA-23、OXA-24、OXA-51、OXA-58、SIM、IMP、VIM、GIM、SPM。结果80株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检出耐药基因 OXA-23[49(61.3%)]、OXA-51[73(91.3%)]、OXA-58[7(8.8%)]、OXA-24[1(1.3%)]、IMP[17(21.3%)]及VIM[2(2.5%)],未检测出 GIM、SIM、SPM基因。结论 IMP、OXA、VIM是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携带的主要基因类型。

  • 建立白色念珠菌蛋白指纹库的研究

    作者:杨永长;喻华;刘华;肖代雯;黄文芳

    目的:探讨白色念珠菌蛋白指纹库的建立,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快速诊断奠定基础。方法收集96株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提取DNA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ITS1-5.8S-ITS2基因片段,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对其进行鉴定。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仪检测念珠菌蛋白指纹,Ciphergen ProteinChip软件自动采集数据,筛选稳定表达蛋白峰建立白色念珠菌蛋白指纹库,运用经准确鉴定的念珠菌对建立的蛋白指纹库进行验证。结果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证实临床分离的所有菌株均为白色念珠菌。SELDI-TOF-MS芯片能捕获15个蛋白峰,其中5个蛋白峰在所有白色念珠菌中均稳定表达,利用相似性分析软件建立白色念珠菌蛋白指纹库,白色念珠菌蛋白指纹与建立数据库的相似性大于95%,而其他种类念珠菌蛋白指纹与数据库的相似性均小于50%。结论白色念珠菌蛋白指纹库的建立为快速诊断白色念珠菌感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 CBS mRNA 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

    作者:郭雅琼;张笠;汪湄;刘媛;宁燕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组织胱硫醚β合酶(CBS)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方法选择SD(Sprague Daw-ley)大鼠和SHR各8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real time-PCR技术检测其大脑皮层、小脑、延髓、下丘脑、海马组织CBS mRNA的表达。结果 RT-PCR检测,SHR下丘脑、海马、小脑、大脑皮层及延髓组织的 CBS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93±0.01、0.09±0.03、0.36±0.06、0.07±0.01及0.39±0.02,显著低于SD大鼠(P<0.05)。real-time PCR检测,SD大鼠脑组织 CBS mRNA的表达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脑皮层、海马、延髓、下丘脑、小脑。SHR脑组织 CBS mRNA的表达从高到低依次为下丘脑、延髓、大脑皮层、海马及小脑。SHR脑组织 CBS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SD大鼠(P<0.05)。结论 SHR脑组织中CBS mRNA的表达下调,可能通过中枢机制参与高血压的发病。

  • 重组人胱抑素C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作者:张宏斌;武婕;王雅丽;周霞;王捷;杨太成

    目的:探讨重组人胱抑素C(Cys C)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根据大肠埃希菌编码蛋白的特性设计Cys C编码基因序列,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并将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目的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采用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兔血清重组人Cys C及其多克隆抗体。结果制备的重组人Cys C纯度达90%以上,抗重组人Cys C抗体具有很好的结合效价和特异性。结论制备的重组人Cys C及其抗体可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关键词: 胱抑素C 抗体 制备
  • 产K PC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研究

    作者:赵树龙;刘仁坤;梁慧;张薇;刘佳;胡红焱

    目的:探讨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 PC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方法铜绿假单胞菌菌株来自2例痰液标本。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菌株的鉴定,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基因测序法鉴定K PC酶基因型,采用肉汤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的低抑菌浓度(M IC )测定。结果2例菌株均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左氧氟沙星耐药,对环丙沙星中介,对庆大霉素、奈替米星、妥布霉素、黏菌素及多黏菌素B敏感;其中1株还对替加环素敏感。2例菌株所产碳青霉烯酶不是金属β-内酰胺酶,其亚型为 KPC-2。接合实验未能证明 bla K PC 基因能接合转移到大肠埃希菌 J53中。结论产K PC铜绿假单胞菌的出现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严峻挑战。

  • 血清铁、血清镁参考区间建立的初步探讨

    作者:张莹;周铁成;童开;岳乔红;郝晓柯

    目的:探讨西北地区健康人群血清铁、血清镁的参考区间。方法参照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 )多中心酶学研究的筛选标准募集18~<80岁健康者722例,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罗氏检测试剂盒对血清铁、镁进行检测。结果2种方法、城市与农村人群、各年龄段人群铁、镁检测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将结果合为一组。男、女性铁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需按性别进行分组,即,男:10.05~36.21 mmol/L ,女:6.19~30.87 mmol/L ;男、女性镁检测结果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将其合为一组,参考区间为0.74~1.06 mmol/L。结论西北地区健康人群铁、镁95%参考区间窄于国内检测结果的95%参考区间。

    关键词: 参考区间 血清
  • 自身抗体临界值质控血清的制备及评价

    作者:陈良琼;吉飞跃;崔益祥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临界值质控血清的制备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将献血员血清置于56℃30 min灭活,离心去除沉淀后,按1∶2、1∶4、1∶6稀释比例检测试剂盒中多批号的阳性对照质控物。结果抗 RNP/Sm抗体(+++):1∶2稀释后,显色程度均为+++;1∶4、1∶6稀释后,显色程度均为++。抗SS-A抗体(++~+++):1∶2稀释后,显色程度均为++;1∶4、1∶6稀释后,显色程度为+~++。抗RO-52抗体(++~+++):1∶2稀释后,显色为+~+ +;1∶4、1∶6稀释后,显色程度为+。抗核小体抗体:1∶1、1∶2稀释后可出现阳性;1∶4、1∶6稀释后,显色均为阴性。结论自身抗体质控血清制备方便,质量可靠,可满足临床检测室内质控需要。

  • 两种质量规范在生物化学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艾红梅

    目的:比较国家标准GB/T 20470-2006和行业标准WS/T 403-2012在生物化学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该室已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进行σ水平、质量目标指数(QGI)、优先改进措施及性能评定等指标的比较。结果国家标准GB/T 20470-2006和行业标准WS/T 403-2012性能评定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2者σ值分级及优先改进措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7、0.012)。结论行业标准WS/T403-2012比国家标准GB/T20470-2006更严格。

  • 机采血小板检测前过程质量控制的研究

    作者:杨图深;朱业华;陈亦明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检测前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留取机采单份血小板、机采双份血小板样本各100份,以1∶1、1∶3及1∶7稀释度进行稀释,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另采集机采血小板样本100份,室温下静置0、30、60、90、120 min ,以1∶3稀释后,检测其血小板计数。结果机采单份或双份血小板样本以1∶1与1∶3稀释后检测血小板计数的差异及1∶3与1∶7稀释后检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静置0、30 min检测的血小板计数与静置60、90、120 min的检测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采血小板检测前过程的质量控制对采集后的血小板计数十分重要。

  • 循证检验医学在中国驻黎巴嫩维和二级医院生化检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瞿良;郭海

    目的:利用循证检验医学的观点寻求一种在维和行动中控制生化检验质量的操作办法。方法通过查询有关国际维和生化检验质量控制方面的文献报道,进行比较鉴别,结合5年多的维和检验工作经验,摸索出一套可行的方法,并进行了一个任务期的实践评价。结果在质量控制体系的监控下,向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报告,制订和实施的检验生化质量控制方法经济、实用、可靠,能保障维和医疗检验生化报告的有效性。结论循证检验医学对维和医疗机构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