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氟罗沙星注射液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91例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忠芹

    氟罗沙星注射液(fleroxacin injection,以下简称氟罗沙星)是一种新型的第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血中浓度高、组织渗透性强、消除半衰期长等特点.为进一步评价氟罗沙星的疗效与安全,对我院91例细菌感染性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 环丙氟哌酸的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

    作者:曹秀文;王福银

    环丙氟哌酸又名环丙沙星,商品名:特美力等.属第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生素.目前环丙氟哌酸在美国医院中地位显著.由于其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组织分布好,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已全部或部分取代TMP、氨苄青霉素、第二代、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氨基糖苷类抗菌素.

  • 左氧氟沙星治疗成年患者肠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作者:嵇小彦;臧传华

    左氧氟沙星是新型长效的第三代喹诺酮类人工合成抗生素.为了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成年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笔者将其与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 谈抗菌药物的应用问题

    作者:万春艳;刘春兰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

  •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水产品 磺胺类抗生素的探讨

    作者:蒋翠红

    随着水产品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有些水产品疾病也随之而来,加大了使用抗生素的数量。水产品中含有抗生素残留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给水产品出口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同时对几种药物残留进行检测,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得到大力的推广与使用。试验部分仪器与试剂?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高速冷冻离心机;旋转式蒸发仪。0.0100g磺胺类、0.0100g硝基呋喃类、0.0100g喹诺酮类等标准的储备溶液,使用乙腈溶液将其溶解到100ml,并配置成标准型的100mg·L-1储备溶液。实验的时候,用乙腈稀释成需要的浓度。色谱纯分别为:乙腈、甲醇、乙酸;还包括:分析纯,实验使用的水是超纯水。

  • 84株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对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分析

    作者:宗兆婧;荆玮;霍凤敏;董玲玲;马异峰;逄宇;黄海荣

    目的 研究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特征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的特点. 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在北京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84例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分离菌株,应用微孔板阿尔玛蓝显色法(micro-plate alamar blue assay,MABA) 检测菌株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的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所有菌株都进行了gyrA基因和gyrB基因的耐药决定区(QRDR)的序列测定. 结果 84株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经MABA 检测,分别以1 μg/ml、2 μg/ml、1 μg/ml作为耐药判读标准,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是88.1%(74/84)、44.0%(37/84)、61.9%(52/84).89.3%(75/84)的临床分离株发生了gyrA 基因耐药决定区突变,其中以第94位点突变为常见,Asp94Gly突变菌株的MIC值较高,而所有菌株的gyrB基因均为野生型. 结论 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对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形势严峻,耐药基因突变形式以gyrA基因突变为主,第94位点的Asp94Gly突变可能和高水平耐药有关.

  • 复治肺结核患者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交叉耐药情况的体外研究

    作者:崔振玲;陆俊梅;杨华;黄晓辰;肖和平

    目的 分析复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体外交叉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09-2010年来自全国13个地区的结核病防治机构的175例未治疗前的复治结核病患者.使用BACTEC MGIT 960系统(简称“MGIT 960”)和低抑菌浓度法(MIC)两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对氧氟沙星(Ofx)、左氧氟沙星(Lfx)和莫西沙星(Mfx)药物的敏感性,分析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交叉耐药情况.结果 MGIT 960检测结果显示,100.0%(132/132)对Ofx敏感的菌株对Lfx和Mfx敏感;100.0%(131/131)对Mfx敏感的菌株对Lfx敏感,99.2%(130/131)对Ofx敏感;对Lfx敏感的菌株中85.7%(132/154)对Ofx敏感,85.1%(131/154)对Mfx敏感.对Ofx耐药的菌株中48.8%(21/43)同时耐Lfx,97.7%(42/43)同时耐Mfx;对Lfx耐药的菌株中100.0%(21/21)同时耐Mfx与Ofx;耐Mfx的菌株中95.5%(42/44)同时耐Ofx,47.7%(21/44)同时耐Lfx.MIC值检测结果显示,对Ofx耐药的菌株中86.0%(37/43)同时耐Lfx,7.0%(3/43)同时耐Mfx;对Lfx耐药的菌株中8.1%(3/37)同时耐Mfx,100.0%(37/37)同时耐Ofx;3株对Mfx耐药的菌株均同时耐Ofx和Lfx.结论 复治肺结核患者临床分离株对Ofx与Lfx具有较高的双向交叉耐药;但Ofx和Lfx两种药物与Mfx之间的正向交叉耐药率较低,临床治疗时好结合MIC值检测结果而择优选药.

  • 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短程化疗新方案的临床研究

    作者:沙巍;张青;崔文玉;王琳;施军卫;高绪胜;阎建栋;严晓峰;岳冀

    目的 观察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采用短程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于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全国17家结核病防治机构的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共542例进行治疗研究.患者被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标准复治方案组(A组,123例;2S-H-R-E-Z/6H-R-E)、氧氟沙星组(B组,142例;2Ofx-Pa-R-E-Z/6Ofx-Pa-R)、左氧氟沙星组(C组:137例;2Lfx-Pa-R-E-Z/6Lfx-Pa-R)和超短程组(D组:140例;5Pa-Rfb-E-Z-Mfx).各组患者结束治疗后随访2年,比较新方案的疗效、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4个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68.3%(84/123)、72.5%(103/142)、71.5%(98/137)和81.4%(114/140),其中D组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7,P=0.014).各组患者的脱落率分别为20.3%(25/123)、14.8%(21/142)、20.4%(28/137)和11.4%(16/140),其中D组的脱落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94,P=0.047).共有289例患者报道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0%(289/556);其中,患者发生3~4级药物不良反应者A组有14例(11.4%)、B组有7例(4.9%)、C组有12例(8.8%)、D组有7例(5.0%);4个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67,P=0.129).4个组患者的复发率如下:A组21.4%(12/56)、B组23.3% (17/73)、C组2.9% (2/70)和D组9.7% (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7,P=0.001).结论 5个月Pa-Rfb-E-Z-Mfx短程化疗方案治疗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可缩短疗程.

  • HPLC法测定鳗鱼中三种喹诺酮药物残留

    作者:张健玲;ZHANG Yong-qing;黄慧贤;LIN Yin-ting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测定鳗鱼中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恶喹酸3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方法 试样用含1%乙酸的乙腈提取,用正己烷脱脂、浓缩,缓冲盐+乙腈(80+20,体积分数)溶解,超高速离心净化,用荧光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 试样在10.0~60.0 μg/kg范围内校正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3种物质的相关系数都在0.999以上.加标回收率:恶喹酸为87.4%~105.1%,环丙沙星为70.0%~85.7%,恩诺沙星为76.0%~92.8%,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检出限:恶喹酸为1.4 μg/kg,环丙沙星为2.7 μg/kg,恩诺沙星为1.5 μg/kg.结论 该方法 操作简单、快捷,结果 准确、可靠.

  • 喹诺酮类药物的门诊处方用药分析

    作者:陈月英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门诊喹诺酮类药物的利用情况,了解药物利用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资料.方法抽取我院2000年4~12月门诊处方,分析其中含喹诺酮类药物的处方.结果①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②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与性质差异无显著性;③该类药物与其他抗生素的联用还是以二联为主.结论我院门诊在喹诺酮类药物的利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某些问题需改进.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作者:卢春玲;禹彩霞;常双喜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收治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50例,除给予退热、止咳、祛痰治疗均给相似治疗方案外,两组均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针,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疗程随患者病情分别在7~10天,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符合其病理机制,从合理用药上看,对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减少对敏感细菌的耐药均有很好的作用.

  •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与防治

    作者:王晶

    目的:总结左氧氟沙星的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过的443例病人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累积人体的多个系统,症状多种多样,程度轻重不一.结论:严格掌握左氧氟沙星治疗的适应证,及其剂量和疗程,详细询问过敏史,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病人,早期发现不良反应,并及时停药,对症治疗.临床在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疾病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合理应用,提高左氧氟沙星应用的安全性.

  •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发现一组gyrA、parC、qnrS基因新变异型

    作者:朱健铭;姜如金;孔海深;张嵘;吕火祥;孙长贵;黄支密

    目的 研究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N)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和湖州市6所医院共47株MDR-KPN,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方法分析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靶位编码基因gyrA、arC和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aac(6')-Ⅰ b-cr、qepA].结果 47株MDR-KPN中检出43株(91.5%)gyrA突变、40株(85.1%)parC突变、3株(6.4%)qnrB2、1株(2.1%)qnrB4、8株(17.0%)qnrS1、5株(10.6%) qnrS4、2株(4.3%)aac(6')-Ⅰ b-cr,发现5株gyrA基因新的变异型(GenBank登录号:JN811952、JN811953、JN811954、JN811955、JN811956),5株parC基因新的变异型(GenBank登录号:JN817432、JN817433、JN817434、JN817435、JN817436),qnrS4为首次发现的qnrS变异型(GenBank登录号:JN836269).结论 本组菌株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主要与gyrA和parC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有义突变相关,部分菌株可检出qnrB2、qnrB4、qnrS1、qnrS4、aac(6')-Ⅰ b-cr等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检出qnrS4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 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qnr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李从荣;吕霞;罗少锋;黄俊

    目的 了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qnr基因及其所携带的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129株大肠埃希菌、29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0株阴沟肠杆菌进行qnr基因检测.对qnr阳性株,检测Ⅰ类整合酶基因及SHV-1、TEM-1、CTX-M、OXA-Ⅰ、OXA-Ⅱ、OXA-Ⅲ、DHA、EBC型ESBLs基因.KB纸片法检测对16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表型筛选和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株.质粒接合试验分析qnr基因的水平转移能力,ERIC-PCR进行DNA同源性分析.结果 6株菌株检出qnr基因(5株大肠埃希菌和1株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中未检出;6株菌仅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Ⅰ类整合酶基因扩增全为阳性,其中有2株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敏感,4株菌携带TEM-1型ESBLs基因、1株菌携带OXA-Ⅲ型ESBLs基因、2株菌携带EBC型AmpC酶;每株菌至少携带2种以上ESBLs基因.qnr基因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具有水平转移性,DNA同源性分析有2株指纹图谱一致.结论 武汉地区存在qnr基因的流行,qnr阳性株多重耐药严重,且携带多种ESBLs基因.

  • 喹诺酮类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应用分析

    作者:刘丽萍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的种类和相关原因,为减少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的不良反应涉及7种喹诺酮类药物,其中引起不良反应多的为加替沙星39例,其次为左氧氟沙星31例.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较多,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率各有差异,临床医务工作者应根据药物的药理特性及不良反应进行慎重及合理的选用,全面提高临床的安全用药.

  • 体外构建喹诺酮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模型及gyrA、parC基因突变与耐药性关系

    作者:叶晓光;李永春;王若伦

    目的 体外构建喹诺酮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模型并研究其gyrA、parC基因突变与唪诺酮耐药的关系.方法 运用亚抑菌浓度的左旋氧氟沙星与肺炎克雷伯菌在培养基中共培养,并倍比增加诱导药物的浓度,直至肺炎克雷伯菌能够在含高浓度的左旋氧氟沙星培养基上良好生长.收集耐药菌株,用PCR扩增和DNA测序法榆测gyrA、parC基因喹诺酮耐约决定区域(QRDR)的突变情况.结果 体外成功构建喹诺酮高浓度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模型,所有耐药菌株QRDR均发生了变异,绝大部分为gyrA和parC双重突变.gyrA基因以Ser83、Asp87突变为主,Ser83→Ile,Asp87→Arg、Gly,也有菌株86位氨基酸发生了突变,由Tyr86→Ser.几乎所有菌株parC基因80位氨基酸的突变均为Ser80→Ile.结论 长期低浓度用药可以诱导喹诺酮耐药性的产生.QRDR突变与喹诺酮耐药性有关,gyrA及parC的双重突变可以导致高水平耐药,同时町能存在其他耐药机制.

  • 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韩菊梅;叶晓光

    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广谱抗菌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革兰阴性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而肺炎克雷伯菌为了不被杀灭产生对喹诺酮耐药的分子机制成为细菌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肺炎克雷伯耐喹诺酮的主要机制及目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骨科患者术后创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陆玉姬

    目的 了解医院骨科患者手术后创面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以指导医生合理用药,有效控制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进一步发展,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方法 从骨科患者手术后创面感染标本分离鲍曼不动杆菌28株,作gyrA基因测序,并进行BLASTn比对;通过测定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进行药敏试验,测定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选取经纯培养的鲍曼不动杆菌菌落置入含蛋白酶K溶液的离心管内,分别进行水浴,再离心,留取上清液,以此为模板PCR扩增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相关的gyrA、qepA、qnrS、qnrA、qnrB和aac(6)-Ib基因,使用Chromas分析软件进行测序. 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6.43%、96.43%、96.43%、89.29%、85.71%、85.71%、82.14%、78.57%和78.57%.PCR检测28株鲍曼不动杆菌gyrA基因100%阳性,即都发生了gyrA基因突变,而其他相关基因检测均阴性.基因测序看出,其83位发生突变,即由TCA转变为TTA. 结论 本组分离骨科患者手术创面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严重,其中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等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临床抗感染治疗应根据耐药结果进行用药,并控制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

  • 2种耐药表型4种非发酵菌质粒介导的5种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检测

    作者:明德松;陈清清;陈晓婷

    目的 检测2种耐药表型(多耐和泛耐)的4种非发酵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和脑膜炎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Cm)质粒介导的5种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为临床合理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Phoenix NMIC/ID-109鉴定/药敏板和API 20NE鉴定条/PSE5.0药敏条对19株临床分离菌(6株Ab(多耐药2株、泛耐药4株)、6株Pa(多耐药、泛耐药各3株)、4株Sm(多耐药、泛耐药各2株)和3株脑膜炎金黄杆菌(2株多耐药、1株泛耐药))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用PCR法检测其喹诺酮类耐药质粒介导的5种喹诺酮类相关基因,即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A(quinolone resistance A,qnrA)、氨基糖苷类乙酰转移酶基因acc(6')-Ib的环丙沙星耐药变异体基因(aminoglycoside acetyhransferase ciprofloxacin resistance variant,acc (6')-Ib-cr)及3种整合子基因(intI1、2、3),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电泳分析并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比对分析. 结果 本组1 9株菌中携带acc(6') Ib-cr 8株,6株为泛耐药(Ab 3株,Pa 2株,Snm 1株),泛耐菌携带率60.0% (6/10);2株多耐菌(Ab、Pa各1株),多耐菌携带率22.0%(2/9).泛耐菌携带率与多耐菌携带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株检出Ⅰ类整合子,其中6株泛耐药(Ab3株,Pa2株,Sm1株),携带率60.0%(6/10);5株多耐药菌(Pa3株,Ab、Cm各1株),携带率55.6%(5/9),泛耐菌携带率与多耐菌携带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株同时检出 acc(6')-Ib cr和intI1,qnrA和intI2、intI3均阴性. 结论 本组临床分离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与acc(6') Ib-cr和intI1有关,与qnrA,intI 2 andintI 3无关.acc(6') Ib-cr携带率泛耐菌高于多耐菌,而intI1携带率无显著差异;2种基因在Ab和Pa的检出率较高且相近.

  • 含有芳杂环片段的喹诺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体外抗病毒活性

    作者:李宵宁;殷金秋;柴芸;李玉环;高荣梅;刘明亮

    目的 设计合成一系列含有芳杂环片段的喹诺酮类化合物,并评价其体外抗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和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活性.方法 N-芳杂环基哌嗪与喹诺酮母核化合物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目标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MS和HRMS确证.CPE法测定所有目标物对细胞的TC50及对HCMV和HSV-1的IC50值.结果 合成了22个喹诺酮类化合物(包括先导物WC5).部分目标物对HCMV和(或)HSV-1有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19对HSV-1的IC50为(2.18±0.30)μg/ml,略弱于WC5的(1.68±0.25)μg/ml.结论 丰富了喹诺酮类化合物抗病毒构效关系,并为下一步设计合成活性喹诺酮类化合物奠定基础.

640 条记录 1/32 页 « 12345678...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