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국제검험의학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30
  • 国内刊号: 50-117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26
  • 曾用名: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实时荧光PCR同时检测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菌

    作者:崔天星;杨瑞先;赵大鹏;孙梦茹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检测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分别针对沙门菌invA基因、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菌hlyA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进行多重实时荧光PCR(TaqMan)检测.结果 经过对多重实时荧光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对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菌检测的灵敏度达到11.5 fg和25.5 fg.结论 实时荧光PCR能够有效地同时检测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菌,并且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 血清肿瘤相关抗原125水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中的作用

    作者:余文辉;梁广佳;李忠新;刘丹瑶;王霞灵

    目的 研究血清肿瘤相关抗原125(CA125)水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危险分层中的作用.方法 对68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修正的美国生育学会标准分期,将Ⅰ、Ⅱ期定为低危组(276例),Ⅲ、Ⅳ期定为高危组(409例).用F检验统计不同盆腔状态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应用多元回归分析血清CA125水平升高的意义,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术前血清CA125水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危险分层的应用价值.结果 高危组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分别为(115.6±8.5)IU/ml及(35.3±2.2)IU/ml,P<0.01.再者,腹膜黏连,网膜、卵巢、输卵管、结肠和后穹隆黏连或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P<0.01,F检验).将ROC曲线临界值定为65 IU/ml,其敏感度为76%,特异度为71%,阳性预测值(PPV)为76%,阴性预测值(NPV)为93.2%.结论 血清CA125检测可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危险分层,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研究

    作者:颜英俊;糜祖煌;刘华;杨明清;黄文方

    目的 分析该院2005年1~12月临床分离的3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征以及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应用BD 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检测采用K-B法.应用PCR方法检测12种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分别为TEM、SHV、CARB、OXA-10、PER、VEB、GES、DHA、IMP、VIM、GIM、SPM.结果 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除对阿米卡星100.00%敏感外,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为48.00 %~55.00%,对第3、4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喹诺酮类等抗生素抗菌活性差,敏感率为3.22%~29.03%.对美洛配能29.03%敏感,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氯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全部耐药.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TEM、CARB、DHA、IMP阳性率分别为5.9%、32.4%、14.7%、17.6%,而SHV、OXA-10、PER、VEB、GES、VIM、GIM、SPM均为阴性.结论 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除对阿米卡星敏感外,对其他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携带TEM、CARB、DHA、IMP基因是本组试验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

  • 创伤后伤口感染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杨雅琼;王学民;朱洪涛;韩伟桐

    目的 探讨创伤患者伤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伤口感染的防治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06年3年中自我院创伤患者伤口分泌物中分离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自住院患者伤口分泌物分离的病原菌共计836株.伤口感染菌中革兰阳性菌占56.2%,革兰阴性菌占43.8%.伤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药敏结果显示,所调查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较为严重,并呈多重耐药.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治疗,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好.对于革兰阴性杆菌,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 了解创伤患者伤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耐药特点,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合理有效的用药方案,对控制患者伤口感染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不同基因型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状况分析

    作者:刘成永;高玉金;侯远沛;杨友国

    目的 研究不同的HBV基因型前C区的第1 896位、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第1 762位和第1 764位双变异的规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基因芯片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验HBV-DNA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2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186例、肝硬化(HLC)69例、肝细胞癌(HCC)26例、重型肝炎(FHF)34例的基因型和部分点突变,并比较基因型与基因变异、临床类型与基因变异的关系.结果 各临床型间第1 762位和第1 764位双变异差异显著,ASC组与CHB组、HLC组、HCC组和FHF组相比较,χ2分别为10.898 5、42.408 6、14.015 9、21.732 4,P分别为0.001 0、0.000 0、0.000 2和0.000 0;基因型B与C型的第1 762位、第1 764位双突变相比,χ2=48.139 5,P=0.000 0.结论 基因型的存在决定了HBV的某些其他基因变异的方向和频率,从而也决定了因此而造成的肝损伤的程度.

  • 免疫固定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朱宇芳

    目的 对多发性骨髓瘤(MM)疑诊患者进行血清电泳技术分析,以指导MM的诊断,并对MM进行型别鉴定.方法 对患者血清进行蛋白电泳,发现M蛋白带后,作免疫固定电泳进行型别鉴定.结果 血清蛋白电泳发现M蛋白条带46例,IgG λ型20例,IgG κ型11例,IgG λ+κ型1例,IgA κ型6例,IgA λ型3例,IgM κ型3例,κ、λ轻链型各1例.结论 电泳方法能够快速而又准确地发现分泌M蛋白的MM并对MM进行分型,对MM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 3种克雷伯菌产β-内酰胺酶分析

    作者:陈艳清;邝兆威;贾建

    目的 研究3种克雷伯菌所产各种β-内酰胺酶(β-lase)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多底物纸片法(协同法、拮抗法)、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认试验、AmpC酶检测法检测51株克雷伯菌属[产酸克雷伯菌(K.ox)23株,肺炎克雷伯菌臭鼻亚种(K.oz)18株,土生克雷伯菌(K.te)10株]所产各种β-lase.结果 (1)51株克雷伯菌属β-lase总检出率为80.4%,其中单独产青霉素酶、广谱酶、ESBLs菌株分别为7、4、21株,产ESBLs菌株总数32株(62.8%),未检出头孢菌素酶和碳青霉烯酶:产复合酶11株(21.6%),均产AmpC酶+ESBLs.(2)在4种产酶形式中,K.te检出率分别10.0%、10.0%、20.0%、20.0%;K.oz检出率分别5.6%、5.6%、33.33%、27.8%;K.ox检出率分别13.0%、8.7%、56.5%、17.4%.结论 (1)本组51株克雷伯菌属产β-lase总检出率很高,其中K.ox高;(2)4种产酶形式以AmpC酶、ESBLs为主,未检出头孢菌素酶和碳青霉烯酶,各种克雷伯菌属菌所产各种酶的检出率不同.

  • 构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参照品判断基因分型的探讨

    作者:吴秀娟;张大军;杜绍财;张金燕

    目的 利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参照品判断HBV基因分型.方法 自行制备HBV-S区基因参照品A、B、C、D型并测序及比较同源性,利用限制性内切酶MboI、EarI酶切参照品和样品扩增产物,从而确定样品基因型.利用该方法对克拉玛依地区272例HBV-DNA阳性血清基因分型.结果 测序证实,HBV基因参照品与39例GenBank序列同源性均在96%以上.272例样品成功分型241例(88.6%).检出B、C、D型,未检测到A型.抽检12例测序同源性大于96%.结论 依据基因参照品核酸碱基片段大小判断分型,简明直观,适用于大样本的筛检及临床应用.

  • 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A199和癌胚抗原变化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李扬;林章礼;郑衍平;吴和顺;张敬成;施广石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肿瘤相关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0~3个月血清CA199和CEA值,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血清CA199和CEA在大肠癌根治术或姑息术术后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实行根治术的表达率显著下降(P<0.05),而实行姑息术的表达率下降不明显(P>0.05).(2)血清CA199和CEA在大肠癌管状腺癌和黏液腺癌术后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乳突状腺癌下降不明显(P>0.05);管状腺癌术后的表达率明显下降(P<0.05),乳突状腺癌术后的表达率下降不明显(P>0.05),黏液腺癌术后仅CEA表达率有明显下降(P<0.05).(3)血清CA199和CEA在A期、B期大肠癌术后的表达水平和表达率均明显下降(P<0.05),CA199在C期、D期术后表达水平和表达率的变化不同步,而CEA的变化则趋于一致;不同Dukes分期大肠癌CA199和CEA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二者表达水平随分期进展而上升,但表达率递增并不明显(P>0.05).(4)大肠癌术前CA199与CEA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显著高于CA199单项(P<0.05),与CEA单项比较,虽敏感度有所上升,但幅度不明显(P>0.05);大肠癌术后CA199和CEA联检的敏感度与单项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A199和CEA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好这些规律和特点有助于判断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有助于评估手术效果和预测首程化疗疗效,为判断预后、及早发现术后复发患者提供参考依据.

  • 地鳖虫纤溶活性蛋白组分的提取及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作者:林静华;吴映娥;蔡应木;李兴暖;韩雅莉

    目的 探讨地鳖虫纤溶活性蛋白组分的提取及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使用硫酸铵沉淀、DEAE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G-75凝胶层析的方法,从地鳖虫体内提取出纤溶活性蛋白并检测其活性,研究其体外抗肿瘤的作用;并通过噻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地鳖虫纤溶活性蛋白对2种肿瘤细胞(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和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增殖抑制及周期的影响.结果 (1)地鳖虫体内存在具有纤溶活性的纤溶活性蛋白;(2)地鳖虫纤溶活性蛋白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与剂量和时间密切相关;(3)随着地鳖虫纤溶活性蛋白浓度的增加,G1期细胞数量明显减少,G2/M期的细胞数量有所增加.结论 地鳖虫纤溶活性蛋白具有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

  • 多种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金梅

    目的 探讨细菌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免疫学诊断、生物化学检测、结核菌素试验、诊断性治疗7种不同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50例肺结核(TB)患者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多项诊断性检查对患者进行分析,以诊断可能存在的活动性肺结核.结果 在鉴别引起TB的结核性分支杆菌属方面,目前为大家所熟知的临床上几种常用诊断手段各有优劣.受试者接受各项基本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细菌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生物化学检测、结核菌素试验、诊断性治疗.结果 显示,不同诊断性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下:分支杆菌培养分别为73%和100%;PCR分别为74%和90%;胸部X线检查分别为68%和70%;结核菌素试验分别为94%和20%;血清学检查分别为33%和87%;痰液涂片检查分别为30%和100%;生物化学检测分别为12%和90%.结论 目前尚未发现存在一种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肺TB诊断性检测手段,但多种检查联合应用是佳选择.

  • 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与HBV感染和复制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学梅;林丁;甘晓协;张达容;刘预

    目的 研究血清前S1抗原(PreS1)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复制的相关性.方法 同时测定458例乙型肝炎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BV-DNA载量、PreS1和HBeAg.以HBV-DNA载量为标准,进行PreS1和HBeAg比较.结果 HBV-DNA载量小于103拷贝/ml的223例中PreS1阳性102例(45.74%),HBeAg阳性16例(7.17%);PreS1和HBeAg与HBV-DNA载量等级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32 9和0.971 8;PreS1和HBeAg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72.77%、52.34%,特异性分别为54.26%、92.8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2.64%、88.4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41%、64.89%,准确率分别为63.76%、72.05%.结论 随HBV-DNA载量的升高,HBeAg的检出率显著提高,PreS1的检出率次之;PreS1与HBV-DNA有一定相关性,但其相关程度不及HBeAg.

  • AmpC酶实验检测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长海;沈定霞

    AmpC酶是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一种β-内酰胺酶,能水解包括第3代头孢菌素在内的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目前临床实验室标准化机构(CLSI)尚未推荐检测AmpC酶的方法,现列举几种常见的临床实验室检测AmpC酶方法,各临床实验室可根据各自的情况加以借鉴.

  • 胱抑素C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顾万建;张春兵

    胱抑素C(Cys C)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13×103的非糖基化蛋白质,在有核细胞中合成并很快分泌到细胞外,是体内胱氨酸蛋白酶主要的抑制剂.近来发现心血管疾病(CVD)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心肌梗死及脑血管疾病(CVD)患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过度表达,而Cys C严重缺陷,它们的不平衡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现就Cys C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 重症肌无力患者自身抗体及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牛广华;孙旭;张静生

    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中,除了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以外,还有横纹肌抗体、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突触前膜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及一些与重症肌无力发病密切相关的蛋白(如碳酸酐酶Ⅲ、血清P9-ZFD蛋白、p10 mRNA所编码的蛋白等)存在.现对它们的免疫机制以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基因芯片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张琳琳;梁艳;李顺君

    基因芯片技术是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将成千上万个DNA或寡核苷酸片段固定在玻璃、尼龙膜或硅片等载体上,与标记的样品探针杂交,分析样品中基因表达、基因序列、基因突变和多态性变化等情况,是一种大规模、高效率的基因组分析技术.随着该技术日臻成熟,现已有商品化的基因芯片用于临床病原微生物、肿瘤、血液病等的检测,掀起了一场现代检验医学领域的新技术革命,并有望使"芯片实验室"和床旁检测成为可能.

  • VCAM-1、ICAM-1与造血干细胞的动员、归巢及作用机制

    作者:王改琴;吴宏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两种黏附分子,其在正常骨髓造血与非造血细胞的表达是构成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相互识别与黏附的主要基础,可参与造血干/祖细胞的动员、归巢、增殖和分化等.对VCAM-1和ICAM-1在造血干细胞动员和归巢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将为由此而进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 鼠疫耶尔森菌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因子的研究进展

    作者:石丽媛;白丽;于国林

    鼠疫耶尔森菌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因子(Pla)是鼠疫菌特有的pPCP1质粒编码的细胞表面蛋白酶,介导了耶尔森菌外膜蛋白(YOPs)在体外的降解,具有温度依赖的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和凝固酶活性,可致纤溶酶原激活和α2抗纤溶酶失活,是鼠疫菌从皮下感染扩散到循环系统的重要毒力因子,是黏附素也是侵袭素,在鼠疫耶尔森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Pla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鼠疫菌的致病机制,寻找更好的鼠疫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现对Pla的基因、活性、毒力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 PER型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作者:李金钟;李中华;刘利平

    PER型β-内酰胺酶属于Ambler分类的A类和Bush分类的2be亚群,为丝氨酸β-内酰胺酶,迄今发现3种,即PER-1、PER-2和PER-3.其特点是可水解氧亚氨基头孢菌素和氨曲南,其活性可被克拉维酸所抑制,但对氯唑西林和EDTA不敏感.PER-1主要见于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和鼠伤寒沙门菌;PER-2主要见于肠杆菌科细菌,如沙门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等.

  • 线粒体基因突变与糖尿病

    作者:刘松梅;刘兵;周新

    线粒体基因缺陷型糖尿病按照新的糖尿病分型标准应属于β细胞功能遗传缺陷的特殊类型糖尿病.现对线粒体的分子遗传学特点、与糖尿病相关的线粒体基因突变位点以及线粒体基因缺陷型糖尿病发病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 DNA 线粒体 突变 糖尿病
  • 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与重型肝炎预后关系的探讨

    作者:覃运荣;谢建洲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低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预后不同将92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死亡组(43例)和存活组(49例),检测其PTA水平,从PTA水平和PTA降低的严重程度来比较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转归.结果 重型肝炎死亡组PTA水平为(24.31±5.51)%,存活组PTA水平为(43.25±7.6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A水平为30%~40%、20%~30%、10%~30%、<10%时病死率分别为11.8%、41.3%、73.9%、100.0%,相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A的降低和严重程度与重型肝炎的预后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是诊断重型肝炎的标准之一,是衡量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判断疗效、评估预后的一项敏感和可靠指标.

    关键词: 肝炎 凝血酶原 预后
  • 血清AFP、CEA、CA199、TPS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敏华;陈燕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AFP、CEA、CA199、TPS含量,用SPSS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肝癌组血清AFP、CEA、CA199、TPS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CEA、CA199、TPS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63.41%、31.71%、51.22%、82.93%,仅CEA与TPS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FP分别联合CEA或CA199或TPS的阳性率分别为82.93%、80.49%、87.80%,它们与AFP单项检测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FP同时联合CEA、CA199、TPS 4项的阳性检出率高达95.12%,与AFP单项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AFP、CEA、CA199、TPS 4项联合检测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216例葡萄球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赵晓姬;张素芬;潘淑;李向东

    目的 探讨该院近2年葡萄球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 对2005~2006年自该院患者标本分离的葡萄球菌及耐药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葡萄球菌216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90株(41.7%)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6株(58.3%),感染分布以伤口(40.7%)、呼吸道(21.8%)及血液(17.6%)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72.2%及81.7%,除万古霉素、替考拉林、呋喃妥因及青霉素外,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株耐药性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株(P<0.05),且呈现多重耐药,对万古霉素、替考拉林及呋喃妥因未产生耐药性.结论 微生物室应高度重视MRS株检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及防止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 新乡地区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的年龄分布状况研究

    作者:刘怀慧;齐振普;张敏;崔秀芹;董予新;廖卫

    目的 研究新乡地区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的年龄分布状况,为预防和诊断甲状腺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5年3月~2006年9月间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的患者共3 000例为研究对象,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TSH、T3、T4、FT3、FT4,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对方法学和试剂性能包括灵敏度、特异性、不精密度、不准确度进行评价后,建立了新乡地区正常人群的参考值.在此基础上对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主要分布在21~60岁之间,性别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36,P<0.00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则在11~60岁之间呈均匀分布,虽然在31~40岁有一峰值,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42,P=0.604).结论 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升高的趋势.与传统观念不同,甲亢患者有向老龄化发展的趋势,甲减则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

  •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稿约

    作者:

    关键词: 医学会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读(作)者网络会员入会通知

    作者:

    关键词: 医学杂志 网络 会员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作者:

    关键词: 医学杂志 征订
  •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简讯

    作者:

    关键词: 医学会 医学杂志
  • 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的钩镰效应:附2例假低值报告

    作者:何思春;王利君;王修石;胡莉娜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nic gonadotropin,hCG)定量测定对滋养层肿瘤的辅助诊断,特别是疗效评估起着重要作用,其变化是疗效评估的依据.

  • 雅培C18200生化免疫联体机常见故障及简易解决方案

    作者:杨玉然;程广霞;田建军

    本科于2004年购进美国雅培公司C18200生化免疫联体机,经过3年的使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了以后更好地工作,对该机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了总结,与使用该仪器的同行共同探讨.

  • 乙肝表面抗原室内质控的失控分析评价

    作者:李珩;宾利;梁建群;李世坚

    目的 通过评价、分析乙肝表面抗原的室内质量控制的失控原因,为改善工作质量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统计乙肝表面抗原的室内质量控制的失控记录,汇总其失控的原因.结果 室内质控达不到试剂盒和质控的基本要求的失控发生频率是14/3 224(0.4%),而且,这类失控是比较容易追踪的,与操作者的操作失误相关,而质控品的吸光度/临界值(S/CO)比值在Levy-Jenning质控图上超过-x±3s的失控的原因多种多样,其总体的失控率是167/3 224(5.2%).结论 室内质控的分析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出现失控的时候,坚持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一次追踪分析,尽量查找原因,形成一种制度化的工作程序,从而保证工作质量.

  • 结核病的共感染因子假说

    作者:安小平;童贻刚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呈现卷土重来的趋势.尽管已知结核杆菌是该病发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是不同的人感染结核杆菌后的结果却大不相同,其原因尚不可知.近来有人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提出结核病存在共感染因子的假说,认为一种尚不为人所知的性传播病毒的感染导致某种特定的免疫缺陷,致使机体不能控制结核杆菌感染.如果这一假说能被证实,将对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产生重大影响.

  • 2007年CLSI文件M100-S17主要更新内容介绍

    作者:孙长贵;成军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每年均要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操作标准的结果解释部分进行更新,现主要介绍2007年CLSI文件M100-S17更新内容,以供微生物学检验人员参考.

国际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