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在血小板减少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陈玮;刘晨;张秀莲;张伟华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常被认为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检查的典型改变,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结缔组织病、脾功能亢进、巨幼细胞性贫血等疾病也可以表现为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成熟受阻.本文对我科2003--2008年骨髓表现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伴外周血小板减少的病例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 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在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梁影

    目的 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在巨幼细胞性贫血(M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MA患者32例为MA组,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患者22例为MDS组,另选取体检的健康人员24例为对照组,检测其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MA组患者的LDH水平、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MDS组、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MA组LDH升高的阳性率高于MDS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血清乳酸脱氢酶是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敏感指标,可作为诊断该病的常规检验指标之一,对于鉴别该病与未伴有原始细胞增多的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 骨髓细胞形态检验在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炯;张静亚

    目的 研究骨髓细胞形态检验在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难治性贫血患者为RA组,3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为MA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骨髓细胞形态检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外周血象特征、骨髓细胞形态检验结果、巨幼变红细胞胞体直径.结果 RA组患者的有核红细胞PAS阳性率显著高于MA组(P<0.05),红系病态、粒系病态、淋巴样小巨核比例均显著高于MA组(P<0.05),巨幼变原始红细胞、巨幼变早幼红细胞胞体直径均显著小于MA组(P<0.05).结论 骨髓细胞形态检验在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中的临床价值高.

  • 骨髓形态检验在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恒

    目的:研究骨髓形态检验在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难治性贫血患者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各45例,难治性贫血为对照组,巨幼细胞性贫血为试验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骨髓形态检验,之后对比两者的检验结果。结果对照组骨髓形态中的红系细胞病态、细粒细胞病态、淋巴样小聚核细胞的百分率以及有核红细胞 PAS 阳性率均高于试验组(P <0.05)。结论在难治性贫血患者的骨髓检测中,应当侧重于巨核系病态造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应侧重观察巨幼变幼红细胞胞体,此外核红细胞 PAS 阳性率也有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方法

    作者:许振华

    目的:探讨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贫血患者90例,将其中45例难治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45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骨髓形态检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红系巨幼变、粒系巨幼变所占百分比、幼稚红细胞与幼稚粒细胞所占百分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红系细胞病态和粒系细胞病态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但难治性贫血应关注到病态造血情况,巨幼细胞性贫血则要关注巨幼变红细胞情况,难以区分两者时可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确诊.

  •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对比观察

    作者:张冬梅

    目的:探讨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差异.方法:收治贫血患者75例,其中难治性贫血37例,巨幼细胞贫血38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骨髓形态进行检测.结果:难治性贫血患者的中粒系病态、红系病态、淋巴样小巨核的发生均高于巨幼细胞贫血患者(P<0.05).结论:骨髓形态学检查结果在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极高的价值.

  • 哪些情况需要做骨髓穿刺

    作者:王质彬

    骨髓穿刺是血液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重要的操作技术之一.只有成功的骨髓穿刺(简称骨穿),才能有利于正确诊断,有利于指导治疗,有利于预后的合理推测.哪些情况需要做骨穿?1.确诊各种血液病,如各类白血病、各种恶性淋巴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 全血细胞减少的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分析

    作者:杨海平;赵小强;王海玲;胡萌

    目的:研究全血细胞减少的巨幼细胞性贫血(MA)患者生化结果对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分析50例MA的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检测结果与MDS、再生障碍性贫血、健康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MA组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乳酸脱氢酶、胆红素同时增高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首先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可作为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 某院2014—2017年老年人贫血病因的分析

    作者:李云霞;陈静

    目的 了解老年人住院患者中贫血的类型及原因.方法 选择2014-2017年共计160例该院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排除急性失血性疾病、血液病和已确诊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结果 160例患者中,引起贫血的原因主要为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分别占46例(28.5%)和24例(15.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4例(8.8%)、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5例(3.1%)、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1.3%)、肾性贫血8例(5.0%)、低蛋白血症9例(5.6%)、慢性消化道疾病37例(23.1%)(包括出血性胃炎,胃癌,胃十二指肠溃疡痔疮出血等)重型糖尿病5例(3.1%),长期素食5例(3.1%),牙齿脱落、咀嚼功能减退5例(3.1%).结论 贫血是老年人常见的病理改变,营养不良性贫血所占比例高,老年人贫血症状多不典型,很少有以贫血为主诉就诊或住院者,应引起高度重视,老年人以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为主,其发生原因多与慢性消化性疾病,营养摄入不足和吸收不良等有关.

  • RDW动态变化对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影像

    作者:张建华

    应用SF-300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分析仪对2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NMA)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内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三项指标观察和分析.结果 表明了随着NMA的治疗缓解.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所回升,而RDW先有所回升的趋势,当产生一个峰值后,开始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RDW的动态变化对NMA的疗效观察和预后估计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伴发Charles Bonnet综合征的诊治及分析

    作者:陈鹏;刘安平;刘基铎;杨志文;何靖;马萌

    维生素B12缺乏在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同时,还经常并发神经系统病例损害,包括周围神经系统病变、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痴呆、帕金森综合征[1],而且少数维生素B12缺乏患者还可并发精神障碍.本文报道2例维生素B12缺乏患者并发以复杂性幻觉为主要表现的Charles Bonnet综合征,并对维生素B12缺乏合并Charles Bonnet综合征进行分析.

  • 巨幼细胞性贫血68例骨髓检查临床分析

    作者:李莉

    目的:观察分析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象、血象细胞形态学特点,探讨MA 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 年1 月~2012 年1 月在我科收集的68 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巨幼细胞性贫血外周血以大卵圆形红细胞为主;骨髓巨幼红细胞超过10%,伴有巨幼变粒细胞及核分叶过多、颗粒减少的巨核细胞.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是MA 诊断的依据,但注意与MDS、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6)、溶血性贫血等鉴别诊断.

  • FA、VitB12与Hcy检测对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王秀芹;荣爱红;陆紫敏;严惟力

    目的 分析对比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M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21例老年MA患者和81例老年MDS患者的外周血像、血清造血原料水平、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同型半胱氨酸等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MA组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胆红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MDS组(P<0.05);MA纽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维生素B12铁蛋白明显低于MDS组(P<0.05).两组间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叶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怀疑MA或MDS的老年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铁蛋白对于MA和MDS的鉴别诊断价值小,而叶酸、维生素B12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可用于两者鉴别,对于基层医院无条件检测叶酸、维生素B12的情况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提示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为MA与MDS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血清SF、LDH及骨髓细胞形态学表现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丽娟;吴亚兵;韩少玲

    目的 探究血清铁蛋白(SF)、乳酸脱氢酶(LDH)及骨髓细胞形态学表现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巨幼细胞性贫血(MA)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MDS患者40例(MDS组)与MA患者40例(MA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外周血涂片检查及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分别通过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速率法检测血清SF、LDH水平,且以同期健康体检40例正常人员(对照组)血清SF、LDH水平为对照.结果 MA组出血症状发生率15.00%,显著低于MDS组的47.50%(P<0.05),贫血、感染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组外周血涂片可见细胞总数、单核细胞正常形态、单核细胞异常形态比例均显著大于MDS组,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小于MDS组(P<0.05);MA组粒系、红系、巨核系病态造血与MDS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MA组原始细胞、核型异常所占比例均显著小于MDS组(P<0.05);MA组、MDS组血清SF、LD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A组血清SF水平显著低于MDS组、LDH水平显著高于MDS组(P<0.05).结论 MA患者相比MDS患者血清SF显著降低,而LDH水平显著升高,两者骨髓细胞形态学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征象,血清SF、LDH水平及骨髓细胞形态学对MA、MDS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 47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血清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柯勇

    目的:研究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血清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将2012年11月-2015年11月的47例巨幼细胞性贫血病人纳入本研究(巨幼细胞性贫血组,MA组),并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总蛋白(TP)、清蛋白(Alb)、铁蛋白(FER)、转铁蛋白(TRF)以及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并分析不同类型MA、不同程度贫血以及治疗前后MA病人的血清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A病人的TP、Alb以及FER明显的低于对照组,TRF和sTfR水平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轻度贫血MA病人TP、Alb以及FER明显的高于中、重度病人,TRF和sTfR水平明显低于中、重度病人,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中度贫血MA病人TP、Alb以及FER明显高于重度病人,TRF和sTfR水平明显低于重度病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治疗后,MA病人TP、Alb以及FE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TRF和sTfR水平明显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TP、Alb、FER、TRF和sTfR蛋白水平能够为MA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骨髓形态差异在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敏;李以贵;聂大年;龙静

    目的:探讨骨髓形态差异在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200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贫血患者,依照临床诊断分为巨幼细胞性贫血组(megaloblastic anemia,MA)和难治性贫血组(refractory anemia,RA),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骨髓形态、血象检查及外周血涂片结果、红系巨幼变率及有核红细胞数.结果:MA组患者出现发热、出血、消化系反应、脾大、疲乏无力、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率、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细胞含量与RA组相似,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组患者红系病态、粒系病态、幼稚粒细胞、淋巴样小巨核百分率、PAS阳性率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均明显低于RA组(P<0.05),而红系巨幼变率(90.00%)明显高于RA组(10.00%)(P<0.05),而MA组幼稚红细胞百分率(53.33%)与RA组接近(60.00%).结论: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患者大多数临床表现、外周血涂片结果较为一致,RA组骨髓形态检验在诊断时应重点观察淋巴样小巨核细胞,而在MA组则应强调红系巨幼变的胞体,有核红细胞百分率(PAS)可作为临床诊断参考.

  • 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粒细胞分化抗原表达特征

    作者:周海涛;柯培锋;沈文红;陈苏宁;王国征

    本研究探讨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患者骨髓(bone marrow,BM)粒细胞的分化抗原(cell differentiation antigen,CD)变化.结合骨髓象、血象、血清叶酸、Vit B12含量、细胞遗传学以及有关分子生物学检查等资料,对13例MA患者骨髓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总结MA患者骨髓粒细胞相关特异性分化抗原CD13、CD33、CD15的表达及粒细胞前向散射光(forward scattering light,FSC)、侧向散射光(side scatter light,ssc)的信号强度变化特点并与正常人群比较.结果表明:MA患者和正常人的粒细胞表面CD13、CD15、CD33的表达率分别为(44.53±16)%、(96.16±2.67)%、(80.81±14.71)%和(62.33±11.02)%、(99.53±0.46)%、(70.00±7.81)%,其中MA粒细胞CD13、CD15表达率下降(P<0.01),CD33表达率增高(P<0.01).MA患者和正常人的粒细胞CD13、CD15、CD33、SSC、FSC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分别是3.39±1.41、14.29±6.59、1.95±0.94、478.78±70.43、633.46±75.53和5.12±1.15、20.67±5.13、1.04±0.17、332.00±38.16、537.00±16.70,其中MA粒细胞CD13、CD15的MFI值下降(P<0.01);而FSC、SSC和CD33的MFI值增高(P<0.01和P<0.05).结论:MA患者粒细胞不仅在形态学上表现为成熟障碍,而且其分化抗原的表达也呈现成熟障碍的特征,这对于临床上诊断MA具有一定的意义.

  • 老年与青少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比较

    作者:彭嵘;邹立军;杨黎娟

    目的 探讨老年与青少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129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分为老年组(n=83)和青少年组(n=46),分析两组患者贫血的原因和误诊情况.比较骨髓象、外周血象等检查资料.结果 老年和青少年患者贫血原因中均以摄入不足比率高(老年31例,37.35%;青少年29例,63.04%).老年患者的骨髓象以活跃、明显活跃的比率较高,而青少年患者以极度活跃和明显活跃为主.老年组患者外周血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均显著低于青少年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比率显著高于青少年组(P均<0.05).老年患者中误诊27例,误诊率为32.53%,显著高于青年组的6.52%.两组治疗后血常规均回复正常,但老年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29.3±3.8d)显著长于青少年组(19.9±2.1 d).结论 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因临床症状非特异而易误诊,其主要病因在于维生素B12、叶酸的摄入不足,表现为全血细胞水平下降者的比率更高,临床上需要积极掌握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特点,对降低误诊率、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 巨幼细胞性贫血100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丽;赵丽萍

    目的 了解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发病原因及发病的年龄特点. 方法 通过分析病史,结合临床资料,总结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发病原因及发病的年龄特点.结果青少年及老年人是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高发人群;膳食习惯异常为诱因,膳食结构不合理、口腔疾患、胃部疾病以及各种生物、社会精神因素引起的不良生活方式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 结论 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营养,改善膳食结构是治疗及预防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重要措施.

  •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致昏迷1例

    作者:孙艳霞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是由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影响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生物合成所致大细胞性贫血.除红系外,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也有巨幼变,可致全血细胞减少.本病可以说是全身病变的血液学表现.本文报道一例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导致昏迷一例.

255 条记录 1/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