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在血小板减少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陈玮;刘晨;张秀莲;张伟华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常被认为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检查的典型改变,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结缔组织病、脾功能亢进、巨幼细胞性贫血等疾病也可以表现为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成熟受阻.本文对我科2003--2008年骨髓表现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伴外周血小板减少的病例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 两种不同方法在黑热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肖兴东;杨福荣;李建新;吴江;焦彩红

    目的:比较用骨髓检查和rK39试纸条2种不同方法对于临床黑热病现症患者检测的效果.方法:以rK39试纸条样品带区出现红色条带为阳性,骨髓检查中查到利什曼原虫为阳性,并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对诊断黑热病的效果.结果:检测病例372例.354例做骨髓检查,阳性254例(阳性率(71.75%),阴性100例,未做18例(rK39均阳性);做rK39检测125例,阳性110(阳性率88.0%),阴性15(骨髓检查阳性13例);骨髓+rK39均做107例,双阳性51例,双阴性2例,骨髓阳性,rK39阴性13例,骨髓阴性,rK39阳性41例.结论:两种方法单一阳性检出率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说明rK39试纸条法在诊断黑热病中更具有优势,该法快速、简便、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费用相对低、患者痛苦小,更适于黑热病的诊断.骨髓检查做为病原学检查,是确诊实验,两者结果应互为参考.

  •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骨髓涂片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牟辉

    目的:分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骨髓涂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骨髓涂片上直接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标记进行明确诊断.结果: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可达到准确鉴别诊断的要求.结论: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肿瘤性骨髓涂片进行抗原标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明确疾病的鉴别诊断.

  • 探讨骨髓检查和rK39试纸条方法对临床黑热病表现症患者检测效果

    作者:陈曦阳;杨柳莹;赵仪;凌攀;王晓风

    目的 对用骨髓检查与rK39试纸条方法对黑热病表现症患者的检测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4例黑热病表现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行rK39试纸条方法及骨髓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94例患者进行rK39试纸条检查,74例行骨髓检查,未行骨髓检查20例.rK39与骨髓穿刺共查出阳性57例,rk39检测阳性检出率为57.45%,骨髓穿刺检测阳性率为44.59%.rK39试纸条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骨髓穿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70例患者行葡萄酸锑钠治疗,有效68例,无效2例.其中54例经rK39试纸条检测阳性者治疗均有效,4例rK39试纸条检测可疑患者2例治疗有效.结论 rK39试纸条对黑热病表现症的检出率高,同骨髓检查相比,rK39试纸条法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与敏感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肝血色素沉积症2例

    作者:贾杭若;王爱忠;姚晨

    例1女性,30岁.乏力3年余,右肋隐痛伴间歇性轻度黄疸1年余,尿黄半年.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肿大.B超示脾大(厚5.3 cm),肝大小正常.实验室检查:ALT正常;IBIL31.2μm/L,各型肝炎抗原抗体标志物均(-);Hb78g/L,RBC 4.02× 1012/L;WBC 5.0×109/L,N 52%,L46%,M2%;外铁(卅),内铁70%;网织红3.1/L,PLT154× 109/L.有长期服用铁制剂药物史,并曾3次接受输血.骨髓检查:骨髓增生介于明显活跃与极度活跃之间,M:F=0.2:1,红系增生明显活跃占74%,中晚幼红尤其明显,易见双核幼红细胞.临床诊断:溶血性贫血原因待查.

  • 伴有RS细胞样细胞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

    作者:刘艳辉;庄恒国;罗东兰;骆新兰;许洁

    患者男,70岁.不明原因腹胀2个月余,不易缓解,无明显腹痛,无发热及胸闷.于当地医院行胸腹CT发现左肺下叶感染并左侧胸腔大量积液,纵隔淋巴结稍大,脾大及腹膜后淋巴结广泛肿大,于2005年3月20日入本院.体检发现左上肺可闻及湿啰音,左下肺呼吸音减弱,叩诊实音,右中上腹可触及3 cm×5 cm肿块,边界较清,有压痛,质硬.肝肋下3 cm,脾肋下4 cm,质中,无触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CT显示腹膜后及腹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可能性大,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血常规及骨髓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临床印象:胸腔积液待查,消化道肿瘤?剖腹探查中发现腹腔积液300 ml,腹膜后凹凸不平肿物,取楔形活检.

  • 骨髓活检组织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和分型

    作者:肖家诚;金晓龙;袁菲

    目的探讨组织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基因重排在淋巴瘤骨髓侵犯的病理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对62例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骨髓活检组织,分别做了组织学、EnVision法观察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和TCRγ基因重排检测.结果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的异型淋巴细胞呈小梁间结节状或散在分布,有时可见假滤泡结构.滤泡型淋巴瘤(FCL)表现为结节性小梁旁或小梁间的浸润,结节内小淋巴样细胞松散聚集.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主要为小梁间弥散浸润,在小而圆的淋巴细胞间可见散在数量不等的浆细胞样淋巴细胞.边缘区淋巴瘤(MZL)则见模糊的或界限不清的小梁间或小梁旁结节,一些细胞胞质透明.套细胞性淋巴瘤(MCL)异型细胞小到中等大小,缺乏副免疫母细胞和假滤泡.毛细胞性淋巴瘤(HCL)瘤细胞胞膜多清晰,胞质丰富透明,常形成荷包蛋样表现.霍奇金病可见大核瘤细胞,核仁明显.T-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浸润骨髓主要为小梁间间质性散在或弥漫分布,胞质多透明,核有芋艿样或脑回状改变,DLBL造血细胞间体积大的瘤细胞散在或弥漫分布.CD3对T细胞来源、CD20和CD79对B细胞来源淋巴瘤有鉴别诊断价值,cyclin D1和CD5阳性对MCL具有诊断性价值,bcl-2和CD10阳性则对FCL具有诊断性意义,而CLL/SLL除了CD20和CD79阳性外,也可CD5和CD23阳性.HCL的瘤细胞CD25强阳性.CD15、CD30和Fascin也适用于骨髓霍奇金病的诊断.骨髓中CLL/SLL,LPL,MZL及DLBL的IgH重排率(80%、60%、66.7%、70%)及T-NHL的TCRγ重排率(66.7%)较高.结论综合组织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和IgH/TCRγ重排检测,有助于淋巴瘤骨髓侵犯的诊断和分型,有助于发现骨髓中为数不多的淋巴瘤细胞.

  • ZAP-70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中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齐茸杰;张培红;邱录贵;方立环;杨晴英;孙福军;陈辉树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病理学特点及ZAP-70蛋白表达的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回顾性检测ZAP-70在52例CLL/SLL患者淋巴结和骨髓活检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并随访患者.结果 (1)病理学特征:12例淋巴结呈现均一性成熟小淋巴细胞增生,6例可见增殖中心.40例骨髓中瘤细胞形态与淋巴结的相似,但未见增殖中心.浸润模式分为结节型(9例)、间质型(3例)、混合型(9例)、弥漫型(19例)4种,比较非弥漫型和弥漫型存活率,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199).(2)ZAP-70表达定位在细胞质和细胞核,21例(40.4%)患者ZAP-70阳性,其中因本病或感染等相关因素死亡11例.31例(59.6%)ZAP-70阴性,包括因本病或感染死亡4例.比较二组生存期,阳性组明显较阴性组短(39个月和59个月,x2=6.991,P=0.008).(3)随访51例患者,死亡21例,其中因本病及感染等相关因素死亡15例.结论 CLL/SLL患者ZAP-70阳性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 131例浆细胞性骨髓瘤的病理形态与临床研究

    作者:陈辉树;刘恩彬;王婷婷;杨仁池;方立环;杨晴英;高继勇;于明华;钱林生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骨髓瘤(PCM)的骨髓组织与细胞学类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骨髓活检塑料包埋薄切片,H-G-E、Gomori网状纤维染色及常规骨髓穿刺Wright染色,根据WHO 2001年版浆细胞肿瘤分类进行细胞学分型.结果 131例骨髓活检PCM瘤细胞呈间质型浸润21例(16.0%),结节型46例(35.1%)及塞实型64例(48.9%);分为3种细胞学类型:成熟浆细胞型43例(32.8%),不成熟型81例(61.8%)及多形性型7例(5.3%).成熟浆细胞型发病年龄显著高于未成熟型(P=0.005),骨髓穿刺中瘤细胞数显著低于不成熟型(P=0.003);成熟浆细胞型白细胞及血小板数显著高于多形性型(P=0.024, P=0.002);未成熟型血小板数高于多形性型(P=0.019) ,骨髓胶原纤维增生检出率高于成熟浆细胞型(P=0.000).高危组骨髓胶原纤维增生及骨质破坏检出率高于低危组(P=0.000,P=0.023).37例经1~3个MP或MP+M2方案化疗,有效21例(56.8%),各型的疗效及生存期未见显著差异.结论各型PCM有相对明显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临床表现.PCM的骨髓组织与细胞学分型对骨髓病理学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噬细胞增生与造血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作者:李晓;应韶旭;刘薏芝;陶英;常春康;蒋秦燕;黄薇;石军;浦权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巨噬细胞增生状况与原位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免疫酶标(APAAP)技术(CD68抗原标记)结合DNA末端原位标记(ISEL)分析30例MDS患者(其中低危组21例、高危组9例)骨髓塑料冷包埋切片中巨噬细胞数量和造血细胞原位凋亡状况,并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缺铁性贫血(IDA)12例作对照.结果 (1)MDS患者骨髓切片中CD68阳性细胞数为(29.2±33.0)/mm2,对照组为(21.2±16.7)/mm2(P>0.05); (2) MDS病例凋亡细胞数平均为(71.5±70.9)/mm2, 对照组为(37.3±23.0)/mm2(P<0.05); (3)MDS低危组CD68阳性细胞[(35.5±37.0)/mm2]和凋亡细胞数[(90.7±74.6 )/mm2]均高于高危组[( 14.6±11.7)/mm2和(26.8±33.1)/mm2](P分别<0.05和<0.01);(4)MDS病例CD68阳性细胞数与造血细胞凋亡显示显著正相关;r=0.83,P<0.001;(5)MDS病例骨髓切片中CD68阳性细胞与凋亡细胞不显示位置上的相关性; (6)MDS病例CD68阳性细胞本身存在过度凋亡.结论 MDS存在过度凋亡;MDS低危组凋亡高于高危组;MDS巨噬细胞与造血细胞凋亡具有相关性.

  • 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液病理学特点

    作者:刘恩彬;陈辉树;张培红;李占琦;孙琦;杨晴英;方立环;孙福军

    目的 探讨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的血液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0年4月收集的19例T-LGLL患者的临床资料、骨髓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情况.结果 19例患者中常见的血液学异常为贫血(16例)与中性粒细胞减少(17例).17例外周血涂片可见大颗粒淋巴细胞.骨髓涂片示17例淋巴细胞比例增高(>0.2),15例可见大颗粒淋巴细胞.骨髓活检切片示16例淋巴细胞增多,其中12例为轻至中度增多.骨髓切片中淋巴细胞均为间质型分布,8例可见血窦内分布,4例可见淋巴细胞结节.流式细胞学示13例CD3+ CD4 -CD8+ CD56 CD57+.6例免疫标记不典型,为CD8 1例、CD56+2例、CD57-3例.免疫组织化学示CD3(10/10)、CD57(3/3)、CD8( 6/7)、T细胞胞内抗原-1(TIA-1,6/7)、颗粒酶B(4/7)、穿孔素(1/7)阳性,CD4(4/4)、CD56 (9/9)阴性.T细胞受体(TCR)γ基因重排检测12例阳性(12/17).结论大多数T-LGLL具有典型的血液病理学特点.外周血与骨髓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检测是T-LGLL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三者互为补充.

  • 原发性甲状腺B细胞淋巴瘤

    作者:孙文勇;吕益新;张谷;楼瑛

    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收集本院1998~2001年9例原发性甲状腺B细胞淋巴瘤手术切除标本,复习临床资料,所有病例除甲状腺肿块,部分伴局部颈淋巴结有肿大外,其余部位未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无实质性肿块,外周血、骨髓检查均无异常,无淋巴瘤既往史.

  • 骨髓活检与骨髓穿刺在骨髓转移瘤诊断中的比较

    作者:陶英;李晓;吴凌云;刘薏芝;宋陆西;常春康;浦权

    虽然骨髓检查已经用来评价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分期~([1-4]),但采用大样本、随机化的骨髓检查来分析非血液系统肿瘤骨髓累及情况的报道并不多~[5].

  • 空泡蝶鞍综合征伴垂体危象一例

    作者:刘德荣

    患者女,53岁,因反复头昏、乏力15年,加重10 d,于2003年12月14日入院.患者于38岁时发现有贫血,血红蛋白在80~90 g/L之间,时有头昏、乏力、怕冷、食欲差,曾在当地做骨髓检查示缺铁性贫血,给予补充铁剂等对症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达39.5℃,无咽痛、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等.血常规显示白细胞9.9×109/L,血红蛋白84g/L,血小板74×109/L,中性粒细胞80.4%,淋巴细胞19.6%,给予"感冒片、丁胺卡那霉素"治疗后热退,但感乏力,纳差,睡眠差.

  • 骨髓细胞学检查及临床意义

    作者:江立千

    骨髓检查不同于一般的临床检验,操作者需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而这些常是检验工作者的薄弱环节,这可从有关单位[1]进行的骨髓涂片室间质控调查中得到充分反映.本文就骨髓检查及临床意义的有关问题提几点看法.

  • 海蓝组织细胞增多症1例的彩超表现

    作者:郑静;廖锦堂

    患者男,36岁.因脾大20余年就诊.查体:触诊脾大,甲乙线13.5 cm,甲丙线29 cm,丁戊线13.5 cm,质硬,表面光滑,无压痛.实验室检查:WBC 3.1×109/L,PLT 39.1×109/L,中性粒细胞46%,淋巴细胞51%,PT 18.2 s、APTT 46.6 s,FIB 1.7 g/L.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细胞系统56.8%,红细胞系统34.8%,巨核69个/片,可见大量海蓝组织细胞,占2.4%,此类细胞胞体较大,直径均在60~80 μm之间,胞核圆形,部分可见蓝色核仁,胞浆丰富,充满蓝色的粗颗粒.报告:海蓝组织细胞病.

  • 嗜酸细胞增多症性限制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

    作者:朱雯瑾;韩克;杨芝兰

    病例资料例1 患者男,23岁.1998年12月入院.入院2个月前,受凉感冒发热,体温37~38 ℃,伴咳嗽、活动后气短、乏力、劳动能力下降、双下肢浮肿.查体:贫血貌,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少量细湿口罗音,心界略向左扩大,S1略低,心尖部可闻及病理性第三心音,P2亢进.有肝大,奇脉征阳性等心脏限制性体征.血常规:WBC 15.8×109 /L,分类计数嗜酸细胞比例高达77 %,RBC 2.67×1012/L, Hb 90 g/L.骨髓检查:粒系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粒细胞比例高达67%.

  • 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骨髓细胞学检查

    作者:李曼辉;熊树民;安邦权

    对1997-01~2002-12我院全血细胞减少951例骨髓细胞学检查总结分析如下.

  • 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艳平;周凡;郭步云;刘彦琴;刘景华;王吉刚;白颖;吴丹形

    目的 探讨骨髓活检对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一步抽吸一活检技术.结果 粒系、巨核系病态造血的检出率,骨髓活检高于骨髓涂片;红系病态造血的检出率,骨髓涂片高于骨髓活检.免疫酶标染色法对微小巨核细胞的检出率高于瑞氏染色法.结论 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同步分析及联合应用免疫酶标染色法检测微小巨核细胞明显提高MDS诊断的准确性.

  • 骨髓片的室温干燥存放时间对过氧化物酶染色灵敏度的影响

    作者:周建中

    过氧化物酶(POX)染色对鉴别白血病类型具有很大价值.实际中较常碰到患者已在外院做过骨髓穿刺术,并剩余较多骨髓片可供染色.实验证明,这时可不必再次骨穿,用保存时间不长的骨髓片做POX染色,其染色灵敏度(积分)接近新鲜骨髓片.

463 条记录 1/24 页 « 12345678...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